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课件:内脏总论 消化管(一)_第1页
人体解剖学课件:内脏总论 消化管(一)_第2页
人体解剖学课件:内脏总论 消化管(一)_第3页
人体解剖学课件:内脏总论 消化管(一)_第4页
人体解剖学课件:内脏总论 消化管(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脏(viscera)的组成、功能和特点 包括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4个系统。进行物质代谢、繁殖后代及内分泌功能。由一套连续的管道和一个或几个实质器官组成,都借孔、裂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第四章 总 论内 脏 学(splanchnology) 消化道管壁由4层组织构成(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呼吸道、泌尿道和生殖道的管壁由3层组织构成(粘膜、肌层和外膜)一、内脏的一般结构(一)中空性器官(二)实质性器官 一般都有血管、神经和淋巴管等出入的凹陷部位门(hilum or porta)。 上腹部:右季肋区,腹上区,左季肋区 。 中腹部:右腹外侧区(右腰区),脐区,左腹外侧区(左腰区)。 下腹部

2、:右腹股沟区(右髂区),腹下区,左腹股沟区(左髂区)。二、胸部的标志线和腹部的分区(一)胸部标志线 前正中线,胸骨线,锁骨中线,胸骨旁线,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肩胛线,后正中线。(二)腹部分区(3部9区法)第五章 消化系统(alimentary system) 组成: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 消化道(alimentary canal):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 消化腺(alimentary gland):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大唾液腺、肝、胰)以及散在于消化管管壁内的许多小消化腺。 功能:摄取食物、消化并吸收营养物质,排出食物残渣。上

3、消化道: 口腔到十二指肠。下消化道: 空肠以下的部分。 第一节 口 腔(oral cavity) 口腔分为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 当上、下牙弓咬合时,两者借第三磨牙后方的间隙相通。一、唇(lips) 分上唇和下唇 主要结构:唇红,口角,上、下唇系带,人中,鼻唇沟。 二、颊(cheeks) 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牙冠相对的颊粘膜处有腮腺管的开口(腮腺管乳头papilla of parotid duct)。 三、腭(palate) 硬腭(前2/3)和软腭(1/3) 硬腭由骨腭表面覆盖粘膜而构成,软腭由肌、肌腱和粘膜构成。主要结构:腭帆、腭垂(悬雍垂)、腭咽弓、腭舌弓。咽峡(isthmus of fauce

4、s):由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是口腔和咽之间的狭窄部分,也是口腔和咽的分界。四、牙(teeth) 人体内最坚硬的器官,具有咀嚼食物和辅助发音的功能。(一)牙的种类和排列 人的一生中有两组牙发生,即乳牙和恒牙。乳牙 20 个,恒牙 28 32 个。 恒牙为尖牙、切牙、前磨牙、磨牙。 牙式:“ ”分4区,乳牙用罗马数字,恒牙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二)牙的形态 牙的外形:每个牙分牙冠(crown)、牙根(root)和牙颈(neck)三部分。(三)牙组织 牙由牙质(dentine)、釉质(enamel)、牙骨质(cement)和牙髓(dental pulp)组成。(四)牙周组织 包

5、括牙龈(gingiva)、牙周膜(periodental membrane)和牙槽骨(alveolar bone)三部分。对牙起到保护、固定和支持作用。五、舌(tongue)(一)舌的形态:舌分为舌体、舌根两部分。两者在舌背以界沟(terminal sulcus)为界(二)舌粘膜 位于舌背面的舌乳头按形状分为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和叶状乳头等四种。其中后三种含有味觉感受器(味雷taste buds)。丝状乳头则只有一般感觉。舌下面的主要结构: 舌系带、舌下阜、舌下襞。(三)舌肌(lingual muscles) 舌内肌:起止均在舌内,收缩时能改变舌的形态。 舌外肌:起于舌周围各骨,上于舌

