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医学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医学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医学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医学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医学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医学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PAGE 70 页医学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目录总论5项目概况5项目编制的依据8项目编制指导思想11项目编制的原则11研究范围12主要建设规模和内容121.7结论121.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3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14项目提出的背景142.3建设的必要性15建设地点和建设条件19建设地点19建设条件19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23建设规模23建设用地23建设内容2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6建筑方案27校区建设目标27建设指导思想27建筑方案29结构方案32总平面布置及公共辅助工程34总平面布置34竖向设计39道路交通及景观规划40

2、6.3公共配套设施44环境保护、消防及安全卫生57环境保护577.2消防60安全卫生62人民防空工程63节能及节水措施658.1节能658.2节水66项目建设管理67项目建设管理67招投标67项目组织机构69项目组织机构69人员编制69人才保障措施69项目建设进度70建设工期70项目建设进度70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72投资估算72资金筹措73贷款偿还分析73项目社会评价75项目对社会影响的分析75项目与所在地区互适性分析76社会风险分析77社会评价结论77研究结论79总论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医学院某某新校区工程项目扩建项目建设地点某某市某某县吴家营乡承办单位概况某某医学院某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某某省教

3、育厅某某医学院某某医学院创建于1933年,其前身为东陆大学医学专修科,后某某大学医学院是全国创建较早的37所医科院校之一年独立为某某医学院,1993年被某某省人民政府列为省属重点院校加快建设发展。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学院已成为某某省规模最大的高等医学教育、科研及医疗基地,已为国家输送各类高级医药卫生人才40000 余人。246 176 亩, 14.1 (未含已售职工住宅0.014 0.1 2005 1.4812%30%。13393所直属附3所临床学院(31 所非直属附属医院9 39 9 个法医实习2地。15 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3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7 个三级学科11 个省级医学13 个临床医

4、学研究室。某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某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前身系省立昆华高级护士助产学校,始建1936 2003 4 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3 系(临床医学系、口腔医学系、医学影像系、3 部(成教部、社会自然科学部、基础医学部、9 5 228 2005 年底,有全日制专科在校生2552 人,成人441 人。发展规划 两个重点,完成以某某新校区为主体的校园布局,实现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科建设成效显著、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明显提高的任务,构建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雏形。2015 为优化,形成较为合理的博士授权学科分布格局,实现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到2020年,建成西部地区省属高水平院校和在东南亚有较大影响的

5、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办学规模20101400011000(400人2600400 18.57%2.86%。学科建设1 1 1 24 6 12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 3 5 个,1 个;硕士点基本覆盖医学学科,加强理学学科硕士点建设,人文社会学学科硕士点有突破;建立研究生学院。专业建设管理学、法学等学科门类兼顾的专业格局。医学类及医学相关类在校70%30%。2010 年建成校级8 个,新增省级重点专业2 3 个,形成特色专业1 2 人才队伍建设201016:160%80%以上。14%80%20%30 70 200名。每年新增博士20名以上,引进优秀高层次学术带头人12名。项目编制的依据某某

6、省工程咨询中心接受委托,进行某某医学院某某校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编制的依据为:某某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某某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某某医200434号科学校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有关事项的批复(20031255号;(3)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200315771578号;(昆规地证20032222 0413 号;(200385号;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的审查意见(2003310号;(200543号;(200545号;(20051号;扩建工程建设项目用地的批复(20052号;(200463号;(200464号;某某市环境保护局关于某某医学院建设项目的复函(200432号;(200428号;某某省人民政府

7、专题会议纪要部分在昆高校建设规划汇(2005年10月21日,第41期某某省在某某高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纪要2005年5月16日;中共某某市委某某地区部分高校搬迁建设工作会议纪要(2005年4月20日;(一至四期20032004年;某某省教育厅某某省教育厅关于上报某某医学院某某医(云教200577 号;某某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审批单(办2005-8352号;某某医学院“十一五”建设发展规划普通高等学校建设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国家三部委建标 (试行教育部(2004)2 号文;项目总体规划方案;2015年(纲要;某某县县志和年鉴;某某县新城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中国

8、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编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法与参数(第二版(云教计200649号。项目编制指导思想合某某省某某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需要,增强前瞻性,经得起长期检验,定位科学明确,以教学为本,远近结合,设施完善,经济实用,环境幽雅,体现一流。项目编制的原则充分满足教学、科研、生活各项功能的需要,做到规模适宜,分区明确,功能齐全,实用方便,符合有关规范要求,保证教学、科研、生活高效有序。环境优美、舒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交融。注重高校校园文化特点的营造,延续学院历史文脉,同时空间景观和主体建筑要有现代气息。优化设计方案,节约建设投资,使可行性研究切实可靠。建筑物要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合理布局,充分利

9、用自然通风和采光,注意节约土地和节约能源,使建设投资经济有效。研究范围根据国家发改委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有关内容和要求,并在某某医学院提供的有关资料基础上,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对项目提出的背景、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规模及内容、总平面布置及公共设施、建设进度和组织管理、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论述、研究和计算,为项目的决策提供依据。主要建设规模和内容14000人所需的教学、科研、生活等条件,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教室、图书馆、实验科研用房、体育设施、校(系)418900m2。结论某某医学院某某新校区建设项目的地理位置及环境条件较学校某某新校区的需要。某某医学院某某新校区的建设是

