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课件_第1页
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课件_第2页
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课件_第3页
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课件_第4页
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2022/10/1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2022/9/28第1章数字1,课程概述数字媒体是一个领域很宽广的新兴学科,也是一类产业,既是技术、也是艺术。(软件学院)数字媒体学科是以信息科学和数字技术为主导,以大众传媒为依据,多学科交叉、高度融合的学科。数字媒体产业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文化产业相融合的产物,正高速成长,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将其列为重点发展领域。数字媒体包括:数字媒体内容、数字媒体技术(理论、方法、技术)。课程目的:了解数字媒体技术涉及的研究内容、领域及发展趋势,

2、理解数字媒体技术的相关概念、原理、方法和应用方面的知识。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21,课程概述数字媒体是一个领域很宽广的新兴学科,也是一类产业数字媒体内容数字媒体技术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3数字媒体内容数字媒体技术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课程内容及相关说明2,先修课程高等数学解析几何 线性代数数据结构数字信号处理C程序设计 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 游戏动漫多媒体数字传媒数字影视等等后修课程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4课程内容及相关说明2,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数字图像处理后修课程23,课程特点数字媒体是涉及到计算机软硬件与应用、电子、通信

3、与广播技术,同时涉及到数字媒体内容管理、数字媒体的版权、传媒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消费电子等领域。本课程从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出发,重点介绍数字媒体技术的理论基础,包括数据压缩编码技术、数字音视频处理技术、媒体分析与检索、信息安全、数字媒体传输、移动流媒体等内容 。课程内容及相关说明(续)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53,课程特点数字媒体是涉及到计算机软硬件与应用、电子、通信与本课程的关注点(以图像为例)本课程不关心:承载图片的照相纸、磁带或存储器,那是物理系、化学系或电子系关心的事情图片的主观意义(是否美、传达什么理念),那是艺术系和传媒系的任务本课程关注的是:用

4、比特表示任意图像的方法(编码问题)(客观上)图像中存在什么对象、什么场景(理解、识别问题)以及用计算机这个工具处理数字媒体的方法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6本课程的关注点(以图像为例)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和讨论了数字媒体技术相关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技术,主要包括数字音频处理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图形技术、数字媒体信息输入输出和存储技术、数字媒体传播技术、数字媒体数据库、信息检索及安全等。第二部分则重点介绍和讨论了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系统与行业领域,主要包括计算机动画、虚拟现实、数字影视、数字游戏、数字广播、数字出版和数字广告

5、等。4,教学范围课程内容及相关说明(续)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7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和讨论了数字媒体技术相关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课程内容及相关说明课程内容(共13部分48学时)第1章 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 1.1 数字媒体的基本概念 1.2 数字媒体技术的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 1.3 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第2章 数字音频处理技术 2.1 数字音频基础 2.2 数字音频压缩技术 2.3 计算机音乐 2.4 数字语音处理技术第3章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3.1 数字图像基础 3.2 数字图像压缩技术 3.3 数字视频处理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8课程内容及相关说明课程内容(

6、共13部分48学时)第1章 数字第4章 计算机图形技术 4.1 计算机图形概述 4.2 图形绘制 4.3 非真实感图形绘制第5章 数字媒体信息的输入、存储与输出技术 5.1 数字媒体信息的输入技术 5.2 数字媒体信息存储技术 5.3 数字媒体信息输入技术第6章 数字媒体传播技术 6.1 数字传播技术基础 6.2 通信与网络技术 6.3 流媒体技术课程内容(续)课程内容及相关说明(续)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9第4章 计算机图形技术课程内容(续)课程内容及相关说明(续)课程内容(续)第7章 数字媒体数据库、信息检索及安全 7.1 数字媒体数据库 7.2 数字媒体信息检索 7.3

