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目标【基础目标】我能借助课下注释或查阅字典,疏通文意;我能够以卡片或表格的形式归纳整理重点实词与虚词的含义与用法。【拓展目标】把握“四端”之说的含义,并梳理孟子的论证思路,体会其思辨艺术。【挑战目标】我能联系历史或实际,谈谈自己对于“四端”的看法。皆有不忍人之心人小子向学圣贤道 为人皆有不忍心1走近圣贤之人课堂导入品读经典,点亮人生。前面我们领悟了论语的谆谆教诲,懂得了大学之道的三纲、八目 。 今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孟子的思想。齐读孟子语录, 这些耳熟能详的文字,字字珠玑,读来荡气回肠、振聋发聩。孟子语录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
2、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民贵君轻不愧亚圣,性善气正真乃完人。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_。孟子上承孔子、子思之学“受业於子思(孔子之孙)之门人”。孟子最早提出“_”思想,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他到各国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仁、义”为中心的“_”“_”。由于
3、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激烈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所以均未被统治者所采纳。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遂成孟子。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_”。孔孟仁政民贵君轻亚圣课前预习王道孟子其人课前预习孟子思想哲学思想性善论:“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政治思想仁政论:保民而王民贵君轻2理解圣贤之意活动一:解题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狠心对待别人指怜爱别人的心。活动二:释义【活动内容】请自由诵读文本一遍,借助课下注释或字典,翻译文本内容。【活动要求】(1)标记重点、值得记忆的词汇(实词或虚词)/句式。(2)标记不懂的词汇或句子。活动二:释义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
4、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狠心对待那么、就怜爱别人于代天下用施行治理运转语气表停顿古:的原因今:表因果所以的原因所+以:用来的人/事/物说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恶/其声而然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假如、如果zh忽然、突然ch t幼儿、儿童惊骇、恐惧哀痛、怜悯(别人的不幸)纳结交yo求取古代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合而称“乡党”同乡w他的这样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音节_判断句:非也_w对自身的不善感到羞耻对他人
5、的不善感到憎恶谦逊推让正确错误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_萌芽、发端_四肢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伤害语气助词连用,加强语气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如同、好像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所有、一切燃好像流通泉水涌出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如果安定天下名作动足以:足够用来3研读圣贤之道品味论辩艺术活动一:读懂思想内涵【活动内容】重新阅读文章,思考“人皆有不忍之心”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
6、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渗入、渗透)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告子上活动二:梳理论证思路 孟子以雄辩著称,请结合本文,拆解出文本背后的逻辑关系,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活动要求】(1)自由诵读一遍文章,用“/”划分层次,概括层意。(2)小组讨论,本文是如何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展开论证的。 首先,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论点;接着,孟子举先王之例论证“不忍人之心”对治理天下的重要性。然后又举孺子入井的例子,进一步推演思想,阐述“不忍人之心”的具体表现为“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7、,并将其与“仁、义、礼、智”相配论述,最后通过比喻论证、假设论证、对比论证指出扩充“四端”的重要性。提出论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论证过程先王有仁心行仁政治天下运转于掌上举例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孺子将入井四心排比犹其有四体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比喻论证人有“四端”仁义礼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扩充“四端”足以保四海不足事父母假设论证对比论证四端的重要性 “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 “敢问何谓浩然之 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 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 馁矣。我故曰
