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_第1页
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_第2页
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_第3页
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_第4页
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微观经济学授课人:李涛Email: QQ: 920028089目 录基本经济概念需求理论供给理论引论-2需求与供给-8效用论(消费者行为)-7生产论-7成本论-6(生产者行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市场有效性完全竞争市场-5 不完全竞争市场-8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2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2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3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2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概述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第三节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概述 经济物品:必须付费才能享用的物品。 例:冷气、自来水经济资源(生产要素): 生产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所必须的东西。不需付费能得到的物品。一

2、、什么是西方经济学自由取用物品:例:自然界的空气、水故事:施耐庵的财产生产四要素:劳动、资本、土地; 企业家才能 施耐庵临死前,把儿子叫到床前。他流着泪说,“孩子, 我就要离开你了,留下你一个人,我实在不放心。我一生 省吃俭用,留下了一坛黄金,足够你维持今后的生计了。这坛黄金深深地埋在我们家的地里。”说罢,施耐庵长叹一声,撒手而去。 儿子牢记着父亲的话,每天早出晚归,用锄头一遍又一遍地深翻着土地。一天又一天,一个月又一个月,除了石头和土块之外,锄头再也没有碰到过其他东西。春天到了,儿子撒下肥料、播下种子。在凉爽的秋风中,看着沉甸甸的稻穗轻轻点着头,儿子不由得心中一动。他知道,他已经找到那坛黄金

3、了。稀缺:某种东西少于人们能免费自由使用。 经济物品是稀缺的,经济资源(狭义)也是稀缺的。欲望:人们的需要。选择:为尽可能满足人类欲望,对多种资源 的利用方法作出取舍。稀缺资源无限的消费欲望选择经济学三要素:经济学:研究节约的一门学科,它研究怎样对稀缺资源的各种利用方法进行最佳选择,以满足人们无限的消费欲望。 研究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经济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合理配置资源有效利用资源收入分配怎样生产?为谁生产?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选择:何时生产?三本流行的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入门教科书: 约翰穆勒于1848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他主张由国家政策来调节收入的分配。

4、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马歇尔于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他把供求论、节欲论、生产费用论、边际效用论等搜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折中的理论体系”。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经济学,建立了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体系。二、西方经济学的发展* 第一次涉及到垄断问题。张伯伦和罗宾逊于1933年,阐述了垄断竟争的市场。 第二次在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为国家的干预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次是1939年希克斯的价值与资本,重点探讨了价值论和一般均衡论。以马歇尔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学先后经历了三次比较大的修改与补充。重商主义:经济学的萌芽阶段 时期:15世纪末17世纪初古典经济学:经济学的形成阶段 时期:

5、17世纪中期19世纪70代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形成阶段 时期:19世纪70代20世纪30代 代表人物:马歇尔经济学的四个发展阶段: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派罗宾逊新剑桥学派反凯恩斯主义流派:货币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后凯恩斯学派:代表人物:凯恩斯当代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一、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比较 研究 对象分析方法集大成者代表作核心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民经济总体个体经济行为总量分析个量分析凯恩斯(英)马歇尔(英)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经济学原理收入理论价格理论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 近代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

6、家,新古典学派创始人,在他的 努力下,经济学从人文历史学科的一门必修课发展为一门独立 的学科,剑桥大学在他的影响下建立了世界上首个经济学系。马歇尔出生于伦敦郊区的一个工人家庭,后进入剑桥大学学习数学、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尽管他对哲学饶有兴趣,但最后还是选定经济学为专业。做出这个决定的重要原因是马歇尔曾走访英国的贫民区,无法忘却他所见到的贫穷和饥饿。毕业后马歇尔在剑桥大学任教9年,然后到了牛津大学,1885年他回到剑桥大学任教直到1905年退休。马歇尔的最主要著作是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是继国富论之后最伟大的经济学著作。以马歇尔为核心而形成的新古典学派长期在西方经济学中占据支配地位。马歇尔经

7、济学说的核心是均衡价格论,他认为,市场价格决定于供、需双方的力量均衡。马歇尔的经济学说集是19世纪上半叶以来经济学之大成,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对经济学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单个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单个消费者与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合理配置资源。三、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理性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在一切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是以利已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并获得自身的最大经济利益(合乎“理性”)。第三节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边际分析法 研

