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住在富人区的她 2009-2022历年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一卷一.历年真题荟萃(共30题)1.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对称特征明显,优先考虑属性类对称性。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题干所有图形均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由
2、此可排除A、B两项;进一步观察题干图形可知,已知图形均有4条对称轴,而C项仅有2条对称轴,排除,D项有4条对称轴,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2.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相似,所有图形外部轮廓相似,每个图形具有3种类型的边:直边、凸边、凹边,优先考虑定义叠加。第二步,九宫格,横向规律较为常见,优先考虑横向观察可得到定义叠加公式为:直+凹=凸,凹+凹=直,凹+直=凹,凸+直=凸。将公式代入第三行,可得到B项符合规律。因此,选择B选项。3.预
3、谋故意:是指行为人产生犯罪故意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才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态度。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预谋故意的是: A.一青年在夜路上看见一个单身女子,遂起歹念,抢了她的皮包后逃走 B.老王出门忘记锁门,以至于外人经过时偷走了贵重物品若干 C.某人开快车,将一路人撞伤致死 D.甲某与邻居乙某长期关系不合,趁乙某不注意时,甲某向乙某的水井里投毒,致使乙某一家中毒身亡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产生犯罪故意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才实施犯罪行为。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青年在产生抢劫这一犯罪故意之后,立即实施抢劫行为,不属于“经过一段时间的
4、准备才实施犯罪行为”,不符合定义;B项:外人经过时即刻实施的盗窃行为,不属于“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才实施”,不符合定义;C项:开快车将路人撞伤致死,属于意外,不属于“犯罪故意”,也不属于“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才实施犯罪行为”,不符合定义;D项:长期关系不合,甲某因而“产生犯罪故意”,趁乙某不注意时向水井里投毒,属于“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才实施的犯罪行为”,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4.由左侧展开图折成的立方体是。()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为六面体折纸盒题型。 第二步,分析选项A项:2个圆形面为相对面,不能在立体图中同时
5、出现,因此排除;B项:由月亮面、圆面、星星面组合而成,符合题干;C项:2个月亮面为相对面,不能在立体图中同时出现,因此排除;D项:2个月亮面为相对面,不能在立体图中同时出现,因此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5.留置权:指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关于行为人是否享有留置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委托乙保管某件物品,乙在保管期间,发现该物品有质量问题,遂将该物品交给丙修理,修好后,甲拒付维修费用,丙无权留置该物品 B.甲向乙借了1万元钱,偿还期已到,甲未偿还,乙对甲工厂里的机器设备享有留置权 C.甲公司与乙某签订了一份运
6、输合同,约定货到付款,乙某将货物运达目的地后,甲公司未付运费,乙某可以留置运输货物 D.李某有偿委托孙某代购一批产品,孙某买到产品后,李某不支付约定的报酬,孙某无权留置该批产品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债务人甲拒付维修费,债权人丙已合法占有此物,故丙有权留置该物品,说法错误;B项:甲厂里的机器设备,乙尚未“合法占有”,故乙对这些设备无留置权,说法错误;C项:货到后债务人甲未付运费,债权人乙已合法占有运输货物,故乙有权留置该货物,说法正确;D项:李某不
7、支付约定报酬,债权人孙某已合法占有代购产品,故孙某有权留置该批产品,说法错误。因此,选择C选项。6.政治决策就是政府和政党等政治管理主体对政治生活的重大问题制定和选择行动方案的过程,它是对政治生活的方向、目标、原则、方法和步骤进行抉择的过程。下列不属于政治决策的特征的一项是: A.政治性,主要涉及政治生活 B.指导性,它是关于政治管理的蓝图设计,决定着政治管理的整个实施过程 C.条款性,必定以很多条款来规定 D.权威性,它的行为主体政府给它带来了权威性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政府和政党等政治管理主体;对政治生活的重大问题制定和选择行动
8、方案;对政治生活的方向、目标、原则、方法和步骤进行抉择。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政治性”由“政治生活的重大问题制定和选择行动方案”体现,符合定义;B项:“指导性”由“对政治生活的方向、目标、原则、方法和步骤进行抉择”体现,符合定义;C项:“条款性”没有在定义中体现,不属于政治决策的特征,不符合定义;D项:“权威性”符合“政府和政党等政治管理主体”,符合定义。因此,选择C选项。7.下岗工人将获得7万元美元补偿,这相当于普通蓝领工人两年的税后年薪。仅靠这笔钱,在美元疲软、物价上涨的时代并不能_,不过尚能维持一个家庭几年的正常生活。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高枕无忧 B.一劳永逸 C.丰
