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预案编号:YJ-ZHYA预案版本号:(2021)第一版*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单位:*有限公司颁布日期:2021年08月02日预案颁布批准书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08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应急管理部令第2号)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20)、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导则(AQ/T5052-2015),*有限公司编制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和有限空间专项应急预案。以上预案经公司内部评审和专家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颁布,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公司所属各部门应按本预案要求,认真做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准备工作
2、并定期开展预案培训和演练。上述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已经过内部审核,并经专家组评审通过,现正式颁布、实施,各部门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并开展日常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应急管理水平。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应急预案执行部门签署页序号姓名行政部门/职务应急职务签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TOC o 1-5 h z 1总则11.1适用范围12响应分级11响应分级11.2.2分级响应的基本原则2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机构32.1.1应急组织机构3 HYPERLINK l bookmark31 o Current Document h 2.1.
3、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32应急职责42.2.1总指挥职责42.2.2副总指挥职责42.2.3指挥部其他成员职责52.2.4应急指挥办公室职责52.2.5技术处理组的职责62.6应急救援组的职责62.2.7工程抢险组的职责72.2.8疏散与警戒组的职责72.2.9环境监测组的职责710医疗救护组的职责82.2.11后勤保障组的职责812善后工作组的职责8 HYPERLINK l bookmark104 o Current Document h 3应急响应101信息报告101.1信息接收与通报10 HYPERLINK l bookmark114 o Current Document h 3.1.
4、2信息上报10 HYPERLINK l bookmark120 o Current Document h 3.1.3信息传递程序及责任人113.1.4信息处置与研判113.2预警121预警启动123.2.1.1预警的条件123.2.1.2预警方式与方法123.2.1.3预警信息发布133.2.2响应准备133.2.3预警解除143.3响应启动143.3.1响应级别确定及启动流程143.3.2召开首次现场应急会议153.3.3信息上报153.3.4资源协调163.3.5信,息公开163.3.6后勤及财力保障163.4应急处置163.4.1处置原则163.4.2处置要求173.4.3应急处置措施1
5、73.1警戒疏散173.4.3.2现场监测183.3应急救援183.4环境保护193.4.3.5各类事故处置措施195应急支援233.6响应终止233.6.1响应终止的前提条件233.6.2响应终止243.6.3响应终止后的工作244后期处置251污染物处理25 HYPERLINK l bookmark275 o Current Document h 4.2生产秩序恢复254.3医疗救治254人员安置264.5善后赔管26 HYPERLINK l bookmark278 o Current Document h 4.6应急救援评估265应急保障271通信与信息保障275.1.1通信联系271.
6、2信息保障27 HYPERLINK l bookmark285 o Current Document h 5.2应急队伍保障275.3物资装备保障285.4其他保障286附件306.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301.1公司简介30 HYPERLINK l bookmark306 o Current Document h 6.1.2主要原材料、产品及产量306.1.3公司周边环境31 HYPERLINK l bookmark309 o Current Document h 6.2风险评估的结果31 HYPERLINK l bookmark312 o Current Document h 6.3预案体系与
7、衔接31 HYPERLINK l bookmark315 o Current Document h 6.4应急物资清单32 HYPERLINK l bookmark318 o Current Document h 5有关部门、机构、人员的联系方式32 HYPERLINK l bookmark321 o Current Document h 6.6格式化文本35 HYPERLINK l bookmark324 o Current Document h 6.7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366.8救援协议371.1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在公司内生产过程中发生已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设备损坏和
