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镜像与意义追寻(苏州)课件_第1页
课堂镜像与意义追寻(苏州)课件_第2页
课堂镜像与意义追寻(苏州)课件_第3页
课堂镜像与意义追寻(苏州)课件_第4页
课堂镜像与意义追寻(苏州)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堂镜像与意义追寻陕西省西安中学郭富斌 一名教师,往往从课堂上获得职业的自尊和自豪,感受到工作的重大意义,领悟到教育带来的伟大价值。 “课比天大”,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镌刻在每一位教师的心中。 “只要高考制度在,站在讲台上,你对于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就是一个杀手。” 梁卫星 一个学生写在试卷上的一段话 “数学,你是个坏蛋,你害我脑细胞不知死了多少。我美好的青春年华就毁在你的手上,你总是打破别人的梦,你为什么要做个人见人恨,人做人更恨的家伙呢?如果没有你,我将笑得多灿烂呀!如果你离开我,我绝不责怪你无情。”以学定教,高效课堂7回归课堂的真谛江苏泰州洋思中学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2、江苏溧水东庐中学课堂教学:“讲学稿” ,学讲互动。山东聊城杜朗口中学的课堂;“先练后讲,练在课堂”。 “照本宣科”将丰富的东西单调了,将深刻的东西浅薄了,将动人的东西枯燥了,将感人的东西冷漠了,将灵巧的东西机械了,将精妙的东西粗俗了。一些本来生动活泼的内容,在“照本宣科”中成了冰冷僵化的文字符号,学生只能在了无兴趣中对这些文字符号死记硬背。 李建华这个道理并非人人都明白 教育平面国特征知有教学不知有教育知有成绩不知有成长知有课本不知有书本知有学业不知有事业知有不知有 “今天的学校已经完全脱离了儿童的日常生活,脱离了许多人世间美好真实的东西,演变成了这样一种场所:难得见到学习的快乐、鲜有儿童探索

3、的自由,充斥其中的多是考试背诵训练作业难怪学生会说学校是个不好的发明,并忍不住想问谁发明了这样不受欢迎的学校?!” 钱雨是谁发明了学校?(全球教育展望 2006年第6期)20世纪80年代的有效教学(以知识为中心)20世纪90年代的有效教学(以能力为中心)现在提倡的有效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赵亚夫 教室里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民。在杰出的教师身上,我们既能看到一个国家的传统,也能看到一个国家的未来。摘自前言 “主体为中心的课堂,学生不会被忽略。这样的课堂尊重学生最重要的需要之一:被引进一个比他们的经验和自我世界更大的世界,那是一个能拓展他们个人界限

4、,并扩大他们的共同体归属感的世界。” 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寻找有灵魂的课堂二、寻找有智慧的课堂三、寻找有热度的课堂四、寻找有生活的课堂五、寻找有宽度的课堂六、寻找有底蕴的课堂一、寻找有灵魂的课堂1、失魂落魄的中国教育现象1:一所重点中学的价值取向入清华,与主席总理称兄道弟入北大,同大家巨臣论道谈经 河北省衡水二中的励志标语 秦春华是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能站到他面前的高中生,应该是中国基础教育培养出的顶尖孩子了,起码也是考试能手。他发现,当前基础教育领域确实存在不少隐忧,而且有些正在动摇高等教育的根基,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可能带来相当大的损害。现象3:一位顶尖大学招办主任的忧

5、虑张维迎:道德失败说钱理群:精致利己主义说易中天:塑料眼睛说资中筠:人种退化说现象4:几位学者的肺腑之言2、无法回避的教育使命 教育就是把学生与价值连在一起 皮亚杰孩子们的错欺侮弱者课前打闹以下犯上撒谎顶包教育价值人性良善遵守纪律尊敬师长诚实守信意大利亚米契斯爱的教育9/25/2022 “一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165千米,已经行驶了12小时,离乙地还有380千米。问: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千米?”日前,广州一小学4年级学生“阿仔”在做这道数学题时给出答案: 此车超速并疲劳驾驶,违反交通法。广州交警官方微博回应:完全正确。网友殷国安回应:数学题并非只要把账算对就行了,素质教育是可以渗透到教学

