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单元15我与地坛(节选)课程目标学法指导1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学习文章描写、抒情与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2赏析文中运用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的相关语句,学习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1.通过赏析细节描写、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笔下的地坛那宁静肃穆、荒芜但不衰败的美。2小组内讨论交流,探讨情景交融的写法,品味母亲的爱以及作者对母亲的爱。预习 语言构建与运用作者简介用生命书写人生史铁生史铁生(19512010),生于北京市,1967年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初中毕业,1969年赴陕西延安插队,三年后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转回北京,后到街道工厂当工人,1981年因病情加重停薪留职回家。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
2、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资料助读史铁生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于残疾人命运的关注。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对于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2019年9月23日,史铁生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写作背景史铁生在21岁时不幸下肢瘫痪,他在一段时间里精神几乎崩溃。正是在这不寻常的心境中史铁生来到地坛。残垣断壁所显现出的历史沧桑让作家充分感受到时间永恒的伟力,感受到岁月流逝的无情,宇宙的浩渺和历史的凝重,
3、衬托出个人的微不足道,衬托出个人遭遇的无常和偶然,它使得一切痛苦都失去了分量,而又从反面让一个不幸的人获得了解脱,得到了灵魂的皈依。基础梳理wtn pgnx scjunkzhu沧怆猝瘁悴暇遐瑕恪烙赂词语积累失魂落魄: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急于求成:急着取得成功。含有忽视质量,追求速度之意。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地方,或面临那种情况。心神不定:心里烦躁,精神状态不安定。声名狼藉:形容名声极坏。【选词填空】(1)全国人大代表王萌萌:特别震撼,画面也很唯美,_体验了高科技的同时,更切身地感受到了咱们国家科技的飞速发展。(2)对制假售假或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的企业和个人,要严格处罚,还要在社会上公
4、布,进入黑名单,使其_。(3)中国谅解阿根廷国内外的困难,建交不能_,可以通过医学、科学、文化、贸易交流推动。身临其境声名狼藉急于求成(4)潞城和黎城的援敌由于陈赓布置的伏兵阻击,无法前来支援。这次闪电式的围歼战,打得敌人_。(5)前两年不通电话,可电话通了,当得知亲人生病,就愈发手足无措、_,苦涩只能往自个儿肚子里吞。失魂落魄心神不定词语辨析(1)反应反映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督促市级监测机构与当地疾控中心开展沟通与交流,目前已有6个市开展了疫苗异常_监测培训。台北新娘是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对台宣传工作重点项目和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剧目,也是全国第一部_“两岸一家亲”主题的
5、舞台艺术作品。反应反映辨析“反应”指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或变化。多着重于对外来刺激做出的自身感应、回应。多是被动的,不带宾语。也指化学反应,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反映”指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多着重于带有评价的信息折返。多是主动的,能带宾语。(2)坚韧坚忍不跟旧事物的顽抗进行_的斗争,新生事物就无法赢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这些遭受着命运一次次无情打击的家庭,用爱和_编织出了别样的幸福。坚韧坚忍辨析“坚韧”指坚固有韧性。表现为坚强且不易被困难和挫折压垮,历经无数次磨难却依然努力不懈的精神。“坚忍”指(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坚持而
