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矿2012年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编制单位:xx矿编制日期:2011年12月16日矿2012年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会审单位及人员签字表单位签字日期单位签字日期生产办地测副总总工办通风副总机电办机电副总通防办土建副总矿 压掘进副总土 建矿建副总地测科生产准备副总经营办安全副总自动化队机电副矿长物流队掘进副矿长支护区经营副矿长运输区生产副矿长保卫科安监处长综合办总工程师救护队党委书记物 业矿 长保健站驻矿安监处目 录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Toc311885047 第一章 矿井概况 PAGEREF _Toc311885047 h 1 HYPERLINK l _
2、Toc311885048 1.1 井田概况 PAGEREF _Toc311885048 h 1 HYPERLINK l _Toc311885049 1.2 地质概况 PAGEREF _Toc311885049 h 1 HYPERLINK l _Toc311885050 第二章 2012年矿井生产计划和重点工程 PAGEREF _Toc311885050 h 3 HYPERLINK l _Toc311885051 2.1采煤计划 PAGEREF _Toc311885051 h 3 HYPERLINK l _Toc311885052 2.2 掘进计划 PAGEREF _Toc311885052 h
3、 3 HYPERLINK l _Toc311885053 2.3巷修计划 PAGEREF _Toc311885053 h 3 HYPERLINK l _Toc311885054 2.4 机电安装 PAGEREF _Toc311885054 h 3 HYPERLINK l _Toc311885055 2.5 土建工程 PAGEREF _Toc311885055 h 3 HYPERLINK l _Toc311885056 第三章 各类灾害事故的预兆 PAGEREF _Toc311885056 h 4 HYPERLINK l _Toc311885057 3.1 煤炭自燃的预兆 PAGEREF _To
4、c311885057 h 4 HYPERLINK l _Toc311885058 3.2 煤与瓦斯突出的预兆 PAGEREF _Toc311885058 h 4 HYPERLINK l _Toc311885059 3.3 透水预兆 PAGEREF _Toc311885059 h 4 HYPERLINK l _Toc311885060 3.4 顶板冒顶的预兆 PAGEREF _Toc311885060 h 4 HYPERLINK l _Toc311885061 3.5 矸石山灾害预兆 PAGEREF _Toc311885061 h 5 HYPERLINK l _Toc311885062 第四章
5、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措施 PAGEREF _Toc311885062 h 5 HYPERLINK l _Toc311885063 4.1 瓦斯事故预防及处理措施 PAGEREF _Toc311885063 h 5 HYPERLINK l _Toc311885064 4.2 矿井火灾事故预防与处理措施 PAGEREF _Toc311885064 h 12 HYPERLINK l _Toc311885065 4.3 煤尘事故预防与处理措施 PAGEREF _Toc311885065 h 15 HYPERLINK l _Toc311885066 4.4 水害事故预防及处理措施 PAGEREF _Toc
6、311885066 h 16 HYPERLINK l _Toc311885067 4.5 顶板事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PAGEREF _Toc311885067 h 19 HYPERLINK l _Toc311885068 4.6 溜煤(矸)眼堵眼事故的预防及处理计划 PAGEREF _Toc311885068 h 22 HYPERLINK l _Toc311885069 4.7 机电运输事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PAGEREF _Toc311885069 h 24 HYPERLINK l _Toc311885070 4.8 地面各种灾害预防及处理措施 PAGEREF _Toc311885070 h
7、 32 HYPERLINK l _Toc311885071 第五章 处理重大事故的组织措施及应变要点 PAGEREF _Toc311885071 h 34 HYPERLINK l _Toc311885072 5.1 处理重大事故的组织措施 PAGEREF _Toc311885072 h 34 HYPERLINK l _Toc311885073 5.2 处理重大事故有关领导的职责 PAGEREF _Toc311885073 h 35 HYPERLINK l _Toc311885074 5.3 处理重大事故召集的人员名单和通知顺序 PAGEREF _Toc311885074 h 36 HYPERL
8、INK l _Toc311885075 5.4 处理重大事故的应变要点 PAGEREF _Toc311885075 h 36 HYPERLINK l _Toc311885076 第六章 自救和互救及创伤急救 PAGEREF _Toc311885076 h 44 HYPERLINK l _Toc311885077 6.1 基本要求 PAGEREF _Toc311885077 h 44 HYPERLINK l _Toc311885078 6.2 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的行动原则 PAGEREF _Toc311885078 h 44 HYPERLINK l _Toc311885079 6.3 灾区人员避
9、灾的行动准则 PAGEREF _Toc311885079 h 44 HYPERLINK l _Toc311885080 6.4 矿工在灾区自救、互救的行动准则 PAGEREF _Toc311885080 h 44 HYPERLINK l _Toc311885081 6.5 事故现场负责人救灾组织 PAGEREF _Toc311885081 h 44 HYPERLINK l _Toc311885082 6.6 各类灾害事故时避灾自救与互救措施 PAGEREF _Toc311885082 h 45 HYPERLINK l _Toc311885083 6.7 创伤急救 PAGEREF _Toc311
