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桥站基坑降水施工方案范本_第1页
御桥站基坑降水施工方案范本_第2页
御桥站基坑降水施工方案范本_第3页
御桥站基坑降水施工方案范本_第4页
御桥站基坑降水施工方案范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1概况1.1基坑工程性质表表1-1 御桥站基坑工程性质表工程部位地面标高(m)基坑开挖标高(m)围护形式围护深度(m)主体基坑南端头井+4.00-22.487地墙49.50标准段轴3轴13-21.435-21.248地墙47.50标准段轴13轴29-21.246-22.638地墙47.5049.50标准段轴29轴30-21.014-20.961地墙47.50北端头井-22.548地墙49.50附属5号风井+3.70-13.09(深坑-14.54)地墙33.008号出入口+4.25-7.33-8.15(深坑-9.45)搅拌桩+地墙18.5722.15(搅拌桩)44.0047.50(地墙

2、)4号风亭及3号出入口+4.30-13.45-13.49地墙32.00联络线联络线+4.08-14.42319.663地墙36.0044.00中间风井中间风井+3.80-8.142-17.202(深坑-18.426)地墙26.0039.101.2环境概况本站位于御青路与御桥路交口北侧,沿御青路南北方向布设站位。御青路下埋设有多种管线,基坑周围建筑物密集,主体基坑西北部为御桥花园二街坊和幼儿园,东北部为万科金XX市,东部为万科商业,南部为既有地铁11号线御桥站。周围环境较为复杂。沪南公路站御桥站中间风井位于沪南公路和A20公路交叉路口西南侧的绿地内。中间风井南侧紧邻拟建外环河小桥桩基(与风井最近

3、距离约6.1米),北侧靠近靠近A20公路下输油管线(与风井最近距离约15米,输油管线埋深8-12米)。竖井周围较为空旷,位于绿化带内。1.3地质概况拟建场地地层分布自上而下为:1填土层;1灰黄色粉质黏土层;灰色淤泥质粉质黏土层;j灰色砂质粉土层;灰色淤泥质黏土层;11灰色黏土层;1t灰色粉砂夹粉质黏土层;12灰色粉质黏土层;22灰色砂质粉土与粉质黏土互层;31a灰色粉质黏土夹粉砂层;31b灰色粉质黏土层;4灰绿色粉质黏土层;2灰黄灰色粉细砂层;1t灰绿色粉质黏土层,仅在车站南端有揭露。本工程地下水主要有赋存浅部土层中的潜水,赋存于1t层、22层中的微承压水及赋存于2层中的承压水。 1)潜水潜水

4、主要有赋存于浅部土层中。勘察期间测得潜水位埋深为0.931.36m(高程3.064.08m),受潮汐、降水量、季节、气候等因素影响而变化。按XX市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12)第12.1条及_地区经验:XX市年平均高水位埋深一般为0.5m,低水位埋深为1.5m。2)承压水拟建场地影响本工程的承压水为1t、22层微承压水层和2层承压水层。1t层层顶埋深约19.420.2m,22层层顶埋深约25.027.3m;2层层顶埋深约45.547.5m。观测期间2层承压水水头埋深为7.54m8.34m,水头标高为-3.66-3.53。根据_地区经验,承压水(微承压水)水位一般低于

5、浅水位,年呈周期性变化,水位埋深一般3m12m。2方案设计依据与降水目的2.1方案设计依据1)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9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行业标准建XX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XX市地下水动态观测规程(CCJ/T76-98)供水管井

6、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CJJ10-86)XX市测量规范(CJJ8-1999)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DLT 52132005)3)地方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12)XX市政地下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G/TJ08-236-2013)基坑工程技术规范(DG/TJ08-61-2010)4)其它供水水文地质手册本工程基坑围护设计资料本工程招标文件及相关招标资料2.2降水目的根据本工程基坑开挖及基础底板结构施工要求,本方案设计降水的目的为:(1)疏干开挖范围内土体中的地下水,方便挖掘机和工人在坑内施工作业;(2)降低坑内土体含水量,提高坑内土体强度;(3)降低下部承压含水层的

