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2019-2019学年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第三节尖子生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B.C.D.2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B.火柴梗着火点较高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3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
2、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增大可燃物的热值4.下列有关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石油燃烧时冒黑烟是因为不完全燃烧B.含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而污染环境C.相同质量的碳发生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一样多D.让日常生活中燃料能完全燃烧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都有着积极的意义5锅炉烧煤时用鼓风机将煤粉吹起,形成沸腾状燃烧其目的是()可以降低煤的着火点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C.可以使煤成为绿色燃料D.能增加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燃烧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下列有关燃
3、烧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硫在氧气和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不一样,这是因为氧气的含量不同烧木柴时将木柴架空,则燃烧会更旺,这是因为增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蜡烛火一吹就灭,是因为空气流动而带走热量使温度降至蜡烛的着火点以下划火柴时火柴梗向上,则火焰会熄灭,这是因为它接触不到氧气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油在锅里着了火,盖上锅盖-隔绝氧气森林灭火时,设置隔离带-隔绝可燃物镁条在酒精灯上点燃-提高着火点家具起火,用水扑灭-降低温度生活中处处充满着化学。从化学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煤气泄露,立即打开排气扇的电源开关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立即加水灭火扑灭电器、图
4、书档案等火灾最适宜的灭火器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9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炒菜时油锅里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灭火的一条途径C.煤矿矿井、大米加工厂、加油站等场所应严禁烟火D.钻木取火是因为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10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家庭厨房发现有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查找泄漏点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D.室内失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11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乘坐公共汽车携带酒精液化气着火,首先迅速关闭液化气罐阀门炒菜时油锅着
5、火用锅盖盖灭D.火场逃生时在有烟雾的地方匍匐前进12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常用的家庭燃料,泄漏时如果处理不当,常常会酿成悲剧为了安全起见,最好在厨房安装报警器,如果报警器显示有液化气泄漏,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赶紧打开厨房中的电灯,找出漏气部位在厨房内及时用手机拨打119或110关闭气源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迅速跳窗,逃离现场13下列现象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木炭燃烧B.食物腐败C.蜡烛燃烧D.汽油燃烧14下列物质与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如果接触到明火,有发生爆炸危险的是氢气汽油蒸气面粉煤尘天然气A.仅B.C.D.15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天然气燃烧B.火药爆炸C.人的呼吸D.分离液态空气制
6、氧气16.如图所示,实验室模拟粉尘爆炸试验.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下列干燥的粉末,点燃蜡烛,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肯定观察不到爆炸现象的是()A.镁粉B.面粉C.煤粉D.大理石粉17如图,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燃爆现象: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发生燃爆后体系的温度升高,氧气耗尽蜡烛熄灭蜡烛熄灭时因为蜡烛的着火点改变了C.在有限的作业空间,要谨防可燃性粉尘发生燃爆事故D.实验用的容器可用废旧矿泉水瓶,但不能用玻璃瓶18关于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使用、运输、贮存方法不正确的是()A.运输时,要避开人口稠密区B.存放时要露天放置,紧密堆积C.取用时要轻拿轻放,不能
