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第一部分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考虑一、信息技术课程的本质与目的关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一般认为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之为“计算机课程或“计算机应用根底课程,这一阶段大致从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进入第二阶段以后即从90年代中期至今,才改称之为“信息技术课程。“计算机或“计算机应用基幢作为一门课程在中小学开设,并非偶尔,它与“计算机文化puterliteray的兴起亲密相关。国际上有关“计算机文化的提法最早出如今80年代初1。1981年在瑞士洛桑召开的第三次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上,前苏联学者伊尔肖夫首次提出:“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是第二文化,这个不同凡响的观点如同
2、一声春雷在会上引起宏大反响,几乎得到所有与会专家的支持,从此以后,“计算机文化puterliteray的说法就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以学习程序设计语言为核心的计算机课程主要内容是BASI编程,也就随之在世界兴隆国家的中小学逐步开设起来。我国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也对此作出积极的响应,并向我国政府呼吁应在中小学逐步开展计算机教育。根据这些代表的建议,1982年原教育部作出决定:在清华、北大和北师大等5所大学的附中试点开设BASI语言选修课,这就是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和计算机教育的起源。到8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上的计算机教育专家逐渐认识到掌握计算机这种工具比掌握程序设计语言更为重要,因此植根在其根底上的
3、“计算机文化的提法曾一度低落。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技术、校园网络和Internet的日益普及,“计算机文化的说法又重新时髦起来。但是这时的“计算机文化不管是其社会背景还是内涵和80年代初相比都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原来的提法以外,又出现了“因特网文化Internetliteray或“信息文化Infratinliteray这类与“计算机文化有所不同但又亲密相关的新提法,而且这类新提法即“网络文化或“信息文化,事实上正在迅速取代原来的老提法这是一个令人瞩目的变化。因此,讨论一下这种变化的本质,深化理解当前“网络文化或“信息文化的真正内涵,对于我们认清信息技术课程的本质和开设信息技术课
4、程的目的,进一步迎接21世纪的挑战,是富有启迪意义的。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开展史中,能被称作“文化的事物是不多的。语言文字的诞生使人类逐渐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种各样的文化,不同的语言文字必然产生不同的文化。反之,假设使用共同的语言文字那么总可以找到共同的文化渊源,因此“语言文字被人们公认是一种“文化,而且是最根底的文化。如上所述,随着计算机的诞生和日益普及,从80年代初开场已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文化计算机文化。世界上的许多兴隆国家都把“计算机教育引入了中小学的必修课程。为什么?就因为计算机是一种文化,是每一个人从小就需要理解和掌握的文化。那么,什么样的事物才能称得上是一种文化,或者,要具备哪些属性才
5、能看作是一种文化现象呢?所谓文化,通常有两种理解:第一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解,认为只要是能对人类的生活方式产生广泛而深化影响的事物都属于文化,例如“饮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电视文化、“汽车文化等等。第二种是严格意义上的理解,认为应当具有信息传递和知识传授功能,并对人类社会从消费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到生活方式都产生广泛而深化影响的事物才能称得上是文化,例如语言文字的应用、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和Internet的迅速扩展,即属于这一类。也就是说,严格意义上的文化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根本属性:第一,广泛性。这种广泛性应表达在两个方面:既涉及全社会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又涉及全社会的每一个行业、
6、每一个应用领域。第二,传递性。这种事物应当具有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的功能。第三,教育性。这种事物应能成为存储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手段。第四,深化性。这种事物的普及应用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极为深化,即不是带来社会某一方面、某个部门、或某个领域的改进与变革,而是带来整个社会从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到消费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按照上述观点来考察文化现象,就不难明白,为什么无线电播送与电视(尤其是电视)尽管社会上也有一些人称之为“播送文化、“电视文化,但是作为一种“文化,并没有像计算机那样被全世界各阶层的人所认同,也没有一个国家,把这两种文化作为中小学必修的根底课程。其原因就在于,它的广泛性只涉及到每一个人和
7、每个家庭,而不象计算机那样还涉及到全社会的每一个行业和每一个应用领域;它的深化性也主要涉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而不象计算机那样将带来整个社会从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到消费方式的全面变革。因此,播送和电视还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文化。如今,再来看看“程序设计语言是不是一种文化。显然,作为计算机的某种程序设计语言,它并不具有文化的上述四种根本属性(广泛性、传递性、教育性、深化性),因此它肯定不是一种文化。当然,通过学习程序设计语言的知识,我们可以掌握编程即程序设计的才能,这种语言知识与编程才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一个人的计算机知识与程度(甚至是比较高的程度)。但是,根据目前国内外大多数计算
8、机教育专家的意见,衡量“信息文化或“网络文化如上所述,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计算机文化的老提法已被这类新提法所取代素质上下的根据,应当是与“信息获娶信息分析、信息加工和信息利用有关的根底知识和实际才能(而不是“程序设计语言知识与程序设计的才能)。其中:l信息获取包括信息发现、信息采集与信息优选;l信息分析包括信息分类、信息综合、信息查错与信息评价;l信息加工包括信息的排序与检索、信息的组织与表达、信息的存储与变换以及信息的控制与传输等;l信息利用那么包括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来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例如能不断地自我更新知识、能用新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案、能适应网络时代的新生活等。
