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川省遂宁市青堤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298K时,在20.0mL 0.10molL1氨水中滴入0.10 molL1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0.10 molL1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 mLCM点处的溶液中c(NH4)c(Cl)c(H)c(OH)DN点处的溶液中pH12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盐酸滴加氨水,滴定终点时溶液由碱性变为酸性,根据人视觉的滞后性,为减小滴定误差,在该
2、滴定过程应该选择甲基橙作为指示剂,A错误。M点pH=7,如果二者恰好反应,生成的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NH4+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因此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小于20.0mL,B错误。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NH4) +c(H)c(Cl)+c(OH)。由于M点处的溶液显中性,c(H)c(OH),所以c(NH4)c(Cl)。盐是强电解质,电离远远大于弱电解质水的电离程度,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是:c(NH4)c(Cl) c(H)c(OH),C错误。N点氨水溶液中已经电离的一水合氨浓度等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c(OH)=0.1mol/L1.32%=1.32103 mol/L,根据水的离子积常数可知:N处的
3、溶液中氢离子浓度=mol=7.61012 mol/L,根据pH=-lgc(H)可知此时溶液中pH12,D正确。2. J、M、R、T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J、R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表。已知:J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R、T两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T的气态氢化物更稳定B工业上用电解M和T组成的化合物来制备MCJ和氢组成的化合物分子中只可能含有极性共价键DJ、M、R、T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TO4参考答案:BC略3. 下列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
4、 Al33NH3H2O=Al(OH) 33NHB铁片放入过量的稀硝酸中:3Fe8H2NO=3Fe22NO4H2OC将铝片放入过量NaOH溶液中:2Al2OH6H2O=2 Al(OH)4-3H2Z D四羟基合铝酸钠与过量盐酸反应:Al(OH)4-4H=Al34H2O参考答案:B略4. 过氧化钠可作为氧气的来源。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后,若固体质量增加了14g,反应中有关物质物理量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二氧化碳碳酸钠转移的电子A0.5molNAB53g0.5molC53gNAD11.2L0.5mol参考答案:B【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分析】由化学方程式:2Na2O2+2C
5、O22Na2CO3+O2,根据质量差求出二氧化碳、碳酸钠的物质的量,进而求出碳酸钠的质量和转移的电子数【解答】解:设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当固体质量增加14g时,参与反应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x,生成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y2Na2O2+2CO22Na2CO3+O2 固体质量差 2mol 2mol 56g x y 14g解之得:x=0.5mol,y=0.5mol碳酸钠的质量=0.5mol106g/mol=53g因常温常压下发生的反应,1mol二氧化碳的体积11.2L;由化学方程式可知,0.5mol二氧化碳参与反应时消耗0.5mol过氧化钠,过氧化钠起氧化剂、还原剂作用,各占一半,故转移电子为0.5
6、mol2=0.5mol,即有 0.5NA个电子转移 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以及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的计算,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题目难度中等5. 绿色环境是现代化城市的标志,也是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保证。近年来上海大力发展城市绿化,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合理施肥、养护管理是城市绿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下列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是()(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A.CO(NH2)2B.NH4NO3C.NH4HCO3D.(NH4)2SO4参考答案:A略6.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18gH2O中含有2nA个
