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笔:从一道数学题的教学失误谈开去_第1页
教学随笔:从一道数学题的教学失误谈开去_第2页
教学随笔:从一道数学题的教学失误谈开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第 页教学随笔:从一道数学题的教学失误谈开去 面对自己教学中的失误,接下来该怎么办呢?我在头脑中盘算着这个问题。既然失误的缘由出在自己对“个人所得税”知识的缺乏上,那么干脆就从“个人所得税”的一些常识入手,给同学提供一个增长见识的机会,我临时决断将下一节数学课改为“走进个人所得税”。于是,我上网查阅了“个人所得税”方面的大量资料,并将收集到的信息加以整合,以更好地补救失误。 课始,我首先向同学介绍了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意义,以及我国*年新公布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定为1600元的背景和缘由。同学们听得有滋有味,看来课外的知识对他们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介绍完这些之后,我重新出示了上节课讲错的题目,给

2、出了李明爸爸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正确算法为:5005%+2500-1600-50010%=65元。通过讲解,使同学明白:李明爸爸月收入超过1600元的部分中的500元是根据5%的税率纳税的,其余的400元是根据10%的税率来纳税的。然后,我又进一步引导同学思索:“假如月收入的数额比较大,那么,你觉得用这种方法来计算个人所得税怎么样?”“很麻烦!”“计算量比较大!”同学们用近乎相同的语言传达着各自的心声。“为了使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更迅捷,人们制定了个人所得税快速计算表。”我边说边向同学出示了这张个人所得税快速计算表:在同学认真观测这张表格,并充分了解各个栏目含义的基础上,我告知同学:“有了这张快速计

3、算表,人们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就显得简单多了。只要用超过1600元的部分乘税率,再减去速算扣除数,就是应缴纳的税额。”随后,我又以刚才的题目为例加以说明:“李明爸爸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就是2500-160010%-25=65元。”“假如一个人的月收入是4000元,那么,他应交纳的个人所得税应是多少元呢?请同学们对比着这张表在练习本上算一算。”在我提出这个问题后,同学很快就列式得出了结果:4000-160015%-125=235元。“有了这张表格,现在你觉得计算个人所得税怎么样?”“很方便!”“速度很快!”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那么表格中的速算扣除数又是怎么得出来的呢?”经我这么一问,同学立刻“来劲

4、”了,都想弄明白这个问题。接下来,我便带领他们投入到对“速算扣除数”的“奥秘”探寻之中。通过对表格中数据的观测和分析,同学们的认识渐渐清楚起来:1纳税所得额超过500元2000元的部分对应的“速算扣除数”是25元,是由于500元的税率由5%到10%,多算了10%-5%=5%,也就是50010%-5%=25元。2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元5000元的部分对应的“速算扣除数”是125元,是由于其中500元的税率由5%到15%,多算了15%-5%=10%,其中1500元的税率由10%到15%,多算了15%-10%=5%,合计起来就是:50015%-5%+150015%-10%=50+75=125元。3纳税所得额超过5000元20000元的部分对应的“速算扣除数”是375元的计算方法为:50020%-5%+150020%-10%+3000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