10、885083 h 46 HYPERLINK l _Toc311885084 附表1 矿井上、下生产场所灭火器材配备表 PAGEREF _Toc311885084 h 48 HYPERLINK l _Toc311885085 附表2 -967m消防材料库房配备表 PAGEREF _Toc311885085 h 49 HYPERLINK l _Toc311885086 附表3 矿井处理重大灾害事故时必须立即召集的单位和人员通讯号码 PAGEREF _Toc311885086 h 50 HYPERLINK l _Toc311885087 附 图 目 录 PAGEREF _Toc311885087 h
11、 51矿2012年度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 PAGE 73矿2012年度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第一章 矿井概况1.1 井田概况矿井田东与刘庄井田、西与口孜西井田相接。井田范围:东起F12断层,西至DF3断层,北起太原组第一层灰岩顶面露头线,南至F1断层。井田走向长7.4km,倾向宽3.07.3km,面积约33.6km2。采用立井、主要石门及大巷的开拓方式。工业广场内布置主井(直径7.5m)、副井(直径8m)、风井(直径7.5m)。通风系统为中央并列式。矿井布置二个水平上、下山开采。矿井第一水平标高为-967m,第二水平标高暂定为-1200m。矿井田共有工业资源/储量734948.0kt,可采储量391
12、489.3kt,按5.0Mt/a矿井设计生产能力计,矿井储量备用系数取1.3,矿井服务年限有60.2a。 1.2 地质概况1.2.1煤层赋存与断层井田为全隐蔽含煤区,钻探所及地层由老到新依次有青白口系、寒武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和新生界。井田位于淮南煤田西部陈桥背斜的南翼西段,总体为一不完整向斜构造,南翼被F1断层切割。向斜总体轴向为北西向,向斜南翼地层平缓,一般510,向斜北翼地层倾角稍陡,一般为1018左右。全井田钻探期间共发现30条断层,其中26条为正断层,4条逆断层。按断层落差分:最大落差大于等于100m的6条,小于100m而大于等于50m的4条,小于50m大于等于30m的4条,小
13、于30m的断层16条。断层的延展方向以北东向为主,少数为北西向和近东西向。区内尚未发现有岩浆岩侵入。 1.2.2可采煤层井田内主要含煤层段总厚约763.90m,含煤30余层,煤层平均总厚41.14m,含煤系数为5.39%。其中可采煤层有10层,分别为17-1、16-1、13-1、11-2、11-1、9、8、5、4、2和1,平均总厚27.66m,约占煤层平均总厚的67.23%;13-1、11-2、8、5和1等5层为主要可采煤层,平均总厚21.79m,约占可采煤层平均总厚的78.78%。其中可采煤层以全区可采或大部可采的中厚厚煤层为主,结构简单较简单,煤层的稳定性属较稳定稳定型。本井田可采煤层顶底
14、板均以泥岩和砂质泥岩为主,其次为粉砂岩和砂岩。其中泥岩厚度小,抗压强度低,属软岩类;砂岩胶结良好,坚硬致密,抗压强度高,抗风化能力强,属硬岩类;粉砂岩和砂质泥岩介于其间,属中硬岩类;断层附近及基岩风化带则属软弱带。由此可见,本井田的工程地质条件属中等类型。按煤层顶、底板岩性指标分类,井田内砂岩属中等稳定型,粉砂岩和砂质泥岩属中等不稳定型,泥岩属不稳定型。本井田各可采煤层以中灰高灰、特低低硫、特低低磷、中高高挥发分、中高热值和具中等强粘结性的气煤为主,1/3焦煤次之,另有少量长焰煤和1/2中粘煤。其洗精煤是较为理想的炼焦用煤,洗中煤或原煤可作为动力用煤。1.2.3水文地质井田内地表水体有颍河、济
15、河和乌江,虽从井田中部和南部流过,但只是中小型季节性河流,对矿井开采没有影响。本井田地表新生界松散层厚度介于426.18687.60m之间,平均厚度为591.60m,总体趋势为由东向西,由南、北向中部逐渐增厚。按照沉积物的组合特征及其含、隔水情况,可将新生界自上而下大致分为一含、一隔、二含、二隔、三含、三隔和四含计4个含水层(组)和3个隔水层(组)。其中三隔有效隔水厚度介于33.67127.70m,平均87.79m,分布稳定,隔水性能良好,可以有效地阻止上覆地表水及一、二、三含水层向下溃漏,是井田内重要的隔水层之一;四含的砂层纯厚介于0.0074.35m,平均22.27m,由东向西逐渐增厚,直
16、接覆盖于煤系之上,天然条件下,通过煤系基岩风化带垂直渗透补给,但根据抽水资料显示,该含水层富水性弱。在基岩段主要有二叠纪煤系砂岩裂隙含水层(段)和石炭系太灰岩溶裂隙水含水层(段),其中二叠纪煤系砂岩裂隙含水层(段)岩性以中、细砂岩为主,局部为粗砂和石英砂岩,分布于煤层及泥岩之间,岩性及厚度变化较大,是煤矿开采的直接充水含水层,一般裂隙不发育,连通性差,具不均一性,富水性弱。而石炭系太灰岩溶裂隙水含水层(段),根据区域资料,井田内石炭系太原组总厚110130m,含灰岩13层,其中3、4和12灰厚度较大,分布稳定。太原组上部14层灰岩为1煤层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第一层灰岩距1煤底板约16.21m,
17、正常情况下彼此无水力联系。但因太灰的水压较高,已超过1煤层下隔水层(组)岩石的抗压强度,若直接开采1煤层,水力平衡即遭破坏,势必造成1煤层底板突水事故的发生。因此,在开采1煤层时,必须采取积极的探水和降压等措施,谨防灾害的发生。本井田断层带岩性以泥岩、粉砂岩为主,含砂岩碎块,一般情况下富水性弱,导水性差,与其它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也不甚密切。然而受采动影响而局部活化的断层可能成为矿井突水的重要途径。本矿井先期开采-967m以浅时,采用安徽省阜阳市矿井田煤炭勘探报告所提供的-967m水平涌水量的预计结果,因此,矿井的正常涌水量为597m3/h,最大涌水量为832m3/h;开采1煤层时的正常涌水量为
18、620m3/h,疏水降压水量为2109m3/h。 综上所述,新生界松散层含水层、二叠纪煤系砂岩裂隙含水层和石炭系太灰岩溶裂隙含水层是本矿井开采的主要充水因素。因此,本井田的水文地质条件属以裂隙充水为主的简单中等类型。1.2.4瓦斯、煤层爆炸危险性、自燃本井田采集的瓦斯煤样深度介于-549.53-1184.61m之间,以-600-1100m居多。瓦斯成分及瓦斯含量的两极值分别为0.0089.81%和0.0012.1m3/tr。通过对瓦斯测试资料分析得知,浅部含量较低,一般小于3m3/tr,但在深部普遍较高。09年16-1煤掘进工作面瓦斯含量在0.51 m3/min;17煤掘进工作面瓦斯含量在0.
