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贝拉唑联合六味安消胶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_第1页
雷贝拉唑联合六味安消胶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_第2页
雷贝拉唑联合六味安消胶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雷贝拉唑结合六味安消胶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摘要】雷贝拉唑结合六味安消胶囊对GERD有很好的疗效,且明显优于单用雷贝拉唑或六味安消胶囊。【关键词】雷贝拉唑六味安消胶囊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是较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病因较多,确切机制不完全明了,且其发病率高,呈反复发作。目前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治疗仍以抑酸和胃肠促动力药为主。我们于2022年9月2022年9月运用雷贝拉唑结合六味安消胶囊治疗GERD,疗效较好,且降低了复发率,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按1999年8月烟台会议通过的全国反流性食管炎诊断标准:(1)临床病症:不同程度的烧心、反酸、反食、胸痛或胸前区不适、嗳气、恶心、

2、吞咽困难、咽部异物感、咳嗽等病症;(2)电子胃镜检查确认为反流性食管炎;(3)排除消化性溃疡、食管狭窄、纤维化、肿瘤、短食管、Barrett食管、贲门失缓和症及可引起胃肠道病症的其他全身性疾玻1.2临床资料选取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本院门诊及住院期间经内镜证实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48例,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2068(42.44.7)岁,病程3个月3.5年。2周内未服用过抑酸、保护胃黏膜及影响食管、胃动力药物。将48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雷贝拉唑治疗组(A组)16例,年龄(40.218.4)岁;六味安消胶囊治疗组(B组)16例,年龄(43.615.1)岁;雷贝拉唑结合六味安消胶囊治疗组(组)1

3、6例,年龄(40.918.7)岁。3组患者间年龄、性别、病情及病程等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1.3治疗方法A组予以雷贝拉唑钠肠溶片10g,每晚1次;B组予以六味安消胶囊1.5g,每日3次;组予以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结合六味安消胶囊,剂量同上,3组疗程均为8周。1.4观察指标(1)临床病症积分:治疗前详细询问患者GERD相关病症,根据烧心、反酸、胸痛、吞咽疼痛、咽部异物感、嗳气等病症的不同,分为0、1、2、3分,“0分指无病症;“1分为病症细微可忍受;“2分介于“1分与“3分之间;“3分指病症明显,不能忍受,需休息和药物治疗。根据频率不同记录为0、1、2、3分,“0分指无病症;“1分指病症每月发

4、生;“2分指病症每周发生;“3分指病症每日发生。(2)电子胃镜检查:治疗前3天内进展电子胃镜检查,观察食管黏膜病变,按洛杉矶分级标准分级:A级:黏膜皱壁外表破损,但破损直径5;B级:黏膜皱壁外表破损径5,但破损间无交融;级:黏膜皱壁外表破损间互相交融,但尚未环绕食管壁四周;D级:黏膜皱壁外表破损间互相交融并侵及至少食管壁75%以上。治疗8周后,由同一医师复查胃镜。1.5疗效评定标准(1)病症评定。痊愈:治疗后病症完全消失;显效:病症积分降低50%,但未完全消失;有效:临床病症积分降低25%50%,但未完全消失;无效:临床病症积分降低25%。病症有效率(%)=(痊愈+显效)/总例数100%。(2

5、)胃镜下疗效评定标准。食管黏膜炎性反响消失为治愈,改善1个级别为有效,改善不明显者为无效。转贴于论文联盟.ll.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临床疗效比拟治疗8周后,3组病症明显改善,A、B组间比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优于A、B组。2.2电子胃镜下疗效比拟3组治疗后镜下黏膜炎性反响均明显改善,A与B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优于A、B组P0.05;P0.01。2.3不良反响出现下腹痛A组1例,B组2例;稀便A组1例,组1例;腹泻B组1例,组

6、1例;各组间不良反响无显著性差异。3讨论近年来发现GERD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病症多样,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且反复发作后可增加食管腺癌发生的风险。目前其发病机制主要是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攻击作用的结果,包括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不适当缓和,胃内压升高,胆汁反流,酸去除异常,反流物毒性作用和自身食管黏膜抵抗力降低等造成食管黏膜损伤。在诸多因素中,食管酸暴露是引起食管炎性反响的关键。而单纯使用最主要的抑酸剂质子泵抑制剂(PPI)临床疗效并不非常满意,可能是与下食管括约肌的抗反流屏障功能失常和胆汁反流亦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亲密相关,因此目前GERD的治疗措施主要是抑酸和促进胃

7、肠动力。六味安消胶囊由大黄、诃子、土木香、寒水石(煅)等药组成,其中寒水石具有良好的抑制胃酸的作用,是制酸良药,并兼有清利胃肠积热作用;土木香、大黄行气导滞、降逆和胃,促进胃肠道的蠕动;诃子收涩,防止泻下过猛,具有良好的解痉作用。雷贝拉唑对根底胃酸和所有刺激物所致的胃酸分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以致胃液中胃酸量大为减少,从而大大降低了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作用,改善了临床病症,保护了胃黏膜。本研究使用雷贝拉唑抑酸结合六味安消胶囊促胃肠动力治疗GERD,并与单纯运用雷贝拉唑或六味安消胶囊比拟,结果说明3组患者经治疗8周后,病症明显改善,病症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且雷贝拉唑结合六味安消胶囊组优于单用雷贝拉唑组或六味安消胶囊组,同时镜下黏膜炎性反响改善均较明显,治疗效果与文献报道大致一致。因此结合两种药物的药理作用,能起互补作用,不仅具有良好的抑酸作用,还具有明显促胃肠动力作用,能到达理想的治疗效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