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胁痛课件_第1页
中医内科学胁痛课件_第2页
中医内科学胁痛课件_第3页
中医内科学胁痛课件_第4页
中医内科学胁痛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胁 痛 温州市中医院呼吸科刘刚 一、概述 (一)定义 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又称季肋痛或胁下痛。 。 (二) 沿革 1. 内经最早记载,并明确指出胁痛的发生主要是因于肝胆的病变。 2.景岳全书将胁痛病因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并提出以内伤为多见。 一、概述 (三)与现代医学的关系 相当于西医学中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寄生虫病、肝癌、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以及肋间神经痛等。 二、病因病机 (一)病因 1.情志不遂 疏泄不及,气机郁结;疏泄太过,暴怒气逆,均可致肝脉不畅,气机失和而产生胁痛。 2.饮食不节 嗜酒肥甘 , 湿郁化热,湿热互结侵犯肝胆而使肝胆失

2、于疏泄条达导致胁痛。 二、病因病机 (一)病因 3.瘀血阻络 “不通则痛”。 4.外感湿热 湿热之邪,郁结少阳,枢机不利,导致肝胆经气失于疏泄,发生胁痛。 5.久病劳欲,肝阴不足 久病耗伤,劳欲过度,或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精血亏损,水不养木,肝阴不足,络脉失养,致使“不荣则痛” 。 二、病因病机 (二)病机 1.基本病机:肝络失和 。 2.病位:肝胆-脾、胃、肾 。 3.病性:以气滞、血瘀、湿热所致“不通则痛”属实,以精血不足所致“不荣则痛”属虚。 二、病因病机 (二)病机 3.病机转化: 较为复杂,既可由实转虚,又可由虚转实,甚或虚中夹实;既可气滞及血,又可血瘀阻气,但不外乎病在气,或病在血,

3、或气血同病。 4.预后:无论外感或内伤胁痛,只要治疗将养得法,一般预后良好。 三、诊断要点 1.临床特征: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疼痛性质可表现为刺痛、胀痛、隐痛、闷痛或窜痛。 2.病史: 有反复发作的病史。 3.辅助检查: 血常规、肝功能、胆囊造影、B超等有助于诊断。 四、鉴别诊断(一)胸痛与胁痛 胁痛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胀痛或窜痛为主,伴有口苦、目眩等症。而胸痛是以胸部胀痛为主,可涉及胁肋部,伴有胸闷不舒,心悸少寐。 (二)胃痛与胁痛 胃脘痛病位在胃脘,兼有暖气频作、吞酸嘈杂等胃失和降的症状。而胁痛病位在胁肋部,伴有目眩、口苦等少阳经的症状,两者有别。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

4、点 1.辨虚实 (1)实:病程短、来势急,疼痛剧烈而拒按,脉实有力。(2)虚:病程长、来势缓,疼痛隐隐,久久不解而喜按,脉虚无力。 2.辨外感、内伤 胁痛重者,加青皮、川楝子、玄参、郁金。疏泄太过,暴怒气逆,均可致肝脉不畅,气机失和而产生胁痛。久病耗伤,劳欲过度,或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精血亏损,水不养木,肝阴不足,络脉失养,致使“不荣则痛” 。二、病因病机5,P 82次/分,R 18次/分,BP 120/80mmHg,神志清,精神不振,墨菲征(+),无反跳痛及腹肌紧张,肝脾未触及,舌红苔黄腻,脉弦。内经最早记载,并明确指出胁痛的发生主要是因于肝胆的病变。方药:旋覆花汤或血府逐瘀汤 。外感湿热 湿

5、热之邪,郁结少阳,枢机不利,导致肝胆经气失于疏泄,发生胁痛。胁痛病因:肝郁气滞、瘀血停著、湿热蕴结和肝阴不足 。五、辨证论治(2)血瘀:以刺痛为主,痛处固定不移,疼痛持继不已,局部拒按,入夜尤甚。(1)气滞 :胀痛为主,游走不定,痛无定处,时轻时重,症状与情绪变化有关。疏泄不及,气机郁结;久病耗伤,劳欲过度,或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精血亏损,水不养木,肝阴不足,络脉失养,致使“不荣则痛” 。(三)分证论治疏泄不及,气机郁结;(2)血瘀:刺痛为主,且痛处固定不移,疼痛持续不已,局部拒按,入夜尤甚 。胁痛病位:主要在肝胆 。内经最早记载,并明确指出胁痛的发生主要是因于肝胆的病变。(1)实:病程短、来势