8、社会危害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主要针对的事故类型有:火灾、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灼烫、触电、高处坠落、车辆伤害等事故。当我公司周边单位发生事故,对我公司生产安全造成威胁时,可启动本预案。.1.2响应分级1.2.1响应分级按照事故灾难的严重性、可控性程度和影响范围,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并与区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响应分级衔接,将应急响应分为三个级别,分别为III级(车间级)、II级(公司级)、I级(社会级)。I级(社会级):造成人员死亡、或3人以上重伤、或超出公司应急能力的事态。II级(公司级):造成3人以下重伤、或3人以上轻伤、或需公司应急力量控制的事态。I
9、II级(车间级):造成3人以下轻伤,或事故所在车间的应急能力可控制的事态。表1-1应急响应分级及响应部门响应分级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控制事态的能力响应部门I级(社会级)事故危害和影响超过公司范围,需要政府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才能处置。事故发生区域及公司周边。需要通过外部力量才能控制。公司及救援协议单位,或政府应急指挥中心造成人员死亡、或3人以上重伤响应分级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控制事态的能力响应部门II级(公司级)事故危害和影响超过单一区域,但仍局限于公司范围,调集公司内部资源可以处置。事故发生区域及公司内可控范围。公司内部可以控制,但可能需要外部力量保障。公司内部造成3人以下重伤、或3人以上轻伤m
10、级(车间级)事故危害和影响局限于单一区域或单一岗位。事故发生所在车间范围。作业区现场应急能力可控制的事态事故所在车间造成3人以下轻伤1.2.2分级响应的基本原则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原则上首先启动III级应急响应,由事故所在车间的应急力量进行应急处置。如果不能控制事态发展,则启动II级应急响应,启动全公司的应急力量进行处置。如果还不能控制事态发展,则启动I级应急响应,征调社会应急力量进行支援。如果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则根据伤亡人数,直接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当班带班班长、车间主任或者车间的夜间值班领导有权启动III级应急响应,当班调度、公司总经理或者公司的夜间值班领导有权启动II级应急响应,公司
11、总经理有权启动I级应急响应。(1)III级(车间级)响应启动现场处置方案,以车间为单位组织应急处置,并上报公司,做好扩大相应的准备。(2)II级(公司级)响应启动专项预案及综合预案,立即组织应急处置,同时向区应急管理局和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报告。(3)I级(社会级)响应启动综合预案,进行先期处置,同时向区应急局和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报告。上级接手指挥权后,服从上级指挥。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2.1应急组织机构2.1.1应急组织机构公司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应急指挥办公室及各应急小组,应急指挥办公室设置在调度室,设置24小时值守电话:*。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如图2-1所示。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指挥办公
12、室购应急救援指挥部技术处理组应急救援组工程抢险组疏散警戒组环境监测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工作组技术处理组应急救援组工程抢险组疏散警戒组环境监测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工作组图2-1公司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2.1.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表2-2应急救援指挥机构一览表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人员组成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总经理副总指挥:生产副总成员:安全总监、行政副总、财务部长、电仪车间主任、生产部长、调度长、安全部长、环保部长、设备部长、工程设备保障部长、质量管理部长、企管部长、综合部长、车间主任、保卫科长。应急救援办公室设置在调度室,负责人:调度长,成员:值班调度应急救援组组长:安全总监副组长:
13、调度长、事故车间主任、安全部长成员:事故车间班组长、事故车间岗位工技术处理组组长:生产副总成员:各车间主任、生产部长、安全部长、环保部长工程抢险组组长:设备部部长副组长:工程设备保障部部长成员:维修班长、电仪车间主任、设备工程师、仪表工程师疏散与警戒组组长:保卫科科长成员:保卫科科员环境监测组组长:环保部部长副组长:质量管理部部长成员:环保部部员、质量管理部部员医疗救护组组长:综合部部长副组长:安全管理人员成员:综合部成员后勤保障组组长:行政副总副组长:工程设备保障部部长、综合部部长成员:工程设备保障部采购善后处理组组长:行政副总副组长:财资部长、人力资源部部长成员:企管部、财务部员工2.2应
14、急职责2.2.1总指挥职责1)批准启动和终止本应急预案,全面指挥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2)调配资源,决策是否扩大应急;3)负责向应急协助单位申请应急支援;4)负责第一时间或委托他人向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5)负责向受到事故波及的周边企业单位进行通报;6)当上级主管部门到达现场后,负责汇报事故及企业自救等情况,移交指挥权并协助指挥;7)负责II级、III级响应事故和救援信息的统一发布;8)负责组织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2.2.2副总指挥职责1)接受总指挥的命令,负责现场应急救援工作;2)收集现场信息,核实现场情况,针对事态发展制定和调整现场应急抢险方案;3)负责合理调配现场应急资源;4)指导做好
