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性球菌课件_第1页
病原性球菌课件_第2页
病原性球菌课件_第3页
病原性球菌课件_第4页
病原性球菌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掌握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PA)、凝固酶、溶细胞毒素、肠毒素等致病物质及 所致疾病。了解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掌握A族链球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掌握抗“O”试验的原理、方法。熟悉链球菌的生物学性状及微生物学检查。了解链球菌的分类。病原性球菌1掌握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PA)、凝固酶、溶细胞毒素、肠毒第十二章 细菌学各论第一节 病原性球菌化脓性细菌能感染人体并引起化脓性炎症的细菌化脓性球菌: G+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 G-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 病原性球菌2第十二章 细菌学各论病原性球菌2葡萄球菌属 是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80%以上的化脓性炎症由其引起,分布非常广泛。主要包括:金

2、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病原性球菌3葡萄球菌属 是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80%以上的化脓性炎症由其病原性球菌4病原性球菌4病原性球菌5病原性球菌5病原性球菌6病原性球菌6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方法防治方法三性两法病原性球菌7生物学性状病原性球菌7生物学性状1 形态与染色 球形,葡萄串状,G+ 无鞭毛,无芽孢病原性球菌8生物学性状病原性球菌82 培养特性易培养 普通平板 血平板有色素 金黄色 白色 柠檬色有些菌溶血 产生溶血环病原性球菌92 培养特性易培养 普通平板病原性球菌9病原性球菌10病原性球菌103 生化反应触酶阳性多数菌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产酸不产气致病菌分

3、解甘露醇 病原性球菌113 生化反应触酶阳性病原性球菌11抗原构造capsulepolysaccharide(teichoic acid)SPA病原性球菌12抗原构造capsulepolysaccharideSPA病原SPA(staphylococcal protein A)SPAIgGFc receptorPHAGOCYTEBACTERIUM FabFc病原性球菌13SPA(staphylococcal protein A)S3 抗原性葡萄球菌A蛋白(SPA) 细胞壁上的表面抗原 与IgG的Fc段结合(协同凝集) 抗吞噬 荚膜 少数多糖抗原(磷壁酸抗原)病原性球菌143 抗原性病原性球菌14

4、病原性球菌15病原性球菌154 抵抗力是无芽胞细菌中最强的(三耐两怕)耐干燥 (2-3月)耐热 ( 60 1h 、80 30min)耐盐 (10-15%NaCl)抗菌素敏感 (易形成耐药)碱性染料敏感病原性球菌164 抵抗力病原性球菌165 分类 三种葡萄球菌的主要性状性状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菌落色素金黄色白色柠檬色血浆凝固酶+-分解葡萄糖+-甘露醇发酵+-溶血素+-耐热核酸酶+-A蛋白+-致病性强弱无病原性球菌175 分类 三种葡萄球菌的主要性状性状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方法防治方法病原性球菌18生物学性状病原性球菌18致病物质凝固酶: 能使人和

5、兔血浆发生凝固的酶类 游离型和结合型两种 与致病性相关 保护细菌抵抗吞噬及其它杀菌物质作用感染特点:病灶局限、不易扩散、而且脓汁粘稠。致病性病原性球菌19致病物质致病性病原性球菌19致病物质葡萄球菌溶血素: 溶素为主要致病因子,溶解红细胞,破坏白细胞,血小板及多种其它组织细胞。杀白细胞素: 破坏中性粒细胞和吞噬细胞、抗吞噬、增强病菌侵袭力。 致病性与免疫性病原性球菌20致病物质致病性与免疫性病原性球菌20肠毒素: 部分金葡菌产生,可引起急性胃肠炎。其特点: 耐热,10030min 不受胃肠液中蛋白酶影响 引起毒素性食物中毒病原性球菌21肠毒素:病原性球菌21表皮剥脱毒素: 具有丝氨酸蛋白酶功能

6、,裂解表皮组织的棘状颗粒层,破坏细胞间连接,表皮与真皮脱落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 引起发热、休克、肾衰、皮疹等多个器官功能紊乱,毒性休克综合征(TSS)其它病原性球菌22表皮剥脱毒素:病原性球菌22 所致疾病侵袭性疾病:局部感染全身感染(败血症、脓毒血症)病原性球菌23 所致疾病病原性球菌23疖病原性球菌24疖病原性球菌24皮肤感染病原性球菌25皮肤感染病原性球菌25病原性球菌26病原性球菌26脓胞疮病原性球菌27脓胞疮病原性球菌27脓胞疮病原性球菌28脓胞疮病原性球菌28毛囊炎病原性球菌2