6、不动摇。多用来形容人的个性、意志,特别是在艰难困苦的逆境下,具有能够坚持而不动摇的毅力,决不改变自己的意志。(3)祈求乞求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耍龙的,也有踩高跷、跑旱船的。有些地区人们沿袭过去祭祖敬神的活动,_新的一年风调雨顺。我从不_任何人的宽恕,因为我知道,有一种惩罚,叫作不可饶恕。祈求乞求辨析“祈求”是恳切地希望或请求。多指精神方面的心理活动。“乞求”是请求给予。有时强调低三下四地请求。多指要求物质方面的施舍,也用于请求别人的宽恕等。探究 思维发展与提升结构图解整体感知主旨探微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写了“我”与地坛的故事,第二部分写了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下“我”与母亲的故
7、事。地坛使“我”平和豁达地对待生死,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母亲使“我”找到了生存的意义,解决了怎么活的问题。地坛是“我”获得生存信念的地方,也是“我”感受母爱最深的地方。文本特色1融议论、记叙、描写于抒情中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感情真挚感人,通篇都洋溢着对母亲深切的爱。在抒情中夹杂一些议论,突出了主题,如“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记叙的一些细节深化了主题,如“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自然景物的描写,渲染了气氛,如“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等等。2双线结构本文以两条线索出现,一明一暗,明线写地坛博大、宽广
8、以及作者的成长、成熟;暗线写母亲无私、伟大的爱。通过它们之间的相同点,突出了主题。3妙用对比,彰显感情文中多处采用对比手法,从而有效地传达了作者的种种感悟与思考。如写地坛的荒芜但并不衰败且充满生机,与“我”的残疾自伤对比,“我”从中找到了生存的信心和勇气;“我”不顾母亲的感受常来地坛,与母亲承受痛苦且事事顺着“我”对比;“我”重来地坛想看到母亲的身影而母亲却已不在,与过去母亲常来地坛看“我”而“我”却不理对比,表达了“我”的自责、悔恨和对母亲的怀念。【任务一】通读全文,把握节选部分与全文主旨的关系。活动1节选部分中,前后两部分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提示本文节选自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是全文的第一
9、、二部分,这两部分从内容上看是紧密联系的,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故事,第二部分写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下“我”与母亲的故事。所选部分涉及两个话题,一个话题是“我”在突遭双腿瘫痪的不幸后对于生死的深沉思考,重点写地坛对“我”的启迪;另一个话题是“我”悔恨在母亲去世后才理解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着重写母亲对“我”的影响与激励。任务探究文章有一定的哲理意味。从主题思想上看,也是浑然一体的,地坛使“我”平和豁达地对待生死,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母亲使“我”找到了生存的意义,解决了怎么活的问题。地坛、母亲,都给过“我”关于生命的启示,可以这么说,地坛是“我”虚化了的母亲,母亲是“我”心中永远的地坛。活动2有人
10、评价史铁生的散文“如太阳迸发,却是冬季的中原,那种冷冽乃至苍白的阳光,打在脸上,令人焦灼”。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看法。【答案】观点一:我赞同这种看法。我与地坛(节选)中探讨的主要话题是“生与死”,“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虽然以“节日”称之,但让人直视生命的真相,这种开解如冬日阳光,虽有抚慰之意,却也有沁骨的冷冽。观点二:我不赞同这种看法。我与地坛(节选)中呈现的画面多是残破却充满生机的,其中对生命的反思充满了智慧和作者直面自己残疾的坚强,能给人启迪和温暖。虽然生活是残酷的,但能坦然面对不幸,并以积极的态度去生活,不虚度,不逃避,已足够鼓舞和温暖人心了。【任
