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22历年辽宁省铁岭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5_第1页
2009-2022历年辽宁省铁岭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5_第2页
2009-2022历年辽宁省铁岭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5_第3页
2009-2022历年辽宁省铁岭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5_第4页
2009-2022历年辽宁省铁岭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住在富人区的她 2009-2022历年辽宁省铁岭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一卷一.历年真题荟萃(共30题)1.一个杯子装满水,就不能再盛更多的水了,想要装更多的水,唯有将杯子里的水倒空。空杯心态就是指要将心里的杯子倒空,将曾经的辉煌、失败都在心态上彻底了结清空,然后,用崭新的自我去迎接崭新的未来。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空杯心态”的是: A.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B.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 C.旧时盛衰莫提及来日方长从头起 D

2、.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将曾经的辉煌、失败都在心态上彻底了结清空;用崭新的自我去迎接崭新的未来。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英雄豪杰,还要看今天的人们,表达了作者创造伟业的坚定自信和伟大抱负,不符合定义;B项:何必单恋一枝花,有重新开始的意思,体现了用崭新的自我去迎接崭新的未来,符合定义;C项:不提及以前的成败,一切重新开始,体现了用崭新的自我去迎接崭新的未来,符合定义;D项:过去虽然有失败,但从今天起要重新开始,体现了用崭新的自我去迎接崭新的未来,符合定义。因此,选择A选项。2.

3、孔子文化节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对“郁郁乎文哉”的文明盛象的具体呈现。从最初的“孔子诞辰故里游”到今天的“孔子文化节”,变化的不只是名称,更是不断饱满的文化_和不断厚植的文化_。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涵养继承 B.素养传承 C.内蕴沉积 D.内涵积淀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文段“更是不断饱满的文化”可知,文段论述的对象是“文化”。A项“涵养”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B项“素养”是指平日的修养。二者多形容人,不用于修饰“文化”,且与“饱满”搭配不当,排除A项和B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厚植”可知,该空搭配“文化”,强调文化的加深、积累。

4、C项“沉积”指沉淀、堆积、聚积,多形容具体事物,不能搭配“文化”,排除C项。D项“积淀”指所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指文化、知识、经验等),且“文化积淀”为固定搭配。因此,选择D选项。内蕴:指包含的内容;蕴蓄在里面。内涵:是一种抽象的但绝对存在的感觉,是某个人对一个人或某件事的一种认知感觉。继承:是指一个对象直接使用另一对象的属性和方法;也指按照法律或遵照遗嘱接受死者的财产、职务、头衔、地位等。传承:泛指对某某学问、技艺、教义等,在师徒间的传授或人与人之间接续的过程。3.坐车系安全带,看似是一件小事,一种习惯,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意识和修养,(俗话说,针眼大的孔,能透过斗大的风)。自觉遵纪守法,从

5、一点一滴做起。只要从自己做起,并且养成一种习惯,我们的社会就会向着更加文明的时代进发。对括号内的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A.就是再小的缝隙,风也能穿过 B.风是自然存在的,它无所不至 C.良好的生活习惯需要从点滴做起 D.从生活习惯上可以看出一个人品质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定位原文,括号内的内容是“俗话说,针眼大的孔,能透过斗大的风”,这句话出现在文段第一句。分析这句话的上下文语境,上文先介绍一件小事、一种习惯能反映一个人的意识和修养,说明习惯的重要性,下文主要强调了要自觉遵纪守法,从一点一滴做起,养成习惯,社会就会更加文明。综上,文段重在强调要从点滴小事养成好的习惯,社会就会进步和发

