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川省自贡市荣县成佳职业高级中学2022年高三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A细胞膜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 B精子和卵细胞相互接触完成受精作用 C胰岛细胞形成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组织细胞 D免疫细胞能够识别各种“异己”的抗原,并给予排斥 参考答案:答案:A2. 下图所示为来自同一人体的4 种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各细胞中的 DNA 含量相同B. 因为各细胞中携带的基因不同,所以形态、功能不同C. 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
2、化合物相同D. 虽然各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但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参考答案:C【详解】卵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核DNA含量减半,神经细胞、白细胞、小肠上皮细胞是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核DNA不变,所以四种细胞的DNA含量不同,A错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各细胞的形态、功能不同,B错误;各细胞的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都是水,C正确;葡萄糖进入不同细胞的方式可能不同,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D错误。3. 关于物种的形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B地理隔离必然会导致生殖隔离C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D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不同的基因型参考答案:A【考点】B
3、8:物种的概念与形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共同进化的结果是形成生物的多样性,A正确;B、地理隔离不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只有不同种群之间的基因库差异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形成生殖隔离,B错误;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错误;D、自然选择是对生物性状的选
4、择,即直接作用的对象是生物个体的表现型,D错误故选:A4. 如图甲乙丙是同一高等动物体个内发生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丁为某一时刻部分染色体行为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丁图中等位基因A与a,B与b的分离都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B若A基因在图甲1号染色体上,不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a基因在染色体5上C乙细胞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乙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D21三体综合症患者染色体异常,可能与双亲中某一个体产生配子时丙图所在时期染 色体异常分配有关参考答案:D5. 三对等位基因(a,b和c)在一条常染色体上连锁排列一个杂合体的配子及其数量见表,则3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关系是()ABC414aB
5、c28Abc70abC1abc386AbC20aBC80ABc1AA B CBa b CCA C BDb a c参考答案:C【分析】分析题意可知,三对等位基因(a,b和c)在一条常染色体上连锁排列,因此每对基因均分别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但是三对基因将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遵循基因的连锁与交换定律【解答】解:分析表格可知,ABC、abc两种配子数目最多,即该配子为亲本型配子,其它均为重组型,由此可以确定三个显性基因连锁、三个隐性基因连锁a、c之间的距离=(70+1+80+1)(414+28+70+1+386+20+80+1)除去百分号=15.2;b、c之间的距离=(28+1+20+1)1000除去
6、百分号=5;a、b之间的距离=(28+20+70+80)1000除去百分号=19.8因此根据基因之间的距离可知,c基因在a、b两个基因之间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的连锁与交换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根据表格中配子的种类和比例首先确定亲本型,然后再利用重组配子来计算连锁基因之间的距离,从而得出正确结论6. 已知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激素均为蛋白质类物质。请依据如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切除,图中所列激素的合成及分泌量都将减少B切除,下丘脑分泌的激素将不能被运输到C若让该动物口服促性腺激素,则活动将增强D若让该动物口服雌性激素,则活动将减弱参考答案:D7. 下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
7、,该病为隐性伴性遗传,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 ) A1号 B2号 C3号 D4号参考答案:B8. 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方面的知识的叙述,错误的是( )A食物链越短,可供最高营养消费的能量越多B深海热泉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一些化能自养型生物C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将会导致生物进化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隐含的食物链中含有的营养级数为3个参考答案:D9. 无机盐在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有的无机盐可以维持细胞内的pHB. 无机盐可参与维持人体血浆渗透压C. 细胞合成DNA、RNA、磷脂、脂肪时都需要磷酸盐D. K是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对于维持细胞功能有重要作用参