7、摔、砸、碰撞生产厂房、仓库等建筑物之间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19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少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相关自救措施不合理的是()A.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尽量向逆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B.有烟雾的地方,尽量贴近地面逃离烟雾很大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室内起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20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携带酒精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C.液化气着火,首先迅速关闭液化气罐阀门火场逃生时在有烟雾的地方匍匐前进二填空题(共10小题)21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查阅资
8、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C,红磷的着火点是240C;P2O5能溶于水,且有毒性。TOC o 1-5 h z交流讨论:(1)图一实验中水的作用是。(2)图二装置与图一装置相比,其优点是。(3)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管口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中所装的气体可能是。拓展运用:“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该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夏季的蚊子总是让人感到心烦意乱,而将蚊香点燃后就能将杀虫剂缓慢释放到空气中达到驱蚊的效果如图所示当用打火机点
9、燃蚊香时,打火机的火焰使蚊香达到了;我们看不到空气中的杀虫剂分子,这说明;请你写出在使用蚊香时应该注意的一个方面(从避免火灾发生的方面).23日常生活中使用燃气时出现了以下现象,我们应探究原因并想办法解决(1)做饭时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这是为什么?(2)出现上面情况时造成的一条不良后果(3)为了解决上面出现的情况请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24请用燃烧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1)“蜂窝煤”要比“煤球”燃烧容易(2)在蜡烛的火焰上放一只平底碟子,碟子上出现一层黑色物质(3)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铁丝,铁丝不能燃烧如将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后的铁丝,立即插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却能燃烧.;(4
10、)燃着的火柴正立时容易熄灭,而倒立时却能燃烧更旺25对“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后谁先熄灭?”这一问题,甲、乙两同学有不同的认识: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1)实验中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一会儿后,都熄灭了。原因是TOC o 1-5 h z(2)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3)本实验条件下,甲同学的猜想被证明是正确的,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高楼房间中逃离,正确的方法是。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B、成站立姿势跑出C、沿墙角迅
11、速爬向门外D、打开窗户跳出。26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图和两种灭火方式的原理分别是:,。(2)图是往燃烧的油锅里加水,结果不但没有熄灭锅里的水,还造成图的后果,其原因是:,使燃烧更猛烈;正确熄灭油锅里火焰的方27.在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要以防爆炸.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根据爆炸原理,利用废旧眼药水瓶,对点燃可燃性气体装置进行了如图设计,点燃时就可有效地防止爆炸.其原因是(至少写一条).28为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当报警器接触到一定量的泄漏气体时,会发出响声。有位同学家中所使用的燃料是天然气,试判断报警器安装的位置应为图(填“A”或“B”)所示,简述你的判断理由:。29生活
12、中的许多现象(或做法)都蕴含着化学原理,请解释生活中的下列现象TOC o 1-5 h z输送天然气的管道在第一次使用前充满氮气;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时作灯火实验;冬季供暖结束后,仍然让管道充满水.30.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变化现象,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镁条燃烧C、灯泡通电发光B、铜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D、.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B.C.D
13、.【解答】解:A、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说明物质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故符合题意;B、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二者都不燃烧,无法说明任何问题,故不符合题意;C、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限制的条件不同,不能说明物质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故不符合题意;D、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说明物质的燃烧需要空气,而不是说明物质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2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B.火柴梗着