19、51 m3/min。根据地质勘探钻孔资料得知:1、本区煤层有爆炸危险。针对此爆炸性,采取湿式打眼、冲洗岩(煤)帮、使用水炮泥、放炮喷雾、装岩(煤)洒水、低压近喷、净化风流等综合防尘措施,防止煤尘爆炸。2、各可采煤层的自燃倾向等级为:16-1、9、8煤层为不易自燃容易自燃,13-1煤层经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鉴定为易自燃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为36天,11-2煤层为容易自燃,11-1、4-2煤层为自燃容易自燃,5煤层为自燃,1煤层为不易自燃容易自燃。主要煤层爆炸性鉴定表煤层孔号火焰长度(mm)岩粉量(%)爆炸危险煤层孔号火焰长度(mm)岩粉量(%)爆炸危险17-115-840095有915-850
20、70有16-115-8有火55有16-410095有20-230090有16-610085有21-310080有20-220090有13-115-830085有21-3有火65有16-440090有815-840095有16-630090有16-410095有18-440095有16-640095有21-340090有18-45080有22-340095有21-310080有13-115-830085有22-3有火60有16-440090有515-85050有16-630090有16-410095有18-440095有18-440095有21-340090有21-315085有22-34009
21、5有22-340095有11-215-810085有4-215-8有火55有16-420085有18-440095有16-610085有20-225090有18-440095有21-320090有21-310080有22-340095有22-35070有116-440095有11-115-8有火70有18-410090有16-410095有20-240095有20-210085有22-340095有主要煤层自然发火倾向性表煤层孔号燃点t自然倾向等级煤层孔号燃点t自然倾向等级原样氧化样还原样原样氧化样还原样16-120-232730536459容易自燃916-436134037030不易自燃21
22、-335533736023不易自燃20-233330636357容易自燃13-116-435233537540自燃821-331029735760容易自燃18-433830834335自燃116-435935336310不易自燃21-335733736023不易自燃18-432830936859容易自燃11-216-434929836971容易自燃20-23503473514不易自燃18-432529434450容易自燃无名20-232230836759容易自燃21-331429635963容易自燃20-235533736326不易自燃11-116-436132236745自燃21-33323
23、1536752容易自燃20-230929536166容易自燃1.2.5地温本井田的恒温带深度为自地表向下垂深30m处,恒温带温度为16.8。地温梯度2.33.1/百米,属于地温正常区,仅在井田北部的局部块段地温梯度偏大,存在异常区。本井田开采较深,根据井田煤炭勘探报告提供的钻孔测温情况,一般在-500m以下,地温已达到31,进入一级热害区;一水平(-967)最低地温已达38.8,属二级热害区。第二章 2012年矿井生产计划和重点工程矿积极贯彻落实“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方针,结合矿井现状及实际生产能力,制定以下采煤、掘进、巷修等生产计划。2.1采煤计划2012年3月6日,矿井联合试运转
24、,2012年全年计划商品煤产量300万吨。111303工作面预计于2012年2月底安装完成,3月6日试生产。111303工作面可采长度1757m,工作面长度328m,平均厚度4.38m,平均倾角13,可采储量353万吨。按照2012年年度计划,预计于2012年底111303工作面可采长度剩余80m。2.2 掘进计划2012年井巷工程计划完成15280m,其中开拓工程量5760m,准备工程量2309m,回采工程量7211m。形象工程主要有:中央(13-1)采区胶带机上山全线贯通;111304工作面围面结束并进入切眼刷扩、安装阶段;1213采区五条大巷除西翼主运胶带机斜巷外,均进入拐点位置,计划西
25、翼回风大巷(一)2012年8月开始揭13-1煤,西翼轨道大巷2012年10月开始揭13-1煤;1111采区进入采区下部车场位置,计划北翼回风石门(二)于2012年5月开始揭11-2煤。2.3巷修计划2012年巷修计划主要围绕主要通风系统、辅助运输系统、生产准备系统、工作面上下顺槽等巷道的修护展开,计划修护巷修总工程量18660m,注浆量为6000m。2.4 机电安装2012年主要机电安装工程形象进度: 机电安装工程三条主线、四个重点为主,其余随着矿建及土建工程进展同步施工。三条主线分别是:1、首采面设备安装工程:2011年12月16日开工,至2012年2月29日安装结束;2、新增压风机房机电设
26、备安装工程:2011年11月15日开工,至2012年1月14日安装结束;3、矿井集中制冷设备及管路安装工程:2011年12月6日,至2012年3月16日安装结束。四个重点工程是:1、永久瓦斯管路安装工程:2011年9月26日,至2012年2月26日安装结束,总工期6个月;2、矿井综合自动化(PSI)二期工程:2012年3月1日至2012年8月30日;3、物流输送管路安装:2011年12月6日至2012年3月16日;4、六大系统建设工程:2012年1月1日至4月26日。其它辅助安装工程随矿建及土建工程进展穿插在主线及重点工程中进行施工。 2.5 土建工程2012年土建主要工程形象进度:2011年