6、各方面的。网友“草船借箭”回应:孩子很有前途,但老师会不会因为不是标准答案判错呢? 中国教育报2012-10-31 数学教育需要什么? 教师的使命 第层次应该让受教育者知道世界是什么样的,成为个有知识的人 第二层次是应该使受教育者知道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成为一个会思考的人 第三层次是应该让受教育者知道怎样使世界更美好成为勇于探索、创造的人首先是个教育者,其次才是个学科老师 社会责任: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教的是知识,想的是知识承载的价值 学科责任责无旁贷二、寻找有智慧的课堂1、思想:点燃智慧的光芒(1)人性完善的动力根植于思想(2)国家发展的希望寄托于思想(3)学生成长的高度取决于思想(4)高中教

7、育的灵魂附着于思想 一个真正的有个性的教师是不会容忍没有个性的教材的,他一定要把教材变得有他自己个人的精神痕迹。 教师要思想,因为教书本是厚重的思想之学。当思想敏锐地走动时,教学时空坐标中所注入的生命关照主题才能涌现出来。 李惠军 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的当。 钱钟书一次独特的招聘考试 07年7月中旬,某市重点学校在媒体上刊登广告,面向全国招聘5个教师。(中国教师报9月17日) 广告一出,反向很大。不久除台湾,全国所有的省市都有人报名。在298个应聘者中初选50人参加笔试。50人中年龄最大的63岁、最小的24岁,学历最低的是中师、最高的是硕士,都来

8、自教育行业,均有5年以上教龄。 应聘条件:他们声明:注重创新意识,至于文凭、职称、年龄和从教经历这些,都只作为参考。 获聘待遇:按市场房租价的50%提供壹套约90平米的租住房;基本月薪为5600元;奖金按教学成绩浮动。 8月6日开始笔试。 笔试之前,该校的校长、教导主任和以为李姓教师分别给应考者上了一节课,每节课30分钟。 第一节课,校长讲的是:一个缺乏创新精神的教师,难以设计出新颖的教法,也难以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第二节课,教导主任讲的是:创新意识的重要表现是敢于怀疑,不惟上、不为尊、不盲从。 第三节课,李老师讲的是:人类起源问题。他拿着一颗牙齿化石说:这是不久

9、前在非洲发现的唯一一颗560万年前的人类牙齿化石;这化石目前被保存在美国国家博物馆,一般人无法看到。最后它强调说:“据此我完全相信在560万年以前,地球上就有了人 类。”第一道题是:对于我校这次招聘考试,人们有四种不同的评价。请您选择正确的一项(在后面打钩)。1、最科学、合理、有效。 2、例行公事、一般化3、缺乏科学合理性 4、其科学性和作用,尚待实践来证明第二道题是:从下面的句子中找出一处语病和一个错别字。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第三道题是:下边是一位人类学家关于人类起源的结论。请评议该结论的可信度,并说出你的理由或者依据。 560万年前,地球上就有了人类。451482人未作改动47人

10、认可;3人认为380万年2012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有个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船上的漏洞补好了。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漆工说:“工钱已经给过了”。船主说:“这是感谢补船漏洞的钱。”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因为船上有漏洞,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 问题1:这道题的漏洞在哪里?有多重要?逻辑1:船主明知道船有漏洞,理应找两个工人:补洞工和油漆工。逻辑2:船主明知道船有漏洞, 却没有阻止自己的孩子的出海,他是要杀了自己的孩子吗?如果不是就是另有图谋,为什么要感谢油漆工呢?是油漆工挽救了他的错误,还是

