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总论课件_第1页
预防医学总论课件_第2页
预防医学总论课件_第3页
预防医学总论课件_第4页
预防医学总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妇女保健学 总论福建医科大学营养保健系 预防医学总论1妇女保健学 总论福建医科大学营养保健系 预防医学总论妇女保健学-绪论定义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妇女保健工作重要性中国妇女保健现状和发展预防医学总论2妇女保健学-绪论定义预防医学总论2妇女保健学-定义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方法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研究女性生命周期中不同时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保健对策保障增进女性生殖健康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预防医学总论3妇女保健学-定义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方法预防医学总妇女保健学-研究内容1、生命周期中不同时期的生殖系统变化,生殖生理、心理及行为特点在正常/异常情况下的保健需求预防医学总论4妇女保

2、健学-研究内容1、生命周期中不同时期的生殖系统变化妇女保健学-研究内容2、影响女性健康的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各种危险因素及其与生殖健康之间相互关系预防医学总论5妇女保健学-研究内容2、影响女性健康的生物、心理、社会等妇女保健学-研究内容3、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流行病学特征、早期诊断、预防措施、治疗原则预防医学总论6妇女保健学-研究内容3、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流行妇女保健学-研究内容4、利于提高防治水平和监测质量的适宜技术5、妇女保健服务的监督和评价方法6、促进女性健康的保健对策和管理方法预防医学总论7妇女保健学-研究内容4、利于提高防治水平和监测质量的适宜妇女保健学-研究对象

3、个体:采用临床医学方法使女性一生的个阶段和特殊生理时期的保健需求得到满足,并对疾病进行筛查和早期诊治 预防医学总论8妇女保健学-研究对象个体:预防医学总论8妇女保健学-研究对象群体:采用预防医学方法研究影响女性健康的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目的预防医学总论9妇女保健学-研究对象群体:预防医学总论9妇女保健学-特点临床与保健相结合面向群体和落实到个人连接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桥梁降低女性因生育、生殖功能紊乱所至疾病、伤残、死亡提高女性总体健康水平预防医学总论10妇女保健学-特点临床与保健相结合预防医学总论10初级卫生保健目标人人享有卫生保健1978年阿拉木图宣言:社会公正和人人享

4、有健康的权利,参与以及团结。卫生保健以人为本与30年前相比,人们更健康、更富裕、寿命更长2008年世界卫生报告-初级卫生保健,过去重要,现在更重要预防医学总论11初级卫生保健目标人人享有卫生保健1978年阿拉木图宣言30年的进步-举例如果儿童死亡率仍与1978年相同,那么2006 年全世界儿童的死亡人数将达到1620 万,而实际死亡人数仅为950 万。这个670 万的差别相当于每天拯救18 329 名儿童。预防医学总论1230年的进步-举例如果儿童死亡率仍与1978年相同,那么WHO的数据每年估计约有50万名妇女死于妊娠或分娩1000多万名婴儿在5岁前夭折其中40%发生在出生后1个月内上述死亡

5、案例中至少2/3可以通过已证实的、有成本效益的干预措施来防止每年可预防大约700万妇女、儿童的死亡预防医学总论13WHO的数据每年估计约有50万名妇女死于妊娠或分娩预防医学总WHO:孕产妇、新生儿和儿童健康伙伴关系创建于2005年9月,合并下属3个伙伴安全母亲和健康新生儿伙伴儿童生存伙伴健康新生儿伙伴-目标:强化和协调国家、地区、全球行动,提高孕产妇、新生儿和儿童健康预防医学总论14WHO:孕产妇、新生儿和儿童健康伙伴关系创建于2005年9月孕产妇、新生儿和儿童健康伙伴关系成员:80多个国家代表、联合国和一些多边组织、非政府组织(NGO)、卫生专业协会、基金会、学术研究机构、双边捐助机构预防医

6、学总论15孕产妇、新生儿和儿童健康伙伴关系成员:预防医学总论15孕产妇、新生儿和儿童健康伙伴关系-提供内容:国家支持大力宣传有效干预监测与评价预防医学总论16孕产妇、新生儿和儿童健康伙伴关系-提供内容:预防医学总中国妇幼卫生服务三大问题一、70%以上可以避免的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大多发生在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二、出生缺陷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三、乳腺癌和宫颈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预防医学总论17中国妇幼卫生服务三大问题一、70%以上可以避免的孕产妇和婴幼妇女保健工作重要性女性健康直接关系到子代健康和出生人口素质女性是家庭健康的监护者女性是社会劳动者半边天女性是生理脆弱人群预防医

