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故事与教师的专业成长课件_第1页
教育故事与教师的专业成长课件_第2页
教育故事与教师的专业成长课件_第3页
教育故事与教师的专业成长课件_第4页
教育故事与教师的专业成长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教育故事:教育思想的故乡 教育叙事与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讲人粟高燕基本信息湖南会同人,侗族,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中外文化教育比较与交流 联系电话箱:讲授的主要内容一、关于教育叙事二、关于教师专业成长三、教育叙事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四、经典教育故事案例对我们专业成长的启示五、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小建议 一心一艺一、关于教育叙事(一)教育叙事的内涵教育叙事就是以讲故事的形式记录在教师的教育实践、教育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事件和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表述教师在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理解感悟。“叙”就是叙述,“事”就是故事。(二)教育叙事

2、研究兴起的背景1、传统科学主义教育研究范式的弊端2、解释学、现象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广泛运用。理解、解释与意义引用汉娜阿伦特的话说:“讲述生命是赋予生命意义的基础行为”,我把这句话改造为“讲述教育是赋予教育意义的基础行为”。教育叙事与教育案例共同点:一是研究性质相同。两者同属于质性研究。二是研究领域相同。两者都是实践研究。三是研究的基点相同。两者研究的基点都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实例。不同点:(二)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涵:教师为达到专业成熟而进行的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或教师由非专业人员到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二)教师专业成长的历史发展教师是一个专业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成长专门职业的标准:有独立的知识系

3、统、有独特的能力要求、特殊的伦理标准及人格要求等。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区别:教师专业化:强调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提升教师专业成长:强调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性提高三、教育故事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一)故事的力量人类经验基本上是故事经验。 “当你想影响其他人的时候,讲故事是最有影响力的方法”。 (美)西蒙斯著,仇朝兵等译,讲故事,海南出版社2006年版,第30页。 教育故事是教育理念的大众化表达,揭示教育规律。(二)教育故事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找到了一种更深层次的内在发现过程,拓宽和加深了教师真实的生命空间有助于教师不仅理性地认识教育,而且在感性上也获得震动,让教师深刻

4、认识专业经验的价值、理解经验的意义。有利于专业经验的互享与互动,使教师协同反思成为可能,获得更多的替代性经验,促进教师个人的、社会的、专业的三个层面的提升。教师从研究计划的执行者或被研究者(研究对象)变成了教育研究的承担者、参与者、合作者、创造者。我们的教育叙事从这里开始我的教育故事:对我影响最大的三位老师四、经典教育故事案例对我们专业成长的启示1、四块糖的故事:启示教师应树立什么样的教育价值观、学生观、师生关系观、评价观。2、开火车:启示教师应树立什么样的学生观。3、启示教师应树立什么样的评价观。 4、课堂上的生物标本、老师的腰围:启示教师应树立什么样的课程观与教学观。5、关于吻猪的诺言、爬

5、行上班的校长、老师不好:启示教师怎样正确认识师道尊严,启示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四块糖的故事、开火车:启示我们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以人为本的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强调教育应尊重和关怀每个儿童并承认每个儿童的潜能,尊重儿童的生命价值和尊严。合理满足儿童的各种需要。就这样被你感动:启示我们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人,是有感情、有思想的人,是不成熟的人、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是有主观能动性与发展潜力的人,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要宽容、理解与信任学生、耐心地帮助学生成长。 我要收藏你、两位女作家的不同命运、我以性命担保她行:正确的评价观:发展性教育评价观:树立发展性教育评价观,则重视评价过程

6、的价值,并以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为根本宗旨,强调教育评价的最终目的不是作出分等,而是让被评价者认同评价,并能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改进,获得发展。重视评价的正面引导、激励功能。 曼谷的小象老师的腰围正确的课程、教学观:三位一体的目标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知识与技能:立足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立足学生会学、乐学,注重生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立足学生志学 五、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小建议(1)人生要有目标追求There should be the goal and pursue in life(2)高远境界、淘冶情操Ascending a height can cultivate your s

7、entiment(3)要有挑战精神There should be challenge spirit(4)保持高度的自信心Keep strong self-confidence(5)无论条件如何,都不要忘记学习No matter how about the condition, dont forget to study(6)大胆实践,勇于创新(7)钻研业务,积极进取Dont get up too late.(8)爱岗敬业,乐于奉献(9)自我反思,不断提高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步,就在于教师自身的反思、教师自身的评价和教师自身的自我改造。 粟高燕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10)学会

8、宽容学生 Learn to forgives others(11)学会和各种学生愉快相处Learn to get along with various kinds of people happily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雅斯贝尔斯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敬之。 祝愿大家在奉献中、享受中有一个智慧的、幸福的专业成长!谢谢大家!第一叙事片断:从小王子引出的话题 法国人德圣埃克苏佩里的伟大的小书。周国平曾说:用头脑思考的人是智者,用心灵思考的人是诗人,用行动思考的人是圣徒,他集三者于一身,是先知。问题的出现:蛇吞象的“杰作” 忘记了曾经是孩子的大人