9、衣足食 D.为所欲为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转折词“不过”可知前后意思相反,前文想要表达的是在物价上涨的时代,靠着那些补偿,生活并不会“太富裕”。因此空格处应表示生活富足的意思。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高枕无忧”指垫高了枕头睡觉,无忧无虑,强调环境安全,不用担心会遇到什么危险,文段中形容的是生活状况,并没有危险的意思,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B项“一劳永逸”指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文段强调“下岗工人将获得7万美元补偿”,没有体现“劳”的意思,排除B项。D项“为所欲为”指做想做的事,本指做自己想做的事,后指很随意,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通常用于贬义),不符合
10、文意,排除D项。C项“丰衣足食”形容生活富裕,符合文意。因此,选择C选项。8.相对于人的一生,岁月的长河沉静缓慢,一个小小转弯,也往往会耗上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时间,而历史的记录,浓缩这缓慢过程中关键性的拐点,放大这冗长沉闷中戏剧化的细节,甚至是剑拔弩张的氛围、慷慨激昂的情绪读史,确实让人沉迷。这段话的中心议题是: A.历史记录 B.记录历史 C.岁月 D.读史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提到岁月小小的转弯需要耗费人们漫长的时间,之后用“而”强调历史记录会浓缩关键、放大细节,最后总结全文,得出“读史,确实让人沉迷”这一结论。文段为“分总”结构,总论是重点,强调“读史,确实
11、让人沉迷”,由此可知文段议题为“读史”。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与文段议题相符。因此,选择D选项。A项:“历史记录”是读史让人沉迷的原因,非重点。B项:“记录历史”无中生有。C项:“岁月”属于分说的部分,非重点。9.中国文人具有深厚的精神担当的品格,这种品格突出表现为一种忧国忧民、济世救国的政治情怀。从孔夫子的“大道天下”,到屈原的“众人皆醉我独醒”,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切编织成一个绵延的思想传统。这一思想传统移植到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身上,蝶化成“五四”启蒙精神。因此从精神谱系上说,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和中国传统文人是_的。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12、 A.一脉相承 B.殊途同归 C.承先启后 D.前赴后继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前文介绍的中国文人具有深厚的精神品格,并且举例子说明,以及“这一思想传统移植到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身上,蝶化成五四启蒙精神”可知,所填词表示“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的精神品格是从中国传统文人身上继承下来的”之意。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一脉相承”指由一个血统或派别世代流传承袭下来,符合文意。B项“殊途同归”比喻用的方法虽不同,但目标与结果都一样;C项“承前启后”指承接以前(过去)的,开创今后(未来)的;D项“前赴后继”指前面的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奋勇向前。
13、三者均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C项和D项。因此,选择A选项。10.古人行文简略,优秀的作品常常“字不虚设”,阅读者决定不予深究的地方,有可能正是作者用心良苦之所在。因此我们阅读时不宜有所偏,应该像作家写作这些文章时那样“_”。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孜孜不倦 B.精益求精 C.心无旁骛 D.字斟句酌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文段中“字不虚设”“作者良苦用心”“阅读时不宜有所偏”可知,古人行文每一个字的设置都有其意义,所以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也应该对每个字仔细推敲。所选的词要有“对每个字仔细推敲”的意思,而且要对应双引号中的“字不虚设”。 第二步,辨析选项。D项“字斟
14、句酌”指对每一字、每一句都仔细斟酌、推敲,形容说话或写作的态度十分慎重,有仔细推敲的意思,符合语境。A项“孜孜不倦”、B项“精益求精”、C项“心无旁骛”三个词均不能表达“仔细推敲”的意思,排除A项、B项和C项。因此,选择D选项。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心无旁骛:形容人的一种精神状态,心思集中,专心致志,心中没有另外的杂念。11.2014年112月,我国3G手机和4G手机出货量相差最大,最小在月份分别是: A.1月、8月 B.2月、8月 C.1月、7月 D.2月、7月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重计算中的求部分量。 第二步,定