8、究一种可变因素的数量变动,会对其他可 变因素的数量变动产生多大影响的方法。 例:边际效用、边际成本、边际收益、边际产品、 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2、总量和个量分析法总量分析:假定微观经济条件不变。个量分析:假定宏观经济条件不变。 均衡是一个经济体系中,由于各种经济因素的相互作用 而产生的一种相对静止状态,包括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4、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法静态:不考虑时间因素和发展变化;比较静态分析:有关变量一次变动(不连续)的前后比较。动态:纳入时间因素,分析变化过程。 3、均衡分析法实证经济学:既定假设,客观判断,可以检验(是什么) 例:增加货币发行是否引起通货膨胀? 如何实现企业利

9、润最大?规范经济学:价值判断,主观判断,难检验(该是什么)例:通货膨胀是好是坏? 企业利润最大是否合理?注: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结论可能混合在一起; 例:老人收入少,医药费高,政府应为其付费 西方经济学主要内容是实证经济学,也含有规范经 济学。例:制度经济学、消费偏好、就业5、实证与规范分析法定义:对经济模型所包括的各种变量给出明确定义。假设:建立经济模型的前提条件,理论成立或运用条件。假说:在假设条件下,运用定义去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提出未被证明的理论(关键与核心)。预测:根据假说,提出对经济现象和经济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看法。6、经济模型:定义、假设、假说、预测案例7、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内

10、生变量:经济模型中所要决定的变量,可以在模型 内得到说明;外生变量:经济模型中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 不能在模型内得到说明; 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模型中的参数通常是由模型之外的条件决定的,可以看成是外生变量。 古时候,一个富翁招了三个女婿,都是远近闻名的小气鬼。富翁要过七十大寿了,他要每个女婿到时候都送一坛好酒来。三个女婿回到家,都打起如意算盘来。他们想,“买一坛酒要花很多钱,不如装一坛白开水送去。反正和他们送的两坛酒混在一起,没有人知道我送的到底是水还是酒。”三个女婿 生日那天,富翁早早地起了床,准备了一口大缸。他想,“如果让大缸空着,会惹女婿耻笑。不如倒一桶水,别人还以为是酒。反正

11、有三坛酒掺和着,谁也不知道我倒的到底是水还是酒。” 家宴开始了,翁婿四人围坐在一起品酒。喝了第一口,四个人不由得同时皱起眉头,心里暗暗叫苦,“这酒怎么味如白开水?”接着都微微一笑,神情坦然地竖起大姆指说,“好酒!好酒!” 故事描述了一个理论模型的建立过程。 逻辑假说:我送一坛白开水,却能喝到很多美酒。我是一本万利的。 逻辑证明:由于其他人没有我这样“精明”,都会老老实实地送一坛美酒,所以我的妙计一定能成功。 应用:富翁生日宴会上,灌了一肚子白开水。 实践检验的结果表明,该理论模型是错误的。 原因在于,每个女婿对这个逻辑模型进行证明时,都采用了错误的假设作为论据:除了我,别人都会送美酒! 第二章

12、 需求与供给第一节 需求第二节 供给 第三节 市场均衡及其变动第四节 弹性理论需求: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品量。需求两要素:购买愿望 支付能力需求表:P123456Q700600500400300200一、基本概念第一节 需求案例:苏宁电器 1990年,苏宁交家电创立,作为一家专营空调批发的民营 小公司,以其优质服务和平价策略,引起当时南京国有大商场 的不满。1993年,八大商场联合发动空调大战向苏宁发难,宣称八家将统一采购、统一降价,如果哪家空调厂商供货给苏宁,他们将全面封杀该品牌。 这场商战是中国家电业第一次出现的“价格战”,也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一次

13、碰撞。不过苏宁最终成为这场大战的赢家,当年空调销售额达到3亿元。 2004年7月苏宁电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苏宁电器在中国30个省和直辖市、300多个城市拥有1000多家连锁店,员工12万多人,名列中国民营企业三强、中国企业500强第53位,亚洲品牌500强中排名最高的中国零售企业。2009年世界品牌实验室评定苏宁品牌价值亿元,蝉联中国家电连锁业第一品牌。二、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负斜率曲线;需求定理: 需求量的变化与价格的变化成反方向关系。0PQD含义:价格低吸引消费者; 原因: 价格低对同一个消费者产生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低价格意味着消费者实际收入相对上升,商品消费量