7、水位,减少坑底隆起和围护结构的变形量,防止基坑底部突涌的发生,确保施工时基坑底板的稳定性。3降水设计方案3.1 基坑底板稳定性验算基坑开挖后,由于承压含水层上覆土层厚度变薄,其上覆土的压力降低。当上覆土的压力小于或等于承压含水层的顶托力时,承压水将可能使基坑底面产生隆起,严重时使土体被顶裂产生渗水通道,从而发生基坑突涌。通常采用式(3-1)判别基坑开挖后是否处于抗底部承压含水层突涌(以下简称“抗突涌”)稳定(安全)的状态。 式(3-1)如图3-1所示,图3-1 基坑抗承压水突涌稳定性验算原理示意图式(3-1)中:承压含水层顶面至基底面之间的上覆土压力,(kPa)初始状态下(未减压降水时)承压水

8、的顶托力,(kPa)承压含水层顶面至基底面间各分层土层的厚度,其和等于图3-1中的h,(m)承压含水层顶面至基底面间各分层土层的重度,(kN/m3)高于承压含水层顶面的承压水头高度,即图3-1中所示H,(m)水的重度,工程上一般取10,(kN/m3)安全系数,工程上一般取1.051.20;本工程取1.10。由于主体及附属基坑、联络线、竖井揭露土层有差异,因此分别验算各个基坑底板的稳定性。1)主体及附属基坑根据围护设计总说明,主体及附属基坑下揭露的1t层和22层为微承压含水层,2层为承压含水层。(1)1t层第1t层为微承压含水层,计算时1t层水位取计算总说明提供值标高-2.03m。由于本场区内1

9、t层层顶起伏平缓,为便于计算,选取不利勘探孔S8XJ5作为计算参考孔,其1t层层顶标高为-15.21m。安全系数下的承压水顶托力: Pw1.10(15.21-2.03)10.01.10144.98kPa根据计算,本场地针对1t层的临界开挖标高为-6.62m,当基坑开挖至-6.62m时,上覆土压力为:Ps= =(15.21-13.11)17.46+(13.11-6.62)16.71145.12kPa第1t层为微承压含水层,其中主体基坑开挖已经揭露1t层,主体结构对1t层直接疏干;附属结构5号风井、18号线4号风亭及11号线3号口附属基坑开挖接近揭露1t层,考虑疏干井深入井坑底板以下,对1t层直接

10、疏干;8号出入口附属基坑开挖超过临界开挖标高,针对1t层需要考虑降压。具体基坑各部位底板抗突涌稳定性验算结果详见表3-1: 表3-1基坑底抗突涌稳定性验算表(1t层) 开挖部位坑底标高(m)承压水顶托力(1.1wH)(kPa)上覆土压力(hs)(kPa)水位降深需求(m)8号出入口-7.33-8.15(深坑-9.45)144.98119.54133.24(深坑97.82)1.072.32(深坑4.29)(2)22层第22层为微承压含水层,计算时22层水位取勘察报告提供值标高-1.66m。由于本场区内22层层顶起伏平缓,为便于计算,选取不利勘探孔S8XJ5作为计算参考孔,其22层层顶标高为-20

11、.41m。安全系数下的承压水顶托力: Pw1.10(20.41-1.66)10.01.10206.25kPa根据计算,本场地针对22层的临界开挖标高为-8.55m,当基坑开挖至-8.55m时,上覆土压力为:Ps= =(20.41-16.81)17.85+(16.81-15.21)18.30+(15.21-13.11)17.46+(13.11-8.55)16.71206.40kPa本工程主体基坑开挖接近揭露22层,对22层直接疏干;附属基坑中5号风井、4号风亭及3号出入口基坑开挖超过此临界开挖标高,需考虑22层降压,8号出入口基坑的深坑超过此临界开挖标高。具体基坑各部位底板抗突涌稳定性验算结果详

12、见表3-1: 表3-2基坑底抗突涌稳定性验算表(22层) 开挖部位坑底标高(m)承压水顶托力(1.1wH)(kPa)上覆土压力(hs)(kPa)水位降深需求(m)5号风井-13.09(深坑-14.54)206.25130.54(深坑105.23)6.89(深坑9.19)8号出入口-7.33-8.15(深坑-9.45)213.09226.79(深坑105.23)(深坑1.36)4号风亭及3号出入口-13.45-13.49124.27123.577.467.52(3)2层第2层为承压含水层,计算时2层水位取勘察报告提供标高-3.53m。由于本场区内2层层顶起伏平缓,为便于计算,选取不利勘探孔S8X

