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住在富人区的她 2009-2022历年联考行测真题(整理)含答案带详解2022-2023上岸资料(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套一.历年真题荟萃(共30题)1.在人类文明史上,古埃及人和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都曾创造过古老的文字。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文字早已消亡。时至今日,_的古老文字,唯有中国人创立的汉字。作为伟大的汉文化的载体和媒介,汉字依然_,堪称当今世界上最有生命力的文字之一。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硕果仅存 长盛不衰 B.凤毛麟角 源远流长 C.出类拔萃 博大精深 D.鹤立鸡群 方
2、兴未艾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文意由在人类文明史曾经一些文明“创造过古老的文字”,现在“这些文字早已消亡”和“唯有中国人创立的汉字”可知,世界上的古老文字如今只剩下汉字。A项“硕果仅存”比喻由于时间的推移,留存下来仅存的人或事物,当选;B项“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与文意不符,排除;C项“出类拔萃”指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多用来形容人的优秀,与“古老文字”搭配不当,排除;D项“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与文意不符,排除。 验证第二空,A项“长盛不衰”指长时间保持旺盛的势头,与后文“堪称当今世界上最有生命力的文字之一”形成对应。故正
3、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古代东亚文化圈的基本特征二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由文中“早已消亡”和“唯有”可知,古老文字中,只有中国人创立的汉字留下来。A项“硕果仅存”比喻由于时间的推移,留存下来仅存的人或事物,可以与之前信息相对应。B项“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不与文段中“唯有”对应,排除B项。C项“出类拔萃”和D项“鹤立鸡群”多形容人的优秀,不能用来修饰“汉字”,排除C项和D项。答案锁定A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长盛不衰”指长时间保持旺盛的势头,与文段“最有生命力”相对应。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抓住关键词“唯有”,即可确定第一空。第二步,验
4、证第二空。第一空,由“唯有”可知,与其他文字早已消亡,只有汉字仍存在,选项中只有“硕果仅存”体现了这种唯一性。 第二空,“长盛不衰”与“最有生命力”也对应恰当。 故本题选A。2.理论认为,反物质是正常物质的反状态,当正反物质相遇时,双方就会相互湮灭抵消,发生爆炸并产生巨大能量,有人认为,反物质是存在的,因为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反物质是不存在的。以下哪项与题干中的论证方式相同? A.圣女贞德的审问者们曾对她说,我们没有证据证明上帝与你有过对话,你可能是在胡编乱造,也可能精神失常 B.动物进化论是正确的,例如始祖鸟就是陆地生物向鸟类进化过程中的一类生物 C.既然不能证明平行世界不存在,那么平
5、行世界就是存在的 D.长白山天池有怪兽,因为有人看见过怪兽曾在天池内活动的踪迹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的论证方式。 因为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反物质是不存在的,所以反物质是存在的。这种论证方式是诉诸无知,其论证模式是:没有证明S为真,所以S为假的;没有证明S为假,所以S为真的。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选项,“没有证据证明上帝与你有过对话,你可能是在胡编乱造,也可能精神失常”,并不符合题干的论证模式,排除;B选项,论证方式为举例论证,即抛出一个观点,然后举出一个例子来证明这个观点,不符合题干的论证模式,排除;C选项,“不能证明平行世界不存在,那么平行世界就是存在的”完全符合题干的论证模
6、式,当选;D选项,因为有活动踪迹,所以有怪兽,这是因为有证据所以得到一个结论,不符合题干的论证模式,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论证方式相同”,确定为平行结构。第二步,分析题干推理形式。题干根据因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反物质是不存在的,得出反物质是存在的,这种论证方式是“诉诸无知”,其论证形式是:没有证据证明A为真,所以A为假的;没有证据证明A为假,所以A为真的。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没有证据证明上帝与你有过对话,按照题干推理形式应得出:上帝与你没有对话,而不是“与你可能是在胡编乱造,也可能精神失常不同”,与题干推理形式不同,排除;B项:论证方式为举例论证,
7、即先提出一个观点,然后举出一个例子来证明这个观点,与题干推理形式不同,排除;C项:不能证明平行世界不存在,所以平行世界存在,与题干推理形式相同,符合;D项:因为有活动踪迹,所以有怪兽,这是根据有证据得到一个结论,与题干推理形式不同,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与题干的论证方式相同的一项,需首先分析题干的论证结构,明确其是否存在论证错误,再将选项与之进行对比,进而得出答案。题干是通过不能证明反物质是不存在的而推出反物质是存在的,即不能证明A为假,因此推出A为真,为“诉诸无知”的错误推理。 A项,根据没有证据证明上帝与你有过对话,推出你可能是在胡编乱造,也可能精神失常,即不能证
8、明A为真,因此推出B或C。该论证最后推出了其他的结论,而没有说明前面所述的情况为真或为假,与题干论证方式不同。 B项,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论证观点,并非“诉诸无知”,与题干论证方式不同。 C项,通过不能证明平行世界是不存在的而推出平行世界是存在的,即不能证明A为假,因此推出A为真,为“诉诸无知”的错误推理,与题干论证方式相同。 D项,根据有人看见过怪兽推出有怪兽存在,并非“诉诸无知”,与题干论证方式不同。 故本题选C。3.关于古代思想家,下列对应错误的是: A.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荀子 B.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 C.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 D.摩顶放踵利天下墨子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A项错误,“独与天地
