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武警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页 共17页1 绪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人口数量和密度大幅度增加,城市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危害后果也越来越惊人。因此,必须重视突发性灾害事件应急救援技术的建设。只有建立起相应的灾害应急救援技术才能及时、有效地实施救援,减小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其中,特别以地震灾害的应急救援为重点,因为在地震灾害中所形成的次生灾害几乎涵盖了各种救援类型,如火灾、水灾、危险化学品泄漏、交通事故、地质灾害救援等等。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8.7级强震,引发的海啸使273435人失踪或死亡,2005年3月29日,2007年9月12日,又连续在苏门答腊发生两次8.
2、5级地震,2007年9月13日又发生8.3级地震;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7.8级地震, 69227人遇难374640人受伤,17942人失踪;2010年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造成2220人死亡,70人失踪,12135多人受伤。近几年的地震灾害表明,深入研究地震灾害被困人员的搜索救援技术,对地震中被困人员的救助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通过对地震的特点和危害,制定出相应的搜索救援技术。另外,对地震中被困人员的救援技术的研究,可以加快救援的速度,又可以保证救援人员的自身安全。所以对地震中被困人员的技术研究是有必要的。因此,在前人的基础上,研究地震中被困人员救援技术,对于科学的指导消防部队的抢险救援活
3、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近年来,国外对地震被困人员抢险救援技术研究较为重视。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较早,直到现在在该领域的研究还比较活跃。在此期间,提出了大量的搜索救援技术,其中,救援技术较为成熟的国家有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1。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地震灾害紧急救援最初较多的强调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灾后救援中的主力军作用,并未强调灾前的准备和演练,因此在以往多次救援过程中,由于缺少装备和专门的训练,致使救援效率不高,且是战士受到不必要的创伤。现在,消防部队承担了大部分抢险救援工作,是专业的救援队伍,所以,地震灾害中被困人员技术对消防部队的帮助是比较大的。2 地震灾害的特点
4、及危害2.1 地震灾害的特点2.1.1 突发性地震是突发性很强的一种自然灾害,其孕育过程时间虽然长,但是却只有短短的十几秒至几十秒时间,而且绝大多数地震是在没有发现预兆的情况下发生的。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地震预测预报仍然没有取得重大的突破性进展,仍然处于探索阶段2。纵使地震预报地震领先于其他国家的我国,在地震前做出成功预报的震例仍是极少数,多数地震是在没有准确预报的情况下发生的,地震袭击往往使人们粹不及防,所以地震灾害的显著特征是突发性。2.1.2 破坏面积广地震破坏范围与烈度有关,通常把度作为划分界限。一次5级地震度以上破坏面积在数十万平方千米,6级地震在数百至数千平方千米,7级地震在数万平方
5、千米,8级地震可达数十万平方千米。破坏面积广是地震灾害的第二特征。2008年四川地震重灾区面积达到6.5万平方公里,涉及到阿坝、绵阳、德阳、成都、广元、雅安等6个市、州,严重受灾的县区达到44个,受灾乡镇1061个。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受灾区面积估计达到2万多平方公里,重灾区面积估计达到4000多平方公里。2.1.3 续发性和多发性地震破坏房屋及工程设施,导致人员伤亡,引发爆炸、火灾、毒品泄漏污染等灾害;地震力破坏自然环境,在山区可引发山体滑坡,阻断交通,埋没农田、村庄、截断河流,再引发水灾;地震还引起海啸;人畜遗体若不能及时处理,可引发瘟疫蔓延3。地震造成的破坏会诱发一系列二次灾害、三次灾
