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培训课件_第1页
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培训课件_第2页
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培训课件_第3页
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培训课件_第4页
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2011年1月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死亡统计表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22011年1月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死亡统计表医疗机构传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3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32011年1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42011年1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 2011年1月,全国(不含台港澳)共报告法定传染病402022例,死亡1004人。 其中,甲类传染病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 乙类传染病中除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白喉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外,其余22种传染病

2、共报告发病283296例,死亡992人;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痢疾和淋病,占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5.11%。 丙类传染病发病118726例,死亡12人。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和手足口病,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2.30%。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5 2011年1月,全国(不含台港澳)共报告法定传2010年度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死亡统计表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62010年度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死亡统计表医疗机构传染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7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72010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3、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82010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2010年,全国共报告法定传染病发病6409962例,死亡15257人,报告发病率为480.24/10万,死亡率为1.14/10万。2010年,全国共报告甲类传染病发病164例,死亡2人。 乙类传染病除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和白喉无发病、死亡报告外,其它共报告发病3185768例,死亡14287人。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和淋病,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4.97%,报告死亡数居前5位病种依次为艾滋病、肺结核、狂犬病、病毒性肝炎和甲型H1N1流感,

4、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总数的96.49%。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9 2010年,全国共报告法定传染病发病6409962例, 丙类传染病中,除丝虫病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外,其它共报告发病3224030例,死亡968人,报告发病率为241.55/10万,死亡率为0.07/10万,分别较2009年上升33.72、131.63。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和流行性感冒,占报告发病总数的98.49。报告死亡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和流行性感冒,占报告死亡总数的98.66。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10 丙类传染病中,

5、除丝虫病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外,其 与2009年相比,肠道传染病中霍乱和戊型肝炎发病数上升,钩体病和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数上升,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中艾滋病、梅毒和丙型肝炎发病数略有上升。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11 与2009年相比,肠道传染病中霍乱和戊型肝炎发病数上升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年8.28修定,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规定的传染病为37种,分甲类、乙类、丙类。2010年为39种。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1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年8.28修定,2甲类传染病(2种) 鼠疫、霍乱 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13甲类传染病(2种) 鼠疫、霍乱 医疗机构传

6、染病防治知识培训乙类传染病(26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14乙类传染病(26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

7、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 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15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丙类传染病(11种) 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16丙类传染病(11种) 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国家卫生部已于2008年5月2日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法定传染病,参照乙类管理。对此类传染病要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监测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医疗机构

8、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17国家卫生部已于2008年5月2日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法定传传染病防治法还规定,国务院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分别依权限决定传染病病种的增加或者减少。 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18传染病防治法还规定,国务院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传染病基础知识培训要点 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19传染病基础知识培训要点 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19传染病流行病学中的几个重要概念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20传染病流行病学中的几个重要概念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1传染过程 传染过程是指病原体进入宿主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宿主感染病原体后,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结

9、局,如病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显性感染甚至死亡等。 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211传染过程 传染过程是指病原体进入宿主机体后,与机体2传染病流行过程 传染病流行过程是指病原体从已受感染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机体而形成新的感染,并不断发生、发展的过程。流行过程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222传染病流行过程 传染病流行过程是指病原体从已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传播途径指病原体自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环境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传染

10、病可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传播,主要传播途径有经空气、水、食物、接触、媒介节肢动物以及医源性传播等。 人群易感性是指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23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1.肠道传染病:粪口传播。 霍乱、脊髓灰质炎、甲肝、戊肝、伤寒、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痢疾、病毒性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等。2.呼吸道传染病:飞沫传播。 肺结核、流感、麻疹、白喉、流脑、风疹、军团菌、SARS、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241.肠道传染病:粪口传播。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243. 经血液传播:艾滋病/HI