7、学总论18妇女保健工作重要性女性健康直接关系到子代健康和出生人口素质预中国妇女保健现状和发展1949-1957年时期1958-1965年时期1966-1976年时期1977-1989年时期1990-1999年时期2000年以后预防医学总论19中国妇女保健现状和发展1949-1957年时期预防医学总论11949-1957年时期-第一次全国妇幼卫生座谈会推广新法接生团结改造旧产婆培训新法接生员减少产褥热和新生儿破伤风禁娼、治疗性病预防医学总论201949-1957年时期-第一次全国妇幼卫生座谈会1958-1965年时期-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进一步防治子宫脱垂的通知关于女工劳动保护工作的报告关于女学生经

8、期卫生与劳动几项原则规定关于当前妇幼卫生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法接生工作,消灭新生儿破伤风,降低产妇感染率的通知预防医学总论211958-1965年时期-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进一步防治1966-1976年时期-十年动乱农村新法接生率普遍下降城市医疗质量下降极个别地区的妇幼保健机构继续开展工作四川彭县1971年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1975年国务院批转关于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的报告,提出把计划生育、妇幼卫生工作提到重要日程预防医学总论221966-1976年时期-十年动乱农村新法接生率普遍下降1977-1989年时期围生保健为重点;计划生育规范化;开展国际合作项目1980年妇幼卫生工作条例(试

9、行草案)人才培养-同济、上海医科大学增设“妇幼保健班”、“妇幼保健研究生班”、“妇幼保健系”全国城乡孕产期保健质量标准和要求预防医学总论231977-1989年时期围生保健为重点;计划生育规范化;开1977-1989年时期围生保健为重点;计划生育规范化;开展国际合作项目1986年全国150多个3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普遍开展“孕产妇系统管理”1987年建立18个城市参加“围产信息保健网”1988年杭州召开全国农村孕产妇保健管理经验交流会预防医学总论241977-1989年时期围生保健为重点;计划生育规范化;开1977-1989年时期围生保健为重点;计划生育规范化;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农村孕产妇系统管理

10、办法 农村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产科设置装备基本要求农村助产人员管理条例家庭接生常规预防医学总论251977-1989年时期围生保健为重点;计划生育规范化;开1977-1989年时期围生保健为重点;计划生育规范化;开展国际合作项目认真做好计划生育指导工作的指示关于提高节育手术质量的通知节育手术常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条理(试行)计划生育技术人员考核标准预防医学总论261977-1989年时期围生保健为重点;计划生育规范化;开1977-1989年时期围生保健为重点;计划生育规范化;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建立儿童死亡、孕产妇死亡、出生缺陷检测网1979年始,卫生部与WHO、UPDF、UCDF、WB等国际组织合作,

11、实施人才培训、围生期保健、妇幼卫生示范县、扩展县合作项目“母婴安全”、“儿童优先”世界潮流与概念引进预防医学总论271977-1989年时期围生保健为重点;计划生育规范化;开1990-1999年时期法制管理新阶段1991.3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九十年代行动计划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国妇女发展纲要(19952000)1994.10.27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预防医学总论281990-1999年时期法制管理新阶段1991.3儿童生1990-1999年时期法制管理新阶段1990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人口基金会资助、WHO参与执行加强中国基层妇幼卫生/计划生育服务合作项目实施27个省

12、、自治区中300个老、少、边穷县进入项目6所部属医科大学技术支持预防医学总论291990-1999年时期法制管理新阶段1990年,联合国儿1990-1999年时期法制管理新阶段妇幼卫生专业人才培养开始同济、西安、华西、白求恩、北京、上海妇幼卫生系1992年,21所医院、妇幼保健院评为首批爱婴医院1996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孕产妇死亡、出生缺陷三网合并,全国116个市(县)部分地区进入妇幼卫生年报信息系统(北医)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华西)预防医学总论301990-1999年时期法制管理新阶段妇幼卫生专业人才培养1990-1999年时期法制管理新阶段1996中国妇幼卫生事业发展“九五”规划和