7、氢原子B.标准状况下,22.4L苯含有nA个苯分子C.1mol Na与足量水反应转移2nA个电子D.0.1 mol.L-1CH3COOH溶液中含有O.1nA个CH3COO-参考答案:A7. 下列物质中,既可利用化合反应制取,也可利用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制取的是( ) AAl2S3 BMg3N2 CFe(OH)3 DCuS参考答案:答案:C8. N0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6gNO2和40gN2O4混合气体中的原子总数为3N0 B25时,pH13的1.0L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0 C78g Na2O2中所含阴离子的数目是2 N0D3.2g
8、S在足量O2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6N0参考答案:A略9. 在硫酸铁电化浸出黄铜矿精矿工艺中,有一主要反应:CuFeS2+4Fe3+Cu2+5Fe2+2S,反应结束后,经处理获得单质硫x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中硫元素被氧化,所有铁元素均被还原B氧化剂是Fe3+,氧化产物是Cu2+C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xmolD反应结束后,测得溶液中三种金属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为ymol,则原Fe3+的总物质的量为(yx)mol参考答案:D【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CuFeS2+4Fe3+=Cu2+5Fe2+2S中,S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0,Fe元素的化合价
9、由+3价降低为+2价,反应中Fe3+为氧化剂,CuFeS2为还原剂,结合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解答该题【解答】解:A反应中硫元素被氧化,但只有铁离子中的铁元素被还原,故A错误;B氧化剂是Fe3+,氧化产物是S,故B错误;C由离子方程式可知生成2molS,转移电子4mol,则生成xmolS,则转移2xmol电子,故C错误;D由方程式可知,生成xmol硫,则生成3xmol金属离子,消耗2xmolFe3+,反应结束后,测得溶液中三种金属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为ymol,则剩余Fe3+的物质的量为(y3x)mol,所以原Fe3+的总物质的量为2xmol+(y3x)mol=(yx)mol,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
10、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注意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认识,难度不大10. 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元素W、X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 B元素X与氢形成的原子比为1:1的化合物有很多种 C元素Y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 D元素Z可与元素X形成共价化合物XZ2 参考答案:A11. 在密闭容器中充入CO2、CO、C
11、H4的混合气体共mg,若加入足量的Na2O2,充分振荡并不断用电火花引燃至反应完全,测得固体质量增加mg;则CO2与CH4的体积比为 A3:1 B2:l C1:1 D任意比参考答案:C知识点:计算解析:CO和甲烷燃烧分别生成CO2和水及CO2,然后再分别和过氧化钠反应,即2CO22Na2O2=2Na2CO3O2、2H2O2Na2O2=4NaOHO2。在这两个反应中,对Na2O2固体而言,反应中Na2O2增重的质量实际是H2O中H的质量和CO2中CO的质量,即其结果可看作:Na2O2H22NaOH,Na2O2CONa2CO3。固体质量增加CO或氢气的质量,这说明混合物应该符合条件(CO)mHn。
12、所以只要将CH4和CO2设计符合C和O的比为1:1即可,答案选C。思路点拨:根据题意统摄形成规律:反应中Na2O2增重的质量实际是H2O中H的质量和CO2中CO的质量,而现在固体质量增加的质量与气体质量相等,则气体可看作是(CO)mHn。12. 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96g。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 )A原混合酸中NO3物质的量为01molB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 + 2Fe3+=3Fe2+,BC段产生氢气C第二份溶
13、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DH2SO4浓度为25 molL1参考答案:A略13. (2008全国)已知:4NH3(g)+5O2(g)=4NO(g)+6H2(g),H=-1025KJ/mol,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C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左移,NO含量降低,A项正确,C项错误;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左移,NO含量降低,B项正确;加入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D项正确。14. 为测定某镁铝合金样品中铝的含量,进行了下列实验:取一定量合金,加入100 mL 0.3 molL1稀
