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重点难点解析试题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重点难点解析试题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重点难点解析试题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重点难点解析试题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重点难点解析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重点难点解析试题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言文词汇理解与辨析要求:请根据文意,从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填入相应横线处。1.下列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楚人遗我以兰(送给)遗余庆(遗留)B.谏太宗十思疏(进谏)恤往日之不谏(责备)C.君子博学而笃志(广泛学习)学而不思则罔(学习)D.贫贱不能移(改变)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改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方法不同的一项是()A.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形容词用作名词)B.举匏樽以相属(名词作动词)C.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形容词用作名词)D.然后能出淤泥而不染(名词作状语)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表比较)B.楚王虽千岁,岂能废长而立幼(表假设)C.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表承接)D.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表转折)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表转折)B.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表转折)C.然后能出淤泥而不染(表转折)D.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表转折)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笃志(表并列)B.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表并列)C.举匏樽以相属(表目的)D.然后能出淤泥而不染(表目的)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表转折)B.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表转折)C.然后能出淤泥而不染(表转折)D.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表转折)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笃志(表并列)B.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表并列)C.举匏樽以相属(表目的)D.然后能出淤泥而不染(表目的)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表比较)B.楚王虽千岁,岂能废长而立幼(表假设)C.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表承接)D.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表转折)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表转折)B.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表转折)C.然后能出淤泥而不染(表转折)D.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表转折)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笃志(表并列)B.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表并列)C.举匏樽以相属(表目的)D.然后能出淤泥而不染(表目的)二、文言文句式理解与判断要求:请根据文意,判断下列各题的句式,正确的一项是()1.下列句子中,属于省略句的一项是()A.楚人遗我以兰B.谏太宗十思疏C.君子博学而笃志D.然后能出淤泥而不染2.下列句子中,属于判断句的一项是()A.颜色憔悴,形容枯槁B.举匏樽以相属C.群贤毕至,少长咸集D.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下列句子中,属于倒装句的一项是()A.楚人遗我以兰B.谏太宗十思疏C.君子博学而笃志D.然后能出淤泥而不染4.下列句子中,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A.颜色憔悴,形容枯槁B.举匏樽以相属C.群贤毕至,少长咸集D.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5.下列句子中,属于省略句的一项是()A.楚人遗我以兰B.谏太宗十思疏C.君子博学而笃志D.然后能出淤泥而不染6.下列句子中,属于判断句的一项是()A.颜色憔悴,形容枯槁B.举匏樽以相属C.群贤毕至,少长咸集D.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7.下列句子中,属于倒装句的一项是()A.颜色憔悴,形容枯槁B.举匏樽以相属C.群贤毕至,少长咸集D.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8.下列句子中,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A.颜色憔悴,形容枯槁B.举匏樽以相属C.群贤毕至,少长咸集D.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9.下列句子中,属于省略句的一项是()A.楚人遗我以兰B.谏太宗十思疏C.君子博学而笃志D.然后能出淤泥而不染10.下列句子中,属于判断句的一项是()A.颜色憔悴,形容枯槁B.举匏樽以相属C.群贤毕至,少长咸集D.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三、文言文断句要求:请将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1.君子之学也/乎仁/其言也/约而其用也/博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4.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5.谏太宗十思疏/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6.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7.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8.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9.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10.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四、文言文翻译要求: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4.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5.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0.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五、文言文内容理解与分析要求:根据文意,回答下列问题。1.《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2.《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绘了怎样的景象?3.《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出师表》中诸葛亮自述“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反映了怎样的精神?5.《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怎样的政治抱负?6.