10、加快某某省高等教育改革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学生规模人140002规划用地面积ha108.93折合 1633.96 亩3新建建筑面积m24189005建筑容积率0.456建筑密度%11.3指可建设用地范围内7绿地率%50.208停车位个2040工程总投资93647.38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3076.618169.759无形资产递延资产万元4213.44预备费5127.59建设期利息3060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项目提出的背景某某省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高层次人才缺乏,特别是少数民族 聚居地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十分困难,是制约某某省经济和社 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

11、强某某省高校办学实力,是实施国家西 212005 49 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04.91%12.65%7.74个百分点,提前实现但我省高等医学教育的规模和水平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及医疗卫 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滞后等问题。从总体情况来看,主要表现在:招 生数量尚不能满足全省医疗卫生队伍增长的需求,开办的专业也不能 覆盖我省医疗卫生事业各个方面。随着社会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增 长,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对医药卫生人才质和量的需求不断 提高,也对高等医学教育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提高质量提出了新的 要求。与此同时,为整合我省高等医学教育资源,优化办学格局,提高办学效益,省委、省政府做出了某某医学院

12、、某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统一建设某某新校区的重要决定。某某省人民政府已经批准某某医学1633.96件不足的现状,改善办学条件和环境,扩大办学能力,推动学院整体办学实力的增强。2.3 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的实施是全省医学类高校布局发展趋势及高校办学整体功能划分的需要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通知(2001212 号)一为“普通医学院校本专科和研究生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中等医学2005 年,医学本专科教育招生数达到52,中专医学教育招生数减少到 40%;到2015 年,医学本专科招生达到60%28%。2 4 所, 13 所,民办卫校1 学学科全部专业,并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

13、和博士学位授予权,为全省乃至全国医疗战线输送了大批合格医护人员,为确保全省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某某医学高2002 利于减少重复投资,实现我省医学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2)项目的实施是解决两校发展的“瓶颈”和提升医学院校办学实力的需要某某医学院生均土地面积仅为0.014亩,生均教学行政用房仅为与国家规定标准生均0.11亩生均18.94相差甚远某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舍面积2.4 万生均用地面积和生均用房面积远远达不到医学类高校办学标准。根据某某省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和某某医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到2010年,某某医学院某某新校区全日在校生将达到14000 人

14、。学院若不及时进行规划建设,不能扩大招生规模,就难以适应某某省经济社会发展对医学教育的需要,难以实现省委、省政府科教兴滇战略和让医学教育更好地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服务的需要,难以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两校统一征地建设新校区,有利于解决学校硬件不足的现状,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和环境,扩大办学能力,提升学校学科建设水平, 推动学校整体办学实力的增强和办学质量、效益的提高,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医疗卫生人才。项目的实施是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龄人口入学率还不到全国人口的一半。教育滞后,必然阻碍社会的 发展和进步。当前,无论是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教育,把教育摆 到优先发展的战略

15、地位,尤其是把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办学条件的 改善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我省又是全国地方病传染病种类最多、危害比较严重的地 区之一,面对ft负荷重,卫技人员需求量大、素质要求高。据某某卫生部门人才需 11000人, 某某省各类卫技人员占总人口的比例也落后于全国平均数,缺医少药 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还十 分突出。某某医学院担负着为全省各地培养、输送高级医疗卫生人才的重任,理应充分发挥潜力和优势,为我省医药卫生事业做出更大贡献。项目的实施是适应某某省医学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按照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

16、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的要求,为从根本上改变我省卫生技术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状况,依照“科教兴滇”和西部大开发的战2010县级医院医生本科化,省级医院(含部分地州医院)科主任研究生化的奋斗目标。2010 年全省总人口将达到 4688.8 万人,到 2010 年我省预计每年11000 余名卫生技术人员。某某医学院作为我省培养高层次医50%以上的本科生和绝大部分研究生的培养任务,每年本科及研究生招生数将超过3000不包括法医、劳动与社会保障等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针对全省高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不足,现有人员需要提高学历层次的现实情况,在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必须尽快调整我省医学教学的发展规

17、模和结构,以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建设地点和建设条件建设地点地点与地理位置某某医学院某某新校区校园位于某某市东南,属某某县吴家营乡500 1583公里,距南昆铁路南站 5 公里。雨花片区位于某某新城的东南,控制范围44.99平方公里,人口20 将建成开放性、综合性、生态性的大学教育区,成为集产、学、研一体化的城市文教区。昆医某某新校区位于某某新城雨花片区的西侧,其东北为新城行政中心,南侧为某某中医学院,西侧为昆玉高速公路的防护绿带。场址土地类别及占地面积场区总占地面积108.93h(合1633.96 亩,原为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现已由某某新城管委会征用为国有土地。目前范围内多为农田和 1919

18、.851944.0325m5度(8.75%)以内,用地坡向以西南方向为主。建设条件自然条件及社会环境条件某某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云贵高原中部,全市辖五区、八县,土21111 平方公里。城区坐落在滇池盆地北部,三面环ft,滇池,湖光ft500.79万人。世居汉、回、彝、2669.1814.19%改革开放以来,某某市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商贸旅游繁荣兴旺,社会事业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年某某市经济增长幅度保持高昂状态,全市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4214 120%18744 2392 109%。根据某某市城市总体规划,某某将实施“现代新某某战略”,所600 平方公里的地域内,构

