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档编码 : CW6G8W9V8S2 HQ3A3D9S8V9 ZU6J6J4Q4P6行测概率问题:古典概率概率问题在国省考以及一些事业单位考试中经常显现,且难度适 中,所以各位考生对于概率问题这一板块内容的学习必需要有信心;今日就带大家来看一下概率问题中的考点之一古典概率;概念概率,又称或然率、机会率或机率、可能性,是数学概率论的基本概念,是一个在0 到 1 之间的实数,是对随机大事发生的可能性的度量;表示一个大事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叫做该大事的 概率;古典概率强调的是等可能性,即各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基本公式假如试验中可能显现的等可能大事数有n 个,而大事 A包含的等可能大事数有 m
2、个,那么大事 A发生的概率为:;例 1. 某个品牌的罐装饼干中,有不同动物形状的饼干共 100 个,其中狮子形状的有 30 个,小猪形状的有 40 个,兔子形状的有 30 个;小明从罐中任意取出一把饼干,发觉狮子形状的有 10 个,小猪形状的也有 10 个;此时,小明接着取出一个兔子形状饼干的概率是:【答案】 C;解析:要求一罐饼干中取出兔子形状饼干的概率;结合题目中“ 任意” 两字,即对于每一个饼干来说取到的可能性都是相同的,即该题目求解的为古典概率;找到总的等可能大事数,虽然该罐饼干中一共有 100 个饼干,但是已经取出 10 个狮子状, 10个小猪状,即剩余的饼干数为 80 个,即总的等
3、可能大事数为 80;符合要求的等可能大事数,即兔子形状的饼干数量,初始的兔子饼干数量为 30,且没有取出,即符合要求的等可能大事数为 30;所求概率为 30 80=3/8;例 2. 箱子内有除颜色外都相同的5 个白球, 4 个红球;从中任取两球,取到的两球至少有 1 个是白球的概率为多少 .【答案】 D;解析:所求从箱子中任取两球的概率为多少,“ 任 取” 即取到每一个小球的可能性都是相同的,即古典概率问题;总的等可能大事数,即从5+4=9个小球中取 2 个,从 n 个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且互换次序对结果没有影响,为组合;符合要求的等可 能大事数,即两球中至少有一个为白球,所以这两个球可以是一
4、白 一红,也可以是两白;每一种都能符合要求,即符合要求的大事分 成两类,而分类相加;第一类:一红一白,即从5 个白球中选一个,有五个等可能大事数;4 个红球中选一个,有四个等可能大事数;而必需是红球和白球 同时存在时才符合要求,即分步相乘 5 4;其次类:两白,即从5 个白球中选择两个,与总的等可能大事数运算同理,即;符合要求的等可能大事数为 5 4+10=30,所求概率 为 30 36=5/6;在公务员考试行测当中,选词填空是最为常见的题型,给大家提 供一种读题方式,让大家在做选词填空题时游刃有余;接下来我们 通过题目来学习:【例 1】要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就必需讲仔细、不 _,重懂得、不
5、_,肯钻研、不 _,爱摸索、不 _;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哪一项:A. 浅尝辄止人云亦云马马虎虎整个吞枣 B. 整个吞枣浅尝辄止人云亦云马马虎虎 C.马马虎虎整个吞枣浅尝辄止人云亦云 D.人云亦云马马虎虎整个吞枣浅尝辄止【解析】答案: C;通过题目我们可以得知,在挖空处有 4 个“ 不” 字,很明显,这4 个“ 不” 字都是说明确定保持前面的态度;“ 讲仔细,不能不仔细” ,“ 重懂得,不能懂得太浅” ,“ 肯专研,不能太肤浅” ,“ 爱摸索,不能不动脑筋” ;浅尝辄止:不深化钻研; 人云亦云:没主见,只会随声附和; 马马虎虎:做事不仔细,不仔细; 整个吞枣:不经过消化懂得,笼统接受;那么
6、依次对应意思填入空内, C项最适合填入空内;故此题答案选 C;【思路】当题目当中显现“ 否定词、转折词、对比词、变化词”的时候,一般来说,上下文之间会形成一种相反相对的关系,也就是上下文之间意思是相反的;此刻我们只需要依据挖空地方的呼应点,填使得句子形成反义关系的词汇即可;我们再来一道题目验证一下:【例 2】对当前学校训练不足的反思,让家长们的目光 _地转向了传统德育;但传统德育自身有着一整套方法,不能_,应全面明白和运用,才能起到实效;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哪一项:A. 脱口而出以偏概全 C.不约而同断章取义B.不谋而合穿凿附会 D.义无反顾望文生义【解析】答案: C;通过其次空的“ 不