7、 数字媒体信息安全 7.4 数字水印技术第8章 计算机动画第9章 虚拟现实技术第10章 数字影视第11章 数字游戏第12章 数字广播第13章 数字出版与数字广告课程内容及相关说明(续)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10课程内容(续)第7章 数字媒体数据库、信息检索及安全课程内容5,实验安排(共20学时) 用相关软件包和C或C+语言(VC)编写上机实验题目,实验内容的安排如下音频视频图形图像综合课程内容及相关说明(续)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115,实验安排(共20学时) 用相关软件包和C或C+语言(V实验课时间地点安排第8,10,12,14,16周周六毅字楼311实验

8、室课程内容及相关说明(续)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12实验课时间地点安排第8,10,12,14,16周周六课程内容数字媒体技术基础,张文俊,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课程内容及相关说明(续)6,教材或参考书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13数字媒体技术基础,张文俊,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课程扩展阅读:1/blog/user_content.aspx?id=154092/showtopic/3714933.tw/4 /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14扩展阅读:1课程内容及相关说明(续)7,成绩评定办法期末考试(闭卷):70%内容主要选自课程讲述的内容,主

9、要考察学生对数字媒体技术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内容不超出教学讲稿的范围实验:30%考勤:三次旷课取消考试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15课程内容及相关说明(续)7,成绩评定办法期末考试(闭卷):7联系人主讲教师:聂烜Email: xnie手机Office:毅411助教:廖建手机:13772545945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16联系人主讲教师:聂烜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1.1 数字媒体的基本概念1.2 数字媒体技术的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1.3 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内容提要:2010第1章数

10、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17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1.1 数字媒体的基本概念内容提什么是媒体?信息形式媒体什么是数字媒体?模拟媒体数字媒体媒体信息的数字化1.1 数字媒体的基本概念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18什么是媒体?1.1 数字媒体的基本概念2010第1章数字媒体媒体是指承载信息的载体。什么是媒体?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19媒体是指承载信息的载体。什么是媒体?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信息:以某种形式来表示的知识或消息。 媒体:信息形式的承载体、特定形态或表达方式载体:石头、纸、光盘、无线电、有线网感知:视觉、听觉、触觉形态:平面、动态、立体模式:文字

11、、图像、视频、动画、VR产业:报纸、广播、电视、游戏、互联网载体本身通常不是关注的重点,重点是载体和信息的内容(意义)之间的那个部分(更准确地说是“媒介”)载体本身没有意义:石头、纸、磁盘具体信息有具体意义:一个文本、一幅照片载体和意义之间的部分是“表达模式和表达方法”媒体(media/medium)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20信息:以某种形式来表示的知识或消息。 媒体(media/me信息分类。人类从外部世界获取信息的70%80%是从视觉获得,10%从听觉获得,其余的10%从触觉、嗅觉和味觉获得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21信息分类。人类从外部世界获取信息的70

12、%80%是从视觉获得媒体分类根据ITU(国际电信联盟)的定义,媒体有五种类型: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22媒体分类根据ITU(国际电信联盟)的定义,媒体有五种类型:感媒体分类感知媒体(perception medium): 指人的感觉器官(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所能感觉到的信息的自然种类。如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电影和文本等。目前,计算机主要传递视觉和听觉来信息,触觉作为一种感知方式也慢慢引入到计算机中。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23媒体分类感知媒体(perception medium):20媒体分类表现媒体

13、(presentation medium):指进行信息输入和输出的媒体。如显示器、扬声器、打印机等输出类显现媒体,以及键盘、鼠标器、扫描仪、话筒、摄像机等输入类表现媒体。 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24媒体分类表现媒体(presentation medium):媒体分类表示媒体(representation medium): 传输感觉媒体的中介媒体,是人为构造出来的一种媒体。如语音编码、图像编码、文本编码和乐谱等。 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25媒体分类表示媒体(representation medium媒体分类存储媒体(storage medium):指存储数据的