13、2010年目标纲要提出今后15年应坚持以下指导方针:预防医学总论311990-1999年时期法制管理新阶段1996中国妇幼卫1996中国妇幼卫生事业发展“九五”规划和2010年目标纲要1.实现两个纲要和“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战略目标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3.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预防医学总论321996中国妇幼卫生事业发展“九五”规划和2010年目标纲1996中国妇幼卫生事业发展“九五”规划和2010年目标纲要4.以保健为中心,保健和临床相结合,面向基层,面向群体5.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事求是工作原则预防医学总论331996中国妇幼卫生事业发展“九五

14、”规划和2010年目标纲1996中国妇幼卫生事业发展“九五”规划和2010年目标纲要6.树立大卫生观念,强化政府行为,注重多部门支持与协作,充分利用一切妇幼卫生资源,动员社会个方面积极支持与参与,促进妇幼卫生事业发展7.妇幼卫生事业与社会经济及整个卫生事业的协调发展预防医学总论341996中国妇幼卫生事业发展“九五”规划和2010年目标纲2000年后时期-20012001201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实施方案2002中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行动计划2004卫生部关于开展免费婚前保健咨询和指导的通知2006卫生部关于加强预防爱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指导意见预防医学总论352000年后时

15、期-200120012010年中全世界妇女保健的发展趋势1975“联合国妇女十年(19751985)1987年,“国际母亲安全”会议,建立“母亲安全”项目1994年,“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生殖健康”新概念的提出,开罗宣言1995年,北京世界第四次妇女代表大会,妇女健康为大会主题之一预防医学总论36全世界妇女保健的发展趋势1975“联合国妇女十年(1975全世界妇女保健的发展趋势国际社会一直呼吁:妇女的健康、快乐和尊严应受到重视。保证母亲安全应成为全球性的行动妇女健康直接关系到子代健康和人口素质预防医学总论37全世界妇女保健的发展趋势国际社会一直呼吁:预防医学总论37全世界妇女保健的发展趋势

16、WHO认为影响妇女健康的8个内容是:1.营养2.生殖健康3.工作和劳动环境保护4.传染性疾病5.非传染性疾病6.滥用药品7.精神卫生8.家庭暴力预防医学总论38全世界妇女保健的发展趋势WHO认为影响妇女健康的8个内容是:据WHO统计数据:全世界每分钟:380名妇女妊娠-其中180名为非意愿性110名经受妊娠合并症40名进行不安全流产1名孕产妇死亡预防医学总论39据WHO统计数据:全世界每分钟:预防医学总论39今后一段时期内,生殖健康仍是妇女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2006年,WHO 提出全球生殖健康的17项监测指标:总和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孕产妇死亡率(maternal

17、 mortality rate)围生儿死亡率(preinatal mortality rate)低出生体重率(pervalence of low birth weight)妇女贫血患病率(prevalence of anemia in women)孕期保健覆盖(antenatal care coverage)避孕率(contraceptive prevalence)预防医学总论40今后一段时期内,生殖健康仍是妇女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2006年妇幼保健机构组织妇幼保健行政、专业、基层机构构成图卫生部妇幼司省卫生厅妇幼处市(州)卫生局妇幼科县(区)卫生局专、兼职干部国家妇幼卫生中心省妇幼保健院市(州

18、)妇幼保健院县(区)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中心(站)村卫生室预防医学总论41妇幼保健机构组织妇幼保健行政、专业、基层机构构成图卫生部省卫生殖健康与妇女保健Reproductive Health指人类在生殖系统、生殖功能和生殖过程的各个方面处于健康和良好的状态1988年,WHO 人类生殖研究特别规划暑(HRP)率先提出生殖健康的概念,1994年4月由WHO正式定义。预防医学总论42生殖健康与妇女保健Reproductive Health指人生殖健康的WHO定义:在生命所有阶段的生殖功能和过程中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1995年世界卫生大会再次强调WHO的