15、位折线图和柱状图。第三步,结合选项,只要比较1月与2月哪个差额比较大,7月与8月哪个差额比较小即可。整体量一定时,部分量之差整体量比重差,则1月份3G与4G手机差额为3984.7(77.8%10.2%),2月份为2143.4(83.8%7.4%),乘法计算考虑放缩法,则1月3060%18,2月份2280%17.6,1月2月,排除B、D选项。同理,7月与8月分别是4214%和304%,8月份的两个相乘的数字都比7月份小,故8月小,排除C选项。因此,选择A选项。12.如今每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已经超过千部,但与这种发展相_的还有人们“力作乏陈”的呼喊声。在我看来,中国文学目前的整体发展缺乏一种_性,对
16、诺贝尔奖的看重,可能缘于一种在茫然中寻找航向的期待。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矛盾独立 B.始终超越 C.冲突规划 D.伴随方向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在茫然中寻找航向的期待”可知,该空和“航向”对应且与“航向”意思相近。A项“独立”指不依靠他人;B项“超越”指超出、越过;C项“规划”指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做规划。三者均不能体现“航向”的含义,排除A项、B项和C项。D项“方向”和“航向”意思相近,符合文意。答案锁定D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伴随”指随同、跟随,符合文意。因此,选择D选项。矛盾:矛和盾是古代两种作用不同的武器;因认识不同或言行
17、冲突而造成的隔阂、嫌隙;泛指事物互相抵触或排斥;辩证法上指客观事物和人类思维内部各个对立面之间的互相依赖而又互相排斥的关系。始终:指从开始到最后的整个过程;表示从头到尾;一直。冲突:矛盾表面化,发生激烈争斗;互相矛盾;不协调。13.在外打工的张先生,没找到雇主,买了张返程票还剩1元钱。他买了支彩笔和4个包烟的纸箱子,把纸箱子裁成24张纸牌,在车站的出口举着“出租接站牌(2元)”牌子。结果不少人租用了他的接站牌。很快他挣了40元钱。1个月后,他用镀锌板做成的40只可调式“迎宾牌”,每天能挣200元。3个月后,他租了房子,有了帮手。后来又用出租“迎宾牌”挣来的3万元,开了家鲜花店,承揽了鲜花批发业
18、务。就这样,他在1年里将1元钱变成了100万元。这段文字主要告诉我们: A.创富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B.机会总是偏爱那些有头脑、有智慧的人 C.谁的脑子转得快,灵活运用得快,“黄金”就会垂青谁 D.只要你善于运用知识、智慧,苦干实干,小钱就会变大钱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介绍了张先生从出租接站牌到制作可调式“迎宾牌”,到承揽鲜花批发业务,最后将1元钱变成100万元的故事。体现的是张先生头脑灵活,能快速转变思路,最后挣到钱。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脑子转得快”体现的是赚钱的过程,“黄金垂青”是挣到100万的结果。因此,选择C选项。A项:“科学”与“艺术”无中生有。
19、B项:文段仅在强调张先生是如何赚到钱的,并没有体现出“机会”。D项:文段并没有体现出“张先生运用知识”和“苦干实干”,且“只要就”表述绝对。14.除藏书外,藏书楼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作为藏书家及文人学者校勘书籍、读书研究的主要场所,为了使藏书内容准确,没有舛误,他们将多种刊本进行比对,通过勘订,改正原书中的错处,以免_。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以讹传讹 B.误人子弟 C.谬以千里 D.混淆是非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前文“通过勘订,改正原书中的错处”可知,文段表达意思为如果原书中的错误不修正,其他刊本会延续原书的错误,即让原书的错误传递下去。 第二步,辨析选
20、项。A项“以讹传讹”指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越传越错,符合文意。B项“误人子弟”指因无才或不负责任而耽误人家后辈学生,文段指的是藏书中的错误传递下去,而非无才或不负责任,用在此处与前文衔接不当,排除B项。C项“谬以千里”指错误荒谬到了极点,填入文段程度过重,文段仅强调书中存在一点错误,排除C项。D项“混淆是非”指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文段仅强调勘订书中的错误,未提及将正确的和错误的进行混淆,排除D项。因此,选择A选项。15.2014年212月,我国2G手机出货量所占比例与上月相比有所上升的月份共有()个。 A.2 B.4 C.7 D.8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
21、:第一步,本题考查简单比较中的读数比较。 第二步,定位柱状图“2G手机出货量所占比例”(最下方浅色柱子)。第三步,直接读数,上升的月份有3月、4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共7个。因此,选择C选项。16.2012年18月,北京市开发区企业技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同比: A.上升1.5个百分点 B.下降1.5个百分点 C.上升0.9个百分点 D.下降0.9个百分点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两期比重计算。 第二步,定位文段,可知“2012年18月,全市开发区共实现总收入16532.5亿元,同比增长26.8%,18月全市开发区企业共实现技术收入1817.3亿元,同比增长17.
