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古诗春夜洛阳城闻笛中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诗人辨别出是玉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2图中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A1 cm、5.50 cm
2、B1 cm、8.30 cmC1 mm、8.30 cmD1 mm、2.80 cm3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谈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山B船C流水D河岸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C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D人离平面镜越远,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就越小5在图书馆“小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提问要“大声”才有礼貌。这里的“小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6下面是小婷为教材插图配的解说词,描述正确的是(
3、)A放大镜离物体越近,像越大B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遇到光滑的墙壁发生色散现象C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D近视眼成像与视网膜后7物理老师在实验室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两天后,同学们来到实验室上课,一位同学用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将光线斜向上射入白糖水,发现白糖水中的光路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如图所示)。对这个现象的解释,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和解释,其中可能合理的是( )A玻璃缸对光线的折射作用B光在混合液体中的传播路径不是直线C白糖水的密度不均匀,越深密度越大D激光笔发出的各种颜色的光发生了色散8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吸热的是( )A秋天房顶上结霜B铁水被浇铸成工件C冰
4、棒冒出“白气”D湿衣服晾晒后变干9小明同学到南美洲游学,见到一种外表酷似微型西瓜的野生水果,其独特的迷你造型和清爽的口感令人称奇图是迷你“西瓜”与一元硬币放在起的对比照,根据图片信息,估测该迷你“西瓜”的长度约A2mmB2cmC6mmD6cm10小明将中学物理书放置在距离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时,人眼观察到成像的情形是( )ABCD11小明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2m/s,从家到学校要走15min,那么他上学要走的路程是A1080mB108mC18kmD0.3km12下列实验中,不是验证声音产生条件的是()A说话时,把手指放在喉咙处B弹拨吉他的弦后,立即把手轻轻放在吉他弦上C敲击音叉,将正在发声的音叉
5、触及面颊D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玻璃罩中,并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罩内空气13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 的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A水蒸气液化要放出大量的热B水蒸气比水温度高C水蒸气液化要吸收大量的热D水蒸气比水传热快14张一山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B真空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C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D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15在各种色光中,被称为三原色光的是A黄、绿、蓝B红、黄、蓝C红、黄、绿D红、绿、蓝16近来,小华为了看清书上的字,眼睛与书的距离和视力正常时相
6、比越来越近了,这说明小华已A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17如图所示是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所用透镜是凸透镜的是( )AaBb、dCcDa、b、c、d都是凸透镜18如图所示,小明用水壶烧水,水沸腾后,仔细观察发现,A 、B两个位置,有一个位置出现大量“白气”。下列关于“白气”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白气”是气态水,A处较浓B“白气”是气态水,B处较浓C“白气”是液态水,A处较浓D“白气”是液态水,B处较浓19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矫
7、正远视眼需要配戴合适的凹透镜B人站在穿衣镜前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是实像C用照相机拍照时,景物应位于照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内D显微镜通过物镜和目镜可形成待观察物体的放大的虚像20下列对图中四幅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甲图在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用无线电才能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B乙图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C丙图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D丁图B超检查身体应用声能传递信息21如图所示,是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编钟,距今2400余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编钟。迄今为止,人们用这套编钟还能演奏古今乐曲,且音域宽广、音色优美。这里的“音域宽广”指的是()A响度大
