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培训课件_第1页
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培训课件_第2页
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培训课件_第3页
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培训课件_第4页
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主要内容1.前言2.酶与某些疾病的发生3.酶用于疾病诊断4.酶用于疾病治疗5.酶固定化用于新型药物设计和药物筛选6.总结2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主要内容1.前言2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 现代分子生物学认为生物活动的正常进行都依赖于机体内部生化反应的平衡和稳定,这种复杂而有序的生化反应需要酶来催化调节,以控制体内代谢的正常进行。 因此,一旦疾病发生,究其根本原因都与酶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机体内部发生的疾病,往往由于酶的功能失调,把酶作为药物,补充酶的不足,或调整酶的作用,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在某些疾病中个别酶过表达,这些酶可以作为治疗的

2、靶标。前言3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 现代分子生物学认为生物活动的正常进行都依赖于机体内部一、酶与某些疾病的发生4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一、酶与某些疾病的发生4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皮肤乳白色,毛发淡黄或银白色,瞳孔淡红,虹膜淡灰或淡红,半透明视网膜缺乏色素。1. 酪氨酸酶缺陷白化病5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皮肤乳白色,毛发淡黄或银白色,瞳孔淡红,虹膜淡灰或淡红,半透2. 胱硫醚合成酶缺陷同型胱氨酸尿症多发性血栓形成,晶体脱位,身体瘦长,蜘蛛样指(趾),轻中度智力低下。6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2. 胱硫醚合成酶缺陷同型胱氨酸尿症多发性血栓形成,晶体智力低下,60%患儿有脑电图异

3、常,头发细黄,皮肤色淡和虹膜淡黄色,惊厥,尿有“发霉”臭味或鼠尿味。3. 苯丙氨酸羟化酶缺陷苯丙酮酸尿症7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智力低下,60%患儿有脑电图异常,头发细黄,皮肤色淡和虹膜淡二、酶与疾病诊断8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二、酶与疾病诊断8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酶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1、酶的诊断根据体内原有酶活力的变化来诊断疾病的方法,称为酶的诊断。2、诊断用酶利用酶作为试剂,来测定体内与疾病有关的代谢物质的浓度变化,利用该物质浓度的变化程度作为诊断某种疾病及其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9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酶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1、酶的诊断9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酶疾

4、病与酶活力变化淀粉酶(AMS)胰脏疾病,肾脏疾病时升高;肝病时下降胆碱酯酶肝病、肝硬化、有机磷中毒、风湿等,活力下降酸性磷酸酶(ACP)前列腺癌、肝炎、红血球病变时,活力升高碱性磷酸酶(ALP)佝偻病、软骨化病、骨瘤、甲状旁腺亢进,活力升高;软骨发育不全,活力下降谷丙/谷草转氨酶肝病、心肌梗塞等,活力升高-谷氨酰转肽酶原/继发性肝癌,活力200U以上,阻塞性黄疸、肝硬化、胆道癌等,血清酶活升高醛縮酶急性传染性肝炎、心肌梗塞,血清中酶活力显著升高胃蛋白酶胃癌,活力升高;十二指肠溃疡,活力下降磷酸葡糖变位酶肝炎、癌症,活力升高乳酸脱氢酶(LDH)肝癌、急性肝炎、心肌梗塞,活力显著升高;肝硬化,活力

5、正常端粒酶癌细胞中含有端粒酶,正常体细胞内没有端粒酶活性山梨醇脱氢酶(SDH)急性肝炎,活力显著提高脂肪酶(LPS)急性胰腺炎,活力明显增高,胰腺癌、胆管炎患者,活力升高肌酸磷酸激酶(CK)心肌梗塞,活力显著升高;肌炎、肌肉创伤,活力升高羟基丁酸脱氢酶心肌梗塞、心肌炎,活力增高磷酸己糖异构酶急性肝炎,活力极度升高;心肌梗塞、急性肾炎,脑溢血,活力明显升高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OCT)急性肝炎,活力急速增高;肝癌,活力明显升高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心肌梗塞、恶性贫血,白血病、肌肉萎缩,白血病、淋巴肉瘤、肺癌,转移性肝癌、结肠癌,肝炎、原发性肝癌、脂肪肝、LDH4增高葡萄糖氧化酶测定血糖含量,诊断糖尿病