11、务二】关注文章在景物描写与往事追忆中穿插富有哲理的语句。活动1“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你如何理解这句话?史铁生从母亲身上读懂了什么?提示“车辙”就是作者的心路历程。作者经过在地坛的长期思考,参透了人生的意义,从残疾自伤走向了坚忍顽强。但是,他的思索结果不是个人独立完成的,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陪伴,是母亲让他对生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感悟。苦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为所爱的人承受一切苦难,为所爱的人献出一切爱,坚定地生活下去。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母亲对待儿子的爱,让作者明白了面对
12、苦难应该怎样活下去。母亲教会了作者如何面对苦难,这也是作者对生命更深层次的理解。活动2本文语言极富哲理性,情感真挚动人,你能举例说明吗?【答案】“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句话告诉人们“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人应该乐观面对,而对当时还未走出残疾阴影的作者来讲,死亡的来临无疑也是痛苦的解脱。“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常人眼中衰败的落日、泥泞的沟坎都被作者描绘得如此壮丽,其中寄寓着这样的哲理:生命充满劫难,历经苦难的人生也能够辉煌和灿烂。【任务三】欣赏文章在清明如静水般的行文里,表达诚挚的感情。活动1
13、第一部分共有三处景物描写,其景物特点分别是什么?作者的感悟各是什么?段落景物特点“我”的感悟第3段剥蚀的琉璃、淡褪的朱红、坍圮的高墙、散落的雕栏、苍幽的老柏树、茂盛的野草荒藤、散发着沉静的光芒的夕阳古老、荒芜、冷落、沉寂从地坛的沧桑变化中,看到了人生的真相;在满园沉静中,看到自己,认识自己段落景物特点“我”的感悟第5段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荒芜但并不衰败(充满生机)园子虽荒芜,但并不衰败,那么,“我”虽残疾,却不应该颓废第7段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充满生命的激情园子虽任人肆意雕琢,却未改变本色,所以“我”也不应因
14、为残疾而改变生命的本色,应该同样活得有意义活动2请分析我与地坛(节选)中“我”对母亲的感情变化。【答案】(1)给母亲出难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脾气坏到极点,发疯离开家,中魔似的什么话也不说。母亲焦灼、茫然寻找“我”时,“我”决意不喊她。(2)开始理解母亲,想回报母亲,希望母亲还活着,对上帝充满了仇恨和厌恶。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了,就招她回去。感到安慰。(3)“我”已经理解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此时“我”已经懂得了母亲 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随堂小练【答案】A【解析】B.“熨
15、帖”的“熨”读y。C.“恪守”的“恪”读k。D.“庇护”的“庇”读b。【答案】B【解析】A.身临其境:指亲自到了那个地方,或面临那种情况。此处应用“设身处地”。B.沧海桑田:指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形容世事变化很大。C.亘古不变:指从古至今永远也不会改变。此处应改为“亘古未有”。D.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用在此处不合语境。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史铁生的离去令人痛惜,作家张炜在接受周末记者采访时说:“_”我不能不去想象他的劳作,他是怎样写出这一个个字的。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忍顽强的生命力,不断地将思与诗投掷到这个异常喧嚣的世界上。我知道这是
16、他把全部生命凝聚成一道强光,照射到无边的夜色深处。我不知道还有谁像他一样,在这样的情与境下凝神打量或闭目冥思,燃烧自己。铁生是这个时代难以消逝的声音。而后他出版的每一篇文字,只要读到,都让我获得一次次特别的感动。ABCD【答案】C【解析】是对史铁生总的评价,后面的几句是对这一评价的解释。是对史铁生品格的赞扬,是通过比较进一步突出史铁生的特点;三句联系较为明显,是说史铁生的创作,是说创作的艰辛,有“文字”“一个个字”相照应,是对史铁生以生命创作出的“文字”的赞扬。4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A蚂蚁摇头晃脑捋着
