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热熔胶研究现状分析研究 化学材料专业_第1页
复合热熔胶研究现状分析研究 化学材料专业_第2页
复合热熔胶研究现状分析研究 化学材料专业_第3页
复合热熔胶研究现状分析研究 化学材料专业_第4页
复合热熔胶研究现状分析研究 化学材料专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15395 1 绪论 PAGEREF _Toc15395 1 HYPERLINK l _Toc15844 1.1 热熔胶 PAGEREF _Toc15844 1 HYPERLINK l _Toc32614 1.1.1 热熔胶简介 PAGEREF _Toc32614 1 HYPERLINK l _Toc19710 1.1.2 EVA热熔胶的简介 PAGEREF _Toc19710 2 HYPERLINK l _Toc14995 1.2 复合热熔胶研究现状 PAGEREF _Toc14995 3 HYPERLINK l _Toc221

2、8 1.3 磁性纳米材料 PAGEREF _Toc2218 4 HYPERLINK l _Toc19473 1.3.1 磁性材料的分类 PAGEREF _Toc19473 4 HYPERLINK l _Toc25161 1.3.2 磁性材料的性能 PAGEREF _Toc25161 5 HYPERLINK l _Toc521 1.3.3 磁性Fe3O4简介 PAGEREF _Toc521 6 HYPERLINK l _Toc12416 1.3.4 Fe3O4国内外研究现状 PAGEREF _Toc12416 8 HYPERLINK l _Toc7464 1.4 电磁感应简介 PAGEREF _

3、Toc7464 9 HYPERLINK l _Toc19321 1.5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PAGEREF _Toc19321 10 HYPERLINK l _Toc3671 1.5.1 课题研究背景意义 PAGEREF _Toc3671 10 HYPERLINK l _Toc7231 1.5.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PAGEREF _Toc7231 11 HYPERLINK l _Toc28465 2 实验过程 PAGEREF _Toc28465 12 HYPERLINK l _Toc16334 2.1 实验材料、设备 PAGEREF _Toc16334 12 HYPERLINK l _T

4、oc16508 2.2 实验方法及过程 PAGEREF _Toc16508 13 HYPERLINK l _Toc29221 2.2.1 Fe3O4的制备 PAGEREF _Toc29221 13 HYPERLINK l _Toc20187 2.2.2 实验反应原理 PAGEREF _Toc20187 14 HYPERLINK l _Toc2455 2.2.3 EVA热熔胶的制备 PAGEREF _Toc2455 14 HYPERLINK l _Toc13563 2.2.4 复合热熔胶的制备 PAGEREF _Toc13563 15 HYPERLINK l _Toc13749 2.3 样品性能

5、测试 PAGEREF _Toc13749 18 HYPERLINK l _Toc12801 2.3.1 XRD 测试 PAGEREF _Toc12801 18 HYPERLINK l _Toc1589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PAGEREF _Toc1589 18 HYPERLINK l _Toc22670 3 结果与讨论 PAGEREF _Toc22670 20 HYPERLINK l _Toc20982 3.1 Fe3O4的检测分析 PAGEREF _Toc20982 20 HYPERLINK l _Toc1563 3.1.1 XRD检测分析 PAGEREF _Toc15

6、63 20 HYPERLINK l _Toc29569 3.1.2 SEM检测分析 PAGEREF _Toc29569 20 HYPERLINK l _Toc3326 3.2 EVA热熔胶检测 PAGEREF _Toc3326 20 HYPERLINK l _Toc24044 3.3 复合热熔胶的检测分析 PAGEREF _Toc24044 211 绪论 热熔胶1.1.1 热熔胶简介胶粘剂和粘接技术的发展在人类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是世界上首批应用粘接技术的国家。早期,在受到自然界存在的粘接现象的启发之后,人类便开始使用血胶,骨胶,淀粉和松香等这些天然的胶粘剂。远在几千年以前,人类就用水和

7、黏土按一定比例调配好,把石头、木块等粘合制成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天然粘合剂已经使用了数千年,但是它们自身的粘合强度不高,它们的耐水性,耐温性和耐老化性也不好,这使得它们的应用范围存在相当大的局限性。20世纪初,从美国发明出了酚醛树脂开始,胶粘剂的发展就像闪电一般,十分迅猛,没过几年便出现了聚氨酯胶粘剂,环氧胶粘剂和丙烯酸胶粘剂等新型胶粘剂1,2。到20世纪时,热熔胶已经成为了工业发展的一股新动力。胶粘剂就是依靠界面作用(化学力,物理力),从而把各类材料粘合在一起的物质。所谓热熔胶粘剂,实际上就是在常温下呈固态,加热到它的熔点左右时,胶粘剂会转变成液态,可流动;它能十分迅速地和其他物体粘接在一起