27、土建工程重点工程是风井井口工程、铁专线和瓦斯电站。其中铁专线工程工期极为紧张。风井防爆门基础和安全出口将根据矿建工程安排,配合井筒装备随时进行突击施工。主要工期目标如下:1、风井2012年元月底安装完成,2月初开始突击施工防爆门基础和安全通道;2、铁专线在2012年2月份完工;3、瓦斯电站在2012年12月底完工。第三章 各类灾害事故的预兆3.1 煤炭自燃的预兆1、巷道中出现雾气或巷道壁(煤壁)“挂汗”;2、出现火灾气味,如:煤油味、汽油味、松节油味或煤焦油味,是火灾最可靠的征兆;3、空气温度升高煤壁温度增高,感到非常闷热;4、人体有不舒服感。如:头痛、闷热、精神疲乏,甚至有呕吐等现象。3.2
28、 煤与瓦斯突出的预兆3.2.1瓦斯喷出的预兆大量的承压状态的瓦斯,沿着煤、岩体内的裂隙中快速喷出的现象叫做瓦斯喷出。瓦斯喷出常发生于能贮存瓦斯的地质构造破碎带、褶曲和石灰岩溶洞裂缝区以及沿采掘地压形成的裂缝处。其预兆有:地压增大,巷道底鼓,支架损坏、煤层变潮变软、瓦斯涌出量增大或忽大忽小,有时出现嘶嘶的喷出声,顶底板来压的轰鸣声等。3.2.2 煤与瓦斯突出的预兆3.2.2.1 有声预兆1、响煤炮:在煤体深处发出的响声,有劈裂声、放炮声、闷雷声、机枪声、沙沙声、嗡嗡声、有时出现爆豆声以及气体穿过含水裂缝时的吱吱声等;2、地压增大:突出发生前,地压突然增大,支架被压会出现嘎嘎响、支柱劈裂折断声,煤
29、壁开裂、打钻时喷煤喷瓦斯等也会出现响声,深部岩层或煤层有破裂声等。3.2.2.2 无声预兆1、煤层结构变化。层理紊乱,煤层由硬变软,煤层厚度变化,倾角由小变大,煤由湿变干,光泽暗淡,煤层顶、底板出现断层、断裂、波状起伏,煤岩严重破坏等;2、地压显现方面表现为压力增大使支架变形,煤壁外鼓、片帮、掉渣,顶底板出现冒顶、断裂、底板出现鼓起,手扶煤壁感到震动和冲击,炮眼变形装不进药,打钻时垮孔、夹钻及顶钻等。3.2.2.3 其他方面的预兆表现为瓦斯涌出异常、忽大忽小、煤尘增大,空气气味异常、闷人,煤或气温变冷、有时变热。3.3 透水预兆透水预兆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
30、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挥、有臭味等。上述征兆,并不是每次突水前都会全部出现;有时可能发现一个或几个。因此,必须提高警惕,密切注视,认真分析,这对于及时采取防灾避灾措施有着至关重大的意义。1、“挂红”。地层水中含有铁的氧化物,在通过煤层或岩层裂缝时,附着在裂缝表面有暗红色水锈,是出水信号;2、“挂汗”。接近积水区时,因水在自身压力的作用下,通过煤岩裂缝透过煤岩壁,结成小水珠;慢慢形成水珠,可挖去表面一层煤,有潮气或潮湿,是透水征兆;3、水的气味和颜色有变化。如果闻到有臭鸡蛋味,说明距老塘老硐水近;4、空气变冷。工作面接近大量积水区时,气温骤然下降,煤壁发凉,人一进去有阴冷的感觉
31、;5、发生雾气。当采掘面气温较高时,积水渗到煤壁就会引起蒸发而形成雾气;6、水叫。压力大的含水层或积水区,向裂缝挤压与两壁发生摩擦而发生“嘶嘶” 的叫声;7、顶板来压,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并出现渗水;8、出现压力水流(或称水线)。这表明离水源已较近,应密切注意水流情况。若出水浑浊,说明水源很近,若出水清净则水尚远;9、打钻时发觉钻孔底松软或钻孔有水流出,说明接近水区;10、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因积水区常常有瓦斯、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逸散出来的缘故。3.4 顶板冒顶的预兆3.4.1 掘进工作面顶板事故的预兆1、响声。顶板岩层下沉断裂、顶板压力急剧加大时,会发生劈裂声,出现折梁断柱现
32、象;2、掉渣。顶板严重破裂时,会出现顶板掉渣现象;3、片帮。冒顶前煤壁所受压力增加,变得松软,片帮;4、裂缝。顶板“放线”裂缝增大,且缝内出现淋水或流出“白浆”现象;5、离层。支护变形速度骤增,锚杆托板吸入顶板或脱落,出现大面积的断锚、断索或顶板离层速度聚变等。棚梁接口前后“分离”、退山迎山,淋肩吊斜严重,棚梁滚肩、腰帮背顶材料损坏时,发出折断的响声;6、漏顶。掘进巷道如遇巷道顶部为煤或软岩时,超前支护没有有效的控制好顶板,会出现漏顶现象;破碎的顶板有时因背顶不严和支护不牢出现漏顶,漏顶如不及时处理,会使棚顶托空、支架松动,顶板岩石继续冒落,就会造成冒顶事故;7、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大;8、顶板的
33、淋水明显增加。3.4.2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预兆3.4.2.1 采煤工作面局部冒顶事故的预兆1、掉渣。顶板破裂严重;2、煤体压酥,片帮煤增多;3、裂缝变大,顶板裂缝增多;4、发出响声,岩层下沉断裂,顶板压力急剧增大时,木点柱会发出劈裂声出现折梁断柱现象的;支柱的活柱急速下降,发出响声;铰接顶梁的楔子被挤;底板松软时,支柱钻底严重;有时能听到采空区顶板断裂垮落时发出的闷雷声;5、顶板出现离层,用“问顶”方式试探顶板,如顶板发出“咚咚” 声,说明顶板岩层之间已经离层;6、有淋水的工作面,顶板淋水有明显增加。3.4.2.2 采煤工作面大面积冒顶事故的预兆1、顶板的预兆。工作面单体支柱上的安全阀频繁开
34、启;顶板连续发出断裂声,这是由于直接顶和老顶发生离层,或顶板切断而发出的声音;2、煤帮的预兆。由于冒顶前压力增大,煤壁受压后,煤质变软变酥,片帮增多;3、支架的预兆。使用木支架,支架大量的被压弯或折断,并发现响声。使用金属支柱时,耳朵贴在柱体上,可听见支柱受压后发出的声音,支柱“破顶、钻底”。当顶板压力继续增加时,活柱迅速下缩,连续发出“咯咯”的声音,或工作面支柱整体向一侧倾斜。使用铰接梁时,在顶板冲击压力的作用下,顶梁楔子有时弹出或挤出;4、含瓦斯煤层,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加;有淋水的顶板,其淋水增加。3.5 矸石山灾害预兆3.5.1 矸石自燃的预兆矸石运输斜巷出现冒蒸气、雾气或轨道出现过热现象