19、全球生殖健康策略的重要性,并提出“2015年人人享有生殖健康”的国际卫生奋斗目标。预防医学总论43生殖健康的WHO定义:在生命所有阶段的生殖功能和过程中的身WHO生殖健康的内涵:人们能够进行负责、满意和安全的性生活,而不担心传染疾病和以外妊娠;人们能够生育,并有权决定是否、何时生育和生育间隔;妇女能够安全地通过妊娠和分娩,妊娠结局是成功的,婴儿成活并健康成长;夫妇能够知情选择和获得安全、有效和可接受的节育方法预防医学总论44WHO生殖健康的内涵:人们能够进行负责、满意和安全的性生活,与以往的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内容相比较生殖健康涉及的内容更广泛、更刻,更重视保健服务的质量、服务对象的需求与参与程

20、度、人的健康和保健权利、人们对性和生育的决策能力,以及健康的社会性和科技整合性等方面。预防医学总论45与以往的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内容相比较生殖健康涉及的内容更广泛生殖健康是人类健康的核心WHO新的生殖健康概念关注多方面:母亲安全计划生育性健康与性传播疾病儿童生存与发展预防医学总论46生殖健康是人类健康的核心WHO新的生殖健康概念关注多方面:预WHO新的生殖健康概念涉及以下多个学科领域:妇幼保健妇产科儿科胚胎发育学遗传学流行病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伦理学预防医学总论47WHO新的生殖健康概念涉及以下多个学科领域:妇幼保健流行病学生殖健康与妇女保健妇女约占总人口的50%,属于弱势群体从整体说,生殖健康

21、是男、女两性的共同需求,但由于生物和社会文化等因素,女性在生殖健康方面所承受的负担、责任和危险要比男性大的多,原因如下:预防医学总论48生殖健康与妇女保健妇女约占总人口的50%,属于弱势群体预防医女性在生殖健康方面所承受的负担、责任和危险要比男性大的多的原因如下:1.妇女承担特殊的生育功能,受到与妊娠、分娩有关的健康威胁;2.妇女生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使之容易感染性传播疾病;3.计划生育方面,妇女多数处于从属、被动地位,承担避孕主要责任和负担;预防医学总论49女性在生殖健康方面所承受的负担、责任和危险要比男性大的多的原女性在生殖健康方面所承受的负担、责任和危险要比男性大的多的原因如下:4.不

22、孕症应为夫妇双方的共同责任,而事实上妇女却不公平地担负了大部分的责任;5.在性问题方面,受社会、宗教、文化的影响,妇女一直处于被动和从属地位,多数没有支配权和自主权。预防医学总论50女性在生殖健康方面所承受的负担、责任和危险要比男性大的多的原影响生殖健康的因素1.社会文化、经济水平生殖健康与文化/经济水平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共同发展的;预防医学总论51影响生殖健康的因素1.社会文化、经济水平预防医学总论51影响生殖健康的因素2.妇女的地位和权利:社会制度起决定作用,并与经济状态、文化教育水平、环境因素、卫生保健知识紧密相关上述两个属于社会因素对生殖健康的影响,将在后面

23、祥述。预防医学总论52影响生殖健康的因素2.妇女的地位和权利:预防医学总论52影响生殖健康的因素3.环境因素:影响生育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已经明确的环境内分泌干扰因素有70多种,如:放射线抗肿瘤药物苯及其衍生物铅、锰、汞、镉、钴有机溶剂麻醉气体细胞生长抑制剂人工合成雌、雄激素其他预防医学总论53影响生殖健康的因素3.环境因素:预防医学总论53影响生殖健康的因素-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生殖健康的影响:不良妊娠结果增加妊娠并发症通过胎盘使子代致癌精子质量下降其他预防医学总论54影响生殖健康的因素-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生殖健康的影响:预防影响生殖健康的因素4.产科因素:99%孕产妇死亡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其中

24、90%以上是可以避免的发展中国家15-44岁女性疾病负担12-30%是与妊娠有关疾病引起-发达国家每年14%新生儿,1%孕产妇死亡;预防医学总论55影响生殖健康的因素4.产科因素:预防医学总论55影响生殖健康的因素-产科因素-五种产科原因导致全球75%孕产妇死亡,它们是:产科出血产褥感染妊娠高血压难产不安全流产预防医学总论56影响生殖健康的因素-产科因素-五种产科原因导致全影响生殖健康的因素5.生殖道感染和性传播疾病:近20年,无论在全球还是在中国,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均呈快速增高趋势,流行趋势严峻;尤其是HIV/AIDS。世界银行将此类疾病列为发展中国家年轻女性疾病负担的第二位主要