13、J5作为计算参考孔,其2层层顶标高为-42.01m。安全系数下的承压水顶托力: Pw1.10(42.01-3.53)10.01.10423.28kPa根据计算,本场地针对2层的临界开挖标高为-18.63m,当基坑开挖至-18.63m时,上覆土压力为:Ps= =(42.01-38.61)19.77+(38.61-36.46)17.91+(36.46-25.71)17.79+(25.71-20.41)17.86+(20.41-18.64)17.85423.39kPa本工程主体基坑和联络线基坑开挖超过此临界开挖标高,需考虑降低2层承压水位。本工程附属基坑及中间风井开挖均未超过此临界开挖标高,无需降压

14、。具体基坑各部位底板抗突涌稳定性验算结果详见表3-1: 表3-3基坑底抗突涌稳定性验算表(2层) 开挖部位坑底标高(m)承压水顶托力(1.1wH)(kPa)上覆土压力(hs)(kPa)水位降深需求(m)南端头井-22.487423.39355.196.20标准段轴3轴13-21.435-21.248373.32376.664.254.55标准段轴13轴29-21.246-22.638376.66351.834.256.51标准段轴29轴30-21.014-20.961380.84381.83.793.87北端头井-22.548353.446.362)联络线根据围护结构总说明,1A、2层微承压水

15、和2层承压水,需考虑基坑底板突涌风险。其中,联络线基坑北端开挖较深,南端开挖较浅,基坑北端开挖已经揭露1A层,基坑南端接近揭露1A层,对1A层考虑直接疏干。(1)2层第2层为微承压含水层,计算时2层水位取计算总说明提供值标高-2.94m。由于本场区内2层层顶起伏平缓,为便于计算,选取不利勘探孔LJK2作为计算参考孔,其2层层顶标高为-21.46m。安全系数下的承压水顶托力: Pw1.10(21.46-2.94)10.01.10203.72kPa根据计算,本场地针对2层的临界开挖标高为-9.77m,当基坑开挖至-9.77m时,上覆土压力为:Ps= =(21.46 -18.16)17.70+(18

16、.16-16.16)18.20+(16.16-14.16)17.60+(14.16-9.77)16.80203.76kPa表3-4 基坑底抗突涌稳定性验算表(2层) 开挖部位坑底标高(m)承压水顶托力(1.1wH)(kPa)上覆土压力(hs)(kPa)水位降深需求(m)联络线-14.423-19.663203.72125.3831.807.1315.63(2)2层第2层为承压含水层,由于本场区内2层层顶起伏平缓,由于联络线内的钻孔未揭露2层,针对2层引起的基坑突涌验算参考主体基坑。即针对2层的临界开挖标高为-18.71m。联络线基坑北端开挖超过此临界开挖标高,需考虑降低2层承压水位。联络线基坑

17、南端开挖均未超过此临界开挖标高,无需降压。具体基坑各部位底板抗突涌稳定性验算结果详见表3-1: 表3-5基坑底抗突涌稳定性验算表(2层)开挖部位坑底标高(m)承压水顶托力(1.1wH)(kPa)上覆土压力(hs)(kPa)水位降深需求(m)联络线-14.42319.663421.85504.2404.9501.543)风井根据风井围护设计说明,32a层为微承压含水层,具有一定承压性,需考虑基坑底板突涌风险,32a层水位取勘查报告水位标高-1.92m。选取勘探孔Q7XZ11作为计算参考孔,其32a层层顶标高为-40.39m。安全系数下的承压水顶托力: Pw1.10(40.39-1.92)10.0

18、1.10423.17kPa根据计算,本场地针对32a层的临界开挖标高为-14.89m,当基坑开挖至-14.89时,上覆土压力为:Ps= =(40.39 -22.69)17.79+(22.69-17.39)17.85+(17.39-16.60)17.46423.28kPa根据计算结果,风井一期施工基坑32a层开挖超过临界开挖标高,需考虑降压,二期开挖未超过临界开挖标高,不需要降压表3-6基坑底抗突涌稳定性验算表(32a层) 开挖部位坑底标高(m)承压水顶托力(1.1wH)(kPa)上覆土压力(hs)(kPa)水位降深需求(m)风井一期-17.202(下翻梁-18.502)(集水井-18.426)