6、亮氨酸氨肽酶(LAP)肝癌、阴道癌、阻塞性黄疸,活力明显升高酶作为诊断指标10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酶疾病与酶活力变化淀粉酶(AMS)胰脏疾病,肾脏疾病时升高;用酶作为诊断试剂 酶测定的物质用 途葡萄糖氧化酶葡萄糖测定血糖、尿糖,诊断糖尿病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葡萄糖测定血糖、尿糖,诊断糖尿病尿素酶尿素测定血液、尿液中尿素的量,诊断肝脏、肾脏病变谷氨酰胺酶谷氨酰胺测定脑脊液中谷氨酰胺的量,诊断肝昏迷、肝硬化胆固醇氧化酶胆固醇测定胆固醇含量,诊断高血脂等DNA聚合酶基因通过基因扩增,基因测序,诊断基因变异、检测癌基因11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用酶作为诊断试剂 酶测定的物质用 体检表中有

7、关酶的选项12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体检表中有关酶的选项12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三、酶与疾病治疗13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三、酶与疾病治疗13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已知用麴(曲)治疗消化不良的疾病。药用酶用酶来治疗疾病最早是以淀粉酶为代表的各类口服消化用酶。1952年,Innerfield将结晶胰蛋白酶静脉注射治疗脉管炎获得成功。酶用于治疗疾病的发展历史14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已知用麴(曲)治疗消化不良的疾病。酶用于治疗疾病栓溶酶类与心血管疾病15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栓溶酶类与心血管疾病15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溶菌酶16酶在医学方面的

8、应用医学知识溶菌酶16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凝血酶17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凝血酶17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酶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酶 名来 源用 途淀粉酶胰脏、麦芽、微生物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蛋白酶胰脏、胃、植物、微生物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消炎,消肿,创愈,降压脂肪酶胰脏、微生物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纤维素酶霉菌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溶菌酶蛋清、细菌治疗各种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尿激酶人尿治疗心肌梗塞,结膜下出血,黄斑部出血链激酶链球菌治疗血栓性静脉炎,咳痰,血肿,下出血,骨折青霉素酶蜡状芽孢杆菌治疗青霉素引起的变态反应L-天冬酰胺酶大肠杆菌治疗白血病超氧化物歧化酶微生物,植物,

9、动物预防辐射损伤,治疗红斑狼疮,皮肌炎,结肠炎凝血酶动物,蛇,细菌,酵母等治疗各种出血病胶原酶细菌分解胶原,消炎,化脓,脱痂,治疗溃疡右旋糖酐酶微生物预防龋齿 胆碱酯酶细菌治疗皮肤病,支气管炎,气喘溶纤酶蚯蚓溶血栓弹性蛋白酶胰脏治疗动脉硬化,降血脂核糖核酸酶胰脏抗感染,祛痰,治肝癌尿酸酶牛肾治疗痛风18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酶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酶 名来 源用1)在机体内的生理条件下具有较高活力和稳定性;2)对底物有较高亲和力,不受产物和体液中正常成分抑制;3)在体内有较长的半衰期,可缓慢地被分解或排出体外;4)酶制剂纯度高,不含其它毒性物质,来自非致病性酶源。药用酶的一般要求19酶在医学