9、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出自庄子天下第三十三,并不是荀子的观点。 B项正确,“虽千万人吾往矣”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意为:纵然面对千万人(阻止),我也勇往直前。孟子认为这是一种勇气和气魄,代表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C项正确,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此对话出自论语宪问。论语并非孔子所作,但以孔子思想为内容。“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做人的大道理。人要有一点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以及坚守理想并为理想而献身的信念。D项正确,“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出自孟子尽心上。意为:墨子主张兼爱,磨秃头顶,磨破脚跟,只要是对天下有利
10、,一切都愿意做。此句虽出自孟子,但反映的思想对应的是墨子。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诸子百家思想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A项中“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出自庄子天下,意思是独自和天地精神相交流,达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属于道家思想。而荀子是儒家代表人物,提倡“性恶论”。二者对应错误。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是庄子的思想,原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出自庄子天下。A项对应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4.科普影评的作者应寻找科学与电影的交汇点,将科普和艺术,启迪思想。他们将前沿领域研究成果,结合电影转化为更
11、轻松易懂的文字,面向更多读者。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融会贯通 B.合二为一 C.珠联璧合 D.相提并论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横线处与前文“交汇点”对应,应体现出科普和艺术交汇之意。A项“融会贯通”是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符合文意。 B项“合二为一”是指将两者合为一个整体,“科普”与“艺术”是不同的两个领域,无法变成一个整体,排除;C项“珠联璧合”用来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结合在一起,一般不与“将”连用,排除;D项“相提并论”是指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并无“交汇”之意,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我国科普影评如何迎头赶上?
12、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文段中“交汇点”“结合”等词可知,文段重在说明科学与电影二者应该相结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且根据“结合电影转化为更轻松易懂的文字,面向更多读者”可知,该空填入的词语应体现“容易理解”的意思。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融会贯通”指把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全面透彻的理解,能体现“相结合后更容易理解”的含义。B项“合二为一”指将两者合为一个整体;C项“珠联璧合”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二者都不能体现“容易理解”的含义,排除B项和C项。D项“相提并论”指把不同的人或事不加区别地放在一起谈论或同等地看待,没有将电影与科学结合的意思,排除D项。因此,选择A选
13、项。 解题思路:由“将前沿领域研究成果,结合电影转化为更轻松易懂的文字”可知,科普影评的作者是将科普和电影相结合,使深奥的科学知识浅俗化,从而更容易被普通人接受。“合二为一”“相提并论”均未体现二者之间的这种结合,排除B、D。“融会贯通”指融合多方面的知识道理,得到全面、透彻的领悟;“珠联璧合”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结合在一起,多用来形容男女之间的感情。与“启迪思想”连用,“融会贯通”更恰当。故本题选A。5.报刊:新闻 A.土地:玉米 B.法院:法律 C.出版社:书籍 D.唱片:歌曲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词语间的逻辑关系。 报刊是利用纸张传播文字资料的一种工具,是发表、宣
14、传新闻的一种载体;并且新闻的发表方式有很多,报刊只是其中一种。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选项:土地与玉米是作物和种植地之间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不符,排除;B选项:法院是司法审判机关,不是法律的载体,与题干逻辑不符,排除;C选项:出版社出版书籍,不是书籍刊登的载体,与题干逻辑不符,排除;D选项:唱片是一种传播音乐、歌曲的载体,并且歌曲的发表形式有很多,唱片只是其中一种,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6.水:森林:煤炭 A.雪:丰年:喜悦 B.表扬:自信:乐观 C.氮:蛋白质:智力 D.闪电:雨:打伞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词语的逻辑关系。 水是森林存在的必要条件,森林
15、是产生煤炭的必要条件。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选项:瑞雪预示着丰年,但雪不是丰年的必要条件,丰年会让人喜悦,但也不是必要条件,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B选项:表扬可能会让人更有自信,自信与乐观是并列关系,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C选项:氮是组成蛋白质的元素之一,没有氮,蛋白质就不存在,氮是蛋白质存在的必要条件,没有蛋白质就没有动物和人类,也不可能存在智力,蛋白质是智力存在的必要条件,符合题干逻辑关系,当选;D选项:闪电并不是雨产生的必要条件,而是打雷的必要条件,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7.当企业的业务都实现计算机化后,那些从事计算机业务的企业却遭遇了。如果需要计算机化的业