11、良心重现?为什么要拿出一大笔钱?问题2:出题人为什么会忽略这些问题?逻辑3:船的漏洞有几个?有多大?逻辑4:油漆工做了他额外的工作,而且这个工作对船主如此重要,这笔钱为什么不拿?逻辑5:这个漏洞有无特殊功能,油漆工在处理之前,是否应该询问船主,因为油漆工毕竟不是专业人员,他补的船保险吗?逻辑6:一旦船在海中出事,油漆工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问题3:文科思维的理据为何这般简单?引申1:真实社会的事实是什么?如,若是老板有意为之?擅自决定的后果?如何思考责任问题?引申2:漏洞在哪里,是否有补的必要?引申3:遵守规则与“主动精神”,哪个更重要?2、思想:闪亮在每节课堂(1)生活启迪思想(2)逻辑孕育思

12、想(3)比较发现思想(4)时空透视思想(5)反思寻找思想 二、新中国的科技的曲折“中国科技史的写作只提供了一张光荣榜,而没有一根耻辱柱。”董光璧(一)不该发生的批判1、生物学批判 (20世纪50年代开始)(1)对遗传学说的批判(2)对生物进化论的批判2、物理学批判(1)对量子力学批判(2)对相对论的批判3、化学批判 “共振论”和“中介学说”中国不乏解决“断层”问题的人才和教师,只是他们没有得到使用,比如我的老师束星北先生。李政道(二)不该断缺的人才(三)不该回避的问题从17世纪传教士向中国传播西方科学技术以来,中华民族一直在吸收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但迄今为止,似乎我们还在探索如何建立起适合现代

13、科技发展的体制和文化,中国对世界现代科学发展的贡献仍然很不够。这就是中国近现代科学史研究需要面对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这比研究“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近代科学”,即“李约瑟难题”更重要、更有价值。张柏春 (四)不该辜负的希望做科学工作的条件包括四项:才干(中国拥有千百万极聪明的青年)、纪律(中国人勤奋而有纪律)、决心(对科技重要性的全民认识)和经济支援。“中国在这个世纪已经具备了前三项条件,到了下一个世纪将四者具备” 杨振宁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 1993年)没有市场,就没有技术没有民主,就没有科学一个国家科技兴衰史,反映这个国家民主进程史。封面故事26杂交水稻潜规则28英雄与江湖35还原超

14、级稻39大陆水稻种业利益链凤凰周刊2012年第11期 “要是没有这种自由,就不会有莎士比亚、歌德、牛顿、法拉第、巴斯德和李斯特。要是没有这些自由,大多数人会过着被压迫和被奴役的牛活,就像在古代亚洲的庞大专制帝国中所过的生活那样。只有在自由的社会中,人才能有所发明,并且创造出文化价值,使现代人生活得有意义。” 爱因斯坦文明与科学 一个根本没有进入当时主流科学共同体的小职员,凭什么能创造这样的奇迹?一小群年轻人,几年的业余读书活动,为什么竟能孕育出“爱因斯坦奇迹年”?一个在故乡避疫时沉思着的年轻人,为什么竟能孕育出“牛顿奇迹年”?这就是爱因斯坦和牛顿的故事为我们提供的教益奇迹来自自由的思考。而自由

15、的思考需要物质生活的保障,还需要闲暇的时间。学者的闲暇时间,和科学家的实验设备同样重要如果不是更重要的话。如果我们的管理者只肯给学者一点钱,却不肯给他们闲暇的时间,那么“国际一流成果”、“世界一流大学”之类,将永远只是梦想而已。 江晓原被忽视的教益读爱因斯坦书信集(科学时报2003年9月6日)叔本华:闲暇是上帝赐予的礼物,是“每一个人的生命存在开出的花朵,或者毋宁说是果实”皮珀:闲暇是心灵的拯救,无意间也成为文化的基础和源头,因为,“我们对许多伟大真知灼见的获得,往往正是处在闲暇之时”。 闲暇,灵魂静放的时刻芬兰中小学生上课时数只有5400个小时芬兰中学生平均每周会花上超过四小时以上读书的是2