14、火点较高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解答】解: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在日常生活中,将火柴划燃后将火焰向上竖直火柴,下面的火柴没达到着火点,所以不易燃烧,故选:A。3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增大可燃物的热值【解答】解:可燃物架空一些,可使空气容易进入而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氧气与可燃物接触更充分;“火要虚”能使可燃物与空气
15、中氧气接触更充分,燃烧更完全才能燃烧更旺;此做法不能改变可燃物的着火点等物质固有属性及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选:A。4.下列有关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石油燃烧时冒黑烟是因为不完全燃烧B.含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而污染环境C.相同质量的碳发生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一样多D.让日常生活中燃料能完全燃烧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都有着积极的意义【解答】解:A、石油燃烧时冒黑烟是因为不完全燃烧生成了碳黑等物质,正确。B、含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而污染环境,正确。C、相同质量的碳完全燃烧比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故选项不正确。D、让日常
16、生活中燃料能完全燃烧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正确。故选:C。第 页5锅炉烧煤时用鼓风机将煤粉吹起,形成沸腾状燃烧其目的是()可以降低煤的着火点B.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C.可以使煤成为绿色燃料D.能增加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解答】解:A、锅炉烧煤时用鼓风机将煤粉吹起,形成沸腾状燃烧,目的是增加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而不是降低煤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B、锅炉烧煤时用鼓风机将煤粉吹起,形成沸腾状燃烧,目的是增加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而不是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故选项说法错误。C、锅炉烧煤时用鼓风机将煤粉吹起,形成沸腾状燃烧,目的是增加与氧气的接触
17、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而不是使煤成为绿色燃料,故选项说法错误D、锅炉烧煤时用鼓风机将煤粉吹起,形成沸腾状燃烧,目的是增加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6燃烧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下列有关燃烧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硫在氧气和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不一样,这是因为氧气的含量不同B.烧木柴时将木柴架空,则燃烧会更旺,这是因为增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积C.蜡烛火一吹就灭,是因为空气流动而带走热量使温度降至蜡烛的着火点以下D.划火柴时火柴梗向上,则火焰会熄灭,这是因为它接触不到氧气【解答】解:A、燃烧的现象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正确。B、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能促进燃烧,正确。C、蜡烛
18、火一吹就灭,是因为空气流动而带走热量使温度降至蜡烛的着火点以下,正确。D、是因为温度不容易达到火柴梗的着火点,错误。故选:D。7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油在锅里着了火,盖上锅盖-隔绝氧气森林灭火时,设置隔离带-隔绝可燃物镁条在酒精灯上点燃-提高着火点家具起火,用水扑灭-降低温度【解答】解: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是利用了隔绝空气的灭火原理,故A正确。B、森林灭火时,建立隔离带,是利用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的灭火原理,故B正确。C、物质的着火点一般不会发生改变,故C错误。D、家具起火,用水扑灭,是利用了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的灭火原理,故D正确。故选:C。8生活中处处充满着化学。
19、从化学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煤气泄露,立即打开排气扇的电源开关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立即加水灭火扑灭电器、图书档案等火灾最适宜的灭火器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解答】解:A、煤气泄漏,不能立刻打开排气扇,否则电火花可能引燃气体甚至引起爆炸,故错误;B、室内起火时马上打开门窗通风会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所以室内着火不要着急打开门窗,故错误;C、油锅内加水,油的密度比水小,会使油浮在水面不能使火熄灭;应用锅盖盖住着火的油锅隔绝氧气,会使油因不能与氧气接触而熄灭,故错误。D、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时,二氧化碳由液态变成气态,不留任何痕迹,可以扑灭电器、图书档案等火
20、灾,故正确;故选:D。9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合理的是()炒菜时油锅里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灭火的一条途径C.煤矿矿井、大米加工厂、加油站等场所应严禁烟火D.钻木取火是因为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解答】解:A、锅里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故正确;B、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一般不变,故错误;C、煤矿矿井、大米加工厂、加油站等场所具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应严禁烟火,故正确;D、钻木取火,可以实现摩擦生热,提高了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从而实现了燃烧,故正确。故选:B。10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家庭厨房发现有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查找