19、423.17412.77(下翻梁389.4)(集水井390.99)0.95(下翻梁3.07)(集水井2.94)3.2 降水设计思路1)主要风险 潜水含水层影响基坑开挖。本工程主要软弱土层为第层和第层土,该两层土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土质软弱,高压缩性,具有高灵敏度、低强度的特点。若不采取措施降低土层含水量,将造成开挖面软弱、积水等不良现象,影响开挖面上的施工,较大的含水量也使得土体自立性差,影响开挖效率。 承压含水层突涌。对于主体及附属基坑工程,对基坑开挖造成主要影响有1t、22微承压含水层和2承压含水层;对于联络线基坑工程,对基坑开挖造成主要影响有2微承压含水层和2承压含水层;对于风井基坑工程

20、,对基坑开挖造成主要影响有32a微承压含水层,但31a层含砂量较大,后期需加强对31a层的观测。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承压水上覆土压力变小,当承压水顶托力大于上覆土压力时,承压水突涌便成为基坑开挖过程中最大的风险之一。 基坑降水引发周边环境问题。本站位于御青路与御桥路交口北侧,沿御青路南北方向布设站位。御青路下埋设有多种管线,基坑周围建筑物密集,由于基坑地墙未隔断承压含水层,在周围建筑物附近布置一定量回灌井,降低因基坑降水引起周围地面沉降的风险。 中间风井位于沪南公路和A20公路交叉路口西南侧的绿地内。北侧靠近靠近A20公路下输油管线(与风井最近距离约15米,输油管线埋深8-1

21、2米)。止水帷幕未进入承压含水层,基坑减压降水幅度较大,将对管线造成一定的影响2)设计思路针对本工程浅层土层的风险特点,通常在基坑内布设疏干管井,在基坑开挖前进行一定时间的预抽水,降低开挖土层的含水量,方便土方开挖及开挖面的正常施工。针对承压水突涌风险,布设降压井进行减压降水是常用的工程降水措施,在主体基坑工程中,地下墙插入2层,但尚未隔断,主要采用坑外降水的方式降压;在附属基坑工程中,结合围护结构的特点,针对1t层,8号出入口附属基坑采用坑外降水的方式降压,针对22层,5号出入口附属基坑、4号风亭及3号出入口附属基坑采用坑内降水的方式降压;在联络线工程中,地墙插入3a层,对2层已经隔断,但未

22、隔断2层,针对2层采用坑内降水的方式降压,针对2层采用坑外降水的方式降压;在中间风井基坑内,针对32a层,采用坑外降水的方式降压。 针对本工程环境风险问题,考虑于坑外布置一定数量的承压水观测井,通过观测坑外水位变化简介判断围护的止水效果。3.3 疏干设计采用围护明挖施工时,需及时疏干开挖范围内土层中重力水含量,保证基坑干开挖的顺利进行。因此,开挖前需要布设若干疏干井,对基坑开挖范围内土层疏干。根据本工程土层情况,本次降水工程单井有效抽水面积a井取200m2。坑内降水井数量计算公式: n = A / a井;式中:n 基坑内降水井数量(口); A 基坑面积 (m2);a井 单井有效降水面积 (m2

23、);考虑到本工程的特殊情况,附属基坑多呈窄长形的,按井间距16m左右进行布设。本工程疏干作用降水井数量布置情况如下表:表3-4 疏干井设计工程部位面积(m2)计算井数(口)实际井数(口)井号主体结构轴1轴13227311.212J1J12主体结构轴13轴29324016.217J13J29主体结构轴29轴304922.53J30J32附属基坑基坑呈窄长形,按井间距16m布置10JF1JF10联络线基坑呈窄长形,按井间距16m布置13JL1JL13中间风井12996.57JZ1JZ7御桥站主体基坑底部为22层,根据降水设计思路,疏干井需将22层水位降至坑底以下,降水井考虑深入至22层层底,以确保

