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氧化还原_第1页
必修一氧化还原_第2页
必修一氧化还原_第3页
必修一氧化还原_第4页
必修一氧化还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一、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口诀: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还原剂;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氧化剂 氧化还原反应和其他反应的关系: HYPERLINK /view/62469.htm t _blank 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HYPERLINK /view/15483.htm t _blank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和 HYPERLINK /view/444537.htm t _blank 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有 HYPERLINK /view/63071.htm

2、t _blank 单质参加的 HYPERLINK /view/260010.htm t _blank 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有单质参与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 HYPERLINK /view/5089.htm t _blank 石墨变成 HYPERLINK /view/14770.htm t _blank 金刚石,氧气变 HYPERLINK /view/18827.htm t _blank 臭氧)。附:得氧、失氧只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表观认识。二、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判断1.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

3、化产物来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则其对应的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就越弱;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则其对应的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就越弱。例:2Cl2+2NaBr=2NaCl+Br2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其还原性就越强(铂金除外);金属的位置越靠后,其阳离子的氧化性就越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3、根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

4、递增,其单质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同主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其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增强。对于氧化剂来说,同族元素的非金属原子,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而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就越难得电子。因此,它们单质的氧化性就越弱。4、根据反应的难易程度氧化还原反应越容易进行(表现为反应所需条件越低),则氧化剂的氧化性和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强。(如卤族元素和氢气反应)当不同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如氧化产物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难易来进行判断,如:4HCl(浓)+MnO2 MnCl2+2H2O+Cl2 16HCl(浓)+2KMnO4=2KCl+2MnCl2+

5、8H2O+5Cl2易知氧化性:KMnO4MnO2。5、由氧化产物的价态高价来判断当含变价元素的还原剂在相似的条件下作用于不同的氧化剂时,可由氧化产物相关元素价态的高低来判断氧化剂氧化性的强弱。如: 2Fe+3Cl2 2FeCl3 Fe+S FeS 可知氧化性:Cl2S。6、其它条件 一般溶液的酸性越强或温度越高,则氧化剂的氧化性和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强,反之则越弱。(硝酸、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3Cl2+6NaOH=5NaCl+NaClO3+3H2O)二、氧化-还原反应规律1、电子守恒规律: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如:11P4+60Cu

6、SO4+96H2O=20Cu3P+24H3PO4+60H2SO4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与强还原性物质反应时表现氧化性,与强氧化性物质反应时表现还原性,(亚铁离子和锌、次氯酸根)在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氯气歧化)。稀硫酸与活泼金属单质反应时,是氧化剂,起氧化作用的是H,被还原生成H2,浓硫酸是强氧化剂,与还原剂反应时,起氧化作用的是S,被还原后一般生成SO2。来源:Ks5u.3、归中规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物质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生成物中该元素的价态介于反应物中高价与低价之间,且不能交叉。(硫离子和硫酸)4、同一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硫

7、和硫酸)5、一对二问题:多种氧化剂与同一种还原剂或多种还原剂与同一种氧化剂反应时,按氧化、还原性强弱的顺序依次进行反应。(强强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范例碳与硝酸1,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C+HNO3NO2+CO2+H2O 2,列出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在反应物这边 在生成物这边 变化量 C化合价 0 +4 升高4 N化合价 +5 +4 降低1 3,使化合价的升高和降低的总数相等C+4HNO34NO2+CO2+H2O 4,配平其它物质的系数2.常见的氧化剂与还原剂 = 1 * alphabetic a、常见的氧化剂(1) 活泼的非金属单质:O2、Cl2、Br2 (2) 含高价金属阳离子的化合