15、接待工作,协调后勤保障;5)核实应急终止条件,请示是否应急终止;6)做好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负责现场应急工作总结;7)总指挥不在公司时,由副总指挥替代总指挥一职,统一指挥事故应急工作。2.2.3指挥部其他成员职责1)根据相关危险类型(例如:火灾、爆炸、泄漏)、潜在后果(包括企业内外)、现有资源和控制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分析紧急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2)协助总指挥、副总指挥,组织、协调应急处理行动;3)协助总指挥决定是否请求外部援助,并与企业外应急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如发生人员受伤、中毒或发生火灾时,及时与医疗机构、消防等部门联系,以便使人员伤亡、设备的损坏程度降到最低;4)协
16、助总指挥决定并发布从现场或其他部位撤离人员的命令。2.2.4应急指挥办公室职责应急指挥办公室设在调度室,调度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值班调度员为成贝。1)在应急救援指挥部的领导下,实行应急电话24小时值班工作,负责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日常应急指挥工作。2)负责应急力量、应急物资的调配,应急事件发生时组织、协调进行应急处理和应急救援。3)掌握应急事件的发生情况,及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领导汇报,确定应急处理对策。4)按照应急救援指挥部指令,及时通知公司各职能部门、事故发生车间和相关人员进入抢险状态。维持内部及外部应急救援相关人员之间的有效通信。5)保障现场救援通信联络和对外通信联络的畅通及数据的采集、传6)负
17、责及时更新救援人员的应急联系方式,确保联络通畅。7)按照应急救援指挥部指令,向区应急管理部报告事故,并根据需要向相关单位发出救援信号。8)建立并管理应急救援的信息资料、档案。9)负责完成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任务。2.2.5技术处理组的职责组长:生产副总成员:各车间主任、生产部长、安全部长、环保部长职责:1)收集现场信息,核实现场情况。2)针对生产安全事故提出技术处置建议和方案。3)组织制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4)协调和维持事发单位和波及单位的生产平衡。5)协调原、辅料供应。6)调动、协调公司内、外部技术力量。7)为恢复生产提供技术支持。2.2.6应急救援组的职责组长:安全总监副组长:调度
18、长、事故车间主任、安全部长成员:事故车间班组长、事故车间岗位工职责:1)组织调动、协调公司内、外部应急救援人员事故现场的救生、控险、排险等工作。2)组织进行脱险后人员救护。3)组织现场灭火、洗消。4)布置现场保卫和警戒工作。5)负责对抢修现场进行保护。6)负责配合联防协助单位协同作战。7)布置人员进行疏散及交通管制。2.2.7X程抢险组的职责组长:设备部部长副组长:工程设备保障部部长成员:维修班长、电仪车间主任、设备工程师、仪表工程师职责:1)根据现场勘查,确认需抢修的设备。2)针对事故破坏情况,确定现场紧急修复作业方案。3)组织调动、协调公司内、外应急协作的检维修、工程施工单位进行现场抢险。
19、4)掌握抢修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汇报进度及现场状况。5)负责对损坏设备设施的修复、检验、恢复。2.2.8疏散与警戒组的职责组长:保卫科科长成员:保卫科科员职责:1)听从指挥部指挥,在事故现场周围警戒区域,维护治安秩序,进行人员及车辆的疏散。2)跟踪事故发展动态,及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请示并落实指令。3)负责日常消防设施维护保养。2.2.9环境监测组的职责组长:环保部部长副组长:质量管理部部长成员:环保部部员、质量管理部部员职责:1)带上检测仪器迅速赶赴现场。2)对事故现场周边进行大气毒害物的监测。3)对排水系统进行检查,进行水体污染监测。4)组织对事故现场周围进行不间断的监测。5)将监测结果
20、及时报现场指挥部。2.2.10医疗救护组的职责组长:综合部部长副组长:安全管理人员成员:综合部部员、安全员职责:1)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随时做好救护伤员准备。2)组织调动、协调公司外部医疗救护资源。3)负责受伤、中毒人员运送和救护。4)负责现场急救与护理。2.2.11后勤保障组的职责组长:行政副总副组长:工程设备保障部部长、综合部部长成员:工程设备保障部采购职责:1)建立应急物资库存台账,及时补充应急物资备品备件。2)负责应急救援器材和物资的供应,并组织车辆运输。3)负责应急救援队的通信、交通、食宿等后勤保障工作。2.2.12善后工作组的职责组长:行政副总副组长:财资部长、企管部部长成
21、员:企管部、财资部员工职责:1)协调公共关系,提供法律支持。2)收集、跟踪新闻媒体、网络、社会公众等各方面舆情信息。3)负责新闻稿、公告、信息发布材料和上报材料的起草工作。4)负责与媒体、内部员工及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和告知。5)确保现场实时记录(录音、录像)及时录制和保存。6)做好受伤人员医疗救护的跟踪工作,协调处理医疗救护的相关矛盾。7)与保险部门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8)安抚有关伤员及家属。3应急响应3.1信息报告3.1.1信息接收与通报1)公司应急指挥办公室(调度室)24小时有人值守,应急值守电话:*,*对讲机*频。2)事故信息的接收:应急指挥办公室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报告
22、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部根据对事故性质和危害程度的初步评估启用适当级别的应急响应。车间领导、应急指挥人员应立即赶到现场指挥工作人员进行应急处置。3)通报程序:第一发现者发现事故险情时,应立即上报应急指挥办公室,应急指挥办公室接到报警电话时,应立即上报应急指挥部总(副)指挥,由总(副)指挥根据险情决定是否发布响应行动。同时,通知其它应急组织机构成员到达现场。第一发现者及现场人员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按照现场处置程序立即开展自救。对周边企事业单位发布事故信息责任部门:应急总指挥,联系电话:*,*o3.1.2信息上报(1)公司应急总指挥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公司相应事故的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