7、9毛囊炎病原性球菌29病原性球菌30病原性球菌30 所致疾病毒素性疾病:食物中毒假膜性肠炎(菌群失调症)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毒性休克综合征病原性球菌31 所致疾病病原性球菌31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病原性球菌32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病原性球菌32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病原性球菌33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staphylococcal scal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病原性球菌34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病原性球菌34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方法防治方法病原性球菌35生物学性状病原性球菌35小猫试验微生物检查法标本脓汁,血液,剩余食物,呕

8、吐物等分离培养血浆凝固酶发酵甘露醇耐热核酸酶直接涂片镜检革兰阳性葡萄球菌生长现象色素,溶血生化反应毒素检查病原性球菌36小猫试验微生物检查法标本脓汁,血液,剩余食物,呕吐物等分离培防治方法防 注意消毒隔离 注意个人卫生 防止医源性感染 防止耐药性产生治 抗菌素药敏试验自身菌苗疗法病原性球菌37防治方法防 注意 注意 防止 脓汁涂片病原性球菌38脓汁涂片病原性球菌38脓汁涂片病原性球菌39脓汁涂片病原性球菌3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us,CNS)过去认为不致病,但目前已成为医源性感染的常见菌,而且耐药菌株为金葡更为多见。CNS十余种与致

9、病有关,最多是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常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细菌性心内膜炎、败血症及术后感染。病原性球菌4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 negative 链球菌属病原性球菌41 链球菌属病原性球菌41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方法防治方法病原性球菌42生物学性状病原性球菌42生物学特性 1 形态染色 球形,链状排列,G+, 无芽胞,无鞭毛病原性球菌43生物学特性 1 形态染色病原性球菌432 培养特性营养要求高:血平板或含血清培养基血清肉汤易形成长链,呈沉淀生长血平板 灰白色,半透明细小S型菌落,不同菌株溶血不一病原性球菌442 培养特性病原性球菌443 生化反应触酶(-

10、)菊糖发酵(-)胆汁溶解(-)4 抗原结构M抗原蛋白抗原C抗原多糖抗原5 抵抗力60 30min抗菌素敏感 (较少耐药)消毒剂敏感病原性球菌453 生化反应病原性球菌45不完全溶血-溶血圈窄,圈内RBC未完全破坏,呈草绿色- 溶血完全溶血-溶血圈宽大,RBC完全溶解溶血圈透明-溶血病原性球菌46不完全溶血-溶血圈窄,圈内RBC未完全破坏,呈草绿色完分类方法有三种根据溶血现象分类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丙型溶血性链球菌根据多糖抗原分类 根据对氧的需要分类病原性球菌47分类方法有三种病原性球菌476 分类根据溶血现象分类1.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不完全溶血环 溶血,条件致病菌。2.乙型溶

11、血性链球菌:透明的完全溶血环溶血,致病力最强。3.丙型链球菌:不溶血,不致病。病原性球菌486 分类病原性球菌48 分类根据抗原分类分20个群,A群 致病菌(溶血性链球菌或化脓性链球菌)根据蛋白抗原进一步分类M抗原荚膜细胞壁蛋白质多糖肽聚糖细胞膜细胞质病原性球菌49分类根据抗原分类分20个群,根据蛋白抗原荚膜细胞壁蛋白质多糖链球菌抗原构造模式图核蛋白Ag荚膜蛋白质Ag多糖Ag肽聚糖病原性球菌50链球菌抗原构造模式图核蛋白Ag荚膜蛋白质Ag多糖Ag肽聚糖病根据抗原结构的分类多糖抗原 C抗原分A-V等20群,对人致病的90%属A群蛋白抗原 M抗原A群100型、B群4型、C群13型等根据氧的需要分类

12、 需氧链球菌 致病菌 兼性厌氧链球菌 厌氧链球菌 条件致病菌病原性球菌51根据抗原结构的分类病原性球菌51A群链球菌病原性球菌52A群链球菌病原性球菌52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方法防治方法病原性球菌53生物学性状病原性球菌53致病物质细胞壁成分脂磷壁酸(LTA)黏附M蛋白 抗吞噬 与人类心肌、肾小球基底膜有共同抗原,引起超敏反应性疾病病原性球菌54致病物质病原性球菌54外毒素类致热外毒素发热、红色皮疹(猩红热)链球菌溶血素:按对O2的稳定性分SLO和SLS病原性球菌55病原性球菌55侵袭性酶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感染特点:感染病灶与周围界限不清,易于扩散,脓汁稀薄病原性球菌56侵袭性酶感染特点:感染病灶与周围界限不清,易于扩散,脓汁稀薄所致疾病化脓性感染:局部全身(败血症、产褥热)中毒性疾病:猩红热超敏反应性疾病: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链球菌感染沿淋巴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