19、筑某某新市区;在滇池盆地中积极发展“一湖四片”,即主城、某某东城、晋宁南城、昆阳海口西城,使滇池盆地城市人口发展450 80%某某真正成为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商贸旅游城市和可持续发展的大都市。某某县城是某某市环滇池城镇体系的东部新城,是实施“现代新某某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新某某市区重要的行政、文化、高新技术及新兴工业中心之一。通过土地使用权划拨取得。气象、水文气象用地区属亚热带高原型气候区,其特点是年温差不大,四季不明显,干、湿季分明,降水形式以降雨为主,霜雪量很少,受东南及西南两股暧湿气流影响,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形成夏秋湿热多雨冬春干旱少雨的特点。多年平均降水量782mm,年最

20、大值为8月161mm,最小值为1 月 。气温具有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4.6 度,最大值为67 19.6 12 7.9 度,蒸发量多年平均2086mm4 11 111mm。水文用地区属金沙江水系,为金沙江支流普渡河上游的滇池流域。区104.4km21605 81.62m3/s40.06m3/s平均流量0.45m3/s。7.6k2ft560104201.16104m3。地震建设地点位于某某市某某县吴家营乡,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2g,地震基本烈度为VIII 度。3.2.7 交通条件12千米,区位优势

21、2道,安石高等级公路,昆玉、昆石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用地通过昆玉公路、昆石公路、安石公路、昆洛公路、昆河公路及昆河、南昆铁路与某某县城、某某主城及省内外其它城市群之间有便捷通达的交通联系,区位优势突出。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建设规模根据工程建设现场环境现实条件和资金筹措能力,根据学院专业设置和机构设置,满足全日制在校生 14000 人的教学科研需要,建筑面积 418900m2。建设用地总用地指标详见下表序号项目名称面积(ha)比例(%)备注1总用地108.931633.96 亩2规划净用地92.761002.1建筑用地12.0412.982.2体育设施用地7.68.192.3绿化用地46.5750.

22、2含水体面积2.4广场2.732.952.5道路用地14.1215.222.6预留用地9.710.463其它用地城市市政道路用地16.17建设内容1992的规定,并根据学校新征土地面积和校园规划,某某新校区的建设内容为:序建筑物名称号指标部标选用学Th(人)面积(m2)一校舍1教学楼2.28314000420002图书馆1.82214000280003实验科研用房8.839.5140001330004风雨操场0.470.51400070005校办公用房0.830.8514000119006系办公用房1.281.314000182007学生会堂0.360.41400056008学生宿舍6.508

23、140001120009学生食堂1.31.5140002100010教工食堂0.230.2514000350011生活辅助用房2.091.82140002548012国际合作交流中心0.314000420013动物中心0.514000700014合计25.9929.92418880二体育设施1400m 跑道田径场1 个/10000 人215796315922篮球场1 个/250 人56608340483排球场1 个/250 人56322180324网球场1 个/1500 人1072072005器械场地1 个/500 人2825070006障碍物场地1 个/3000 人580040007综合投掷

24、区1个/500人251500420008合计143872新校区规划方案以及拟建场地现状,考虑二期建设合理安排功能分区。某某医学院某某校区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如下表所示:主要建设内容一览表序序号建筑物名称建筑面积一1校舍教学实验楼4380022.1科研实验用房127600医学科研楼330002.2达观楼100002.3100002.42.5药学楼现代教育技术楼8000解剖楼60002.670002.7法医楼人文学院楼40002.82.92.10生命科学馆GLP(药物非临床实验规范实验室) 动物中心5400330069002.11医技学院40002.122.13护理学院4000口腔学院60002.

25、14研究生院30002.15生物工程学院40002.162.17科技成果孵化用房10000管理学院30003图书馆270004行政办公楼70005600067会议中心学生食堂学生宿舍5000+9000+55001361008学生中心及会堂70009体育馆800010游泳馆240011专家公寓11100121213国际交流中心附属用勤服务楼合计5200418900二12体育设施400m 跑道田径场篮球场3排球场45网球场器械场地6障碍物场地7综合投掷区2 块24块20块16块28块5 块25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数量单位总用地面积108.93ha建筑面积418900(m

26、2)学生规模14000人容积率0.45建筑密度13.8%建筑层数46层绿地率50.20%地上停车位1240个地下停车位800个建筑方案校区建设目标按照某某医学院的总体定位和发展目标,校园的建设符合现代大 学对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需求,满足学科、学术的发展以及学生规模 园林式特色的规划设计内涵要求,充分考虑规划用地的地形、地貌、 水文、气象、人文和生态环境,以及社会公共服务和后勤服务设施的 具体情况;建筑群以功能分组团,进行综合性、功能性的过渡和有机 分期建设,把校区建设成为高水平、有特色、多学科的教学研究型大 学,并逐步建成以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全日制成人本科教育为重 点、科学研究与科技研发并