8、,施加一定压力后待冷却成型,即可形成较高强度的粘接。近年来,热溶胶被誉为“绿色胶粘剂”,因为它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需要任何的溶剂,且无毒、无味、对环境也无污染。热熔胶在今天能发展得如此迅速完全离不开它本身固有的特性和优点。热熔胶与其他胶粘剂相比,具有:(1)固化速度快,几秒钟内就能完成粘接固化;(2)粘合强度高,加热和冷却时粘接性能均表现良好; (3)粘接性能极其稳定:受外界环境影响小,在工作时,几乎不受不同时间段外界环境温度和湿度变化的影响; (4)所形成的粘合层防水防潮,可进行多次粘合,反复加热后其性能不会受到影响;(5)具有良好的光泽和光泽保护性能,同时具备优异的屏蔽性3-6。根据不同的

9、聚合物基体树脂,热熔胶可为以下几类:聚乙烯-醋酸乙烯酯(EVA)、聚酰胺(PA)、聚酯(PET)、聚氨酯(PU)、弹性体嵌段共聚物(SBA,SIS)等。聚酰胺热熔胶,其主链上含有酰胺基团(-CONH-),在酰胺基上的氧原子能与粘合物羟基上的氧原子结合形成氢键,因此它的粘接强度更加优异7,8。不仅如此,聚酰胺类热熔胶还具有优异的耐油性、耐热耐寒性、耐电性、耐水洗性,无味和无色性。它时常被用来粘合高档衣服衬里以及皮革品。聚氨酯胶中含有异氰酸酯基(-NCO-)和氨酯基(-NHCOO-),这两个官能团具有很强的极性和较高的化学活性,所以常常用来粘接泡沫塑料、木材、皮革、织物等这些含有活泼氢的材料9。嵌

10、段共聚物类热熔胶就是热塑性弹性体,生活中最常见的有聚苯乙稀-丁二稀-苯乙稀(SBS)和聚苯乙稀-异戊二稀-苯乙稀(SIS)嵌段共聚物这两种,热塑性弹性体在高温下能够自由的流动并且在常温下具备橡胶的弹性,所以是制备热熔压敏胶(HMPSA)比较理想的原料。根据一些文献报道,热塑性弹性体SBS和SIS类热熔胶及其加氢产物主要是用于制作各类胶带和标签用胶粘剂10-12。EVA类热熔胶则是以乙烯-醋酸乙稀树脂为主要的原料,与各种粘合剂相混而成的胶粘剂,它的软化点较低,并且具有较好的粘接性能、施工流动性、耐候性和耐腐蚀性等。同时EVA具有较强的结合力,熔融时表现出较小的表面张力,对大多数材料都有良好的粘接

11、效果,因此它可广泛应用于管道补口的防腐。1.1.2 EVA热熔胶的简介乙烯-醋酸乙烯(EVA)热熔胶是目前在工业和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用途最多的其中一种热熔胶。例如书籍的无线装订,木材层压板制作,板式家具的封边,无纺布制作等都可以用EVA热熔胶来完成。EVA热熔胶主要是由基体树脂、增粘树脂、蜡、抗氧化剂这四部分混溶而成。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添加少量的填料,以提高填充能力,降低成本。EVA热熔胶具有优异的粘接性,它对绝大多数材料都有热粘接力;同时EVA热熔胶还有熔融粘度低,便于施胶,电性能优良,与配合剂相容性好,且配合剂可选择范围广等特点。根据使用的需求,可以制备出符合要求且性能价格比合理的热熔胶。

12、但由于EVA 热熔胶组合成分的化学特性和物理结构,使得EVA 热熔胶也存在明显的缺点:主要是粘接强度较低,不耐高低温,不耐脂肪油等。因为EVA 热熔胶结构主体由不同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共混而成,所有胶体在制备和使用时耐热性有限,热稳定性不高,低温性能不好,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还因EVA热熔胶容易产生结壳,不宜大面积的涂抹粘接。当使用对象的特定外部条件不断发生变化或被加工对象的基础界面有质或量改变时常会发生粘接效果达不到标准的质量问题。随着工业的发展,以EVA 为基础聚合物调整一定范围配比制备出的EVA热熔胶已无法满足现代工业发展的技术要求,只有对EVA进行必要的改性才能使其适应于更加广泛的应用领域

13、。近年来,最两个明显的发展方向就是对EVA基础聚合物进行接枝或与其它聚合物的多元共混进行复合改性,与此同时,反应型EVA热熔胶等一些新型改性热熔胶也不断涌现,各个国家对EVA热熔胶的研究都相当活跃,以探索研制出综合性能更加优异,满足工业需求的热熔胶。1.2 复合热熔胶研究现状在上文我们提到对EVA基础聚合物进行接枝是现阶段最具优势的发展方向之一。由于EVA热熔胶的基础聚合物为EVA树脂,可以通过化学方法让一些活性分子与EVA主链上的官能团反应,从而生成具有一定特殊性能的EVA树脂,然后与增黏剂、填料等物质共混,得到复合 EVA热熔胶,与一般的EVA热熔胶比较,它的一些性能会有所改善和提高,比如