9、这种与信息获娶分析、加工、利用有关的知识可以简称之为“信息技术根底知识,相应的才能可以简称之为“信息才能。这种知识与才能既是“信息文化程度上下和信息素质优劣的详细表达,又是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材培养所提出的最根本要求。达不到这方面的要求,将无法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生活与竞争的需要,就会被信息社会所淘汰。表达这种文化的知识与才能即信息技术根底知识与信息才能,在信息社会中已和表达传统文化的“读、写、算方面的知识与才能一样重要,不可或缺。换句话说,“读、写、算、信息已成为信息社会中文化根底的四大支柱。从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说,缺乏信息方面的知识与才能就相当于信息社会的“文盲。这就是“信息文化的真正内
10、涵。可见,最充分地反映信息文化的这种内涵就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本质;努力培养学生获娶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才能,为学生打好全面、扎实的文化根底就是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根本目的。二、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目的的两种形式要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上述目的,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初中和高中阶段独立开设专门的信息技术课,另一种是不单独设课而是将信息技术内容整合到中小学各学科的课程中去,使信息技术根底知识与才能的培养和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严密结合起来。从国际范围来看,在90年代中期以前,各国为了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根本上是采用第一种形式单独设课而且那时是叫“计算机课或“计算机应用根底课;到90年代中
11、期以后才有一些国家开场试用第二种形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例如,1998年7月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发表的“关于改善教育课程基准的根本方向的咨询报告中,就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2:首先是在小学、初中、高中各个阶段的各个学科中都要积极利用计算机等信息设备进展教学即将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课程整合;与此同时,要求在小学阶段的“综合学习课上要适当运用计算机等信息手段,在初中阶段那么要把现行的“信息基幢选修课改为必修课,在高中阶段那么开设必修的“信息课主要内容讲授如何运用计算机去获娶分析、利用信息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美国著名的“2061方案Prjet2061那么在更高层次上提出了信息技术应与各学科相整合
12、的思想。“2061方案是美国在1985年启动的一项旨在进步全体美国人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宏伟方案3。众所周知,1985年是哈雷慧星最接近地球的年份,这时人们可以用肉眼看到它。对于1985年入学的儿童来说,经过76年以后,即到了2061年将能再次看到这颗彗星。在他们的这一生中,在科学与技术上他们将看到怎样的变化呢?我们今天的教育应当如何为他们的一生作好准备?使他们能更具有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对社会更加热爱、更富有责任感,对周围世界有更深化的理解与认识,从而使他们生活得更有意义、更丰富多彩呢?为了能对这类重要问题作出令人满意的答复,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在有关机构的资助下,从1985年开场,从国内外聘请
13、400余位专家、教授、中小学老师和部分教育、科研机构的负责人,历经4年时间通过屡次讨论、修改终于完成了一份很有价值的报告“2061方案:全体美国人的科学。该报告即“2061方案于1989年正式发表。如上所述,这项方案的目的是要大力提升全体美国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按照该报告所给出的定义,“科学文化素质特别强调应具有擅长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技术三者结合在一起的思想与才能。为了着重培养这种才能素质的要求,“2061方案将现行中小学12年应学会的科学文化知识重新归纳为“科学本质、“数学本质、“技术本质、“自然环境、“生活环境、“人体构造、“人类社会、“技术世界、“数学世界、“科学史观、“综合概念
14、、“智力技能等12类。在这每一种新的学科分类中,都力图浸透上述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技术三者结合的思想,因此在这样的学科体系中,你看不到纯粹的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地理和历史这类传统的学科分类。尽管“2061方案并没有通过行政命令强迫各地施行,只是通过“2061方案专家组研究开发的各种教材、评价资料及有关教学资源,用印刷品和电子出版物两种形式提供应全国各地的中小学老师,供他们在教学中作为参考,促进他们自觉地进展学科课程整合,从而发挥“2061方案的作用。随着近年来因特网的普及,“2061工程的教材、资料和有关教学资源,除了上述印刷品和电子出版物两种形式以外又增加了网上“在线发布形式使
15、全国各地的中小学老师都可以方便地从因特网下载这类教材、资料及资源,因此大大扩展了“2061方案的影响。应当指出,“2061方案尽管在1985年即已启动,但是由于1989年才正式公布,加上制订课程评价标准及其它准备工作等原因,“2061方案所要求的教材及教学资源直到1996年才着手开发,97年4月才开场提供第一批教材和资源,因此“2061方案真正产生影响也是在90年代中期以后。加拿大在这一领域也不甘落后,自90年代中期以来,各地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验不断增加,并获得良好效果。如1998年2月温哥华学区的“信息技术报告指出4:“信息技术可以创设一个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为主导并与广泛的社区相联络的
16、学习环境。该报告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可有效地改进对课程的教学,即能实现下述目的: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合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才能;使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便于学生掌握信息的搜集、检索、分析、评价、转发和利用等技能;不仅促进了班级内学生的合作交流,而且还促进了本校学生与全球性学习社区的合作交流,从而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深化教学改革的重大意义从全球范围来看,在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目的的上述两种形式中,目前仍是第一种单独设课形式占主流地位,第二种整合形式仍是少数国家的部分地区或部分学校进展的试验性探究。但是这种状况正在迅速改变,第二种形式已引起人们愈来