23、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化,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当发生火灾、爆炸、人员伤亡、危化品大量泄漏事故时,应急总指挥在接报后应及时上报给区应急管理局和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最长不能超1小时。(3)信息上报内容包括:事故部门概况;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3.1.3信息传递程序及责任人对外传递事故信息需经应急指挥部审核同意后进行传递。事故信息传递程序:第一发现者一部门领导一应急指挥办公室一应急救援总指挥一区应急管理局根据事故险情,若信息传递不通畅,可以越级传递事故信息
24、。事故信息传递责任人:向部门领导及应急指挥办公室传递事故信息的责任人:事故险情第一发现者;向应急指挥办公室传递事故信息的责任人:部门负责人;向应急指挥部传递事故信息的责任人:应急指挥办公室负责人;向区应急管理部报告事故信息的责任人:应急救援总指挥;向周边企业单位进行事故通报或请求应急协助的传递事故信息的责任人:应急指挥办公室负责人;向119、120、110请求应急救援的传递事故信息的责任人:第一发现者、事故现场安全员。当生产安全事故需要依靠救援协作单位或社会救援力量时,由应急总指挥向区应急管理局或救援协作单位传递事故信息。.3.1.4信息处置与研判如果发生1-2人的轻伤事故(包括急性中毒),或
25、者发生危化品少量泄漏事故、初启火灾事故则立即启动III级应急响应,依据现场处置方案,指挥现场人员进行处置。如果3人以下重伤、或3人以上轻伤事故(包括急性中毒),或者危化品大量泄漏、较大火灾事故、爆炸事故,则立即启动II级应急响应,启动本预案,依据现场处置方案、专项预案及综合预案的要求,指挥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调度其他车间、部门的应急人员及应急资源进行支援。如果发生人员死亡、或3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中毒),或者发生的危险化学品大量泄漏、火灾爆炸事故已经对企业周边人员、环境造成了影响,或超出公司应急能力的事态,则立即启动I级应急响应,拨打119、120、122进行支援。向区应急管理局报告,请求公
26、司外部应急救援力量进行支援,与上级预案衔接。(4)若未达到响应启动条件,应急领导小组可作出预警启动的决策,做好响应准备,实时跟踪事态发展。(5)响应启动后,应注意跟踪事态发展,科学分析处置需求,及时调整响应级别,避免响应不足或过度响应。3.2预警3.2.1预警启动3.2.1.1预警的条件1)生产场所或储存场所可燃气体、液体泄漏,引发可燃气体、液体声光报警器报警,并经现场确认后进入预警状态;2)设备操作参数达到高位报警值或低位报警值,联锁装置或紧急切断阀启动,并经现场确认后进入预警状态;3)火灾自动报警仪声光报警,并经现场确认后进入预警状态;4)视频监控中发现异常情况,立即进入预警状态;5)人员
27、巡检发现异常情况,立即进入预警状态;6)现场作业人员发现异常情况,立即进入预警状态。7)外部突发公共事件影响到公司安全生产时,如周边单位发生事故危及公司生产安全的事件或事故。8)地质、气象灾害条件形成时。9)其他具备预警的条件。3.2.1.2预警方式与方法1)巡检人员报警班组巡检人员发现事故征兆后通知当班班长,当班班长现场确认后电话通知车间主任与调度室完成报警。公司领导和部门人员巡检时发现事故征兆后,电话通知公司调度室完成报警。紧急情况下,可以越级报警。中控室报警中控室集控人员监视信号上发现异常,用对讲机通知当班班长,班长现场确认事故事实后,电话通知车间主任与公司调度室完成报警。临近单位报警如
28、果临近单位发生可能危及公司安全的事故时,由外部人员及时通知我公司完成报警。3.2.1.3预警信息发布预警信息的发布可通过公司电话、对讲机、会议、人员告知、张贴通告等渠道予以公告。预警信息发布流程:警情判定评估事态影响范围明确预警信息发布范围发布预警令内部预警信息发布的途径:公司*部11上班组员工外部预警信息发布的途径:应急指挥部电话通知上级政府主管部门;应急指挥办公室电话联系周边单位。3.2.2响应准备通知各应急队伍做好以下工作:应急队伍各应急领导小组成员紧急集合就位,按照各组职责进行准备工作。物资准备后勤保障组迅速准备应急物资,分发至各组成员,由抢险救灾组组长检查应急救援装备是否准备充分,随
29、时等待指令进行现场救援工作。后勤保障后勤保障组根据事故级别作出物资及应急救援装备的预估,组长迅速组织人员准备相关救援物资及装备,保障供应及时和充足。通信保障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根据通信目录迅速发放通信对讲机,保证各救援队伍的交流通畅,确保事故信息及救援进展的传递。3.2.3预警解除如果监控的工艺参数、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数据回到工艺指标内,或者联锁启动避免了事故发生,则及时告知当班班长和当班调度,由班长宣布停止预警行动,解除预警。如果是巡检人员发现事故征兆发出的报警,经带班班长或车间主任核实后为误报警,由带班班长宣布解除预警。如果是公司以外的周边企业或者政府相关部门发出的预警,而相应的事件没有发生
30、,则由公司总经理宣布解除预警。3.3响应启动3.3.1响应级别确定及启动流程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公司控制事态的能力,按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人数,将事故分为三级,I级为最高级别,分别响应: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三个等级,分别响应。I级:造成人员死亡、或3人以上重伤、或超出公司应急能力的事态。II级:造成3人以下重伤、或3人以上轻伤、或需公司应急力量控制的事态。III级:造成3人以下轻伤,或事故所在车间的应急能力可控制的事态。II级(公司级)及以上级别响应启动流程如图所示。3.3.2召开首次现场应急会议
