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西丁矿区远景评价_第1页
达西丁矿区远景评价_第2页
达西丁矿区远景评价_第3页
达西丁矿区远景评价_第4页
达西丁矿区远景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达西丁矿区成矿前景简评池祥成2012年4月16日、基本情况达西丁矿区处于金沙江蛇绿构造混杂岩带东带内的扎仁断裂岩浆活动带上。出露有三叠系上统曲嘎寺组、二叠系下统、元古界地 层。主要断层(裂)有扎仁断裂、尼中断层等。区内火成岩主要为华力西期超基性岩,印支期石英闪长岩以及燕山期斜长花岗岩。该区地层 的分布情况;揭示到含矿地质体,大致控制了已知的主要矿体特征; 大致查明矿石结构、构造及矿石质量;大致了解开采技术条件,确定 铜钻矿石为硫化矿,为可选型矿石,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好。变质作用强烈。经过前期普查地质工作,大致查明了矿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作用强烈。经过前期普查地质工作,大致查明了矿区内地层、

2、构造、岩浆岩区内矿体按第II勘查类型,用探槽、钻探、坑道工程进行了揭露, 圈出17个矿体,6个矿化体:其中包括5个铜矿体、5个金矿体、5 个铜钻矿体、1个铜金矿体、1个铜钻金矿体、6个金矿化体、1个镍 矿化体。大致确定了矿体的形态产状及规模,矿体地表控制长62 1660米,深部控制最大斜深312米。二、矿区地质简况1、矿区内出露和赋矿的地层主要为二叠系下统,其下段岩性是 灰绿色变质基性火山岩(绿片岩)夹黄灰黄褐色板岩、变玄武岩、 灰岩、硅质岩、斜长角闪岩。该段内板岩层间破碎带为矿区金矿(化) 体的主要赋矿岩层,绿片岩为铜钻矿(化)体的主要赋矿岩层。二叠系 下统上段岩性主要是黄灰黄褐色灰黑色板岩

3、、变质砂岩夹灰绿色 基性火山岩(脉)、变玄武岩、灰岩。2、矿区位于扎仁断裂岩浆活动带上。出露的主要断层有扎仁断 裂、尼中断裂等。扎仁断裂呈北东一南西走向,区域出露长度大于 60km,呈一个北东向舒缓的反“S”形,断面呈直立或微向西倾。该 断裂从矿区中部穿过,局部出露宽度大于50m,且存在分支断裂,其 北西盘上冲,组成叠瓦状断裂带,同时具有明显右行扭动现象。3、区内火成岩主要为华力西期超基性岩(习4),印支期石英闪 长岩0 0 ;)以及燕山期斜长花岗岩(Y 0,。呈岩脉、岩墙、岩株状 产出。4、矿化及矿石特征(1)铜钻矿(化)体主要赋存于二叠系下统下段(Pai)灰绿色变1质基性火山岩(绿片岩)中

4、。呈似层状、透镜状,矿石中的金属矿物 主要以黄铜矿、黄铁矿为主,其次为铜蓝、磁黄铁矿等。矿石具粒状、 纤维状、鳞片状、叶片状变品结构;条带-块状、条带-班杂状、胶状、 块状构造。目前初步认为矿区铜钻矿床具有海底火山喷发沉积-变质 改造特征及成因。(2)已控制的金矿(化)体主要产于氧化的蚀变破碎带中,呈脉 状,多为独立矿化,局部与铜钻矿化重叠。矿区金矿体附近见中酸性 岩体(石英闪长岩、花岗岩等)、变质岩(斜长角闪岩等)出露;金 矿石中金属矿物以黄铁矿为主,其次为黄铜矿、磁铁矿、磁黄铁矿等; 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和绢云母等。三、几个问题的探讨1、矿床成因有待进一步论证和探讨,对于工作中提出的喷

5、流成 因值得商榷,笔者倾向认为工作重点应放在后期热液(改造、叠加) 成因上,控矿的主要因素是岩浆+断裂活动,地层因素是起提供初始 矿源和限定成矿范围的作用。北北东向断裂以导矿、配矿为主,其次 一级的断裂构造才是赋矿、容矿的主要空间。因此大胆推断当前的矿 体不是矿区的主要矿体,甚至于遗漏了富矿体的存在,实际的主要(富)矿体空间展布应不是当前所认识的现状。2、矿区矿石品位较低、矿量分散于多个矿体中,不利于集中开 采。矿区资源量计算中,有部分超越了规范,铜、钻资源量应有少量 扣减。3、矿区范围内已有效工作的面积较少,存在大量的认识空白区; 矿区现有工作地段物化探和地质工作成果较丰富,但缺乏综合利用与