14、物理介质,如纸张、硬盘、光盘等。 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26媒体分类存储媒体(storage medium):2010第媒体分类传输媒体(transimission medium): 指传输数据的物理媒介,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无线电链路等传输媒体。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27媒体分类传输媒体(transimission medium)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数字媒体是指以二进制数的形式记录、处理、传播、获取过程的信息载体,这些载体包括数字化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影像和动画等感觉媒体,和表示这些感觉媒体的表示媒体(编码)等,通称为逻辑媒体,

15、以及存储、传输、显示逻辑媒体的实物媒体。但通常意义下所称的数字媒体常常指感觉媒体。数字媒体已经成为继语言、文字和电子技术之后的最新的信息载体。数字媒体技术:实现数字媒体的表示、记录、处理、存储、传输、显示、管理等各个环节的硬件和软件技术。 2005中国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白皮书将数字媒体技术定义为:数字媒体是数字化的内容作品,以现代网络为主要传播载体,通过完善的服务体系,分发到终端和用户进行消费的全过程。数字媒体技术是以信息科学和数字技术为主导,以大众传播理论为依据,以现代艺术为指导,将信息传播技术应用到文化、艺术、商业、教育和管理领域的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综合交叉学科。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

16、字媒体技术ok28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数字媒体是指以二进制数的形式数字媒体技术研究内容数字媒体技术主要研究数字媒体信息的获取、处理、存储、传播、管理、安全、输出等相关的理论、方法、技术与系统。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各类IT综合应用技术。其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及内容主要包括数字信息的获取与输出技术、数字信息存储技术、数字信息处理技术、数字传播技术、数字信息管理与安全等。其他还包括在这些关键技术基础上综合的技术。比如,基于数字传输技术和数字压缩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于数字媒体网络传输的流媒体技术,基于计算机图形技术的广泛应用于数字娱乐产业的计算机动画技术,以及基于人机交互、计

17、算机图形和显示等技术的且广泛应用于娱乐、广播、展示与教育等领域的虚拟现实技术等。 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29数字媒体技术研究内容数字媒体技术主要研究数字媒体信息的获取、数字媒体特点数字化:媒体信息都是以数字的形式而不是以模拟信号的形式存储和传输的。以计算机为中心:信息的获取、处理、存储、传输和展示都是在计算机控制下完成的。集成性:多种信息媒体的集成、处理这些媒体的设备的集成。交互性:人的活动(activity)本身能作为一种媒体介入到信息转变为知识的过程。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30数字媒体特点数字化:媒体信息都是以数字的形式而不是以模拟信号数字媒体特点传播特

18、性:媒介与媒介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数字媒体的发展将以传播者为中心转向以受众为中心,数字媒体将成为集公共传播、信息、服务、文化娱乐、交流互动于一体的多媒体信息终端。1.传播者多样化:由于数字方式不像模拟方式需要占用相当大的电磁频谱空间,传统模拟方式因频道“稀缺”导致的垄断将会被打破。 2.传播内容海量化 3.传播渠道交互化 4.受传者个性化 5.传播效果智能化:比如借助类似于POS(销售数据系统)的计算机系统,数字媒体能够对观众的收视行为及收视效果进行更为精确的跟踪和分析。 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31数字媒体特点传播特性: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

19、体技术o数字媒体特点精确化特性:准确把握目标受众的商业需求。 1.精确化传播是大众传播和分众传播(有效区分受众人群)极端化的产物。2.数字媒体的精确化传播 (1)传播内容个性化。 (2)传播者服务个性化。 (3)传播受众个性化。 (4)传播形式个性化。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32数字媒体特点精确化特性:准确把握目标受众的商业需求。 201数字媒体分类按照组成元素:单一媒体(sigle media),多媒体(multimedia)从人类感知角度划分:媒体可以分成听觉媒体、视觉媒体、触觉媒体、嗅觉媒体和味觉媒体等五大类。 按来源属性:自然媒体(Natural media)和合成媒体