25、原因。预防医学总论57影响生殖健康的因素5.生殖道感染和性传播疾病:预防医学总论5影响生殖健康的因素HIV/AIDS感染的女性通过母婴传播感染子代;全世界每天大约1500名15以下儿童新发HIV感染,90%以上在发展中国家;HIV/AIDS导致的全球健康危机和疾病负担成为影响女性生殖健康的新挑战。预防医学总论58影响生殖健康的因素HIV/AIDS感染的女性通过母婴传播感染影响生殖健康的因素6.生育调节:生育年龄、生育间隔、意愿生育有效的避孕是实现生育调节的重要措施发展中国家:已婚妇女避孕率从20世纪60年代10%左右上升到目前60%以上预防医学总论59影响生殖健康的因素6.生育调节:预防医学总

26、论59影响生殖健康的因素-生育调节-最常用的避孕方法:女性输卵管结扎宫内节余器避孕药避孕套(安全套)预防医学总论60影响生殖健康的因素-生育调节-最常用的避孕方法:预防影响生殖健康的因素-生育调节生育调节存在的问题:许多发展中国家,避孕普及率有很大差异;相当一些国家(非洲)不能提供有效、满意和可接受的服务,知识和信息极为不足;多数成年男性认为避孕是女人的事情,与男人无关;许多计划生育服务没有将男性列为服务对象,男性不愿意承担避孕节育的责任。预防医学总论61影响生殖健康的因素-生育调节生育调节存在的问题:预防医学总影响生殖健康的因素-生育调节非意愿生育/人工流产1/4-1/3的孕产妇死亡与非意愿

27、生育有关全世界每年约有5000万人选择人工流产不安全人工流产致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在有些国家高达20-30%有些发展中国家孕产妇死亡30-50%由于不安全人工流产并发症所致预防医学总论62影响生殖健康的因素-生育调节非意愿生育/人工流产预防医学总影响生殖健康的因素-生育调节不安全人工流产并发症:盆腔感染大出血子宫穿孔预防医学总论63影响生殖健康的因素-生育调节不安全人工流产并发症:预防医学社会因素对妇女健康的影响常见影响女性健康的社会因素:1、社会地位2、经济状况3、文化习俗4、教育水平5、就业6、地理区域7、医疗保健服务的提供8、社会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预防医学总论64社会因素对妇女健康的影响常见

28、影响女性健康的社会因素:预防医学1、社会地位历史和传统文化陋习影响导致:女性在社会、家庭、经济、就业、受教育、文化-受歧视地位医疗保健服务缺乏生活质量较差健康不利状况预防医学总论651、社会地位历史和传统文化陋习影响导致:预防医学总论652、经济状况孕妇死亡率:经济发达国家 Vs 发展中国家5-10/10万 Vs 200/10万国民人均收入与婴儿死亡率呈负相关家庭年人均收入与孕产妇死亡率呈负相关妇女有独立的经济收入,死亡率低预防医学总论662、经济状况孕妇死亡率:预防医学总论663、文化习俗发展中国家-重男轻女弃女婴女胎选择性人工流产家庭中不公平待遇:营养不良率高承担家务劳动入学率低疾病就诊时

29、间延长/迟预防医学总论673、文化习俗发展中国家-重男轻女预防医学总论674、教育水平教育水平与疾病死亡呈负相关全世界文盲比例:男:女=1:2低教育水平影响就业、经济收入接受保健知识能力差预防医学总论684、教育水平教育水平与疾病死亡呈负相关预防医学总论685、就业15-19岁就业率,女性高于男性意味着女性的高失学率早婚、早育多子女孕产妇死亡率、发病率高性传播疾病发生率高预防医学总论695、就业15-19岁就业率,女性高于男性预防医学总论696、地理区域农村及偏远地区妇女健康状况较城镇女性差孕产妇死亡率高:城市20-40/10万Vs农村50-150/10万偏远地区大于200/10万与妊娠分娩有