6、害,形成灾害链。表明地震灾害具有续发性和多发性特征。2.1.4 灾难性据史料记载,近百年来全国遭受地震毁灭性破坏的城市有26座,大地震在几秒至几十秒的时间里,是人们美好的家园变成一片废墟,人员伤亡和受灾人口之多都是罕见的,1556年华县地震有83万人罹难,1920年海原地震使23.4万人口丧生,1976年唐山大地震死亡24.2万人,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虽发生在云南边疆,受灾人口仍多达516万,其中重灾和特重灾民有141万,2008年汶川地震死亡69227人,受伤374640人,失踪17942人,种种事实表明地震灾害是具有灾难性的。2.1.5 救灾活动的艰巨性严重破坏性地震发生后,以极震区为
7、中心的广大区域,一切经济活动中断,社会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甚至导致灾区丧失基本自救和自我恢复的能力。社会生活一时陷入瘫痪状态,抢险救灾工作主要依靠外部支援,国家乃至国际社会经济救助。1988年前苏联亚美尼亚发生7.1级地震后向苏联政府向全国发布紧急动员令;1992年埃及开罗西南发生5.9级地震,政府成立“紧急委员会”;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6.6级地震,政府宣布全市处于紧急状态。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我国法律规定:发生严重破坏性地震时,国务院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种种迹象表明地震救灾的艰巨性。2.1.6 社会性地震对社会的破坏效应是多方面的。地震的突然发难,开始了一个非常时期,使物质
8、匮乏和生存问题都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人们处于极大的恐惧、失落之中,会导致社会失控4。唐山地震后的半年里,中国东部几乎都笼罩在地震的恐慌的气氛中。恢复重建家园同样是十分艰巨的,对地区、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重建唐山耗资上百亿元,历时十载。1980年意大利南部发生7级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它一年输入石油的费用,为恢复重建,迫使政府在地震后的几年中支付国名生产总值的2%-3%,引发了金融和政治危机,导致内政部长下台。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财富大幅度增长,地震造成的损失也会成倍、十几倍地增长,了解地震灾害的特点,采取正确的对策,方能保证防震减灾收到实效。2.2 地震灾害的危害2.1.2 人的
9、伤害地震对人的伤害包括三个方面:人员死亡,心理受伤,心理、精神创伤,甚至会造成人的行为变态5。地震造成人体的损伤及死亡的重要原因可以分为直接伤害与间接伤害,但其表现及出现的时间,有不少伤害几乎是同时的。主要有建筑物被毁,有塌方、煤气泄露、火灾、毒气(各种物质的燃烧)、触电、溺水等,其中最多的致伤原因是塌方。伤者被建筑构件砸伤、砸死,甚至掩埋或围困在土石、瓦砾之中,不少伤情严重者还来 不及抢救即早死亡,也有不少人是因为口鼻被砂土掩埋窒息而死。地震致伤中死亡率很高是头面部伤和颅脑损伤,早期死亡率可达30%,上下肢骨折和挤压伤多发,占4060;脊柱骨折占1015。骨折一般是多部位的,复合性的,抢救比
10、较困难,腹部外伤只占4,但易造成内脏大出血而致早期死亡,需及早检出送医院手术急救。挤压综合征在地震伤中也为多见。这是由于房倒塌使人的躯干、四肢、肌内丰满的部位长时间受到挤压,致使肌肉缺血性坏死、肢体肿胀、急性肾功能衰竭。 2.1.3 经济损失地震造成建筑物、构筑物、生命线工程等的破坏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以及地震对社会组织、社会功能和物质生产活动基础的破坏而带来的诸如停工停产等的间接经济损失,通常都用经济损失来度量。在西方,甚至连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都折合成经济损失。在汶川地震中,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人民币。四川最严重,占到总损失的91.3%,甘肃占到总损失的5.8%,陕西占总损失的2.
