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课标试题模拟_第1页
小学数学新课标试题模拟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可编辑修改WORD版本可编辑修改WORD版本 12/12可编辑修改WORD版本小学数学新课标试题模拟 小学数学新课标试题模拟 一、单项选择选择题。 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过程。 交往互动共同发展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 教教材用教材教自己创造教材 3、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联系生活学数学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4、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的教学。 概念计算应用题 5、“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数学

2、思考过程与方法解决问题 6、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 )的动词。 过程性目标知识技能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7、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 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多样评价 8、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的过程。 单一富有个性被动 9、“用数学”的含义是()。 用数学学习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了解生活数学 0、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 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认真备课,认真上课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

3、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二、填空题 1、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 2、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内容标准应指关于(内容学习)的指标。 3、新课程标准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4、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 5、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基础性)(层次性)(发展性)(开放性)。 6、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

4、组织者)、(引导者)和合。 7、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8、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9、课程标准将传统的数学学习内容充实、调整、更新、重组以后,构建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10、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 (有价值) 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

5、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1、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12、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三、简答题。 1、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学习评价应怎样转变? 答: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个性倾向。 2、怎样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呢? 答:(1)使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2)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统计对决策的

6、影响。(3)了解统计的多种功能。 3、对于应用问题,标准是如何进行改革的? 答:选材强调现实性、趣味性和可探索性;题材呈现形式多样化(表格、图形、漫画、对话、文字等);强调对信息材料的选择与判断(信息多余、信息不足);解决的策略多样化;问题答案可以不唯一;淡化人为编制的应用题类型及其解题分析。 四、论述题。 1、请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谈谈新课程对教师素质发展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答:(1)关注专业化理论发展;(2)关注教师的情意和职业道德素质的发展;(3)关注教师的人文知识素养和多元知识结构的发展;(4)关注教师专业技能和研究能力的发展;(5)关注教师心理素质的发展;(6)关注教师学习意识的提高

7、和自主发展能力的提高。 2、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有哪些特点。 答: 其一是基础性:内容标准的基础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的基础性,二是“标高”的基础性。其二是层次性:内容标准的层次性,是指“标准”的实施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分阶段、有层次、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其三是发展性:内容标准的发展性,是对“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注解。其四是开放性:任何人在实践中的创造、发明,都是丰富和发展内容标准的必要素材;任何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和重大的科技进步,都将被内容标准及时地吸收。 五、案例分析。 请分析如下案例:在新课程课堂上,出现了一种新情况。教师普遍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

8、问题,因此对同一个问题往往出现多种解法。对于各种解法的优劣,教师很少重视,甚至有人提出了“方法本无优劣之分,学生自己想出的方法,对他来说就是最好的方法”的观点。 分析要点: 1、这种解题策略多样化,是新课程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允许不同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是正确的。 2、从科学的角度看,各种不同的解题方法都有优点和局限性。 3、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获得适合自己的最佳解题策略,实现方法的最优化。 小学数学新课标测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34分) 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 2、有效的数学 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与是学生学习数学的

9、重要方式。 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评价主人,教师是数学学、_。 4、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从、等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 5、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_、_、等四个学习领域。 6、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_、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 行、_、_、等数学活动。 7、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将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第二学 段_、第三学段。 8、“实践与综合应用” 在第一学段以为主题,在第二学段以为主题。 9、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地发展。 二、选择题(1-5为单选,6-10为多选,每题3分,共30分) 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

10、()过程。 交往互动共同发展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 教教材用教材教 3、“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数学思考过程与方法解决问题 4、数学课程标准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 的动词。 过程性目标知识技能目标 5、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联系生活学数学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6、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的过程。 A. 生动活泼的 B.主动的 C.富于个性 D.被动的 7、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之上。 A.认知发展水平 B.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8

1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实现()。 A.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B.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C.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9、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A.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 B.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10、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 )。 A.数感B符号感C空间观念D统计观念E应用意识及推理能力 三、分析简答(10分) 李老师在讲3748时,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大胆想象,学生说出了很多不同的计算方法。这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什么教学理念? 四、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如何评价学生?(12分

12、) 五、结合教学实际说一说,你认为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有哪些要求?(14分) 参考答案 一、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组织者、引导者、合 4、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5、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6、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 7、13年级、46年级、79年级 8、实践活动,综合应用 9、全面、持续、和谐、 二、1、2、3、4、5、6、ABC 7.AB 8.ABC 9.AB 10.ABCDE 三、算法多样化 数学学习是学生探索的过程 四、对学生数学学