6、展,也即“俗话说,针眼大的孔,能透过斗大的风”指的是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B项是原文字面意思,理解不到位,排除。D项理解笼统,未突出“从一点一滴做起”,故排除。C项是对括号内内容的准确理解。因此,选择C选项。4.原本生长于三峡地区的野生猕猴桃,于上世纪初被带到新西兰培育,如今这种被命名为“奇异果”的水果,每年给新西兰带来3亿美元收益。“出口”到中国后,每公斤售价50元。这段文字主要告诉我们: A.中国没有很好开发野生猕猴桃的价值 B.新西兰的环境更适合猕猴桃的生长 C.“奇异果”的价值远优于野生猕猴桃 D.野生猕猴桃具有极高的市场价值 参考

7、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讲述了“原本生长于三峡地区的野生猕猴桃,于上世纪初被带到新西兰培育”,接着说明由野生猕猴桃培育而来的“奇异果”给新西兰带来巨大收益,新西兰再将其高价“出口”中国。文段为“分分”结构,主要说明原本属于中国的野生猕猴桃的价值在中国却没能得到充分开发。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的全面概括。因此,选择A选项。B项:文段只是提到“被带到新西兰培育”,并没有说“新西兰的环境更适合野生猕猴桃生长”,无中生有。C项:“奇异果”和“野生猕猴桃”是同一事物,只是说法变化而已。D项:文段强调的是野生猕猴桃极高的价值在中国未被利用起来,并非单纯强调价值之高,偏离重点

8、。5.树根根雕工艺品 A.纸张风筝春天 B.粘土唐三彩古董 C.消费借贷信用 D.泥沙混凝土建筑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树根”是制作“根雕”的原材料,二者属于原材料与成品之间的对应关系,“根雕”是“工艺品”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纸张”是制作“风筝”的原材料,二者属于原材料与成品之间的对应关系,“风筝”与“春天”不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排除;B项:“粘土”是制作“唐三彩”的原材料,二者属于原材料与成品之间的对应关系,“唐三彩”是“古董”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消费”与“借

9、贷”不属于原材料与成品之间的对应关系,排除;D项:“泥沙”是制作“混凝土”的原材料,二者属于原材料与成品之间的对应关系,“混凝土”是“建筑”材料的一种,而非“建筑”的一种,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6.二战后,英国工党政府以贝弗里奇报告为蓝本建立了福利国家,随后很多欧美国家纷纷效仿,其中以瑞典为首的北欧四国更是将福利国家的概念演绎到极致。欧洲福利社会的目标之一是普享性。“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基础建立在企业和个人的高税收之上,给很多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压力,甚至造成国家经济发展的停滞。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介绍欧洲福利社会的目标 B.介绍欧洲福利社会的形成过程 C.揭示欧洲福利社会的

10、基础 D.反思欧洲福利社会的问题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引出“福利社会”这一概念,介绍了福利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指出欧洲福利社会发展至今所存在的弊端和对国家造成的重要不良影响。由此可知,文段重点强调的是欧洲福利社会存在的问题。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A项、B项和C项均不是文段讨论的重点,排除。因此,选择D选项。7.近年来,尤其在一线城市,购买一手新房而非二手房的购房者的比例已经下跌了,部分购房者认为这缘于一手新房价格的上涨。作为价格上涨的依据,他们利用数据证明,即使通过通货膨胀调整,一手新房购买者所付的购房款也远远高于几年前的房价。下

11、列选项中,最能说明上述购房者的论断缺乏说服力的是: A.购买的新房的价值下降得比二手房的价值快得多 B.新房的购买者比例的下降一定表示二手房购买者的比例已然增加 C.二手房的销售相对增加可能由所有购房者中仅仅小份额的购房者的决定来解释 D.数据显示,二手房购买者所付的购房款也远远高于几年前的房价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说明论断缺乏说服力”,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由于一手房价格上涨,导致购买新房的人比例下跌。论据:数据证明,即使通过通货膨胀调整,一手新房购买者所付的购房款也远远高于几年前的房价。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新房价