14、对极性材料的粘接强度变大或者具有更高的耐热性能。殷锦捷主要研究了塑料的粘接问题,他们以有机过氧化物作为引发剂,在EVA上接枝马来酸酐(MAH)后制成热熔胶,并采取正交设计方法,找出了对塑料最好的粘接强度的配方,接枝后得到的热熔胶流动性为2.30cm/min;剪切强度为6.5MPa,同时使用该热熔胶对金属、尼龙、木材等进行了粘接测试并得到了较好的结果,从而扩大了该热熔胶的应用范围。杨隽1采用了熔融反应的方法,将活性硅烷基团接枝在EVA树脂的大分子上并通过硅烷基团的进一步交联反应,改善了热熔胶的耐热性和粘结性能。硅烷改性的EVA热熔胶附着力有着明显的提高,而且由于改性EVA分子链之间的后期相互交联

15、,使得热熔胶结合物的粘接强度得到增强,EVA热熔胶性能有如此大的改善是因为改性后的EVA树脂所含的硅烷基团与被粘基材表面的羟基官能团之间形成很强的化学键。对EVA热熔胶改性最常用且有效的方法就是将EVA树脂与其他一种或几种具有良好相容性的热塑性树脂共混,通过优化配方就可得到具有性能优异且成本低廉的热熔胶。例如将聚乙烯、SIS弹性体、聚酰胺、热塑性聚氨酯等热塑性树脂与EVA树脂复合,这样就可以得到同时具有这几种树脂优异性能的高分子材料。鲁俊20研究发现少量SIS对EVA 热熔胶进行共混改性,再与石蜡、萜烯树脂混熔制成 SIS 改性 EVA 热熔胶。结果表明,当 SIS 的质量分数为 8%10时,

16、除胶的剪切强度有所下降外,其剥离强度、柔韧性和热性能均得以提高。WK舒、SM比尔德特、D古德21提出一种低施胶温度、高耐热性的热熔胶黏剂,胶黏剂包括乙烯-醋酸乙烯和乙烯-丙烯酸-2-乙基己酯聚合物、石蜡和松香等增黏剂,其中聚合物的熔融指数大于 550g/10min。该热熔胶在低于135的温度下应仍具有优异的黏附性,黏胶剂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寒性。高耐热性大约在 140 F的高温下保持纤维抗撕粘合的能力。L- Z龚、ML艾伦、JA梅哈菲等22提出基于EVA 和乙烯-丙烯酸-2-乙基己酯共聚物共混的热熔胶黏剂,经共混改性的胶黏剂可以获得具有优异的高温和低温的性能平衡,在低到至少约-20F或高达约

17、160 F以上,具有全部或部分的纤维撕裂,适用于要求高抗热性和优良耐寒性包装材料的粘合。任天斌、王永涛等23研究采用将玉米淀粉、淀粉增塑剂、酸或酸酐、润滑剂和填料混合,得到改性淀粉;然后将改性淀粉、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增黏剂、黏度调节剂、热熔胶增塑剂、抗氧化剂和填料混合,共混挤出,挤出产物经冷却、造粒,即得所需产品。利用本方法得到的热熔胶产品与传统产品相比成本可降低50以上,同时产品具有均匀度好、耐水性及耐化学药品性好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纸盒、书籍无线装订、木材积层板制作和木工封边、无纺布制作等领域。1.3 磁性纳米材料近二十年来,随着磁性纳米材料的发展,纳米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丰硕的

18、成果24。目前,人们已经能够从无机单质到高分子聚合物,从单组分到多组分复合以及从对称结构到非对称结构,制备出各式各样的纳米材料。不仅如此,纳米材料在生命科学,能源,环境25等方面也取得了许多非常重要的应用成果。其中,以纳米磁性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最具代表性。高磁响应性、超顺磁性的纳米颗粒(以铁氧体为代表)显现出了众多优秀的,不可替代的生物学价值。磁性是物质的一种固有本征属性。物质的磁性起源于其内部电子和原子核的旋转和自旋。因此,小到微观纳米粒子,大至宏观块体,甚至宇宙天体,都不同程度地具有一定的磁性特征。磁性材料是一种古老且用途广泛的功能材料。磁性材料的使用可追溯到3000年以前,例如在我

19、国古代,人们使用的指南针就是一种天然磁铁。而在现代,磁性材料也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人类社会的生活和生产之中,例如变压器的铁芯材料、电子技术中的微波电子管、用于存储数据的磁记录光盘、军事领域中的电磁炮、通信工程中的滤波器和家用电器等。磁性材料已经深入渗透到了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方方面面,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3.1 磁性材料的分类磁性材料具有很多种不同的分类标准。按照材料磁性产生的机理,磁性材料可分为:(1)铁磁性材料,如铁(Fe)、钴(Co)、镍(Ni)、坡莫合金(FeNi)等;(2)亚铁磁性材料,典型的亚铁磁性物质有磁铁矿(Fe3O4)、铁氧体等;(3)顺磁性材料,典型的顺