8、B响度变化范围大C音调高D音调变化范围大22如图是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图中的(在标准大气压下)()ABCD23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和数学表述的近代科学,被后人誉为“近代科学之父”的科学家是()A牛顿B伽利略C瓦特D焦耳24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种类水银酒精甲苯萘凝固点/391179580.5沸点/35778111218A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酒精做测温物质B池州市区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沸水的温度C池州市区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
9、D281时,萘处于固液共存态25图为观察微小形变的装置平面镜M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射到镜面上,经反射后在标尺上形成光斑P若在图示位置用力F向下挤压桌面,则A激光束的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减小B激光束的入射角减小反射角增大C标尺上的光斑右移D标尺上的光斑左移26如图所示,坐在甲火车中的小华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头,过一会儿,她又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尾若两火车车头朝向一致,下列关于它们运动情况的判断,不可能的是A甲火车停在轨道上,乙火车向前运动B两列火车均向前运动,但甲火车运动较慢C两列火车均向后倒车,但甲火车运动较慢D甲火车向后倒车,乙火车停在轨道上27关于“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下列
10、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为便于测量时间,应保持斜面较小的坡度B用刻度尺和停表间接测量小车的速度C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后半程平均速度D用算出的平均速度,可以精确表示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28当蜡烛、透镜甲和光屏放置在图示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透镜甲更换为透镜乙后,需将光屏向左移动距离s,方可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A透镜甲的焦距比乙的小B透镜甲的焦距为20cmC第二次所成的像是缩小的D光屏移动的距离29下列现象中,伴随着物态变化,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酒精擦在皮肤上感觉凉爽是升华现象B春天,冰雪消融是液化现象C冬天,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是汽化现
11、象D寒冬,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凝华现象30下列有关热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热机效率不能达到100%B一般采用增大热机功率的方法来提高热机的效率C热机的效率越高,在输出同样功的情况下,消耗燃料越少D热机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 N。32下面分别是音叉、钢琴与长笛发音时的波形图。比较它们的波形,可知它们所发的音具有相同的_和_,但_不同。33昆虫观察盒的盒盖是一个凸透镜(如图所示), 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cm, 是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_(缩小/等大/放大)的_(虚像/实像)的原理,实现方便地观察小昆虫.在一次实验中小明不
12、小心把盒盖上的凸透镜打碎了,为了修好观察盒,老师分别给他提供了焦距为5cm、10cm 和12cm的凸透镜各一个,他应该选择焦距为_cm的凸透镜.34 (1)如图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2)如图所示,烧瓶里的水正在沸腾,移开酒精灯,使水停止沸腾。若用抽气筒迅速向瓶外抽气,观察到瓶中的水会重新沸腾,这个现象说明_。(3)如图所示,用抽气机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几乎听不到铃声,由此可以推断_。35如图所示是光再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据图分析:法线是_(选填“MM”或“NN”),光的折射角度等于_。36端午节组
13、织龙舟赛,运动员正在激烈比赛,相对于岸上站立的观众,龙舟是_(填“运动”或“静止”)的,以_为参照物龙舟是静止的。37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害物质的气体温度较_,密度较_,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38请读出以下测量仪器的示数:温度计的示数为_ ,木块的长度为_cm,秒表的读数为_s。39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_,把甲、乙两物体都戳去一半,两物体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为_。40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说明声音可以在_中传
14、播,还可以观察到紧挨音叉的塑料球弹起,说明声音是由_产生的。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为了测出某型号的家用铝箔纸的厚度,小东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在铝箔卷上裁剪出长度合适的长方形铝箔纸备用;用刻度尺分别测出备用铝箔纸的长a和备用铝箔纸的宽b;将备用铝箔纸折叠成适合天平托盘大小的铝箔块,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该铝箔块的质量m;在密度表中查找出铝的密度,计算该铝箔纸的厚度d。请完成下列问题:(1)若用上述实验步骤中的字母表示备用铝箔纸的厚度,则其表示式为d=_(用符号“a、b、m、”表示)(2)测量铝箔块质量时,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该铝箔块的质量m=_,若
15、小东测得的备用铝箔纸的a=100cm宽b=30cm,通过密度表查得的铝的密度。该型号的铝箔纸厚度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2小明在实验室测量某合金的密度。(1)调节天平使,先将天平置于_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小明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他应该_,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合金块质量时,天平的指针仍如图甲所示,此时应_,使天平横梁平衡;(3)天平水平平衡时,所用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合金块的质量是_g;(4)小明用细线栓住合金块并将它浸没在盛水的量筒中,量筒中液面读数从35mL变为50mL,则合金块的密度为_g/cm3;(5)小明通过查阅密度表