9、,“我”小时候的作品:一号作品:外观图,被大人误认为是草帽;二号作品:透视图,是一号作品的剖面图 大人们的表现 我画了透视图,大人们就可以看得懂了。唉,大人最麻烦了,老是需要解释。 大人们看完了以后,叫我把这些蟒蛇图,不论是外观的或透视的都丢掉,只要继续好好地念地理、历史、算术和文法就好了。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六岁时,就放弃成为画家这个绝佳行业的原因。大人的普遍理解力 无论何时,每当我遇到一个看起来似乎还满聪明的人时,我就拿出一号作品给他看,我想知道他是否真的有理解能力。然而这些人都说:“这是一顶帽子”。于是我就不会再跟他说什么而只谈桥牌、高尔夫、政治,还有领带。第二叙事片断:儿童语言的“秘码”

10、海姆G吉诺特,心理学博士、临床心理家、儿童心理学家、儿科医生。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初版于1965年,在出版初期,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高居美国各大图书排行榜榜首,并陆续被翻译成31种语言畅销很多国家。 在此书的开始部分,他提出了著名的儿童语言的“密码”问题,他认为有效的教育起始于儿童语言的理解,在理解基础上才能够获得有效的沟通。 第一天上幼儿园的故事 妈妈带着女儿第一天上幼儿园,园长带着她们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小女孩看见墙上挂着的小朋友的画,说:“画得这么差,还挂在墙上”;看见地上有一辆玩坏的玩具汽车,说:“玩具坏了,随地乱扔!真不应该!”妈妈与园长妈妈: 感觉没有面子,很丢人,于是就说:“闭嘴,不

11、要乱说”,“要有礼貌!”完全不懂女儿的语言中所传递的信息。园长: 很镇静地回答:“小朋友画的画,无论好坏,都可以挂在墙上”,“玩具就是给小朋友玩的,玩坏不要紧”。小女孩的担心与期望小女孩语言信息的解码:自己画画不好,还可能挂在墙上吗?自己不小心玩坏了玩具,会受到指责吗?女园长读懂了小女孩语言中的“密码”,她的回答小女孩很满意,很放心,于是愿意留在这所幼儿园。吉诺特教授的观点良好的教育,是基于人性的,是尊重人性的,是帮助孩子形成和建立良好人性的过程。为了能达到人性的目标,我们需要学习人性的方法!要承认过程就是方法,结局并不能证明手段的有效和正当。要求用一种人性的方法对待孩子,无论是指导孩子的具体

12、生活、学习、交友,还是形成孩子抽象的纪律、独立、责任、爱心等,均要针对孩子的具体的行为、具体的事件,而不是针对孩子的人格和人品。要在具体行为和事件的指导中形成孩子健全的人格和人品。把尊重孩子放到了极高的位置,提出“成人需要学会把孩子当成客人一样对待”的观点,那种我们与客人和陌生人说话时所使用的彬彬有礼的语言,他坚决反对用粗鲁的方式教育孩子懂礼貌。这种尊重更表现在:成人在关系到影响孩子生活的事情上,要给孩子选择的机会,说话的机会,做事的机会:依赖是敌意的温床,要想减少敌意,成人应给孩子提供体验独立的机会。孩子越自主,敌意就越少;孩子越独立,对成人的不满就越少。 第三叙事片断:蹲下去看孩子 加拿大

13、BC省高等教育部副部长汤姆文森特,在参访扬州的一所小学时,蹲着为孩子签字,对每一个孩子有求必应,以至站起身来时打晃。理念、行为还是习惯?与汤姆文森特的对话:不要俯视孩子,要与孩子的视线平齐。不是个别人的个别行为,是加拿大每一个教师的自觉行为。不是说说的口号,而要付之于行动。我们需要一种“蹲下”的“姿态”中国人的推论:肢体下蹲:一种师生平等的外部“象征”;肢体“下蹲”的同时,更需要心灵的“下蹲”;心灵的“下蹲”比肢体更重要,如果没有心灵的下蹲,肢体下蹲也是白蹲;于是真正的师生平等,无论如何肢体都可以不下蹲。颠覆上述推论:需要从肢体做起,无论心灵是否下蹲,首先蹲下肢体。第四叙事片断:理解和尊重的双

14、向性 选自苏南某校教学案例:一个苏北的大学本科生小A毕业,分到苏南某初中教初一。学生看不起他,经常上课时用苏南话议论他、嘲笑他,他很生气,与学生越来越对立。走在校园内,学生不看他,也不叫他,他非常郁闷和失落,甚至想到回老家教书。偶然的发现 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在校园内,他碰到两个初二的陌生女生,笑着走过来,他随口说:“同学好”!两个学生快乐地回答:“老师好”!他忽然受到启发,试着主动与本班学生主动打招呼,得到了本班学生的强烈回应。他受到了巨大的鼓励向学生敝开:建立理解和尊重的基础 他想到一招:回到宿舍后,把在大学所获奖状挂在墙上;把获全国大奖的手工兵器放在房间的显眼处;把体现他学问的书籍放满书