8、考答案:C【分析】无机盐大多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有些无机盐参与大分子化合物的构成,如Fe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等。细胞内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有些无机盐对于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具有重要的作用。【详解】A、有的无机盐如钾离子可以维持细胞内的pH,A正确;B、血浆中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所以无机盐可参与维持人体血浆渗透压,B正确;C、脂肪的组成元素是C、H、O,故合成脂肪时不需要磷酸盐,C错误;D、K是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对于维持细胞功能有重要作用,如K与细胞内液渗透压和与生物电形成有关,D正确。故选C。10. 向新鲜的苹
9、果汁中接种酵母菌,一般不用于A. 探究制作果酒的条件 B. 验证酵母菌呼吸方式C. 观察原核细胞的结构 D. 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参考答案:C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可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可进行无氧呼吸生成酒精和CO2,所以向新鲜的苹果汁中接种酵母菌,可用于探究制作果酒的条件,或验证酵母菌呼吸方式,A、B项正确;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中的真菌,不能用于观察原核细胞的结构,C项错误;酵母菌可在新鲜的苹果汁中进行生长繁殖,所以向新鲜的苹果汁中接种酵母菌,可用于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D项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酵母菌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将平时所学的零散的知识进行归纳综合,构建知识网
10、络,能根据题意进行分析判断。11. 某同学为了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将少量的酵母菌混入适量的面粉中,再将面粉揉成光滑面粉团后均等分装在2个洁净的塑料袋中,一组充满空气(甲组),一组则排净空气(乙组),扎紧袋口后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观察2030min。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段时间后甲组的塑料袋内壁有水珠出现,面团变湿润B该实验中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对照组C若放置的时间足够长,甲组也会产生酒精D该实验应选择大小合适,气密性良好的塑料袋参考答案:B甲组充满空气,因此其中的酵母菌进行的是有氧呼吸,而有氧呼吸能产生水,因此一段时间后甲组的塑料袋内壁有水珠出现,面团变湿润,A正确;该实验为对比实验,
11、甲和乙相互对照,B错误;若放置的时间足够长,甲组中空气会被消耗完,酵母菌会因缺氧进行无氧呼吸而产生酒精,C正确;该实验应选择大小合适,气密性良好的塑料袋,D正确。12.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参考答案:D13. 下图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12、是。A1、3和4过程产生的H都能与氧气结合产生水B绝大多数生物体都能进行的过程是3C能提供给绿色植物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多的过程是5D2过程需多种酶参与,且需ATP供能参考答案:A14. 根据噬菌体侵染细胞菌的实验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噬菌体DNA复制时,由细菌提供的条件是模板、原料、能量和酶 B在32P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上清液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实验时间太长造成的 C利用35S、32P同时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进行实验可以节约时间 D用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和DNA中的H都是放射性的3H参考答案:B15. 将在普通培养液中培养的蚕豆根尖转入含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13、核苷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在第二个细胞周期的分裂中期,每个细胞中()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3H标记 B每条染色体都只有一条单体被3H标记C有一半染色体中的一条单体被3H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未被3H标记参考答案:A16. 如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丁区域发生K+外流和Na+内流B.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C.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参考答案:A17. 某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假设这群牛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再改变),牛的毛色有果色和黑色两种,且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观察该种群,若新生的栗色个体少于黑色个体,则说明栗色为显性B. 多对黑色个体交配,每对的子代均为黑色,则说明黑色为显性C. 选择1对栗色个体交配,若子代全部表现为栗色,则说明栗色为隐性D. 若该种群栗色与黑色个体的数目相等,则说明显隐性基因率不相等参考答案:D【分析】相对性状中显隐性判断:(1)亲代两个性状,子代一个性状,即亲2子1可确定显隐性关系;(2)亲代一个性状,子代两个性状,即亲1子2可确定显隐性关系。所以亲2子1或亲1子2可确定显隐性关系,但亲1子1或亲2子2则不能直接确定。【详解】观察该种群,若新生的栗色个体少于黑色个体,可能由于后代的数量较少,不一定体现出特
15、定的分离比,因此不能确定显隐性关系,A错误;多对黑色个体交配,每对的子代均为黑色,据此不能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黑色可能为显性,也有可能为隐性,B错误;选择1对栗色个体交配,若子代全部表现为栗色,据此不能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栗色可能为显性,也有可能为隐性,C错误;若显性基因频率和隐性基因频率相等,则显性个体数目多于隐性个体数目,因此该种群栗色与黑色个体的数目相等时,则说明显隐性基因频率不等,D正确。18. 下图表示细胞中的五类有机化合物的关系,每个椭圆形代表一种有机物,下面列出这五种化合物名称中最合理的一组是A:维生素、脂质、酶、蛋白质、激素 B:维生素、蛋白质、激素、脂质、