16、得知如下几种金属的密度(见下表),则该合金块可能是_;(填序号)金属镁铝锌铅密度(g/cm3)1.742.77.1511.3A、铝镁合金 B、铝锌合金 C、铅锌合金(6)完成以下实验后,阳阳觉得需要多次测量,这样的目的是_。接着他从量筒中取出合金块,取下细线重复上述步骤,则他第二次测得的密度值会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查资料显示:人民英雄纪念碑通高37.94m,正面(北面)碑心是一整块花岗岩,长14.7m、宽2.9m、厚1m,镌刻着毛泽东同志1955年6月9日所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箔大字。假设碑心为规则长方体,为了计算它的质
17、量,现取一块碑心的样品,测出样品的质量为140g,用量筒装入100ml的水,然后将样品浸没在水中,水面升高到150ml。(g10N/kg)(1)请鉴定碑心是否为花岗岩?(2)该碑心的质量约为多少吨?(3)则该碑心的重力为多少?一些固体的密度(常温常压下)物质密度/(kg/m3)花岗岩(2.62.8)砖(1.42.2)44某校教学大楼有教室24间,每间教室装有“PZ220-25”白炽灯8只。(1)求引入大楼照明线中的电流;(2)若平均每日用电4h,每月以30日计,每月耗电多少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C【详解】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
18、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辨别乐器利用了音色,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2、D【详解】由图可知,在(56)cm之间由10个格,那么每一个小格就是1m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从图中可看出,测量的起始刻度不是零刻度,而是5.50cm的刻线,金属片末端对着的刻度线为8.30cm,所以金属片的长度即为两刻度值差L=8.30cm-5.50cm=2.80cm故选D3、B【详解】A山若以山本身为参照物,那它只能是静止的,而且一般是不能选研究对象为参照物,故A不符合题意;B以船为参照物,船与山之间的距离
19、发生了变化,而且船向前行,以船为参照物,山在“后退”,故B符合题意;C以流水为参照物,山与流水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山是运动的,但是船不知道是顺流还逆流,所以以流水为参照物,无法判断山是向前还是向后,故C不符合题意;D以河岸为参照物,山与河岸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山是静止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4、C【详解】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不论是平行光还是发散光甚至是会聚光,都用会聚作用,不符合题意;B由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不符合题意;C太阳光是复色光,是由单色光复合而成的,所以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可以
20、分解为不同的色光,符合题意;D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故D不符合题意;5、C【详解】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声音的高低)、响度(声音的大小或强弱)、音色(发声体本身决定的特征);题目中的“小声”和“大声”都是指声音大小(即强弱),也就是声音的特征之一响度。故选C。6、C【详解】A放大镜成虚像时,物距小于焦距,物距越大,像越大;故A项错误;B遥控器的红外线正对电视机对面墙壁发射,也能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反射现象;故B项错误;C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C项正确;
21、D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D项错误。故选C。7、C【详解】A由于玻璃缸的折射,光线只能在空气和玻璃缸的界面上传播路径改变,故A不符合题意;B 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同种均匀介质,混合液体如果是均匀的,传播路径仍是直线,故B不符合题意;C 白糖水放置久了后,就变的不均匀了,越深密度越大,光线在里面传播时就会发生折射,故C符合题意;D激光笔发出的光是单色光,不能色散,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8、D【详解】A秋天房顶上结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冰晶,此过程需要放热,故A不符合题意;B铁水浇筑成工件,由液态凝固成为固
22、态,此过程需要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C冰棍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此过程需要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D湿衣服晾晒后变干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的汽化过程,此过程需要吸热,故D符合题意;故选D。9、B【详解】一枚一元硬币的直径在2cm左右由图知,迷你“西瓜”与一元硬币的直径差不多,所以在2cm左右故ACD错误,B正确10、D【详解】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当物体距离凸透镜距离在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D。11、A【分析】已知速度与运动时间,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家到学校的路程【详解】v,t15min900s,路程svt1.2m/s900s1080m,故选A.12
23、、D【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根据题目给出的情景判定其物理原理。【详解】A说话时,把手指放在喉结处,会感觉到声带的振动,说明振动产生声音,故A不符合题意;B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立即把手轻轻放在吉他上,可以感觉琴弦在振动,故B不符合题意;C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感知发声体的音叉在振动,故C不符合题意;D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若把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出则听不到声音,说明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是验证声音传播条件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13、A【详解】A100的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变成100的水,由于多了水蒸气液化放热这个过程,所以,100水蒸气烫伤比被100的开水