35、。出现火灾气味,如:煤油味、汽油味、松节油味或煤焦油味,是火灾最可靠的征兆。地表温度升高,用手摸地面感到非常炙手。冬季出现局部冒蒸气且蒸气量较大。3.5.2 矸石塌陷的预兆矸石山斜面出现裂缝。且裂缝从顶面看日益增大、离层。矸石山斜面出现离层,且离层速度逐渐增大。第四章 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措施4.1 瓦斯事故预防及处理措施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主、副井进风,中央回风井回风;采用全风压、抽出式机械通风方式;永久主扇型号为GAF40-21.1-1FB型动叶可调矿井轴流式主扇,共2台,1台使用,1台备用,通风能力达到526m3/s。目前矿井永久主扇叶片运行角度为-13,矿井负压2882Pa,永久主扇
36、目前运行正常,矿井通风系统稳定、可靠。矿井总进风:12016m3/min;矿井总回风:12427m3/min,主扇排风量:12945 m3/min。掘进工作面采用压入式通风。矿井所有掘进工作面都实行“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采煤工作面实行U形通风系统,上行通风。4.1.1 瓦斯爆炸事故预防4.1.1.1 局部通风管理加强局部通风管理,局扇设置在距回风口大于10m的进风巷道中,全风压供风量必须大于局扇吸风量。所有局扇必须实行“三专”(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供电,严格“风电、瓦斯电”闭锁管理制度。严禁使用三台及三台以上局扇同时向一个掘进工作面供风。不得使用一台局扇同时向两个掘进工作面供
37、风。使用局部通风机供风的地点必须实行风电闭锁,保证停风后自动切断停风区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使用2台局部通风机供风的,2台局部通风机都必须同时实现风电闭锁。加强风筒的维护、管理。风筒做到吊挂平直,逢环必挂,逢破必补,接头严密,拐弯处设弯头,异径风筒处用过渡节。掘进工作面全部使用对旋局扇,煤巷、半煤巷、有瓦斯涌出的岩巷及石门揭煤掘进工作面实行“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风筒距迎头距离、供风量必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局扇设专人管理,严禁随意停开局扇,局扇因故必须停机时,由有关单位提出申请报告,经通风副总签字,矿平衡会批准,通知相关区、队,做到有计划、有安全措施施工。凡未经批准停局扇或停
38、局扇专用电的,均属无计划停风、停电。无计划停电、停风,不论是否造成瓦斯积聚,矿均要按未遂事故进行组织追查,严肃处理。无计划停电、停风造成瓦斯积聚、超限事故的,由矿值班组织追查,并对有关责任者严肃处理。临时停风地点必须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进入,长期停工地点,必须在24小时内封闭完毕。4.1.1.2 通风系统管理巷道施工中,做到逢掘必透,严禁中途随意停工。确保井下各地点风量合理分配,各掘进工作面及硐室配风量,必须符合作业规程或相关规定的要求。严禁任何一组风门同时打开,风门实现连锁,安装风门开闭传感器进行时时监控,主要运输大巷永久风门安设灯光信号装置,确保通风系统可靠、稳定。减少串联通风,矿
39、井开拓必须串联通风时,必须编制专门的措施,同时串联次数不得超过一次。严格突出煤层的管理,禁止串联通风。因特殊情况,主扇停止运转,各掘进工作面作业人员必须立即撤至附近主要进风大巷,同时打开风井地面的三处风门,以便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加强巷道贯通管理,测量队必须按规定提前下达贯通通知书,施工单位编制详细的贯通措施,通风区提前做好巷道贯通时的系统调整准备工作。一般巷道贯通措施必须由矿总工程师批准,通风区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指挥调风工作,确保巷道贯通后的通风系统的稳定可靠。4.1.1.3 瓦斯检测管理严格落实瓦斯检查工巡回检查瓦斯制度。通风区每月必须依据井下实际生产状况编制瓦斯巡回检查图表,明确瓦斯检查路线
40、、地点、交接班地点等。高瓦斯掘进工作面及按突出煤层管理的掘进工作面必须设置专人随时检查瓦斯情况,随时检查瓦斯情况及有无突出预兆,严禁瓦斯超限作业。所有掘进面瓦斯检查工必须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严格瓦斯日报表审查和瓦斯检查工班中汇报制度,瓦斯检查工对所辖区域的“一通三防”及设施进行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瓦斯检查工手册、记录牌板和调度台帐必须做到“三对口”,通风部门领导要采用随机检查和定期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督促,以杜绝瓦斯检查工测大报小、空班漏检和不测就报等现象的发生。4.1.1.4 瓦斯监测监控矿KJ90NB监控系统目前运行稳定可靠。1、装备齐全。安全监控系统的中心站、分站和传输电
41、缆、传感器等设备齐全,数量充足,安装位置符合规定。中心站双回路供电,并实现了双机备份,备份主机能在5分钟内投入工作;有不小于2小时在线式不间断电源,有接地、防雷装置及录音电话;矿生产办调度中心内有主机显示终端;井下分站均设置在进风巷道或硐室内;井下监控设备之间使用专用阻燃电缆连接。2、数据准确。制定了安全监控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值班制度、维护调校等规章制度,按要求配齐了管理、值班人员,目前有维护、检修人员5人,并经培训持证上岗;监控主机能显示所有传感器的真实信息,监控系统能适时反映监控场所和对象的真实状态;甲烷传感器按照规定的报警、断电和复电值及断电范围进行设置,每7天用新鲜空气和标准气样进