20、磁性物质有稀土元素和铁族元素的盐类;(4)反铁磁性材料,典型材料有氧化镍(NiO),过渡元素的盐类和化合物等;(5)抗磁性材料,代表性材料有有机物、惰性气体、硫磺(S)等。按照应用特征,磁性材料可分为:(1)硬磁材料,又叫永磁材料,经外加磁场磁化并去掉磁场后,仍能保持高的剩余磁性且不受外加磁场和环境的影响。硬磁材料一般具有以下特点:高的矫顽力和内禀矫顽力,高的剩余磁感应强度和磁化强度,高的磁能积和高的稳定性(不易受外界干扰)。永磁材料的实际应用主要是利用其在气隙中能够产生高的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和产生磁场对带电体的作用来做功,从而实现能量与信息的转换,典型代表有铁钴合金,钕铁硼等;(2)软磁

21、性材料,矫顽力低,易被外加磁场磁化且容易退磁,软磁材料的主要特征有磁导率高、矫顽力低、饱和磁化强度高、剩余磁感应强度小等。另外,软磁材料还具有低铁损、高电阻、低磁致伸缩系数等特点,主要用于变压器、继电器铁芯、磁记录磁头、发电机的定子和转子等,如铁系合金、铁氧体化合物等;(3)信磁材料,在信息技术中应用的磁性材料,主要有磁存储材料,微波材料,磁记录材料等;(4)特磁材料,主要有磁电阻材料,磁性液体,磁致伸缩材料和磁制冷材料按照材料组分的不同,磁性材料又可划分为如下几种:(1)金属单质类磁性材料,如铁(Fe)、镍(Ni)、钴(Co)等;(2)合金类磁性材料,如铁镍合金(FeNi)、钴铀合金(CoP

22、t)、钕钴合金(Nd2Co17)等;(3)金属氧化物类磁性材料,如铁氧体(Fe3O1.3.2 磁性材料的性能(1)超顺磁性超顺磁性是指当磁性纳米材料的粒子尺寸足够小,纳米晶粒将不再具有磁畴结构,其矫顽力为零时在常温下出现磁极的随意性。只有磁粒子的粒径尺直径D 小于超顺磁的临界尺寸 D0时,才有可能呈现超顺磁性,热运动才能够破坏磁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材料的剩磁和矫顽力都为零,因此若判断材料是否具有超顺磁性应该首先验证颗粒大小,其次是单畴磁化强度、粒子间相互作用以及所处温度环境等。具有超顺磁性的材料的磁化强度及方向均与外部磁场保持同步:在无磁场状态下,相对较强的热运动扰乱磁粒子之间的取向力,材

23、料内部各个粒子的磁化取向毫无规律,所以宏观上不显磁性;当施加外磁场时,由于磁力作用,粒子的磁化方向趋于磁场方向,材料整体具有磁化强度;当突然撤去施加的外磁场时,粒子的热运动足以破坏磁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各个粒子的磁化取向再次变得毫无规律,整体不再显磁性。(2)矫顽力使已被磁化至饱和的永磁体的磁感应强度降为零所施加的反向磁场强度称为矫顽力。一般的,矫顽力是一个表示磁化强度变化难易的量,它也是表征材料在磁化以后保持磁感应强度的能力。当纳米粒子尺寸低于超顺磁临界尺寸D0时矫顽力等于零;纳米粒子尺寸高于超顺磁临界尺寸 D0时通常呈现高的矫顽力。目前,将具有高矫顽力特性的磁性纳米材料制成具有高存储密

24、度磁记录的磁粉,被广泛应用于磁带、磁盘、磁卡以及磁性钥匙等领域。 (3)居里温度 被磁化后的铁磁物质具有很强的磁性,随着温度的升高,金属点阵热运动的加剧会影响磁畴磁矩的有序排列,当温度达到足以破坏磁畴磁矩的整齐排列时,磁畴被瓦解,平均磁矩变为零,铁磁物质的磁性消失变为顺磁物质,与磁畴相联系的一系列铁磁性质(如高磁导率、磁滞回线、磁致伸缩等)全部消失,相应的铁磁物质的磁导率转化为顺磁物质的磁导率。材料在铁磁体和顺磁体之间改变的温度,称为居里温度 Tc,是用于表征材料磁性的关键参数之一,一般地,居里温度与原子的间距与构型有关。研究表明,对于纳米微粒而言,表面效应和小尺寸效应而造成的纳米粒子的磁性变

25、化,使其居里温度较低。并通过实验证明了磁性纳米粒子的居里温度随粒径的下降而下降。(4)磁化率纳米粒子的磁性与其所包含的总电子数的奇偶性是密切相关的。若把每个粒子的电子看作一个体系,那么电子数的宇称就有奇偶两种可能。如一价金属粒子,一半粒子的宇称为奇,另一半粒子的宇称为偶;两价金属粒子的宇称则为偶。电子数的奇偶性不同的磁性纳米粒子的温度特点也不相同,电子数为奇数的粒子集。1.3.3 磁性Fe3O4简介Fe3O4同时含有Fe2+和Fe3 +,是一种反尖晶石结构,其晶体结构如图1.1所示:包括四面体结构单元和八面体单元,其中氧形成立方密堆积阵列; 一半的 Fe3 +占据四体位置,而另一半和 Fe2