16、务流程没有增加,顾客对性能没有特别需求,他们就无法继续自己的产品。所以,所有与计算机相关的企业,都必须为已经得到满足的顾客们,提供一个购买他们更新技术的。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瓶颈 销售 理由 B.阻碍 生产 方法 C.困境 改进 渠道 D.障碍 推广 优惠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通读文段,可知企业业务都实现计算机化后,若业务流程没有增加、对性能也没有特别需要的话,从事计算机业务的企业,其产品就不能像以前一样有市场。 第二空,所填词语对应后文“购买”,让那些顾客继续购买新技术,也就是继续“销售、推广”自己的产品,而不单单是“生产、改进”。因此排除B、C两项。第三空,从事计算机
17、业务的企业想要让已经得到满足的顾客继续购买,仅提供“优惠”是不够的,必须让顾客有一个继续购买的“理由”,才能保证产品卖出。故排除D项。第一空验证,从事计算机业务的企业在其他企业业务计算机化后,产品面临“业务流程没有增加、顾客对性能没有特别需求”的情况,是其遭遇的“瓶颈”,符合文意。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看穿一切事物的统计学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含义。第二步,分析选项。第一空备选词语填入均可,辨析难度大,可以选择从后两空入手。第三步,分析文段语境选择与之相契合的词语,并验证第一空。第二空,由后文的“购买”可知,这些企业的目的是“销售”或者“推广”自己的产品,“生产
18、”“改进”只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排除B、C。 第三空,要让需求已经得到满足的顾客们购买自己的产品,必须提供一个能说服他们的“理由”,而非在“方法”“渠道”“优惠”方面做文章,排除D。 第一空,“遭遇瓶颈”为习惯搭配。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为第二空。所填词语对应后文“购买”,意思是要继续把产品卖出去。A项“销售”和D项“推广”能体现“卖出去”的意思。B项“生产”和C项“改进”均没有再次将产品售卖出去的意思,排除B项和C项。 第二步,分析第三空。根据语境,从事计算机业务的企业想要让已经得到满足的顾客继续购买,就必须让顾客有一个继续购买的“理由”,而D项“优惠”在文段中并没有体现
19、,排除D项。答案锁定A项。第三步,验证第一空。企业业务实现计算机化后,从事计算机业务的企业,其产品面临“业务流程没有增加、顾客对性能没有特别需求”的情况,是其遭遇的“瓶颈”,符合语境。因此,选择A选项。8.( )对于 美丽 相当于 春风满面 对于 ( ) A.楚楚动人 愉快 B.笑靥如花 兴奋 C.眉开眼笑 高兴 D.心地善良 滋润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A项:楚楚动人形容姿容美好,动人心神,形容人很美丽。春风满面形容人心情愉快,满脸笑容,形容人很愉快,当选; B项:笑靥如花形容女子的笑脸像花儿一样美丽,但春风满面不形容兴奋,排除;C项:眉开眼笑形容人高兴愉快的样子,也不形容人美丽,排除;D项
20、:心地善良指有道德、德行好,不形容美丽,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9.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符合所给的题干所示: A.A B.B C.C D.D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观察题干和选项可知,五角星面是一个特殊的面,由第一个图形可以发现五角星黑色尖端部位所指向的面是“”的面,选项A中五角星黑色尖端部位所指向的面是“”面,排除;选项B中五角星黑色尖端部位所指向的面是“”面,排除;选项D中五角星黑色尖端部位所指向的面是“空白面”,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10.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就有些不耐烦了
21、,于是他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在心理学上,这种刺激过多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现象,被称为“超限效应”。目前旨在帮助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的“冰桶挑战”项目,也应警惕因过度娱乐化而产生这种效应。以秀开始,但不以秀结尾,留下慈善真精神而不仅是明星录影集,这场跨国接力才算圆满。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冰桶挑战”应避作秀之嫌 B.要弱化明星在慈善中的作用 C.要把握慈善娱乐化的分寸 D.应适时预防“超限效应”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文段首先用马克吐温的例子介绍“超限效应”的定义,即刺激过多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
22、的现象,接下来引出“冰桶挑战”项目这个话题,并通过“应”提出对策,要警惕过度娱乐化。尾句进行补充说明,“这场跨国接力”即指代“冰桶挑战”项目,强调其要留下慈善真精神而非以作秀结尾。故文段的重点强调“冰桶挑战”应警惕过度娱乐化产生的作秀行为,对应A项。 B项:“明星”非文段强调的重点,且“慈善”范围扩大,文段强调的是“冰桶挑战”,排除;C项:“慈善娱乐化”范围扩大,文段谈论的主题词为“冰桶挑战”,排除;D项:“适时”强调时机,而文段强调的是不要过度娱乐化而作秀,未强调要挑合适的时间,且文段重点谈论的是“冰桶挑战”,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冰桶挑战:以秀开始,但不以秀结尾 解题思路:第一
23、步,分析文段。文中前半部分都在讲一个关于马克吐温听演讲的例子,并把事例中的现象总结为“超限效应”。接着通过类比的方式提出目前的“冰桶挑战”也同样有这种现象存在,强调“冰桶挑战项目也应警惕”。最后详细论述冰桶挑战该怎么样去做才算圆满。可以判断整个文段是“分总”的行文结构,主要是强调“冰桶挑战”项目应避免类似于演讲的作秀。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冰桶挑战应避作秀之嫌”正确。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快速阅读文段可知,文段为讲述故事引出话题得出结论的结构,归纳结论是解题关键。文段首先以马克吐温的故事引出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这一概念,然后说明目前的“冰桶挑战”慈善项目