17、愈多的关注,除了上面所列举的日、美、加三国以外,其他国家包括我们中国详见本文的第二部分也有愈来愈多的学校正在积极参加这种试验探究的行列。这是因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对于教学过程的深化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可以肯定,“整合形式将会成为信息技术教育今后开展的必然趋势。下面我们就对这方面的意义作进一步的阐述。1当前教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1教学改革现状无视“教学构造的改革多年来,我国教学改革获得了不小的成绩,工作做了很多,但是普遍反映整个教改并没有大的打破,原因在哪儿呢?我们认为,主要问题在于,这些教改只注重了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而无视教学构造的改革。比方说改革开放以来编了很多新的教材,这
18、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各个学校增添了很多设备,象语言实验室、闭路电视系统还有其它的教学设施,这是教学手段的改革;方法的改革就更多了,仅以语文教学为例,就有二十多种,其中有的还在国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象注音识字、提早读写,集中识字教学法和部件教学法等)。这些改革确实是很需要的,因为对推动整个教学改革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展这类改革的同时,却无视了一个更为根本性的改革,这就是教学构造的改革。所谓教学构造,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构造形式。它将直接反映出老师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组织自己的教学活动进程,所以是教育思想
19、、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集中表达。教学构造的改变必然会触动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等根本性的问题,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那么不一定会触动这类根本性的问题。可见,教学构造的改革是更深层次的改革,教学构造改革的意义要重要得多,当然也困难得多。那么,教学构造到底跟哪些因素有关,应该怎样来创立比较合理的教学活动进程构造呢?大家知道,传统的教学系统是由老师、学生和教材这三个要素构成的,在现代化教学环境下还要多增加一个要素,这就是教学媒体。既然是一个教学系统,从系统论的观点考虑,几个要素就不是简单地、孤立地拼凑在一起,而是彼此互相联络、互相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所谓教学构造正是这四个要
20、素互相联络、互相作用而形成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构造形式,是四个要素互相联络、互相作用的详细表达。以多年来统治我们各级各类学校的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进程构造通常也称作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形式为例,它的特点就是由老师通过讲授、板书以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那么处于被动承受老师灌输的地位。在这样一种构造下,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承受者即灌输对象,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那么是灌输的内容。不管是文科、理科,不管是数理化还是语文、历史、地理,只要是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构造,其中的四个要素(老师、学生、教材、媒体)就必定具
21、有这种稳定的构造形式。凯洛夫的五段教学激发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稳固检查效果是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构造的典型代表,它是解放初期从苏联传来的。它的优点是有利于老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老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是它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无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很好地表达出来。不难想象,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学生假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肯定难以到达理想的教学效果,更不可能培养出创造型人材,这就是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教学构造的最大弊玻但是多年来这种教学构造并没有受到多少冲击,不能说完全没有,但屈指可数。据报道,9394年北京农大附中搞过一个称之为“主体
22、参与型课堂教学形式其本质是“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构造的试验研究工程,它是在没有计算机的传统教学环境下,研究如何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进程,从而改变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构造。这是我们看到的关于变革传统教学构造的较早探究。我们强调教学构造的改革,不是要否认其他方面的改革,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的改革也很重要,但假如整个教学活动进程的构造不改变,就等于教育思想、教学观念仍是老一套,即使内容、手段、方法改得再先进,仍免不了穿新鞋走老路,所以不会有打破。这个问题多年来没有引起教育界的重视。近两年这种情况逐渐有所改变,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教学构造的改革还是零星的、小范围的,和当年大张旗鼓推行“注音识字、提早
23、读写的规模还远远不能相比。2“教学构造与“教学形式多年来,教育界特别是在中小学老师中往往把教学活动进程的构造习惯地称之为“教学形式。我们原来为了尊重传统惯例,也采用了这种说法,但是随着教改试验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我们发现,为了有利于教学过程的深化改革,必须从理论上澄清“教学构造与“教学形式这两个不同的重要概念,否那么将无法对当前教育战线正在蓬勃开展的教学改革理论作出正确的指导,因此在这里将对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作出严格的论证。让我们先来看看“教学形式的内涵与特性。在现行的许多有关“教育原理和“教学论的教材或专著中,关于教学形式的定义通常都是直接引用美国乔以斯B.Jye和威尔.Eil在1972年出