24、烫伤更严重故A符合题意B开水与水蒸气的温度相同,都是100故B不符合题意C水蒸气液化要放出大量的热,而不是吸收大量的热故C不符合题意D烫伤的严重程度与水蒸气的散热快慢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14、C【详解】A观众主要依据音色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真空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零,故B错误;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故C正确;D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带的振幅大、声音的响度大,故D错误。故选C。15、D【详解】在各种色光中,被称为三原色光的是红、绿、蓝故选D16、B【详解】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过大,偏折能力增强,使物体成像
25、在视网膜前方;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需戴凹透镜调节17、C【详解】从题中四个光线通过透镜的情形可知,a、b、d的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发散的,所以都是凹透镜;c的折射光线是会聚的,所以c是凸透镜,且入射光线是从凸透镜的焦点以内发出的,折射光线变得会聚了。故选C。18、D【详解】水烧开后,产生的高温水蒸气遇到外界温度较低的空气,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就会产生“白气”现象;所以“白气”是液态水,而且B处的温度较低,所以B处“白气”较浓;故选D。19、D【详解】A矫正远视眼,需要配戴的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故A项错误;B穿衣镜是平面镜,人站在穿衣镜前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B项错误;C
26、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故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之外,故C错误;D显微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故显微镜通过物镜和目镜可形成待观察物体的放大的虚像;故D正确。20、B【详解】因为太空中是没有空气的,宇航员需要靠无线电来对话交谈,说明真空中不能传播,故A正确;调节琴弦的松紧,就会改变琴弦的振动快慢,所以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故B错误;道路两旁建有隔音墙,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正确;利用超声波检查人体疾病就是利用声音能
27、够传递信息的,故D正确21、D【详解】音域是指某人或乐器发出声音所能达到的最低音至最高音的范围。编钟的制作材料一样,厚薄和质量不同,不同的钟在敲击后振动的快慢不同,即频率不同,所以能够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因此编钟的音域宽广指的是音调变化范围大。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22、D【详解】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冰棍温度低于0,舌头贴住冰棍,舌头上的水分遇冷凝固成了小冰晶,所以舌头“冻”在冰棍上。AB晶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到达熔点,从固态转化为液态。熔化过程持续吸热,温度不变。AB选项显示为晶体物质的熔化图像,且B选项显示该晶体物质的熔点为0,是冰的熔化过程,AB选项不符合题意。C液体不断
28、放出热量,温度不断下降。选项中图像符合非晶体物质凝固过程,没有固定的凝固点,C选项不符合题意。D液体不断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到某温度即凝固点时,继续放热,温度不变。选项中图像符合晶体物体凝固过程,且凝固点为0,是水的凝固过程,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23、B【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伽利略开创了“实验科学”先河,从其开始的实验科学,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开始,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故选B。24、B【详解】A由表中数据知道,水银的沸点为357,酒精的沸点为78,萘的熔点是80.5,所以,当测量萘的熔点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水银做测温物质,不能选用酒精做测温物质,故A错误;B酒精的沸点为78,如果用
29、酒精温度计测池州的沸水温度(约为100),会把温度计胀破,故B正确;C由表知道水银的凝固点是39,在池州市的最低气温(约为5)高于此温度,所以,在池州市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故C错误;D萘的沸点为218,281高于萘的沸点,此时萘处于气态,故D错误。故选B。25、C【详解】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射到镜面上,当用力压桌面时,平面镜向中间倾斜(如下图所示),造成入射角增大,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光线远离法线,导致了标尺上的光斑右移【点睛】26、C【详解】小华先看到乙车的车头,后看到乙车车尾,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向前运动甲车有三种情况:如果甲车静止,乙车是向前运动的如果甲车向前行驶,乙车也向前
30、运动,乙车的运动速度比甲车大如果甲车是向后倒车,乙车可能是静止、可能是向前运动、也可能是向后倒车(但是乙车比甲车的倒车速度小,即甲车的倒车速度较大);故关于它们运动情况的判断,不可能的是C.故选C【点睛】坐在甲火车中的小华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头,过一会儿,她又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尾若两火车车头朝向一致,甲乙两车之间一定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甲为参照物乙车是向前运动甲车有三种运动情况,由甲车的三种情况判断乙车的运动情况27、D【详解】A测平均速度实验中,为便于测量时间,应保持斜面较小的坡度,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测平均速度时,需要用秒表测量时间和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到了组合法,故B正确,B