26、+占据八面体位置。它是一个铁磁体,由于在晶格中的氧介导的耦合重叠,四面体中和八面体中的Fe3+刚好具有相反的磁矩方向。在Fe3O4中,由每个晶格位点( 四面体和八面体) 中的Fe3+的数量相同,所以来自Fe3+的磁矩彼此抵消,因此,总净磁化强度仅取决于Fe2+。另外随着尺寸的减小,磁性材料从多畴结变为单畴结构,导致新的磁特性。图1.1 Fe3由于Fe3O4纳米粒子的化学性质稳定,粒径可降至几纳米,催化活性高,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耐候性、耐光性、生物相容性以及对紫外具有良好的吸收和屏蔽效应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涂料、着色剂、塑料、皮革、汽车面漆、高磁记录材料、吸附剂、催化剂以及生物传感、细胞追踪、

27、组织工程、磁共振成像(MRI) 、靶向药物递送和癌症治疗等方面,并且有望探究新的用途。对于某些离子型晶体,磁性离子的间距较远,这是由于具有磁矩的金属离子被非金属离子所包围而导致。从微观磁结构角度来看,它们和铁磁性物质都属于磁有序物质,但不同的是相邻离子磁矩反平行排列且大小相等,因而互相抵消,不产生剩余自发磁化强度,如图1.2所示。图1.2 反铁磁示意图只有在外磁场中才出现微弱的沿外磁场方向的合磁矩,磁化率约为10-210-5。这种性质被称为反铁磁性。反铁磁性物质具有如下规律:(1)存在临界温度TN,当TTN时,反铁磁性转变为顺磁性,磁化率服从居里-外斯定律C/(T+p)。多数反铁磁性物质的p为

28、正值,有的为负值。(2)当TTN时,表现出反铁磁性。最大的特征是磁化率随温度降低反而减小,因此, 在TN点具有极大值。如图1.3所示。图1.3 反铁磁物质的磁化率随温度的关系(3)存在磁晶各向异性。当样品为单晶时,不同晶轴方向测量的磁化率明显不同。奈尔根据外斯的分子场理论,提出了一种关于反铁磁和亚铁磁性的唯象理论,认为在反铁磁体中磁性离子形成两组或多组对等的“次晶格”,每一组次晶格都有类似铁磁性的自发磁化。但不同次晶格的磁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而互相抵消,合磁矩为零。如果两组或多组次晶格的离子磁矩虽然方向相反,但大小不同或磁矩反向的离子数目不同而未能使两者完全抵消,则其合磁矩便不为零,这种性

29、质被称为亚铁磁性。从微观结构上,亚铁磁物质类似于反铁磁物质,超精细相互作用下相邻的原子磁矩反平行排列;从宏观磁性上,亚铁磁物质又同铁磁性物质一样表现出明显的磁滞现象。尖晶石铁氧体Fe3O4就是一种典型的亚铁磁性物质。1.3.4 Fe3O4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制备Fe3O4纳米材料的方法有很多,不同方法制备出来的Fe3O4纳粒子的性能和适用范围大不相同。根据文献报道制备Fe3O4纳米粒子的方法主要有: 沉淀法、热分解法、水热法、微乳液法、溶胶-凝胶法等。这些制备方法对其设备及其操作流程的要求区别很大,得到产品的形貌、性能也相差较大。沉淀法是最早采用液相化学反应合成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方法

30、。根据溶液中含有铁离子的种类,沉淀法可以分为共沉淀法、氧化沉淀法以及还原沉淀法。Nabiyouni等28采用同样的方法以 Fe( NO3)39H2O 和FeCl24H2O 为原料,通过加入不同表面活性剂( CTAB,SDS) 、控制不同的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得到了不同尺寸的Fe3O4纳米粒子。万栋等29探究了不同Fe2+/ Fe3+的摩尔比对Fe3O4的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Fe2+/ Fe3+的摩尔比约为34时,催化效果最佳,这是由于反应过程中Fe2+易被氧化成Fe3+,从而造成其与理论摩尔比12不符,因此,在反应过程中Fe2 +应适当过量。Jiang 等30在通 N2的条件下,将溶有

31、一定量多巴胺的水溶液逐滴加入FeCl3和FeCl2的混合溶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再加入NaOH溶液并将pH调至10,在 N2保护下搅拌 30 min,最终获得Fe3O4纳米微粒。近年来,水热法已广泛用于制备各种无机纳米材料。Lei 等31用FeSO47H2O提供铁源,去离子水作为溶剂,NaOH为沉淀剂,-丙二醇为助剂通过水热法一步合成了八面体形状的磁性Fe3O4纳米微粒。他们发现粒子的平均边长为 500 nm 左右,晶体的形状可以通过不同方向的生长速率来控制,并且概述了Fe3O4八面体的生长模式。所得Fe3O4八面体在室温下的比饱和磁化强度(Ms)和矫顽力(Hc)分别为87. 48emu/g