24、版的“delsfTeahing(教学形式)一书中的观点。乔以斯和威尔对教学形式作了创始性研究,他们根据教学理论总结了四大类信息处理类、个人开展类、人际关系类、行为教学类共25种不同的教学形式,在国际范围内包括在我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该书把教学形式定义为“一种可以用来设置课程、设计教学材料、指导课堂或其它场合教学的方案或范型。按照这种定义,教学形式的内涵是指导课堂教学或是其它场合教学的一种方案或范型(即有一定代表性、能起示范作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程式)。这样,根据这种内涵所表述的特性应可以把教学形式划入教学方法或教学策略的范畴。这是因为,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策略是指行动的指导方针和工作的方式
25、、方法。而“方法,众所周知,这是指解决问题的方案、窍门与程式。目前国内教育界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教学方法是小方法,教学形式是大方法,其根源盖出于此。下面我们再看看“教学构造的内涵与特性。按照前面所定义的教学构造,其内涵应具有以下五种特性:依附性它强烈地依附与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换句话说,用不同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就必然形成不同的教学活动进程构造。策略与方法对于思想、理论不一定有这种依附性,同一种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有时可以在不同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不同教学活动中采用。这种对理论的依附性是区别教学构造与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本质特性之一。动态性教学构造是“教
26、学活动进程的稳定构造形式,这里强调的是“进程,即必须是在教学活动进展过程当中表现出来的稳定构造形式才是我们所说的教学构造,脱离“进程即无所谓教学构造,因此具有动态性。而策略与方法就是不在教学活动进程中也能表现出来,例如教学内容的组织策略与组织方法以及教学媒体的管理策略与管理方法,就完全可以脱离教学进程而独立存在。换句话说,教学策略与方法在很多情况下是静态的而不是动态的。这是区别教学构造与教学策略、方法的又一本质特性。整体性教学构造是由教学系统的四个要素(老师、学生、教材、媒体)在教学活动进程中互相联络、互相作用而形成的稳定构造形式,分开教学系统的四个要素(哪怕是只缺少其中的一个或两个要素)就不
27、可能具有这种构造形式。所以教学构造是教学系统整体性能的表达,而不是系统部分性能的表达,更不是其中某个要素的个别特性或某几个要素的假设干种特性的表达。教学策略与方法那么可以只与其中的一、两个要素相联络,而不必同时与四个要素相关联。所以,与教学系统的整体性能相联络,这是区别教学构造与教学策略、方法的第三个本质特性,也是教学构造最根本、最重要的一个特性。层次性由于教学构造是由四个要素互相联络、互相作用而形成,四要素中的“教学内容那么与学科有关,因此在不涉及学科详细内容的场合,我们可以讨论不同学科共同遵循的“总体教学构造;假设是要涉及学科的详细内容那么应分别考虑不同学科教学进程的“子构造,或同一学科内
28、不同教学单元(例如中学物理中的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等不同教学单元)的教学进程、甚至是某节课教学进程的更低层次的“子构造,从而表现出教学进程构造的层次性。对于教学设计来说,通常是涉及某个教学单元或是某节课的设计,因此需要考虑的主要是某个教学单元或某节课的子教学进程构造的设计。稳定性尽管教学进程构造具有动态性,但它不是随意变化、不可捉摸的,而是一种稳定的构造形式。之所以有这种稳定性那么和教学进程构造强烈依附于某种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有关。通过以上分析可见,我们所定义的教学构造是教学论中的一个新的重要范畴,它是与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完全不同的概念,也与一般所说的教学形式的内涵及特性有原那么区
29、别,因此应当将它们严格加以区分。3无视教学构造改革的根源两个误区既然教学构造如此重要,很自然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这样一个带根本性的深层次改革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引起教育界的应有重视呢?我们认为这个问题不能怪校长、老师,也不能怪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这是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国家的教育理论界本身对于教学过程的研究就存在两个误区,从而影响了整个教育界对教学改革目的和方向确实定。误区之一,是将教学过程中矛盾的主要方面绝对化。大家知道,教学过程是由老师和学生双方共同活动所形成的过程。老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即教学这对矛盾中的两个侧面,彼此对立而又统一。只有老师没有学生,或者只有学生而没有老师都不能形成教学
30、过程,即不可能构成教学这对矛盾。教学总是师生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双边活动过程。传统教学论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起主导作用,这意味着在教学这对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老师。由于在教学过程的起始阶段,要依靠老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还要依靠老师把当前所要学的新知识、新概念和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原有认知构造联络起来,以形成有意义学习,因此在这些阶段强调老师的主导作用,即把矛盾的主要方面看成是老师,这无疑是正确的,是符合教学过程的根本性质的。但是正如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所指出的“这种情形不是固定的,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方面互相转化着,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在矛盾开
31、展的一定过程或一定阶段上,主要方面属于甲方,非主要方面属于乙方;到了另一开展阶段或者另一开展过程时就会互易位置,这是依靠事物中矛盾双方斗争的力量上的增减程度来决定的。传统教学论恰恰在这个问题上出了偏向,它用片面的、孤立静止的观点对待复杂的、运动变化的教学过程,将老师的主导作用绝对化,把老师应在教学过程的某些阶段起主导作用夸张为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也就是说,传统教学论认为,在教学这对矛盾运动过程的自始至终,其矛盾的主要方面都是老师而不是学生。这种观点不仅违犯事物运动的辨证法那么,也与认知学习理论相悖。按照认知学习理论的根本观点,人的认识不是由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由外部刺激和认知主体