20、(Synthetic media)。自然媒体是指客观世界存在的景物,声音等,经过专门的设备进行数字化和编码处理之后得到的数字媒体,比如数码相机拍的照片,数字摄像机拍的影像,MP3数字音乐、数字电影电视等。合成媒体则是指的是以计算机为工具,采用特定符号,语言或算法表示的,由计算机生成(合成)的文本,音乐,语音,图象和动画等,比如用3D制作软件制作出来的动画角色。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33数字媒体分类按照组成元素:单一媒体(sigle media)数字媒体分类按照与时间的关系,媒体被分为非时间媒体或静态媒体与时间连续媒体或动态媒体两类。 非时间媒体或静态媒体。它们由不依赖于时间的

21、信息组成。时间连续媒体或动态媒体。其显示要求随时间变化连续地播放 。从网络连接的角度,媒体可以分为非实时媒体和实时媒体两大类。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34数字媒体分类按照与时间的关系,媒体被分为非时间媒体或静态媒体指运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多媒体信息(文本、声音、图形、图像)的技术,包括将多种信息建立逻辑的连接,进而集成一个具有交互性的系统。简单来讲,“数字媒体”一般就是指“多媒体”,是由数字技术支持的信息传输载体,其表现形式更复杂,更具视觉冲击力,更具有互动特性。 多媒体技术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35指运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多媒体信息(文本、声音、图形、图像)的技多媒

22、体计算机0,1通 信大众传媒文 本图象图形声音视频MPC邮 政电 报电 话数字网ISDN信息高速报 纸广 播电 影电 视HDTVITV多媒体时代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36多媒体计算机0,1通 信大众传媒文 本图象图形声音视频M多媒体的分类非实时类实时类文本数据图像离散连续容许时延不容许时延文本聊天及时消息气象报告流式音频/视频交互式音频/视频远程桌面应用媒体类型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37多媒体的分类非实时类实时类文本数据图像离散连续容许时延不容许媒体的数字化数字媒体的来源1,直接产生2,模拟媒体数字化绝大多数数字媒体是对模拟媒体进行适当处理而得到的。即数字化

23、模拟媒体。如:扫描照片将磁质唱片存储的音乐转录到光盘上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38媒体的数字化数字媒体的来源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为什么要数字化?模拟的问题:模拟失真,依赖载体,带宽有限数字化的好处:通用的存储和传输格式,数字化后处理更方便适用于光盘存储和远距离传输准确可靠,没有累计失真,可以无损传输和存储数字化的问题采样率失真,信息丢失与模拟相比,需要很大的空间,例如35mm照片需要420万像素,高清视频码率大于 1Gbps需要压缩!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39为什么要数字化?模拟的问题:模拟失真,依赖载体,带宽有限20媒体数字化过程三步骤采样(S

24、ampling)量化(Quantizing)压缩(Compression)与编码(Coding)SamplerQuantizer&Coderanalog signalsampled signaldigitized signal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40媒体数字化过程三步骤SamplerQuantizeranal采样通过某种频率的采样脉冲将模拟信息的值取出,变连续的模拟信息为离散信号。奈奎斯特采样定律:采样频率原始信号频率的2倍时, 采样信号才可以保真地恢复为原始信号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41采样通过某种频率的采样脉冲将模拟信息的值取出,变连续的模拟信量化连续

25、幅度的离散化通过量化来实现,就是把信号的强度划分成一小段一小段,并用某种准则(例如四舍五入)将其数值表示出来。如果幅度的划分是等间隔的,就称为线性量化,否则称为非线性量化。 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42量化连续幅度的离散化通过量化来实现,就是把信号的强度划分成一编码用相应位数的二进制代码表示量化后的采样数据。如果有N个量化级为,那么对应的二进制位数就为log2N。当N16,二进制需要4位。经过编码之后,每个样本都表示为相应的二进制代码。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43编码用相应位数的二进制代码表示量化后的采样数据。2010第1工程实现问题ADC和DACADC(Ana