16、酶C:维生素、脂质、激素、蛋白质、酶 D:激素、脂质、维生素、蛋白质、酶参考答案:C19. 如图为染色体数为2m,核DNA数目为2n的某动物精原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两对基因A、a和B、b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向两极移动的时期的细胞(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与图中精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是aB、aB、AbB. 中均有同源染色体,中无同源染色体,中染色体数均为2mC. 中含4个染色体组,中均含2个染色体组D. 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所示细胞参考答案:B分析可知:已知细胞都处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向两极移动的时期,则表示
17、有丝分裂后期;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属于初级精母细胞,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属于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只能形成2种精细胞,因此与图中精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应该是aB、aB、Ab,A正确;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含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和DNA数目都是体细胞的2倍,即染色体数目为4m,B错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为4m,即其中含4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数均为2m,即其中均含2个染色体组,C正确;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所示细胞中,D正确。考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
18、形态及数目变化20.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片细胞,正确的结论是A叶绿体在细胞内是固定不动的B叶绿体在细胞是均匀分布的C叶绿体的存在是叶片呈绿色的原因D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不含线粒体参考答案:C解析:活细胞内细胞质是流动的,叶绿体在细胞质内,所以叶绿体不是固定不动的,叶绿体在细胞内的分布受光的影响,是不均匀的,黑藻是真核生物,细胞中有线粒体等细胞器,因为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等色素,所以叶绿体的存在是叶片呈绿色的原因。21. 荔枝叶片发育过程中,净光合速率及相关指标的变化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叶片发育情况叶面积(最大面积的%)总叶绿素含量气孔相对开放度净光合速率A新叶展开前19-2.8B新叶展开
19、中871.1551.6C新叶展开完成1002.9812.7D新叶已成熟10011.11005.8A. 将A置于光温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叶肉细胞中ATP含量将增多B. B的净光合速率较低,原因之一可能是叶绿素含量低导致光能吸收不足C.C和D的叶面积相等,所以光合作用过程中固定的光能相等D. 气孔相对开放度与叶面积成正比参考答案:B22. 关于胚胎工程的正确叙述是A通过胚胎干细胞核移植可得到一群性状完全相同的个体B将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体外受精,再将受精卵植入女性子宫内发育成“试管婴儿”C胚胎发育在桑椹胚阶段,胚胎内部出现大的空腔D在胚胎干细胞培养过程中,加入的饲养层细胞分泌一些物质既能抑制
20、细胞分化又能促进细胞生长参考答案:D23. 如图是毒品可卡因对人脑部神经冲动传递干扰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结构将多巴胺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为主动运输B.多巴胺能与结构特异性结合并进入下一个神经元C.可卡因可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加,从而增强并延长对脑的刺激,以产生“快感”D.“瘾君子”未吸食毒品时,精神萎靡,四肢无力,是由于体内生长激素的含量减少参考答案:C24. 下列人体细胞中,一定含有Y染色体的是 A.精原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卵细胞 D.精子参考答案:A25. 在现代生物科技的应用中,不需要进行检测与筛选的是()A对植物的离体组织进行培养,大规
21、模培育优良品种B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制备单克隆抗体C利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培育“白菜一甘蓝”D将抗虫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培育具有抗虫特性的新植株参考答案:AA、植物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所以对植物的离体组织进行培养,大规模培育优良品种不需要进行检测与筛选,A正确;B、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需要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抗体阳性检测,得出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B错误;C、利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培育“白菜一甘蓝”时,需要筛选出白菜一甘蓝杂种细胞进行培养,C错误;D、将抗虫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时,需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和目的基因是否表达,D错误26. 某
22、种植物(二倍体)叶缘的锯齿状与非锯齿状受叶缘细胞中T蛋白含量的影响,T蛋白的合成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 T和t)控制,基因T表达的产物是T蛋白,基因A抑制基因T的表达。基因型为AaTt植株自交,F1中锯齿状植株与非锯齿状植株的比例是13:3,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F1产生的雌雄配子之间的结合是随机的B叶缘细胞含有T蛋白的植株,叶缘呈锯齿状CF1群体中,T基因的基因频率为2/3D能确定基因型为aaTT的叶缘细胞和根尖细胞中T蛋白的含量相等参考答案:A解析:F1在形成F2时,F1产生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故A正确;由于F1中锯齿状植株与非锯齿状植株的比例是13:3,故aaT_为非锯齿状,其
23、余都是锯齿状,则叶缘细胞缺少T蛋白,呈锯齿状,故B错误;F1群体中,TT占1/4,Tt占1/2,tt占1/4,则T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2,故C错;aaTT的个体的叶缘为非锯齿状,即叶片细胞中含有T蛋白,由于细胞分化的原因,根尖细胞中T蛋白基因不表达表达,所以根尖细胞中不含T蛋白,D错误。27. 图1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侧为细胞膜内侧,侧为细胞膜外侧B脂质分子可优先通过细胞膜与图1中A密切相关C图2中E为突触后膜,F为突触前膜,C物质被释放出来依靠主动转运D图2中C为神经递质,C与D结合后,突触后膜电位可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参考答案:D
