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知识点综合复习真题_第1页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知识点综合复习真题_第2页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知识点综合复习真题_第3页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知识点综合复习真题_第4页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知识点综合复习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PAGE 页码 18 / NUMPAGES 总页数 18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知识点综合复习真题班级:_ 姓名:_ 【拼音词组】1. 读拼音写词语。kun ku jng pi jing yng yn h png d y hu jn yn xing hui xn ch gun gi 2. 看拼音,写词语。q sh j j yng j tn b y dng hn n j y jio sh sn gun shng 3. 看拼音,写词语。shn q ku bi x f ti lin xun zhun xn ch y hu z gu j nin ch hun 4. 看拼音写词语。 bn j y du

2、n pi lin z u to po ch hun xn ku k zi w t k tng 5. 读拼音,写规范字。gun cho shu do shn ling wi kng xu y d gi gun gi jin yng li bo ku bi 【补全词语】6. 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依(_)傍(_) 别有(_)(_)如雾(_)(_)(_)(_)辉煌 高楼(_)(_) (_)(_)相闻1.这里_,山清水秀,景色秀丽。2.过去,这里一片荒凉,如今却_,成了繁华的城市。3.将这些树根稍加修饰放在屋内,也是一种_的装饰。7. 补充词语,并根据语境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_)(_)不惧 高楼(_

3、)(_) 灯火(_)(_)(_)(_)如焚 相(_)并(_) 铁杵(_)(_)1方志敏烈士(_),慷慨就义的英雄形象,永远留在中国人民的记忆里。2国庆节之夜,古城的大街小巷(_),呈现出一派节日的喜庆景象。3这两篇文章春华秋实,各有所长,不能(_)。8.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鸦(_)无声 人声鼎(_) 横七(_)八 愤愤不(_)各(_)神通 上天入(_) (_)遇而安 精(_)力竭1“_”这个成语经常与“八仙过海”连用。2以上词语中,“_”和“_”意思相反。3由画“”的词语我想到了_、_等人物。4我知道最后一个词语的意思是_。9. 先补充词语,再按要求分类。(_)(_)荡荡 (_)

4、崩(_)裂 齐(_)并(_)(_)(_)鼎沸 (_)号(_)吼 人(_)人(_)(_)(_)浪静 (_)浪(_)滚 漫(_)卷(_)形容人多的词语:_描写潮水声音的词语:_描写潮水样子的词语:_10.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视(_)如(_) (_)钉(_)铁 (_)忠(_)国(_)面(_)私 毫(_)犹(_) 英勇(_)(_)1包公断案_。(用上面的词语填空)2看到画“”的词我想到了_(人物),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他_地用自己的胸膛挡住了敌人的枪口(用上面的词语填空)。3岳飞_的爱国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人。(用上面的词语填空)【形近字词】11. 形近字组词。匠_剪_跨_垫_桅_巨_煎

5、_垮_势_跪_12. 比一比,组词语。震(_) 淹(_) 练(_) 饶(_) 振(_) 掩(_) 链(_) 绕(_) 13. 我会形近字组词。疏(_) 徐(_) 凤(_) 徜(_) 蔬(_) 涂(_) 风(_) 倘(_) 14. 比一比,再组词。 贯(_)犹(_)怀(_)占(_)俗(_)惯(_)优(_)坏(_)站(_)谷(_)15. 辨字组词详(_) 侧(_) 番(_) 响(_)渗(_)祥(_) 测(_) 蕃(_) 晌(_)参(_)【句子训练】16.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没有人敢怎么样。(改成反问句)_2.官绅跪地求饶。(扩写句子,写出官绅的神态和动作)_3.我们害怕

6、矮小的鹅,却不怕高大温厚的牛。(缩句)_4.夏天的北京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修改病句)_17. 按照要求写句子。1用加点的词仿写句子。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_2选下面一种心情(也可自己写一种),用动作(或语言、神态)描写表现它。生气 快乐 着急 害怕心情(_),写句子_3修改病句。(1)这个深深有趣的想法印在我的脑海里。_(2)妈妈到超市买了韭菜、莲藕、蔬菜,还有苹果。_18. 按要求写句子。1画眉在枝头欢快地叫。(缩写句子到最短)_2向导抱走了出来侦察的那只幼龟。(改成“被”字句)_3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深深感受了我。(修改病句)_4小学生必须多读多思的良好学习