27、举、集对外合作交流与科技服务于一体的 办学格局,为建立某某医科大学奠定基础。建设指导思想高起点与现代意识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原则,按照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标准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塑造与现代新型城市风貌相适应的校园环境和氛围,体现二十一世纪高等医学教育的时代特点。整体性与个性特色新校区的规划与某某新城的整体规划相互衔接融合、协调一致; 同时考虑校园位于滇池东岸“滇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东侧,校园规划充分体现某某特色、某某特色、昆医特色,在空间布局和建设形态上具备地域特色与文化特色,在整体性与个性的统一前提下,形成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校园格局。前瞻性与简洁实用校园功能分区明确,总体布局

28、科学合理,并具有前瞻性与弹性, 留有发展的余地。结合医学教育的特点,充分满足使用功能,保证校园运转的合理有序与方便快捷。生态环境与文化内涵从营造“灵、秀、雅”的校园生态环境出发,尊重自然环境条件, 充分利用现有地形,组织有机的生态绿地系统。校园整体环境凸现医科院校的文化内涵,体现出医学特色和地方文化特色,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情操的校园环境,起到“环境育人”的作用。开放办学与资源共享在为学校提供教学、科研服务的同时也为社会服务,成为某某新城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通过开放办学实现对社会的文化辐射。和谐共生与可持续发展本次校园规划设计取法自然,目的在于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建

29、设人性化的校园。同时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教学、科研、生活、生态的协调发展,环境建设与功能建设同步,创造”,科学合理地使用土地资源,分期有序开发,考虑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弹性发展的可能。建筑方案状、线状、块状与院落围合四种不同建筑形态的对比。点状建筑包括学生食堂等独立的单体,线状建筑主要以学生宿舍为主,块状建筑包括图书馆、行政办公楼、国际交流中心、体育馆、游泳馆、学生会堂等大体量主体建筑,而院落围合建筑则以教学实验楼、医学科研楼和二级学院楼组群为主。块状与院落围合的建筑则自然的以开放绿地分隔,并根据功能关系进 行有机的组合。单体建筑在重点考虑建筑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加入了传统地域文化与形态暗示的因

30、素,同时考虑到昆医历史上受法国影响较多,从而在建筑风格中体现一定的欧式元素,使校园建筑具备了传统、地域与现代的多重风格:教学实验楼教学实验楼采用外部空间围合、内部场所开放的总体布局,平面方整紧凑,有利于遮阴,突出了地域特点。建筑以南北朝向为主,和医学科研楼相呼应,紧贴主轴线组织广场和建筑入口。报告厅位于建筑核心位置,与学校公共空间及各教学实验部分联系紧密。实验楼单独分开,设置单独出入口以满足使用需求,与主体建筑相对分离却又关系紧密。计语言,形成有韵律的图形模式以及丰富的室内光影效果,简洁明快的设计风格使得传统和现代相得益彰。医学科研楼4.8m 单独的出入口和坡道,以满足建筑功能的使用要求。同时

31、在隐蔽处考虑动物实验室,以减少异味干扰。标准实验室呈风车型分布。围合着中间的庭院,入口处是大面积的共享休息空间,通过一个中庭空间, 联系南北两部分。在东西向的位置分别给围合的建筑两个切口,通过连廊形式相连,形成了西北向的通风格局,与某某的主导风向一致, 最大程度保证实验部分的通风要求。建筑造型采用传统吊脚楼的手法,形式自由活泼,用现代的建筑材料语言重新诠释具有民间传统意味的某某传统民居,充分反映地方特色。图书馆图书馆位于校园主轴线上,是学校的景观节点和视觉焦点,充分代表校园的文化气息。大台阶的升起跌落形成了和中轴线步道相关的互动广场空间,成为生态自然与人造环境交流的界面。统一的开建、层高、荷载

32、,以适应图书馆功能的变换。中庭设计以流通、开放、共享为主题,突出了空间的通透和视觉的联系。入口形似“知识之门”的构架,形体呈基本对称分布,又有活跃变化,宛如翻开的书页。入口位置层层跌落,形似旧时廊桥,赋予现代特征,端庄而有气势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鲜明的时代感,多元共存。体育馆体育馆位于校区用地西南侧三角型“飞地”内,建筑由三片薄壳 覆盖,高低起伏,相映成辉,如片片绿叶飘于晴空,形象自然优美, 起伏有致。场地使用灵活,可供体操、手球、蓝排球、羽毛球等多种 根据不同人流分别设置单独入口,交通快捷互不交叉。行政办公楼50m 南面正对会议中心。建筑形体呈矩形,端庄而有气势,在矩形的形体之内运用体块和

33、构件穿插,材质变化,形成种种对比,丰富视觉和空间感受。主体为六层通廊单元式办公空间,主体之外另单独设一二层对外办公大厅,两者同置于一矩形平台之上。大屋架覆盖形成的空间,形成了方大的入口广场空间。门厅、走廊、中厅等公共空间采用大面积玻璃幕墙,通透的玻璃体成为生态自然与人造环境交流的界面。会议中心会议中心位于校园主轴南侧,北面正对着行政办公楼,主入口通500 建筑内部通过一横一竖两个相互贯通的公共空间将大小不同的会议空间有序的组织为一个有机整体。5 层,该部分12 35 究讨论室。结构方案规划建设地点位于某某市某某县吴家营,按中国地震动参GB18306-20010.2g本烈度为(GB50223-9