13、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重视过程评价,以定性描述为主,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一) 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二)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三)重视评价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评价主体和方式要多样化(五) 评价结果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 呈现,以定性描述为主 五、答:(1)创设良好氛围,激励学生学习。 (2)

14、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 (3)突出思维训练,培养思维能力。 (4)着眼学生发展,组织学生活动。 (5)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选用恰当教学媒体。 (6)重视教师的人格力量,规范教师的课堂行为。 小学数学新课标测试题考试-及答案 分享到: 1 发布日期:2011/8/17 8:58:00 来源:点击:600 一、单选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 A. B. C. D. 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环境意识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减轻学生学习负担2。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 A.说出、表演、展示 B.设计、制作、创作 C.感受、参加、养成 D.解释、完成、背诵3。课程变革可以在

15、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 一、单选 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 A. B. C. D. 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环境意识 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2。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 A.说出、表演、展示 B.设计、制作、创作 C.感受、参加、养成 D.解释、完成、背诵 3。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 B.教师的发展 C.学生的选择 D.课程制度的变迁 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 A.知识、技能和方法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感

16、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 A.斯腾豪斯 B.斯腾伯格 C.杜威 D.赫尔巴特 6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 A.加德纳 B.推孟 C.韦克斯勒 D.加涅 7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 A.讲解接受式 B.示范模仿式 C.探究发现式 D.情境陶冶式 8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 C.都是主体 D.都是客体 9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

17、思阶段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 10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 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 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批改作业 D.考试 12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 A.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 B.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 C.学校需要专家的支持 D.学校需要政府的支持 1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

18、.校长 14校本教研的主体是() A.学生 B.教材 C.教师 D.校长 15.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 A.学科学习目标 B.一般性发展目标 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D.情感目标 二、多选 1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 A.改变课程功能 B.调整课程结构 C.精选课程内容 D.改进教学方式 2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 A.档案袋评定 B.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 C.表现展示评定 D.成就测验 3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有() A.情境 B.协作 C.会话 D.意义建构 4下列关于新型

19、知识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个人见解在给定的课程知识面前没有意义 B.知识客观化和科学化的追求必然是以牺牲个人知识因素为代价的 C.缄默知识对人类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 D.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 5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 A.民主的 B.平等的 C.对话的 D.互动的 6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 A.学习者 B.定向者 C.促进者 D.定论者 7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 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D.平均性 8“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 A.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 B.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 C.课程实践与评价的设想 D.保障措施 92001年

20、,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把课程改革作为一项政府行为,明确了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作用是() A.前沿性 B.全局性 C.基础性 D.先导性 10地方对课程管理的主要方面是() A.贯彻国家课程政策 B.制订课程实施计划 C.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D.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11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 ( ) A.家庭资源 B.社会资源 C.校园资源 D.自然资源 12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 A.向学生回归 B.向学校回归 C.向教师回归 D.向教育实践回归 13教学研究中的行动必须具有以下特征() A.可操作

21、性 B.验证性 C.教育性 D.探索性 14现代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 ) A.教育测验运动时期 B.目标分析研究时期 C.多方位研究时期 D.教育评价的兴盛时期 15简述质性评定的主要特征有() A.评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 B.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主体人的发展 C.评价的方式具有情境性 D.评定是不断探索改进的过程 三、判断 ()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印发,标志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开始。 ()2. 新课程目标取向及精神内核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3 .课程标准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和最高要求。 ()4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个性化教育。 ()5自

22、主学习就是自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排斥教师的介入和指导。 ()6. 学校的课程结构中学科课程、分科课程、必修课程、国家课程应占绝对主导地位。()7. 我国基础教育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学校课程管理亦需要建立三级管理网络。()8实现课程管理的统与分的有机整合,是世界课程管理的总的趋势。 ()9.校本教研即师本研究。 ()10.教育测验是一种以追求考察教育效果客观性为目标的活动。 四、简答 1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有哪几项? 2课改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及其基本含义。 4本次课改中,课程体系走向综合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5新课程在教材观上的转向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6开展