24、28. 图1和图2表示某二倍体生物体的细胞分裂的图像;图3表示该生物体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该生物细胞中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和图2细胞的分裂方式不同,图2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B图1和图2所示细胞均处于图3的BC时期C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细胞有图3中BC时期的细胞、图4中bc时期的细胞D细胞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d时期的数量变化,图2对应图4的a时期参考答案:D图1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已经分裂,染色体正在移向细胞两极,且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故图1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2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细胞
25、质均等分裂,且生物体的性别未知,所以图2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A错误。图3的BC时期表示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即细胞内含有染色单体,而图1和图2细胞内均没有染色单体,B错误。基因重组发生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中。图3中BC时期的细胞可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但图4中bc时期的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没变,应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不会发生基因重组,C错误。图4中d时期表示染色体数DNA分子数21,细胞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这样的数量关系。图2的a时期染色体数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而且细胞内不含染色单体,所以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如图2),D正确。26.岛上原有果蝇20000只,其
26、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若此时从岛外入侵了2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代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A. 43% B. 48% C. 52% D. 57%参考答案:B30. 下列各组物质中,属同类物质的一组是:A.性激素,醛固酮,肾上腺皮质激素 B. 解旋酶,醛固酮,抗利尿激素C.血红蛋白,胰岛素,维生素D D. 载体,抗体,核糖体参考答案:A 31. 下列生理过程的反应式错误的是 A蓝藻进行光合作用: B植物吸收无机盐时消耗PAT: C酵母菌发酵: D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参考答案:A32. 下图是某学生绘出的某高等植物的细胞分裂图像。其中错
27、误的是( )A.a和b B.b和d C.c和d D.e和f参考答案:B33. 感染赤霉菌而患恶苗病的水稻,要比周围的健康值株高许多,由此可推测赤霉菌 A能产生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B能产生促进植株增高的植物激素 C能产生赤霉素,促进植株发育D能产生促进细胞分裂的物质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通过植物的激素调节考察材料信息的分析能力,为容易题。由于感染赤酶素的水稻高于一般水稻,故表示赤酶素能产生某种催金植物增长的物质,但由于缺乏响应的对照组,故不能得出该物质是赤酶素的结论。34. 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子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子DNA的一条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
28、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参考答案:C【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DNA分子的复制【分析】分析题意可知:端粒酶能结合到端粒子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子DNA的一条链,可见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实质上是一重复序列,作用是保持染色体的完整性细胞分裂一次,由于DNA复制时的方向必须从5方向到3方向,DNA每次复制端粒就缩短一点,所以端粒其长度反映细胞复制潜能,被称作细胞寿命的“有丝分裂钟”【解答】解:A、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一
29、种特殊结构,大肠杆菌没有染色体,没有端粒,A错误;B、根据试题分析可知:端粒酶中的蛋白质可能为逆转录酶,B错误;C、端粒是线状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序列,是真核染色体两臂末端由特定的DNA重复序列构成的结构,使正常染色体端部间不发生融合,保证每条染色体的完整性,C正确;D、当细胞分裂一次,每条染色体的端粒就会逐次变短一些,构成端粒的一部分基因约50200个核苷酸会因多次细胞分裂而不能达到完全复制(丢失),以至细胞终止其功能不再分裂,D错误故选:C35. 下图是同一种生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与此有关的几种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心法则所表示的生命活动内容主要是在图所显示的时期进行B可遗传的
30、变异来源之一的基因重组的发生与图有关而与图无直接关系C在图所示的细胞分裂方式中,在其间期发生的基因突变传递给下一代的可能性要比图所示的大得多D在雄性动物体内,同时具备上述5个图所示细胞分裂时期的器官是睾丸而不是肝脏参考答案:B36. 下列关于科学发现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膜的探究历程中,欧文顿发现脂溶性物质更易透过细胞膜,提出膜是由脂质构成的B. 在酶本质的探索中,萨姆纳用丙酮作溶剂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并证明其是蛋白质C. 施莱登和施旺通过显微镜观察了大量细胞后指出,细胞可以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D. 恩格尔曼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发现大量的好氧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紫光区域参考答案