34、58 度抗震设计。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决定建筑物采用的基础形式, 结构体系的选择及承重构件的布置依照功能要求,在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前提下,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建筑空间。主要建筑特征一览表序序号122.12.22.32.42.52.62.72.82.9名称科研实验用房医学科研楼解剖楼建筑面积43800127600330001000010000800060007000400054003300结构形式备注教学实验楼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框架达观楼混凝土框架药学楼现代教育技术楼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框架法医楼人文学院楼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框架生命科学馆混凝土框架GLP(药物非临床实验规范实验室)混凝土

35、框架动物中心动物中心医技学院护理学院口腔学院研究生院生物工程学院科技成果孵化用房管理学院3图书馆4行政办公楼567会议中心学生食堂学生宿舍8学生中心及会堂9体育馆10游泳馆11专家公寓12国际交流中心13附属用房14后勤服务楼合计6900混凝土框架4000混凝土框架4000混凝土框架6000混凝土框架3000混凝土框架4000混凝土框架10000混凝土框架3000混凝土框架27000混凝土框架7000混凝土框架6000混凝土框架5000+9000+5500混凝土框架136100混凝土框架7000混凝土框架8000混凝土框架2400混凝土框架11100混凝土框架14200混凝土框架4000框架+

36、砖混5200混凝土框架418900总平面布置及公共辅助工程总平面布置总平面布置原则个校区,结合学校长远发展及分期建设的需要,在三个校区内设置相应的功能区;其次,鉴于校园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特点,结合竖向规划,尽量保持填挖土方的平衡,营造ft体和水体,塑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并与功能区的设置相呼应。生活和教学科研之间的便捷的联系;另一方面,充分考虑个功能区内部的功能关系,方便师生使用。筑成组成团的集中设置,各功能区形成建筑组群的布局模式。区靠东部设置,学生生活与体育运动功能区靠西部设置,两大片区之间为开放绿地。落围合相结合,各功能体以绿地分隔,有机组合。学科研、外事活动与二级学院区开放绿地与医学文化

37、景观区学生生活与体育运动区”三个大的片区,并与规划结构中三条功能带相吻合。总平面布置及功能分区校园东、西校区之间有市政道路分隔,东校区(含三角地)用地68.3540.58主一副”两个中心。东西校区各有一条环路环绕校园,主要水体“恬莲泉”与“丹桂“两心”一主一副两个中心,并设置校园的核心建筑群。主中心设于西校区, 核心建筑群由图书馆、教学实验楼、医学科研楼和现代教育技术楼组成,是校园内公共性最强的区域。副中心位于东校区环路内,核心建筑群由五个二级学院和生命科学馆及预留学院楼组成。从西校区东北部主校门进入校园后设置校前广场与校园主广场, 并以图书馆作为西侧空间的边界;东西向轴线与校园主广场交汇于图

38、书馆前,使此处成为校园内最主要的核心公共空间。东西轴线继续延伸至东校区,与南部次校门形成的人文景观次轴交汇于东校区的核心建筑群,使此处成为另一个重要的核心公共空间。教学科研、外事活动、科技产业与二级学院区学校的教学科研与外事活动区位于校园西区北部、围绕主校门设置,校前广场北为行政办公楼,南为会议中心;由图书馆、教学实验楼、医学科研楼及现代教育技术楼组成的核心建筑群位居中央,成为互补性和对环境的共同性为原则,划分为两个学科群,分居校园的东南部和东北部。科技产业区主要位于校园东侧,沿城市道路设置,便于对外使用。图书馆(含校史馆)图书馆处于校园最核心的部位,是新校区的标志性主体建筑,也是东校门和校园

39、主广场的对景建筑。图书馆体量呈圆形,庄重典雅; 中部抬起两层并局部透空,使视线不受阻隔,也使建筑最大限度的以一种亲和的姿态迎接使用者。教学实验楼教学实验楼处于校园主广场南侧,面向湖面。建筑分三组采用围合式布局,并以人行连廊联系,加强教学楼之间的交流互动。三组教学楼可分期建设,楼群西南角预留教学楼发展用地。医学科研楼和现代教育技术楼医学科研楼处于校园主广场北侧,背靠ft产学研”筑群内。科研楼建筑分两组采用围合式布局,与现代教育技术楼分居 千经廊”左右,形成整体,并与教学实验楼群相呼应。外事活动楼群外事活动楼群包括行政办公楼、会议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行政办公楼和会议中心共同围合出进入校园后的第一个

40、空间层次,即校前区。行政楼是学校的决策管理指挥中心,安排学校各级机构办公室。行政楼位于校园的主入口北侧,位置相对独立,便于对外交流联系。会议中心与行政楼对应,位于主入口南侧。国际交流中心位于学校东校区的西校门北侧,按照星级宾馆规格设计,配备独立完善的服务附属设施。学院学科群各个二级学院于东西校区分别设置。西校区的学院学科群包括解剖楼、法医楼、药学楼、达观楼和人文学院楼。北部设学校的研究生院。东校区分为两个组群,西北组群包括口腔学院和校医院,靠近市政道路,便于对外服务;中部组群位于环路之内,包括管理学院、继续教育中心、生物工程学院(含生命科学馆预留学院用房。每个学科群内设置共同的信息服务、管理及