24、对22层的降水效果,故疏干井井深为32m。附属基坑考虑疏干井深入坑底以下6m,5号风井内疏干井JF1JF4井深24m,8号出入口内疏干井JF5JF6井深17m,JF7JF8井深16m,4号风亭及3号出入口内疏干井JF9JF10井深24m;联络线基坑底部为第层、11层、12层,根据降水思路,联络线内疏干井JL1JL4井深23m,JL5JL7井深28m,JL8JL10井深25m,JL11JL13井深27m;中间风井基坑底部为层、11层,根据降水思路,风井内疏干井JZ1JZ5井深26m,JZ6JZ7井深18m。3.4 降压设计御桥站根据计算主体基坑需考虑降低2层水位,附属基坑需考虑降低1t层和22层

25、水位,联络线需考虑降低2层、2层水位,中间风井需考虑降低32a层水位。针对上述基坑,分别建立水文地质数值模型进行井数计算。针对主体、附属、联络线基坑,建立如下水文地质数值模型进行井数计算。模型见图3-2图3-4图3-2 御桥站数值模型计算范围图3-3 御桥站数值模型三维立体图图3-4 御桥站数值模型网格剖分平面图图3-5 御桥站数值模型网格剖分剖面图1)主体基坑主体基坑模拟计算结果如下图所示。图3-6 御桥站主体基坑南段模型计算降水云图如上图所示,南段布置5口抽水井可将2层水位降低69m,满足设计水位降深要求。图3-7 御桥站主体基坑中段模型计算降水云图如上图所示,御桥站中段布置6口抽水井可将

26、2层水位降低78m,满足设计水位降深要求。图3-8 御桥站主体基坑北段模型计算降水云图如上图所示,布置3口抽水井可将2层水位降低57m,满足设计水位降深要求。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御桥站主体基坑共布置12口降压井,井号为Y1Y12,降压井考虑至少于承压含水层布置6m滤管,故降压井Y1Y2、Y9Y12井深为57m,降压井Y3Y8井深为55m。2)联络线基坑联络线基坑模拟计算结果如下:图3-9 御桥站联络线基坑模型计算降水云图如上图所示,布置2口抽水井可将2层水位降低1525m,满足设计水位降深要求。图3-10 御桥站联络线基坑模型计算降水云图如上图所示,布置4口抽水井可将2层水位降低1218m,满足

27、设计水位降深要求。图3-11 御桥站联络线基坑模型计算降水云图如上图所示,布置1口抽水井可将2层水位降低1.52.5m,满足设计水位降深要求。3)附属基坑附属基坑模拟计算结果如下:图3-12 御桥站18号线4号风亭及11号线3号口基坑模型计算降水云图如上图所示,布置1口抽水井可将22层水位降低812m,满足设计水位降深要求。图3-13 御桥站5号风井基坑模型计算降水云图如上图所示,布置1口抽水井可将22层水位降低1418m,满足设计水位降深要求。图3-13 御桥站5号风井基坑模型计算降水云图如上图所示,布置2口抽水井可将1t层水位降低1418m,满足设计水位降深要求。根据上述计算结果,附属基坑

28、共布置5口降压井,其中井号为YF2-1YF2-2井深34m,井号为YL2-3井深33m,井号为YF1-1YF1-2井深34m。 4)中间风井基坑风井基坑模拟计算结果如下:如上图所示,布置2口抽水井可将32a层水位降低56m,满足设计水位降深要求。根据上述计算结果,附属基坑共布置2口降压井,井号为YZ1-1YZ2井深51m。3.5 观测井设计(1)坑内观测井:根据计算,御桥站主体基坑共布置12口降压井,按照20%并考虑到基坑呈长条形的特点,共布置3口备用并观测井,井号YG1YG3,井深为55m;5号风井附属基坑内布置1口备用兼观测井,井号YFG2-1,井深34m;8号出入口附属基坑内布置1口备用

