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保护调研报告_第1页
古村落保护调研报告_第2页
古村落保护调研报告_第3页
古村落保护调研报告_第4页
古村落保护调研报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村落保护调研报告解决古村落产权困扰,建立和完善古村建设开发的管理工 作机制产权问题是古村落保护困扰已久的难题。目前不少古村成为 空心村,保护、修缮工作难以开展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古村中 大部分老建筑都属于私人所有,修缮所需大量资金,村民自己没 有承担能力,同时也缺乏对老建筑进行保护和维修的动力,但如 果是由政府投入进行修缮,一方面古村落中大量的老建筑需要修 复,政府未必能承担大量的资金,而另一方面老建筑的所有权并 没有改变,用公共资源用于私人物业的修缮存在不合理,在现实 中很难开展。为解决古村落中的产权问题,部分古镇古村落的保护开发中 都倾向于采取通过收回老建筑的产权进行保护开发。统筹新村和

2、古村建设新村、古村统筹建设应首先明确定位新村和古村的不同功能 做好相互衔接,其中一个重要思路应该是“利用古村吸引游客,利 用新村完善的设施服务游客”,一方面要保护旧村的原生态的物 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旧村的历史文化价值,开发旅游特色 资源;另一方面是做好新村的规划、整治,为村民提供良好的居 住环境,并建设完善古村旅游服务的各项设施,如餐馆、旅店、 商品等,这些设施应大部分建在新村,避免在古村过度的建设而 破化古村的古朴氛围。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号角吹响了神 州大地,各项政策和措施纷纷出台。我们认为农村城市化建设的 精髓和关键在于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

3、务设施,不能片面 地理解为农村的拆旧建新,丝毫不保留农村的特点。我国很多农 村的城市化多为大拆大建,将原来很多富有乡村韵味及历史价值 的元素无形中抹杀,兴建了大量现代的建筑,使大部分村庄千篇 一律,没有了自己的特色和历史底蕴,这也是当今农村城市化建 设过程中的一大误区。完善的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农民生产生 活改善,传统文化保持活力的重要物质基础。现阶段我国大部分 村镇(乡村)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是城乡环境反差较大的一个重要表 现,同时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长期以来,由于一方面政府的相关 职能部门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没有一抓到底,很多村镇(乡村) 的基础设施建设处于管理真空状态;另一方面

4、对农村基础设施建 设的财政投入不足,以各种临时性的补助居多,而没有一个稳定、 持久的财政投入机制,致使我国村镇(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远远 较城市滞后,历史欠账较多,不能满足现代人日常生活的需要。 要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首要就是完善农村的基 础设施,主要包括道路、下水道、饮水工程、电网改造、网络通 信等方面。对古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应该以保护古村的整体风貌为前提, 改善居住环境。古村内的麻石巷道、红粉石巷道是古村建筑特色 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进行保护,切不可全部铺上水泥或大理石, 对部分破烂,凹凸不平的古巷道可进行平整,固定石块,清理杂 草碎石,完善路灯等照明设施;对排水系统的整治应维持

5、原状, 不进行上盖密封,以清理淤泥杂物、疏通渠道为主,以保留巷道 特色;对供电线、网络线、电视信号线等应尽量埋底铺设,避免 乱拉乱扯。新村的基础设施应按较高的标准进行建设,以满足村民日常 生活的需要及未来一段时间的需求。维持古村的整体风貌,对老建筑进行适当修缮,采取措施 活化结合股份合作式模式,对所有的古建筑进行详细的摸底调查 登记造册,详细了解古村内每栋老建筑的现状如权属、破损程度、 市场价值、需修缮的工作量、资金投入量等,在进行全面普查的 基础上联合有关文化部门,聘请专业的设计单位,制订老建筑的 详细修缮方案,一是在保留原有建筑风貌前提下,采取原来的特 色建筑材料和传统的建筑工艺,对老建筑

6、进行适当修葺和改装, 维持老建筑原来的古朴外观和建筑装饰;二是可根据老建筑的用 途,在尽量保留原有建筑结构和风格的前提下,大力改善内部的 生活设施,如厕所、水电、网络、照明等,满足现代日常生活、 办公的需要。古村内的老建筑长期空置,将不利于古村的保护和文化的传 承,因此除了对老建筑进行修缮外,还需结合古村的发展方向, 在完善老建筑内部现代设施的基础上,采取各种手段合理活化古 村内的老建筑。在古迹、古建筑活化方面,北京、香港都有许多值得借鉴的 例子。如北京皇家粮仓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色建筑,始建于明永 乐七年(1409 年),是目前全国仅有、规模最大、现状保护最完 好的皇家仓廒。历经600 年沧桑

7、,如今的“皇家粮仓”成为一座展 示文化与时尚的会所,承办新闻发布、庆典、论坛、年会、首映、 演出、酒会等商务活动。北京三里屯 1949 会所原是 1949 年北京 机电研究院在这里开设了一家红砖厂房的工厂,在荒弃多年后, 经过改造,成了中西合璧的酒吧及餐厅综合建筑,为人们提供了 一个闹中取静的休闲去处。皇家粮仓、1949 会所的做法对南社 古村古建筑的活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结合传统的风俗习惯,加强古村的文化建设 文化保护和建设是古村保护开发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原居 民逐渐迁出古村,古村的生活气息、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逐渐流 失,最终使古村变成一个只有历史建筑物,而没有软文化的空壳。 在马丘比丘

8、宪章中关于文物和历史遗产的保存和保护部分中提 出“城市的个性和特性取决于城市的体型结构和社会特征。因此 不仅要保存和维护好城市的历史遗址和古迹 ,而且还要继承一般 的文化传统。一切有价值的说明社会和民族特性的文物必须保护 起来。保护、恢复和重新使用现有历史遗址和古建筑必须同城市 建设过程结合起来,以保证这些文物具有经济意义并继续具有生 命力。”加强古村的文化建设一个重要的措施是要给传统文化注入 活水的源泉。为传统文化注入活水的源泉就是为了保留并延续原 生态的生活气息、风土人情、传统习俗,使其与现代文明适应, 在村镇(乡村)的不断建设、发展中传承下去,并散发出新的活力, 而不仅仅是保护和修缮其物质载体原来的古村落、老建筑, 否则将会陷落“有文物没文化”的尴尬。加强对古村周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