11、9%。2.1.3 对环境的破坏地震对环境的破坏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二是对人工设施的破坏。地震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指地震对自然物(山体、地面、江河、海水等)的冲击和破坏。如山体在地震作用下崩塌或者滑坡,地表裂缝、塌陷、上隆或喷水冒沙,海水或江河湖水激起的波浪乃至发生海啸等等。 地震所造成的人工设施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破坏建(构)筑物,如房屋、设施等:破坏生命线工程,主要是指水、电、交通、通信设施等;恶化工农业生产条件,如中断水源、能源,破坏农田、水利设施等。3 地震灾害应急救援的基本程序3.1 力量调集地震灾害救援队能力的要素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对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12、能力的整体要求为:装备精良、反应迅速、机动性高、突击力强,能随时执行地震灾害紧急救援任务6。国内发生重大灾害后,在7至12小时到达现场或附近的较大机场,国际一般为24至30小时到达。很多国家和地区把地震救援队称为城市搜索与救援队。联合国关于城市搜索与救援队能力的表述为:队伍自备19天行动的给养;12小时一班的搜索与救援行动;具备人工、犬、电子设备三种搜索能力,可对木框架、砖结构、钢框架和钢筋混凝土建筑等四种类型的建筑物进行救援行动。美国城市搜索与救援队能力的表述为:队伍设有医疗、救援、通信、技术支持和后勤保障共5类31个岗位,每个岗位至少2人,可以随时待命;队员受过专门的训练,并经过联邦紧急事
13、务管理局认证;队伍在6小时内快速部署行动;在无支援情况下,可独立运作72小时;按照地震救灾总指挥部及上级的指示,统一调集救援力量,按规定时间到达指定位置集结待命或直接进入指定作战区域展开救援行动。3.2 救援准备在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指挥员以及相关人员应加入地震抢险救援总指挥部,了解抢险救援方案,掌握灾情状况,领受任务并组织实施。成立地震抢险救援指挥部,按照确保危、急、险、重和重点部位(区域)的原则,制订抢险救援行动方案,确定救援力量部署,提出安全防护及行动要求,展开救援行动7。在地震专家的指导下,设立现场安全员全程观察救援现场的环境,了解和发现余震、建(构)筑物垮塌或危险化学品泄漏等危险情况
14、和征兆,及时发出警示信号,便于救援人员迅速、安全撤离。3.3 搜救行动地点的设置在开展搜救工作之前,必须将搜救区域设为禁区,因为可能会发生二次坍塌、坠物或其他危险情况(如余震等),所以该区域只限搜救队中负责搜索和进行救援工作的人员进入。建立搜救工作点时,必须首先完成以下设置:一是规划好一条进出道路,以保证人员、工具、装备及其他后勤需求能顺利出入,并对出入口进行有效控制,以保证幸存者或受伤的搜救人员能迅速撤离;二是设立紧急集合区域,这是搜救人员紧急撤退时的集结地;三是设立医疗援助区,这是医疗小组进行手术以及提供其他医疗服务的地方;四是设立人员集散区,暂时没有任务的搜救人员可以在这里休息、进食,一
15、旦前方发生险情,可以立即增援或替换;五是设立装备集散区,储存、维修及发放工具和装备。3.4 排除险情地震发生后,会引发很多的次生灾害,如道路破坏导致交通瘫痪、煤气管道破裂形成的火灾、下水道损坏对饮用水源的污染、电讯设施破坏造成的通讯中断,还有瘟疫流行、工厂毒气污染、医院细菌污染或放射性污染等。首先应关闭因地震灾害造成漏水、漏气、漏电等的管道阀门及开关,及时处置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10。然后对悬而未落或有塌落迹象的断壁残垣要先清理,防止造成救援人员伤亡。最后遇有危险化学品泄漏时,可采取中和稀释、堵漏排险、筑堤引流等措施处置,防止引发次生灾害。3.5 生命搜索救助搜索救援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它需要有组