24、也应避免因过度娱乐化而产生这一效应。 文段强调的是慈善娱乐化的分寸问题,B项的“弱化明星作用”非文段重点,排除。由“以秀开始,但不以秀结尾”可知,文段并未完全否定“冰桶挑战”的作秀,而是强调要把握一个度,不要背离了慈善的初衷,排除A。C、D两项相比,D项笼统地说要预防“超限效应”,脱离了“做慈善”的背景,不如C项恰当。 故本题选C。11.老王围着边长为50米的正六边形的草地跑步,他从某个角点出发,跑了500米之后,与出发点相距有多远? A.米 B.米 C.米 D.米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正六边形的边长为50米,则周长为300米,假设老王从A点顺时针跑,500米后应在B点,此时与出发点的距离为
25、AB,做CD垂直于AB,BCD是一个三个角分别为30、60、90的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对应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则,根据勾股定理可计算得BD为米,因此边AB应为米。故正确答案为B。12.我国古代对于公文的保密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据史书记载,太史令将“图法”(即国家的重要典志、档案)“宫藏”;商朝时,设立了守藏史这一官职,专门负责保管政府公务文书和典册;周朝继承了商朝的传统,将文书正本收藏于天府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中央档案机构。到了秦朝时,在文书上玺印封缄,在传递过程中使用“封泥”已是普遍的一种做法。到了东汉时期,办公文件保密用的“封泥”竟然成为把守关隘的比喻词。后汉书隗嚣传记载:“(王
26、)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说明守关如封泥,应小心翼翼,不得有一丝疏漏。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A.历代公文的保密方法 B.“封泥”一词的演变过程 C.档案储存办法的演变 D.史书对文书保存方法的记载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文段为按时间先后顺序论述的并列结构,首句指出文段的核心话题“我国古代对于公文的保密”,接着依次论述了夏朝、商朝、周朝、秦朝和东汉时期的公文保密办法。对文段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可知A项契合文段中心,当选。 B项:“封泥”只出现在秦朝和东汉,表述片面,排除;C、D两项:主题词与文段不符,文段谈论的是公文的保密方法而非“档案储存方法”或“文书保存方法”,排除。故
27、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古代公文保密有方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第一句提出了“我国古代对于公文的保密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后面叙述商、周、秦、东汉等朝代公文是如何保密的。文段是并列结构,全文讲的都是公文的保密。 第三步,对比选项。A项“历代公文的保密方法”能够概括整个文段。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是并列结构,分别介绍几个时期关于公文的保密方法,需要考生理清时间段,总结各时期的共同点。分析可知,文段是并列结构,介绍了“夏朝”“商朝”“周朝”“秦朝”“东汉”各个时期具体讲述了历代公文如何进行保密。因此文段主要介绍的是历代公文
28、的保密方法,即A。 B项“泥封”只是保密方法的一种,是文段部分内容。C项“档案储存方法”、D项“史书对文书保存方法的记载”均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 故本题选A。13.沉积物基准是指特定化学物质在沉淀物中不对底栖生物或上覆水体质量产生危害的实际允许浓度,它既是对水质基准的完善,也是评价沉积物污染和生态风险的基础,是进行湖泊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要素。国外对沉积物基准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还未形成完善和统一的沉积物基准体系。由于沉积物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生物累积过程及界面过程的复杂性,目前仍缺乏关键的研究手段。国内已有不少科学家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但研究仍然比较零散,还没有国家主管部门颁布
29、湖泊沉积物基准规范。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亟需弥补现有沉积物基准体系不足 B.沉积物基准非常重要但研究未成体系 C.沉积物基准为湖泊水环境重要研究内容 D.沉积物基准的相关研究已经有较多进展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文段首先介绍沉积物基准这一概念,并指出其对评价沉积物污染、生态风险、湖泊生态环境有重要的作用,接下来转折,从国外和国内两个角度指出目前关于沉积物基准的研究未形成体系,对应B项。 A项:“亟需”表述错误,文段没有体现出时间的紧迫性,且现在的问题是沉积物基准的研究未成体系,“弥补现有沉积物基准体系不足”是有了体系之后的对策,表述不当,排除。C项:为转折前的表述,且为并列分句的一个方面,
30、非重点,排除。D项:“较多进展”对应转折前“国内已有不少科学家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属于转折之前内容,且与文段的倾向不符,文段重点强调的是目前沉积物基准的研究未成体系,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转折结构,引出概念指出问题。但没有关键词提示,需要考生仔细梳理行文思路。文段首先介绍了沉积物基准的定义及其重要性。然后转折指出,虽然沉积物如此重要,但关于它的研究国外还未形成完善和统一的基准体系,国内研究也比较零散,没有统一的规范。文段强调的是对沉积物的研究还没有统一的体系。B项与此相符,为正确答案。 A项“弥补体系的不足”说法不妥,
31、目前还没有统一的体系,故谈不上弥补不足。C项只是文段的部分内容,D项在文中没有提及。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介绍了沉积物基准的概念,并指出它对评价沉积物污染、生态风险、湖泊生态环境都有重要的作用。第二、三句对沉积物基准做进一步的说明,国外的研究情况是未形成完善和统一的体系,国内的情况是研究比较零散,国家主管部门没有颁布规范,即关于沉积物标准的研究尚未形成体系。综上,文段强调“沉积物基准很重要但是目前研究未形成体系”。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文段内容的全面概括。因此,选择B选项。14.指鹿为马:颠倒黑白 A.师心自用:固执己见 B.目无全牛:鼠目寸光 C.不以为然