29、兼观测井,井号YFG1-1,井深23m;4号风亭及3号出入口附属基坑内布置1口备用兼观测井,井号YFG2-2,井深33m。联络线基坑坑内布置6口降压井,按照20%并考虑到基坑呈长条形的特点,共布置2口观测井并兼作备用井,井号YLG1YLG2,其中YLG1井深为34m,YLG1井深为37m。中间风井基坑坑外共布置2口降压井,但考虑31a层夹砂量较高,坑内布置1口备用兼观测井,井号YZG1,井深51m。(2)坑外观测井: 基坑围护含水层完全隔断,但考虑到周边环境复杂,假设围护局部存在缺陷则坑内降压势必造成对坑外环境的影响,故考虑于坑外布置一定数量的坑外承压水观测井,以检测坑外承压水位变化情况,以便

30、发现不正常水位波动时可及时采取措施。本次针对联络线基坑共布置6口坑外观测井,井号GL1GL6,其中GL1GL4井深41m, GL5GL6,井深34m,布置1口坑外备用兼观测井,井号YLG2-1,井深53m。3.6 回灌井设计御桥站周围建筑物较多,且有已建11号地铁线,环境复杂,且主体基坑围护结构未隔断2承压含水层,为预防降水引起周围地面沉降,对待周围待保护建筑物周围布置回灌井,降低降水引起的沉降风险。本次针对御桥站主体基坑共布置21口回灌井,编号H1H21,井深55m。3.7 抽水试验根据基坑降水设计方案布井平面位置,拟采取如下试验方式:表3-5 抽水试验过程一览表试验阶段试验方式抽水井号观测

31、井号试验目的试验周期第一阶段单井试验Y1Y2、YG1单位涌水量,了解降压井的降水效果至观测井水位基本稳定第二阶段群井试验Y1、Y2YG1检验降水效果,为后期优化方案提供依据,至观测井水位基本稳定第三阶段恢复试验YG1了解层静水位恢复情况至观测井水位基本稳定表3-6 抽水试验过程一览表试验阶段试验方式抽水井号观测井号试验目的试验周期第一阶段单井试验YL1-1YL1-2、YLG1-1单位涌水量,了解降压井的降水效果至观测井水位基本稳定第二阶段群井试验YL1-1、YL1-2YLG1-1检验降水效果,为后期优化方案提供依据,至观测井水位基本稳定第三阶段恢复试验YLG1-1了解 = 5 * GB3 2层

32、静水位恢复情况至观测井水位基本稳定3.8 降水井布置表3-7 御桥站降水井工作量统计工程部位项目名称编号数量(口)深度(m)主体基坑疏干井J1J323232降压井Y1Y2,Y9Y12657降压井Y3Y8655备用兼观测井YG1YG3355坑外回灌井H1H212155附属疏干井JF1JF4421疏干井JF5JF6217疏干井JF7JF8216疏干井JF9JF10224降压井YF2-1YF2-2234降压井YF2-3133降压井YF1-1YF1-2222备用兼观测井YFG2-1134备用兼观测井YFG2-2133联络线疏干井JL1JL4423疏干井JL5JL7328疏干井JL8JL10325疏干井

33、JL10JL13427降压井YL1-1YL1-2234降压井YL1-3YL1-4241降压井YL1-5137降压井YL1-6136备用兼观测井YLG1-1134备用兼观测井YLG1-2137备用兼观测井YLG2-1153坑外观测井GL1-1GL1-4441坑外观测井GL1-5GL1-6234 中间风井疏干井JZ1JZ5526疏干井JZ6JZ7218降压井YZ1YZ2251备用兼职观测井YZG1151坑外回灌井H1H44514井结构设计(注意井管材质)1)管井构造(1)井壁管:井壁管均采用焊接钢管,降水井井壁管直径均为273mm;(2)过滤器(滤水管):滤水管的直径与井壁管的直径应相同;所有滤水

34、管外均包一层30目40目的尼龙网,尼龙网搭接部分约为20%50%;尼龙网包好用铁丝捆绑牢实;(3)沉淀管:滤水管底部搭接1.00m沉淀管,防止井内沉砂堵塞而影响进水;沉淀管底口用铁板封死。2)设计要求(1)井口高度:井口应高于地表以上0.20_.50m,以防止地表污水渗入井内;(2)围填滤料:疏干井的滤料从沉淀管底填至填至地面以下3m;降压井滤料根据图纸填埋。(3)粘土封孔:在滤料围填面以上采用粘土填至地表并夯实,并做好井口管外的封闭工作。3)质量验收(1)井身偏差:井身应圆正,上口保持水平,井的顶角及方位角不能突变,井身顶角倾斜度不能超过1度,井管与井深的尺寸偏差不得超过全长的正负千分之二;