16、织有纪律。在救援部队到达现场后,搜索救援队伍应该通过当地政府调查和收集极震区的有关信息,为救助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救援部队到达现场后,应重点调查有被困人员的住宅区、办公区、商业区、工业厂房等建筑物和大型工程和生命线工程的破坏程度,调查通往住宅区、办公区、商业区和工厂区的主干交通线路及上述地区周边道路通行情况8,城镇中的调查应分小区进行,并在地图上经行统一编号说明。搜索的方式有人工搜索、搜救犬搜索和仪器搜索9。在找到被困人员后,运用现有的器材和人员,对被困人员经行救援,在救援中应该注意防止伤员收到二次伤害。3.6 后勤保障地震灾害救援任务重、难度大、时间长,要及时补给各类防护、搜索、救生、破拆等
17、器材、装备和饮用水、食物、药品、衣物等生活必需品,确保连续作战的需要,对搜救犬也要做好饮食、休整、医疗等保障,使其能够吃好、休息好,一旦受伤能够得到及时治疗。在应急救援保障上坚持综合保障、随机保障、持续保障相结合。3.7 现场清理协同地震、公安等部门利用生命探测仪、搜救犬等器材装备,再次对现场进行探测搜索,确认有无被困遇险人员。并将救出的伤亡人员做好登记,移交给医疗救护机构。对有危险化学品泄漏的现场,利用稀释驱散、沙土埋压等方法,清除低洼处或地表的残余物质。最后清点人员,收集、整理器材装备。救援结束后,要以队为单位全面、彻底清点人员,检查有无受伤或失踪的人员,并将检查情况报告现场总指挥员,做好
18、记录。对参加地震救援时间较长的官兵,归队后要进行全面体检,做好心理干预、疾病防控等工作。4 地震灾害中被困人员应急救援技术在地震灾害发生后,相应的城市应启动应急救援预案,迅速的调集救援部队和救援器材装备。在救援部队到达现场后,首先要对被困人员进行搜索。搜索的方法主要有技术搜索、搜救犬搜索、人工搜索和救援机器人搜索。在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后,需要对被困人员进行救助,由于被困人员的位置不同,救助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如“多点支撑、起重顶撑、破拆切割、吊升下挖、竖井横挖、高空救援、简易医疗救助”等救援技术。然而,对于救援人员和器材的后勤保障技术,也是救援应该注意的问题。4.1 装备器材的调运技术4.1.1
19、 器材的种类地震发生后,救援人员迅速赶往地震现场。由于现场的情况复杂,需要一些器材对被困人员进行救助。救援的第一步是对被困人员的搜索,对被困人员的搜索需要光学观察设备、使用电子声波、振动探测设备、红外热成像仪、全功能生命探测仪等,对于被困人员的救助,需要破拆、顶撑、挖掘等设备11,这些是救援人员对被困人员施救的基本设备。4.1.2 器材的调运地点然而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由于人员所携带的器材有限,缺少的器材需要从别的地方调运。首先要从离灾区近的专业救援队伍借调器材,保证第一救援力量的器材使用。在后续部队到达后,由于灾区附近的装备器材数量有限,只能从相邻的消防总队借调器材。4.1.3器材的调运方法
20、在对器材所在地的问题解决后,最大的难题则是器材的调运问题。由于地震的特点,导致道路与铁路被破坏,无法正常的使用,使器材无法运达地震救援灾害现场,拖延了对被困人员的救援时间。在地震中,器材无法从陆地运达救援现场,则可以使用空运,如先使用飞机将一些器材运达受灾的省份,再由直升机运达救援现场,保证救援的正常展开。4.2 生命搜索技术搜索技术是地震灾害救援中生命救助的首要步骤。搜索技术的三种方式(技术搜索、搜救犬搜索、人工搜索和救援机器人搜索)12,应根据各自特点和适用条件科学选取、灵活运用。4.2.1 人工搜索在救援现场,由于场地和器材的使用环境的条件,导致在一些救援现场无法正常的使用器材装备,救援