31、公司启动II级或I级响应后,应急总指挥组织应急指挥部成员召开应急会议。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负责人立即到达事故现场签到并参加首次现场应急会议。由应急总指挥主持召开,会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判断所发生险情的类型、事态严重程度;核实事态影响范围、人员数量及伤亡情况;确定警戒范围,疏散危险区域内的无关人员,必要时管控企业周边的道路;统一对讲机应急频道,掌握相关应急人员的电话、手机号码;制定应急处置方法,通知相关应急人员做好应急准备;通知临近企业人员,做好必要的应急准备;核实可用的应急物资情况,必要时征调;需要时与应急合作单位或应急专家取得联系,以获取必要的技术支持;确定应急上报的地方政府部门和内容。应急总
32、指挥根据事态发展及处置情况,适时召开后续应急会议。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建立各应急工作组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沟通、传达相关信息。各应急工作组落实工作任务,及时将负责的工作情况及决定报告应急总指挥3.3.3信息上报当发生有人员死亡、或3人以上重伤(含3人,包括急性中毒)、或危化品大量泄漏严重影响企业周边环境的事故时,应急总指挥在接报后应及时上报给主管部门,最长不能超1小时。信息上报内容包括:事故部门概况;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3.3.4资源协调本公司所有应急资源均为应急
33、备用资源,事故发生后按照就近、急需的原则,应急救援现场指挥有权通过口头或书面指令调用公司内各车间、各岗位的应急救援物资,各车间、各岗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拖延。发生事故后,后勤保障组人员立即组织成员赶至仓库准备应急物资,并及时调集存放于岗位的应急物资,交于各应急救援小组使用。各应急救援小组接到应急指挥指令后,立即携带应急救援器材、物资到指定位置集合待命。一旦厂区内现有应急物资无法满足事故抢险时,由应急总指挥负责向周边应急协作单位发出请求,调配物资。3.3.5信息公开信息公开本着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的原则。应急总指挥负责事故信息公开的有关工作。未经允许,其他任何个人不得擅自发布、散布有关生产安
34、全事故的信息。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应急总指挥立即收集向社会发布的简要事故信息,向区应急管理局报送事故信息并按政府规定对外发布。3.3.6后勤及财力保障公司财务拨出专款全力做好后勤及财力保障工作,在事故地点附近的宾馆、饭店就近安排抢险救援人员的食宿,及时采购抢险救援所需的应急物资。必要时,可以通过政府调用社会上应急组织的应急资源,应急结束后采购相应的物资归还。3.4应急处置3.4.1处置原则按不同的事故性质和事故大小,启动不同的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同时遵守以下处置原则:1)人员安全优先,在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施救;2)在人员与财产同时受到威胁时,救人为先,适时组织撤离。3)防止事故扩大
35、优先,预测事故发展态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事故避免事故扩大化。3.4.2处置要求所有应急救援人员应共同遵守以下处置要求:1)应急处置应做到统一指挥、协同配合;2)当人员与财产同时受到威胁时,以人为本,组织人员疏散与撤离;3)对封锁事故区域实施警戒和警示;4)采取措施保护相邻装置、设施,防止事故扩大和引发次生事故;5)参加应急救援人员配戴相应的防护装备,必要时携带便携式浓度检测仪;6)随时观察事故状态的发展与变化,及时调整现场救援方案;7)在制定救援方案的同时,要制定施救人员的安全撤离措施,明确进出现场和紧急撤离的条件和程序;8)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随时保持与其他救援人员联络;9)在其自身安全
36、的前提下实施救援。3.4.3应急处置措施3.4.3.1警戒疏散在发生事故时,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先救人、后救物,先避险、后救灾,最大限度避免人员伤亡。1)事故出现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苗头,应立即组织现场人员向安全区域疏散;2)事故可能波及邻近车间、邻近单位时应立即通知邻近车间、邻近单位组织人员往安全区域疏散;3)岗位负责人清点疏散人数,避免遗漏;4)根据现场危险化学品自身及燃烧产物的毒害性、扩散趋势、火焰辐射热和爆炸、泄漏所涉及到的范围等相关内容对危险区域进行评估,确定警戒隔离区。5)在警戒隔离区边界设警示标志,并设专人负责警戒。6)对通往事故现场的道路实行交通管制,严禁无关车辆进入。清理主要交
37、通干道,保证道路畅通。7)合理设置出入口,除应急救援人员外,严禁无关人员进入。8)根据事故发展、应急处置和动态监测情况,适当调整警戒隔离区。9)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如果发现有房屋、设备可能倒塌、容器可能爆炸的苗头,不撤离现场将危及救援人员生命安全时,应立即撤出救援人员至安全地带。10)应急避险地点第1集合地点位于厂区北侧门;第2集合地点位于五金库东侧。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无关人员按照应急疏散路线,疏散至指定集合地点避险。3.4.3.2现场监测1)对可燃、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的浓度、扩散等情况进行动态监测。2)测定风向、风力、气温等气象数据。3)确认装置、设施、建(构)筑物已经受到的破坏或潜在的威胁
38、。4)监测现场及周边污染情况。5)现场指挥部和总指挥部根据现场动态监测信息,适时调整救援行动方案。3.4.3.3应急救援各应急救援小组根据指挥部指令和本组行动预案开展应急救援行动。一般处置程序如下:1)疏散与警戒组疏散无关人员至安全区域,清点人数,避免遗漏;封锁事故区域,按规定实施警戒和警示,保护事故现场和相关证据;2)应急救援组与工程抢险组穿戴后个人防护用品后进入事故抢险状态,迅速控制危险源,组织抢救遇险人员采取措施保护相邻装置、设施,防止事故扩大和引发次生、衍生事故;3)医疗救护组做好准备,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4)应急指挥办公室及时通知可能受到事故影响的单位和人员;5)后勤保障组为应急