35、(2)出水含砂量:抽水稳定后,出水含砂量不得超过2万分之一(体积比);(3)井内水位:抽水稳定后,井内的水位应处于安全水位以下。5成井施工5. 1前期准备1)测放井位根据设计图纸及总包方确定无误的井位测放井位,井位测放完毕后应做好井位标记,方便后期施工。若布设井位无法正常施工,应及时沟通、处理,必要时适当调整井位。2)埋设护口管埋设护口管时,护口管底口应插入原状土层中,管外应用粘性土或草辫子封严,防止施工时管外返浆,护口管上部应高出地面0.10m0.30m。3)安装钻机安装钻机时,为了保证孔的垂直度,机台应安装稳固水平,大钩对准孔中心,大钩、转盘与孔的中心三点成一线,严把开孔关,钻头与钻杆连接

36、处带两根钻铤,并且,弯曲的钻杆不得下入孔内。5. 2成井施工降水井施工机械设备选用GPS-10型工程钻机及其配套设备。成孔时采用正循环回转钻进泥浆护壁的成孔工艺。1)钻进成孔上部钻进采用轻压慢转,钻压为1535KN,转速2050rpm。成孔施工采用孔内自然造浆,钻进过程中泥浆密度控制在1.101.15,当提升钻具或停工时,孔内必须压满泥浆,以防止孔壁坍塌。泥浆循环宜在泥浆池中进行循环,在现场不具备泥浆池的条件下,可考虑在基坑中开挖一个小泥浆池进行泥浆循环。2)清孔换浆钻孔钻进至设计标高后,在提钻前将钻杆提至离孔底0.50m,进行冲孔清除孔内杂物,同时将孔内的泥浆密度逐步调至1.10,孔底沉淤小

37、于30cm,返出的泥浆内不含泥块为止。使用完后的泥浆通过泥浆箱运出场地进行处理。3)下井管井管进场后,应检查过滤器的缝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首先必须测量孔深,并对井管滤水管逐根丈量、记录。封堵沉淀管底部,为保证沉淀管底部封堵牢靠,下部封堵铁板不小于6mm。其次要检查井管焊接,井管焊接接头处应采用套接型,套接接箍长20mm,套入上下井管各10mm;套管接箍与井管焊接焊牢、焊缝均匀,无砂眼,焊缝堆高不小于6mm。检查完毕后开始下井管,下管时为保证滤水管居中,在滤水管上下两端各设一套直径小于孔径5cm的扶正器(找正器),扶正器采用梯形铁环,上下部扶正器铁环应1/2错开,不在同一直线上。4)围填滤料填滤

38、料前在井管内下入钻杆至离孔底0.30m0.50m,井管上口应加闷头密封后,从钻杆内泵送泥浆进行边冲孔边逐步调浆使孔内的泥浆从滤水管内向外由井管与孔壁的环状间隙内返浆,使孔内的泥浆密度逐步调到1.05,然后开小泵量按井的构造设计要求填入滤料,并随填随测滤料的高度,直至滤料下至预定位置。填滤料时,根据孔口返水情况调整泵量。填滤料过程中要跟踪滤料上返高度。5. 3洗井措施 SKIPIF 1 0 图5-1空压机洗井原理示意图在提出钻杆前利用井管内的钻杆接上空压机先进行空压机抽水,待井能出水后提出钻杆再用活塞洗井。活塞直径与井管内径之差约为5mm左右,活塞杆底部必须加活门。洗井时,活塞必须从滤水管下部向

