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梅县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地球附近物体受到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B重力的方向是垂直水平地面向下的Cg=10N/kg,表示1kg=10ND悬浮在高空中的热气球不受地球的重力2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A凸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

2、D凹透镜3如图所示,表示的是甲乙两物体路程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可知,两物体速度大小( )Av甲v乙Bv甲v乙Cv甲=v乙D无法确定4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照物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照物是运动的,那么以丙物体为参照物,乙物体是()A可能运动B一定运动C可能静止D以上结论都可成立5小明用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做成像规律实验,记录了光屏上成清晰像时的四组数据(如表),其中明显错误的一组是( )组别甲乙丙丁物距(厘米)10152030像距(厘米)40302015A甲B乙C丙D丁6下列做法可以减慢蒸发的是()A用干手器将手烘干B将地上的积水向四周扫开C把装有酒精的瓶子的瓶盖拧紧D将湿衣服放在通风处晾干

3、7夏天,小刚同学买回一只西瓜,吃了一部分后将剩余部分保存起来,下列措施不能有效防止水份蒸发的是()A将西瓜放入冰箱中B把西瓜放入高压锅内封存C用保鲜膜将西瓜包好D将西瓜切成小块后存放8小军朗读课文时声音太小.离他较远的同学听不清楚.老师请他声音再大一点这里的“声音大一点”指的是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二、多选题9小明同学在家发现妈妈洗完衣服后总是将衣服充分展开放在阳光下或通风处晾晒,结合物理课上学过的知识,提出了“液体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并作出如下猜想: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有关;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有关;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为了验证自己的

4、猜想,小明设计了如下的实验,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相同的水,进行实验探究,关于探究过程正确的是()AA、B对比,可以探究猜想BA、C对比,可以探究精想CB、C对比,可以探究猜想D四组实验中蒸发最慢的是A10是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A05s,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大B015s,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等C1020s,乙车处于静止状态D当t=25s时,甲、乙两车相距20m三、填空题11物理上常用“频闪照相”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a)是照相机记录跑步者甲、乙两次跑步时的频闪照片,已知照片曝光时间间隔一定,由此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a)的两次记录中,_(

5、选填“甲”或“乙”,下同)跑步的平均速度大;(2)图(b)中的图象描述的是_的运动;(3)若跑步路程6km用时20min,则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m/s;(4)如图(c)所示是跑步者用随身携带手机APP软件记录的“配速”(配速定义:通过每公里路程所需要的时间)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在t1、t2和t3三个时刻中,运动得最快的时刻是_,理由是_。12小慧家的摆钟走快了点,小慧请邻居张师傅帮忙修理;张师傅将摆锤下面的螺母拧了几下,把摆锤往_(填“上”或“下”)调一点,摆钟走时就准了。13如图为小明用华为手机APP软件记录自己某一次步行的数据截图,分析该图可知:他本次步行时间为_h,通过的路程为_,

6、每走一步的平均长度为_m。1500总步数:步100步频:步/分钟4.80时速:千米/小时90消耗:大卡14如图甲温度计的示数为_;如图乙物体的长度是_mm;如图丙是记录某同学上体育课时跑完1500m的时间为_s。15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读数情况如图A所示,其中_同学读数方法正确,量筒中液体体积为_ mL。丙同学称量物体质量如图B所示,明显的操作错误是:_(写出一条即可)。16光在真空中沿_传播,其传播速度为:_m/s,这个速度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光在水中的速度。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光线与平面镜成45角入射,请完成图中的光路。(_)18请在图中作出入射

7、光线。(_)19(10分)小明、小华和小红在课堂上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结果小明、小华测得的水的沸点都是100,唯有小红误将盐水倒入烧杯中加热,她测得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时间/min012345678温度/88919497100103103103103(1)小红烧杯中的盐水沸腾时,其沸点为103,物理老师认为小红的实验很有意义,还可以继续深入研究。请你提出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_。(2)下列图像中,能反映小红的实验中盐水在加热时沸腾过程的是_。ABC D (3)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并绘制

8、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像。分析图乙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可能的原因是_(写出一个即可)。(4)小明在第9分钟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有一段时间水依然在沸腾。如图乙所示,这段时间内烧杯底部的温度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杯内水的温度。五、计算题20(6分)如图所示,R1的电阻为20,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3A,电流表A1的示数为 1A。求:(1)电源电压;(2)电阻R2的阻值。21(6分)小兰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小红同学在铁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根铁管,小兰同学先后听到两次响声,其时间相差0.7s,试计算铁管的长度。(声音在铁中速度为5100m/s,在

9、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详解】A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产生的,但重力不是地球的吸引力,故A错误;B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相对于水平面是垂直向下的,故B正确;Cg=10N/kg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10N,但1kg不等于10N,故C错误;D悬浮在高空中的热气球受到重力的作用,故D错误2、D【详解】由于地面上的光斑比眼镜的面积大,故眼镜对光起到了发散的作用,所以这个眼镜是凹透镜3、A【详解】由图象可知,当甲、乙两物体所用时间相同时,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根据速度公式:可得:时间一定时,速度和路程成正比,故v甲 v乙 ,所以A符合题意,B、 C、D