42、行调校,保证了系统运行稳定、数据准确可靠。3、断电可靠。监控系统的供电电源取自被控开关的电源侧,每7天对甲烷超限断电闭锁和甲烷风电闭锁功能进行测试,保证了甲烷超限断电、停风断电功能和断电范围的准确可靠,中心站能及时正确显示报警断电及馈电的时间、地点。掘进工作面等场所瓦斯超限时,监控系统能声光报警、自动切断监控区域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并处于保护闭锁状态。4.1.1.5 瓦斯抽放管理严格贯彻、落实瓦斯治理“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十六字方针和安徽省煤矿瓦斯治理规定,切实加强矿井瓦斯治理工作。进一步完善瓦斯抽排系统,严格按照煤矿瓦斯抽放规范要求,做到多打孔、严封密、综合
43、抽,实现“抽、掘”平衡,全面满足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和安徽省煤矿瓦斯治理规定要求。目前我矿已建立地面永久瓦斯抽排泵站,配备4台2BEY-67型水循环式真空泵,每台泵的抽排能力415 m3/min;永久抽排管路已敷设至中央回风井井口,临时抽放管路由主井延伸至北翼回风石门(一)巷道内,2012年度矿井永久抽采管路敷设完毕。对瓦斯涌出量大于5 m3/min的采煤工作面或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于3m3/min,采用通风方法解决瓦斯涌出量不合理时,均应采取抽排措施。采取预抽煤层瓦斯的区域,预抽煤层瓦斯钻孔,可采用顺层或穿层布置方式,钻孔封闭必须严密,严防漏气。严格落实“先抽后采”的瓦斯治理方针,积极推广
44、高位抽排巷技术的应用。瓦斯泵司机每小时测定一次瓦斯流量、负压、浓度等参数,当瓦斯泵停止运转时,必须及时向相关领导汇报。4.1.1.6 瓦斯排放管理加强排放瓦斯分级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三级瓦斯排放制度:临时停风的巷道内瓦斯浓度在1.5%以下,由现场瓦斯检查工采取安全措施进行排放;停风的巷道内瓦斯浓度在1.5%以上3%以下,由通风管理人员按照编制的安全措施组织瓦斯检查工、安监员、电工等人员进行排放;停风的巷道内瓦斯浓度在3%以上的,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编制措施,由救护队按照编制的安全措施实施排放。4.1.1.7 爆破管理井下爆破时,严格执行“十装十不装”、“一炮三检”及“三人联锁”爆破制度。井下爆
45、破时,使用三级煤矿许用水胶炸药和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严禁使用变质失效炸药和过期电雷管,防止爆燃。爆破地点附近20m范围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0.8%时,严禁装药爆破。爆破工必须严格执行爆破材料的领退制度,严格按照爆破说明书操作。高瓦斯、突出煤层的掘进工作面爆破必须执行停电制度。4.1.2 瓦斯爆炸事故处理4.1.2.1 掘进巷道瓦斯爆炸事故的处理爆炸事故发生在掘进巷道时,在一般情况下,通风设施通常被破坏,灾区处于停止供风状态,救护队到达现场以后,要全面侦察,查明爆源情况,温度和瓦斯浓度等情况。如果需要开动局扇供风时,必须根据侦察情况,综合分析,请示总指挥后再确定,不得贸然行事;如果爆炸后,巷
46、道受到严重破坏,救护队在探查灾区之前,要先对冒落区进行支护,然后再进入灾区侦察或抢险。1、当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现场所有人员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判断事故性质,立即找附近电话向矿生产办调度中心汇报灾害情况。2、事故发生后,现场所有人员应立即佩戴隔离式自救器,在班长、队长及老工人的带领下沿着避灾路线撤出灾区。当发生瓦斯爆炸造成冒顶不能撤出时,要沉着冷静,想方设法疏通巷道,没有疏通之前,将压风管设法打开,以便获得新鲜空气。同时用敲打风、水管的方法联系待救。3、情况不允许时,遇险人员要注意爆炸冲击波方向,迅速背向冲击波,侧身脸朝下扑到水沟里,及时用湿毛巾堵住口、鼻,防止高温有害气体侵害。待
47、爆炸过后,迅速打开隔离式自救器,迎着风流方向,迅速撤到安全地点。4、矿生产办调度中心接到事故电话后,立即通知有关领导和单位,成立救灾指挥部。并同时向公司总调度室汇报。5、在得知井下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后,总指挥应利用一切手段了解爆炸地点及其波及范围;人员分布及其伤亡情况;通风情况,如:风量大小,风流方向,风门等通风设施的破坏情况;灾区瓦斯情况,如:瓦斯浓度,烟雾大小,一氧化碳浓度极其流向;是否发生了火灾;主要通风机的工作状况,如:是否正常运转,防爆门是否被吹开,风机房水柱计读数是否有变化。6、根据了解情况,分析判断灾情的发展趋势:通风系统的破坏程度;是否会产生连续爆炸;能否诱发火灾;可能的影响范围
48、等。7、根据分析判断结果,总指挥及时果断地作出决策,下达抢险救灾命令:根据爆炸地点及其波及范围,分析灾情发展趋势,下达命令切断灾区及受影响区域电源;根据灾害气体流向,命令灾区及可能影响区域人员按安全快速路线撤离;成立抢救指挥部,制定救灾方案,设立救灾基地,确定侦察路线;根据人员分布及伤亡情况,灾区通风及瓦斯情况,调整通风系统,保证主要通风机和空压机正常运转;保证升降人员的井筒正常提升,便于人员上、下及抢险救人的需要;清点井下人员,依据工作地点判断其受困地点,以便于救护,控制入井人员;矿山救护队接警后,应立即到井口待命,按照救灾方案布置救护队抢救遇险人员,侦察灾情、扑灭火灾,恢复通风系统,防止再