16、0.4%,而美国学生则是50.8%。芬兰中学生每周在下课后平均会花时间练习4小时以上数学的只有2%,而美国这一数据却是芬兰的7倍,高达14%。 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 县中的高考升学率如此之高,很大程度上是牺牲学生的休息时间,大打时间战、在题海中死拼的结果,更有人尖刻地将县中称为扼杀学生全面发展的“文明的监狱”。 反思中国教育张晓刚大家庭三、寻找有热度的课堂1、回归人性:中学教育的当务之急(1)人性流失:现实不能忍受之殇“很多人的心正是在上学过程中变硬变冷。“千万学生都像被囚禁在玻璃器皿中安静的孩子,我们没有太多的余地转身,只能默默接受属于我们的越来越稀少的自由气息。”(2)人的成长:教育不能

17、偏离之的 “完美的教学一定能让学生感受到人性之美、人伦之美、人道之美;感受到理性之美、科学之美、智慧之美;感受到人类心灵的博大与深邃;感受到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的灿烂与辉煌;能够唤起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与柔情;唤起学生对未来生活的热烈憧憬与乐观、光明、正直的期待;能够以新的眼光审视生活,洞察人性物理。” 教育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确实不是知识,而是对知识的热情、对自我成长的信心,对生命的珍视以及更乐观的生活态度。 张文质教育是慢的艺术(3)生命关照:教育不能忘怀之本教育的三个思想第一思想:生命质量大于生存技能第二思想:品格大于知识第三思想:灵魂健康大于体魄健康 刘再复教育论语2、品味人性:在有限中体

18、验无限(1)人是历史的存在,人总是在历史经验中创造历史(2)人是能动的存在,人总是按自己的逻辑选择历史(3)人是社会的存在,人的思考往往是自己生活投影(4)人是复杂的存在,人的单一化评价都是很危险的(5)人是时代的存在,人的历史定位取决于时代认识(6)人是精神的存在,人的伟大在于精神自由和解放(7)人是理性的存在,人的高贵在于敢于反思过去(8)人是理想的存在,人的伟大梦想成就人的伟大面对四大问题人应该过怎样的世俗生活:文艺复兴人应该过怎样的心灵生活:宗教改革人应该过怎样的政治生活:启蒙运动人应该过怎样的物质生活:科学革命完成四个解放文艺复兴:把人从神权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宗教改革:把人从教权的控制

19、中解放出来启蒙运动:把人从王权的压迫中解放出来科学革命:把人从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四、寻找有生活的课堂 “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教育便是引导个体去领悟生活的艺术。” 怀特海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最高目标是为了使人们能够过一个实现自我和负责任的生活作准备。” 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 近年香港大学在内地面试试题 网络、电脑技术是否对人际关系产生影响? 鸟巢的钢结构是否浪费材料? 你对博客文化发展的看法是什么? 如何看待政府对网络的监控? 如何看待甲型流感暴发后的预防措施 ? 迈克尔杰克逊为什么整容? 如何看待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 高考的利与弊? 赌博在中国内地是否应该推行? 中国

20、社会如何缩小贫富差距? 四大污染及其解决方案 考察的是学生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1、远离学生的教育环境 真实的教育与教育的真实教育场所过于纯粹,脱离了社会实际教学内容过于理想,超越了具体真实教学语言过于装饰,失去了表达诚意试题设计过于学术,背离了学习真意学校生活过于单一,远离了儿童生活 “教育与生活的分离,越来越严重。我们为之耗费三分之一的年华的教育,如果永远脱离现实生活,如果我们总被剥夺接受其他教育的机会,我们靠什么力量去发现真理呢?” 泰戈尔论教育 “课堂是生活,是教师、学生无法躲藏和回避的生活。它的第一要义是真实,第二要义是真实,第三要义还是真实。” 曹永鸣 2、回归生活的高效课堂玛丽金利

21、如果我只是教他们怎样在这个不平等的社会里生存,怎么与人相处,那么我就是对他们进行极大的伤害。伊莱恩斯廷森 在界限之外教书,发掘那些教科书里常有的主流声音之外的观点。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主讲教师 郭富斌一份不堪回首的教育考察报告 三、中国教育的现状和反思一道亟待求解的当代“李约瑟难题”中国自然科学零诺贝尔奖的尴尬一份难以面对的大学排名表2009年世界著名大学排名(前100所)高中生写小说反思“重点中学 中国青年报 11年4月8日 学生是有心又无力,聪颖又被动老师是敬业又无奈,敢怒不敢言领导是刚愎又盲动,主观又辛劳 白烨一本引起广泛关注的书籍 一个学生眼中的高中教育1885,普鲁士全部实行免费义务