21、队员必须运用人工搜索技术。人工搜索的方法是经验丰富的消防救援人员,根据现场情况和通过询问知情人,锁定搜索范围,采取“问、听、判”等方法,直接对坍塌的浅层、空穴或狭小区域进行搜索,寻找幸存者,或使用大功率扬声器或其他喊话设备向被困的幸存者喊话并给予回音信号指示,搜索人员仔细倾听并标示出有声音的区域。在搜索过程中,在进入一个拥有很多完整房间的建筑内,或者是一个没有完全倒塌,拥有很大空间的结构内,采取规范的规模式搜索将更为有效的定位搜救幸存者。此救援方法无法发现已经失去知觉的被困人员。4.2.2 搜救犬搜索在一些由人工搜索无法找到被困人员的场所,则应该借用外力经行搜索,如利用搜救犬搜索人员。利用搜救
22、犬搜索被困人员是一种被发达国家广泛使用,并已经被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搜索方法。根据被搜索区域的地形、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后,将搜救犬带入搜索区域进行搜索,搜救犬搜索的方法是搜救犬训导员将搜救场地分成若干个小区域,先进行自由搜索,再进行验证搜索。比如一条搜救犬发现了可疑目标,应立即派出第二条搜救犬进行验证搜索。当发现有幸存者的区域后,做好标记,并报告指挥部或救援小组,以便采取后续营救行动。因为搜救犬的有效救援时间为半个小时,每过半个小时就要进行休息,在半个小时的不断搜索,搜救犬的嗅觉会下降,对被困人员的搜救造成错误的判断,导致伤员无法被及时的发现。4.2.3 技术搜索在人工和搜救犬搜索都无法确定被困
23、人员的位置时,则可以使用技术搜索。技术搜索即用电子仪器进行被困人员搜索,它需要特殊的器材和受过专门训练的操作人员,技术搜索使用的装备类型多样,国际上常用的生命电子探测设备主要有声波/振动探测设备、光学探测设备和红外热成像仪。 4.2.3.1 光学观察设备搜索(又称“蛇眼”探测仪)光学观察设备较之其他设备具有更加特殊的搜索能力,不仅能发现位置,而且还可知道幸存者的状态。这种设备在与混凝土钻孔设备配合使用时,可以更为有效地对幸存者进行精确定位。经验表明,正确运用的方法是,先根据现场情况钻出一孔洞阵列,然后操作者逐一对孔洞进行搜索。由于这种设备可以给出幸存者的精确位置,通常就不再需要额外的复核工作。
24、如果操作者开始下一个搜索任务,就应当用规定的颜色对这一位置进行标记。 4.2.3.2 使用电子声波、振动探测设备搜索电子声波、振动探测设备可以侦听到幸存者发出的声音。救援人员在工作时应勾画建筑物或工作区域的草图,并时刻向有关方面通报信息。救援人员先在建筑物或空区的周边设2个或更多的探头。一旦确定幸存者的位置,探头的摆放位置应当做相应的调整,以更精确地指出幸存者的位置。为准确定位,技术搜索也应当使用重复搜索的方法来确认位置。在第二支搜索队确认了同样的位置后,才应当用警戒带或规定的颜色(通常是橘红色,也称国际黄)将这个位置标记出来,并向救援指挥官或任务管理官员报告。 4.2.3.任何物体只要在绝对
25、零度以上都会产生红外辐射,而人体的红外辐射特性与周围环境的红外辐射特性不同.所以热成像生命探测仪可以以成像的方式把要搜索的目标与背景分开。红外热像仪不受限于工作环境照度,不需要附加照明光源,可在倒塌后的浓烟、大火及黑暗等环境中对幸存者进行搜索和定位,但其热感应设备不能区分是幸存者还是与人体类似的热源。热成像仪的关键在于其灵敏度,为了提高灵敏度,必须使仪器探头部分的温度低于被探测物体和环境温度。 4.2.3.全功能生命探测仪集影像、声波、震波三大功能于一身,主要应用在地震,爆炸或意外发生楼房、桥梁、隧道、矿山等倒塌时,搜索被困人员,探测是否有生命存在。它采用了先进的微电子处理器和灵敏的感应器,应