21、泄漏点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D.室内失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解答】解:A、开灯时会产生电火花,会将煤气引爆,故做法错误。B、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要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故做法正确。C、电器着火时,应先应当切断电源,防止触电,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隔绝空气,故该做法错误。D、室内失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会给火提供足量的空气,越烧越旺,故做法错误。故选:B。11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乘坐公共汽车携带酒精液化气着火,首先迅速关闭液化气罐阀门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火场逃生时在有烟雾的地方匍匐
22、前进【解答】解:A、酒精属于易燃物,乘坐公共汽车不能携带酒精,故选项说法错误。B、液化气着火,为防止发生爆炸,首先迅速关闭液化气罐阀门,故选项说法正确。C、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故选项说法正确。D、火场温度高,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故火场逃生时在有烟雾的地方匍匐前进,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12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常用的家庭燃料,泄漏时如果处理不当,常常会酿成悲剧为了安全起见,最好在厨房安装报警器,如果报警器显示有液化气泄漏,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赶紧打开厨房中的电灯,找出漏气部位在厨房内及时用手机拨打119或110关闭气源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
23、迅速跳窗,逃离现场【解答】解:A、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开灯会产生电火花,易引燃混合气体,发生危险,故错误;B、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打电话会产生电火花,易引燃混合气体,发生危险,故错误。C、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会使室内空气对流,可以降低气体的温度减小可燃性气体的浓度,使混合气体达不到着火点和爆炸极限,故正确;D、煤气的可燃性,煤气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遇火或加热易爆炸,煤气灶漏气时易引发燃烧或爆炸,要采取预防,不能立即逃离,故错误;故选:C。13下列现象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木炭燃烧B.食物腐败C.蜡烛燃烧D.汽油燃烧D、【解答】解:A、木炭燃
24、烧,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B、食物腐败,是食物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正确。C、蜡烛燃烧,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汽油燃烧,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14下列物质与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如果接触到明火,有发生爆炸危险的是氢气汽油蒸气面粉煤尘天然气A.仅B.C.D.【解答】解:可燃性的气体及粉尘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遇明火或静电或电火花都可能发生爆炸。氢气是可燃性气体,接触到明火,有发生爆炸危险。汽油蒸汽是可燃性气体,接触到明火,有发生爆炸危险。面粉粉尘是具有可燃性的粉尘,接触到明火,有发生爆炸危
25、险。煤尘是具有可燃性的粉尘,接触到明火,有发生爆炸危险。天然气是可燃性气体,接触到明火,有发生爆炸危险。故接触到明火,有发生爆炸危险。故选:D。15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天然气燃烧B.火药爆炸人的呼吸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解答】解:A、天然气燃烧达到了着火点,属于剧烈氧化,故选项错误;B、火药爆炸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故选项错误;C、人的呼吸进行的比较缓慢,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正确;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属于物理变化,缓慢氧化是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16如图所示,实验室模拟粉尘爆炸试验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下列干燥的粉末,点燃蜡烛,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肯定观察不到爆炸现象的
26、是()A.镁粉B.面粉C.煤粉D.大理石粉【解答】解:可燃性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与氧气接触发生剧烈燃烧,体积迅速膨胀,容易发生爆炸,面粉、煤粉、镁粉都能燃烧,都具有可燃性,所以都容易发生爆炸,大理石不能燃烧,不可能发生爆炸。故选:D。17如图,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燃爆现象: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发生燃爆后体系的温度升高,氧气耗尽蜡烛熄灭蜡烛熄灭时因为蜡烛的着火点改变了C.在有限的作业空间,要谨防可燃性粉尘发生燃爆事故D.实验用的容器可用废旧矿泉水瓶,但不能用玻璃瓶【解答】解:A、发生爆炸时有大量的热量聚集,故温度升高,由于消耗大量的氧气,故蜡烛会熄灭,正确;