8、物:FeCl3 (3) 含某些较高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浓H2SO4 、HNO3、KMnO4、MnO2 = 2 * alphabetic b、常见的还原剂:(1) 活泼或或较活泼的金属:K、Ca、Na、Al、Mg、Zn (按金属活动性顺序,还原性递减)(2) 含低价金属阳离子的化合物:Fe2 (3) 某些非金属单质:C、H2 (4) 含有较低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HCl 、H2S、HI、KI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氢气得氧与氧化铜失氧的反应必然同时发生,因此氧化与还原这两个相反的反应必然同时发生在同一反应中,称为氧化还原反应。2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9、物质的得氧、失氧必然导致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此种认识更接近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此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且反应物中都有氧元素,但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碳与铜元素之间,与氧元素无关。此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但反应物中根本不含氧元素。(4)反应物中都含氧元素,但所含各元素化合价都没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结论】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既是特征也是判断依据)。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是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是氧化剂。3原子或离子的电子得失(或偏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在钠跟氯气的反应中,由原子结构可推知:NaeN

10、a+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CIeCI 得电子,化合价降价,被还原【练习】分析锌和稀硫酸的置换反应:Zn2eZn2+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2H+2eH2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结论】凡是反应物中原子或离子有电子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原子或离子失去(或偏离)电子的反应物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原子或离子得到(或偏向)电子的反应物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1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2反应物中原子或离子的电子得失(或偏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3为记忆方便可归纳为:升、失、氧;降、得、还。若说性正相反。【练习】1在下列各式中,当左边的物质能生成右边的物

11、质时,试指出下列带点的元素是被氧化还是被还原?(1)KCIO3KCI (2)HCIOO2 (3)KII2 (4)NO2HNO3、二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电子得失情况的表示)(1) 双线桥法-表示电子得失结果 (2) 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情况1双线桥表示电子得失的结果要点:(1)双箭号(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2)箭号起、止所指为同一种元素;(3)标出得与失电子及总数(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练习】2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情况要点:(1)单箭号(在反应物之间);(2)箭号起点为被氧化(失电子)元素,终点为被还原(得电子)元素;(3)只标转移电子总数,不标得与失(氧化剂得电

12、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四、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1常见的氧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被还原的物质。(1)典型的非金属单质如:F2、O2、CI2、Br2、I2、S(其氧化性强弱与非金属活动性基本一致)。(2)有变价元素的高价态化合物如:、浓、。(3)金属阳离子如:Fe3+、Cu2+、(H+)(在金属与酸、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如反应FeCuSO4=FeSO4Cu中,实质上是Cu2+离子氧化Fe原子,Cu2+作氧化剂,Fe是还原剂)。2常见还原剂在化学反应是易失电子被氧化的物质。(1)典型的金属单质如:K、Ca、Na、Mg(其还原性强弱与金属活动性基本一致)。(2)某些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如:H2

13、、C、CO。(3)有变价元素的最低价态化合物如:H2S、HI、HBr、HCI。(4)非金属阴离子如:S2、I、Br、CI。【说明】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不取决于得、失电子的多少。如钠、铝在化学反应中分别失去1个和3个电子,但钠比铝容易失电子,因此钠的还原性比铝强。【练习】1判断下列反应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哪些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用单线桥(或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并指出氧化剂和被氧化的物质。CI22KI=2KCII2Ca(CIO)2CO2H2O=CaCO32HCIO(3)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4)3NO2H2

14、O=2HNO3NO2二氧化硫与硫化氢相遇,发生如下反应:SO22H2S=2H2O3S在这个反应中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哪个被氧化,哪个被还原?在反应的产物中,被氧化产物与被还原产物的质量比,分子数之比是多少?五、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把化学反应分成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类型反应,是两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前者分类根据化学反应实质,后者分类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种类的多少和类别,所以从分类的根据上看,前者较后者更深入本质。1化合反应有单质参加,是氧化还原反应。2分解反应有单质生成,是氧化还原反应。NH4HCO3NH3H2OCO2没有单质生成,是非氧化还原反应。3置换反应都是氧化

