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B“轻声细语”指的是降低声
2、音的音调C敲锣时锣面振动的幅度越大,音调越高D敲锣时锣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山的“倒影” B日食C汽车观后镜 D水中“折”笔3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物体距凸透镜3Ocm 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清晰可得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4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是由于操作不正确造成的B测量中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无关C测量时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D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将能够完全消除误差5下列
3、图象与描述的物理量间的关系,对应错误的是A甲图晶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B乙图液体沸腾前后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C丙图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D丁图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6下列各图中的物理现象属于凝华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薄雾飘渺C秋天霜打枝头D冬天冰雕渐小7在平静的湖面上,上午当太阳缓慢升起时,太阳光在水面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将( )A逐渐变大B不变C逐渐变小D有时变大有时变小8以下研究方法与“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方法相同的是()A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B通过蜡烛火焰晃动的情况来判断声音是否可以传递能量C研究声音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控制钢尺长
4、度不变D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9某实验室的一只水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如果把这只温度计放入一个盛有冰、水混合物容器中,则以下关于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后,温度计内水银的质量、体积和密度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质量变大,体积变大,密度变小B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变大C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D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10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会变大C移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能得到蜡烛A的像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
5、置不变,无论怎样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蜡烛B始终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11如图关于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正确的是ABCD12关于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C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D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二、填空题13一位同学身高1.72米,站在平面镜前3米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米,像高_米,他向平面镜走近了0.5米,人和像之间的距离为_米,像的大小将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4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鱖鱼肥,“是唐代张志和描写湖州境内西苕溪美景的词句如图所示的是
6、一只白鹭平行于水面飞行的画面,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白鹭的倒影是由于_形成的15如图是小明用笛子和二胡奏出的声音经过同一个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图。关于这两个声音,你的认识是:音调较高的是_发出的,响度大的是_发出的。16竖直放置的平面镜高2米,宽1米,小明身高1.6米,站立于镜子正前方1米处,他在镜中的像与人距离为_米,像高_m,若他远离平面镜10m后,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将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三、实验题17(8分)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1)他首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2)他依次改变蜡烛
7、的位置,并移动光屏直到出现清晰的像,记录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12345物距/cm5040302421.4像距/cm21.424304050像的变化逐渐变大 (3)由图表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4)第2次实验在光屏所成的像是倒立、_的实像,生活中应用了凸透镜这一成像规律的是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18(8分)小明的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的两个圆柱形纸质套筒做“探究小孔成像规律”的实验,观察到像的大小不同,亮度也不同。(1)关于像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提出以下猜想:猜想1: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猜想2:与小孔的形状有关;猜想3:与小孔的大小有关;类比利用太阳光测凸透镜
8、焦距时,光屏丛焦点处远离诱镜过程中,光斑越大越暗的现象,可判断猜想1是_的。验证猜想2时,固定烛焰、纸简和半透明纸的位置,更换使用如图乙所示的三个小孔进行实验,分别观察比较所成像的亮度,他们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_为验证猜想3,固定烛焰、小孔和光屏位置,只改变圆孔直径,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圆孔的直径/mm小于1.01.01.52.02.54.0像的清晰度清晰清晰清晰清晰较模糊模糊像的明亮程度逐渐变亮实验现象表明:在小孔成像清晰时_。(2)实验小组对成像情况作进一步探究,固定烛焰、纸筒和半透明纸,位置如图甲所示。如图丙,在纸筒底部开孔。在中心开个小孔,半透明纸上观察到一个像:开四个相同小孔,半透明纸上
9、观察到_个。若在中心开一个大孔,并在大孔处放一合适的凸透镜,恰能在半透明纸看到一个清晰的像,则此像是_(放大/缩小)的倒立的实像。19(8分)小强同学在食堂发现一个底面积为10cm2的长方体木块,他与同学想测量其密度。(1)用刻度尺测出木块高如图甲所示,则木块高为_cm,体积为_cm3;(2)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托盘天平,调节平衡时,先_,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_;(3)称量小木块质量的过程中,发现分度盘的指针如图所示,应该_;(4)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木块质量为_g,密度为_kg/m3;(5)小强与同学借用食堂的磅秤,称出一个用这种木块做成的餐桌的