14、会相应增加;替代效应:消费者减少对其他类似商品的购买 而增加对该商品的购买。需求量变化:表现为特定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需求变化: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的移动。问题一:需求与需求量是同一概念吗?问题二:两者的变化相同吗?需求量:任何一个特定价格下的商品购买量;需求:每一价格水平与需求量之间的全部对应关系。三、需求与需求量问题三:什么情况下需求曲线会移动?问题四:价格以外影响需求量的因素有哪些?价格以外的其它影响需求数量的因素发生变动。D1DPQ消费者收入: 收入上升,D移向D1消费偏好其它商品价格:价格预期互补品价格、替代品价格 美孚石油公司初次登陆上海时,曾规定买两斤洋油,就奉送一盏刻有“请用美孚

15、油”字样的洋油灯。当时油价非常便宜,两斤油利润微薄,加之赠送灯盏,公司大大蚀本。消费者闻知此事,纷纷加入买洋油的行列。短短一年中,公司送掉洋油灯多万盏,账面上出现巨额赤字。但是,有了洋油灯的消费者,都离不开洋油了,成了美孚石油公司的常年顾客。从此,美孚石油公司的油盛销不衰,给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互补品:两种商品必须配合使用,才能正常发挥作用。案例:赠送洋油灯商品购买量与互补品价格成反向变化关系。*四、特殊的需求曲线例:毒品PQPQ PQ例:珠宝、名牌例:战略物资替代品:两种商品性能类似可以相互替代。商品购买量与替代品价格成正向变化关系。供给:厂商(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

16、意并能够出售的商品量。供给两要素:愿意出售 供给能力供给表: P23456Q0200400600800一、基本概念第二节 供 给案例羊角椒 河北鸡泽县生产的羊角椒,以皮薄肉厚、色红味香而名震天下。有一年因价格较高,种植羊角椒使全县人均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县政府决定推广,当年全县1/4的土地都种上了辣椒。第二年,羊角椒喜获丰收,辣椒的价格却突然下跌。最后,甚至价格再低都无人问津了,鸡泽县经济损失惨重。第三年,全县辣椒种植面积大大压缩。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该年很多辣椒产区大幅度减产,辣椒价格扶摇直上,却仍旧供不应求,鸡泽县的农民追悔莫及。 羊角椒供给曲线:向左下方倾斜的正斜率曲线供给定理: 供给量的

17、变化与价格的 变化成正方向关系。含义: 价格下降,供给量下降; 价格上升,供给量上升。0PQS二、供给曲线生产要素价格、技术、其他商品价格、 预期问题一:供给与供给量是同一概念吗?问题二:两者变化相同吗?何种情况下曲线移动?三、供给与供给量供给量:任何一个特定价格下的商品供给量;供给:每一价格水平与供给量之间的全部对应关系。问题三:价格以外影响供给量的因素有哪些?PQ例:生产要素价格变化 SS1 要素价格上升成本上升出售量减少,供给下降S移向S1*四、特殊的供给曲线PQSPQSPQS第三节 市场均衡及其变动均衡: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一、市场均衡

18、的形成P(元)510152025Qd(公斤)403020100Qs(公斤)010203040价格变化供给需求表(Qd需求量,Qs供给量,P价格)不变案例 如果市场上鱼的价格为每公斤15元时,买者想要购买的数量恰好与卖者想要出售的数量相等。 如果卖者不满意这种价格,把价格提高到每公斤20元, 买者想要购买的数量就会小于卖者想要出售的数量,一部分鱼就卖不出去,价格必将回落,一直回落到每公斤15元。 相反,如果买者把价格降到每公斤0元,卖者愿意出售的鱼的数量必会大大减少,鱼价就会回升,直至回升到每公斤15元。市场的鱼价将保持在每公斤15元,处于均衡状态。 如果外界环境发生变化(如从外地突然涌进大批新