15、还原反应。4复分解反应NaOHHCI=NaCIH2O2NaOHCuSO4=Cu(OH)2Na2SO4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3化学反应的不同分类方法的关系是:基本类型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化合CaOH2O=Ca(OH)2没有单质参加分解NH4HCO3NH3H2OCO2没有单质生成置换复分解H2SO4Ba(OH)2=BaSO42H2O2NaCIH2SO4(浓)NaSO42HCI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4氧化和还原、氧化剂和还原剂都分别是相反的反应和物质,但它们又是相互依存的,在同一个反应中同时发生与存在,同时相互作用。这是普遍的自然规律。5氧化还原反应是和工农业生产、科学技

16、术、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反应。【练习】按下列要求,写出已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尽可能多地写)。并且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1)氯气作氧化剂(2)氯气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3)盐酸作氧化剂(4)盐酸作还原剂(5)同一种物质中的一种元素氧化另一种元素(反应物中含有氯元素)参考答案一、熟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以及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 1. 化合价口诀:一价氢钾钠铵银,二价铜钙钡镁锌,亚铁正二铁正三,常用还有铝正三,负一氟氯氢氧根,还有一个硝酸根,负二硫酸碳酸根,氧硫负二记得深!2. 在化合物中,若无特别说明则氢元素显+1、氧元素显2.但是在NaH中H显1,在H2O2和Na

17、2O2氧元素显1。3.在一些不常见的化合物中按照化合物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K2Cr207设Cr元素化合价为X,则(+1)*2+X*2+(2)*7=0 X=+64. 原子团中某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如 X2072离子。设X化合价为a,则2a+(2)*7=2,则X=+6二、氧化还原反应概念之间的关系(重点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之间存在如下关系:例如:氧化还原反应:CuO + H2 = Cu + H2O 可以这样解析:Cu0Cu :氧化铜变成单指铜,铜元素化合价从+2降低到0, Cu0为氧化剂,铜元素被还原,氧化铜或铜元素发生还原反应,Cu0生成还原产物Cu。H2H2O

18、: 氢气变成水,氢元素化合价从0升高到+1,H2为还原剂,氢元素被氧化,氢气或氢元素发生氧化反应,H2生成氧化产物H2O。其它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分析方法与上叙分析方法一样。三、氧化还原反应类型:1.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指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属于不同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如 :MnO2+4HCl(浓) = MnCl2+Cl2+2H2O(氧化剂:MnO2 还原剂:HCl)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指氧化剂和还原剂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如:2KClO3 2KCl + 3O2(氧化剂和还原剂都是KClO3 ,氧元素和氯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歧化反应:指发生在同一物质同一元素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规律是

19、:所得产物中,该元素一部分价态升高,一部分价态降低,即“中间价高价+低价”。具有多种价态的元素(如氯、硫、氮和磷元素等)均可发生歧化反应。如 Cl22NaOHNaClNaClOH2O(氯元素的化合价从0分别变成+1和-1,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4.归中反应:指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问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规律是:反应物中,该元素一部分价态升高,一部分价态降低,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失5e失5e-得5e-中间价”,而不会出现交错现象。如:KClO3+6HCl=KCl+3Cl2+3H2O ;对于归中反应,可通过分析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的来源,从而确定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物质

20、的量之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有关的练习题。1下列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3Cl2 + 6KOH =5KCl + KClO3 + 3H2O B、2NO2 + 2NaOH =NaNO3 +NaNO2 +H2O C、SnCl4 + 2H2O = SnO2 + 4HCl D、3CCl4 + 2K2Cr2O7 = 2CrO2Cl2 + 3COCl2 +2KCl 2. 下列反应中,水作为还原剂的是( )A、Cl2 + H2O = HCl + HClO B、CaO+ H2O = Ca(OH)2C、2F2 + 2H2O = 4HF + O2 D、2Na + 4H2O = 2NaOH + H2

21、3.P单质在下列反应中4P+3KOH+3H2O=3KH2PO2+PH3的变化是( )A.被氧化 B.被还原 C.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D.既未被氧化又未被还原4. 下列变化过程属于还原反应的是( )A.HClMgCl2 B.NaNa+ C.COCO2 D. Fe3+Fe5. 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氧化剂的是( ) A. S2-HS- B. HCO3-CO2 C. 2 Cl-Cl2 D. Cu2+Cu6. 在H2SO3+2 H2S=3 H2O+3S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元素的质量比为( ) A.1:1 B.2:1 C.1:2 D.3:27.被称为万能还原剂的NaBH4溶于水并和水反应:NaBH4+2H2O