22、教育1918,英国实行全面免费初等义务教育1918,美国实现普及义务教育1925,法国在全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1907,日本实施了6年制免费义务教育1950,日本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99%一份发人深省的时间表西方国家普及义务教育的时间表一个早应消失的群体 世界第二多的文盲 中国文盲8500万 中国文盲近七成是女性 中国每年新增文盲50万 90%的文盲分布在农村,其中一半文盲分布在西部地区一个一再推迟的教育支出目标 难以跨越的4%困局2009年中央本级支出结构三、中国教育的现状和反思中国教育的未来和希望在哪里? “我从未想过,在上海、北京、香港这样靓丽的现代化中国之外,还藏着一个痛苦呻吟的中国。

23、虽然在一个国家里,距离很近,却遥远得像完全不同的星球。” 曾子墨经济体制改革主讲教师:郭富斌(二)五大挑战1、来自农村的挑战三农问题曹锦清李昌平陈桂棣 春桃(1)国有经济:从共和国长子到共和国骄子(2)民营经济:从改革的宠儿到改革的孤儿计划经济的突破者,现行制度的违规者为什么在这场伟大的变革中,始终没有诞生伟大的世界级公司?2、来自城市的挑战市场经济道路VS权贵经济道路改革的两种前途严峻地摆在我们的面前,一条是政治文明下法治的市场经济道路,一条是权贵资本主义的道路。在这两条道路的交战中,后者的来势咄咄逼人。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这种潮流对于我们民族前途和未来的威胁。吴敬琏呼唤法治市场经济体制3、来

24、自体制的挑战(2005年高考上海历史卷)儿童眼中的社会50年代儿童画90年代儿童画4、来自环境的挑战(1)发展趋势中国世纪还是美国世纪中国青年报:如果请你预测中国经济与美国经济,你认为在未来若干年内,中国经济是否会超过美国经济?5、来自观念的挑战奈斯比特:恕我直言,中国和美国相比还有非常大的距离。中国现在的经济总量是4.5万亿美元,而美国是14万亿美元,是中国的3倍多;在人均收入上,美国是中国的14倍。虽然中国发展很快,但美国也并非停滞不前。我认为,中国现在只发挥了自身潜力的1/3,如果中国能把另外2/3也发挥出来,那么中国很可能在25年后赶上美国,但这只是在经济上,不是文化或其他方面。(2)

25、发展道路 中国模式还是中国案例潘维当代中华体制中国模式的经济、政治、社会解析贺雪峰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发展模式的核心与基础赵穗生 中国模式探索:能否取代西方的现代化模式?朱云汉 中国模式与全球秩序重组他们所取得学术成果,对于在西方模式基础上形成的现有社会科学知识体系构成了挑战第六讲中国模式的四大成本被相对剥夺的弱势环境生态的破坏体制性的腐败公共政策缺乏透明度第七讲既有的中国模式内外交困第九讲中国模式更新换代的深层阻碍 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不独特。无论是中国的成功经验还是发展困境,都不是中国特有的,都可以在在世界其他国家身上找到影子。所谓的“中国模式”并不存在,中国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和原则与西方体制

26、没有区别。我们有的只是“中国特色的道路”,即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实现这些普世原则。中国案例9月26日赵启正中国模式不是中国人提出的,我认为更准确地应该叫中国案例。中国发展正处于“现在进行时”,还没完呢,不能说它完全成功。东西部不平衡,南北部不平衡,贫富不平衡,教育费用高,劳保、社会保障不够全面和公正,腐败,这些问题在这儿摆着呢,改进需要一个过程,还不到说中国模式的时候。(3)发展现状健康成长VS畸形增长一是GDP至上“含血量”过高二是发展不平衡,社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中西部发展落后于东部发展三是社会不公,城乡差距+劳动者收入四是民生问题严峻,社会保障严重滞后五是公共财政投资方向问题很多,拉大