32、内部心理过程互相作用产生的。学生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承受器,而是主动地对外部刺激所提供的信息进展选择性加工的主体。按照这种观点,任何老师都不可能把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只能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络,并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方法来促进学生自觉地进展学习。可见,对于教学过程这一矛盾运动来说,其主要阶段或者主要过程的矛盾主要方面应当是学生而不是老师。只有在教学过程的某一个或某几个阶段老师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起主导作用。我们认为,这样的认识才符合事物运动的辨证法那么,才能说明教学过程的本质,才能反映人类学习过程的认识规律。将教学过程中矛盾的主要方面绝对化的做法,不仅使学生在教
33、学过程的自始至终处于被动地位,学习效率低下;也使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进程构造有了哲学根据,使老师主宰课堂的地位难以动遥这是第一个误区。误区之二,是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取代对教学过程中认知规律的研究。如上所述,教学过程是老师和学生双方共同活动所形成的过程。其中存在着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样一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从学生的“学这一方面来说,它属于学习活动,应当遵循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而从老师的“教这一方面来说,它属于教学活动,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加涅所指出的,教学活动只是一种旨在影响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的外部刺激。加涅正是由此认识出发,提出了“教学活动必须与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相适应的观点,并
34、在深化研究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的根底上,把学习活动中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分解为九个阶段。为了使教学活动能对学习者的心理过程产生积极的影响,以促进有意义的学习,他把课堂教学活动进程也精心设计成与学习过程中认知心理活动相适应的九个特定步骤,这就是著名的“加涅九段教学程序。我们并不认为加涅的理论十全十美,他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还有不少值得改进与完善之处。但是,他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态度确实是比较科学的、严肃的,是值得我们效仿的。反观我们国内的教育理论界,在迄今为止已经出版的、有很大影响的关于“教育原理和“教学论这类教科书或专著中,绝大部分都把教学过程笼统地称之为“特殊的认识过程(在教育界通常把认识过程视
35、同认知过程),并且都是根据毛主席在?理论论?中提出的“三个阶段和“两个飞跃(即感性认识理性认识革命理论)的观点对这一特殊的认识过程加以详细的阐述。如上所述,教学是一对矛盾,其中存在“教和“学这样两个侧面。从“学这个侧面来说,学习活动主要是认知活动(其中也包含情感、情绪活动),因此学习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称之为认知过程;而从“教这个侧面来说,它只是一种影响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的外部刺激,是一种影响学习过程的外部条件或者说“外因,把这样的外部条件或外因也称之为认知过程或认识过程是否恰当?显然,科学的提法应当是把“学看成是认知过程也包括情感过程,而把“教看作是影响和促进“学的一种外部条件。把“教与“
36、学二者合在一起统称之为认知过程或认识过程的作法是不可取的、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只能作为研究的指导思想而不能取代对详细科学领域的艰辛探究。遗憾的是,我们教育界的一些同志恰恰喜欢用认识论的原那么和结论去取代对教学过程中详细认知规律的研究。这样,就必然认不清教学过程的本质例如在教育界就有不少人甚至包括一些学者,对“学生的学是内因,老师的教是外因这样一个最简单、也是最根本的道理完全不理解,或者不予以成认,当然也就看不到以“老师为中心教学构造的危害,因此听凭这种教学进程构造长期统治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课堂,从不加以批判,更未想到需要改革,也就缺乏为怪了。4无视教学构造改革的严重后果我国的教育理论界正
37、是因为存在上述两个误区,所以对教学构造问题一直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教学改革也就始终未能抓住主要目的,未能击中要害,这就是多年来教学改革尽管作了大量工作却没有大的打破的主要原因。为此,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得不付出沉重的代价使得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构造几十年来长期统治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课堂,从而抑制了我们几代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才能的创造型人材的成长。这个结论是武断的吗?是危言耸听的吗?不,这是一个完全符合逻辑的结论。这是因为,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构造在心理学方面的根底是行为主义。这种教学构造长期统治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课堂就使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众所周知,行为主义
38、学派主张心理学只研究外显行为,反对研究意识和内部心理过程。他们把个体的学习行为归结为个体适应外部环境的反响系统,即所谓“刺激反响系统,学习的起因被认为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响,但是他们不关心刺激所引起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因此只要控制刺激就能控制行为和预测行为,从而也就能控制和预测学习效果。这就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根本观点。根据这种观点,人类学习过程被解释为被动地承受外界刺激的过程,而老师的任务只是提供外部刺激,即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的任务那么是承受外界刺激,即理解和吸收老师传授的知识。由于我国教育理论界以认识论取代对教学过程中认知规律的研究,导致绝大部分中小学老师不理解人类学