7、能” 可以得知,与后文“ 应全面明白和运用” 形成反对关系,那么前后两句话意思相反,其次空所填词汇应当是“ 不全面” 的意思,可以排除 B和 D;穿凿附会:把讲不通的或不相干的道理、事情硬扯在一起进行说明 ; 望文 生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不出精确的说明;剩下 A和 C的 其次空都符合;那么此时题目难度就降低特殊多了,第一空中家长们的目光应当是没有事先商定好,就一起转向了传统训练,那么可 以排除 A;脱口而出: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快速 ; 不约而同:事 先没有商定而相互一样;故此题答案选 C项;在公务员行测备考的过程中,大家确定有很多困惑;今日就来讲解一个困扰很多同学的问题主旨观点题找
8、不到重点句;找到重点句好像成了确定正确选项的“ 唯独途径” ;快反观一下 自己,你中招了么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 执着” :总觉得重点在 开头结尾,总是对表达开头结尾部分的选项情有独钟 ; 总觉得看到“ 但是” 就万事大吉,殊不知此“ 但是” 并非文段重点部分 ; 通读全 文觉得都重要又都不重要,于是开头不知所措;如何破 .这就需要我们建立正确的行文认知;行文中除了总分、分总、总分总、因果、转折外,仍有并列、顺承、复杂文段;所以,找不到重点不行怕,或许全文都是重点;【例】在美国,自2022 年以来,高校毕业生的失业率从未超过 5%,而高中辍学者的失业率在 2022 年和 2022 年的高峰
9、期却增至15%以上;在全部经合组织成员中,这一趋势已经很明显:新增的工作越来越需要拥有高学历和高技能的工人;因此,很多工人正在被抛弃;麦肯锡全球争论所估量,到2022 年,美国对高校学历工人的需求缺口将达到 150 万人而未完成高中学业的工人将出现近 600 万人的剩余;解析:题干一共四句话,我们发觉句以“ 因此” 开头,但并非重点句;句是在句的分析上得到一个结果;分析一下四句话:对比 2022 年以来高校生和高中辍学者失业率的情形,低学历人群的失业率高于高学历人群;、句介绍了全部经合组织成员中更需要高学历工人;句介绍了麦肯锡的估量,到2022 年,高学历工人需求缺口比低学历工人大;故而文段从
10、失业率、企业新增需求和 将来需求缺口三个维度介绍了高学历人群和低学历人群的就业前景 差别越来越大;因此我们需要把握全文提炼共同点,归纳概括主旨;你学会了么 .破除错误思维会让我们在备考的道路上越走越顺畅;练练手吧,请看下面这道例题;【例】虽然争论如何获得幸福的热忱和实践在世界各地从未停止 过,而对积极心理学的需求却从未像当今社会这般迫切;目前全球 抑郁症的患病率比起 20 世纪 60 岁月高出了 10 倍,而发病年龄也从60 岁月的 29.5 岁下降到今日的14.5 岁;就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抑郁症的扩散也在加剧;当人们的基本物质需要未得到 中意的时候,说明为什么不幸福是特殊简洁的;
11、但在当今的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正面临着一个难解的悖论“ 财宝带给我们的好像 并不是幸福” ,而他们正尝试在积极心理学中查找答案;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 物质生活水平与幸福感之间不存在必定联系B. 拥有财宝并不是获得幸福的充分条件 C.人们为什么会对积极心理学产生猛烈需求 D.积极心理学是解决“ 幸福悖论” 的必由之路【答案】 C;解析:文段首句提到当今社会对积极心理学的迫切 需求,接下来通过抑郁症患病率和发病年龄等数据引发了一个悖论,让人困惑,故而人们开头尝试在积极心理学中查找答案;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说明人们为什么对积极心理学产生猛烈需求;故答案选 C;【题目再现】目前一些地区显现了相对贫困问