10、、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4、B【详解】甲以乙为参照物时静止的,说明甲与乙的运动的状态时完全相同的,就是通常所说的相对静止;当以丙为参照物时,甲是运动的,那么与甲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乙,选择丙为参照物时的运动状态时相同的,即以丙为参照物乙也是运动的。故选B。5、A【详解】由题意可知,在光屏上得到实像,这说明uf,又因为此透镜的焦距为10cm,所以要在光屏上得实像,则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应是大于10厘米,故甲错误。故选A。【点睛】6、C【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要减慢蒸发可以降低液体的温度,减小液体的表面积,减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详解

11、】A用干手器将手烘干,是通过提高了液体的温度和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加快了蒸发,故A项不符合题意;B将地上的积水向四周扫开,是通过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B项不符合题意;C把装有酒精的瓶子的瓶盖拧紧,是通过减小了液体暴露在空气中的表面积,同时减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来减慢液体蒸发的,故C项符合题意;D将湿衣服放在通风处晾干,是通过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来加快液体的蒸发,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7、D【详解】A将西瓜放入冰箱中,降低了西瓜的温度,所以能有效的防止水分蒸发,故A不符合题意;BC把西瓜放入高压锅内封存和用保鲜膜将西瓜包好都是减小液体表面积,由于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

12、,所以能有效防止水分蒸发,故B、C均不符合题意;D将西瓜切成小块后存放,增大了液体表面积,会加快水分的蒸发,故D符合题意。故选D。8、B【详解】老师说声音大一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听的更为清楚,增大声音的响度故选B二、多选题9、BD【详解】A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看出水的温度、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都相同,只有水的表面积不同,所以可验证猜想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有关,故A错误;B通过A、C两图的对比,可以看出水的表面积、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都相同,只有水的温度不同,所以可验证猜想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有关,故B正确;C观察B、C两图可以看出,水的表面积、水的温度均不同,不符合控制变量法

13、的要求,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故C错误;D观察四幅图可以看出,B、C、D与图A相比,要么增大了表面积,要么提高了温度,要么加快了空气流动,因此,它们的蒸发速度都比A要快,即四组实验中蒸发最慢的是A,故D正确。故选BD。10、BCD【详解】A在s-t图像中,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速度的快慢,从图中可以看出05s内,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小,故A不符合题意;B从图中可以看出:015s,甲乙两车的路程相等,所用时间相等,由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等,故B符合题意;C从图中可以看出:1020s,乙车的路程没有改变,所以乙车处于静止状态,故C符合题意;D当时,甲在处,乙在处,所以两车相距

14、,故D符合题意。故选BCD。三、填空题11、乙 甲 5 t2; 运动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最少 【详解】(1)1相同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越远,速度越大;移动相同的路程,用时短的速度越大,甲和乙的路程相同,甲所用时间长,故乙的平均速度大;(2)2乙在相同时间内移动的路程不相同,是变速运动,故图(b)描述的是甲的运动;(3)3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5m/s;(4) 45运动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越少,速度越大,由图像可知,t2时刻运动所用的时间最少,因此运动得最快的时刻是t2。12、下【分析】单摆运动的近似周期公式为,根据此公式分析作答。【详解】因为摆的摆动周期与摆的长度有关,并且长度越长,周期越

15、长,所以如果小慧家的摆钟走快了,应该把钟摆调长一些,即把摆锤往下调一点,摆钟走时就准了。13、0.25 1.2 0.8 【详解】1有题中表格数据可知步行时间为;2由题意可知;3平均每步的长度为。14、42 25.0 337.5 【详解】1由图知,温度计上10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2,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2;液柱最高处在0以上,所以显示的温度高于0,为42。2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1.00cm对齐,右侧在3.5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3.50cm1.00cm=2.50cm=25.0m

16、m3由图丙所示秒表可知,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5.5到6之间,分针示数是5min,大盘分度值是0.1s,大盘示数是37.5s,则秒表示数是5min+37.5s5min37.5s337.5s15、乙 59 手拿砝码(物体砝码放反了) 【详解】12甲、乙、丙只有乙同学视线和液柱的凹形底面相平,是正确的;量筒的分度值是1ml,液体的体积是59ml;3据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可知,此图中的错误有手拿砝码;砝码应用镊子夹取,所以错误是用手放砝码;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所以错误是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16、直线 3108 大于 【详解】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23光在

17、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是3.0108m/s,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详解】由图可知,入射光线垂直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同时斜射到平面镜上,与平面镜夹角为45,则其入射角为90-45=45,反射角也为45,则反射光线于主光轴平行,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再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作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18、【分析】要作出入射光线,必须知道对于凸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详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如图所示:19、水的沸点与含盐量的多少有什么关系 D 水的质量较大 高于 【详解】(1)1盐水的沸点是103,比普通水的沸点高出3,因水中含有盐的成份,那么可以考虑盐的含量增加或减小时,水的沸点又如何,可提出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水的沸点与含盐量的多少有什么关系;(2)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流动,盐水的温度在升高,当到了103后,温度不再变化,故选D;(3)3分析图乙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可能的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