27、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不会降低,错误;C、在有限的作业空间,要谨防可燃性粉尘发生燃爆事故,正确;D、实验要发生爆炸,故不能使用玻璃瓶,正确;故选:B。18关于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使用、运输、贮存方法不正确的是()A.运输时,要避开人口稠密区B.存放时要露天放置,紧密堆积C.取用时要轻拿轻放,不能摔、砸、碰撞生产厂房、仓库等建筑物之间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解答】解;A、由于易燃和易爆物品只要接触明火,或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就会产生燃烧和爆炸的危险,所以运输时,避开人口稠密区,防止爆炸时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故A正确;B、存放时露天放置与氧气接触了,紧密堆积容易使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不能快速散放出
28、去,一旦达到着火点就发生爆炸,故B说法错误;C、摔、砸和撞击都能在瞬间产生高温,因此达到着火点就容易发生爆炸,所以搬运取用时要轻拿轻放,故C正确;D、为了防止由于一间厂房或仓库着火而引起其它厂房或仓库着火事件,在建筑物之间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故D正确。故选:B。19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少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相关自救措施不合理的是()A.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尽量向逆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B.有烟雾的地方,尽量贴近地面逃离烟雾很大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室内起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解答】解:A、山林中遇到火灾,不能顺风跑,否则有可能脱离不了火场,故A措施合理;
29、B、贴近地面的地方烟雾较少,故有烟雾的地方,尽量贴近地面逃离,故B措施合理;C、烟雾很大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防止烟雾进入呼吸道,故C措施合理;D、室内着火时打开门窗能形成空气对流,增加氧气,会加剧燃烧,故D措施不合理。故选:D。20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携带酒精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C.液化气着火,首先迅速关闭液化气罐阀门D.火场逃生时在有烟雾的地方匍匐前进【解答】解:A、酒精具有可燃性,震荡产生静电易燃烧爆炸,故错误;B、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隔绝了氧气,起到灭火的作用,故正确;C、煤气或天然气混有空气,遇
30、明火会发生爆炸,、家用液化气起火,首先关闭阀门,故正确;D、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故有烟雾的地方要蹲下或匍匐前进,故正确。故选:A。二填空题(共10小题)21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C,红磷的着火点是240C;P2O5能溶于水,且有毒性。交流讨论:(1)图一实验中水的作用是加热铜片和隔绝空气(或氧气)。图二装置与图一装置相比,其优点是能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白烟污染空气_。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管口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中所装的气体可能是空气(或氧气)。拓展运用
31、:“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该反应是放热(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2H2O2KOH+H2个【解答】解:交流讨论(1,铜片能导热,所以图一中的热水起到加热铜片,给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提供相同的温度;此外还可使水中的白磷与外界空气隔绝,与铜片上的白磷加以对比;(2,图二中磷放入密闭的试管中,试管上套了气球,可以防止燃烧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污染环境,而图一的燃烧产物直接排入到空气中,对空气会造成污染;(3,试管内应为空气或氧气,以满足磷燃烧所需要的氧气;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钾的温度达到钾物质的着火点;钾与水
32、反应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故答案为:(1,加热铜片和隔绝空气(或氧气,;(2,能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白烟污染空气;(3)空气(或氧气);放热;2K+2H2O2KOH+H2f。22夏季的蚊子总是让人感到心烦意乱,而将蚊香点燃后就能将杀虫剂缓慢释放到空气中达到驱蚊的效果如图所示当用打火机点燃蚊香时,打火机的火焰使蚊香达到了着火点;我们看不到空气中的杀虫剂分子,这说明分子很小;请你写出在使用蚊香时应该注意的一个方面放置的蚊香不要靠近蚊帐、被单、衣服等可燃物等(从避免火灾发生的方面).【解答】解: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要达到着火点),当用打火机点燃蚊香时,打火机的火焰使蚊香达到
33、了着火点我们看不到空气中的杀虫剂分子,这说明分子很小在使用蚊香时,为了防止发生火灾,放置的蚊香不要靠近蚊帐、被单、衣服等可燃物,点燃的蚊香要放在金属支架上等(合理即可)故答案为:着火点;分子很小;放置的蚊香不要靠近蚊帐、被单、衣服等可燃物等23日常生活中使用燃气时出现了以下现象,我们应探究原因并想办法解决(1)做饭时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这是为什么?(2)出现上面情况时造成的一条不良后果(3)为了解决上面出现的情况请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解答】解:(1)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说明是氧气(空气)量不足,燃料中的碳不能充分燃烧(燃气发生不完全燃烧)造成的;故填:氧