12、值下降的快慢,与购买新房的人比例下跌的原因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无关选项。二手房购买者比例是否增加,与购买新房的人比例下跌的原因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C项:无关选项。二手房的销售相对增加的解释,与购买新房的人比例下跌的原因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增加反向论据。既然二手房购买者所付的购房款也远远高于几年前的房价,那么就不能说是由于价格上涨导致购买新房的人比例下跌,具有削弱作用。因此,选择D选项。8.民事合同是作为平等主体的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或者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下列不属于民事合同的一项是: A.买卖合同 B.运输合同 C.房屋租赁合同 D.农民土地承包合同 参考答案:D 解题

13、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作为平等主体的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或者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买卖合同是买卖双方作为平等主体的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或者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符合定义;B项:运输合同是承运人将旅客或者货物从起运地点运输到约定地点,旅客、托运人或者收货人支付票款或者运输费用的合同,运输合同是双方作为平等主体的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或者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符合定义;C项:房屋租赁合同是承租人与出租人就房屋租赁的相关权利义务达成一致合意而签订的协议,房屋租赁合同双方签订协议

14、时是平等主体的当事人,符合定义;D项:农民土地承包合同的发包方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承包人一般是农村集体的成员,不符合“平等主体的当事人”这一要件,不是民事合同,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9.科普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文化的相似之处在于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都追求真理普遍性。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人文文化侧重于对人类精神家园的营造,科学文化侧重于对大自然奥秘的探索和物质世界的营建,而科普文化则致力于传播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使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交互融合,协调和平衡发展。这段话主要用于证明: A.科普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文化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明显的区别 B.科普文化的价值取向是追求真理普遍性

15、C.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不同之处 D.科普文化可以使人文与科学协调发展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指出科普文化、人文文化、科学文化三者都追求真理普遍性,接着文段又分别论述三者之间的差别与不同。综上,分段是“分分”结构,需对文段进行全面概括,即文段主要讨论了科普文化、人文文化、科学文化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的全面概括,符合文意。B项、C项、D项概括片面,故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10.2014年我国对美国的双边贸易额比2013年增长: A.9.5% B.4.6% C.5.3% D.3.3%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混合增长率计

16、算问题。 第二步,定位表格,“(2014年)我国对美国进、出口额及增速分别为9764亿元、3.1%;24328亿元、6.4%”。第三步,根据混合增长率计算口诀,“整体增长率介于部分增长率之间,且偏向于基数大的一侧”,则2014年我国对美国的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率应介于3.1%6.4%之间,排除A。由于2014年我国对美国出口额(24328亿元)进口额(9764亿元)。则2014年我国对美国进出口额增长率应靠近出口额增长率(6.4%),则只有C选项(5.3%)满足题意。因此,选择C选项。“整体增长率介于部分增长率之间,且偏向于基数大的一侧”口诀中的“基数”应为基期量,当1+增长率相差不大时,可用现

17、期量代替基期量进行比较。11.社会重视老年工作,关注的重点在于帮助老年人解决他们做不了的各种事情上,这自然是对的,但同时还需要关注老年人自己还能做什么。发现、发掘老年人自己还能做什么,加以支持,提供条件和方便,进行组织引导,这不仅可以增加老年人对社会、家庭的贡献,减轻他人的负担,更有利于老年人身心愉快,健康长寿。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组织引导老年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可以帮助其树立生活信心 B.关注老年人更应当组织引导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为 C.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为可以减轻社会家庭负担,利于长寿 D.老年工作的重点是帮助老年人解决他们做不了的事情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介绍

18、“要帮助老年人解决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然后通过转折词“但”指出“社会重视老年工作需要关注老年人自己还能做什么”,最后对“发掘老年人自己能做什么”的意义进行阐述。文段为“总分”结构,主旨句为转折之后的对策句,主要论述关注老年人需要关注老年人自己还能做什么。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B选项。A项:“帮助其树立生活信心”为无中生有。C项:“可以减轻社会家庭负担,利于长寿”是帮助老年人关注自己能做什么的意义,非对策句,偏离重点。D项:转折之前,非重点部分。12.(1)不说你无用,反来怨我,真是_,唯知饮食之徒。(2)我半生以来不作_,不取不义之财,有何

