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树理的小说课件_第1页
赵树理的小说课件_第2页
赵树理的小说课件_第3页
赵树理的小说课件_第4页
赵树理的小说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讲赵树理的小说一、解放区文学的一面旗帜 1解放区的小说创作抗战爆发后,许多爱国的热血青年奔赴延安,其中,也包括30年代文坛上的著名作家,如丁玲、萧军等。他们来到新的生活环境中,一方面努力创作出反映解放区现实生活的作品,一方面自己的创作面貌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第八讲一、解放区文学的一面旗帜丁玲是这批作家的代表。这期间,她创作出了一批以歌颂为目的的批评性作品,如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等。整风运动后,丁玲受到了批评,在土改运动中创作了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风格和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第八讲赵树理的小说丁玲是这批作家的代表。这期间,她创作出了一批以歌颂为目的的批第八讲赵树理的小说在解放区文学中,

2、小说的成就最为突出,并形成了农村和战争两大题材。农村题材以赵树理和丁玲为代表,战争题材则以孙犁和马烽、西戎为代表。1942年以后,解放区的短篇小说创作,呈现出明朗纯净的总体风格,在表现形式上又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类型:一是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写实型”,一是以孙犁为代表的“抒情型”。 第八讲在解放区文学中,小说的成就最为突出,并形成了农村和战争第八讲赵树理的小说2赵树理被树为旗帜的过程1943年,赵树理因描写农村青年小二黑与小芹自由恋爱,却遭到双方父母“二诸葛”、“三仙姑”和掌握村政权的地头蛇的刁难和迫害,最后在民主政府支持下终成眷属的小二黑结婚一举成名。 右:小二黑结婚书影与鼓词左:小二黑结婚版画第

3、八讲2赵树理被树为旗帜的过程右:小二黑结婚书影与鼓词第八讲赵树理的小说李有才板话,描写阎家山农民与地主阎恒元及其爪牙之间围绕着村政权的改造和减租减息而展开的斗争,得到更高评价,被指定为整风学习、减租减息和土改运动的干部必读材料。 第八讲李有才板话,描写阎家山农民与地主阎恒元及其爪牙之间第八讲赵树理的小说地板(1944)再次作为土改运动的干部必读书,而1945年底完成的李家庄的变迁,由华北新华书店付印后,北方各大新华书店以及上海、香港的出版社等都竞相翻印,在全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947年7月25日,晋冀鲁豫边区文联根据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宣传部指示,举行了一次文艺座谈会,专门讨论赵树理的创作。主

4、持文联日常工作的副理事长陈荒煤作了题为向赵树理方向迈进的总结发言。第八讲地板(1944)再次作为土改运动的干部必读书,而1第八讲赵树理的小说3赵树理被树为旗帜的原因赵树理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作家,他虽然曾受到“五四”新文学的影响,但想绕过新文学传统,将民间文化直接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站在农民的立场上,用小说的形式表现老百姓的声音。 第八讲3赵树理被树为旗帜的原因第八讲赵树理的小说为实现“老百姓喜欢看,政治上起作用”的创作理想,即以文学的通俗方法,宣传和传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紧密配合当时的实际工作。自觉的民间立场形成了赵树理小说特有的叙事美学和艺术风格,并与毛泽东的讲话精神相一致。第八讲为实现“老

5、百姓喜欢看,政治上起作用”的创作理想,即以文第八讲赵树理的小说二、新中国小说的右倾典型1新中国的小说创作50年代的小说创作正是在解放区小说的基础上起步的。以赵树理、柳青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以孙犁、杜鹏程为代表的战争题材小说,都直接继承了解放区小说的传统和风格。在赵树理小说影响下,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长期生活在山西农村的作家,以当地的农村生活为创作的主要内容,逐步形成了一个具有突出地域特点的创作流派,史称“山药蛋派”或“山西派”。 第八讲二、新中国小说的右倾典型第八讲赵树理的小说在50年代的创作中,刚刚结束不久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是众多作家竞相描写的热门题材。受抗战以来形成的“战争文

6、化规范”影响,在创作中普遍存在着“二元对立”思维模式。这时期几乎所有的作品都以“歌颂”为主,即使是赵树理敢于揭露现实矛盾的小说也是以歌颂为目的的。 第八讲在50年代的创作中,刚刚结束不久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是第八讲赵树理的小说2赵树理成为右倾典型的过程邪不压正(1948)是赵树理第一次遇到批评的小说。中农女儿软英被地主的儿子看中,狗腿子小旦为虎作伥,强下聘礼。解放后,农会主席小昌唆使成为积极分子的小旦逼迫软英嫁给自己的儿子。最后,小昌挨批,软英与小宝终成眷属。 第八讲2赵树理成为右倾典型的过程第八讲赵树理的小说三里湾(1955)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后被改编成电影花好月圆和

7、各种舞台剧。但与不能走那条路、创业史,以及山乡巨变等表现农村阶级斗争的作品相比,仍然受到了明显的冷落。“锻炼锻炼”(1958)虽然“是想批评中农干部中的和事佬的思想问题”,维护农村中的新干部,让自私落后的人出点丑,但客观上却表现了当时农村中日趋激化的“干群矛盾”,一经发表,便受到了批判。 第八讲三里湾(1955)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第八讲赵树理的小说处在既无法回避,又不愿违心地说假话唱赞歌的两难境地的赵树理,1959年8月向红旗杂志投寄公社应该如何领导农业生产之我见,正赶上“庐山会议”,文章被陈伯达转批给作协党组,成为“反右倾”运动的靶子。 第八讲处在既无法回避,又不愿违心地说假话唱赞歌的两难境地的赵第八讲赵树理的小说3赵树理成为右倾典型的原因时代在变,而赵树理的创作思想却几乎没变,仍然是站在农民的立场上,为农民说话。特别是他对农村实际情况的了解,使得他总是“右倾”,一再受到批判。赵树理意识到了自己与时代的差距,也努力地想加入“时代的大合唱”,也想写歌颂农村新生事物的作品,但他又不肯违背生活的真实,“锻炼锻炼”实际上将歌颂也写成了揭露和批判,特别是对农村中的坏干部的批判。第八讲3赵树理成为右倾典型的原因第八讲赵树理的小说努力的方向与时代的要求恰恰相反。时代要求他写出农村中“无比复杂和尖锐的两条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