32、和95. 6Oe,随着温度的升高,Hc的值逐渐降低,这是由于有效磁各向异性随着试验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杨华等32利用水热法制得了粉末为单一相的Fe3O4纳米颗粒,99% 的粒子的尺寸在100nm以下,比表面积达到85 m2/ g; 所制得的水基磁流体是一个稳定的胶体体系,在320mT的强磁场中无明显的分层现象,在可见光的照射和磁场共同作用下,肉眼可以看到有明亮的光环产生,由丁达尔现象可知,产生光环可以说明溶胶粒子尺寸小于可见光波长,大约为1100 nm。Fan等33以FeSO47H2O和NaOH为原料,Na2S2O3作为氧化剂,采用水热氧化法制备出了多面体结构的Fe3O4纳米微粒,并探究了反应温

33、度、溶液的ph对Fe3O4纳米微粒的影响。1.4 电磁感应简介电磁感应技术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IH技术,它是基于法拉第感应定律建立的。电磁感应的加热原理是利用高频的交变电流在通过线圈时产生磁场,这种交变的磁场在通过金属工件时产生涡流,产生涡流的条件就是金属工件需要是加热后的件,金属的电阻相对较小,这样较低的电动势就可以产生很强的涡电流,这样就在金属件内部产生了很大的焦耳热,这样金属件的温度自己就升高了,完成了一个自发热的过程,这个自发热的速度非常快。电磁感应加热利用的就是电流的做功,将电能转化为被加热体本身的内能,使被加热件的温度升高,从而达到加热的目的。与传统的加热方法相比,电磁感应加热是自发

34、热的现象,不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工人的工作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也减少了为环境降温的费用;第二,电磁感应的热损耗小,节能效果好,电磁感应发热过程感应线圈与被加热的金属件之间是没有直接接触的,能量的传递是通过电磁感应进行传递的,在传导的过程中减少了很多热能的损耗,效率提高很多,可以达到85%左右,比传统的加热提高了很多;第三,金属件温度提升速度快,金属件的电阻小,所以较小的电动势就能产生较强的涡电流,焦耳热产生得也多,热量散失得少,所以金属件升温很快;与传统的电阻加热相比,使用寿命增长了,电磁感应的加热工具是特制的线圈和半导体的器件,线圈在工作时的温度并不像电阻丝产生那么高的温度,使用

35、寿命大大提高了。电磁感应加热的加热效率高,所以产品的产量也高,所以无论从损耗还是生产效率上都得到了提高。综上所述,电磁感应加热具有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加热速度比其他任何的媒介加热速度都快,而且在加热时损耗较小,加热时间较短,启动方便,热能的损耗较小,不用时,也可以切断供电电源,没有任何多余的损耗,电能的利用率又高,是新时期加热的最好选择。1.5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1.5.1 课题研究背景意义防水材料是建筑行业及隧道、地铁等其他相关行业所需且重要的功能型材料。其中,高分子防水材料因其性能卓越且符合建筑革新的目的,成为了典型的新型建筑防水材料,近年的发展十分迅速1。高分子卷材主要有树脂类、热塑性

36、聚烯烃(TPO)、聚氯乙烯卷材(PVC)防水卷材、聚乙烯丙纶卷材、EVA卷材、高密度聚乙烯卷材(HDPE)等。高分子防水卷材具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是匀质性较好,采用工厂机械化生产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有效地控制了产品质量;二是低温柔性好,拉伸强度高且延伸率大,对不同气候条件下建筑结构层的变形、伸缩等具有较大的适应能力;三是耐腐蚀能力强,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的耐臭氧,紫外线等,耐老化性能好,防水耐用年限延长2。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低成本环保节约的理念普及,高分子防水卷材的发展前景将非常广阔。EVA防水卷材主要通过物理共混改性制备,将EVA与一种或几种具有良好相容性的聚合物共混,加入抗氧剂、紫外光吸

37、收剂等助剂制备而成2,3。EVA防水卷材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耐化学腐蚀、耐老化性能,且透明度高、柔韧性好、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铁路隧道、民用建筑等土建工程的防漏防渗4,5。但由于制备EVA热熔胶的原材料大多都是固体物质,且其必须要较高的软化点,导致制得的热熔胶在室温下不发黏;同时,EVA热熔胶还存在不耐高低温,不耐脂肪油,粘接性能不高,大面积涂抹粘接容易产生结皮等缺点2;这些缺点使得EVA在施工过程中造成许多不便,影响施工质量。因此,解决如何加热EVA,用简便的方法使热熔胶变为熔融态,便于施工这一难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1.5.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次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部分:(1)制

38、备出粒径较小、磁性能良好的Fe3O4粉末。本次实验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Fe3O4纳米粒子,通过查阅文献、参考往届学长学姐的研究结果,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出最佳的反应时的温度和PH值这两个反应条件,制备出性能优异的Fe3O4粒子,并对制备出的Fe3O4进行SEM和XRD检测,对数据进行分析。(2)制备出粘接性能优异的EVA热熔胶。本次实验以EVA树脂作为主要原料,在EVA树脂中加入萜烯树脂,季戊四醇酯和丁苄酯这三种物质,通过改变这三种物质的加入量进行多组实验,并检测各组EVA热熔胶的粘接性能,从而得出制备EVA的最佳配方。(3)将制备好的Fe3O4粉末与EVA热熔胶复合。本次实验通过改变在EVA热熔