10、质量为11.2kg,则该餐桌的体积为_m3。四、作图题20(8分)在图中的方框内填入合适的透镜。21(8分)根据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在图中的方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_)五、计算题22(10分)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80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m才能停下。问:(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为多少m/s?(2)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若司机酒后仍按原速行驶,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23(12分)质量为20g的玻璃瓶中装有100cm3冰块,待冰全部熔化后,将一体积为30cm3
11、的空心金属球放入瓶中,发现球沉入水底,水面恰好上升到与瓶口齐平,测得此时瓶的总质量为170g。(冰=0.9g/cm3)(1)求冰全部熔化后水的质量;(2)求空瓶的容积;(3)若金属球空心部分的体积占球总体积的,求该金属的密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详解】A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传播介质和温度有关,故A错误;B轻声细语是指降低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CD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有关;则锣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故C错误,D正确。故选D。2、B【详解】A水中倒影,是利用了光的反射,不符合题意;B日食的形成,是利用光沿直线播形成的现象,符合题意;C汽车观后镜,是利用了光的反射,不符合
12、题意;D水中“折”笔,是利用了光的折射,不符合题意故选B3、A【详解】从图中光屏上最小、最亮的光斑到透镜的距离就是焦距f=10cm;当物体距凸透镜30cm 时,物距u=30cm2f,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此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符合题意4、C【分析】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的减小误差;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灭误差。【详解】A由于操作方法不正确造成错误,而不
13、是误差,则A错误;B误差的产生是与测量的人和测量的仪器的精密程度有关,测量工具越精密,误差就可以更小,则B错误;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则C正确;D所谓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将能减小误差,但不能完全消除误差,则D错误。5、B【分析】先确定图象中两个物理量的关系,再看图象中所反应的这两个物理量的关系与这个关系是否对应,由此分析即可【详解】由晶体的熔化规律知道,晶体在熔化前温度升高,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熔化后吸热温度升高,所以,晶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与甲图像对应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由汽化的特点知道,液体沸腾前,吸
14、收热量,温度升高,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汽化结束后,继续吸热,温度继续上升,而图乙表示的此过程是温度降低、不变、降低,与液体沸腾前后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对应错误,故B符合题意;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一定值,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与图像丙对应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物质的质量m与物体的体积V成正比,即m-V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图象丁与物体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关系对应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6、C【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详解】A冰雪消融,是固态冰变为液态水的过
15、程,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B错误;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C正确;D冰雕消瘦,是因为固态冰直接变成了气态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故D错误。故选C。7、A【详解】太阳光射到水面会发生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如图所示:在太阳升起的过程中,太阳光与水面的夹角逐渐变大,入射角1变小,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2变小,反射光线和水面的夹角3变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变小,折射角也变小,折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4变大,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等于3+4所以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变大。故选A。8、
16、C【详解】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时采用的控制变量法;A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采用的是分类法,故A不符合题意;B通过蜡烛火焰晃动的情况来判断声音是否可以传递能量采用的是转换法,故B不符合题意;C研究声音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控制钢尺长度不变,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C符合题意;D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采用的是模型法,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9、C【解析】水银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由图可知,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1,即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在10上面第8个小格,即当时示数为18;如果把这只温度计放入一个盛有冰、水混合物容器中,温度计的示