49、次爆炸;命令有关单位准备救灾物资,医院准备抢救伤员;8、救护队接到命令后,第一小队沿着入风流路线进入灾区,第二小队沿着回风流线路进入灾区;最先到达矿井的救护小队,担负抢救遇险人员和灾区的侦察任务;选择最短的路线,以最快的速度到达遇险人员最多的地点进行侦察和抢救;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迅速恢复灾区通风;清除灾区巷道的堵塞物,进入灾区抢救遇险人员;进入灾区抢救遇险人员的同时,要探明火源,如火情严重不能直接灭火时,并请示指挥部用风流短路等措施缩小灾区范围;如没有发现火源时,采取临时措施恢复通风;恢复通风设施时,首先恢复主要的最容易恢复的通风设施;第二个到达矿井的救护小队,应配合第一小队完成抢救人员和灾
50、区侦察任务,或根据指挥部命令担负待机任务;若爆炸产生的有害气体严重威胁回风方向的作业人员时,在保证入风方向人员已安全撤退的情况下,可考虑采取反风;9、抢救事故时,必须在离事故点最近的安全地点设置临时指挥部,在总指挥的领导下,由副总指挥负责在井下抢救事故;10、井下没有火源的情况下,由通风部门负责立即恢复正常通风,由机电部门负责恢复供电,由运输部门负责恢复运输系统;11、井下发生瓦斯爆炸时,遇险人员的避灾方法: 事故发生后,遇险人员不要惊慌,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发生事故的地点和自己所处的位置。 当遇险人员位于事故地点的上风侧时,应迎着风流撤退,位于下风侧时,可迅速使用隔离式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捂住口
51、鼻,尽快由捷径进入新鲜风流中。 如果在撤退过程中遇有冲击波及火焰袭来时,应背向冲击波俯卧在底板或水沟内,头要尽量低些。爆炸波过后,沿避灾路线,尽快进入新鲜风流,离开灾区。若巷道破坏严重,又不知撤退路线中是否安全,就应选择顶板坚固,无有害气体,有水或离水较近的地方躲避,耐心等待营救。并尽量利用风筒、木板、工作服等材料搭筑风障,阻止和减少有害气体的进入。同时要时刻注意附近情况的变化,发现有危险时,应立即转移。 躲在避难硐室或躲避所内的人员,应倒卧休息,并关闭矿灯,只留一盏矿灯,挂在硐室口,灯头向外,以示有人,或有可能,应派出两名有经验而又熟悉线路的老工人进行侦察,并在沿途作上信号标志,以便救护队寻
52、找。经侦察人员确认后,在场的领导应迅速组织大家沿安全路线撤离。避灾中,每个人都要自觉遵守纪律,听从指挥,主动照顾好受伤的人员,换人随时敲打铁轨或铁管,发出呼救信号,并尽量寻找电话,以便及早同灾区外或地面取得联系。4.1.2.2 瓦斯爆炸灾区管理1、撤离事故发生后,灾区人员要立即采取自救与互救措施,位于灾区的人员首先要尽快撤离灾区,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在接到通知以后,也要及时按一定路线撤离。救灾指挥部在指挥救灾时,首先应采取有效措施抢救遇险人员,并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2、避灾在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时,灾区人员无法迅速撤离时,应考虑及时避灾。爆炸结束后,应立即佩戴隔离式自救器,按避灾路线撤退。迅速转入独
53、头巷道(最好是岩石巷),关闭局扇,切断电源,断开风筒,堵住入口,防止有毒气体侵入。若退路受阻,应立即撤退到安全地点,建立临时避难硐室,并在硐室外留有明显标志,等待救援。要沉着、冷静,不能大喊大叫,尽量减少做大的动作,并要在躲避地点巷道口悬挂矿灯、工具或定时敲打管子、轨道等,发出呼救信号,等待救援。避灾地点若有压风管,可设法打开管路,以便向避难人员输送新鲜空气。无其它巷道躲避或来不及撤离时,避灾人员要注意爆炸冲击波的方向,要迅速背着冲击波的来向,脸朝下扑在水沟里。用湿毛巾堵住嘴和鼻子,以隔绝火焰和防止高浓度的有害气体的伤害,待爆炸冲击波过去后,迅速戴好隔离式自救器,撤退到安全地点。3、停电发生灾
54、害时,由救灾指挥部下令,矿生产办调度中心通知井下中央变电所,事故影响区域及事故区域停电。相关电工应立即将采区变电所通往受灾害威胁的各工作面的电源切断。事故区恢复送电前,必须经瓦斯检查工检查送电地区有害气体的浓度,确认瓦斯不超限时,方可向救灾指挥部汇报,指挥部按照先送风后送电的原则,下令向指定地点逐级送电,需要排放瓦斯的地点,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排放。4、防止事故扩大在处理瓦斯事故前,首先要判断二次爆炸的可能性,采取措施,待系统稳定后方可处理。事故发生后,根据矿井监测监控系统监测受灾区域的灾情,组织矿山救护队侦察灾区,要准确探明事故性质、原因、范围、巷道支护,并要将现场情况详细记录好,特别是要查明通
55、风情况、瓦斯浓度以及有无发火隐患。侦察过程中要随时与指挥部取得联系,为指挥部制定抢险救灾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事故破坏了通风系统时,矿领导以及通风部门要组织多方面的力量进行抢修,供应部门要及时提供所需的材料。引起井底车场或主要入风道发生火灾时,总指挥可依据反风演习措施改变主扇工作角度进行反风或减少风量或利用风流短路的方法进行处理。4.1.2.3 假想事故处理假设事故地点:111303工作面;事故性质:瓦斯爆炸。在抢险期间,矿山救护队在副井上口待命,听从总指挥安排。1、事故报告处理流程事故现场最早发现事故人员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调度室迅速通知矿总值班、矿长、有关矿领导、驻矿安监处和有关科室人员,同