6、 分析,系统解译不够。4、物化探异常特征分析从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来看:该区Au、Cu、Co、Cr、Ni、 As、Sb异常均具面积大、元素异常套合好的特点;而Au、Cr、Ni、 As、Sb五元素同时又具强度高、浓集中心明显、变异显著、富集趋 势突出的优势特征。Cu、Co异常虽低缓,浓集中心不是很明显,但 与Au、Cr、Ni、As、Sb异常分布区域基本一致,同时均具多元素异 常组合特征,反映本区属多金属成矿区。从工作区的地球物理特征及激电异常分布情况来看:激电异常 均位于断裂带岩体之上或岩体附近,又与化探异常十分吻合,说明物 化探异常与岩体关系十分密切。从已获得的物探资料看,在有激电视 极化率异

7、常的地段,次生晕Cu异常反应明显且异常范围比激电异常 要大得多,但次生晕Au异常反应较弱且异常范围较小。从目前异常 验证的情况看,在激电n s2号异常中已圈定出Cu、Au矿(化)体, 表明工作区的激电视极化率异常与金属矿体有关。从物化探综合异常 平面图上看,激电n s异常的分布范围及形态似乎与目前已圈定出的 Cu、Au矿(化)体的位置及分布情况并不十分吻合,但其导出参数 一视金属因素异常与矿体的平面分布特征较为接近,表明物探激电视 金属因素异常对寻找Cu、Au矿(化)体(带)更具有较好的指示意 义。由于物探激电异常是地下各种地质体(或极化体)在地表反映出 的综合异常特征,从工作区矿(化)体的地

8、质特征来看,Cu、Co矿 石中含磁铁矿、磁黄铁矿而近矿围岩中部分褐铁矿和铁质呈网脉状穿 插分布,而围岩矿化蚀变特征主要矿化有褐铁矿化、黄铁矿化、黄铜 矿化、孔雀石化、蓝铜矿化等,这些矿化在不同程度上均能引起一定 的物探激电异常。因此,不能片面地认为,物探激电视极化率或视金 属因素异常范围就是Cu、Au矿(化)体(带)的分布范围,只有在 既有物探激电视极化率异常或视金属因素异常又有化探次生晕Cu、 Au异常的地段才是寻找Cu、Au矿(化)体(带)的有利部位。从层位、构造上看:主要物、化异常均赋存于二叠系地层中, 展布于构造破碎带上及其附近,说明异常受层位和构造双重控制明 显。该区已发现矿(化)体

9、(带)均赋存于二叠系地层中,产于构 造破碎带及其附近或岩体内褐铁矿较破碎部位,而处于该部位的次生 晕异常具浓集中心明显、强度高、变异显著、富集趋势突出的特征尤 以金更为突出,异常与所有已发现的矿(化)体基本吻合。工作区最重要的异常元素组合为:以Au为主的Au-As-Sb- (Hg-Cr-Ni-Co)型;以 Cu 为主的 Cu-Cr-Ni-Co-(As-Sb-Hg)型。四、找矿前景分析预测1、矿区位于扎仁断裂岩浆活动带上,具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区内铜、金、镍、钻等异常分布面积大,强度较高,具良好的找矿前 景。矿床规模现已具小型规模,考虑到矿区处于有利的成矿带上,西 北有大型的羊拉铜矿相邻,矿区断

10、裂构造发育规模强大,岩浆活动强 烈、岩性复杂,物化探异常成群成带分布,已发现的矿化类型复杂, 有望在已知矿带上或其他成矿有利地段找到更大更富的矿体,2、矿区I号矿带中的矿体具层控特征,受浮土覆盖严重的影响, 地表控制长度62180米左右,通过对矿体南西走向的进一步控制, 可望扩大矿体规模。另外,I号矿带以南和南东发现有较多花岗岩等 岩体出露,岩体周周存在较为强烈的褐铁矿化、蓝铜矿化、孔雀石、 矽卡岩化等矿化和蚀变现象,为在该区域寻找隐伏斑岩型、矽卡岩型 铜矿床提供了地质依据。3、11号矿带中矿体地表控制长度7901660米,其深部已有 ZK1804、ZK2604、ZK3604、ZK3608、Z

11、K4802 钻孔揭示到矿,目前控 制斜深71312米,且该矿带内已有多个工程见褐铁矿含金,有一定 的找矿前景。4、111号矿带中的矿体地表控制最厚达5.88米(未采穿),地表 控制长度150180米,矿体深部未有工程进行控制,通过进一步控 制,可望扩大矿体规模。5、W号矿带中的金矿化体地表控制长度为250米,深部无工程 控制,通过进一步控制,可望扩大金矿(化)体规模。6、V号矿带所在区域经2009年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已经圈定出 较好的铜金等异常,且局部已经过2009年和2010少量探槽等工程手 段验证,该区铜金异常与矿体地表出露套合性较好。通过对该矿带内 还未验证的铜金等异常和已圈定的矿体实施探矿工程进行控制,可望扩大该区域找矿前景。7、矿区铁帽分布普遍,现已确认矿区金矿体地表以铁帽(褐铁 矿粉)形式出露,推测由于淋滤作用,在地表铁帽(褐铁矿粉)上所 采取的样品位有贫化可能。矿区V号矿带所在区域金分散流异常面积 达10Km2, 1/2.5万次生晕金的单个异常分布面积可以也至5Km2,可见具 有很好的金矿找矿前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