41、教学实验设施,形成互为开放、资源共享的教学、科研、实验、学术活动建筑群体,促进相关学科专业的横向联系、学科交叉融合和科研互补。科技产业用房科技产业用房位于东校区的东北角,为科技产业及孵化基地,沿东侧城市道路设置,东南部预留一部分科技产业用房。此外,将专家公寓区西侧沿城市道路预留一部分产业用房。东西校区之间的市政道路两侧建筑的底层可根据需要设为主要为学生服务的商业用房,有利于形成校园气氛,并充分利用城市道路。开放绿地与医学文化景观区贯通东西校区的开放绿地力求体现某某医学院独具的特色。规划一方面考虑在开放绿地中引入“ft、水、花”等环境要素,使之与新校区周边的大环境协调;同时将昆医历史文化与这些环

42、境要素结合,形成恬莲泉、翠竹ft、幽兰径等具有昆医特色的环境节点。另一方面,规划考虑将水体自由设置于开放绿地之中,水面局部放大与缩小,绿地结合水系灵活布局,并以其独特的空间形态,成为校园内亮丽的风景线。通过上述的规划处理,校园中部的开放绿地植入了地域环境元素、历史文化要素,从而形成富有特色的医学文化景观区。学生生活与体育运动区学生生活区位于校园南部,分为东西两个组团,分别位于东、西校区,整体运转相对独立。两个学生组团的北侧分别设置大型的体育运动区,北片运动区还可以隔绝西侧昆玉高速公路和铁路站场的噪声与空气污染。规划从体育设施资源共享的角度考虑,在校园主校区西南的三角形飞地中设置体育馆、游泳馆和

43、专家公寓,便于两馆为社会服务。学生宿舍区学生宿舍组团分居东、西校区,可分期建设。两个生活区相对独立,各自配备学生食堂,而共用的学生会堂和学生活动中心则设置于北组团中部,校园东、西主轴线两侧。学生宿舍建筑采用独特的行列式加连廊的形式布局,不仅增加了 宿舍之间的交流联系,而且使庭院围合感更强。为避免庭院空间的过 并与外部步行网络连通。体育运动区体育活动区分为三块,可根据实际情况分期建设。其中,两块室而体育馆、游泳馆则布置在校园西南部的三角形飞地中,方便社会资 源共享。1 400 10 7 6 块。1 400 13 10 块,另有风雨操场一座。后勤保障区校园动物中心有一定的空气污染,安排于校园下风向

44、的东北角, 结合 GLP(药物非临床实验规范实验室)设置。总务、基建等后勤设施集中则安排在西校区南侧的后勤楼。其他后勤保障设施及中心配电室、变电站、水泵房、垃圾处理、煤气站、污水站等则按照就近服务的原则,分散设置于各个功能区附近。竖向设计1919.851944.03 25 体相对平坦,地质条件良好。地形坡度总体在5度以内,用地坡向以西南方向为主。5%面形式采用平坡式。在满足用地条件下,尽量保留现有一些ft体及水体,保护和维护其完整性,作为绿化和蓄洪用地。在区域内部尽量平衡土方量,填埋低洼地块,尽量满足自流排水需求。1校园内部主干路网形式,竖向设计考虑呈一面坡的形式,整个地块来进行土方平衡。为保

45、证遭遇一年一遇以上暴雨袭击时,外围道路积水不影响校园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用地竖向规划考虑在临近周边道路的地方至少比0.2 左右的横坡自北向南逐渐推求竖向标高。道路与交通组织校门及出入口根据规划要求,新校区四面均需开设出入口。从新校区外围城市通过弧形的校门和设立的标志性景观构筑物,形成主入口强烈的视觉效果。校园其余三面为次校门,西校区的西南校门与西南侧三角形飞地的出入口相对应。东、西校区之间的接口两侧各设一处次校门,东校区的东侧及南侧各设一处次校门。另外,规划强调从功能分区的角度考虑出入口的位置,保证主次车行系统与静态交通校园的车行系统位于东、西校区,以两条宽度为24 米的环形道路为骨架,分别连通

46、各个校门,校园的各功能区则以“顺藤结瓜”的形式, 通过主环路取得便捷顺畅的联系。为取得移步换景的景观效果,南侧的主环路内半段线型蜿蜒曲折,也有利于减缓校园内机动车的车速。校园内充分考虑汽车停放的静态交通问题。整个校园机动车的停 放采取两种方式,一为半地下停车库,如利用图书馆平台之下设置半 地下停车库,安排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车,在东校区核心建筑群地下 设置停车库。二为地上停车场,包括两种,第一种为建筑物附近的停 在各个功能区附近还就近分散设置小型停车场,各个地面停车场均采 用植草砖铺砌;第二种为集中式停车场,东、西校区各设一处集中的 停车场,东侧停车场位于校医院的东侧,西侧停车场位于行政办公楼

47、的西侧。步行系统与人流组织校区强调人行活动空间,建立完整的步行系统,组织人车分流的交通体系。步行系统由两种人行空间组成,一种是遍布全校的步行广场和联系各个功能区的交通型主步行道,另一种是环绕水系和绿地的自然型休闲漫步道,二者共同组织起遍布全校的步行网络,构筑起人车分流的交通体系。东、西校区之间设有人行天桥,将两校区的步行系统串连起来,通过此人行天桥可直接通往生活区中部的主食堂。步行广场与交通型步行道步行广场作为校园内的主要步行空间,是展现校园形象的主要场 “千经廊”步行通廊、图书馆广场、体育馆广场等。5-20 面连接各个功能区,是校园内最重要的步行联系通道,紧急时还可作为消防车道使用。自然型休