30、关疾病发生率高:贫血、产后出血、产褥感染、产伤预防医学总论706、地理区域农村及偏远地区妇女健康状况较城镇女性差预7、医疗保健服务的提供卫生保健服务系统提供:健康促进、预防疾病、 医疗和康复服务发展中国家 :卫生资源短缺,不能对大多数人群提供最低限度的卫生服务,包括妇幼保健。预防医学总论717、医疗保健服务的提供卫生保健服务系统提供:预防医学总论717、医疗保健服务的提供我国贫困地区孕产妇死亡的45%在死亡前没有得到任何医疗保健服务。孕产妇死亡危险增高原因:家庭到医院距离大于5公里没有进行产前检查产前检查次数少高危孕妇未能提前住院分娩预防医学总论727、医疗保健服务的提供我国贫困地区孕产妇死亡

31、的45%在死亡前7、医疗保健服务的提供产科服务和管理质量低劣,使严重的产后后遗症增加感染产道损伤子宫脱垂尿瘘。预防医学总论737、医疗保健服务的提供产科服务和管理质量低劣,使严重的产后后8、社会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社会因素之间互为条件、相互作用经济因素起决定作用贫穷、社会不安定、生态环境恶化互为因果贫穷导致文化落后、愚昧无知、难以接受健康教育和合理的生活方式 卫生设施缺乏和利用不足预防医学总论748、社会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社会因素之间互为条件、相互作用预防8、社会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政治制度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及卫生政策起着重要作用一些发展中(古巴、巴基斯坦、中国)国家的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与同等国家

32、相比要高的多原因政府和社会重视卫生事业提供基本卫生服务、食品、普及教育社会因素是使易感人群发生躯体和心理疾病的促发因子预防医学总论758、社会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政治制度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及卫生综合性妇女保健措施1、将妇幼卫生纳入社会大系统中2、各部门协调与合作3、开展社区妇幼卫生服务4、改变医疗卫生服务取向5、开展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预防医学总论76综合性妇女保健措施1、将妇幼卫生纳入社会大系统中预防医学总论心理因素与妇女健康一、女性心理特点:(一)生物学因素-女性性腺内分泌激素影响-育龄期不同生理阶段情绪变化:情绪不稳、易冲动、焦虑、抑郁预防医学总论77心理因素与妇女健康一、女

33、性心理特点:预防医学总论77(一)生物学因素-女性性腺内分泌激素影响5-HT、月经过少、泌乳催乳素催乳素焦虑、抑郁、精力下降、应激耐受性下降雌激素维持多巴胺、5HT、乙酰胆碱活性孕激素雌激素受体数量抑郁预防医学总论78(一)生物学因素-女性性腺内分泌激素影响5-HT、月经心理因素与妇女健康一、女性心理特点:(二)社会文化因素:“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被动顺从、依附性易妒忌心胸狭窄自卑虚荣心预防医学总论79心理因素与妇女健康一、女性心理特点:预防医学总论79常见妇女心理问题与保健要点一.经前期综合征二.孕产期常见心理问题三.更年期常见心理问题预防医学总论80常见妇女心理问题与保健要点一.

34、经前期综合征预防医学总论80一.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从排卵后出现到行经后消失的一组躯体和精神症状,在经前最为明显。发生率30-40%-易感人群:25-35岁个人/家族抑郁症史偏头痛史产后抑郁症史吸烟、饮酒习惯预防医学总论81一.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一.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心理症状:情绪不稳定、烦躁、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甚至自杀念头-躯体症状:头痛、乳房胀痛、腹泻、便秘、下腹痛、双下肢水肿预防医学总论82一.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一.经前期

35、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发生原因:1、雌/孕激素比例失调:-雌激素 、孕激素、催乳素5-HT、多巴胺催乳素孕激素雌激素 焦虑、抑郁预防医学总论83一.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一.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2、人格因素敏感多疑易自责易紧张预防医学总论84一.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一.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3、社会文化背景对月经的了解和态度负性生活事件长期生活在不和睦家庭中长期性生活不协调预防医学总论85一.经前期综合