39、救援人员准备好个体防护用品;准备好干砂、灭火器、消防水带等应急物资;6)根据需要请求邻近的应急救援队伍参加救援,并由技术处理组向参加救援的应急救援队伍提供相关技术资料、信息和处置方法;7)善后工作组及时准确地向职工和相关方人员发布有关保护措施的紧急公告;8)应急指挥办公室及时发布事故救援进展,做好内部、外部信息传递工作。9)应急指挥部及时掌握事故的发展情况,及时修改、调整和完善现场处置方案和资源配置。3.4.3.4环境保护1)在危险区与安全区交界处设立洗消站。2)使用相应的洗消药剂,对所有染毒人员及工具、装备进行洗消。3)彻底清除事故现场各处残留的有毒有害气体。4)对泄漏液体、固体应统一收集处
40、理。3)对污染地面进行彻底清洗,确保不留残液。5)对事故现场空气、水源、土壤污染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并将监测信息及时报告现场指挥部和总指挥部。6)洗消污水应集中净化处理,严禁直接外排。7)若空气、水源、土壤出现污染,应及时采取相应处置措施。3.4.3.5各类事故处置措施1)火灾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扑灭现场明火应坚持先控制后扑灭的原则。依危险化学品性质、火灾大小采用冷却、堵截、突破、夹攻、合击、分割、围歼、破拆、封堵、排烟等方法进行控制与灭火。根据危险化学品特性,选用正确的灭火剂。禁止用水、泡沫等含水灭火剂扑救遇湿易燃物品、自燃物品火灾;禁用直流水冲击扑灭粉末状、易沸溅危险化学品火灾;禁用砂土
41、盖压扑灭爆炸品火灾;宜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扑灭腐蚀品火灾,避免腐蚀品溅出;禁止对液态轻炷强行灭火。生产部监控装置工艺变化情况,做好应急状态下生产方案的调整和相关装置的生产平衡,优先保证应急救援所需的水、电、汽、交通运输车辆和工程机械。事故所在车间要根据现场情况和预案要求,及时决定有关设备、装置、单元或系统紧急停车,避免事故扩大。切断燃烧物料源,迅速调集灭火器材到事故现场,迅速封锁现场,设置警示标志;组织周边影响区域的人员撤离;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扑救火灾;不能扑灭的火灾,应封闭火区,为开展救援创造有利条件;若救援中发生中毒事故应将伤害人员抬至空气新鲜的区域进行救护。2)泄漏事故处置措施控制泄漏源
42、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泄漏,事故单位应根据生产和事故情况,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事故扩大。采取停车、局部打循环、改走副线或降压堵漏等措施。在其他储存、使用等过程中发生泄漏,应根据事故情况,采取转料、套装、堵漏等控制措施。控制泄漏物泄漏物控制应与泄漏源控制同时进行。对气体泄漏物可采取喷雾状水、释放惰性气体、加入中和剂等措施,降低泄漏物的浓度或燃爆危害。喷水稀释时,应筑堤收容产生的废水,防止水体污染。对液体泄漏物可采取容器盛装、吸附、筑堤、挖坑、泵吸等措施进行收集、阻挡或转移。若液体具有挥发及可燃性,可用适当的泡沫覆盖泄漏液体。3)电气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先断电,然后用相应灭火器进行灭火。不能用水或泡
43、沫灭火器直接扑灭带电体火灾。当火灾场所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时,救援人员需佩戴空气呼吸器等防护设备设施,以防窒息或中毒事故。4)锅炉爆炸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当导热油炉发生爆炸事故时,迅速切断燃料天然气,停导热油泵,现场所有电气、仪表设备断电,波及范围内的设备停车,无关人员撤离。做好警戒隔离,组织应急人员扑救导热油火灾。若是废热锅炉汽包爆炸、尾气焚烧炉汽包爆炸,则立即停车,停止锅炉补水。5)容器爆炸事故应急处置措施液氨储罐、氯磺酸储罐、磺化反应釜、硝化反应釜等都是压力容器。当发生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后,立即就近切断进、出爆炸容器的压力介质管线阀门,防止向爆炸区域继续输送物料,附近的压力容器迅速倒料、泄压
44、,防止发生二次事故。撤离现场所有人员至安全地带,迅速调动专业应急小组、调集应急器材到事故现场,设定警戒区实施交通管制、维护现场秩序。判断现场安全后,开展残余物料的收集处置工作。6)中毒和窒息事故应急处置措施立即将染毒者转移至上风向或侧上风向空气无污染区域,并进行紧急救治。经现场紧急救治,伤势严重者立即送医院观察治疗。迅速关闭事故点前后阀门;向上级领导报告,调集应急器材到事故现场,实施堵漏;同时疏散无关人员,设定警戒区、维护现场秩序。7)高温灼烫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及时进行局部降温,采用凉水进行冲洗。冲洗时间可持续半小时左右,以脱离冷源后疼痛已显著减轻为准。如不能迅速接近水源,也可以用冰块等冷敷。8
45、)酸碱等腐蚀品造成的化学品灼烫事故对于酸、碱造成的化学性烧伤早期处理以清水冲洗,且应以大量的流动清水冲洗,然后根据接触化学品的化学特性选择中和剂进行处理,过早应用中和剂,会因为酸碱中和产热而加重局部组织损伤。9)高处坠落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当发生高处坠落时,发现事故人员在确保自身和他人安全的情况下,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抢救受伤人员并将受伤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防止其它物体掉落造成二次伤害事故的发生,同时将事故的情况上报应急指挥办公室。在救援过程中,要尽量保持事故现场原样,确需移动的要画出原样图或进行拍照录像,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以便事故调查。10)起重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立即停止起重设备设施运行,
46、尽快救出受伤人员。如果受伤人员伤势较轻,可进行简单包扎;如果受伤人员伤势较重,对人员进行简单包扎后应立即送医治疗。11)车辆伤害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发生车辆伤害事故后,驾驶员要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抢救受伤人员。视受伤情况通知安全部。如果受伤人员伤势较重,应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对伤者进行简单治疗,如果发生骨折情况,不可连续移动伤者,等待救援;如果受伤人员大面积流血,应立即送医治疗。12)触电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切断故障点电源。做好防护,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若无法关闭电源,可借助绝缘体把伤者拖离电源,高空现场人员做好防坠落防护。将伤员撤离至安全地区。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下,严密监