26、用声波及震波传送的原理,可探测到地下微弱的生命是否存在,被困者呻吟、呼喊、爬动、敲打等发出的声波及震波,均能被高敏感度的探头接收。特殊的电子装置还可将非寻找的噪音波及其它背景声音过滤掉。4.2.4 救援机器人搜索在以上方法均无效或者被困人员处于废墟的下层救援人员无法确定其确切位置的救援现场,可采用救援机器人进行搜索13。前不久,日本科学家研制了一种蛇形机器人,并称它不久就能在地震救援中发挥作用。仪器的主体非常柔韧,能在瓦砾堆中自由扭动。蛇形机器人十分灵活,仪器前面有细小的探头,可深入极微小的缝隙探测,类似摄像仪器,将信息传送回来,救援队员利用观察器就可以把瓦砾深处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它的每一个
27、关节都有一个微型马达为其提供动力,活动更为便捷。表4-1 搜救方法的利与弊搜索方法有利因素不利因素人工搜索方法不需要专门训练的专家、搜救犬和复杂的电子设备。搜救员易于培训、监督和指导通过视觉和声音发现建筑物的空区有一定的困难,且搜索人员有一定的危险搜救犬搜索方法可在短时间内对大范围经行搜索,可进入其他设备不能进入的地方行动范围受限制,且易受训导员和搜救犬能力的影响续表 表4-1 搜救方法的利与弊光学观察设备搜索可给出幸存者的具体位置和状态,和确定其他设备和方法的初步定位,也可在救援行动中检测幸存者的状态受空隙尺寸、电缆长度、光照强度的限制使用电子声波、振动探测设备搜索可以覆盖大范围搜索区域,确
28、定幸存者位置,拾取微弱的声音和振动难以发现失去知觉的幸存者,且易受环境噪音的影响,且有距离的限制红外、热成像仪可对较大范围、开阔和黑暗的地区经行搜索不能区分热源的中间色调,如幸存者的温度与废墟一致时,可能会造成混乱全功能生命探测仪搜索方法较多,不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对仪器的准确度要求较高救援机器人搜索搜索的范围更大,可以对建筑物废墟下层经行搜索仪器的使用需要专业的人员经行操控4.3 生命救助技术在地震救援过程中,救援部队利用大型起重、破拆、支撑等专业设备顺利完成生命救助任务,消防部队之所以取得上述辉煌的战绩,就在于始终贯彻“救人第一、科学施救、确保安全”的指导思想和“先易后难”、 “先救人后救
29、物”、“先重伤后轻伤”、“先伤员后尸体”的救援原则;就在始终遵循“先搜索定位、再确定方案,先安全防护、再科学施救,边积极营救,边心理疏导,先急救处理,再转送移交”的救援程序。面对极为复杂的地震灾害现场,救援队员除了必须贯彻上述指导思想和救援原则、遵循上述救援程序外,更要机动灵活、因地制宜的采用多种多样的技术方法抢救遇险群众。受现有人员、现场装备和作业环境的制约,生命救助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和方法,结合现场实际,总结出了“多点支撑、起重顶撑、破拆切割、吊升下挖、竖井横挖、高空救援、简易医疗救助”等技术方法:4.3.1 多点支撑在使用救援设备作业前,为了保证幸存者和救援队员的生命安全,防止二次灾害发
30、生,要对倒塌的建筑结构进行支撑和加固,并设置专人进行全程监测。支撑的重点主要有四个方面:楼板受到严重损坏的建筑物;具有松散混凝土碎块的建筑物;有裂缝或者破碎的预制板;有裂缝的砖石墙体。支撑的技术方法主要有:临时支撑;墙角支撑;水平支撑;空间支撑;型支撑;横向支撑等。可用于支撑的器材装备很多,但通过实践证明,木质物体具有就地取材、快速作业的特点,在实际救援中得到了广泛应用。4.3.2 起重顶撑这种技术主要运用起重气垫、扩张器、撑顶器等救援装备,在幸存者身体被墙体或构件压住时使用。在撑顶前要对构件的稳定性进行评估,使装备的撑顶负荷满足实际需要,并选择好支撑点,清理出便于工作的缝隙,利用起重设备顶撑