56、时报告公司;公司调度中心接到汇报后,立即报告公司总经理、分管副总经理及有关公司领导和部门。2、避灾路线作业人员迅速佩带好隔离式自救器按下述路线撤退:事故地点:111303工作面111303工作面胶带机顺槽中央(13-1)采区第二中部车场中央(13-1)采区轨道上山中央(13-1)采区下部车场北翼轨道石门副井井底车场-967m副井口地面。3、救护队救护路线当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时,救护队按总指挥命令,派出三个小队,其中两个小队负责抢救灾区人员和维修通风设施,另一小队在基地待命,路线如下:第一小队:副井上口-967m副井下口副井井底车场北翼轨道石门中央(13-1)采区下部车场中央(13-1)采区轨道
57、上山中央(13-1)采区第二中部车场111303工作面胶带机顺槽111303工作面灾害地点(探察灾情、抢救人员)111303工作面胶带机顺槽中央(13-1)采区第二中部车场中央(13-1)采区轨道上山中央(13-1)采区下部车场北翼轨道石门副井井底车场-967m副井下口等候室(基地)。第二小队:根据指挥部命令按指定路线修复被破坏的通风设施4、医护人员进入路线副井上口-967m副井下口-967m等候室基地抢救伤员。4.1.3 瓦斯突出事故的预防1、综合防突措施完善区域综合防突措施,优先开采保护层及预抽煤层瓦斯工作,加大区域治理力度,完全作到“可保必保,应抽尽抽”。加强局部防突措施,完善石门揭煤各
58、项措施。(1)局部防突措施由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对矿13-1煤层进行突出危险性鉴定工作;根据2011年11月份所提交的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矿13-1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其结论:矿煤矿一水平中央区(F5断层与F12-1断层间、-980m水平以上至煤层露头范围)13-1煤层为非突出煤层。2012年将开展11-2煤突出危险性鉴定工作,为确保巷道揭(过)煤安全,11-2煤层按突出煤层进行管理,在进行掘进作业时,严格执行区域综合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2)石门揭煤管理2012年石门揭煤地点主要集中在北翼和西翼,全年计划揭煤4次,分别是:北翼回风石门(二)揭11煤层(按突出煤层管理)、11
59、1304轨道顺槽揭13-1煤层(非突出煤层)、西翼轨道大巷揭13-1煤层(非突出煤层)及西翼回风大巷(一)揭13-1煤层(非突出煤层)。为了保证北翼回风石门(二)揭11煤层安全,严格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要求编制揭煤设计,并报送公司审批后执行。设计内容要求满足安徽省煤矿瓦斯综合治理与利用办法。在石门与煤层法距10m外施工23个探煤钻孔,探明煤层产状。在石门与煤层法距10m外施工4个预测兼测压钻孔,采用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预测煤层突出危险性。当预测煤层有突出危险,采用预抽煤层瓦斯措施解突;如预测煤层无突出危险,为保证安全揭煤采取施工排放钻孔。预抽钻孔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布孔,必须控制到巷道轮廓外12
60、m,钻孔穿透煤层顶(底)板0.5m,根据预测指标合理确定预抽时间,并确保煤层瓦斯压力降到0.74MPa以下,瓦斯含量降到8m3/t以下,经效果检验措施有效后,采用远距离放炮揭开煤层(2012年探煤、验证钻孔、揭煤抽放钻孔见表所示)。2012年石门揭煤计划表序号揭煤地点名称煤层揭煤时间备 注1111304工作面胶带机顺槽东段13-12012. 3-4采用超前探测、区域验证等,收集瓦斯地质资料2西翼回风大巷(一)13-12012.08-9采用超前探测、区域验证等,收集瓦斯地质资料3西翼轨道大巷13-12012.10-11采用超前探测、区域验证等,收集瓦斯地质资料4北翼回风石门(二)11201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拨一拨 北师大版
- 2025年中学职务岗位聘用合同
-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 图形与几何(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复习)) ▏沪教版
-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单元练习卷(易错题)-第五单元-倍的认识(含答案)
- 2024年快速热处理设备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灌装包装设备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审定版
- 2025年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2025届黑龙江省“六校联盟”高三上学期联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 别墅家装保障合同范本
- 2023年广州市青年教师初中数学解题比赛决赛试卷
- 对折剪纸课件
- 公园栈道栈桥施工方案
- 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国防
- 热烈欢迎领导莅临指导ppt模板
- 不规则抗体筛查与鉴定
- 2023-2024人教版小学2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 中国银行海尔多联机方案书
- 小学《体育与健康》体育基础理论知识
- JJG 144-2007标准测力仪
- GB/T 8417-2003灯光信号颜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