31、:C【分析】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时间科学家重要发展1543年比利时的维萨里,法国的比夏揭示了人体在组织和器官水平的结构1665年英国的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许多规则的“小室”并命名为细胞17世纪列文虎克用显微镜发现了活细胞19世纪德国的施莱登、施旺细胞是构成动植物提的基本单位,细胞学说的建立者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个体的所有细胞都是由原有细胞分裂产生的2、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
32、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一亮一暗的三层结构,并大胆地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是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电镜下看到的中间的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他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以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为流动镶嵌模型大多数人所接受
33、。3、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1)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植物能净化空气;(2)梅耶根据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换为化学能;(3)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氧气外还有淀粉;(4)恩格尔曼采用水绵、好氧细菌和极细光束进行对照实验,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5)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6)卡尔文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2的固定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4、酶的发现过程(1)巴斯德提出酿酒的发酵是由于酵母细胞的存在;(2)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的某些物质,在酵母菌死亡后细胞破裂这些物质才能起作用;(3)毕希纳发现了
34、酵母细胞的一些物质可以将葡萄糖转化成酒精,他将这些物质称为酿酶;(4)萨姆纳提纯脲酶,并证明了脲酶是蛋白质;(5)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部分RNA也是酶。【详解】A、在膜的探究历程中,欧文顿发现脂溶性物质更易透过细胞膜,提出膜是由脂质构成的,A正确;B、在酶本质的探索中,萨姆纳用丙酮作溶剂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并证明其是蛋白质,B正确;C. 在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中,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这是对细胞学说进行的补充,C错误;D. 恩格尔曼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发现大量的好氧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紫光区域,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学说、酶、光合作用和生物膜的探索历程,对于此类试题
35、,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37. 中国农业科学院日前成功研制出4头敲除-1,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的近交系版纳微型猪。这是器官移植的第一例敲除该基因的猪。下列有关叙述错误是 ( ) A近交系猪具有基因型高度纯合、遗传性状稳定和遗传背景清楚等优点 B猪器官移植给人的首要障碍是产生免疫排斥反应 C猪体内的-1,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可能是引起免疫排斥的抗原物质 D该技术可缓解器官移植中器官短缺的问题 参考答案:C38. 在果汁生产中主要应用的酶包括()A果胶酶、纤维素酶B脂肪酶、淀粉酶C淀粉酶、果胶酶D蛋白酶、纤维素酶参考
36、答案:A【考点】J5:果胶酶的活性测定【分析】1、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由半乳糖醛酸和半乳糖醛酸甲酯组成不溶于乙醇,这是鉴别果胶的一种简易方法 2、果胶酶水解果胶,生成半乳糖醛酸,后者具有还原性醛基,可用次亚碘酸法进行定量测定,所生成半乳糖醛酸的量可用于表示果胶酶的活力【解答】解: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故在果汁生产中主要应用的酶包括果胶酶和纤维素酶故选:A39. 由下图直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B.生长素的化学成分为吲哚乙酸C.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参考答案:A解析:两组实验所采用的是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因此无法验证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以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个人文化创意产业股份转让合同协议书4篇
- 2025年美容美发服务销售合同规范范本
- 2025年度智能家居装修定制服务协议3篇
- 2025年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福建三明港务置业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合同4篇
- 2025年江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湖北咸宁市咸安区经发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青岛平度市自来水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度个人房产买卖全程监理合同4篇
- 河北省大学生调研河北社会调查活动项目申请书
- GB/T 20920-2007电子水平仪
- 如何提高教师的课程领导力
- 企业人员组织结构图
- 日本疾病诊断分组(DPC)定额支付方式课件
- 两段焙烧除砷技术简介 - 文字版(1)(2)课件
- 实习证明模板免费下载【8篇】
- 复旦大学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课件03用大历史观看中国社会转型
- 案件受理登记表模版
- 2022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数学试题(Word版)
- 最新焊接工艺评定表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