27、了政府和民众的距离 赵慧珠学习时报10月19日(GDP)并没有考虑到我们的孩子的健康, 他们的教育质量或者他们游戏的快乐。它并没有包括我们的诗歌的美好或婚姻之稳固,没有包括我们关于公共问题争论的智慧或者我们公务员的正直。它既没有衡量出我们的勇气与智慧,也沒有衡量出我们对祖国的热爱。简言之,他衡量一切,但并不包括使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东西,他可以告诉我们有关美国的一切,但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我们以作为美国人而骄傲。肯尼迪1968年竞选演说山坳上的中国VS走出山坳的中国我们是站在一个充满疑难的山坳上。这山坳,空灵飘渺,烟岚横黛,危乎高哉!虽然顶上有金碧芙蓉,四周佳木笼葱,却又到处浮沉起荡,危岩滑石,

28、惊险万状。身处其上的中国人,前面会有新的困境,可能出现危险的倾向,还会碰到潜伏的危机。我们每作一步新的选择,都要付出痛苦的代价。我们是否能重建自己的基石实现新的腾跃?我们是否能避过跌落深渊的灾难,登上那光芒四射的峰巅?这全要看我们现在的认识与行动。五、寻找有宽度的课堂1、站在中西文化的交汇点上(1)文明交汇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动力(2)西方文明是中国发展的重要资源(3)融入世界是中国社会的重要课题(4)双重误读是中国进步的重要瓶颈(5)了解世界是中国教育的重要任务泰戈尔在北海公园对少年儿童的讲话 我们要接受来自西方的真理,赞美真理不可犹豫不定。不接受真理,我们的文明就不完整,必然故步自封。科学给予

29、我们判断力,使我们积极地思考我们理想的价值。 应该怀着感激之情,面对西方活跃的思想,千万不可鼓动人们培植对西方的憎恶。 将别人挡在疆界之外,任何民族不可能进步。让我们带着我们的一切美德,而不是弱点,去赢得西方的心。让我们带着良好的祝愿和理解,带着相互尊重的态度,思考西方,与西方交往。 很“像”自己国家的人,有时看不清自己的国家。 我们将成为那种民族性想法的牺牲者。 一旦我们认同了民族之间的差异性,我们就很难将自己融入人类的共性之中,这样就等于将自己封闭起来,不同文化之间的误读是永远存在的,而我们对于自己文化的态度则为这种误读创造了条件。 (土)奥尔罕帕慕克 只了解一个国家等于不了解任何国家 李

30、普塞特 天下之最为哀而令人悲愤者,无过一国之民,舍故纸所传而外,一无所知。 严 复国际教育“教育有一个使命,就是帮助人们不把外国人当做抽象的人,而把他们看做具体的人,他们有他们的理性,有他们自己的苦痛,也有他们自己的快乐,教育的使命就是帮助人们在各个不同的民族中找出共同的人性。”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我认为教书是将世界介绍给学生的一种方法,同时也能够从教师的角度与世界对话。” “关上教室的门,并不能阻止外面的世界去影响我们的课堂。” 艾拉盖文思“溃夷夏之防”“甫经付梓,即腾谤议”“立言悖谬,失体辱国,请旨立饬毁禁其书,以维国体而靖人心”“朝士皆耻言西学, 有谈者指为汉奸, 不齿士类

31、, 盖西法萌芽, 而俗尚深恶。” “余观日本士夫类能谈中国之书,考中国之事。而中国士夫好谈古义足以自封,于外事不屑措意。无论泰西,即日本与我仅隔一衣带水,击柝相闻,朝发可以夕即,亦视之若海外三神山,可望而不可即。若邹衍之谈九州,一似六合之外,荒诞不足议论也者。可不谓狭隘欤!” 中西对峙仍是今天世界格局的基调冲破英语民族霸权地位的遏制是时代使命中国的西化时代何时终结?西安中学附属远程教育学校五四新文化是自我阉割,自戴精神枷锁,是精神大崩溃,而我们几代人都是喝五四奶水长大的。胡适:最无能的男人;最无知的精英 最无耻的失败者鲁迅:一辈子就是证明中国人不如人。义和团拯救中国中国文化真髓是全人类的福音西