22、4%”。第三步,根据两期比重比较口诀,分子增速大于分母增速,则比重上升;反之,比重下降。技术收入增长率(a17.4%)总收入增长率(b26.8%),比重下降,故排除A、C选项。两期比重差值丨ab丨丨17.4%26.8%丨9.4%,不能排除任何选项。根据两期比重计算公式,代入数据,复杂计算可截位处理数据,得到11%(8%)0.88%,即下降0.88个百分点,与D选项最接近。因此,选择D选项。17.工作或职位的内涵,本来就是一个复杂的组合,每一项工作都有它创意、趣味、多元的一面,更有它辛苦、无聊、重复发生、令人讨厌的一面。许多有才气的人,最后一事无成,不是他才气不足,只是他耐心不够,无法通过无聊、
23、无趣的考验,以至于才气被怨气蒸发了。多少才气纵横但怨气冲天的人,最后成为组织边缘人、成为组织的问题人物,成为领导不得不挥泪放弃的马谡。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人在工作中往往不会一帆风顺 B.对工作存在怨气是许多人失败的根本 C.我们应该耐心对待工作中的无聊与无趣 D.有才华的人不一定能在工作中取得成功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话通过递进关联词“更”介绍了工作或者职位的内涵特点,引出工作无聊、无趣。第二、三句话强调许多有才气的人由于耐不住工作的无聊、无趣而一事无成,反推出正面观点,即有才气的人要耐得住工作中的无聊、无趣,才能成功。文段重点强调要耐得住
24、工作中的无聊、无趣。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C选项。A项和D项:未强调文段话题“工作无聊、无趣”,偏离重点。B项:“失败的根本”为无中生有。18.漫漫人生,总有一些东西如雪泥,如鸿痕,_地印在记忆中,挥也挥不去,抹也抹不掉,使你常常回想,时时_。人,一旦年龄大了,就容易对往事进行回忆,特别是我们这些长时间在外面远离家乡的游子们。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明晰回忆 B.明确思考 C.清晰思量 D.清楚怀念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文段“总有一些东西如雪泥,如鸿痕,_地印在记忆中”,其中“雪泥”“鸿痕”指往事遗留的痕迹,可知所
25、填词表示“往事的痕迹清楚地留在记忆中,挥也挥不去”之意。A项“明晰”指清楚,不模糊,符合文意。B项“明确”指清晰明白而确定不移,如态度明确,目的明确,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C项“清晰”指清楚,D项“清楚”事物容易让人了解、辨认,二者均符合文意。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使你常常回想,时时_。人,一旦年龄大了,就容易对往事进行回忆”可知,所填词与“回想”“回忆”相近相关,A项“回忆”指回想,与文段中的“回想”和“回忆”表意重复,排除A项。对比C项和D项,“思量”指考虑,思念;“怀念”仅指思念,文段中作者想表述的是过去的事物让我们回想,也会对其进行思考,所以“思量”表意更加全面,比“怀念”更优,
26、排除D项。因此,选择C选项。思考:进行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19.一个体系中的各种制度具有战略互补性,某一项或几项制度发生变革,其他的制度要么进行相应的变化,要么就会与新制度难以配合,对新制度的实施产生阻碍。因此,制度变革本质上就应该是整体推进的,虽然在事实上可以分步进行,否则,就会存在巨大的制度运行成本。下列对文意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各种制度之间具有战略互补性 B.实施新制度往往有阻碍 C.制度变革应整体上推进,可分步实施 D.实施新制度运行成本巨大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指出“一个体系中的各种制度具有战略互补性”,并进行论证。之后通过“因此”得出结论,
27、并通过“否则”进行反面论证。文段重点在“因此”之后,讲的是“制度变革本质上就应该是整体推进的,虽然在事实上可以分步进行”。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C选项。A项和B项:为原因解释部分,非重点。D项:是“否则”引出的反面论证的内容,是为了证明结论的,非重点。20.“笔墨当随时代。”_。时代主题的转换要求文艺面对生活调整自身的姿态。随着时代主题从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转换,文艺的斗争思维向和谐思维转型也就成为历史的要求。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选项是: A.只有与时代同步伐,文艺才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B.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会带来文艺产业的发展与进步 C.文艺的思维方式不
28、可避免地要受到时代生活的影响 D.时代主题往往是特定时代的反映,是政治思想的凝集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横线出现在中间,可知此空承上启下。前文说“笔墨当随时代”,涉及话题“时代”。后文提到时代主题的转换要求文艺调整自身姿态,尾句是对前文的举例论证。故横线处所填内容要强调时代对文艺的影响,而根据尾句的例子可知,这一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文艺思维方式的影响上,即要包含“文艺思维方式”和“时代”这两个话题。 第二步,对比选项,只有C项包含了这两个话题,符合上述语境。因此,选择C选项。A项:没有提及“文艺思维方式”,与文段话题不一致。B项:话题“文艺产业”,与文段话题不一致