32、:不屑一顾 D.不孚众望:众望所归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中词语的逻辑关系。 “指鹿为马”意思是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颠倒黑白”意思是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歪曲事实,混淆是非,指鹿为马。二者为近义词。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师心自用”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固执己见”是指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二者为近义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当选;B项:“目无全牛”意思是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形容技艺已经到达非常纯熟的地步,“鼠目寸光”比喻目光短浅,缺乏远见,二者不是近义词,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C项:“不以为
33、然”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不屑一顾”意思是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二者不是近义词,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D项:“不孚众望”意思是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众望所归”是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或完成事情,二者不是近义词,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15.从长期看来,人民币国际化并逐步发展成为储备货币。一方面,中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的没有变;另一方面,人民币的币值一直比较稳定,稳中有升,这些都为有强烈“保值增值”需求的各国央行提供了储备人民币的强大。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势如破竹 态势 动机 B.势不可挡 趋势
34、动力 C.势在必行 势态 信心 D.势如累卵 形势 信念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空,文段论述的是人民币国际化并逐步发展已成为趋势,A项“势如破竹”指形势就像劈竹子,形容节节胜利,毫无阻碍、B项“势不可挡”比喻来势迅猛,不可抵挡,二者均可表达已成为趋势之意,符合文意,保留。C项“势在必行”强调某件事必须去做,而文段仅是从客观角度指人民币有成为储备货币的趋势,并非强调逐步发展为储备货币的必须性,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势如累卵”比喻形势非常危急,不符合文意,排除。 第二空,要与“长期向好的”搭配,A项“态势”、B项“趋势”均可保留。第三空,搭配“提供”,可知是由外力给予的。B项“动力”体现了现
35、实情况对各国央行选择人民币产生的推动力量,且“提供动力”为常见搭配,符合文意,当选。A项“动机”是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与“提供”搭配不当,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外国央行抢做人民币生意其成储备货币势不可挡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由“从长期看来”“逐步发展”可知,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并非是快速、短期的行为,而是长期发展的过程,并未体现危急与否。A项“势如破竹”形容节节胜利,与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相符合,排除A项。D项“势如累卵”比喻形势非常危急,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 第二步,第二空不好排除,分析第三空。B项“动力”比喻推动工作、事业等前进和发展的力量,符合语境,且“提供动力
36、”为常见搭配。C项“信心”指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是自己心里产生的,与“提供”搭配不恰当,排除C项。锁定答案为B项。第三步,验证第二空。“长期向好的趋势”搭配恰当,符合语境。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第一空备选词语在感情色彩、词义侧重点上存在明显差别,仔细辨析词语并选择与文意相符的一项。第二步,验证后两空。第一空,“势如累卵”形容事态非常危险。与“基本面长期向好”“币值一直比较稳定”所表达的良好态势不相符,排除D。“势如破竹”比喻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侧重已经取得成果。“势不可挡”指来势迅猛,不可抵挡,侧重于某种趋势不可逆转。“势在必行”指从事情发展的
37、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侧重于必须做某事。文段说的是人民币国际化已具备充分的条件,已是大势所趋。故选强调趋势的“势不可挡”恰当,排除A、C。 第二空填“趋势”、第三空填“动力”契合句意。 故本题选B。16.日前,被称为“法国大展”的“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特展在国家博物馆展出。这是一次重量级的展览,10幅名作都是从法国各大国立博物馆_的精品之作,_了法国从文艺复兴到当代的艺术精华。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精挑细选 再现 B.沙里淘金 展现 C.百里挑一 融合 D.优中选优 浓缩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空,文中“这是一次重量级的展览”“10幅名作都是从法国各大国立博
38、物馆”的“精品之作”可知,文段体现的是从好的作品中选出更好的。D项“优中选优”符合文意,保留;A项“精挑细选”是指非常仔细地挑选,强调的是挑选的动作而非文段表达的从好的当中选出更好的意思,排除;B项“沙里淘金”比喻好东西不易得或者做事费力大而收效少,也比喻从大量的材料里选择精华,从一堆普通的东西中寻找好的东西,而文段中“法国各大国立博物馆”里一定都是精品,排除;C项“百里挑一”意思是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形容人才出众,不可多得,也没有体现出从精品当中挑选的意思,排除。 第二空,考查的是实词的固定搭配,与“精华”搭配,代入验证D项,“浓缩精华”是常用搭配,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人