22、NaBO2+4H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BH4中H元素为1价)( )ANaBH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NaBH4是还原剂,H2O是氧化剂C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D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比为1:18. 反应2KMnO4+16HCl2MnCl2+2KCl+5Cl2+8H2O中,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若生成71gCl2,被氧化的HCl是 g。从实验学化学一、化学实验安全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2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分离的物质 应注意的事项 应用举例过滤 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 一贴、二低、三靠 如粗盐的提纯蒸馏 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

24、冷凝管中水的流向 如石油的蒸馏萃取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 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分液 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 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 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蒸发和结晶 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 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分离NaCl和KNO

25、3混合物三、离子检验离子 所加试剂 现象 离子方程式Cl- AgNO3、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 Cl-+Ag+=AgClSO42- 稀HCl、BaCl2 白色沉淀 SO42-+Ba2+=BaSO4四.除杂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4.物质的量 = 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 n =

26、N/NA5.摩尔质量(M)(1)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 或 g.mol-1(3) 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 ( n = m/M )六、气体摩尔体积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3.标准状况下, Vm = 22.4 L/mol七、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1.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

27、2)单位:mol/L(3)物质的量浓度 = 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 CB = nB/V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2)主要操作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 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 注意事项:A 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 B 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C 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 D 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 E 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

28、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3.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 =C(稀溶液)?V(稀溶液)一、物质的分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分散质粒子大小/nm 外观特征 能否通过滤纸 有否丁达尔效应 实例溶液 小于1 均匀、透明、稳定 能 没有 NaCl、蔗糖溶液胶体 在1100之间 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 能 有 Fe(OH)3胶体浊液 大于100 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 不能 没有 泥水二、物

29、质的化学变化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C、置换反应(A+BC=AC+B)D、复分解反应(AB+CD=AD+CB)(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B

30、、非氧化还原反应2、离子反应(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注意: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31、书写方法: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3)、离子共存问题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A、结合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B、结合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 O 32-,HCO3-,SO32-,OH-和NH4+等C、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O-,OH-和H

32、CO3-等。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学)注意:题干中的条件: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等离子,酸性(或碱性)则应考虑所给离子组外,还有大量的H+(或OH-)。(4)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六看)一、看反应是否符合事实:主要看反应能否进行或反应产物是否正确二、看能否写出离子方程式:纯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三、看化学用语是否正确:化学式、离子符号、沉淀、气体符号、等号等的书写是否符合事实四、看离子配比是否正确五、看原子个数、电荷数是否守恒六、看与量有关的反应表达式是否正确(过量、适量)3、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失

33、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 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液反应而得到H2。三、A12O3为两性氧化物,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都既可以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四、五、Na2CO3和NaHCO3比较碳酸钠 碳酸氢钠俗名 纯碱或苏打 小苏打色态 白色晶体 细小白色晶体水溶性 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

34、易溶于水(但比Na2CO3溶解度小)溶液呈碱性(酚酞变浅红)热稳定性 较稳定,受热难分解 受热易分解2NaHCO3 Na2CO3+CO2+H2O与酸反应 CO32+H+ H CO3H CO3+H+CO2+H2OH CO3+H+ CO2+H2O相同条件下放出CO2的速度NaHCO3比Na2CO3快与碱反应 Na2CO3+Ca(OH)2 CaCO3+2NaOH反应实质:CO32与金属阳离子的复分解反应 NaHCO3+NaOH Na2CO3+H2O 反应实质:H CO3+OH- H2O+CO32与H2O和CO2的反应 Na2CO3+CO2+H2O 2NaHCO3CO32+H2O+CO2 H CO3不