2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 7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作用是什么? 8为什么说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9作为校本研究的主体对教师有什么要求? 10世界各国课程评价有哪些特点.? 五、论述 1新课程标准在哪些方面突出体现了“以学为本”的设计思想? 2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3谈谈自主学习的实施要点。 4试述发展性评价的内涵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选 1 .(C); 2.(C); 3.(D); 4.(D); 5.(A); 6 .(A); 7.(B); 8.(C); 9.(B); 10.(B); 11.(B); 12.(A); 13.(B); 14.(C); 15.(C);

24、 二、多选 1.(ABCD); 2.(ABC ); 3.(ABCD); 4.(BCD ); 5.(ABCD); 6.(AC ); 7.(ABC ); 8.(ABCD); 9.(BCD ); 10.(ABCD ); 11.(ABD ); 12.(BCD ); 13.(BCD ); 14.(BCD ); 15.(BCD ); 二、判断 1 .()2.()3 ()4()5() 6.() 7. ()8()9.()10() 四、简答 1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有哪几项?P8 答:有六项具体目标,它包括:改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 2课改的主要任

25、务是什么?P15 答:(1)构建一个新型课程管理体系。(2)建立一支新型教师队伍。(3)探索一套新型课堂教学模式。(4)完善一个新型教育评价体系。(5)建设一个先进的信息化平台。(6)培养一批先进典型。 3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及其基本含义。P3435 答案: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包含着三层含 义:(1)以人(学生)的发展为本;(2)倡导全人教育;(3)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 4本次课改中,课程体系走向综合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P43 答案:(1)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非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新课程还设置了许多“综合性学科”,着意推进课程的综

26、合化,对旧有的课程结构进行改造;(3)各分科课程都在尝试综合化的改革,强调科学知识同生活世界的交汇、理性认识同感性经验的融合。 5新课程在教材观上的转向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P60-62 答:首先就教材与学生的关系而言,学生不再是教材被动的受体而是对教材进行能动实践的创造性主体;教材不再是只追求对教育经验的完美的预设,而要为学生留有发展的余地,使教材编制过程本身延伸到课堂和学生的学习之中。 其次,就教材与教师的关系而言,教材的权威消解了。教材设计要有意识地引导教师能动地乃至个性化地解读教材。 6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P9495 答:使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

27、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具有初步技术能力。 7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作用是什么?125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各自权利和责任的划分,摆脱了过去僵化单一的管理体制,妥善地处理了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8为什么说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141 首先,教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通过自身修养对学生“言传身教”,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可以从教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这种潜移默化有时

28、比课堂上的传授效果要好;其次,教师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选择、开发和利用,是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再完美的课程也必须经过教师的实施,理想中的课程与教师实施的课程肯定存在一个“落差”,教师能否合理选择课程资源,对于缩小这个“落差”非常重要。 9作为校本研究的主体对教师有什么要求?P150 答:校本教研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强调教师即研究者,要求教师形成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鼓励教师从课程改革的问题和需要出发选择课题,强调研究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10世界各国课程评价有哪些特点.P170 答:一、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

29、的转化 二、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三、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四、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五、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五、论述 1新课程标准在哪些方面突出体现了“以学为本”的设计思想?P26 答:第一,在课程目标的设计上,新增加的两个维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突出了作为学习主体的人学生和学生发展的重要地位,更多地关注和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学习的态度与情感,反映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想是“目中有人”、“以学为本”的现代课程理念。 第二,在内容标准的设计上,从

30、“学习领域”、学习主题”、“目标要素”的学的角度,来设计和组织课程内容,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充分感受到课程标准中“学生”和“学生发展”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第三,在课程实施建议方面,从“教”更好地为“学”服务,从“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发展”,从“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样一个角度来提出建议。为学生形成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相互合作的学习品质,提供教学环境和教学平台的支撑。 2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P50 答案要点: 首先,辩证地理解“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既要改变过去那种只有“预设”、完全封闭、一切尽在“教师掌控之中”的现象,又要避免不适当地、漫无边际地“生成”,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减损国家要求及教育“引导”、“塑造”的责任。 其次,教师在备课及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详略得当”。所谓“详”一是在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设计上,尽可能地将“三维目标”和有关内容加以整合,而不能仅有“知识点”;二是尽量考虑周到,预先设想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多样化的对策。所谓“略”是指教案不要太详尽,宁可“粗一点”,给现实的、活生生的教学留下一定的时空,最终在教学中完成,在教学后完善,决不能像过去那样把教学的每一环节、教师的每一句话及学生的可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