39、习过程的认知规律,不熟悉甚至完全不懂认知学习理论,这就为行为主义大开方便之门,使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我国特别盛行。至今仍有许多学校强调学生的任务就是要消化、理解老师讲授的内容,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外部刺激的承受器、前人知识与经历的存储器,忘记了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创造性思维的活生生的人。由于这种行为主义理论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我国绝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和形成一种盲目崇拜书本和老师的迷信思想:“书本上的都是经典,老师讲的必定正确,对书本和老师都不能疑心。这种思想观念代代相传,不断强化,就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逆向性思维被束缚、被禁锢,敢
40、于冲破传统、藐视权威的新思想、新观念被贬斥、被扼杀,大胆梦想的翅膀被折断,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学生其主动性无从发挥。这就等于从基底上移走了创新思想和创新才能赖以孕育、滋生和开展的土壤,创造型人材的培养就成了难以实现的空中楼阁。事实上,已经有许多有识之士通过中美两国学生不同特点的比照,看到了这个严酷的事实。例如,他们指出,美国学生在上课时可以随意打断老师的讲课,提出自己的问题和不同的观点;而在我们国家,除非老师主动提问否那么是不容许学生这样做的,学生也决不敢这样做。其结果是使中国的大学生、研究生和美国的同类学生相比,从总体上说创新思维、创新才能明显不如对方。1999年初,由教育部、团中央和中国科协
41、结合发起,对我国青少年创造才能状况进展了一次广泛的抽样调查,调查对象涉及31个省市、自治区的2万名左右大中学生内地学生约16000名,香港特区学生3000多名。这次调查获得了多项令人深思的数据资料,其中两项给人印象尤为深化:一项为哪一项关于“是否具有好奇心、较丰富的想象力、自信心和较强意志力的自我评估调查,结果作出肯定答复的只有4.7%;另一项为哪一项关于“有学生当堂对老师讲课提出异议时你认为同学们会抱何种态度的调查,结果有48.1%的人认为大多数同学会保持沉默不愿或不敢予以支持,更有16.5%的人认为大多数同学会予以非议,这两部分人加起来是64.6%接近2/3。众所周知,好奇心和想象力是形成
42、创造性思维的根本条件,而我们学校培养出的青少年学生具有这类条件的只占4.7%。对老师的讲课可不可以提出异议或敢不敢提出异议,实际上是要不要培养发散思维和敢不敢向权威提出挑战的问题,人所共知,具有发散思维和敢于向权威挑战正是从事一切创造创造的重要前提。这就再清楚不过地反映出我国当前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和教学构造等方面存在的根本问题是多年来培养出的大量学生绝大部分是知识记忆型人材可以记忆与运用前人的知识与经历,但缺乏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才能,不擅长创造新的知识而非具有创新才能的人材。江泽民同志在1998年2月14日的讲话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隆兴隆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
43、才能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在1999年6月15日在第三次全教会的讲话中又进一步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开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的创新才能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材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而我们的教育假设不认真改革,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普遍缺乏创新思维、创新才能,难以承当振兴中华民族的重任,不能很好适应将来21世纪的需要这就是我们多年来无视教学构造改革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也是我们为教育科学理论研究走入误区而付出的沉重代价。2当前深化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创立新型教学构造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为了推进我国教育的深化改革,以利于具有创新精神、创新
44、才能人材的成长,必须明确认清教学过程的本质,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把改变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构造,创立既能发挥老师主导作用在中小学阶段老师发挥主导作用是必要的,而在高等教育阶段那么将老师的“主导作用改为“指导作用要更恰当些又能充分表达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构造,作为当前各级各类学校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传统教学构造的弊病,并不在于主张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而在于把老师的主导作用任意夸张并绝对化。为了到达教学过程最优化,使学生获得最正确的学习效果,老师的主导作用(或指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中小学阶段更是如此。所以新型教学构造的创立决不应无视这一方面而走到另一个极端片面强调以
45、学生为中心,完全让学生自由去探究,无视老师(甚至也无视教材)的作用,就象目前国外有些极端的建构主义者所主张的那样5,这种片面性我们从一开场就应当防止。与此同时,考虑到几十年来毕竟是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构造统治课堂,由老师主宰整个教学活动进程而把学生置于被动地位已成为传统教学的习惯与常规,因此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中,更多地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充分表达学生的主体作用,甚至提出应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建构主义主张老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来创立新型的教学构造,我们认为这也是完全必要的,这对于冲击多年来以老师为中心的片面性(只看到教学过程这一矛盾中老师的“教这一个侧面,而无视学生的“学这另一个侧
46、面),和批判机械的“外因论(只重视老师提供的外部刺激,而无视学生的内部心理过程)都是大有好处的。换句话说,当前创立新型教学构造的核心(或者说,当前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承受器和知识灌输的对象;老师那么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按照这种改革目的所形成的教学活动进程中,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老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