34、气(空气)量不足,燃料中的碳不能充分燃烧(燃气发生不完全燃烧);(2)氧气不足,燃气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可能会引起中毒;故填:可能会引起中毒;(3)当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其原因是氧气不足,液化气燃烧不充分,此时就需要增大灶具的进风口,使燃气充分燃烧增大灶具的进风口,使燃气充分燃烧24请用燃烧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蜂窝煤”要比“煤球”燃烧容易蜂窝煤”比煤球”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要大;在蜡烛的火焰上放一只平底碟子,碟子上出现一层黑色物质.当把平底碟子放于蜡烛的火焰的上方时,阻碍了空气的流动,从而形成碳的不完全燃烧;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铁丝,铁丝不能燃烧如将在酒精灯火焰上灼
35、烧后的铁丝,立即插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却能燃烧.铁丝等一些物质燃烧时需要较高浓度的氧气;燃着的火柴正立时容易熄灭,而倒立时却能燃烧更旺当让燃着的火柴正立时,火焰所释放的热量向上,下面的火柴梗没有得到预热,从而未达到燃烧的着火点;当将燃着的火柴倒立时,火焰所释放的热量恰好为上面的火柴梗预热,从而达到着火点.【解答】解:(1)“蜂窝煤”要比“煤球”与空气(氧气)的接触面积大,也就是氧气多燃烧充分故答案为:蜂窝煤”比“煤球”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要大在蜡烛的火焰上放一只平底碟子,就使得空气的流通变慢,也就是说燃烧的条件中的氧气不足,使得蜡烛不能完全燃烧,形成黑色物质故答案为:当把平底碟子放于蜡烛的火焰的上
36、方时,阻碍了空气的流动,从而形成碳的不完全燃烧象铁丝这样的金属在空气中一般不能燃烧,但在氧气特别充足的地方,能发生剧烈的燃烧也就是说氧气可以助燃故答案为:铁丝等一些物质燃烧时需要较高浓度的氧气可燃物的燃烧不但要与氧气充分接触,还要达到着火点燃着的火柴正立时,由于火焰温度过低不能使未燃的火柴梗达到着火点,故不能继续燃烧当倒立使,火焰可以为火柴梗预热,使其达到着火点燃烧故答案为:当让燃着的火柴正立时,火焰所释放的热量向上,下面的火柴梗没有得到预热,从而未达到燃烧的着火点;当将燃着的火柴倒立时,火焰所释放的热量恰好为上面的火柴梗预热,从而达到着火点25对“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后谁先熄灭?”这
37、一问题,甲、乙两同学有不同的认识: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实验中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一会儿后,都熄灭了。原因是曇内空气中的氧气消耗尽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蜡烛燃烧时使杯内温度升高,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上升使上层蜡烛火焰先熄灭;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沉入杯底使下层蜡烛火焰先熄灭。本实验条件下,甲同学的猜想被证明是正确的,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高楼房间中逃离,正确的方法是A、C。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B、成站立姿势跑出
38、C、沿墙角迅速爬向门外D、打开窗户跳出。【解答】解:两只蜡烛都是在密闭的空间里燃烧,当将其中的氧气消耗掉时就会因满足不了燃烧的条件而熄灭。故答案为:杯内空气中的氧气消耗尽。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燃烧放热使气体的体积膨胀,气体的密度会减小导致气流向上升,从而使上层的蜡烛先熄灭。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下沉而导致下层蜡烛先熄灭。故答案为:蜡烛燃烧时使杯内温度升高,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上升使上层蜡烛火焰先熄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沉入杯底使下层蜡烛火焰先熄灭。(3)用毛巾捂住鼻子可以防止吸入一些烟尘等有害物质;由以上实验获知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气体会上升,故因采取较低的姿势逃生。在高楼打开窗户跳出生存的机会不是很大。故选:A、C。26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图和两种灭火方式的原理分别是:隔离可燃物,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2)图是往燃烧的油锅里加水,结果不但没有熄灭锅里的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综合素养提升的跨领域学习策略研究
- 科技驱动的校园环境改善策略
- IT行业保密协议(2024版)
- 2025年度智能厨电一体化购销合同二零二五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自助餐厅经营承包合同3篇
- 漯河2024年河南漯河市沙澧河建设运行保障中心人才引进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滁州安徽滁州明光市司法局招聘司法协理员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高效能实验的关键仪器的科学使用方法
- 淮安2025年江苏淮安涟水县公安局警务辅助人员招聘87人(一)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二零二五年度虫草产品研发与创新合同3篇
- 2024年小升初语文入学分班测试卷四(统编版)
- 流行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 2024年代理记账工作总结6篇
- 电气工程预算实例:清单与计价样本
- VOC废气治理工程中电化学氧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煤矿机电设备培训课件
- 科技论文图表等规范表达
- 高考写作指导议论文标准语段写作课件32张
-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英语统一考试模拟演练八省联考解析
- 红色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指南评估指标考核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