15、架。邀请三位男生到宿舍来玩,学生来后非常惊讶,很快传遍全班,全班学生对小A老师刮目相看,开始崇拜。从此,当他走进教室时,他发现气氛不一样了,学生看他的目光不一样了,他找回了教学的自信,教学越来越精彩,越来越受学生欢迎。对比前后小A:我们得出这样的启示: 理解和尊重是一种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不可以也不可能有单向度的理解和尊重; 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主动权在教师,教师理解和尊重学生,学生才可能理解和尊重教师; 教师受到学生尊重,前提是教师具有足够的自信,具有足够的实力,具有值得学生期待和希望的东西第五叙事片断:禁止扔粉笔头 某中学化学男教师小B有一绝技,扔粉笔头特准。很多男生喜欢他

16、的课,因为他有这一武功,女生也觉得好玩,都觉得化学课值得期待。后经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后,他改正了上课扔粉笔头的毛病,以尊重学生,但学生认为上课不好玩,就开始睡觉和做其他事。他陷入了深深的迷惑。这是为什么?形成新的问题什么是体罚?为什么教师认为是体罚,而学生并不认为是体罚?教师靠什么去赢得学生的尊重?靠什么去吸引和影响学生?无疑,教师需要进行的行为改善,但行为改善指向何处?我们需要改善什么?几点启示1、关于“教育理解” 的思考;2、关于“教育尊重”的思考;3、关于做叙事研究的思考。1、关于“教育理解”的思考提出“教育理解”的概念:1、教育理解是一种包括实践体验和价值选择在内的教育基本认

17、识和判断,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左右着我们的教育“视觉”、教育感受和教育行为;2、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理念的提升、教育实践的变革、教育研究的开展,在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影响着我们的教育理解(课程理解和教学理解);3、教育理解从根本上是一种人的理解,人性的理解,儿童的理解,儿童发展规律的理解。没有对人的深入理解,对人性的深刻把握,所谓的教育教学规律、原则、技巧、技术都呈“悬空”状态。我们需要增进和改善教育理解力和判断力。关于儿童的理解1、成人与孩子分别处于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孩子有自己的认识世界的独特方式。不把孩子看成是缩小的大人,承认孩子有自己的话语方式和表现方式,是理解的关键

18、;2、孩子是可以理解的、可以交流、可以沟通的,关键是成人(教师与父母)要愿意倾听并能够读懂孩子的“密码”。要读懂孩子,不仅需要抽象而普适的爱,更需要具有理解的智慧、策略和技艺;3、理解儿童需要在与儿童相处、对话、沟通的实践中进行,需要在与共同的儿童生活、学习、游戏中实现,需要尊重儿童、研究儿童、向儿童学习,需要怀有一颗永远的儿童之心。对教师而言 对教师而言,最重要的是能够深入了解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理解自己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和生成关系,理解并试图改善和调整自己的观念和行为,从而获得教育的成效和自身的发展。 在相当程度上,我们是根据我们的教育理解来采取教育行为的,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学会

19、理解就是学会教育。2、关于“教育尊重”的理解 尊重是教育的绝对前提,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就没有人性化的教育,也不可能获得教育自身的尊严和价值。无论是给人幸福还是痛苦,无论是享受愉悦还是经历磨难,无论是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升、人格的健全,都必须增进人的自信和尊严。 在教育中,尊重既是手段也是目的,这二者是统一的。能够尊重人的教育,教会人尊重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尊重什么? 孩子需要尊重。因为他是生命,因为他是人,因为他是儿童,具有一种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更因为孩子在尊重的阳光中才能更好地成长。 教师需要尊重 。教师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获得学生的尊重和理解,赢得学生的热爱和喜欢,甚至是崇拜和敬仰。

20、这不仅是教学有效的前提,也是形成教师自信与自尊,获得更好发展的前提。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建构起互相尊重的动态生成关系。尊重与不尊重,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尊重少一点还是多一点,是可以不断生成的;表面尊重还是实质尊重,是具有建构和发展空间的。对教师而言 建构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和教育过程,主动权在教师,教师尊重学生,学生才可能尊重教师,才可能形成互相尊重的良性循环; 教师必须具有赢得学生尊重的实力,这就是知识、能力和水平,更需要一种吸引人、影响人、造就人的人格魅力; 教师成长、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重塑自己,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形成教育自信心和自尊感,赢得学生尊重、敬重的过程。 教育尊重,需要有对教育工作、对教师职业、对学生发展的敬畏感和惊喜感。“过激”的判断_学生自然而由衷的对教师的尊重和敬重,就是对教育的尊重和敬重,就是对学校的尊重和敬重;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享受到学生的尊重和敬重,是教师建立教育自信和尊严的基础,它在相当程度上代表着教育的自信和尊严,代表着学校的自信和尊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