31、出空间,救出幸存者。起重设备的种类很多,应根据现场环境的不同进行相应的选取,如:小型的车用千斤顶具有携带方便、机动性强、高效实用的优点,尤其在没有大型起重设备的救援现场,发挥了巨大作用。4.3.3 破拆切割破拆的主要类型有金属破拆、木材破拆、混凝土构件破拆和和砖墙破拆等。破拆的方法有水平破拆和垂直破拆。在现场中,常用的破拆装备有液压泵、扩张钳、机动无齿锯、钢筋切断器等。如在营救被困人员的过程中,首先救援队员要果断利用无齿锯将压在伤员身体上的巨大混凝土块切碎分割,随后才得以借助扩张器打开生命救助通道,最终将被埋在废墟中的人员成功救出。4.3.4 吊升下挖这种技术主要在幸存者身体被大型建筑构件压住
32、,利用大型吊车配合救援的情况下使用。首先,利用重型吊车对上方构件进行稳固吊升,以减轻其下压的重量,同时用原木或方木对构件进行支撑,防止倾斜。然后救援人员利用挖掘装备对幸存者身体下方的建筑废墟进行清理,让幸存者身体向下位移,最后,将被困在废墟中的被困人员救出。4.3.5 竖井横挖这种技术主要在幸存者被建筑楼板埋压时使用。要先确定幸存者被埋压的方位,再确定幸存者的身体方向,然后在幸存者的头部和脚部的前方各利用挖掘设备挖出一个竖井洞,竖井洞的作业面要适合两个队员的作业,深度在两米左右。竖井洞挖好后,再横向挖掘,接近幸存者,最终达到救出幸存者的目的。被困人员位置被困人员位置救援人员所挖竖井救援人员所挖
33、竖井图4-2竖井横挖救援示意图4.3.6 高空救援当人员被困于一定高度的建筑物中,没有可直接抵达地面的通道,不能自行撤离。救援重点是建立被困者与地面的运送通道。高空救援通常采用消防云梯进行营救,当现场没有装备或场地受限不能使用大型装备时采用制式器材与就便器材相结合的方式实施营救。在营救时,救援人员分别位于被困者处和地面,将幸存者固定于船形担架上,将绳索一头固定于上面的稳定点,另一头固定于地面的稳定点,将绳索张紧。将担架的两头用绳索固定,分别由上面和下面的救援人员牵引,双方配合将船形担架平稳地下降至地面。4.3.7 简易医疗救助简易医疗救助是指消防部队在实施生命救助的过程中,对幸存者所采取的一种
34、简要医疗处置方法15。在地震灾害中,由于幸存者大部分身体受到伤害或是长时间没有能量补给,因此合理采取医疗救助技术对提升救援成功率会产生重要影响。在医疗救助过程中的一些常用基本做法是:对刚从黑暗中露出表面的幸存者,应将其眼睛蒙上,避免强光刺激;及时清除幸存者口、鼻内的泥土,保证其呼吸畅通;要确定被困者的上身部位,对需要长时间才能救出的幸存者,要通过引流、吊降、投掷等方法给被困人员补给少量的矿泉水、牛奶、葡萄糖等营养物品,按50毫升、100毫升、200毫升的剂量服用,避免过量饮用造成肾衰竭;如被埋压人员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在可能的条件下应给服用急救药,以缓解病情,提高生还的机率;要了解幸存者身体
35、的伤害状况,科学搬运。地震幸存者大多是腿部受伤,应该用止血带绑在被压肢体的上部,抑制毒素上行。如果是脊柱受伤,千万不能盲目采用背、抱等简易的救人方法进行运送,一定要让伤员平卧,保持身体躯干不受压,用担架运送。在运送时伤员的头部向后,脚部向前,以便于后面的救援人员随时观察伤员的情况。表4-3 各救援方法的适用条件救援方法适用条件多点支撑对有倒塌危险的建筑结构进行支撑和加固起重顶撑被困人员压埋不深和压埋物可以被托起的情况破拆切割对金属破拆、木材破拆、混凝土构件破拆和和砖墙破拆等吊升下挖这主要在幸存者身体被大型建筑构件压住时竖井横挖在幸存者身体被大型建筑构件压住时且救援现场无大型吊车时使用高空救援当
36、人员被困于一定高度的建筑物中,没有可直接抵达地面的通道,不能自行撤离简易医疗救助当对人员进行救助和救出时4.4 战勤保障技术4.4.1 人员器材保障地震应急现场的后勤,主要承担现场指挥部的食、宿、供水、供电和交通和装备器材的保障任务,其中大量的工作是伙食保障, 这就要求后勤人员要通盘考虑,抓住重点,攻克难点。地震发生后,余震连连,生意人都逃离现场,商店关门,主副食就地采购不到,全城供水供电等管网都遭受破坏,断水断电;再加上高温多雨的天气,应急现场后勤保障的困难可想而知。救援人员每天都会进行人员的搜索,而且救援人员的体力消耗巨大,如果没有经行适当的休息,则会使救援人员在第二天的救援中无法再次进行
