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原创课件_第1页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原创课件_第2页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原创课件_第3页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原创课件_第4页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原创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澳门归回之日,七子之歌传唱大江南北,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响。这首歌的歌词就是著名的爱国学者、诗人和大勇的革命烈士闻一多先生创作的。今天,我们来学习臧克家写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去深入了解闻一多的精神品格。新课导入澳门归回之日,七子之歌传唱大江南北,引起观众的强烈反第12课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第12课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19052004)现代著名诗人,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并目睹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深切的同情,这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初步奠定了基础。诗人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解放后出版的诗集有春风集欢呼集臧克家诗选和长诗李大钊等。粉碎“四人帮”后,诗

2、人又写了不少作品,并任复刊后的诗刊顾问。作者简介臧克家(19052004)现代著名诗人,1905年生于闻一多,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生于湖北省浠水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学校读书时即参加学生运动。1925年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年7月15日被特务暗杀。人物介绍闻一多,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生于湖北新诗集红烛(1923)、死水(1928)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

3、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新诗集红烛(1923)、死水(1928)是现代诗地壳() 仰之弥( )高 校()补 炯炯()目光 赫()然 目不窥()园函()寄 迥()乎不同漂()白 气冲斗()牛qio mjiohjinghnkujingpiodu字词注音地壳() 仰之弥( )高 q锲而不舍:群蚁排衙:兀兀穷年:指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勤劳不懈。指整齐地排列着。排衙,原指旧时官署陈设仪仗,全署属吏依次参拜长官的情状。比喻有恒心,有毅力。词语解释锲而不舍:指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勤劳不懈。指整齐地排列潜心贯注:气冲斗牛:衰微:赫然:(国家、民族等)衰落,不兴旺。形容令人惊讶的事物突

4、然呈现的样子。用心专注而深刻。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潜心贯注:(国家、民族等)衰落,不兴旺。形容令人惊讶的事物突文章写了闻一多先生的哪几件事?学者方面革命家方面 写闻一多先生写作唐诗杂论、楚辞 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 写了闻一多先生起稿政治传单、群 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整体感知文章写了闻一多先生的哪几件事?学者 写 作者在两个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在两句之间又注意彼此的关联,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这篇文章的结构思路是如何安排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做了再说,做了不说”“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 作为革命家的方面”两个句子完成过渡 作者在两

5、个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 本文的中心是什么? 记叙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略,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本文的中心是什么?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目的在于救国。研读赏析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诗兴不作”是文 1930

6、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望闻问切”是拟人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意思是闻一多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却乐在其中,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表现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潜心研究的怡然自适,与“大开光明之路”一脉相承。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情有很多,作者为什么单选写作唐诗杂论楚

7、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 作者所选的材料有典型性,能以少胜多,这三件事已经把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孜孜不倦钻探宝藏的治学精神表现出来了。合作探究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情有很 作者从哪些方面详细叙写闻一多先生编写唐诗杂论时的情况?突出表现了什么? 写闻一多先生研究唐诗,并没有写他研究的详细内容,而是着重写他研究的目的和态度。突出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研究学问的目的在于救国,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以及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作者从哪些方面详细叙写闻一多先生编写唐诗杂论 略写闻一多先生写作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两书,意在说明什么? 意在强调“做”了也没有说的意思,表达的侧重

8、点与介绍写唐诗杂论不同。 略写闻一多先生写作楚辞校补古典新 闻一多先生后期的思想品格较前期发生了什么变化?前期后期 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终于在学术上取得了累累硕果。 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做了再说,做了不一定说说了就做 闻一多先生后期的思想品格较前期发生了什么变化 前后期所走的不同道路,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其一心谋求救国救民道路的爱国思想、执著的态度、言行一致敢作敢为的做人原则,是始终如一的。 前后期所走的不同道路,反映

9、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 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反复揣摩,相互交流。 文章的语言很形象,如对闻一多语言、肖像的具体描写,形象再现了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品味语言 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反 本文的语言饱含感情,通篇都流露出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崇敬与赞颂之情。 文中很多成对的句子,如“人家说了再说,我是做了再说”,“不动不响,无声无闻”,“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等句,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本文的语言饱含感情,通篇都流露出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崇红烛啊!这样红的烛!红烛红烛诗人

10、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一误再误;矛盾!冲突!红烛啊!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罢!烧罢!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拓展延伸红烛啊!矛盾!冲突!拓展延伸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红烛啊!匠人造了你,原是为烧的。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哦!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红烛啊!流罢!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红烛啊!红烛啊! 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各选取闻一多前后期具有典型性的三件事来写,并作繁简处理,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同学们,学习了本文,我们不仅要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学习闻一多先生崇高的品格与精神,并把它们贯彻落实到我们平时的实际行动当中,热爱祖国,保卫祖国。课堂小结 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各选取闻一多前后期具有典型.通读课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