19、鲜鱼,或消费者突然对鱼失去了兴趣等等),会产生新的均衡价格.例:菜场的鱼价结论:当需求量等于供给量,需求价格等于供给价格,市场就会处于均衡状态,商品价格和数量保持不变。如果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市场价格上升;如果需求量小于供给量,市场价格下降。市场总是自动地趋向均衡状态。结论:需求曲线D与供给曲线S的交点E是均衡点;此时达到了市场均衡;均衡价格为15元;均衡量为20公斤。供给需求曲线共同作用PQSDE010203010203040二、均衡点的移动 影响需求与供给的因素变化需求与供给变化均衡价格与均衡量变化。需求变化,供给不变 PQSDD1D减少至D1,P减少,Q减少 会使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很多人的

20、消费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出现排队现象,先来的人买到了汽油,后来的人买不到汽油,人们的大量时间浪费在排队上。 解决排队问题,可以发一定数量的票证,需求减少了,市场在最高限价处恢复了均衡,供给量等于需求量。 PQSD案例1最高限价 如果石油均衡价格过高,政府可能会制定最高限价。这会产生什么结果?P0P限供给变化,需求不变 S增加至S1,P减少,Q增加PQSS1供给与需求同时变动D增加,S增加 D移至D1,P减少; Q增加,P无法确定SPQDS1D1D2D3D移至D2,P不变;D移至D3,P增加; 为了保证农民收入和农产品市场的稳定,很多国家的政府采用了农产品最低限价政策。其原理是什么? 该政策利用

21、了市场均衡规律。 经济萧条时,农产品需求减少,均衡价格有下跌趋势。政府收购大量农产品,使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扶植农业的发展。 案例2最低限价PQSDP0P限对需要限制的产业征税。 均衡价格上升,均衡量下降,该产业的生产收缩了。PQSDS1P1Q1P0Q0*案例补贴和税收 对每单位产品征税,意味着成本提高了,厂商会加价。 供给曲线向左平移,移动的垂直距离等于单位产品的税收额。 政府对厂商补贴,可部分补偿厂商的成本,厂商会扩大生产。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上升,该产业的生产扩张了。PQS1DSP0P1Q0Q1 供给曲线向右平移,移动的垂直距离等于单位产品得到的补贴。对需要扶助的产业提供补贴。第四节 弹

22、性理论 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1、需求价格弹性(简称需求弹性)定义: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率与价格变化率的比值,用来衡量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公式:e=(Q/Q)(P/P) =(Q/P)P/Q含义:当价格变动1%,需求量相应变动多少。Q/P是需求曲线斜率的倒数,故e为负(可略)。一、需求弹性点弹性:某价格附近需求量对价格的反应程度。公式:e=-(dQ/dP)P/Q点弹性的几何意义:线性需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弹性,都可以通过由该点出发向价格轴或数量轴引垂线的方法来求得。ee1e=1e1: 降低价格需求量上升幅度较大总收益增加; 结论:e1时总收益与价格反向变化。e1:

23、 降低价格需求量上升幅度较小总收益减少; 结论:e1商品适当降价使总收益上升; 对ee1 需求量的变动幅度大于价格的变动幅度。需求缺乏弹性:1e0 需求量的变动幅度小于价格的变动幅度。 分析:利用供求理论和弹性理论分析。 研究表明粮食需求缺乏弹性,由需求价格弹性和总收益关系可知,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时,总收益和价格变化成正向关系,因此,供给增加引起价格下降,总收益下降。案例4谷贱伤农 我国古代就流传着这种说法: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反而减少,为什么?单位需求弹性:e=1 需求量与价格等幅变动; 需求完全有弹性:e 价格一定时需求量无限;需求曲线为水平线。PQD需求完全无弹性:e=0 需求不随价格而变动; 需求曲线为垂线。PQD特殊情况:PQD是否有可替代商品:替代品多,弹性就大必需品和奢侈品(重要程度):前者弹性小于后者支出占消费者收入的比重: 比重越小,弹性越小时间的长短:时间越长弹性越大(寻求替代品的过程)商品用途的广泛性;商品的数量*产生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差异的主要因素2、需求收入弹性定义:用来度量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即当收入变动1%,需求量相应地变动百分之几。公式:eM= (Q/Q)(M/M)=(Q/M)(M/Q)分析:需求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