29、,且“任何”表述过于绝对。D项:未提及“文艺思维”,且“政治思想的凝集”无中生有。21.中国模式最终一定会影响世界政治的游戏规则,丰富世界民主政治的内容和形式,西方模式也是一路走来,并最终成为强势模式的,这很像学外语,如果你认为世界上只有英语好,那么你就永远是学生,他永远可以说你哪些地方不对,甚至打个不及格,现在中国崛起了,中文也自然会成为国际社会的强势语言,你要和我交流,就要好好学习我的语言,尽量达到我的母语水平,好戏在后头。从这段文字看来,作者想要表明的态度是: A.中文将成为强势语言,值得自豪 B.中国模式正在超越西方模式 C.中国模式将最终成为强势模式 D.平视西方模式,中国应更自信
30、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找到作者论述态度的关键信息。文段首句提出观点,中国模式会影响世界,并对比说明西方模式也是一路走来才成为强势模式的。接下来举了一个学英文和学中文的例子来进一步阐释观点,用“如果你认为世界上只有英语好”以及“现在中国崛起了,中文也自然会成为国际社会的强势语言”指出,我们应该破除对西方模式的崇拜,通过自身的崛起自信起来。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符合文段作者的态度观点。因此,选择D选项。A项:围绕例子的论述,且表述过于绝对化,与原文作者想表达的态度不符。B项:“中国模式正在超越西方模式”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C项:并非作者态度的完整表述,作者的态度在于通过中
31、国的崛起来告诉国人要自信。22.潮涨落 A.花蕊瓣 B.草荣枯 C.心悲喜 D.水沸冰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潮涨”与“潮落”都是“潮”的自然周期状态,“潮”与“涨”“落”属于主谓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花“蕊”与花“瓣”都是“花”的组成部分,二者与“花”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排除;B项:草“荣”与草“枯”都是“草”的自然周期状态,“草”与“荣”“枯”属于主谓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心悲”与“心喜”是两种心理状态,不是“心”的自然周期状态,排除;D项:“沸水”与“冰水”是“水”的不同状态,不是“水”的自然周期状态,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
32、。23.规则对于()相当于思想对于() A.规矩;交流 B.固定;语言 C.制定;传播 D.法律;梦想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 A项:“规矩”比喻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规则”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二者属于近义关系,“交流”与“思想”属于动宾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固定”与“规则”属于偏正关系,“语言”是传递“思想”的载体,二者属于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制定”与“规则”属于动宾关系,“传播”与“思想”属于动宾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D项:“法律”是“规则”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梦
33、想”与“思想”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24.树根对于()相当于()对于楼房 A.树叶;房梁 B.大树;地基 C.树干;屋顶 D.大树;大楼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 A项:“树根”与“树叶”都是树的一部分,二者属于并列关系,“房梁”是“楼房”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树根”是“大树”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地基”是“楼房”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树根”与“树干”都是树的一部分,二者属于并列关系,“屋顶”是“
34、楼房”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树根”是“大树”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大楼”是“楼房”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25.在旅游者途经和逗留的地方构成接待群体的居民,有权得到旅游者对他们的习俗、宗教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因为这些都属于人类的共同遗产,他们有权自由地使用自己的旅游资源,同时通过他们的态度和行为,使他们的自然和文化环境得到尊重。为了对这样的理解和尊重提供便利,旅游者应该尊重接待群体的习俗、传统和宗教的做法,当地的禁忌、名胜和圣地,在旅游者途经和停留的地方构成接待
35、群体的居民,应使旅游者受到好客、礼貌和尊重的接待,这是为和谐的人际和社会关系的发展所必不可少的。这段文字中,划线部分的“他们”指代的是: A.旅游地居民 B.旅游者 C.旅游资源 D.人类遗产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定位原文,“他们”出现在文段的第一句话。分析“他们”的上下文语境。由该句可知,句内出现的几个“他们”所指代的内容是相同的,其中有一句说“他们有权自由地使用自己的旅游资源”,只有“旅游地居民”才能说“旅游资源”是“自己的”,故“他们”指代的是“旅游地居民”。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符合上述语境。因此,选择A选项。26.水资源_不是能够无限供给的,可持续发展的_应当是建立污水