48、闲漫步道在校园的开放绿地、特别是滨水空间中设置多条曲径通幽的自然型休闲散步道,宽度23 米,漫步道的线型结合地形的变化与水系的走向,强调随意与自然。休闲漫步道以人性化的小尺度分散布局于绿地中,构筑起遍布全校的步行网络。绿地景观系统新校区的绿地系统充分体现“人建筑自然”相融的主题,校区绿地系统与空间组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校园外围隔离绿带、开放医学文化景观区医学文化景观区位于东、西校区环路之内,是校园内最具有特色 的绿地开放空间。在这片绿地开放空间里,两校区的北部以“翠竹为景观中心,南部以“恬莲泉”的湖面为景观中心,二者之间以“幽 兰径”为联系纽带;东校区以学院建筑群周边的绿化与“丹桂泉”为 景观

49、中心;东西校区之间以绿化走廊联系起来,共同构成整个校园绿 地空间的视觉焦点和情趣中心。自然式绿地与人工式绿地的对比校园内的开放公共绿地在营造风格上形成自然生态式绿地与人工现代式绿地的对比。自然式绿地自然式绿地主要分布于各个功能区周边及滨水空间,同时起到分隔功能区的作用。其设计本着回归自然的原则,以密植的树林、起伏的地形为特色。绿地内设置休闲漫步道,并充分利用植物四季呈现的多样性,乔木、灌木和草皮相互错落搭配,同时通过ft、水、建筑、小品及植物景观等的穿插、渗透,映衬组合,形成流畅柔美、富于自然韵致的园林式的生态景观。人工式绿地人工式绿地主要分布于步行广场和预留发展用地内,大面积的草坪、整齐划一

50、的树阵是其最大的特色,形成开敞、现代的氛围,表达出现代型校园的风貌。而利用预留发展用地建设的幽兰苑等苗圃也通过几何规整的划分、结合整齐的树阵,展现人工植物群落独有的现代风貌。6.4.3.隔离绿化带校园的建筑组群在布局上尽量远离城市道路,沿东北侧道路后退50 10-15 林荫绿环。林荫绿环内以密植树林为主,成为校园与城市道路之间的自然屏障,阻挡城市道路的喧嚣。6.4.4植物规划总体配置思想是乔、灌、草合理搭配,提高生态含量多配置花灌木,色叶植物,香源植物以及多年生花卉,形成丰富的景观层次。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的比例控制在 1:12 范围内,乔木与灌木的比例在 1:36 之间,减少草皮面积。设计首先

51、从生态功能上去着手,注重植物物种多样性,以及植物的保健作用,环保作用和固氮作用。同 从味觉上选择芳香植物;从听觉上选择鸟嗜植物,蜜源植物,招徕鸟 雀及其他生物,给整个环境带来生机,这也促进了整个校园的生态平 衡。为营建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根据植物的生态位及组群关系进而 合理配置稳定的人工生态植物群落。校园行道树的选择:居住区道路绿化树种冠幅大、枝叶密、深根性、耐修剪,有一定高度的分枝点,侧枝不影响过往车辆,并具有整齐美观的形象;落果少,无飞毛、无毒、无刺、无味;发芽早,落叶晚,并且落叶整齐,病虫害少。组团级道路,以自行车和行人为主, 绿化与建筑关系较为密切,采用开花灌木。改善小气候的作用,利用

52、植物材料改善环境的综合功能,力求通过植 物的个性形体、色彩变换来营造层次丰富,接近自然植物景观。公共配套设施给排水系统给水系统DN200 管沿主环路环状结合枝状布置给水管网,保证给水的可靠性,并分别设表计量。0.15Mpa计。)水质:给水系统的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用水量预测根据某某给水工程专项规划375 /日. 人,由于校园内没有工业用水,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人均综合用250升/日.1/34850m3/日。生活给水系统设计由于某某大学园区给水方式有优质水及自来水两套系统,两套管入户,校区建筑单体给水采用市政直接供水与集中加压相结合的供水方式,即一至二层采用市政直接供

53、水,三层及三层以上采用变频恒压供水系统,不设屋顶水箱。加压泵房集中布置于西校区南侧附近。饮水系统设计水。食堂采用电加热或燃气热水炉供应热水。绿化、道路浇洒用水系统设计校区绿化、道路浇洒用水以节水为原则,取用中水和校园自然水体,采用移动式灌溉设备。体育场洒水可取用中水,采用自动洒水系统浇洒场地。消防系统水源直接利用校园环路埋设的给水管,沿校区道路呈环状布置,供校区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给水干管管径为DN150。消防用水量2 15L/S2 1 小时。消防系统规划室外消火栓在校区环状布置,在给水干管上接出,沿道路按120米间距均匀布置。根据建筑物性质、建筑群分布、水体分隔情况为原则,分组团设置消防泵房。