31、不符合题意;C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快,则小车在上半程所用的时间要大于下半程所以的时间,路程相同,时间越大,由公式可知,速度越小,故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反映物体的运动情况,故D错误,C符合题意。故选D。28、C【详解】A将透镜甲更换为透镜乙后,需将光屏向左移动距离s,此时像距减小了,在物距不变的情况下,相当于减小了焦距,所以乙透镜的焦距更短,故A不符合题意;B当蜡烛、透镜甲和光屏放置在图示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物距等于像距,说明物体和像都在二倍焦距处,二倍焦距是20cm,所以焦距是10cm,故B不符合题意;
32、C将透镜甲更换为透镜乙后,由于乙的焦距小于甲的焦距,即乙的焦距小于10cm,所以此时蜡烛在乙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符合题意;D将透镜甲更换为透镜乙后,此时蜡烛在乙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所以光屏应移动到距离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因为,若乙凸透镜的焦距在5cm以下,则光屏应移动到距离透镜之间,此时光屏移动的距离大于10cm,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9、D【详解】A酒精擦在皮肤上感觉凉爽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A错误;B春天,冰雪消融是雪由固态变成液态的水,属于熔化现象,故B错误;C冬天,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是冰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C错误;D寒冬
33、,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D正确。故选D。30、B【详解】A任何机械的效率都不可能达到100%,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功率和效率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物理量,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故B错误,符合题意;C热机输出同样功指的是做的有用功相同,效率越高说明做的总功越少,则消耗燃料越少,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热机的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所以热机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3.6【详解】弹簧测力计刻度盘由上向下示数增大,每大格分为5小格,分度值为0.2N,则读数为3.6N。32、音调
34、 响度 音色 【详解】1由图可知,音叉、钢琴、长笛振动的快慢相同,因此音调相同。2由图可知,振动偏离原位置相同,因此响度相同。3 由图可知,它们的波形不同,所以发生体不同,故音色不同。33、放大 虚像 12 【详解】12由题意可知,此凸透镜是为了方便观察昆虫,所以可以判断该凸透镜起到了放大镜的作用,所以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3盒盖处安装凸透镜,盒底处有昆虫,要使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物距小于焦距,此时物距是10cm,所以选择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34、发声的物体(音叉)在振动 液体(水)的沸点与液体(水)上方的气压有关 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详解】(1)1当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
35、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2)2用注射器往瓶外抽气,水继续沸腾,因为气体压强变小,水的沸点降低,说明液体的沸点与液体上方的气压有关。(3)3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变小,进一步推理可知真空中不能传声。35、NN 40 【详解】如图所示,AON=9020=70=BON,所以,水平方向的直线NN为法线,竖直方向的直线MM为界面,BO为入射光线,OA为反射光线,OC为折射光线,则BON为入射角,NOC为折射角,NOC=9050=40。36、运动 运动员 【详解】1龙舟相对于岸上站立的观众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岸上站立的观众为参照物,龙舟是运动的。2龙舟相对于运动员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运动员为参照物龙舟是静止的。37、高 小 【详解】12 发生火灾时,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上浮,会分布在房间上方,所以为了避免吸入燃烧时产生的有毒气体或被灼伤,应该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38、-13 2.55 70.8 【详解】1 由图可知,使温度为零下。温度计分度值为1,所以读数为-13。2 长度测量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读作2.55cm或2.54cm或2.56cm。3 有分针可以看出,示数超过一分钟,即为60s。秒针指示刻度为10.8s。所以最终读数为70.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别墅清包工合同范本
- 医院合资合同范本
- 农药合同范本
- 劳保买卖合同范本
- 二手房出售门面房合同范本
- 水槽代工合同范本
- 医院信息咨询合同范本
- 主体沉降观测合同范本
- 单个产品销售合同范本
- 协作型联营合同范本
- GB/T 5916-2020产蛋鸡和肉鸡配合饲料
- GB/T 28114-2011镁质强化瓷器
- GB/T 15566.1-2020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第1部分:总则
- 现代汉语常用词汇表(两字)
- 食品添加剂培训讲义
- 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质量评价与管理指南(2022版)
- 冷藏车的制冷原理、发展进程及前景课件
- 光伏电站运维资料目录清单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四章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列宁主义阶段-第五章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苏联的发展及曲折课件
- 5数据中台解决方案
- 有机肥料检验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