12、题,这是由于这些 地区的人群缺乏信息和资源;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把握较多信息和资源的人群能够获得更多的致富机会; 相反,缺少信息和资源的一部分人群就会被逐步分化,成为相对贫困人群;要针对相对贫困问题 的产生根源和主要特点,在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形成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技术扶贫、信息扶贫、训练扶贫、就业扶贫、文化扶贫、减灾扶贫、医疗扶贫 等解决相对贫困的多层次资源支撑和保证;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 相对贫困受到各种条件与因素的制约B. 形成解决相对贫困的多层次资源支撑C.信息和资源是造成相对贫困的主要因素D.解决相对贫困是扶贫的重要内容与途径【解析】 B;题目
13、围绕是什么缘由导致相对贫困问题和解决方法 是什么而开放;第一句说导致相对贫困问题的缘由是缺乏信息和资源,其次句和第三句通过正反论述说明,信息和资源的不同导致了 人群的贫富差异,段末句说要解决相对贫困,需要多层次资源支撑 和保证;段末的计策句是对于文段的总结,为重点内容;分析选项,文段说导致相对贫困的缘由是缺乏信息和资源而已,不涉及各种条件与因素,与文意不符合,排除A;B 和作者描述的针对问题找解决方式是一样的,虽然没有涉及到保证,但是支撑和保障属于近义词,可以概括,为正确选项;C 对应的是文段第一句,表述正确,但文段非重点,排除 ;D 解决的是扶贫,是说我们应当如何 扶贫的问题,而文段当中是如
14、何解决相对贫困的问题,另外解决相 对贫困的问题到底是不是扶贫的重要内容与途径,文段无涉及,排 除;故此题答案选择 B;【题目再现】荣格说:“ 一切文化将最终积淀为人格;” 对家的 依恋和向往,构成了中国人十百年来的文化人格,以至于亲情眷顾 成为中国人深化骨髓的文化胎记,过年回家成为春节最重要的节日 仪式;年复一年,亿万个家庭的团圆故事总会在春节集中上演,“ 人类最大规模的周期性迁徙” 成为春节这股文化潮汐长期不衰的 生动见证;关于划线的段首句的作用,说明错误选项:A. 为观点供应有力的论据B. 增强现象描述的说服力C.可以让表达更简洁凝练D.是对段旨的提炼和概括【解析】 D;文段第一句话荣格说“ 一切文化将最终积淀为人 格;” 引出话题,其次句对家的依恋和向往,构成了中国人十百年 来的文化人格,第三句,进行总结,因此过年回家成为春节最重要 的节日仪式,大规模的周期性迁徙也就是春运,成为春节这股文化 潮汐长期不衰的生动见证;所以核心表达就是中国人的文化构成了人格,过年回家是生动的见证;A段首句引用荣格的观点来证明我们的观点,就是话题的铺垫,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合同协议书范本填写》
- 私人对公借款合同范本
- 2025车辆质押合同书
- 鲜花送货合同范本
- 西藏阿里地区2024-2025学年小升初必考题数学检测卷含解析
-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天狮学院《英语阅读与思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电力大学《管理经济学(双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安徽省亳州市第二中学高三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抽测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石家庄经济职业学院《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加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高考作文标准方格纸-A4-可直接打印
- 《陆上风电场工程设计概算编制规定及费用标准》(NB-T 31011-2019)
- 毛泽东诗词鉴赏
- (高清版)DZT 0426-2023 固体矿产地质调查规范(1:50000)
- 毕业设计(论文)-某住宅2#楼电气系统设计
- 水闸工程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广告牌设计
- 猫之书:100种猫咪行为解读猫主子的真心话
- 吊篮后支架加高5米施工方案
- Mysql 8.0 OCP 1Z0-908 CN-total认证备考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