10、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药用酶的一般要求19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酶与疾病治疗举例20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酶与疾病治疗举例20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1、什么是HCV 肝炎是一种危害性非常严重的疾病。分为甲肝(HAV)、乙肝(HBV)和丙肝(HCV)。甲肝、乙肝已经有各自的疫苗,因此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HCV病毒是一种正链RNA病毒,变异率很高,潜伏期非常长,毒性很高。 美国NIH:未来20年内HCV感染将成为肝衰竭和肝癌的主要因素,将其列为“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严重威胁社会和公共卫生”的疾病。(一) 酶在丙肝(HCV)治疗中的应用21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1、什么是HCV

11、肝炎是一种危害性非常严重的疾病。分为2、NS3抑制剂与丙肝治疗 Victrelis(主要成分为Boceprevir,分子式C27H44N5O5,2011年5月获FDA批准上市),成为治疗丙肝的首个有效药物。 NS3: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是HCV病毒复制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HCV RNA复制时RNA进入复制酶核心部位的“必经之路”。 Boceprevir是一种小分子蛋白酶抑制剂,能以类似于底物的方式与NS3结合,结合之后可捕获NS3活性部位的丝氨酸部分,起酮酰胺上羰基碳与丝氨酸共价结合,从而阻止了病毒RNA进入核心酶,抑制病毒复制,达到治疗丙肝的目的。22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2、NS3抑制剂

12、与丙肝治疗 Victrelis(主要3、NS5B与丙肝治疗 NS5B:HCV病毒复制酶的核心部分,以原RNA为模板合成一条反链RNA,在以此RNA为模板合成一条正链RNA,完成病毒复制。 NS5B 氮端开始的530多个氨基酸构成其催化中心。形状如人右手掌,分为拇指区、手指区和手掌区。 手指区和拇指区是调控该酶与RNA相互作用的区域,手指区与拇指区由两条loop区域连接起来,通过loop的调节,当手指区和拇指区处于关闭状态时,将催化HCV RNA复制。目前已经设计出了多种NS5B的别够抑制剂,通过与NS5B上的别构位点结合,从而使其手指区与拇指区不能关闭,从而抑制HCV复制,达到治疗HCV的作用

13、23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3、NS5B与丙肝治疗 NS5B:HCV病毒复制酶的核几种NS5B别构抑制药物与NS5B的作用 24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几种NS5B别构抑制药物与NS5B的作用 24酶在医学方面的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培训课件 淀美国格兰史克公司开发出了可口服的-分泌酶抑制剂,可特异与-分泌酶催化部位的两个天冬氨酸残基结合,从而将其抑制。 中药成分姜黄素,也可抑制-分泌酶活性,从而对AD有一定的疗效。26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 淀美国格兰史克公司开发出了可口服的-分泌酶抑制剂,1、什么是糖尿病(三) 酶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1型糖

14、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常见于青少年,遗传原因。但不常见,只占总糖尿病病例的5%到10%。 2型糖尿病是我们常见的糖尿病,占患者总数的90%以上。病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完全丧失;胰岛素抵抗。 无论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都会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无法被利用,进而引发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27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1、什么是糖尿病(三) 酶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糖尿病2、胰岛素抵抗导致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机体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原因:胰岛素受体损伤。 酪氨酸蛋白磷酸酶1B(PTP1B)在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中是一种关键酶,在通路中是负调控作用。 胰岛素受体可以发生自磷酸

15、化从而启动下游信号。PTP1B是胰岛素受体自磷酸化的抑制酶。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亚基结合,改变亚基构象随之产生PTP1B的解除酶蛋白酪氨酸酯酶,是PTP1B对胰岛素受体的自磷酸化抑制解除,胰岛素受体自磷酸化发生,产生下游信号通路。28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2、胰岛素抵抗导致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机体细胞对胰岛素 联麦氧钒(BMOV)可以与PTP1B特异结合,影响其活性,将其抑制。作用机理如下: 距离催化微点Cys215残基2nm处存在一个变构抑制位点,联麦钒在此位点结合其螺旋3和6,限制了PTP1B WPD套环的构象变化(对抑制自磷酸化起决定作用),将其活性抑制。联麦氧钒的作用机制29酶在医学