11、V感染、乙肝、丙肝、梅毒4.性接触传播:艾滋病/HIV感染、乙肝、丙肝、梅毒、淋病等5.母婴传播:艾滋病/HIV感染、乙肝、丙肝、梅毒、淋病等6.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疫、疟疾、血吸虫病、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乙脑、登革热、狂犬病、炭疽等。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253. 经血液传播:艾滋病/HIV感染、乙肝、丙肝、梅毒医疗机3潜伏期 潜伏期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到出现最早临床症状前的这一段时间。 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根据潜伏期判断患者受感染的时间,用于追溯传染源和确定传播途径;根据潜伏期的长短,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期限;根据潜伏期确定免疫接种时间;根据潜伏期评价预防措施

12、效果;潜伏期长短还可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263潜伏期 潜伏期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到出现最早4传染期 传染期是指传染病患者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 传染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在于它是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同时,传染期的长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疾病流行特征。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274传染期 传染期是指传染病患者排出病原体的整5病原携带者 病原携带者是指没有明显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病原携带者按携带病原体的不同而相应称为带菌者、带毒者、带虫者等。病原携带者按其携带状态和临床分期的关系,分为三类。 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285病原携带者 病原携带者是指没有明显

13、临床症状但 (1)潜伏期病原携带者:即在潜伏期内携带病原体者。可在潜伏期内携带病原体的疾病较少,如霍乱、痢疾等。这类携带者多数在潜伏期末排出病原体。 (2)恢复期病原携带者:指临床症状消失后继续排出病原体者。相关的疾病包括痢疾、伤寒、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乙型肝炎等。一般恢复期病原携带状态持续时间较短,凡临床症状消失后病原携带时间在三个月以内者,称为暂时性病原携带者;超过三个月者,称为慢性病原携带者。少数人甚至可携带终身。 (3)健康病原携带者:指整个感染过程中均无明显临床症状与体征而排出病原体者,如白喉、脊髓灰质炎等。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29 (1)潜伏期病原携带者:即在潜伏期内携带

14、病原体者。可在6疾病的流行强度 疾病的流行强度是指某种疾病在一定时期内,在某地区、某人群中,发病数量的变化及其病例间的联系程度,常用散发、暴发及流行等表示。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306疾病的流行强度 疾病的流行强度是指某种疾病在一定 (1)散发:指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呈散在发生。 (2)暴发: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大多数病人常同时出现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 (3)流行:指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时(如310倍)。有时疾病迅速蔓延可跨越一省、一国或一洲,其发病

15、率水平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时,称大流行,如流感、霍乱的世界大流行。 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31 (1)散发:指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治中的法定职责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32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治中的法定职责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一)医疗机构在传染病 预防中的职责 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33(一)医疗机构在传染病 预防中的职责 (一)医疗机构在传染病 预防中的职责 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

16、控制以及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承担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监测、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34(一)医疗机构在传染病 预防中的职责 (一)医疗机构在传染病 预防中的职责 医疗机构的实验室,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和技术标准,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对传染病病原体样本按照规定的措施实行严格监督管理,严防传染病病原体的实验室感染和病原微生物的扩散。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35(一)医疗机构在传染病 预防中的职责 (一)医疗机构在传染病 预防中的职责 医疗机构使用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防止因输入血液、使用血液制品引起经血液传播疾

17、病的发生。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36(一)医疗机构在传染病 预防中的职责 (二)医疗机构在疫情报告中的职责 医疗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37(二)医疗机构在疫情报告中的职责 医疗机构及(三)医疗机构在疫情控制中的职责 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1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2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3对医

18、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38(三)医疗机构在疫情控制中的职责 医疗机构发现甲(三)医疗机构在疫情控制中的职责 对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者,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39(三)医疗机构在疫情控制中的职责 对拒绝隔离治(三)医疗机构在疫情控制中的职责

19、对患甲类传染病、炭疽死亡者,应当将尸体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对患其他传染病死亡者,必要时,应当将尸体进行卫生处理后火化或者按照规定深埋。为了查找传染病病因,医疗机构在必要时可以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对传染病病人尸体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尸体进行解剖查验,并应当告知死者家属。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40(三)医疗机构在疫情控制中的职责 对患甲类传(四)医疗机构在医疗救治中的职责 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建筑设计和服务流程,应当符合预防传染病和防止医院感染的要求。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41(四)医疗机构在医疗救治中的职责 医疗机构的基本(四)医疗机构在医疗救治中的职责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