32、安中学附属远程教育学校宋强:世界上一切解放运动和进步无一不沐浴着中国思想的阳光,无一不得益于中国的功德。唯有中国外交是绝无仅有的崇高道德,正义精神。王小东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我们的话就是真理,就是法律;我们的利益就是全人类的最高利益。西安中学附属远程教育学校留学民族主义留学精英怎样误读了西方怎样误读了中国怎样给中国开错了药方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但在价值判断方面,一些同胞的情绪却日益偏激,这不得不让人深感忧虑。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外部力量能够阻挡中国和平崛起的步伐即便它们决意阻挡。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的阻碍因素与其说主要来自外部世界,倒不如说主要来自我们自身所存在的问题

33、。中国的现代化推进到今天,一些同胞仍偏执于“坚船利炮”之“硬实力”的绝对功用,这多少让人有点遗憾。 事实上,中国和外部世界的关系已不再是由单一经济因素决定的纯利益关系。是到了我们寻求与外部世界的价值关系的时候了。除了经济利益,我们不能没有与外部世界具有进取性、认同性和共享性的价值关系。 2、站在学科和学科的结合点上 “教好数学基础的教师,教出数学味道的教师,教出数学品位的教师,教出数学境界的教师,教出人文精神的教师。” “一个教师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的教学执着于自己的学科又超越自己的学科,从而进入到关联着灵魂的教育境界。” 吴正宪“不朽的奥林匹亚学院” 斯宾诺莎、休谟,马赫、阿芬那留斯、毕尔生

34、,安培科学的哲学经验,物理学家亥姆霍兹文章,数学家黎曼论作为几何学基础的假设,戴德金、克利福德的数学论文,彭加勒科学和假设,等等。古希腊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拉辛作品、狄更斯圣诞故事、塞万提斯唐吉诃德还会有爱因斯坦奇迹吗?江晓原数学的文化价值精神性:社会性:民族性:传播性:艺术性:竞技性:霍懋征:从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到语文特级教师西安中学附属远程教育学校 “我叫聂影梅,是你们的物理老师。”回身在黑板上写了聂影梅三个大字:“你们应当都知道了,二中的学生称老师为先生,女老师也称先生。先生不是男士的专用名词,有的女士也被人称为先生。比如国家副主席宋庆龄,就被董必武、郭沫若称为先生。二中对老师这个称谓的由

35、来我不清楚,但是,这表示二中历来尊重老师。至于对于我嘛,上课大家要成我聂先生,课下随便,叫名字,叫小聂都可以。因为学校里还有一位女老师,也姓聂,她是我姑姑,老师们叫她大聂,就叫我小聂了。” “噢!哪位同学把板擦放到这么高的地方了?我可以有几种解决办法:一.谁放的谁给我拿下来,不拿我不上课。这有点儿出这位同学的洋相,一个同学耍鬼点子,耽误那么多同学的学习,这对你以后的群众关系有影响;二.我先出去,由放板擦的同学取下来。不那么僵了,但放板擦的同学还是丢了面子;三.我自己解决,希望个别同学以后尊重老师,尊重别人的劳动,以后不要恶作剧了。可是,我个子比你们高不了多少,这么拿呢?借助工具,别忘了,我是物

36、理老师。”她边说边做:“教鞭就是工具,握住一端,让它传递我的力,到另一端,传递到板擦上,改变它的重心,地球引力就把它成为自由落体,到我手里了。”聂影梅幼时常跟随母亲学背唐诗,还喜欢阅读古典和现代文学名著。她自幼聪明活泼,凡参加作文比赛、演讲比赛多获第一名。高中毕业时经全家协商一致认为,聂影梅聪明、反应快、热心肠、重感情,当教师是块好材料,于是她考入了江苏师范学院(原东吴大学理学院)物理系。 在读大学期间,聂影梅深受留美博士、物理学家、物理教学法专家朱正元教授和周孝谦教授等名师治学诲人的感染,也深受他们的喜爱。朱老师看到聂影梅“火躁有余、踏实不足”的毛病,就在课余教她学习围棋、学练太极,以疏其性