39、民网博物馆:不该被忽视的免费课堂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该空形容选择名作的过程。B项“沙里淘金”的“沙”和“金”相对,“沙”是不好的,而法国各大国立博物馆的作品肯定不是“沙”,排除B项。C项“百里挑一”形容人才出众,不能形容“艺术作品”,排除C项。A项“精挑细选”和D项“优中选优”含义符合文意。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从文艺复兴到当代”“从各大博物馆”可知,这10幅名作是“在长期历史中、众多作品中”选出的。A项“再现”指重现,无法体现上述语境。D项“浓缩”体现了“由多到少”“由大到小”的含义,符合语境,且“浓缩精华”属于固定搭配。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
40、根据关键词“名作”“博物馆”“精品之作”可判断第一空词语的使用恰当与否。第二步,第二空根据词语的用法可快速锁定答案。第一空,此处说的是10幅名作是从法国各大国立博物馆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是精品中的精品。“沙里淘金”侧重从一般的事物中筛选好的,不符合文段语境,排除B。 第二空,此处说的是这10幅画代表了法国从文艺复兴到当代百年间的艺术精华,由数量少和时间长的对比可知,“浓缩”最符合文意,且“浓缩精华”为习惯搭配。 故本题选D。17.有报道称,由于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过去150多年中全球气温一直在持续上升。但与1970年至1998年相比,1999年至今全球表面平均气温的上升速度明显放缓,近15年来
41、该平均气温的上升幅度不明显,因此全球变暖并不是那么严重。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的是? A.海洋和气候系统的调整过程使得海洋表层热量向深海输送 B.此现象在上世纪5070年代曾出现过,随后又开始加速变暖 C.联合国气候专家指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处于80万年来的最高点 D.近几年发生多起因气候变暖而产生的自然灾害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 论点:全球变暖并不严重。论据:与1970年至1998年相比,1999年至今全球表面平均气温的上升速度明显放缓,近15年来该平均气温的上升幅度不明显。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海洋表层热量向深海输送,解释了地球表面温度上升为
42、什么会减缓,补充论据,为加强项,无法削弱,排除;B项:此现象指的是全球表面平均气温上升速度放缓的现象,这个现象曾经出现过,但随后又加速变暖,即:气温上升速度的放缓并不能得出变暖不严重,有可能之后全球变暖会更加严重,可以削弱,当选;C项:首先专家的意见不一定符合实情,其次二氧化碳和全球变暖的关系题干中也没提到,需进一步说明才能明确,为无关项,无法削弱,排除;D项:题干主题是全球变暖这件事儿会不会变得更严重,而D项说的是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后果是什么,二者话题并不一致,为无关项,无法削弱,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
43、据。论点:全球变暖并不是那么严重。论据:与1970年至1998年相比,1999年至今全球表面平均气温的上升速度明显放缓,近15年来该平均气温的上升幅度不明显。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增加论据。说明海洋表层热量向深海输送,缓解了表面温度,能够说明全球变暖并不是那么严重,具有加强作用。B项:增加反向论据。用曾经也出现过类似的现象来说明表面温度上升变缓只是暂时现象,具有削弱作用。C项:无关选项。二氧化碳浓度的关系与气候变暖的关系需要进一步说明才能明确,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无关选项。近几年发生多起因气候变暖而产生的自然灾害与题干论点全球气候变暖不那么严重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
44、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削弱题干论述的一项,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论点。题干论据为“与1970年至1998年相比,1999年至今全球表面平均气温的上升速度明显放缓,近15年来该平均气温的上升幅度不明显”,题干论点为“全球变暖并不是那么严重”。要削弱该论证,只需指出全球变暖并非不严重。题干通过全球表面平均气温上升速度放缓,得到全球变暖不严重的结论。 A项,解释了地球表面气温上升速度放缓的内在原因,说明其可能是海洋表层热量向深海输送的缘故,但深海也是地球的一部分,热量并不会凭空消失,只是发生了位置转移,则全球变暖并非不严重,削弱了题干论述。 B项,说的是以前的情况,属于诉诸过去,但
45、以前出现过这种现象不代表现在仍会出现类似情况,对题干的削弱力度不强。 C项,尽管指出二氧化碳浓度处于80万年来的最高点,但二氧化碳只是温室效应的一个因素,无法仅根据二氧化碳浓度来说明全球变暖是否严重,对题干的削弱力度较弱。 D项,描述了近期情况,但并未与之前的情况作对比,不知道全球变暖是否严重,无法削弱题干论述。 故本题选A。18.干细胞遍布人体,因为拥有变成任何类型细胞的能力而令科学家们着迷,这种能力意味着它们有可能修复或者取代受损的组织。而通过激光刺激干细胞生长很有可能实现组织生长,因此研究人员认为激光技术或许将成为医学领域的一种变革工具。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不同波段
46、的激光对机体组织作用的原理尚不清楚 B.已有病例表明,激光会对儿童视网膜造成损伤,影响视力 C.目前激光刺激生长法尚未在人类机体上进行试验,风险还待评估 D.用激光治疗带有牙洞的臼齿,受损的牙体组织能逐渐恢复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题干论点论据。 论点:激光技术或许将成为医学领域的一种变革工具;论据:激光刺激干细胞生长可能实现组织生长,干细胞具有可以变成任何类型细胞的能力。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选项,讨论的是不同波段的激光对人体的组织作用的原理不清楚,属于不明确选项,排除;B选项,用激光对儿童视网膜影响的例子来证明激光技术会对人体有损伤,属于举例削弱,排除;C选项,没有在人体试验