26、log-Digital Convert)DAC(Digital-Analog Convert)模拟运动图像的数字化:首先是在时间维上采样,得到静止图片。然后对每幅图片在水平方向采样(X轴),得到行图像。然后对每个行图像采样(Y轴)。最后对得到的每个样值进行量化。 其他问题:性能方面:如带宽、存储容量、处理能力等 质量方面:实时性(real time)、容错(error tolerance)和同步(synchronization)等 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44工程实现问题ADC和DAC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研究内容图形与图像音频与视频媒体传播 媒体存储媒体安全关键技

27、术技术组成标准化1.2 数字媒体的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45研究内容1.2 数字媒体的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2010第1章数媒体:编码、理解、传输与安全版权保护与媒体安全10110100(数字)视频编码压缩Video Coding(Compression)10110100(数字)视频解码(解压缩)(Video decoding)视频 / 图像(Video/Image)拍摄(摄像设备)媒体理解视觉/Vision视知觉(大脑)视感觉(眼睛)客观世界视觉信息/知识(Visual Info./ Knowledge)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46媒体:编码、

28、理解、传输与安全版权保护与媒体安全1011010数字媒体技术的关键技术数字媒体技术数字信息获取与输出技术数字信息存储技术数字信息处理与生成技术数字传播技术图像获取与输出数字信息管理数字信息安全声音获取与输出人机交互与技术三维显示技术光存储技术磁存储技术半导体存储技术数字音频处理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图形学数字传输技术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管理技术数字媒体检索技术数字信息保护技术数字版权管理技术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47数字媒体技术的关键技术数字媒体技术数字信息数字信息数字信息处图形和图像矢量图(Vector):多用于图形用一组命令来描述图形,这些命令给出构成图形的各种属性

29、和参数,如圆可以是圆心坐标、半径以及粗细和色彩组成的。优点:图形文件占用空间较少。缺点:图形复杂时,耗时相对较长。位图(Bitmap):多用于图像通过描述画面中每一像素的颜色或亮度来表示该图像,非常适合表现包含大量细节的图片(如明暗、浓淡、层次和色彩变化等)。 优点:色彩和色调变化丰富,景物逼真。 缺点:缩放等处理后易失真,数据量大。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48图形和图像矢量图(Vector):多用于图形2010第1章数图形图像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49图形图像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49图像图像的基本属性分辨率:组成图像的像素数目颜色深度(位

30、数):存储每个像素所用位数如:640480256色(即8位) 300k真彩色和伪彩色:显示图像时,真彩色由R、G、B直觉决定显示设备的基色强度,而伪彩色则通过颜色查找表来决定。主要的图像文件格式JPEG (Joint Picture Expert Group):有损压缩;多用于照片;GIF (Graphics Interchange Format):无损压缩,最多256色,可透明,可动画;多用于小图标;TIFF (Tag Image File Format):未压缩或简单压缩;多用于扫描及传真;BMP (Bitmap):Windows中的位图,一般未压缩;EPS (Encapsulated P

31、ostScript ):矢量绘图软件和排版软件所使用的格式。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50图像图像的基本属性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5数字音频数字音频的三要素采样频率:根据奈奎斯特理论,采样频率不低于声音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这样就能把数字表达的声音还原成原来的声音,称为无损数字化。 采样精度:用样本值的二进制位数来表示。位数越多精度越高,数据也越大。量化等级声道数:使用声音通道的个数。立体声比单声道的表现力丰富,但数据量翻倍。数据量采样频率量化位数声道数/8(字节/秒),如CD音质:44.1kHz X 16位 X 2 =176KB/s 。数字音频的常见文件格式WA

32、V:是Microsoft/IBM共同开发的PC波形文件。因未经压缩,文件数据量很大。特点是声音层次丰富,还原音质好。MP3:按MPEG标准的音频压缩技术制作的音频文件。特点是高压缩比(11:1),优美音质。MIDI(乐器数字接口):是由一组声音或乐器符号的集合,特点是数据量很小,不是自然音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51数字音频数字音频的三要素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视频视频:动态图像,是一组图像按时间顺序的连续展示。利用人眼视觉暂留的原理,通过播放一系列的图片,使人眼产生运动的感觉。按信号组成和存储方式的不同:模拟视频:是由连续的模拟信号组成的图像序列,像电影、电视和