36、征(Premenstrual syndrome二.孕产期常见心理问题(一)妊娠期常见的心理异常表现:孕早期:味觉、嗅觉敏锐,对食物爱好改变明显;恶心、呕吐明显- 缺乏家庭温暖 流产、引产史孕晚期:害怕分娩过程,无着落感如果伴有产科并发症,抑郁、焦虑不安感更加明显预防医学总论86二.孕产期常见心理问题(一)妊娠期常见的心理异常表现:预防(一)妊娠期常见的心理异常表现:多疑敏感者,常表现对躯体情况的过分关注,如:夸大躯体不适怀疑胎儿畸形或死亡怀疑丈夫对自己不好/有外遇预防医学总论87(一)妊娠期常见的心理异常表现:多疑敏感者,常表现对躯体情况(一)妊娠期常见的心理异常表现:治疗与保健要点:孕早期:

37、不主张轻易采用精神科类药物治疗;向丈夫、家属讲解妊娠期身心变化的知识,使孕妇得到丈夫、家人的支持、理解和精神安慰;症状较重者,与精神科医生一起制定治疗方案,并决定是否终止妊娠预防医学总论88(一)妊娠期常见的心理异常表现:预防医学总论88二.孕产期常见心理问题(二)产后心理异常:1、产母郁闷/产后心境不良:从分娩开始到产后10日内出现的短暂、轻微的心境不良状态。发生率:15-80%产后3日:84.%郁闷持续24小时:65%预防医学总论89二.孕产期常见心理问题(二)产后心理异常:预防医学总论891、产母郁闷/产后心境不良:主要症状为:郁闷、哭泣、不安、轻度情绪紊乱、易疲乏、焦虑一般持续数日,预

38、后良好极少数发展为产后抑郁预防医学总论901、产母郁闷/产后心境不良:预防医学总论90(二)产后心理异常:2、产后抑郁(postpartum depression):是介于产后抑郁性精神病和产母抑郁之间的一种精神状态。指产后6-8周发生的抑郁,病程较产母郁闷长。用Edinburgh产后抑郁量表测定,日本为3.1%,英国为20%,中国为17.9%预防医学总论91(二)产后心理异常:预防医学总论912、产后抑郁:产时及产后存在并发症,如:滞产、难产、剖腹产、产钳、及产后乳头皲裂、乳腺炎的产妇容易发生有精神病家族史者,产后容易发生曾患经前抑郁、经前期综合征者也易发生孕期遇到一些应激生活事件,如:夫妻

39、分居/关系不融洽、亲人死亡、失业、住房拥挤、经济困难预防医学总论922、产后抑郁:预防医学总论92人格特征与血产后抑郁的发生有关。多数妇女在孕期和产后第一个月都有心理“退化”的表现,即行为变得更原始和孩子气;特别是当母亲所扮演的角色不适合时更容易发生。重视产后保健,即使发现产母郁闷和产后抑郁的产妇是保健重点。预防医学总论93人格特征与血产后抑郁的发生有关。预防医学总论93三.更年期常见心理问题心理异常表现:1、抑郁状态2、焦虑3、偏执4、神经衰弱躯体症状:潮红、潮热、出汗、胸闷、气短、心悸、腰背关节痛预防医学总论94三.更年期常见心理问题心理异常表现:预防医学总论94三.更年期常见心理问题解决

40、方式-更年期门诊:让她们认识和了解到更年期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随着绝经时间的延长,症状会自然消失或减退采取认知疗法和放松疗法对焦虑、抑郁精神症状严重者要及时转诊对躯体症状明显者采用激素补充疗法预防医学总论95三.更年期常见心理问题解决方式-更年期门诊:预防医学总环境因素与妇女保健(一)环境因素的概念:对人类而言,环境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及空间内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环境因素按其属性可以分为:物理性:躁声、振动、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化学性:种类繁多、成分复杂生物性: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生物性变应原预防医学总论96环境因素与妇女保健(一)环境因素的概念:预防医学总论96环境因素与妇女保健(二)环境与健康的关系1、自然环境与健康: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它提供人类维持生命的必需物质;但是,由于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使某些地区的水或土地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会引起该地区居民的特异性疾病地方病,如:克汀病、克山病预防医学总论97环境因素与妇女保健(二)环境与健康的关系预防医学总论97(二)环境与健康的关系2、环境污染与健康:人类为生存的需要,对自然环境加以改造而形成新的人工化环境,如:修建水利工程、人工岛工农业生产所产生的废弃物排入环境如果这些废弃物的浓度超标,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破坏生态环境,影响人体健康-环境污染。预防医学总论9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