20、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传染病医疗救治能力。 医疗机构应当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和接诊治疗,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42(四)医疗机构在医疗救治中的职责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四)医疗机构在医疗救治中的职责 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43(四)医疗机构在医疗救治中的职责 医疗机构应当(四

21、)医疗机构在医疗救治中的职责 医疗机构开展病人接诊、收治和转运工作,实行重症和普通病人分开管理,对疑似病人及时排除或确诊;协助疾控机构人员开展标本的采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做好医院内现场控制、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垃圾和污水处理工作,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和污染;做好传染病和中毒病人的报告。对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引起身体伤害的病人,任何医疗机构不得拒绝接诊。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44(四)医疗机构在医疗救治中的职责 医疗机构开(五)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治中的法律责任 医疗机构违反相关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

22、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有关责任人员的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45(五)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治中的法律责任 医疗机构违反(五)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治中的法律责任 1未按照规定承担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医院感染控制任务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的; 2未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或者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的; 3发现传染病疫情时,未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转诊的,或者拒绝接受转诊的;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46(五)医疗机构在传染病

23、防治中的法律责任 1未按照规(五)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治中的法律责任 4未按照规定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实施消毒或者无害化处置的; 5未按照规定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或者对按照规定一次使用的医疗器具未予销毁,再次使用的; 6在医疗救治过程中未按照规定保管医学记录资料的; 7故意泄露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的。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47(五)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治中的法律责任 4未按照传染病疫情的报告 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48传染病疫情的报告 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48 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

24、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及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如实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信息,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谎报。 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49 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 报告方式进入5进入界面网络直报分层管理分级处置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50 报告方式进入5医疗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鼠疫 艾滋病 肺结核 霍乱 流行性感冒不明原因肺炎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51重点传

25、染病防治知识培训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霍乱 医疗机构传要点 一、流行病学特征 二、临床特征 三、诊断标准 四、治疗原则 五、预防 六、疫情报告、消毒、隔离、防护和院内感染控制 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52要点 一、流行病学特征 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5卫生部召开全国卫生系统春季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视频会议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53卫生部召开全国卫生系统春季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 流感、风疹、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病例监测和重症病例救治,按照分层、分级、关口前移的原则,切实落实“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 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54 流感

26、、风疹、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病例监测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哨点监测方案(2011年版)的通知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55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哨点监测方案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定义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56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定义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55岁以上儿童及成人。新收入院患者具有以下4项临床表现: (1)急性起病; (2)腋下体温38; (3)咳嗽或咽痛; (4)气促(呼吸频率25次/分钟)或呼吸困难。 正在住院治疗的患者如出现上述4项临床表现,也视为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575

27、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575岁及以下婴幼儿。新收入院患儿具有以下3项临床表现: (1)急性起病; (2)咳嗽或呼吸困难; (3)伴以下症状或体征之一: 气促:呼吸频率大于 60次/分钟(2个月的婴儿);呼吸频率大于50次/分钟(2-11月龄婴儿);呼吸频率大于40 次/分钟(1-5岁)。 拒食或呛奶。 严重呕吐。 抽搐。 嗜睡或昏迷。 胸壁凹陷或平静时喘鸣。 正在住院治疗的患儿如出现上述3项临床表现,也视为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585岁及以下婴幼儿。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58思考题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59思考题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

28、训59 1、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共计39种。其中甲类有2种,包括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丙类传染病11种,其中手足口病参照乙类管理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60 1、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2、传染病流行过程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612、传染病流行过程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3、对传染病病人的管理应做到“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和早治疗 。医疗机构传染病

29、防治知识培训623、对传染病病人的管理应做到“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4、对被猫、狗等可疑动物致伤严重者,应立即进行暴露后预防性治疗,即进行(伤口处理 )、(注射抗狂犬病血清)和( 接种狂犬疫苗 ),三项措施缺一不可。 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634、对被猫、狗等可疑动物致伤严重者,应立即进行暴露后预防性治 5、麻疹是通过(空气飞沫 )传播的, 如( 喷嚏 )、(咳嗽 )和说话等为主要传播方式。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64 5、麻疹是通过(空气飞沫 )传播的, 如( 喷嚏 )、(咳 1、 典型的霍乱临床分期为( C ) A、泻吐期和恢复期 B、泻吐期和反应期 C、泻吐期、脱水虚脱期和