39、上拉,将水拉出孔口,对出水量很少的井可将活塞在过滤器部位上下窜动,冲击孔壁泥皮,此时应向井内边注水边拉活塞。当活塞拉出的水基本不含泥砂后,可换用空压机抽水洗井,吹出管底沉淤,直到水清不含砂为止,原理见图5-1。洗井完毕后,试抽成功则代表成井完成。5. 4特殊质量控制要求针对本工程降水施工过程中的特殊过程,应按表5-1中所列进行质量控制。表5-1 特殊过程质量控制要求序号检查项目技术要求检查数量1成孔直径(mm)井管外径280mm全数2井管沉设深度(m)偏差0.15m(降压井)全数3井管间距(m)偏差1.00m50%井数4滤料规格D50=612倍d50全数5滤料围填高出滤管顶2m以上,滤料体积9

40、5%全数6孔口段粘土封填不得使用粉性土,厚度1.5m50%井数6降水运行管理6.1降水运行工况1)疏干运行工况疏干降水应提前1520天加载真空负压开始运行,以保证开挖范围内土方的干开挖。 SKIPIF 1 0 图6-1 真空负压疏干井抽水示意图在降水前,监测单位应及早施工坑外潜水位观测孔。潜水水位观测孔施工完成后及时开启疏干井进行疏干降水。一般正常情况下,疏干井基本保持24小时连续抽水。出现降水异常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加载负压真空抽水时,每3口井配备1台真空泵,每口井单用一台潜水泵,要求潜水泵的抽水能力应满足单井的最大出水量,预抽水期间真空管路的真空度大于-0.06MPa,潜水泵和真空泵同时

41、开启,抽水安装示意图见图6-1。2)降压运行工况降压运行时根据基坑开挖进度做到按需降压,以减少降压对坑外环境的影响,降压的同时密切关注坑外观测井的水位变化情况。正式运行前应进行抽水试验,具体降压运行工况根据后期抽水试验结果安排。暂定按照如下工况。6.2常规管理措施降水运行前,降水井应合理布设排水管道并便于接入施工现场排水设施;排水设施应满足工程降水最大出水量的需求,并保障排水的顺畅;应尽量缩短降水井与排水设施之间的距离,减少降水井排水的沿程水头损失,降低抽水设备的扬程消耗;合理布设降水井位置,使坑内降水井位置尽量便于基坑土方开挖。通常在布设时,坑内降水井井应靠近钢立柱,也便于横向设置加强筋保护

42、坑内降水井;降水运行前应做好降水供电系统,配备独立的电源线;所有抽水井应在供电电箱插座、抽水泵电缆插头及排水管上做好对应的标示,并在每次发生变动时进行相应的标示变更,便于抽水运行管理;供电电箱应定期进行检查并备有检查记录;降水正式运行前降水工人应熟悉水泵开启、电路切换,以确保降水连续进行,避免因供电原因造成井底突水;降水前各降水井均应测量其井口标高、静止水位并进行相关记录;正式降水前必须进行试运行,进一步检验供电系统、抽水设备、排水系统及应急预案能否满足降水要求;试运行结果进行记录并备案,根据试运行结果,对于无法满足降水要求的部分进行相应整改;降压兼疏干井应成井一口投入降水运行一口,并尽可能保

43、证在基坑正式开挖前15天抽水,确保能及时疏干基坑开挖范围内土体并降低其水位在当前开挖面以下1m。基坑开挖后,降水井割管时应及时测量井深,及时采取清淤措施;抽水过程中各应做好抽水井流量及观测水位观测数据记录;抽水井应均安装流量表进行流量测量;降水井水位观测利用布置的各层的观测井;降水停止并提泵后应及时将井封闭,补好盖板。6.3 井管保护措施针对坑内降水井的保护,我们拟采用以下措施。合理布设降水井位置,使坑内降水井位置尽量便于基坑土方开挖。通常在布设时,坑内降水井井应靠近格构柱,也便于横向设置加强筋保护坑内降水井,尤其是降压井。对于降压井应搭设辅助管理平台进行保护。辅助平台的搭设通常位于混凝土支撑上,便于行走。但是对于钢支撑,在满足荷载需求的安全条件下,也可以采用护栏进行保护并搭设辅助平台。加强井管焊接质量的检查。按照设计要求严格控制焊接质量。焊缝要均匀,无砂眼,焊缝堆高不小于6mm。确保后期基坑开挖焊缝不漏水。疏干井在割管时,应在区域土方开挖完成后进行,避免在后续挖土过程中被土方掩埋的情况发生。所有降水井应设置醒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