8、,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 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 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何谓知言?” 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 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宰我、子贡善为说 辞,冉牛、闵子、颜渊善言德行;孔子兼之,曰:我于辞命,则不能也。4解读现实意义 本课虽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辉,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有些语句在新的时代
9、下可从新的角度做出辨析或阐释。 请从本文所提到的“四心”中,任选一个,自选角度,自定立意,结合现实经验,阐述你的认识思考。【要求】字数200250字,不可少也不可多; 合理运用素材,有逻辑地论证观点。 3、小组选择最佳片段5思想对比【课程小结】请梳理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核心概念、主要观点,并说说这些观点有何共同之处。课文核心概念主要观点观点的共同之处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仁、君子提倡仁、义、礼、恕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等“大人之学”的终极目标是“三纲”,途径是“八目”不忍人之心、四心、四端等人生来都有善良的本性都主张修身养性,提高个人道德修养【课程小结】比较论语孟子的语言说
10、理、形式、风格,完成下面的表格。比较论语孟子语言说理 形式风格 明白晓畅、简练精警而又灵活巧妙的论说方式;善用比喻、寓言说理;语录体,孔子语录或孔子和弟子谈话记录,没有时间先后顺序和共同的主题,离说理散文有一定的距离 多为口语,通俗易懂,言简意赅、深入浅出,一般只陈述自己的观点,而不加以充分论证;对话论辩体散文集,虽留有语录体的痕迹,但篇幅加长、议论增多,围绕着一定的中心,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具备了说理散文的典型特征文辞犀利、气势磅礴、感情强烈言简意赅、含蓄隽永6课后作业课后探究【合作探究】重温孟子的论证推理过程,和小组成员讨论孟子这些论断是否有充分的合理性? 1.见孺子将入于井而有怵惕之心只
11、能说明人有恻隐之心,不能证明人有其他三心。 2.论证一个推断是否正确不应举符合的例子论证成立,而应寻找反例。一个孩子掉进井里大多数人会感到怵惕恻隐,假如快要掉进井里的是一个臭名昭著、大家厌恶至极、人人得而诛之的人物,那么又有多少人会产生同样强烈的恻隐之情呢?恐怕未必会有多少吧。所以“不忍人之心”有无要从主客观两个角度看,要看对象。祥林嫂的苦难不能激发鲁镇上人的“不忍人之心”,所以“不忍人之心”还取决于社会环境。 3.人伦在差序,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中,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只能对身处(或即将身处)险境的陌生人、没有仇恨的熟人、无辜的孩子产生强烈的恻隐之情,而对有矛盾、仇恨的熟人则要相对冷漠。换言之
12、,人的恻隐之心是分对象的、有场合差别的。对前者完全可以产生强烈的恻隐之情;而对后者,强烈的怨气、仇恨已经抵消了相当部分的同情,从而转为心理上的冷漠、行动上的不作为。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体验到两种完全不同的强烈情感,做出完全不同的举动。所以人性是复杂的。观点二:有合理性。理由: 1.人性本善或者本恶到底哪个正确是无法证明的,因为这不是事实判断,这是价值判断。但我们可以思考孟子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目的”是什么? 2.孟子曾说: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议论别人的不善之处,由此引起的后患该怎么办呢?)如果人的本性是恶的,那么人做了坏事是否视其为理所应当。所以孟子提出性善的目的是想要用道德激励来防止罪恶。 3.我们还可以思考孟子言论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讲给谁听的?整个时代都在崇尚军事武力,百姓是“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孟子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希望诸侯“发施仁政”,用“不忍人之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地产代销的合同
- 安装合同与买卖合同
- 国产医疗器械委托申报合同书
- 专业演出活动策划及执行合同书
- 房屋建筑施工合同书
- 材料合同价格补充协议
- 物流长途运输司机劳动合同书
- 产品销售合同协议书
- 企业文化建设与价值观塑造方案
- 店铺承包转让合同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方案
- 【9语一模】2025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九年级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 振动理论习题答案
- GB/T 10810.1-2025眼镜镜片第1部分:单焦和多焦
- 做最勇敢的自己
- 手术部位标识国家标准(2023版)
- 明渠均匀流计算公式
- 医疗护理品管圈QCC成果汇报之提高住院病人健康宣教的知晓率(问题解决型)
- 企业标准化管理手册(完整版)
- 220kV变电站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 幼儿园膳食管理—食品安全检查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