47、再是老师灌输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老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展协作学习、讨论交流即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究的认知工具与情感谢励工具。显然,在这种场合,老师、学生、教材与媒体等四要素和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构造相比,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因此成为教学活动进程的另外一种稳定构造,这就是上面所说的,既发挥老师主导作用又充分表达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构造。要实现这样的教学改革目的就决然离不开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这可以通过下述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各种特性加以论证。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为新型教学构造的创立提供最
48、理想的教学环境。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Internet)等。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当它们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整合,即与各学科的教学进程亲密结合时,它们至少可以表达出以下五种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是极为珍贵的特性,从而为新型教学构造的创立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1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充分表达学习主体作用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媒体所没有的。多媒体计算机进一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溃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
49、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消费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此外,这种交互性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老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老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而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那么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储学习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合适自己程度的练习;在优秀的多媒体课件中,连教学策略也可以选择,比方说,可以用个别化教学策略,也可以用协商讨论的策略。这就是说,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教学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而不是一切都听从老师摆布,学生只能被动承受。按照认知学习理
50、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部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互相作用的产物。为了有效的认知,外部刺激是需要的,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所提供多种的主动参与活动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条件,从而使学生能真正表达出学习主体作用。2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作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
51、,即人类获取信息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亲密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他还作了另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假如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
52、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这说明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于教学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3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超文本(Hypertext)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用网状构造非线性地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假如所管理的信息不仅是文字,而且还包含图形、动画、图像、声音、视频等其他媒体信息,那就成为一个超媒体系统,换句话说,超媒体就是多媒体加超文本。事实上目前的几乎所有多媒体系统都是采用超文本方式对信息进展组织与管理。因此通常也可以对超媒体系统与多媒体系统不加区分,即把超文本看作是多媒体系统的一
53、种固有特性。假如按超文本方式组织一本书,就和传统的文件或印刷的书籍完全不同,这时的正文(文章、段落、或一句话、一个词)都按互相间的联络被组织成正文网。这本书无所谓第一页和最后一页,从哪段正文开场阅读,以及接下来读什么都由读者的意愿来决定。选择下一段正文的根据不是顺序,也不是索引,而是正文之间的语义联络。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说明,人类思维具有联想特征。人在阅读或考虑问题过程中经常由于联想从一个概念或主题转移到另一个相关的概念或主题。所以按超文本的非线性、网状构造组织管理信息和按传统文本的线性、顺序构造组织管理信息相比较,前者更符合人类的思维特点和阅读习惯。超文本之所以具有上述优越性是由其构造特征决定
54、的,超文本的根本构造由节点(nde)和链(link)组成。节点用于存储各种信息,节点内容可以是文本、语音、图形、动画、图像或一段活动影像,节点大小可以是一个窗口也可以是一帧或假设干帧所包含的数据;链那么用来表示各节点(即各种信息)之间的关联。节点和链均有多种不同的类型因此形成各种不同的多媒体系统。利用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例如:l可按教学目的的要求,把包含不同媒体信息的各种教学内容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外语教学目的通常有“听、说、读、写等四方面要求,相应的教学内容应包含文字、语音和视频等不同媒体的信息,但是在传统的印刷教材中,有关语音和活动影像的内容无法与文