17、数下降;在温度计示数下降的过程中,水银的体积在变小,质量是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由此可知,质量与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无关,所以水银的质量不变,密度是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虽然水银的质量不变,但由于水银的体积变小了,所以水银的密度变大了;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10、A【详解】A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最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故A正确;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根据物像大小相等,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故B错误;C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
18、虚像,所以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不能发现光屏上能成正立的像,故C错误D如果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玻璃板前后移动,则像距物距不相等,所以会发现B始终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故D错误11、A【详解】A玻璃泡全部进入被测液体,并且没有与容器底或容器壁接触;且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符合温度计的使用规则,故A正确;B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故B错误;C温度计没有竖直放置,故C错误;D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的液柱上表面相平,故D错误。12、A【详解】A白光通过三棱镜时,因为不同颜色的光通过玻璃时偏折的角度不同,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故A正确;B验钞机利用
19、紫外线可使荧光物质发光来辨别钞票真伪,故B错误;C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是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D望远镜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13、3 1.72 5 不变 【详解】12人位于平面镜前3m处,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所以人的像到平面镜距离是3m;人高1.72m,根据物像大小相等,所以像高1.72m;34他向镜面走近0.5米,人和像到平面镜距离都为3m0.5m=2.5m,人和像的距离为2.5m+2.5m=5m,人向镜面走近,人大小不变,像大小不变。14、静止 光的反射 【详解】1一个白鹭正平行于水面飞行
20、,白鹭所成的像相对于水面是对称的,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像与白鹭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故是静止的;2看到白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反射形成的虚像【点睛】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15、笛子 笛子 【详解】1频率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物体振动的越快,频率越大。观察图形,相同时间内,笛子的振动频率大,所以音调高。2振幅是指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它决定了声音的响度。笛子的振幅大,声音的响度大。16、2 1.6 不变 【解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
21、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详解】平面镜成像时物距等于像距,小明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此时像距也为1m,则他在镜中的像与本人距离为1m+1m=2m;因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大小相同,所以身高为1.6m的小明同学,则他在镜中的像大小不变,高度仍为1.6m;他远离平面镜10m后,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始终与本人大小相同,故大小将不变。三、实验题17、同一高度上 15 缩小 照相机 【详解】(1)1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使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3)2当物距和像距都等于二倍焦距时,此时呈倒立等大的实像,由数据可知,二倍焦距等于30cm
22、,所以焦距等于15cm。 (4)34第二次实验中,物距大于像距,且能成清晰的像,照相机应用的就是这一原理,成倒立缩小的实像。18、正确 没有控制小孔的大小相等 小孔越大亮度越亮 4 缩小 【分析】考查探究小孔成像规律实验【详解】(1)1根据题意知道,当光屏从焦点处远离透镜过程中,出现光斑越大越暗的现象,则说明像的亮度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故可判断猜想1是正确的。2要探究像的亮度与小孔的形状的关系,则需要控制孔的大小不变,只改变形状,而图乙中即改变了孔的形状,没有改变孔的大小,所以,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控制小孔的大小相等。3分析表格的实验数据知道:在小孔成像清晰时,小孔越大,像的明亮程度
23、越亮。(2)4在中心开个小孔,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半透明纸上观察到一个像;开四个相同小孔,同样道理,也可以根据光的直线传播,作出四个实像,类似于太阳底下的大树在地上出现的许多光斑。5若在中心开一个大孔,并在大孔处放一合适的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图甲位置光屏到透镜的距离小于光源到透镜的距离,此时恰能成清晰的像,根据透镜的成像原理:当物距大于2f时,物距u大于像距v,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19、2.50 25 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中线处 减少砝码,再拨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 14 0.56103 210-2。 【详解】(1)12如图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则木块高为2.50cm,体积为(2)34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线处。(3)5称量小木块质量的过程中,发现分度盘的指针如图所示,表示所放砝码质量大于物体质量,应该减少砝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物流企业市场调研与分析合同3篇
- 娱乐行业安全工作总结制药行业安全工作总结
-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语文学习态度
- 电子产品客服工作总结
- 网页设计美工工作总结
- 音乐行业演出场地卫生消毒计划
- 二零二五年度钢结构建筑拆除与安装一体化合同
- 2025版消防安全设施安装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节能设备销售、安装、能效评估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珍贵树木销售合作协议3篇
- 2025年1月浙江高考英语听力试题真题完整版(含答案+文本+MP3)
- 《人工智能发展史》课件
- 《UL线材培训资识》课件
- 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口算题(可直接打印A4)
- 《精密板料矫平机 第1部分:型式和基本参数》
- 舞蹈课家长会
- 自来水质量提升技术方案
- 工业自动化生产线操作手册
- 房地产销售任务及激励制度
- 2024年内蒙古中考语文试卷五套合卷附答案
- 并购指南(如何发现好公司)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