19、罪过,要遭此报应呢?(3)她自恃年青漂亮,态度傲慢,_,目中无人,是一朵带刺的玫瑰。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饭囊衣架非分之想孤高自许 B.饭糗茹草非池中物孤芳自赏 C.饭囊衣架非分之想孤芳自赏 D.饭糗茹草非池中物孤高自许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填入的成语应与前文的“无用”对应,且应与后面的“唯知饮食”构成并列关系。A项和C项“饭囊衣架”装饭的口袋、挂衣的架子,比喻无用之人,符合语境。B项和D项“饭糗茹草”吃的是干粮、野菜,形容生活清苦,不符合语境,故排除B项和D项。 第二步,分析第三空。填入的成语应与上下文的“态度傲慢”、“目中无人”构成并列。C项“孤芳自赏

20、”指把自己比做仅有的香花而自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符合文意。A项“孤高自许”指孤僻清高,自命不凡,常用于形容处事,语意侧重孤僻,不符合语境,故排除A项。答案锁定C项。第三步,验证第二空。C项“非分之想”比喻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此处“不作非分之想”与后文的“不取不义之财”为并列结构,符合语境。因此,选择C选项。非池中物:像蛟龙一样,不是生活在池塘中的小动物。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13.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_。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的空气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填入上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A.厚厚的云在我们顶上罩着 B.层层的云在我们顶上浮着 C.薄薄的云在我们顶上压

21、着 D.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该空处在第一句中间,应呼应前文的“薄阴”。且文段描绘的是秋天的景象,感情色彩偏积极。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厚厚的云”和B项“层层的云”均表示云很多,而“薄阴”表示云很少,排除A项和B项。C项“压着”与“薄薄的云”搭配不当,且与文段感情色彩不符,排除C项。D项“微微的云”能体现云很少,且“流着”能体现秋季的清爽,符合文意。因此,选择D选项。14.生命童年 A.足球赛决赛 B.蛾蛹 C.太阳日出 D.故事情节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童年”是“生命”的一个阶段,二者属于对应关系

22、。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决赛”是“足球赛”的一个阶段,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B项:“蛾”是成虫形态,“蛹”是幼虫向成虫的过渡形态,二者是“蛾”生命的两个不同阶段,属于并列关系,排除;C项:“日出”指“太阳”在地平线上出现,而非“太阳”的一个阶段,排除;D项:“故事”包含“情节”,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15.理想对于()相当于()对于钻研 A.梦想;学习 B.书籍;欲望 C.志向;探索 D.年龄;路程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 A项:“理想”与“梦想”均指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二者属于近义关系,“学习”

23、需要“钻研”,二者属于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理想”与“书籍”无明显逻辑关系,“欲望”与“钻研”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C项:“理想”指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志向”指人们在某一方面决心有所作为的努力方向,二者属于近义关系,“探索”与“钻研”指深入研究事物的行为和精神,二者属于近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D项:“理想”与“年龄”无明显逻辑关系,“路程”与“钻研”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16.水水杯 A.衣服衣架 B.房子窗户 C.货物集装箱 D.拐杖轮椅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水杯”是装“水”的容器,二者属于物品与容器的

24、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衣架”是挂“衣服”的工具,“衣架”不是容器,排除;B项:“窗户”是“房子”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排除;C项:“集装箱”是装“货物”的容器,二者属于物品与容器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D项:“拐杖”与“轮椅”都是辅助器械,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17.谎言欺骗 A.谣言抱怨 B.谗言无知 C.佯言委婉 D.诤言劝诫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谎言”的目的是“欺骗”他人,二者属于目的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谣言”指没有事实基础的言论,目的是蛊惑他人,与“抱怨”无