47、视,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若昏迷,在120的指导下进行人工呼吸;若有灼伤,应用烫伤药治疗并包扎。在现场急救施救的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医院救治。13)机械伤害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发现者必须立即停止运转的机械设备。现场人员对伤者采取简单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对创伤出血者应迅速包扎止血。发生断手、断指等严重情况时,对伤者伤口要进行包扎止血、止痛、进行半握拳状的功能固定。肢体卷入设备内,立即切断电源,若肢体卡在设备内,不可倒转设备取出肢体,妥善的方法是拆除设备部件或请求外部救援。受伤人员出现肢体骨折时,应由医务人员对伤肢进行固定,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抬运。受伤人员出现
48、呼吸、心跳停止症状后,救护人员必须立即进行胸外按压或人工呼吸。事故紧急救助的时,应注意保护事故现场,对相关信息和证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做好事故调查工作。14)物体打击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受伤人员伤势较轻,创伤处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棉布覆盖。对于有骨折或出血的受伤人员,做出相应的包扎,固定处理,搬运受伤人员时应以不压迫创伤面和不引起呼吸困难为原则。如果发现受伤人员心跳、呼吸骤停,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及时就医。15)淹溺事故处置措施清除口鼻淤泥、杂草、呕吐物等,打开气道。随后将淹溺者腹部置于抢救者屈膝的大腿上,头部向下,按压背部迫使其呼吸道和胃内的水倒出,但不可因倒水时间过长而延误
49、复苏。对呼吸、心搏停止者应迅速进行心肺复苏,尽快行口对口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口对口呼吸时吹气量要大。对简单抢救的人员应尽快送至医院救治。3.5应急支援当应急救援力量无法满足应急救援需求,事故可能扩大导致更多人员、财产损失时,事故单位或专业应急救援组应及时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请求应急升级。当发生III级生产安全事故时,及时启动相关事故类型的现场处置方案,当事故影响范围扩大至II响应,现场处置人员不能控制势态发展时,及时上报应急指挥部,请求扩大应急响应级别,启动公司专项应急预案或与综合预案衔接,一旦事故响应级别超过II响应,应立即上报应急指挥部,扩大至公司级别的I响应,启动公司综合应急预案。当事故
50、影响范围及可能产生的后果超过公司的控制能力,应急救援总指挥应及时与应急协助单位联系,请求支援。同时上报区应急管理局,请求扩大响应级别,启动政府部门响应程序,调用社会应急力量进行支援。应急支援力量到达后,由公司应急总指挥负责报告本公司的事故概况,包括事故地点、事故类型、事故影响范围、目前的危险源点、本公司自救情况等。上级主管部门介入后,向上级移交指挥权。3.6响应终止3.6.1响应终止的前提条件经现场应急指挥部确认,满足下列条件后,总指挥可下达响应终止指令。1)事故现场已经被控制,不会再次发生泄漏或燃烧、爆炸等事故;2)现场受伤人员已全部得到救治;3)失踪人员全部找到;4)对泄漏破损的部位已修复
51、完毕;5)对进入现场的人员、器材清点完毕;6)取证工作基本结束。3.6.2响应终止符合终止的条件后,由相关人员下达终止应急行动命令。I级响应由区政府经研讨后向公众宣布应急结束;II级响应由公司应急总指挥宣布应急结束;3.6.3响应终止后的工作对事故进行调查取证,查明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人员失踪等情况。查明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责任,写出事故调查报告,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处理意见,并监督整改措施的落实。做好事故中受伤人员的治疗、失踪人员的搜救、安抚和赔付工作,监督管理废弃物品的处置工作。做好生态破坏情况的调查工作。总结本次应急救援工作并向上级提交书面汇报资料。4后期处置4.1污染物处理按照公司环境事件
52、应急预案中给出的处置方案,处置污染物。应急结束后,要对现场及波及到其他场所的污染物进行处理,一般污染物采取收集、清理、稀释或转移等方法对污染物进行处理。对于危险化学品泄漏,在公司环保部的指导下,执行环境控制程序、参照安全技术说明书中的处置措施进行处理和回收。当发生有毒物质泄漏,如二氧化硫,要增强泄漏现场空气流通。若所处位置空气流通不畅,可进行强制通风,以快速降低浓度。当发生液态危险化学品如硫磺泄漏时,用沙子等围堵在围堰内,凝固后再收集。如果是硫酸、氢氧化钠等泄漏,先用砂子围堵在围堰内,再用生石灰中和,检测呈中性后排入事故水池。4.2生产秩序恢复事发单位结合机修、电工对电气设备设施、机械设备、工
53、艺装置等进行全面检查并修复,对于被事故损坏的建筑物和设施、装备需委托专业部门进行检测评估,满足安全生产条件后,方可进行恢复或生产。在确认各方面条件具备后,制定恢复计划和方案,恢复方案由事故部门提出,由生产部配合组织实施,消除事故及其救援过程留下的隐患。该方案报总经理批准,方可恢复生产。4.3医疗救治对于事故中的伤员,由综合部派车送医,情况危急的施行急救,如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对于住院人员给予陪护,直至出院。如果不愿从事原工作,给予调岗。4.4人员安置应急结束后,有工作能力的员工待恢复生产后,继续上岗工作;对于受轻伤不能参加工作的员工及时治疗,身体恢复后继续工作;对于因伤重不能再继续的员工,积