54、消防泵房内消火栓泵、喷淋泵直接从校园低压消防给水环网吸水,泵后消火栓压力管、喷淋压力管在校区埋地敷设,各自成环,供至各个单体。图书馆室内消火栓系统、喷淋系统采用临时高压消防系统,屋顶设消防水箱,以维持管网压力。校区内其它建筑室内消火栓系统、喷淋系统均采用稳高压消防系统,不设高位水箱,平时由稳压泵、稳压罐维持管网压力。校园各建筑按规范设室内消火栓灭火系统,设有消火栓灭火系统的建筑外均根据其设计流量配置一定数量的水泵结合器。在建筑物内15m2/A。地下车库、设有风管的空气调节系统的多层单体、图书馆、行政楼设置自动喷淋系统。图书馆的珍本书库及现代教育技术楼内设置气体灭火系统。消防用电设备供配电采用双

55、电源末端自动切换装置,消防用电回路采用耐火电缆。排水系统排水体制规划中的要求,某某医学院某某校区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同时,对部分屋面雨水设置独立雨水系统对雨水收集利用。雨水系统规划雨水经下述渠道收集后,最终排入茯苓泉。雨水口雨水支管雨水干管茯苓泉(网,以拦截大块杂质,保持管道通畅)5 米20 污水系统污水量计算污水量为:48500.85=4122.5m3/日污水系统规划依托竖向规划,充分考虑地形,进行管道布置,尽量保证最大污水收集率。用地内通过支路收集户内的污水,通过20 米环路进入处理站处理后达标排放。污水管径的确定根据地块用地性质分类,确定单位人口密度,划分污水管道纳污面积,采用供水

56、量预测确定的单位人口用水量,计算得出污水量,在考虑充满度 h/d=0.8,确定污水管径,校园内污水管支管管径 DN400,主管为 DN600。中水系统工艺选择CSBR采用可变容积、间歇进水和曝气、污泥回流的运行方式,结合了污泥SBR 技术的优点,强调了有机物的去除效率和脱氮除磷的要求。出水水质标准:出水 COD60mgL,BOD20mgL,SS20mgL中水利用800m305m左右,h=0.50m,南北方向茯苓泉底部做一些凹槽作为平时集水用,底部垫鹅卵石,种植水生植物,南北方向水系面积约为1.54 公顷。茯苓泉南部的水潭0.22 v=11000 水体补水量按水体面积的 5%计,每日补水量为 5

57、50m3。在茯苓泉南部的水潭附近的空地里设置一水泵房,放置循环泵用作水体循环用,该水体每天循环时间为 6 小时,平时水潭里积满水, 南北方向水系依靠茯苓泉底部的凹槽作为集水用,底部垫鹅卵石,种植水生植物,作为景观用。中水量足够为茯苓泉的补水水源,不需要市政水为之补水。剩余(用做定期清理整个水系的水雨季时: 可以仅靠收集 的雨水为茯苓泉的补水水源,q=16325L/S=3265 m3/d550m3/d,此时中水可以作为他用。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校园采用负荷密度法进行电量预测,负荷密度的确定综合参考当地的用电水平和其他地区相关规划标准。10w/(建筑面积,下同10582kw。电力线路配电房的确定配电房

58、的位置结合建筑设置为附设式结构,并以建筑底层和地下室为主要设置地点,不影响校区室外景观;变电所尽量设在供电区域250 进线柜、出线柜和变压器柜等。低压系统设有进线柜、补偿柜、联络柜和馈线柜,接线为单母线分段方式。低压侧无功自动补偿后功率因0.9 以上。由低压柜向各单体建筑物供电采用放射式。根据新校区内的单体分期建造的实际情况和用电容量计算,新校区内拟设置 5 10kv 开关站出线对配电房进行调控和管理。供电线路敷设10kv 电力线路沿区内主要道路布置,原则上采用地埋电缆沟的设方式,并形成环路,以保证供电的可靠安全性380v 供电低压电缆全部地埋,采用穿硬质塑料套管的方式。室外电力电缆主要敷设在

59、主干道外侧人行道上,为便于今后维修,人行道上宜采用可随时开启的盖板。电力线路与其他专业管道、道路交叉处设钢管。主干道每100 米预埋过路钢管一组,以备发展用。路灯系统光源校园主要道路照明选用金属卤化物灯,它具有寿命长、光效高、可靠性、一致性好的特点。灯杆选用金属灯杆,每一灯杆下设一接线盒,内设熔断器,对线路进行保护。灯头设置电容补偿器,经补偿后功率因数达 0.85 以上。灯具布置校园主干路灯具采用双侧布置,支路灯具采用单侧布置,主要广场两侧布置庭院灯,灯具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灯具选用普通道路照6 20Lx0.5 米处。供电系统路灯供电电压 220V,由于供电距离较长,拟采用在校区变电所或其他建

60、筑内设路灯专用配电箱,分数个低压回路向周围路灯供电,每回路灯供电距离不大于 600 米,末端路灯电压不低于 210V。路灯控制校园的路灯控制采用控制室集中控制和分散就地控制相结合的控 制方式。集中控制采用微机控制,控制室设于门卫值班室。微机控制 以定时控制为主控,可在微机上设置全年的路灯启闭时刻表,并具备 在现场路灯配电箱设置就地和远控转换。通讯系统语音通信系统51门211/100250米以内4360门。电话局所布置根据电话容量预测,新校区语音通信系统的铜缆由学校东主入口7000邮政所布置根据校园的学生规模,校园内需设置邮政服务网点,设置于学生会堂底层,以满足师生日常通信的需求。同时在次邮政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