39、胶中加入Fe3O4粉末的百分比,主要研究了EVA热熔胶在加入不同百分比的Fe3O4粉末后,在外加磁场作用下产生电磁感应,将EVA热熔胶加热至熔融状态的时间长短,从中找到加入Fe3O4粉末的最佳百分比。将铁粉与EVA热熔胶进行复合检测,并与Fe/EVA复合热熔胶作比较分析。本次实验方法主要是在EVA热熔胶中加入不同目数铁粉,并改变其在EVA热熔胶中所占百分比,通过电磁感应器使铁粉产生磁感应加热EVA热熔胶,记录热熔胶呈熔融状态的时间,对比分析得出结论。2 实验过程2.1 实验材料、设备(1)本次实验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Fe3O4粉末,所需材料如表2.1和表2.2所示。表2.1 制备Fe3O4所需

40、主要实验药品试剂名称 分子式 生产厂家三氯化铁分析纯 FeCl3 QUOTE H2O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氯化亚铁分析纯 FeCl2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油酸化学纯 C18H34O2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无水乙醇分析纯 C2H5OH 天津市北联精细化学品开发有限公司氨水分析纯 NH3H2O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表2.2 制备 Fe3O4所需实验仪器仪器名称 仪器型号 生产厂家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 DF-101S 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精密定时电动搅拌器 JJ-1 江苏省金坛市荣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循环水式真空泵 SHZ- = 3 * ROMAN III 巩义市予华仪器有

41、限责任公司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电子天平 上海菁海仪器有限公司其他所需实验物品还有精密试纸、定性滤纸及PH试纸。制备EVA热熔胶实验材料如下表2.3所示。 表2.3 制备EVA热熔胶所需药品药品名称生产厂家EVA210美国杜邦公司萜烯树脂T-80深圳市吉田化工有限公司邻苯二甲酸丁苄酯广东翁江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季戊四醇酯深圳市吉田化工有限公司2.2 实验方法及过程2.2.1 Fe3O4的制备制备Fe3O4的具体实验操作步骤如下:使用电子天平,精确称取4.91g的FeCl27H2O固体颗粒和12g的FeCl36H2O固体颗粒,放置在100mL的干燥烧杯中,加入100mL的去

42、离子水溶解,直至得到澄清透明的黄色混合溶液后再加入油酸1.7g左右。将完全溶解的混合溶液转入250mL的三口烧瓶中,把反应装置即三口烧瓶放置在水浴中缓慢加热,同时使用电动搅拌器不停的搅拌。等温度上升至80时,滴加沉淀剂氨水使溶液沉淀出黑色颗粒,直到混合溶液的PH值调节至9时停止滴加氨水。将已有沉淀产生的黑色反应体系继续在80的温度下搅拌保温40min后,停止加热,取出三口烧瓶。使用抽滤机抽滤反应生成的黑色颗粒,在开始抽滤时先缓慢将三口烧瓶中混合液倒入滤斗中,这样比较容易抽,等抽干了,可以先关闭抽滤机,加入无水乙醇,浸泡23min后再继续抽滤,然后再用水洗,再继续换乙醇交叉冲洗3到5次,直至将黑

43、色颗粒沾染的油酸洗涤干净为止。然后放入干燥箱中干燥,蒸发出水分,从干燥箱中取出,在玛瑙研钵中加入无水乙醇进行湿磨,将得到的颗粒放入密封袋中,待测。2.2.2 实验反应原理化学沉淀法是制备复合材料应用较多的一种方法,它具有方法简单、工艺参数可改变、制备时间短、实验成本不高等特点。目前,制备Fe3O4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共沉淀法、热分解法、水热法、微乳液法、溶胶-凝胶法等这几种.前几种方法为了改善Fe3O4晶粒状况,提高各方面性能在制备的最后阶段都对材料采用高温方式(6001000)进行处理。但是高温处理之后得到的Fe3O4晶粒尺寸较大,且粒度分布较宽,不易于得到较纯的晶相。化学共沉淀法是以二价

44、金属盐和二价铁盐为原料。首先,将它们的水溶液仍按化学计量比混合,再加入一定量的无机碱,然后通入空气使之起到搅拌和氧化双重作用,反应若干时间后可得产物。此方法中加入碱量的多少对生成的铁酸盐粒径大小、晶体状态及产物的纯度都有明显的影响。该方法具有操作方便、设备简单、易得到纯相和粒度可控制等优点,但反应物料的配比、反应温度和氧化的时间对结果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反应条件的选择很重要。以氨水为沉淀剂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Fe3O4的反应原理可用下列方程式表示: 2Fe3+Fe2+8OH-Fe3O4 (2.1)油酸是一种生物相容性很好的小分子表面修饰剂,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日化等行业。在制备过程中加入柠