37、人员的搜索。所以,救援现场的指挥员,应该安排救援人员轮流休息,保证接下来的救援质量。在保证完人员的精力后,应该对救援器材经行保障。装备器材每天都会经行长时间的作业,对器材装备会造成很大的损伤,有可能会使装备器材无法正常的使用。其次,是通信器材的保障,在经行一天的搜索救援后,对讲机处于长时间工作状态,使电池的使用时间过长而无法保证对讲机的正常使用。4.4.2 救援现场通信保障在地震救援过程中,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现场通信联络不畅,严重影响救援效率。比如常常出现某些短缺器材装备需要调用,往往需要经过长距离跋涉与另外一个现场进行面对面的传达信息、调用器材;作战区域之间无法进行指挥通信等现象,救援部
38、队宜分别配置一定数量的车载式和便携式卫星电话;国家六个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宜分别配置2套具备电话、数据及图文传输功能的便携式卫星通信终端,保证构建部局、战区及总队的指挥命令传输网,解决长距离话音通信和指挥命令下达的问题。消防部队在救援现场可以构建以通信指挥车辆为载体,集成各类应急通信装备,实现在灾害现场的通信组网、指挥调度、情报信息支持等应急机动指挥通信功能,解决现场众多通信装备的管理控制、救援部队的指挥等问题。5 结论在查阅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地震中被困人员救援技术经行了研究。在研究现有的救援技术的基础上,认为现有的救援方法没有更新,救援器材需要创新。对现有的救援技术进行研究,使更多的救援
39、人员熟悉救援技术,保障救援的成功率。通过以上的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所有的救援方法都有不适合使用的场所,有些救援技术受到器材和场地的限制。(2)现有的救援技术在地震现场完全可行。通过对地震灾害被困人员应急救援技术研究发现,现有的救援器材设备需要改进,应该重量轻、体积小、便于携带,任何环境下的高可视性,操作简便、易学、易用。对于地震中被困人员的搜索,需要开发新的搜索救援技术装备,如可以穿透障碍的非视频设备、可探测移动电话信号的设备、遥控飞行探测器等。救援人员使用的通信设备需要加强,不但要小巧、便携,而且还应该满足在严酷的条件下使用,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综上所述, 中国的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通过对地震灾害中被困人员的救援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购物广场项目概述
- 省赛模拟考试(四)(共100题)
- (二)设备类(4)填空题
- 2024年胶枪热熔胶项目建议书
- 客户满意度调查合同(2024年版)
- 临时养老护理员员工合同
- 2024年矿业测量仪器项目合作计划书
- 购物广场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 2023年徐州市教育局直属事业单位选调笔试真题
- 建设工程施工量合同书(30篇)
- 2022小说精读批注海明威小说《一天的等待》附阅读试题答案解析
- 四肢骨折及相关护理课件
- 二、逻辑门 课件(17张幻灯片)
- 一年级家访记录表(常用)
- 新媒体背景下的舆情引导和危机应对专题培训课件
- 反邪教知识竞赛试题题库
- TCVN-2622-越南建筑防火规范(中文版)
- DIN30213德标法兰翻译
- 急救药物应用以及护理要点
- 新型柔性电子用聚酰亚胺膜材料项目环境报告表
- 专栏:我国各地民居与地理环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