33、录像的画面;数字视频:是一系列连续的数字图像序列。数字视频的三要素:空间分辨率(即屏幕上的点数)颜色分辨率(即每个点的颜色位数)时间分辨率(即每秒的帧数)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52视频视频:动态图像,是一组图像按时间顺序的连续展示。2010数字视频基本概念帧:一段视频中的每一幅图像称为一帧。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要使人的视觉产生连续的动态感觉,每秒钟图像的播放帧数要在2430帧频(每秒播放的帧数)。扫描:传送电视图像时,将每幅图像分解成很多像素,按照一个一个像素、一行一行的方式顺序传送或接收。扫描行数(扫描分辨率)越多,电视清晰度越高。分隔行扫描(常用)和逐行扫描。2010第1章

34、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53数字视频基本概念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53数字视频数字视频的优点便于存储和传输,适合于网络应用抗干扰能力强,再现性好便于计算机编辑处理增加交互性常见的数字视频文件格式MPG:采用MPEG组织制定的视频压缩编码算法生成的视频文件。VCD、SVCD、DVD均采用MPEG视频标准。AVI:微软公司推出的一种音频视像交插记录的数字视频文件格式。MOV:Apple公司在其生产的Macintosh机(后移植于PC/Windows环境)推出的视频格式,可以采用不压缩或压缩的方式。 RM:RealNetworks公司所制定的音频视频压缩文件格式,根据网络数据传输

35、速率的不同制定了不同的压缩比率,能用于流媒体播放。WMV:Microsoft公司出品的视频格式文件,具有本地或网络回放、可伸缩的媒体类型、流的优先级化等特点。AVS:中国自主制定的音视频标准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54数字视频数字视频的优点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1946年第一台电脑问世。1975年第一台个人电脑问世1835年莫尔斯发明有线通信机。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1900年发明收音机。1925年发明电视机1877年爱迪生发明留声机。1982年发明激光唱片CD19世纪发明照相机1893年爱迪生发明无声电影1951年提出Video构想。19

36、75年家用录像机开发成功15世纪中叶发明活页印刷术1562年最早报纸发行最早杂志发行个人电脑通信 可视电话 数字电视 数字音响 视频点播 电子出版物进入数字媒体时代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55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1946年1835年1900年1877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1986年荷兰Philips公司和日本Sony公司联合研制并推出CD-I(compact disc interactive,交互式紧凑光碟系统)1987年3月美国无线电公司RCA研究中心在国际第二届CD-ROM年会上展示了这项称为交互式数字视频(DVI,Digital Video Interactive)的技

37、术。这便是多媒体技术的雏形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56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1986年荷兰Philips公司和日本标准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逐渐成熟。多媒体技术从以研究开发为重心转移到以应用为重心 1989年,Tim Berners-Lee向核研究欧洲委员会(CERN,European Council for Nuclear Research)建议建立万维网(WWW,Word Wide Web)。1990年,K. Hooper Woolsey建立100人的苹果公司多媒体实验室(Apple Multimedia Lab)。1990年10月提出了多媒体个人机的性能标准M

38、PC 1.0标准。1993年推出MPC 2.0。1995年6月推出MPC 3.0。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57标准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逐渐成熟。多媒体技术从标准化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和解压(解码)标准传真系统:CCITT Group 2(G2) ,CCITT Group 3(1980年)和CCITT Group 4(1984年) 静态图像:T.81, JPEG标准(ISO/IEC 10918, 1991) 视频/运动图像:MPEG-1 ( ISO/IEC 11172)、MPEG-2(ISO/IEC 13818)和MPEG-4(ISO/IEC 14496) , H