14、硫酸,合金完全溶解,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560 mL;再加入0.2 molL1NaOH溶液至沉淀质量恰好不再变化,用去350 mL NaOH溶液。则所取样品中铝的物质的量为()A0.005 mol B0.01 mol C0.025 mol D0.03 mol参考答案:B略15. (2000上海卷)22.取pH均等于2的盐酸和醋酸各100 mL,分别稀释2倍后,再分别加入0.03 g锌粉,在相同条件下充分反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醋酸与锌反应放出氢气多B.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锌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C.醋酸与锌反应速率大D.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锌反应的速率一样大参考答案:BC略二、实验题(本
15、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12分)某实验小组用0.50molL-1NaOH溶液和0.50 molL-1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配制0.50 molL-1NaOH溶液(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470 mL 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 g。(2)从图中选择称量NaOH固体所需要的仪器是(填字母): .测定中和热(1)实验桌上备有烧杯(大、小两个烧杯)、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板、胶头滴管、盐酸、NaOH溶液,尚缺少的实验玻璃用品是 。(2)取50 mL NaOH溶液和30 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实验次数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温度差平均值
16、(t2-t1)/H2SO4NaOH平均值126.226.026.130.1227.027.427.233.3325.925.925.929.8426.426.226.330.4近似认为0.50 molL-1NaOH溶液和0.50 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则中和热H= (取小数点后一位)。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
17、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参考答案: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7分)地球表面约70以上是海洋,全球约95的生物物种在海洋中,由此可见海洋拥有极其丰富的天然资源,是有待开发的天然宝库。从某种海洋微生物中分离得到具有生理活性的有机化合物A,用质谱法和元素分析法测得A的化学式为C15H28O4。在苯溶液中,A可与等物质的量的Pb(OAc)4反应,生成物经酸水解得乙醛酸和另一化合物B。B遇热失去一分子水得化合物C。将C与KMnO4溶液共热得草酸和十一酸。1请写出化合物A、B和C的结构式。2A可能存在多少种光学异构体?3已测得化合物B为S一构型,请写出化合物A最稳定的构象式。4写
18、出A的3-羟基与D-甘露糖形成的-单糖苷的构象式。D-甘露糖的结构式如下:参考答案:每个1分2存在23=8个光学异构体(1分)3最稳定的构象式:(1分)以椅式表示,3个取代基均应处于平伏键(e键),其中2位烃基为S-构型,3位烃基为R-构型。418. (4分)碳纳米管(CNTsCarbon Nanotubes)的发现是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突破,它又称巴基管(Buckytube),属富勒(Fullerene)碳系,是伴随着C60的研究不断深入而出现的。碳纳米管是处于纳米级范围内,具有完整分子结构的新型材料。典型的碳纳米管直径小于100nm,长度为几m。(注:lnm10-9m,1m10-6m)CNTs的基本结构主要由六边形碳环组成,此外还有一些五边形碳环和七边形碳环,试(1)这些五、七边形碳环在碳纳米管的什么位置比较多? (2)你认为碳纳米管可能具有超导特性吗?为什么?参考答案:(共4分) (1)碳纳米管管身弯曲开叉部位,以及两端封闭部分(2分) (2)可能。由于这种碳纳米管可以看成石墨结构卷曲而成,所以在它的径向存在自由电子导电,所以可能具有超导性(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均可给分) (2分)略19. (18分)某芳香烃A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以它为初始原料经过如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合成路线、反应条件略去)可以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居家录像GMA在高危儿神经发育随访中的可行性研究
- 随机比例方程的周期测度以及周期解研究
- 复杂等离子体界面上尘埃声波的传播特性及瑞利-泰勒不稳定性
- 非遗剪纸纪录片《楚风湘韵-望城剪纸》中的人物形象建构策略研究
- 心房颤动行射频消融术患者接纳承诺疗法心理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 载铜地质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其去除水中双酚S的研究
- 16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外周血炎症指标与术后复发转移相关性探讨
- SiC MOSFET器件UIS可靠性的TCAD仿真研究
- 双金属复合改性蛭石的制备及其吸附除磷的机制
- 课题申报书:新时代班主任专业能力协同培育机制研究
- GB 7718-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 2025年高考历史总复习世界近代史专题复习提纲
- 2025-2030中国蜂蜜行业营销渠道与多元化经营效益预测研究报告
- 内蒙古汇能集团笔试题库
- 产后保健知识课件
- 氧化反应工艺安全操作规程
- 子宫肌瘤病例讨论
- 门窗安装施工方案07785
- 2025年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题(附答案)
- 土壤氡检测方案
- 氧化镓雪崩光电探测器的研究进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