25、明显逻辑关系,排除;B项:“谗言”指说坏话诽谤人,目的是诽谤他人,与“无知”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C项:“佯言”指说假话,假装要做什么,目的是欺骗他人,与“委婉”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D项:“诤言”指直率地规劝人改正过错的话,目的是“劝诫”他人,二者属于目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18.国外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当遇到有人冒犯你时,如果你选择原谅冒犯者,冒犯者会更有可能在心理上感到悔恨而产生内在的愧疚。因此,类似的冒犯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将会大大降低。根据以上观点,可以推出: A.遇到冒犯者,原谅是唯一避免再次发生冒犯的方法 B.如果你不原谅冒犯者,类似冒犯行为必然会

26、增加 C.经常原谅冒犯者,就可能减少自己被冒犯的可能性 D.被冒犯者原谅冒犯者,将可能有助于感化冒犯者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第二步,辨析选项。题干观点是:原谅冒犯者可能产生愧疚,因此,冒犯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降低。A项:“唯一”过于绝对,不符合从弱原则,排除;B项:“不原谅冒犯者”是对的“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结论,排除;C项:题干未提及“经常原谅冒犯者”和“自己被冒犯”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被冒犯者原谅冒犯者,将可能有助于感化冒犯者,符合从弱原则,可以推出。因此,选择D选项。19.艾艾是一名室内装饰设计师,她今年买了新房,自己

27、负责全部的装修设计,出于工作需要,她把卧室改造成了一个大大的书房,平时就在书房里画设计图,艾艾还在书房的阳台处设置了健身区域,冬夜,除非下雪或者刮风,否则艾艾肯定会在阳台上做瑜伽。根据以上陈述,以下哪项是艾艾在无风的冬夜所做的? A.画设计图 B.在阳台上做瑜伽 C.如果没有下雪,她就在画设计图 D.如果没有下雪,她就在阳台上做瑜伽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联词“除非否则”等,确定为翻译推理。第二步,翻译题干。瑜伽下雪或者刮风第三步,进行推理。A项:题干当中的逻辑关系并未提到画设计图,故该项无法推出,排除;B项:已知条件“无风的冬夜”否定了“下雪或者刮风”的其中一

28、个,但是“或关系”特性是“全假才假”,所以无法确定“或”关系真假,故该项不能推出,排除;C项:题干当中的逻辑关系并未提到画设计图,故该项无法推出,排除;D项:已知条件“无风的冬夜”否定了“下雪或者刮风”的其中一个,“如果没有下雪”否定了“下雪或者刮风”的另一个,根据“或关系”特性“全假才假”,可知“下雪或者刮风”为假,是对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到:“在阳台做瑜伽”,可以推出。因此,选择D选项。20.过去我们一直强调农村的公共事业由农民、农村集体组织自己办,国家的公共服务没有向农村倾斜。因此,城乡之间公共事业发展的差距非常大,突出的问题,一是基础设施缺乏,二是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

29、事业发展明显滞后。近几年来,国家在农村实施“六小”工程,2014年投入280多亿元,其中包括一部分道路建设资金,农村基础设施的面貌确实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国家在农村教育和卫生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但是差距还是非常大。这段文字主要是强调: A.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差距大 B.“六小”工程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 C.国家投入重点应放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上 D.农村公共事业仍需要国家加大投入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指出过去国家的公共服务没有向农村倾斜,使得农村的公共事发展明显滞后,接着进一步指出国家实施的“六小”工程对农村基础设施的面貌有一定的改善,最后强调“国家在农村教育和卫生方面的

30、投入不断增加,但是差距还是非常大”。综上,文段重在强调农村公共事业与城市的相差仍比较大,国家对农村的公共事业投资力度仍有待提高。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概括片面,排除。B项“六小”工程不是文段的主体,故排除。C项“重点应放在”偏离文段重点,排除。D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是对重点的合理理解。因此,选择D选项。21.高铁已经逐步走入人们的生活。高铁的到来,使我们的旅行更加舒适、快捷,使城市之间的距离变近了。北京到上海,1318公里的路程仅仅需要5个小时,两个城市之间变得如此亲近。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高铁开始走入人们的生活 B.高铁在我国发展得很快 C.高铁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 D.