16、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 联麦氧钒(BMOV)可以与PTP1B特异结合,影响其3、在肠道中控制血糖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一类以延缓肠道碳水化合物吸收而达到治疗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物。-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比较成熟的治疗糖尿病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其作用机制为:竞争性抑制位于小肠的各种-葡萄糖苷酶,使淀粉类分解为葡萄糖的速度减慢,从而减缓肠道内葡萄糖的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 30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3、在肠道中控制血糖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一类以延缓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作为调节血糖的药物,与其它药物配合治疗糖尿病。 有了-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糖尿病患者可以开口大吃了!连任了,我再吃FUCK!31酶

17、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作为调节血糖的药物,与其它药物配(四) 酶在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 L-天冬酰胺酶能将血清中的天冬酰胺水解为天冬氨酸和氨,而天冬酰胺是细胞合成蛋白质及增殖生长所必需的氨基酸。 正常细胞有自身合成门冬酰胺的功能,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肿瘤细胞则无此功能。 因而当外来天冬酰胺酶使天冬酰胺急剧缺失时,肿瘤细胞因既不能从血中取得足够天冬酰胺,而又不能自身合成,使其蛋白质合成受阻,增殖受抑制,进而不能生长、存活。32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四) 酶在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 L-天冬酰胺酶能将血清 凝血酶纱布,治疗血友病患者的出血; 补充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清

18、楚体内自由基,可以抗衰老,预防癌症、糖尿病等多种疾病(补Zn、Cu、Mn等); 异柠檬酸裂解酶(ICL) 抑制剂用于治疗肺结核 端粒酶作为靶标用于治疗癌症; 以DNA拓扑异构酶为靶标的环丙沙星,已经作为抗肿瘤药物上市; (五) 酶在其它疾病治疗中的应用33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 凝血酶纱布,治疗血友病患者的出血;(五) 酶在其它疾四、酶固定化用于新型药物设计和要素筛选(一)药用酶固定化 制备药用固定化酶的方法很多, 但当前采用较多的是微囊化包埋法, 即将酶溶液包裹在半透膜内, 制成微球或微囊的剂型。这种剂型既可防止酶脱落或直接与微囊外环境接触, 又能使小分子底物迅速透过膜与酶接触, 其反应

19、产物也能扩散到膜外。34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四、酶固定化用于新型药物设计和要素筛选(一)药用酶固定化34 (1)固定于体内法 将某一种固定化酶植入或包埋于人体某一组织中, 让其长期发挥作用。例如:门冬酸胺酶对白血病有一定疗效, 若将其与人造血管材料制成固定化酶, 再植入人休某一段动脉中, 可大大改善白血病人的症状。 (2)自由于体内法 ,通过口服入胃肠道。如吞服固定化脉酶与尿酸酶微囊可治疗尿毒症。当人的肾脏功能衰竭时, 就不能及时排出体内新陈代谢的最终产物, 如尿素和尿酸等, 导致各种中毒症状。脉酶可以把尿素转化成NH4+和HCO3, 并将有毒的NH4+结合到含氮化合物中, 消除毒性; 尿酸酶把尿酸成尿液排出。服酶和尿酸酶微囊能长期、有效地发挥解毒作用。药用酶固定化应用35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医学知识 (1)固定于体内法 将某一种固定化酶植入或包埋于人体某一 (3)能自由循环于体内法 将某些酶的微囊注入血管内随血液自由循环, 可持久地发挥疗效。例如, 造成儿童智力低下的苯酮酸尿症(PKU), 是机体缺乏苯丙氨酸轻化酶而不能将苯丙氨酸转化成酪氨酸, 而生成多量苯丙酮酸引起的。注射苯丙氨酸经化酶微囊可治疗该病。 (4)把胰蛋白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