47、,风险还待评估,属于不明确选项,排除;D选项,用有洞的牙齿来作为例子,证明激光技术确实能够成为医学领域变革的工具,举例加强,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激光技术或许将成为医学领域的一种变革工具。论据:通过激光刺激干细胞生长很有可能实现组织生长,干细胞可修复或替代受损组织。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激光工作原理尚不清楚与激光是否会成为医学变革工具没有直接关系,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增加反向论据。激光会对儿童视网膜造成损伤,影响视力,即激光技术会对人体产生损害,具有削弱作用。C项:不明确项。风
48、险还待评估不明确是有风险还是没有风险,不具有加强作用。D项:增加论据。激光治疗受损的牙齿组织,说明激光确实在医学领域有一定应用,具有加强作用。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支持题干结论的一项,需首先明确题干结论,即“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后面的内容。要支持该结论,可以通过补充论据、直接加强等方法。题干结论:激光技术或许将成为医学领域的一种变革工具。 A项,“原理尚不清楚”属于诉诸无知,据此无法说明激光技术是否能成为医学领域的变革工具,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B项,通过举例说明激光会对人体产生损伤,则激光技术可能无法成为医学领域的变革工具,削弱了题干结论。 C项,“风险还待评估”属于诉诸
49、无知,据此无法说明激光技术是否能成为医学领域的变革工具,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D项,通过举例说明激光可以实现组织生长,则激光技术可能成为医学领域的变革工具,支持了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D。19.有了社会契约,人们失去的是其自然的自由,以及他们愿意拿什么就拿什么的绝对的权利;通过社会契约,他们得到的是文明的自由以及对自己所拥有的财物的法定权。在权衡利弊的时候,如果要避免出现错误,我们必须清楚地辨明什么是自然的自由以及什么是文明的自由自然的自由只受到个人实际力量的控制,而文明的自由却受到公众意志的限制。步入文明社会,人类获得了道德自由,仅这一点就使人类成了自身的主宰。根据上述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0、A.社会契约规定了自然的自由和文明的自由各自的界限 B.社会契约强调的是有约束而非完全的自由 C.人们只有服从社会契约才能获得文明的自由 D.社会契约赋予人们文明的自由、限制自然的自由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文段只阐述了何为自然的自由、何为文明的自由,A项,“各自的界限”未提及,且其定义也非社会契约所规定的,而是实际存在的,排除; B项,由“有了社会契约,人们失去的是其自然的自由”“他们得到的是文明的自由”可知,“有约束而非完全的自由”表述正确,当选;C项,“只有才”的逻辑关系文段未提及,且“服从社会契约”文段也未提及,排除;D项,“限制自然的自由”与原文“失去自然的自由”概念不一致,排除。故
51、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细节信息的理解与推断。抓住选项中的观点,根据文段中对应内容,对这些观点进行判断。A项,由“通过社会契约,他们得到的是文明的自由以及对自己所拥有的财物的法定权”可知,“规定了自然的自由”说法有误。 B项,由文段第一句话可知,社会契约使人失去了自然的自由,并非获得完全的自由,说法正确。 C项,“只有才”说法过于绝对,无法从文段推出。 D项,由“自然的自由只受到个人实际力量的控制”可知,说法有误。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规定各自的界限”文段中没有提到,属于无中生有。B项对应“通过社会契约,他们得到
52、的是文明的自由”“文明的自由却受到公众意志的限制”,符合文意。C项对应“通过社会契约,他们得到的是文明的自由以及对自己所拥有的财物的法定权”,“只有才”的逻辑关系文段未提及,属于强加条件关系,且“服从社会契约”文段也未提及,与文意不符。D项中“限制自然的自由”与原文“失去自然的自由”概念不一致,属于偷换概念,错误。因此,选择B选项。20.关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蝉、螳螂和黄雀都是消费者 B.螳螂和黄雀的行为都属于先天性行为 C.螳螂、蝉和黄雀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D.蝉和螳螂属于节肢动物,黄雀属于鸟类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A项正确,消费者在自然界中的定义:为食物链中
53、的一个环节,代表着不能生产,只能通过消耗其他生物来达到自我存活的生物。螳螂、蝉、黄雀符合消费者的概念。 B项正确,先天性行为,就是生来就有的一种本能,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动物捕食等。与先天性行为相对的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在遗传物质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能让动物更好地适应环境。C项错误,生态环境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螳螂、蝉和黄雀均为消费者,故螳螂、蝉和黄雀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D项正确,螳螂和蝉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黄雀属于鸟类。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54、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土壤、水分等等。螳螂、蝉和黄雀都是生物成分中的消费者,不能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解答此题需熟悉生物学常识。本题主要考查基本的生物学概念,以及利用这些基本概念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考生在复习中应注意生态系统、新陈代谢、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遗传与变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等基本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A项正确。消费者,为食物链的中的一个环节,代表着不能生产,只能通过消耗其他生物来达到自我存活的生物。蝉、螳螂和黄雀都是