39、.261,H.263 视频会议:H.320、H.321和H.322,H.323、H.324和H.310 更深层次的标准:MPEG-7, MPEG-21光碟标准:CD,DVD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58标准化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和解压(解码)标准2010第1章数字媒体发展现状 数字媒体包括用数字化技术生成、制作、管理、传播、运营和消费的文化内容产品及服务,具有高增值、强辐射、低消耗、广就业、软渗透的属性。“文化为体,科技为酶”是数字媒体的精髓。由于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在信息服务、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及前沿信息技术研究和集成创新方面的实力和产业水平,因此数字媒

40、体在世界各地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纷纷制订了支持数字媒体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发展规划。美、日等国都把大力推进数字媒体技术和产业作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 在我国,数字媒体技术及产业得到了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支持,并成为目前市场投资和开发的热点方向。“十五”期间,国家863计划率先支持了网络游戏引擎、协同式动画制作、三维运动捕捉、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研发以及动漫网游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并分别在北京、上海、湖南长沙和四川成都建设了四个国家级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对数字媒体产业积聚效应的形成和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59数字媒

41、体发展现状 数字媒体包括用数字化技术生成、制作、管理、数字媒体发展现状 数字媒体产业链漫长,数字媒体所涉及的技术包罗万象。未来五年将是我国数字媒体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在“十一五”期间进一步推进高附加值、低消耗的数字媒体产业发展,攻克数字媒体产业化发展中的技术瓶颈,在国家科技部高新司的指导下,国家863计划软硬件技术主题专家组组织相关力量,深入研究了数字媒体技术和产业化发展的概念、内涵、体系架构,广泛调研了数字媒体国内外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仔细分析了我国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了我国数字媒体技术未来五年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方向。 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6

42、0数字媒体发展现状 数字媒体产业链漫长,数字媒体所涉及的技术包数字媒体技术现状光盘存储器成为低成本大容量存储设备大容量硬盘日益普及压缩技术更加成熟存储技术与压缩技术的结合,解决了语音、图像和视频信息的存储问题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多种信息的共享和远程传输成为可能技术的进步促进了视频压缩算法的改进计算机硬件飞速发展语音识别和合成走向实用阶段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61数字媒体技术现状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61后续发展和定位 数字媒体的发展不再是互联网和IT行业的事情,而将成为全产业未来发展的驱动力。数字媒体的发展通过影响消费者行为深刻地影响着各个领域的发展,消费业

43、、制造业等都受到来自数字媒体的强烈冲击。 各种数字媒体形态正在迅速发展同时也各自面对种种发展瓶颈,中国这个拥有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的市场也成为国际数字媒体巨头的必争之地。目前3亿多中国网民常常观看在线视频的现状,预示着在线视频即将成为产生数字媒体广告预算的主力引擎之一。中国社交网站(SNS)用户已经超过1.5亿,约1/3的网民都在使用SNS;各大主流互联网媒体纷纷向社交化转型,众多SNS新平台和产品竞相登场。视频网站和社交媒体成为数字媒体发展的新方向。 将数字媒体的产品服务和创新技术融入品牌的市场推广体系,最大化数字媒体的营销效果;现有广告主、代理商、媒体主以及其他各方角色如何在新媒体市场中迅

44、速找准定位,利用现有业务的优势拓展新市场,成为当前数字媒体行业持续发展亟需回答的问题。 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62后续发展和定位 数字媒体的发展不再是互联网和IT行业的事情,中国数字媒体 中国数字媒体于1995年随着互联网出现开始兴起,目前的中国数字媒体的载体包括: 互联网(特别是垂直互联网领域和Web2.0/Web3.0门户),业务成熟. 手机载体(包括2.5G/3G),业务成熟,需要整合资源。 IPTV互动电视网(New,今后深入中国家庭信息获取与娱乐生活) 移动数字广播电视网(New,可用廉价数字广播方法,使得多数有屏幕的电子设备成为电视,基于新的移动数字广播电视制式标