31、高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指出高铁逐步走入人们的生活。接着进一步说明高铁使城际之间的距离变近了。最后用北京和上海为例进行论证。文段为“分总分”结构,第二句是主旨句。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C选项。A项:只是笼统说明,非重点。B项: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D项:题干说的是高铁使我们的旅行更便利,而说的是高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扩大范围。22.从管理角度上来讲,主管应该是强势的,“一只狮子带领的一群羊”会轻易击败“一只羊带领的一群狮子”。经营管理如同带兵打仗,作为团队领袖的主管,绝对需要稳定军心,给团队挺起无论

32、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的“主心骨”。缺乏强势,团队就缺乏士气和斗志,一个团队的强势是由这个团队的主管是否强势所决定的虎啸震山岗,狮吼百兽惊!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观点,即: A.团队主管的管理能力决定了这个团队的战斗力 B.一个团队的强弱和团队主管的强弱有直接关系 C.“狮子”和“羊”的最大差距在于不同的首领 D.只有团队强大了,其中的首领才能建立起威信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提出“主管应该是强势的”,随后对其进行解释说明,最后又重申观点:“缺乏强势,团队就缺乏士气和斗志,一个团队的强势是由这个团队的主管是否强势所决定的”。文段为“总分总”结构,首尾句为文段主旨句。

33、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B选项。A项:“管理能力”与原文话题不符,原文强调的是“强势”。C项:未表述文段核心话题。D项:逻辑错误,原文的逻辑是只有首领强大了,团队才能强大。23.3,2,4,3,12,6,48,() A.18 B.8 C.32 D.9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项数较多,考虑多重数列。 第二步,数列有八项,考虑奇数项、偶数项各自成规律。奇数项:3,4,12,48,是递推积数列,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偶数项:2,3,6,(18),是递推积数列,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所求项为3618。因此,选择A选项。24.2,1,1/2,1/4,1/8,()

34、A.1/10 B.1/12 C.1/16 D.1/14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倍数关系明显,考虑做商。 第二步,观察数列,第一项除以第二项的绝对值都为2,所求项应为,结合选项应为。因此,选择C选项。25.某单位有职工350人,其中58岁以上共有70人,拟为年轻人提供岗位,总体规模压缩为180人,并规定58岁以上的人离岗比例为70。请问58岁以下的人裁减比例约是多少? A.34 B.43 C.40.8 D.51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 第二步,根据“某单位有职工350人,其中58岁以上共有70人”,可知58岁以下共有35070280(人)。现把总体规模

35、压缩为180人,即需要裁员350180170(人)。第三步,因58岁以上的人离岗比例为70,即58岁以上的人裁员707049(人),故58岁以下的人裁员17049121(人),即裁减比例约为43因此,选择B选项。26.“商业信誉”无疑指向的就是“信用”和“名誉”。它是指社会公众对具体商业主体的经济能力、信用状况等所给予的社会评价。在刑法上,并不是所有“损害”商业信誉的行为都将构成犯罪。如该商业主体自身存在问题,经媒体曝光后信用大跌、名誉扫地,这种损害实则是由主体自身的问题所带来的。而媒体行使舆论监督权并无违法,反而应该得到法律的保护。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媒体曝光商家不守商业信誉的行为不违法 B.商家自身问题造成信誉损害不受法律保护 C.法律对损害商业信誉行为的认定十分审慎 D.应出台法律保护媒体对商家进行舆论监督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讲“商业信誉”的含义,然后提出“并不是所有损害商业信誉的行为都将构成犯罪”,之后进一步说明商家自身问题造成信誉损害就不受法律保护,最后强调媒体曝光不违法,应得到法律保护。文段结构为“分总”,主要讲的是媒体曝光商家不守商业信誉的行为不违法。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主要内容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A选项。B项:缺少核心话题词“媒体”。C项:法律对于损害商业信誉行为的认定问题文段并没有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