6、急,疼痛剧烈而拒按,脉实有力。2天前症状加重,不能自行缓解,遂来就诊。气郁化火,去川芎,加丹皮、山栀子、黄连。预后:无论外感或内伤胁痛,只要治疗将养得法,一般预后良好。疏泄太过,暴怒气逆,均可致肝脉不畅,气机失和而产生胁痛。五、辨证论治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又称季肋痛或胁下痛。(1)气滞 :胀痛为主,游走不定,痛无定处,时轻时重,症状与情绪变化有关。五、辨证论治五、辨证论治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3.辨在气血 (1)气滞:以胀痛为主、疼痛游走不定,痛无定处,时轻时重来势急,症状的轻重每与情志有关。(2)血瘀:以刺痛为主,痛处固定不移,疼痛持继不已,局部拒按,入夜尤甚。

7、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3.辨胁痛性质 (1)气滞 :胀痛为主,游走不定,痛无定处,时轻时重,症状与情绪变化有关。(2)血瘀:刺痛为主,且痛处固定不移,疼痛持续不已,局部拒按,入夜尤甚 。 五、辨证论治 (二)治疗原则 胁痛的治疗应着眼于肝胆,但在治疗原则上应根据“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理论,结合肝胆的生理特点,灵活运用。(1)实证胁痛:宜用理气、活血、清利湿热;(2)虚证胁痛:宜用滋阴、养血、柔肝。 五、辨证论治 (三)分证论治 1.肝气郁结 审证要点: 两侧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疼痛每因情志波动而增减,善太息而得嗳气稍舒 。 治法:疏肝理气和络 。 方药:柴胡疏肝散 。 加减胁痛重

8、者,加青皮、川楝子、玄参、郁金。气郁化火,去川芎,加丹皮、山栀子、黄连。 五、辨证论治 (三)分证论治 2.瘀血阻络 审证要点:胁肋刺痛,痛处固定而拒按,入夜更甚,面色晦暗,胁下有块 ,舌质紫暗,脉沉弦。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 方药:旋覆花汤或血府逐瘀汤 。旋覆花汤:新绛(或茜草代替)、旋覆花、 五、辨证论治 (三)分证论治 3.肝胆湿热 审证要点:胁肋胀痛或灼热疼痛,触痛明显而拒按,或牵及肩背 ,胸脘闷、纳呆、恶心呕吐 ,舌苔黄腻,脉弦滑或数 。 治法:清利肝胆湿热 。 方药:茵陈蒿汤合大柴胡汤 。 五、辨证论治 (三)分证论治 4.肝阴不足 审证要点:胁肋隐痛,绵绵不已,遇劳加重

9、,口干咽燥,心中烦热,两目干涩,头晕目眩 ,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法:滋阴柔肝,养血通络 。 方药:一贯煎 。 六、预防与调护 1保持精神乐观,戒烦躁,禁忧郁。2饮食有节,少食辛辣、海腥、油腻厚味之品,不饮酒。3起居有时,积极配合治疗。应注意休息,劳逸结合。4注意个人卫生,防止外邪入侵。 七、结语 胁痛病因:肝郁气滞、瘀血停著、湿热蕴结和肝阴不足 。 胁痛病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 胁痛病位:主要在肝胆 。胁痛基本治则:实证以理气、活血、清热、祛湿、通络为法;虚证以滋阴养血柔肝佐以理气和络为法。 胁痛除药物治疗外,尚可配合针灸疗法、推拿疗法,效果更佳。 八、思考题1. 何谓胁痛?其病机、病位、治则分别是什么?2. 胁痛各个证型的治法及代表方药是什么? 九、病案分析 男,45岁,右胁疼痛4年,加重2天。 4年前在外就餐油腻后出现右胁疼痛,伴后背痛。此后胁痛常因油腻饮食而诱发,未曾诊治。2天前症状加重,不能自行缓解,遂来就诊。 现症见:右胁肋疼痛,伴后背疼痛,口苦咽干,恶心,纳呆,尿赤,便干。平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