55、消费者。 B项正确。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是本物种的一种遗传特性,不需要后天学习,生来就有的一种行为能力。螳螂和黄雀的捕食行为都属于先天行为。 C项错误。生态系统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蝉、螳螂和黄雀都属于消费者,这三者无法组成一个生态系统。 D项正确。蝉、螳螂的身体由很多体节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都分节,所以它们都属于节肢动物,黄雀属于鸟类。 故本题选C。21.鱼饵:鱼竿 A.笔:书籍 B.写诗:笔 C.锅铲:炒锅 D.电脑:无线路由器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词语间的逻辑关系。 鱼饵和鱼竿为配套使用的对应关系。第二步:逐一分析
56、选项。A选项:笔和书籍没有必然对应关系,笔可以书写书籍,但是书籍上的文字也能通过打印形成,与题干逻辑不符,排除;B选项:写诗和笔没有必然对应关系,笔可以写诗,但不是必然的对应关系,并且写诗是动宾关系,与题干逻辑不符,排除;C选项:锅铲与炒锅是配套使用的,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为正确答案,当选;D选项:电脑和无线路由器没有必然配套使用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22.关于2014年111月我国货物运输状况,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月均货物运输量约为33亿吨 B.每吨货物平均运输距离为500多公里 C.铁路货运量占总体比重低于其货物周转量占总体比重 D.公路货物周转量同
57、比增量高于水运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量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由题干“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可知本题为综合分析问题,找出正确选项。 A项,2014年111月货物运输总量为393.2亿吨,可知月均货物运输量=亿吨,错误;B项,每吨货物平均运输距离=,错误;C项,铁路货运量占总体比重=10%,因此铁路货运量占总体比重低于其货物周转量占总体比重,正确;D项,定位表格货物周转量中公路和水运,2014年111月公路货物周转量为55448亿吨公里,增长率为9.8%,2014年111月水运货物周转量为84056亿吨公里,增长率为16%,可知水运现期量和增长率均大于公路,根据“大大则大”,水运货物周转量同比增
58、量高于公路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量,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23.洲际导弹通常指射程大于8000公里的远程弹道式导弹。目前,中国研制的洲际弹道导弹主要是什么系列的? A.“东风”系列 B.“长征”系列 C.“红旗”系列 D.“天宫”系列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A项,“东风”系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系列近程、中远程和洲际弹道导弹。“东风”系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覆盖各种类型弹道导弹的陆基弹道导弹系列。 B项,“长征”系列为我国运载火箭型号命名。中国自1956年开始展开现代火箭的研制工作。1964年6月29日,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中程火箭试飞成功之后,即着手研制多级火箭,向空间技术进军。经过了五年多的艰苦努力,
59、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诞生,首次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现在“长征”系列火箭已经走向世界,享誉全球,在国际发射市场占有重要一席。C项,“红旗”系列防空导弹构成了我国地空防空导弹的主体。红旗系列防空导弹涵盖了中远程、中高空到近程超低空的火力范围,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家族,担负着中国防空的重任。D项,“天宫”系列是我国空间站项目的命名方式。早在1992年,中国就确立了以建立空间站为目标的航天计划。这一计划分三步,第一步是载人飞船阶段,目标是能够把宇航员送到太空,正常运行若干天,并成功返回。第二步是空间实验室阶段,在这个阶段要解决组装、交互对接、补给以及循环利用等四大技术。这些技
60、术关系到空间站的组装、宇航员在空间站的生存等关键问题。第三步是建造载人空间站阶段,解决较大规模、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天宫”一号就是中国在第二步计划中为了解决交互对接问题而发射的一个目标飞行器。故正确答案为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现当代科技成就中关于洲际导弹的内容。 第二步,“东风”系列,是中国一系列近程、中远程和洲际弹道导弹。该系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覆盖各种类型弹道导弹的陆基弹道导弹系列。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解答此题需要熟悉军事、航天时事内容。中国军事装备、卫星、航空航天设备的命名是常考点,考生应重点关注具有中国特色的设备命名。除选项中的“天宫”“长征”外,还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深入学习2025年计算机二级MySQL试题及答案
- 紧扣考试的计算机二级试题及答案
- 全面复习2025年Msoffice考试试题及答案
- 逐个击破2025年WPS考试试题及答案
- MySQL常用命令与操作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数据处理与Python解析题及答案
- 计算机二级MySQL存储机制测试试题及答案
- 财务成本管理新概念试题及答案
- 财务成本管理特定领域题及答案
- 财务成本管理成功备考经验与试题及答案
- 燃气行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
- 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 《人民调解法》讲解
- 新加坡员工合同范本
- 《无人机测绘技能训练模块》课件-模块9:无人机解析空中三角测量
- JT-T-1116-2017公路铁路并行路段设计技术规范
- 2024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地理试卷 附答案
- DB3210T 1175-2024 农民田间学校运行管理规范
- 安徽省合肥168中学2024届八下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 DZ∕T 0130-2006 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