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肱动脉内皮功能变化的相关性研究_第1页
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肱动脉内皮功能变化的相关性研究_第2页
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肱动脉内皮功能变化的相关性研究_第3页
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肱动脉内皮功能变化的相关性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肱动脉内皮功能变化的相关性研究摘要目的:讨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肱动脉内皮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对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脉压分成4组,在静息、反响性充血时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应用B超分别检测其肱动脉舒张期内径,比拟各脉压组在不同状态下其肱动脉舒张期内径的变化情况。结果:高血压患者随脉压增大,肱动脉扩张系数(D)、横断面顺应性(S)逐渐减小,而硬度指数()逐渐增大;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D)在4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脉压与FD呈显著性负相关(r=-0.878,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脉压与肱动脉内皮功能亲密相关,可作为评估、预测高血压患者动脉内皮功能

2、的指标。关键词高血压;脉压;内皮功能;超声显像;肱动脉;相关性TheResearhfrrelatinBeteenPulsePressureandEndthelialFuntinfBrahialArteryintheElderlyPatientsithEssentialHypertensinKeyrds:Hypertensin;Pulsepressure;Endthelialfuntin;Ultrasundgraphy;Brahialartery;rrelatin原发性高血压是常见的疾病,是严重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的安康。脉压(puslepressure,PP)是收缩压和舒张

3、压之差值,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子,与心血管事件危险性呈正相关,比动脉平均压、收缩压、舒张压在预测心血管事件危险性方面临床意义更大1,2。本研究以通过无创性的高频超声检测方法讨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肱动脉内皮功能变化的相关性。1临床资料门诊或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高血压病诊断的国际统一标准,年龄52岁78岁,平均(62.34.3)岁,其中男性84例,女性76例。所有患者至少2周内未服降压药物,以及其他文献提出可影响内皮功能的药物(左旋精氨酸、硝酸酯类药物和维生素、雌激素等),除外继发性高血压、合并瓣膜并糖尿并结缔组织疾并外周血管疾并高脂血症,高血压严重并发症:肾功能不

4、全、心功能不全和脑卒中,排除了那些肝功能不正常、吸烟量平均每天超过5支、饮酒量每天超过白酒35g者。2方法2.1血压测定及分组按照1999年国际高血压联盟血压测量指南测量血压:采用符合计量标准的水银柱血压计测量右上臂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读数分别取Krtkff第1时相、第5时相为准。所有受检者均以超声检查前最后3次测量血压值以平均值为本研究血压记录标准,测压前安静休息15in,每次坐位测3遍,取3个读数的平均值为该患者的血压值。采用国际上统一标准,凡SBP140Hg和(或)DBP90Hg者即诊断为高血压。计算每例患者的脉压值,脉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AP)舒张压1/3脉压。

5、将所有病例按脉压分成4组,50Hg(A组)、50Hg60Hg(B组)、61Hg70Hg(组)及70Hg(D组),同时测量每例患者身高、体重及心率。2.3肱动脉性状的评价2.3.1测定肱动脉管径单位:。Ds、DD、Ds与DD之差值(DS-D)。2.3.2评价肱动脉缓冲功能4动脉横断面顺应性(S)DDDS-D/(2PP),动脉扩张系数(D)2DS-D/(DDPP)2.3.3评价肱动脉硬化程度5动脉硬度指数()ln(SBP/DBP)/(DS-D/DD)2.4血生化的测定血糖、甘油三酯(TG)、胆固醇(T)、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尿素氮(BUN)、肌酐(r)等测定均在全自动生

6、化分析仪上进展,质控合格。2.5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成组设计方差分析及两两比拟q检验,两因素间的相关性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所有统计均在SPSS10.0软件下进展,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3结果3.1不同脉压组的一般情况及血压的比拟所有病例脉压的平均值为60.24Hg,标准差为13.44Hg。脉压的正态概率分布图说明所有患者的脉压值服从正态分布。将所有病例按脉压频数分布分成4组,4组病例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心率、血糖、血脂、BUN、r的平均值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由表1可见,SBP、DBP和AP4组之间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而脉压增大的原因是SBP逐渐增

7、大,AP逐渐减校表1不同脉压组血压的比拟略注:SBP、DBP各组间两两比拟P0.01;AP:组与D组比拟P0.05,其余各组间两两比拟P0.01。表2各脉压组肱动脉血管性状的比拟略Ds、DD、DS-D各组间两两比拟P0.05;D、S各组间两两比拟P0.01;:B组与组比拟P0.05,其余各组间两两比拟P0.01。3.2各脉压组肱动脉血管性状的比拟表2显示,在静息状态下的肱动脉Ds、DD及DS-D在各脉压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肱动脉D、S、4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0.01),且4组间随脉压增大,肱动脉D、S逐渐减小,而逐渐增大。表3各脉压组肱动脉内皮功能的比拟略3.4脉压与肱动脉内皮功能的关系从PP与FD的散点图可知,PP与FD两变量在数值上呈直线关系。以PP为自变量,以FD为因变量进展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脉压与FD呈显著性负相关(r=-0.878,P0.01)。4讨论参考文献:1FagardRHEpideilgyfhypertensinintheelderlyJAJGeriatrardil,2002,11(1):232elisH,FagadRH,StaessenJA,etalRiskandb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