6、内,收缩时改变舌的位置。临床上以颏舌肌genioglossus较为重要。六、唾液腺(salivary gland) 分大唾液腺和小唾液腺两类。(一)腮腺 (parotid gland) 最大,位于外耳道前下方,分浅部和深部,其导管开口于颊粘膜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牙冠处。约35%的个体有副腮腺。(二)下颌下腺(submandibular gland) 位下颌骨下缘的深面,下颌下三角内。导管开口于舌下阜sublingual caruncle。(三)舌下腺 (sublingual gland) 位于舌下襞深面,大导管(1条)开口于舌下阜,小导管数量多(515条),开口于舌下襞sublingual fol

7、d表面。 第二节 咽 (pharynx)一、咽的位置的形态 上窄下宽,前后略扁的漏斗形肌性管道,长约12cm。其内腔称咽腔。位于1-6颈椎前方。二、咽的分部 以腭帆游离缘和会厌上缘为界分为三部分: (一)鼻咽 (nasopharynx) 主要结构:咽鼓管咽口(pharyngeal opening of auditory tube)、咽鼓管圆枕tubal torus、咽隐窝pharyngeal recess、咽扁桃体pharyngeal tonsil。(二)口咽(oropharynx) 主要结构有:腭扁桃体palatine tonsils、舌会厌正中襞、会厌谷。 咽淋巴环(tonsilar ri

8、ng ):由咽扁桃体、两侧咽鼓管扁桃体tubal tonsil和腭扁桃体、舌扁桃体lingual tonsil共同围成,它们围绕在口、鼻腔与咽腔连通处,具有重要的防御功能。(三)喉咽 (laryngopharynx) 主要结构有:梨状隐窝(piriform recess) 交通:向前通左右鼻腔、口腔、喉腔,向下通食管,向两侧由咽鼓管咽口经咽鼓管通中耳鼓室。 吞咽时各咽缩肌自上而下依次收缩,即将食团推向食管。 咽提肌收缩时,上提咽和喉,舌根后压,会厌封闭喉口,食团越过会厌,经喉咽入食管。(四)咽壁肌 由咽缩肌和咽提肌两组横纹肌组成。第三节 食 管(esophagus)一、食管的位置和分部食管为一

9、前后略扁的肌性管道。为消化管全长中最狭窄部分。食管全长约25cm,按行程可分为颈部、胸部和腹部三段。 二、食管的狭窄部 The narrows of the esophagus第一个狭窄 at its commencement,15 cm from theupper central incisor teeth.第二个狭窄 It is crossed by the left bronchus, 25cm from the central incisor teeth.第三个狭窄 It passes through the diaphragm, 40cm from the upper central

10、 incisor teeth. Foreign matter is easily blocked and tumors are more frequently detected in these narrow areas.三、食管壁的结构 具有消化管典型的4层结构。食管壁的肌层上1/3段为骨骼肌,下1/3段为平滑肌。中1/3段由骨骼肌和平滑肌混合组成。 第四节胃 (stomach)1.形态 胃是一个肌性囊,可分为前、后二壁,大、小二个弯和出、入二口。2.分部 分部:即贲门部cardiac part、胃底 fundus胃体 body 、幽门部pyloric part、。一、胃的形态和分部3胃的分

11、型 通过深入分析X-线钡餐,可将胃分为3型:钩型胃、角型胃、长胃。二、位置 1.位置 中等充盈时,The stomach lies in the epigastric, left hypochondriac regions of the abdomen. The cardiac orifice situates at the left of the eleventh thoracic vertebra. The pyloric orifice lies to the right of the level of the first lumbar vertebra. 2.毗邻: 胃底贴膈、脾。胃前

12、壁贴邻肝、膈、左肋弓和腹前壁。胃后壁与左肾、左肾上腺及胰相邻。胃壁分4层。 粘膜层在小弯侧形成的皱襞间的沟称胃道。三、胃壁的结构 幽门瓣(pyloric valve):是覆盖在幽门括约肌表面的粘膜形成的环状皱襞,并突向十二指肠腔内即称之为幽门瓣。有阻止胃内容物进入十二指肠的作用。 胃的肌肉有三层,即外纵、中环、内斜,环层最发达。 幽门括约肌(pyloric sphincter):由胃壁环形肌在幽门处增厚形成。有延缓胃内容物排空和阻止肠内容物逆流入胃的作用。第五节 小 肠(small intestine) 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成人约57米,上起幽门,下接盲肠,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一、