55、字内容组成一体化的教材,只能以教科书、录音带、录像带三者各自独立的形式,分别出版,既不便于老师的教,也不便于学生的学。与超文本方式组织的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采的一体化电子教材不可同日而语。l可按教学内容的要求,把包含不同教学特征的各种教学资料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内容的每个单元均包含课文、练习、习题、测验、对测验的解答及相应的演示或实验等,把这些教学内容相关而教学特征不同的教学资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无疑对课堂教学、课外复习或自学都是大有好处的,利用超文本方式可以很自然而方便地实现这一点。但是假设按传统的线性、顺序方式把这些不同特征的教学内容组合在一起那么将成为杂乱无章的、让人无法阅读的
56、大杂烩。l可按学生的知识根底与程度把相关学科的预备知识及开阔视野所需要的扩展知识组成有机的整体。因材施教是优化教学过程的重要目的之一,但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差异很大,要在传统印刷教材中同时满足根底较差学生、一般学生和优秀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不同需求是作不到的,而在多媒体电子教科书中这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只需利用超文本特性设置和预备知识有关的热键以及和扩展知识有关的热键即可。4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才能开展的协作式学习传统AI只是强调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展因人而异的指导无疑是有好处的,但是随着认知学习理论研究的开展,人们发现只强调个别化是不够的
57、,在学习高级认知才能的场合(例如对疑难问题求解或是要求对复杂问题进展分析、综合、评价的场合),采用协作(llabratin)式教学策略往往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更能奏效。所谓协作式教学策略,要求为多个学习者提供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展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时机,以便集思广益。这不仅对问题的深化理解和知识的掌握运用大有裨益,而且对高级认知才能的开展、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协作学习正日益受到国际上愈来愈多教育工作者的研究与关注。目前在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中,常用的协作式教学策略有竞争、协同、伙伴和角色扮演等多种不同形式。可以说,
58、协作式是最能表达网络特性,也最有利于21世纪新型人材培养的一种教学策略之一,目前围绕协作式教学策略的探究,已成为国际上计算机网络教育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5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才能开展的发现式学习。创新才能和信息才能(包括获娶分析、加工与利用信息的才能)是信息社会所需新型人材必需具备的两种重要的才能素质。这两种才能素质的培养需要特定的、有较高要求的教学环境的支持,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正好可以为这两种才能素质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环境。众所周知,因特网(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这些知识库和资源库
59、都是按照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构造组织起来的,因此特别合适于学生进展“自主发现、自主探究式学习,这样就为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开展和创新才能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与此同时,由于学生从小就有时机在Internet这样的信息海洋中自由地遨游、探究,并对所获取的大量信息进展分析、评价、优选和进一步的加工,然后再根据自身的需要加以充分的利用,显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将得到关于信息才能方面的最好的学习与锻炼,从而能较快地成长为既有高度创新精神、又有很强信息才能的符合21世纪需求的新型人材。综合以上五个方面的分析可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假设能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有机整合,确实可以具有优化
60、教育、教学过程的多种珍贵特性,这些特性的集中表达就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才能和信息才能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而这样的环境正是创立新型的教学进程构造所必不可少的。第二部分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探究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加以有机整合,近年来国内已有许多地区、许多单位在不同的学科领域进展试验性探究,并已在不同程度上获得效果,其中有些效果还相当突出,很令人鼓舞。这里仅举两个试验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教改试验研究工程为例,用以说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是信息技术教育深化开展的需要;而且也确实有显著的效果。这两个工程,一个是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工程,另一个是运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及其运动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课件
- 新课改课件模板
- 2023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地市级)及答案解析
- 2024年湖南省中考英语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 动画设置 课件
- 幼儿园小班歌曲《大西瓜》课件
- 西京学院《景观小品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机械制造技术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工程创新设计电气控制》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电力工程基础》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肺功能检测》课件
-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检查表
- 钢渣热闷工艺规程及人员岗位职责
- 2022小说精读批注海明威小说《一天的等待》附阅读试题答案解析
- 四肢骨折及相关护理课件
- 二、逻辑门 课件(17张幻灯片)
- 一年级家访记录表(常用)
- 新媒体背景下的舆情引导和危机应对专题培训课件
- 反邪教知识竞赛试题题库
- TCVN-2622-越南建筑防火规范(中文版)
- DIN30213德标法兰翻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