7、习惯。(修改病句)_19. 按照要求完成练习。1比一比,下列句子哪个表达效果更好?把理由写下来。A那条狗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B那条狗高兴、紧张、发怒的时候都叫。C那条狗总在叫。_2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仿写句子)_3这粒豌豆说:“我胖得够美了!我胖得要爆裂开来了!”(改为转述句)_20. 按要求写句子。1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用加点词造句)_2我把蟋蟀养在笼子里。(改为“被”字句)_3从早晨玩到下午,我们还是歇不下来。(给句子换种说法,不改变句意)_4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翻译诗句)_【古诗阅读】21. 阅读诗句,回答问题

8、。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_,_。1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著名诗人_。2补全诗句。3这首诗表达了朋友之间的_。4送别诗是我国古诗词海洋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请将有关诗句补充完整。(1)惜别情在滔滔江水中:孤帆远影碧空尽,_。(2)惜别情在勉励的话语中:莫愁前路无知,_。(3)惜别情在送别的美酒中:_,西出阳关无故人。22.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天上有朵白云天上有朵白云,那是太阳的长毛巾,他擦呀擦,擦得湿淋淋。地上有片水洼,那是太阳的洗澡盆,他洗啊洗,从清晨到黄昏太阳是个爱干净的孩子,他的脸上,从来不染尘。1从诗中找出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写在下面。_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湿(_)长(_)

9、3诗中,_是太阳的长毛巾,_是太阳的洗澡盆。4为什么作者说太阳是个爱干净的孩子?_23. 阅读短文。白桦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 )上银霜,( )了一身雪花。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 ),洁白的流苏如画。在朦胧的寂静中玉( )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 )着晶亮的雪花。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 )一层银色的光华。1将下列动词填入诗歌里。绽 涂 披 立 抹 闪2阅读诗歌,说一说作者是通过哪些事物来写白桦树的“白”的?_3第二小节主要描写了白桦树的_。第三小节的“_”、“_”这两个动词突出了静立的白桦树也不失一种特别的美。4从诗歌中的哪些诗句可以

10、知道时间是早晨?_5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6能依照第三小节写一节诗歌吗?_补充诗句,并按要求答题。“儿童急走追黄蝶,_。”1把诗句补充完整。2“走”的意思是( )A.移动、挪动B.呈现某种趋势C.奔跑D.通过3“急”“追”这两个字用得好不好?好在哪里?_4对“儿童急走追黄蝶”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儿童/急走追/黄B.儿童急/走/追黄蝶C.儿童/急走追黄D.儿童急走/追黄蝶5整句诗的意思是:_24. 日积月累。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1这首诗的作者是( )。A.孟浩然 B.王维 C.李白2“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这两句诗运用了( )的写法。

11、A.以动衬静 B.以静衬动 C.动静结合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_。山重水复疑无路,_。1把诗句补充完整,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2这首诗是_诗人_的作品。表达了诗人_的真挚感情。3“腊酒”的意思是_。4这首诗后两句告诉我们的道理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它是哪个成语。_25.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游山西村(节选)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注释)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足鸡豚(tn):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足:足够,丰盛。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1这首诗写的是_(谁)去_(哪里)游玩时的情形。2诗

12、的第一、二句是_(写景叙事),第三、四句是_(写景叙事)。3诗的前两句体现了山西村的村民()。A.助人为乐B.热情好客C.体贴细心D.无私奉献4结合注释,写一写后两句诗的意思:_。5这两句诗中蕴含的哲理是()A.不论前路多么难行,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我们就能迎来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明天。B.面对困难时要懂得变通,一种方法解决不了就再尝试用另一种方法解决。C.看问题要全面客观,否则就容易陷入困境,寸步难行【阅读理解】26. 课外阅读。盲童的画在色彩缤纷的少年儿童画展的画幅中,我看到一幅没有色彩,线条极其简单的画,那是一幅盲童的画。雪白的纸上,用画笔画着一个太阳,照耀着一间小屋,小屋前有 淙(cn