30、反应期 D、脱水虚脱期和反应期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65 1、 典型的霍乱临床分期为( C )医疗机构传 2、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肺部X线检查表 现没有( D ) A、呈片状或絮状阴影,逐渐融合 B、呈毛玻璃状、大片状阴影 C、阴影在发病两周内发展迅速 D、大片均匀致密影,边缘清晰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66 2、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肺部X线检查表 现没有3、 HIV感染人体后主要侵犯和破坏哪种细胞 ( C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T淋巴细胞 D、巨噬细胞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673、 HIV感染人体后主要侵犯和破坏哪种细胞 ( C 4、 典型霍乱呕吐的临床特点为(D )

31、 A、痉挛性腹痛伴呕吐 B、恶心伴呕吐 C、头痛伴呕吐 D、无恶心的喷射性呕吐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684、 典型霍乱呕吐的临床特点为(D )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5、 艾滋病常见合并症一般不( D ) A、复发性单纯疱疹 B、持续性或间歇性慢性腹泻 C、全身瘙痒性皮炎 D、急性肾炎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695、 艾滋病常见合并症一般不( D )医疗机构传染病防6、 下列哪项不是慢性乙型肝炎常见体征 ( D ) A、肝病面容 B、肝掌 C、蜘蛛痣 D、杵状指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706、 下列哪项不是慢性乙型肝炎常见体征 ( D )医疗7、 关于丙型肝炎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D )

32、A、血清HCV RNA阳性可诊断丙型肝炎 B、丙型肝炎是经肠道外途径传播的 C、人类对HCV普遍易感 D、急性丙型肝炎进展为慢性肝炎几率为10%左右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717、 关于丙型肝炎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D )医疗机构传染8、 下列哪型禽流感病毒感染的临床 表现较重( A ) A、H5N1 B、H9N2 C、H7N7 D、H1N1 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728、 下列哪型禽流感病毒感染的临床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9.下列哪种药物属于口服的神经氨酸酶抑 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 D ) A、金刚烷胺 B、金刚乙胺 C、利巴韦林 D、奥司他韦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739.下列

33、哪种药物属于口服的神经氨酸酶抑 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10、 一例来自禽流感疫区的患者出现发热、 头痛等流感样症状,且患者呼吸道分泌 物标本检测呈流感病毒核酸阳性,临床 诊断应考虑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 下列哪一类( B ) A、医学观察病例 B、疑似病例 C、确诊病例 D、排除病例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7410、 一例来自禽流感疫区的患者出现发热、 医疗机构传染11、 麻疹的传染期是以下哪项( D ) A、发病到皮疹消失 B、发病到疹后5天 C、发病前2天到疹后10天 D、发病前2天到疹后5天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7511、 麻疹的传染期是以下哪项( D )医疗机构传染病12、确诊霍

34、乱应依靠( C ) A、粪便涂片 B、粪便悬滴及制动 C、粪便培养 D、胆汁培养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7612、确诊霍乱应依靠( C )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13、流行性出血热主要临床表现为( B ) A、发热、休克、充血、出血、爆发性肝炎 B、发热、休克、充血、出血、急性肾功 能衰竭 C、脉缓、肝脾肿大、玫瑰疹、高热、寒 战、高热、意识障碍、颈项强直 D、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全身浅表 淋巴结肿大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7713、流行性出血热主要临床表现为( B )医疗机构传染病14、一患者表现为:体温3940C,全身中毒症状较重,明显球结膜水肿,病程中有收缩压小于11.97kPa