45、准) 2010-2012年,数字媒体在中国会成为中国媒体主流 数字媒体率先影响中国的80后、90后的年青人群 数字媒体成为媒体主流后,会与传统传媒交相辉映,共存很长的时间,覆盖不同需求人群。 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63中国数字媒体 中国数字媒体于1995年随着互联网出现开始兴起1).高分辨化,提高显示质量2).高速度化,缩短处理时间3).简单化,便于操作4).高维化,三维、四维或更高维5).智能化,提高信息识别能力6).标准化,便于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641).高分辨化,提高显示质量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2010第

46、发展要点 提升创造性(Creativity) 数字媒体的每一次发展都是创新在推动。不断给用户带来新鲜感,不断给他们惊喜,不仅是创意还包括技术。数字媒体产业比其他产业更需要创新,特别是用户参与的创新。创造差异性(Variation) 互联网媒体和创新的数字媒体已进入个性化的时代,差异化已成为竞争的根本。数字媒体为用户与客户提供有效实用的产品、服务与应用,在实践实现“思想决定格局,定位决定出路。” 突出体验性(Experience) 在用户体验中,视觉vision、情感emotions、思考thinking、行动action这四类元素形成了数字媒体的重要体验感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侧重而选择不同的

47、组合形式,享有数字媒体信息服务、互动服务与电子商务服务。强调沟通性(Communication) 形成数字媒体平台上用户间的互动:数字平台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上游厂商企业客户与下游终端用户的互动,以及用户间的交流,这3者构成有效互动,这是一个平台内营销的过程,留住老用户比开发新用户更重要。实现关联性(Relation) 如果在海量用户强烈兴趣的领域,提供相应的内容与服务,结合关联性强的互联网/数字媒体互动产品,实现分众、精准、互动;并利用好内容与服务的长尾效应。 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65发展要点 提升创造性(Creativity) 2010第1章 在教育培训方面,可以开发远程

48、教育系统、网络多媒体资源、制作数字电视节目等。在电子商务领域,开发网上电子商城,实现网上交易。网络为商家提供了推销自己的机会。在信息发布方面,组织机构或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发布的主体。在个人娱乐方面,开发娱乐网站,利用IPTV、数字游戏、影视点播、移动流媒体等为人们提供娱乐。在电子出版方面,开发多媒体教材,出版网上杂志,电子书籍等。创意设计方面,包括工业设计,企业徽标设计、漫画创作、动画原型设计、数字绘画创作、游戏设计等。 1.3 数字媒体的应用 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66 在教育培训方面,可以开发远程教育系统、网络多媒体资个人娱乐:录象节目、VCD、DVD、电视购物、家庭摄像

49、、视频游戏等。广播电视:包括地面、卫星电视广播、有线电视 (CATV)、数字视频广播(DVB)、交互式电视(ITV)、高清晰度电视(HDTV)。通信:包括可视电话(Videophone)、视频会议(Videoconferencing)、视频点播(VOD) 等。以数字音频/视频为例,其衍生的应用包括: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67个人娱乐:录象节目、VCD、DVD、电视购物、家庭摄像、视频CD(Compact Disc):小型光盘, 最早应用于数字音响领域, 代表产品是CD唱片。每张CD唱片的存储容量是650MB左右,可存放1小时的立体声高保真音乐。Video CD(简称VCD):1994年由JVC、Philips等公司联合定义的一种以数字技术在CD光盘上存储视频和音频信息的规范。规定了将MPEG-1音频/视频数据记录在CD光盘上的文件系统的标准,使一张普通的CD光盘可记录约60分钟的音视频数据,图像质量达到家用录放像机的水平,可播放立体声。VCD播放机体积小,价格便宜,音视频质量较好。VCD的一个派生产品是Karaoke CD光盘,它同VCD保持兼容。MPEG-1与VCD2010第1章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ok68CD(Compact Disc):小型光盘, 最早应用于数字DVD(Digital Versatile Disk):数字多用途光盘。有多种规格,用途广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