37、。在中学时和江苏师院,聂影梅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社会活动,她是学生会成员,参与学校管理。她还广泛参加课外活动,不仅是学校排球、羽毛球队的主力,也是苏州市排球代表队队员,在几个田赛项目中屡得名次。凡此种种,无一不成为聂影梅以后从教事业的丰厚资源。 “我本人曾经深受中国古代文学、古代诗词歌赋的影响,从诗经我看到比兴的方法对找寻数学方向的重要性,吟诵楚辞和史记激励起我对数学的感情,激励起我向大自然追寻真和美的感受。” 丘成桐2005年11月16日 西安中学附属远程教育学校陈一坚:“飞豹”之父 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最永久的发明创造都是艺术与科学的嫁接。 乔布斯可以教给我们的十条经验 事实上如

38、一个硬币的两面,科学与艺术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于意义。 李政道 吴作人无尽无极 李政道叶之舞 吴冠中简单与复杂 李可染核子重如牛 对撞成新态 常沙娜雷神引高能 华君武超导 李可染超弦生万象 常沙娜费米尺度的粒子 袁运甫长城2004年,南京师大附中2005年,北大附中 北师大实验中学2009年,台湾清华大学3、站在学习与学术的结合点上理解外国人中国观中国如何自我表达组合1:中国威胁论(1)+(4)组合2:中国责任论(2)+(4)组合3:中国崩溃论(1)+(2)组合4:中国模式论(3)+(4)组合5:中国无关论(1)+(3)(1)灰色图画:第三世界的中国(2)

39、绿色图画:新兴市场的中国(3)黄色图画:东方文明的中国(4)红色图画:超级大国的中国六、寻找有底蕴的课堂 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爱好者。 苏霍姆林斯基 书是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的精神遗言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 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总统的书单(世界知识2011.02)奥巴马2011年圣诞、元旦假期书单终生难遇的角色我们这种叛徒雅各布德左特的千年之秋归途、世界又热又平又挤约翰亚当斯奢华生活季歌小布什的阅读读书:2006年95本;

40、2007年51本;2008年40本流感大爆发:历史上最致命瘟疫的史诗盐:一部世界历史亚历山大三世:最后一个沙皇写书:决策时刻(2010年)一个阅读中成长的标志性人物:徐赐成一捆竹竿,两座大山,三个村庄,1.5元,一本1.2元新华字典18本中学读书笔记106本读书笔记1本抄了2个月的书籍中西五百年比较1节容纳了60多本书的高难课1本专著,200多篇文章我的体会 第一,教学的过程就是与学生分享自己阅读体验的过程; 第二,阅读到达那里教学就到达那里,阅读的边界就是教学的边界。 被体制化了的我,有没有在思想和行为上彻底沦陷?我确实需要躬身反省。尽管以应试为主导的教育体制没有给教师留下足够的自由创造的空

41、间,教师本身作为教育人的个性不足以与体制保持足够的张力,个性化越强,越易于遭致体制的排斥,但身为教育者,我想我们还是应该努力的守住教育良心的“一厘米主权”,这样,我们距离“最好的教育”才会越来越近,直至实现! 我们距离“最好的教育”有多远理想的教研关注模式更要关注个性 关注培养更要关注发现关注教师更要关注校长关注身边更要关注天边关注学科更要关注课程关注方法更要关注内容关注课题更要关注问题关注达标更要关注前沿关注经验更要关注预见向着青草更青处汇报人:邱俊我的工作坊结局高潮发展开端火一样的热情,水一样的智慧光一样的希望,山一样的压力冰一样的考验,铁一样的锤炼 鹰一样的个人,雁一样的团队 思考一:怎样以一种领跑者的姿态去示范、引领、辐射? 思考二: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工作坊?有朝气的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