54、极治疗并发放相应的赔偿。4.5善后赔偿按照企业有关规定做好伤亡者家属的接待安抚工作,及时办理伤亡者待遇;做好物质补偿、灾后重建和人员安置、补偿等工作,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人员及影响人员,保证企业生产秩序稳定和正常。4.6应急救援评估应急救援结束后,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救援评估。应急指挥部和相关部门应配合事故调查组的工作,如实提供相关材料,尽快查明事故起因,汇报总结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成绩和不足,完善和修订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内容。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或副总指挥组织应急人员对救援情况进行认真的总结分析,根据事故发生的情况、响应及时性、处理能力、物资配备、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救援能力的
55、评估。评估发现不足的及时进行配备和充实,保持充分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提出修改应急预案的建议。5应急保障5.1通信与信息保障5.1.1通信联系应急指挥部配备对讲机,发生事故后立即交由事故应急各小组使用,并及时开通应急救援指挥部联系电话,并对外公布。(各应急小组联系方式见附件)应急指挥办公室负责建立与政府有关部门或外部单位的通讯联系方式,建立应急人员通讯录,明确通讯方式和联系人。应急组织体系成员个人手机号码发生变化的必须及时报告应急指挥办公室;个人手机应保持24h开机状态。5.1.2信息保障公司应急指挥办公室负责收集、研究和追踪国家以及各级政府应急救援最新信息和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等方面信息;
56、应急救援总指挥负责组织、协调公司内、外部之间的应急救援工作的交流与协作。5.2应急队伍保障公司建立了兼职的应急救援队伍,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培训;应急救援人员经培训合格后,方可参加应急救援工作。应急救援队伍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并定期组织训练,不断提升其应急救援能力。成立应急处置技术组,实行24小时应急值班。应急救援队伍在展开应急救援行动的时必须佩戴标志身份的应急臂章。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组成员见附件6.5o我公司与邻近的*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签订了应急救援协议,任何一家发生事故如果超过企业响应级别受灾单位直接向另一方申请援助,接到援助申请的一方必须第一时
57、间组织人力物力对受灾单位提供援助。发生事故单位需向参加救援的应急救援队伍提供相关技术资料、信息和处置方法。5.3物资装备保障急救援物资配备应急指挥办公室明确了应急救援需要使用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熟知其类型、规格型号、数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以及联系方式等,并根据危险化学品单位应急救援物资配备要求GB30077,建立了应急物资装备清单。应急物资装备的供给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装备的供给,应急物资装备包括:通讯装备、运输工具、照明装置、防护装备、消防设施及各种专用设备等。日常确保最低数量备品库存,以备使用。日常检查和管理后勤保障组和应急物资存放工段加强日常检查和管理,按规定进行更新,不得随意
58、挪用。消防设施的维护与保养后勤保障组负责干粉灭火器、消防泵、消火栓等消防设施的维护与保养。应急物资或装备交接班长负责本工段应急物资或装备交接,并做好当班状态检查记录;在事故应急状态下,将所需急物资或装备在规定时间内送到指定地点。5.4其他保障(1)经费保障公司每年应制定安全投入计划,并将应急救援支出列入计划当中。公司财务部按照安全投入计划提取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应急救援物资采购、应急救援演习和应急人员培训等的经费保障,以保障应急状态时公司的应急经费及时到位。交通运输保障在应急响应时,利用现有的交通资源,请求交通部门提供交通支持,保证及时调运有关应急救援人员、装备和物资。治安保障由迎接救援人员和救援车辆的人员负责事故现场治安警戒和治安管理,加强对重要物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典当行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考核试卷
- 科技园区企业知识产权运营的案例分析
- 短视频内容策划与用户心理分析
- 美容院装修履约保证金协议
- 2025年中国电热快餐保温炉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主题公园奶茶店装修协议
- 2025年中国片式快速二极管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烤漆园艺扎丝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C航空公司成本管理研究
- 2025年中国水溶性全粒面填充树脂乳液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深圳2025年广东深圳市公办中小学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7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沙洲职业工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春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第七章老年人泌尿系统疾病
- 2025年中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省邮政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血透室停电停水应急预案
- 《零售药店实务》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 校园安全案例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