13、g)淙的流水,好像还有一棵树。寥(lio)寥几笔,勾勒出了一个和平幸福的人家。设想一下孩子拿起画笔时的心情吧:她画一个太阳,那美丽的太阳露出火红的脸,射出炽(ch)热的光芒,照在每个人的身上;她画一棵树,葱绿的颜色,上面栖(qi)息着无数的鸟,唱出悦耳的歌曲;她画一条小溪,那青色的溪流,她曾用手指触摸过,有一阵清凉的感觉;她画一间小屋,这屋子里充满着欢声笑语,这是多么美好的情境啊!可是,她心灵上的色彩,她感觉上的声音,怎么画得出来呢?她只能画出这样一幅简单的画。就是这么疏疏落落的几笔,对于一个失去视力的孩子来说,能够组成这样一幅和谐的画面已经很不容易了。然而,从这没有色彩的画面上,人们已经看到

14、她心灵上的色彩;在这线条极其简单的构图上,人们还听到并感受到了她所感觉到的声音。谁走过这幅画前,都会觉得这幅画蕴藏着的美丽生命正在祖国温馨的阳光和花丛中生长着;一颗坚强的、不 畏困难的心在向我 们微笑。这盲童的画上原来也有丰富的色彩啊!何况,看这幅画的人们更愿意为它添上各种鲜艳的颜色呢!1盲童的画有什么特点?_2走过盲童画前的人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_3文章最后一段话的含义是( )A盲童的画上应该有丰富的色彩,盲童画不上去,看画的人会给它加上去 的。B盲童虽然看不到颜色,但她对世界有美好的想象,有丰富的感受,她的画反映了她心灵上的美好感受,表 达了她坚强的意志。看画的人能理解盲童的心灵,并受到感

15、动。27. 课内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节选)新学年开始了,修身课上,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为家父而读书。”“为明理而读书。”“为光耀门楣而读书。”有人干脆这样回答。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

16、此生!”这位同学是谁呢?他就是周恩来,后来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1魏校长提出的问题,同学们的答案分别是什么?_ _ _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1)若有所思:_(2)抱负:_3魏校长听后为什么那么高兴,甚至连声赞叹?_28. 课外阅读。程门立雪杨时是宋朝学者。他年轻时很爱学习,非常尊敬老师。有一次,他和一位同学在读书时为一个问题争论起来。为了尽快找到答案,他们冒着鹅毛大雪,去请教大学问家程颐。他们走到程颐家门口,童子说先生正在睡午觉。他俩一声不响地站在门口,静静地等着。雪花在天空中飘舞,不一会儿地上便积满了雪。()的寒风吹得他们直打哆嗦,可是他们没有拂一拂身上的积雪,也没有跺

17、一跺冻僵了的脚。过了很久,程颐醒来了。当他知道门外雪地里有两个学生在等着,就急忙出去把他们拉进屋里。程颐见他们全身是雪,心疼地说:“外边雪这么大,为什么不早进屋呢?”杨时望着程颐()的面容,说:“老师,您在休息,我们怎能惊动您呢?”程颐被他们尊师好学的精神感动了,()地解答了他们的问题。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2用“”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写成陈述句。3读完这个故事,我们要向杨时学习什么? _4用一句话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_29. 重点段落分析。 蝴蝶的家片段我常想,下大雨的时候,青鸟、麻雀这些鸟都要躲避起来,蝴蝶怎么办呢?天是那样的低沉,云是那样的黑,雷、电、雨、风,吼叫着,震撼

18、着,雨点密集的喧嚷着,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世界几乎都被冲洗遍了,就连树林内也黑压压的、水淋淋的,到处都是湿的。这不是难为蝴蝶吗?我一想起来就为蝴蝶着急,这样的天气它们能躲在哪里呢?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的素洁,一点儿水都不能沾污上的;它们是那样的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想到这里,我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着急。但是,一位小朋友非常确信地说:“它们和我们一样,肯定有家。下雨的时候,它们就会急忙飞到家里去哩!”不过它们的家在哪里呢?人家的屋宇里从没有见过有蝴蝶来避雨。麦田里呢?也不能避雨。松林里呢,到处是水珠滚坠。园里的花是它

19、们的家吗?花儿自己已经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了,怎能容它们藏身呢?就连老树干的底面,也是顺下水来,湿漉漉的。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我真为蝴蝶着急了。1写出反义词。低沉() 轻盈() 确信() 柔弱()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_3“想到这里,我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的着急。”作者想到了什么,竟那样的着急?_4作者猜想蝴蝶的家会在哪些地方?概括起来说说。_30. 课内阅读。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1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崛起:_2读句子,完成练习。(1)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这两句话连用两个感叹号,写出了魏校长_ 的神情。选文中体现这一点的还有“_”一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