45、檬酸分子作为表面修饰剂,可以改善磁性纳米颗粒的生物相容性,增大粒子之间的空间位阻和静电斥力作用,增加胶体稳定性。2.2.3 EVA热熔胶的制备 本次实验以乙烯-醋酸乙烯(EVA)树脂为主要原料,每组实验EVA的量均为100g,在烧杯中加入EVA、不同质量的萜烯树脂、丁苄酯、季戊四醇等物质,具体添加的药品的质量如表2.4 所示。用电阻炉加热,当EVA树脂基本熔融时,开始搅拌器搅拌,直到EVA树脂全部熔融为均一透明液体,停止加热和搅拌。用涂抹棒将刚制备好的EVA热熔胶均匀涂抹在长140mm、宽20mm的PE板上涂抹时要涂成薄薄的一层,从试片的一端按一个方向涂抹,速度要缓慢,避免混入空气产生气泡,涂

46、胶次数尽量少些,胶膜厚度为1mm左右,涂抹长度约为100mm,留下未粘接的一端方便用拉伸机的夹持器夹持。涂抹好后迅速将另一个试片轻轻粘接在胶层上,要保证两个试片的上下和左右端部都对齐,误差不能超过1mm,然后轻轻按压,将多余的胶挤压出来,而余胶完全固化后很难处理,所以要趁热清理掉,不允许两边的余胶将试片包裹,否则会影响测试值。每组EVA热熔胶做5个标准试样,并做好标记。将制备好的标准试样放置在通风良好、空气干燥的环境中,目的是促进热熔胶完全固化,需7-10天左右。当热熔胶完全固化时,就可进行T剥离强度测试。 表2.4 各组实验添加药品的质量序号烯树脂用量/g季戊四醇酯用量/g丁苄酯量/g110

47、000290100310001549010152.2.4 复合热熔胶的制备 本次实验比较简单,第一类是将Fe3O4加入EVA中进行复合制备胶膜,第二类是将铁粉加入EVA中进行复合制备胶膜。1、用电阻丝电炉将EVA热熔胶加热至熔融状态时加入不同百分比的Fe3O4,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使Fe3O4粉末均匀分散在EVA热熔胶中,然后将复合热熔胶倒在聚四氟乙烯板上制成胶膜。将所制成的胶膜放入密封袋中,标记序号待测。(共计4组实验,具体实验数据如表2.4所示。表2.4 Fe3O4/EVA复合胶膜胶膜编号Fe3O4所占百分比(%)150210031504200在制备过程中,当在EVA热熔胶中加入Fe3O4粉

48、末时,由于Fe3O4粉末粒径极小,很难实现将其均匀分散在热熔胶中,Fe3O4粉末容易团聚在一起,制备出的胶膜表面不光滑,有明显的小颗粒存在,如图所示。对此现象,我们经过多次试验找到了解决办法,即少量多次地加入Fe3O4粉末,同时减少每次制备复合热熔胶的总量从而间接减少加入Fe3O4纳米粒子,使其能够均匀地分布在EVA热熔胶中。如图所示,改良后制备出的复合胶膜表面光滑,几乎无小颗粒存在。 图2.1 表面存在小颗粒的胶膜图2.2 改进后表面较为光滑的胶膜2、用电阻丝电炉将EVA热熔胶加热至熔融状态时加入不同目数的铁粉,同时改变加入相同目数铁粉时所占百分比,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使铁粉均匀分散在EVA热

49、熔胶中,然后将复合热熔胶倒在聚四氟乙烯板上制成胶膜。将所制成的胶膜放入密封袋中,标记序号待测。共计16组实验,具体实验数据如表2.5所示。表2.5 铁粉/EVA复合胶膜序号目数所占百分比(%)560-80目50660-80目100760-80目150860-80目200980-100目501080-100目1001180-100目1501280-100目20013100-150目5014100-150目10015100-150目15016100-150目20017150目5018150目10019150目15020150目2002.3 样品性能测试2.3.1 XRD 测试材料的宏观特性取决于起

50、内部的微观结构,因此要研究一种新材料的性能及特性,就要先研究其内部微观结构,而材料的显微组织、晶体结构、微区成分和表面形貌就要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X射线衍射分析是利用晶体形成的X射线衍射,对物质进行内部原子在空间分布状况的结构分析方法。将具有一定波长的X射线照射到结晶性物质上时,X射线因在结晶内遇到规则排列的原子或离子而发生散射,散射的X射线在某些方向上相位得到加强,从而显示与结晶结构相对应的特有的衍射现象。X射线的产生原理是电子束激发靶材原子的内层电子,外层电子跃迁至内层,发射出X射线20。X射线衍射仪主要用来检测样品的物象组成和粒子大小,具体来说可检测样品中是否掺杂进了钇离子,掺杂了多少钇离子。其利用高速运动的电子撞击靶材产生具有一定波长的X射线照射试样,使试样晶体的晶面与X射线作用,从而当满足布拉格方程 n=2dsin (2.1)式中 n衍射级数 X射线的波长 d晶面间距 入射X射线与相应晶面的夹角产生特有的衍射现象,根据衍射条及有公式计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