17、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B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C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D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答案】A【解析】例句和A项两句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B、D项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C项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5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另写两个句子,要求所用修辞手法相同,句式一致。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
18、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答案】譬如园中弯曲的小路,冰冷的积雪覆盖的季节,诉说着无尽的寂寞;譬如秋风吹来的季节,片片树叶飘落,给大地披上一身的金黄。拓展 审美鉴赏与创造12005年,饱受疾病折磨的史铁生以病隙碎笔荣获鲁迅文学奖散文奖。他在获奖后说:“困境的本质对于人的伤害是一样的,如果不去寻找生命的意义,生命就没有意义。”史铁生21岁因病致残,在轮椅上度过了30多年,却写出了知青题材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哲理性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等优秀作品。后来患肾病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这个顽强的汉子时刻都徘徊在死亡边缘,写作变
19、得极其困难。这次获奖的病隙碎笔,素材积累前后写了4年,有时一天只能写几行字。在一般人看来,这样的遭遇和经历,一定是痛苦而悲伤的,但史铁生却非常乐观。他说:“把悲观认识清楚了就是乐观。”这时,支撑他创作的力量完全来自意志,因为他意识到:“不能放下,否则可能就彻底放下了。”【适用话题】可用于“挫折”“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乐观”“信念”“困境与人生”“人生价值”等写作话题。2法国某品牌创意总监卡尔拉格斐一直保持着高强度的工作,据说每天都要工作16个小时,然而他却乐在其中。他曾对记者说:“请不要把我写成努力工作的人。没有人是被逼着去做这份工作的,如果不喜欢,大可换一份工作。如果觉得工作量太大了,也可
20、以换一份工作。但千万别边做边说,啊,真的太累了那样太脆弱了,我们都该强悍一点。我们不能谈论自己的艰难。”他表示静坐时没有什么想法,所有的灵感都是在他不停地工作中产生的。【适用话题】可用于“热爱工作”“个性张扬”“遵从内心”“人生信条”等写作话题。概括散文主题考点链接我与地坛(节选)中,作者通过地坛,从绝望中看到了希望,地坛给了史铁生第二次生命,地坛成了史铁生无言的母亲。此时,地坛,已不再是一般的人文景观,它已经进入了史铁生的生活;或者反过来说,史铁生在他的精神家园里完成了他对人生的第一次思索:直面现实,珍爱生命这就是文章的主旨。聚焦高考一篇优秀散文,无论是选材谋篇,还是遣词造句;无论是运用修辞
21、,还是采用艺术手法,都是为了表现中心主旨服务的。因此命题者命题时,总会结合中心主旨来命题,我们若能成功地把握散文主旨,并进行思考,那么就不难找出答案来。典题在线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挺拔之姿朱以撒晋人普遍有好竹之癖,打开魏晋艺术史册,一群生机勃勃我行我素的人就涌了出来,在山阴道上的竹林深处,放浪形骸,快然自足,得大自在。这当然是我三十几岁以后才意识到的。我和魏晋间人相近之处,就是有过比较长的山野生活,与竹相近。常常会站在山顶,看山峦连绵起伏,竹海无际。那时我想着自己的出路,如果能像一竿竹子这般凌空而起那就好了。竹海里纤尘不染,枝叶让天水洗净,摇曳中偶尔闪过阳光的亮泽,它们的顶端是最先接
22、触到每一天太阳的光芒的,不禁使我艳羡。山野稼穑,先是基于温饱的认识每一竿竹都可以构成生存的支架,把一个个家庭托住,不至于坠入饥寒之中。而每一枚笋,春日之笋也罢,冬日之笋也罢,对于一位腹内空洞的人而言,简单地烹调之后,无异于美味了。那些没有成为餐桌美味者,不舍昼夜继续伸长,令人仰望。那些被山农认为是成熟了的竹子,在叮叮咚咚的刀斧声中倒下,削去枝叶,顺着规划好的坡道滑下,被长长的平板车载着,进入再加工的程序。和竹子一样,人也是善于生存的植物,贫瘠清苦中也会挣扎着生长。我注意到一些竹子的确没有长好,是吃力地拱出石块的,此后也就一直不能顺畅,总是被压制着扭曲着,不禁让人生出怜悯。只是我一直认为它会更具