13、十二指肠(duodenum) 25cm, 呈“C”型包绕胰头,可分为:(一)上部 sup. portion 左侧接幽门的一段(约2.5cm)称十二指肠球,肠壁薄,管腔大,粘膜平滑无环状襞。转折处称十二指肠上曲。(二)降部 descending portion 起自十二指肠上曲,沿右肾内侧缘下降,至第三腰椎水平,弯向左侧移行为水平部,转折处为十二指肠下曲。降部粘膜形成十二指肠纵襞,襞上有十二指肠大乳头(major duodenal papilla)。 十二指肠大乳头major duodenal papilla距中切牙 75 cm,是肝胰壶腹(hepatopancreatic ampulla)的开

14、口部位。 (三)水平部 horizontal portion 自十二指肠下曲起始,向左横行到第3腰椎左侧续于升部。(四)升部 ascending portion 最短,其末端称行为空肠,与空肠转折处形成的弯曲,称十二指肠空肠曲。 十二指肠悬韧带(suspensory lig. of duodenum):由十二指肠悬肌和包绕于其下段表面的腹膜皱襞构成,临床上称为Treitz韧带,有悬吊固定十二指肠空肠曲于腹后壁的作用,同时也是确认空肠起始部的重要标志二、空肠和回肠 空 肠(jejunum)回 肠(ileum)位 置腹腔左上部腹腔右下部长 度近侧2/5远侧3/5管管 径大小管 壁厚薄血 管丰富相对

15、较少粘膜皱襞密而高疏而低淋巴滤泡孤立淋巴滤泡孤立淋巴滤泡集合淋巴滤泡Meckel憩室:2%成人出现。在距回肠末端0.3-1m范围的回肠对系膜缘上,有长2 -5 cm的囊状突起,自肠壁向外突出称之。 第六节 大 肠large intestine 包括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等部。1.5m. 主要功能为吸收水分、维生素和无机盐,并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除直肠、肛管和阑尾外,结肠和盲肠的三个特征性结构是结肠带(taenia coli)、结肠袋(haustrations)和肠脂垂(epiploic appendices)。此外结肠腔内可见结肠半月襞。 一、盲肠(cecum) 回盲瓣(il

16、eocecal valve):回肠末端向盲肠的开口,称回盲口,此处肠壁内的环形肌增厚并覆以粘膜而形成上、下两片半月形的皱襞称回盲瓣。 作用是控制小肠内容物进入盲肠的速度,以便食物在小肠内充分消化吸收,同时又可阻止盲肠内容物逆流入回肠。二、阑尾(vermiform appendix) 又称蚓突,一般长6-8cm,根部固定。通常与盲肠一起位于右髂窝内,但变化较多。三条结肠带均汇集于阑尾根部,故手术时沿结肠带向下追踪,是寻找阑尾的可靠方法。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点为: 麦氏点(McBurney点):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兰氏点(Lanz点):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右、中1/3交点处。三

17、、结肠(colon)分升结肠(ascending colon)、横结肠(transverse colon)、降结肠(descending colon)和乙状结肠(sigmoid colon)部分。(一)升结肠 ascending colon 长15cm,以结肠右曲移行为横结肠。(二)横结肠 transverse colon 约50cm,以结肠左曲向下续于降结肠。由横结肠系膜连于腹壁,故活动性大。 (三)降结肠 descending colon 长约20cm,至左髂棘处续于乙结肠。(四)乙状结肠 sigmoid colon 长约45cm,至第3骶椎平面续于直肠。四、直肠(rectum)位置: 位于盆腔,全长10-14cm。在第3骶椎起自乙状结肠,穿盆膈移行于肛管。弯曲: 矢状面上有两弯曲,即骶曲(凸向后)和直肠会阴曲(凸向前)。冠状面上有3个弯曲,中间较大凸向左侧,上、下凸向右侧。镜检时应注意。形态 : 直肠壶腹(rectal ampulla)。腔内有3个直肠横襞,最上方一个位于直肠左侧壁,距肛门约11cm,中间一个位于直肠右侧壁,距肛门7cm,作为直肠镜检时的定位标志。 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