35、反应与盐反应 CaCl2+Na2CO3 CaCO3+2NaClCa2+CO32 CaCO3不反应主要用途 玻璃、造纸、制皂、洗涤 发酵、医药、灭火器转化关系六、.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的特点;硬度一般比成分金属大而熔点比成分金属低,用途比纯金属要广泛。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硅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主角,在地壳中含量26.3%,次于氧。是一种亲氧元 素,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于岩石、沙子和土壤中,占地壳质量90%以上。位于第3周期,第A族碳的下方。Si 对比 C最外层有4个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二、二氧化硅(Si

36、O2)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石英是常见的结晶形二氧化硅,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O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玛瑙饰物,石英坩埚,光导纤维)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NaOH)反应,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iO2+4HF = SiF4 +2H2OSiO2+CaO =(高温) CaSiO3SiO2+2NaOH = Na2SiO3+H2O不能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

37、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三、硅酸(H2SiO3)酸性很弱(弱于碳酸)溶解度很小,由于SiO2不溶于水,硅酸应用可溶性硅酸盐和其他酸性比硅酸强的酸反应制得。Na2SiO3+2HCl = H2SiO3+2NaCl硅胶多孔疏松,可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四、硅酸盐硅酸盐是由硅、氧、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分布广,结构复杂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溶于水。(Na2SiO3 、K2SiO3除外)最典型的代表是硅酸钠Na2SiO3 :可溶,其水溶液称作水玻璃和泡花碱,可作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剂和黏胶剂。 常用硅酸盐产品:玻璃、陶瓷、水泥四、硅单质与碳相似,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晶体硅结构类似于金刚石,有金属光泽的灰

38、黑色固体,熔点高(1410),硬度大,较脆,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是良好的半导体,应用:半导体晶体管及芯片、光电池、五、氯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A族,原子结构: 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Cl-,为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六、氯气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液氯)和固态。制法:MnO2+4HCl (浓) MnCl2+2H2O+Cl2闻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化学性质:很活泼,有毒,有氧化性, 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盐)。也能与非金属反应:2Na+Cl2 =(点燃) 2NaCl 2Fe+3Cl2=(点燃

39、) 2FeCl3 Cu+Cl2=(点燃) CuCl2 Cl2+H2 =(点燃) 2HCl 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雾。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并不是只有在氧气中才可以燃烧。燃烧的本质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Cl2的用途:自来水杀菌消毒Cl2+H2O = HCl+HClO 2HClO =(光照) 2HCl+O2 1体积的水溶解2体积的氯气形成的溶液为氯水,为浅黄绿色。其中次氯酸HClO有强氧化性和漂泊性,起主要的消毒漂白作用。次氯酸有弱酸性,不稳定,光照或加热分解,因此久置氯水会失效。制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制漂白液 Cl2+2NaOH=NaCl+N

40、aClO+H2O ,其有效成分NaClO比HClO稳定多,可长期存放制漂白粉(有效氯35%)和漂粉精(充分反应有效氯70%)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与有机物反应,是重要的化学工业物质。用于提纯Si、Ge、Ti等半导体和钛有机化工: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七、氯离子的检验使用硝酸银溶液,并用稀硝酸排除干扰离子(CO32-、SO32-)HCl+AgNO3 = AgCl +HNO3NaCl+AgNO3 = AgCl +NaNO3Na2CO3+2AgNO3 =Ag2CO?3 +2NaNO3Ag2CO?3+2HNO3 = 2AgNO3+CO2 +H2OCl-+Ag+ = AgCl 八、二氧化硫制法(形成):硫黄或含硫的燃料燃烧得到(硫俗称硫磺,是黄色粉末)S+O2 =(点燃) SO2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40体积比)化学性质:有毒,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形成的溶液酸性,有漂白作用,遇热会变回原来颜色。这是因为H2SO3不稳定,会分解回水和SO2SO2+H2O H2SO3 因此这个化合和分解的过程可以同时进行,为可逆反应。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往正反应方向发生,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作可逆反应,用可逆箭头符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