23、备倔强的美感,它的根后来制成了一个老者形象的工艺品,比其他的更有铁枝虬干的峥嵘了。待到我在鹤峰原度假,已经到了闲适的年龄了。风随夕阳西下而愈加强劲,一些植物已在形态上仓皇失措,叶片翻飞如鸟兽惊散。竹林在随风俯仰中显示了一种从容,在徐徐的摇曳里,山野之风的张狂之力往往被斯文地化解开来。在魏晋的文字中有不少“徐徐”的记录,“徐徐”看起来只是肢体上的动作,实则是内心的从容优雅。内心慢了,整个人的举止也就慢了,斯文了,有风度了。竹被称为四君子之一,它在四君子中是最为清俊的,风来了,风过了,余韵袅袅。竹子从笋尖出土就开始了笔直向上的里程,追慕光明,从而略去了许多天下扰攘。竹子作为人格气节的象征是有道理的
24、。屈原的离骚充满了香草的芳香,可惜,他写的都是湘沅泽畔之物。他一定离竹林很远吧,要不,他一定会以孤竹自况,向楚怀王表示自己砥节立行的井渫之洁和安穷乐志卓然自异于俗常的格调以竹子作为喻体,会胜过那些优柔的香草,也会使屈原风骨遒劲,不至于最终绝望而自沉汨罗。当然,竹子在我眼中也有一些孤高兀傲的意象。争相轩邈,思逐风云,都像梁山好汉单干时那般独标奇崛。相比于王维在夜间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长啸,弄得一片喧哗,我则以为竹下独坐静听风来会更与竹默契。李白就是这般静静地坐在敬亭山上的。竹是清肃之物,郑板桥曾在兰竹石图上题写了“各适其天,各全其性”,认为它是循自然之道的。如果它是一个人,一定是心怀素淡,性喜萧
25、散,有一些不可犯之色。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个位置来安放一竿竹子,或者一片竹林。所谓风骨,就是内在的支撑。一个人爱竹,在他笔下会有哪一些流露呢,真要用两个字说道,那就是“清”和“简”了。庾子山在小园赋中有不少数字,不过最让人欣赏的是“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读到此处,清出来了,简也出来了。在魏晋这样一个尚竹时代,竹是环境的背景,也是心境的背景,如果观察他们的雅集轨迹,竹林七贤、金谷宴集、兰亭修禊,都是在茂林修竹间,在这里挥麈清谈、稽古观心,是很有一些清简之趣的,像王羲之的大道帖、王献之的鸭头丸帖、王珣的伯远帖,都那么小,一张便笺般大小,清简出风尘,三笔两笔,精气神都聚于此了。在笔墨清简的
26、背后是唯美的人格一个人可以奇点、怪点,也可以不循常轨剑走偏锋,却不可落入尘俗的泥淖里。想想当年的阮籍,以青眼、白眼待人,相比于今人内怀奔竞之心,好冠盖征逐之交,那时节的人在处理人的关系上显然清简得多。我是在农耕兄弟的老房舍里大量的竹器中看到竹子之力的,力透到寻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紧紧地箍住了一家人的生活、一个村子的生活,不使失散。渐渐地,在竹林环绕中的人们也有了坚韧和忍耐。实在的劳作泥泥水水寒暑无间,使人长于自守,默然无语。而另一面又使我察觉到民风的强悍,只是平素在体力蓄积着,不使外泄。所不同的是农耕者远没有竹子的挺拔俊秀,少年时过早地负重,后来再也长不高了。尽管我离开那里很久了,我还是固执地认为他们就是一片会行走的竹子。回到城里看到的更多是与园林建筑相匹配的纤纤细竹,优雅而有骨感。进入古色古香的庭院,玩味钟鼎彝器、瓦甓青花,又翻动图籍残纸。忽然有一缕淡淡的流逝感浮了上来日子是越发小巧婉约起来了。算算此时,是农历的六月七月之交,时晴时雨,山野在潮湿中,无数的竹鞭在奋力吮吸,竹节争先向上,风雅鼓荡,场面奇崛,整座山岭充盈着大气与生机,让热烈的阳光照彻。(选自散文选刊,有删节)题目为“挺拔之姿”,但画线部分却写扭曲的竹子,是否合乎题旨?为什么?【答案】合乎题旨。 竹子虽外形扭曲,但仍具挺拔之质,象征着在艰苦环境下顽强奋进的人生,深化了主旨。【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抖音全课程培训
- 房产基础知识培训
- 企业安全知识竞赛
- 提升资金管理效率
- 2024年妇联业务知识
- 护理工具创新大赛
- 基于推进系统精密内环反馈的卫星非线性自抗扰无拖曳控制
- 探索个性化学习方案
- 目标受众画像塑造的方法计划
- 二零二五年度高校特聘教授聘任合同(含国际学术合作与项目申请)2篇
-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南充市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 组建农产品供应链公司方案
- 公转私人转账协议
- 液压阻尼器工作原理
- 小学毕业纪念册教学课件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任务四 图文类内容的打造
- 个人房屋买卖购房合同
- 航空油料计量统计员(初级)理论考试复习题库大全-下(判断题汇总)
- 2022年度上海市养老护理员技师考试题(含答案)
- 养老护理员培训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
- 各种抽油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幻灯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