36、回收系统,循环利用。多数城市的污水处理率还较低,污水处理费仅是自来水水费的一半左右,而仅凭_我们就能判断,使污水重新进入城市水源循环的费用一定比采集清洁水的费用高得多。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然目标想象 B.既然途径观察 C.显然思路直觉 D.当然基础常识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建立污水回收系统,循环利用”应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设想或方式。B项“途径”和C项“思路”可以体现此意,符合文意。A项“目标”指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D项“基础”指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二者均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和D项。 第二步,分析第三空。根据“一半左右”“仅凭”“就能判断”
37、“使污水重新进入城市水源循环的费用一定比采集清洁水的费用高得多”可知,文段强调不需要细致分析就能得出结果。C项“直觉”指直观感觉,没有经过分析推理的观点,符合文意。B项“观察”指仔细察看(事物或现象),文段强调的是不需要分析推理,污水处理率和费用比较不是仅凭“观察”就能看出来的,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答案锁定C选项。第三步,验证第一空。“水资源显然不是能够无限供给的”符合文意。因此,选择C选项。自然:自然界;自由发展;表示理所当然;连接分句或句子,表示语义转折或追加说明。既然:用在上半句话里,下半句话里往往用副词“就、也、还”跟它呼应,表示先提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显然:容易看出或感觉到;非常
38、明显。当然:应当这样;表示合于事理或情理,没有疑问。途径:路径(多用于比喻)。思路:思考的线索。想象: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设想;心理学上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常识:普通知识。27.垂直思维是以逻辑与数学为代表的传统思维模式,强调事物的确定性,从前提作出严谨推导;水平思维则注重创新,考虑事物多种选择的可能性,追求思考的丰富性。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水平思维应用的是: A.金导电、银导电、铜导电.所以金属能导电 B.凯库勒梦见蛇咬住自己的尾巴,推断出苯的结构 C.法拉第认为电能产生磁场,那么磁场也能产生电 D.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用元素周期表预测未知元素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多定义,考查“水平思维”,其关键信息如下:注重创新;考虑事物多种选择的可能性,追求思考的丰富性。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通过金、银、铜等均能导电来推出金属能导电,是由个体到一般的过程,体现了“事物的确定性,从前提作出严谨推导”,符合“垂直思维”,不符合定义;B项:由于梦境的场景用蛇来推断苯的结构,不是逻辑思维,并没有体现思考的过程,不符合定义;C项:法拉第认为电能产生磁场,那么磁场也能产生电属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3-12竞争和冒险1-逻辑冒险的判断
- 山东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校际联考 数学试题(含解析)
- 右江民族医学院《有机化学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潇湘职业学院《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工程项目与质量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省西安市交大附中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十二月份月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 濮阳科技职业学院《西方文学(上)》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现代科学与工程计算(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晋中理工学院《药用动物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嘉定区2025年高三零诊综合试题含解析
- Unit5 Humans and nature Lesson 3 Race to the pole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二册
- 江苏无锡历年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2003-2022)
- 5 应对自然灾害-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 术后恶心呕吐指南解读
- DBJ50-T-189-2014地下工程地质环境保护技术规范
- 医疗护理医学培训 神经外科常用药物课件
- 2025年社区计生工作计划(三篇)
- 药物及电解质紊乱对心电图的影响(高陆主任)
- 政务大厅窗口工作人员政务服务培训心得体会
- 印刷出版行业返利
- 2025年贵州路桥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