《桃花源记》中渔夫发现桃花源的过程是怎样的?7.《孟子·告子下》中孟子提出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意味着什么?8.《庄子·逍遥游》中庄子所倡导的“逍遥”是什么?9.《史记·屈原列传》中屈原的悲剧命运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10.《论语·为政》中孔子提出的“温故而知新”有什么意义?六、文言文阅读理解要求: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甲文: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乙文:子路问曰:“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曰:“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问,则对曰‘闻斯行之’。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问,则对曰‘闻斯行之’。求闻斯行之,何如也?”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问题:1.乙文中孔子对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关于“闻斯行诸”的不同回答反映了怎样的教育思想?2.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孔子在教育方法上有哪些特点?3.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对“闻斯行诸”这句话的理解。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词汇理解与辨析1.D解析:A项中“遗”分别是“赠送”和“遗留”的意思;B项中“谏”分别是“进谏”和“责备”的意思;C项中“学”分别是“广泛学习”和“学习”的意思;D项中“移”都是“改变”的意思。2.C解析:A项中的“颜色”分别是“脸色”和“容貌”的意思;B项中的“举”分别是“举起”和“拿起”的意思;C项中的“而”都是连词,表示并列关系;D项中的“于”分别是“在”和“在”的意思。3.B解析:A项中的“虽”分别是“即使”和“虽然”的意思;B项中的“岂”都是表示反问的助词;C项中的“夫”分别是“那”和“夫”的意思;D项中的“而”分别是“却”和“而”的意思。4.D解析:A、B、C三项中的“而”都是连词,表示转折关系;D项中的“而”是连词,表示目的关系。5.C解析:A、B、D三项中的“而”都是连词,表示并列关系;C项中的“而”是连词,表示转折关系。6.D解析:A、B、C三项中的“而”都是连词,表示并列关系;D项中的“而”是连词,表示转折关系。7.C解析:A、B、D三项中的“而”都是连词,表示并列关系;C项中的“而”是连词,表示转折关系。8.D解析:A、B、C三项中的“而”都是连词,表示转折关系;D项中的“而”是连词,表示目的关系。9.C解析:A、B、D三项中的“而”都是连词,表示转折关系;C项中的“而”是连词,表示转折关系。10.D解析:A、B、C三项中的“而”都是连词,表示并列关系;D项中的“而”是连词,表示目的关系。二、文言文句式理解与判断1.D解析:A项是省略句,B项是判断句,C项是倒装句,D项是被动句。2.B解析:A、C、D三项是省略句,B项是判断句。3.C解析:A、B、D三项是省略句,C项是倒装句。4.D解析:A、B、C三项是省略句,D项是被动句。5.D解析:A、B、C三项是省略句,D项是被动句。6.D解析:A、B、C三项是省略句,D项是被动句。7.D解析:A、B、C三项是省略句,D项是被动句。8.D解析:A、B、C三项是省略句,D项是被动句。9.D解析:A、B、C三项是省略句,D项是被动句。10.D解析:A、B、C三项是省略句,D项是被动句。三、文言文断句1.君子之学也/乎仁/其言也/约而其用也/博解析:本句的意思是“君子的学习方法是,专注于仁德,他的言语简洁,而他的用途却很广泛”。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解析:本句的意思是“祸患常常积累于细微之处,而智勇之士往往陷入自己溺爱的境地,难道只有伶人才是这样的吗?”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解析:本句的意思是“君子成全别人的美德,不助长别人的恶行,小人则相反”。4.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解析:本句的意思是“不合礼的事情不要看,不合礼的事情不要听,不合礼的事情不要说,不合礼的事情不要做”。5.谏太宗十思疏/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解析:本句的意思是“向太宗进谏的《十思疏》,我听说要想树木长得高,必须稳固它的根部;要想水流流得远,必须疏通它的源头”。6.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解析:本句的意思是“君子的行为,以静来修养自己,以俭朴来培养品德,不淡泊无以明志,不宁静无以致远”。7.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解析:本句的意思是“因此,无论地位高低,无论年纪大小,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8.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解析:本句的意思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9.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解析:本句的意思是“君子以仁心存于内心,以礼心存于内心,仁者爱人,有礼者尊敬人”。10.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解析:本句的意思是“君子的行为,以静来修养自己,以俭朴来培养品德,不淡泊无以明志,不宁静无以致远”。四、文言文翻译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翻译: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翻译:当王师的军队北定中原的那一天,家中祭祀时不要忘记告诉我。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翻译:不淡泊无以明确志向,不宁静无以实现远大目标。4.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翻译:不合乎礼的东西不要看,不合乎礼的东西不要听,不合乎礼的东西不要说,不合乎礼的东西不要动。5.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翻译:君子的行为举止,以静思来修养自身,以俭朴来培养品德。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翻译: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翻译:君子心胸开阔,能够包容别人;小人则心胸狭窄,经常忧愁。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翻译: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如果我有,就改正它。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翻译:自己不喜欢的,不要施加给别人。10.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翻译:人民最重要,国家其次,君主最轻。五、文言文内容理解与分析1.《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应该结合思考,否则就会陷入迷茫;思考应该结合学习,否则就会精神疲倦。2.《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解析:这句话描绘了秋天傍晚时,天空中的晚霞与孤雁一同飞翔,湖面上的秋水与天空的颜色融为一体,形成一幅壮丽的景象。3.《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解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不以酒为乐,而是以山水之间为乐,体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自然和谐的思想感情。4.《出师表》中诸葛亮自述“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反映了怎样的精神?解析:这句话反映了诸葛亮在国家危难之际,主动请缨、勇担重任的精神。5.《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怎样的政治抱负?解析: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关心国家大事,忧国忧民的政治抱负。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