35、,明显出血现象,肾损害明显,尿蛋白+,该患者的诊断应为流行性出血热的哪型( B ) A、轻型 B、中型 C、重型 D、危重型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7814、一患者表现为:体温3940C,全身中毒症医疗机构传染15、 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原则为( A ) A、早诊断、早休息、早治疗、少搬动患者 B、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少搬动患者 C、早诊断、早休息、早治疗、早报告、 少用药 D、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少用药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7915、 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原则为( A )医疗机构传染16、 关于鼠疫病原菌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 D ) A、肠杆菌科的耶尔森菌属 B、1001分钟死亡

36、C、革兰染色阴性 D、对外界的抵抗力强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8016、 关于鼠疫病原菌下述哪项是错误的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17、 1个病人,发病3天,出现恐水、怕风等症状,此时,为了证实是不是狂犬病,可以进行以下检查,但除外( B ) A、唾液荧光抗体检查法 B、液中和抗体试验 C、脑脊液病毒分离 D、角膜印片法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8117、 1个病人,发病3天,出现恐水、怕风等症状,此时,为了18、 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在法定传染病中位居前列,其原因是( D ) A、感染后免疫力不持久 B、菌型繁多,菌型间无交叉免疫 C、带菌者耐药菌株增加 D、以上均是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82

37、18、 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在法定传染病中位居前列,其原因是( 19、 流行性乙型脑炎潜伏期是( A ) A、4-21天 B、15-30天 C、1-3 天 D、3-7天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8319、 流行性乙型脑炎潜伏期是( A )医疗机构传染病20、 对怀疑为腺鼠疫的患者,选择下列哪种检查最好( B ) A、尿培养 B、淋巴结穿刺液培养 C、粪培养 D、以上都不是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8420、 对怀疑为腺鼠疫的患者,选择下列哪种检查最好( B 21、下列哪项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描述是错 误的( C ) A、典型乙型脑炎临床经过分为初期、极 期、 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四期 B、根据病情轻重

38、可以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极重型 C、自愈性疾病,病人无后遗症 D、临床表现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和脑膜刺激征为特征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8521、下列哪项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描述是错 医疗机构传染病防22、人感染乙脑病毒后,病毒血症期一般持续 多长时间( A ) A、1-3天 B、4-10天 C、11-21天 D、半年以上 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8622、人感染乙脑病毒后,病毒血症期一般持续 多长时间( A23、3岁患者,突然高热、惊厥,呈嗜睡状态, 口唇及四肢末梢发绀,肛门采便有脓血便,应诊断为哪个型别的菌痢( D ) A、急性菌痢普通型 B、非典型菌痢 C、慢性菌痢急

39、性发作型 D、中毒型菌痢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8723、3岁患者,突然高热、惊厥,呈嗜睡状态, 口唇及四肢末梢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培训课件25、一患者慢性腹泻一年,腹泻便秘时常交替出现,大便曾查出溶组织阿米巴包囊,可能引起的并发症是( B ) A、肾功能不全 B、肝脓肿 C、关节炎 D、循环衰竭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8925、一患者慢性腹泻一年,腹泻便秘时常交替出现,大便曾查出溶26、结核病的最主要传染源是( A ) A、开放性肺结核病人 B、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 C、痰培养阳性肺结核病人 D、各类结核病人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9026、结核病的最主要传染源是( A )医疗机

40、构传染病防治27、考核肺结核化疗效果的主要指标 是( D ) A、x线好转 B、症状好转 C、血沉下降 D、痰结核菌转阴性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9127、考核肺结核化疗效果的主要指标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28、 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 哪类人应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A ) A、任何单位和个人 B、护士 C、医生 D、防疫人员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9228、 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29、 下面哪一项最符合伤寒的临床表现 ( A ) A、持续高热、相对缓脉、肝脾肿大 玫瑰疹、白细胞减少 B、发冷、发热、肝脾不肿大 C、发热寒战、腓肠肌痛、结膜充血黄 疸、出血 D、持续高热、脉搏快、剧烈头痛、出 血性皮疹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9329、 下面哪一项最符合伤寒的临床表现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30、典型伤寒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时 ( B ) A、白细胞数增加,中性粒细胞增加 B、白细胞数减少,中性粒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