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317条疏解_第1页
传习录317条疏解_第2页
传习录317条疏解_第3页
传习录317条疏解_第4页
传习录317条疏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17】 先生曰:先儒解“格物”为“格天下之物”,天下之物如何格得?且谓 一草一木亦皆有理1,今如何去格?纵格得草木来,如何反来诚得自家意2? 我解“格”作“正”字义3,“物”作“事”字义。大学之所谓“身”, 即耳、目、口、鼻、四肢是也。欲修身便是要目非礼勿视,耳非礼勿听,口非礼 勿言,四肢非礼勿动4。要修这个身,身上如何用得工夫?心者身之主宰,目 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口与四肢虽言、动而所以言、 动者心也。故欲修身,在于体当自家心体,常令廓然大公,无有些子不正处5。 主宰一正,则发窍于目,自无非礼之视;发窍于耳,自无非礼之听;发窍于口与 四肢,自无非礼之言、动,此便

2、是修身在正其心6。然至善者,心之本体也,心之本体那有不善?如今要正心,本体上何处用得 功?必就心之发动处才可著力也。心之发动不能无不善,故须就此处著力,便是 在诚意。如一念发在好善上,便实实落落去好善,一念发在恶恶上,便实实落落 去恶恶。意之所发既无不诚,则其本体如何有不正的?故欲正其心在诚意,工夫 到诚意,始有著落处。然诚意之本,又在于致知也。所谓“人虽不知而己所独知”者7,此正是 吾心良知处。然知得善,却不依这个良知便做去,知得不善,却不依这个良知便 不去做,则这个良知便遮蔽了,是不能致知也。吾心良知既不能扩充到底8, 则善虽知好,不能著实好了,恶虽知恶,不能著实恶了,如何得意诚?故致知者

3、, 意诚之本也。然亦不是悬空的致知,致知在实事上格。如意在于为善,便就这件事上去为, 意在于去恶,便就这件事上去不为。去恶固是“格不正以归于正”,为善则不善 正了,亦是“格不正以归于正”也。如此,则吾心良知无私欲蔽了,得以致其极, 而意之所发,好善去恶,无有不诚矣,诚意工夫实下手处在格物也。若如此格物, 人人便做得,“人皆可以为尧舜”9,正在此也。注释:1小程子:“然一草一木皆有理,须是察”。传习录117 条 日孚曰:“先儒谓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不可不察, 如何”?先生曰:“夫我则不暇,公且先去理会自己性情。须能尽人之性,然后 能尽物之性”。传习录129 条 “若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工夫,

4、即工夫始有下 落。即为善去恶,无非是诚意的事。如新本先去穷格事物之理,即茫茫荡荡,都 无着落处。须用添个敬字,方才牵扯得向身心上来。然终是没根源”。传习录86 条 问格物。先生曰:“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 也”。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 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传习录 119 条 先生曰:“为学工夫有浅深,初时若不着实用意去好善 恶恶,如何能为善去恶?这着实用意,便是诚意。然不知心之本体原无一物,一 向着意去好善恶恶,便又多了这分意思,便不是廓然大公,书所谓无有作好作 恶

5、,方是本体。所以说有所忿懥好乐,则不得其正”。大学:“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 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朱子大学章句:“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传习录225条 先生曰:“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 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 如此方是精一功夫”。孟子告子下 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何以异于人哉?尧舜与人同耳”。疏解: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子请问其目, 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

6、勿言,非礼勿动”。非礼勿视、听、言、 动,是克己复礼的功夫,还是从万物一体之仁起仁民爱物之“用”?其实对于颜 子来说,“成己,仁也”与“成物,知也”两个环节几乎是合一的。而仲弓同列 德行科,问仁,孔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区分一个尽己之“忠”与对人之“恕”。孔子对颜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对仲弓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中也可体会出“颜冉之学,其高下浅深, 于此可见”。程子与朱子对“非礼勿视”一节解释得很到位。“非礼者,己之私也。勿者, 禁止之辞。是人心之所以为主,而胜私复礼之机也。私胜,则动容周旋无不中礼, 而日用之间,莫非天理之流行矣”。 程子曰

7、:“颜渊问克己复礼之目,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四者身之用也。由乎中而应乎 外,制于外所以养其中也”。克己复礼为仁,仁是大本之“中”,“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其实是孟子所谓“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 至也”,或中庸“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孟子曰:“君子所性,仁、义、 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视听言动是“四体不言而喻”的境界,是“践形”,是“率性”。“欲修身便是要目非礼勿视,耳非礼勿听,口非礼勿言,四肢非礼勿动”。 阳明以论语“非礼勿视”等四节目来解大学“修身”,并说:“要修这 个身,身上如何用得工夫”;

8、“故欲修身,在于体当自家心体,常令廓然大公, 无有些子不正处,主宰一正,则发窍于目,自无非礼之视”。如果把“非礼勿视” 简单理解为“不符合礼的事物就不去察看”,这是“不晓得头脑”。若晓得头脑, “非礼勿视”则是“主宰一正,则发窍于目,自无非礼之视”,朱子所谓“日用 之间,莫非天理之流行矣”。迄今只有阳明揭示出大学“修身在正其心”章的义理,朱子对“修身” 章的注解偏离了主旨。“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 , 程子认为“身有之身当作心”,是错误的,应该是“身有所忿懥,则心不得其正”。 “正”与“不正”在“心”不在“身”,这才是“从本原上用力”,所谓“行有 不得者,皆反求诸己”。中

9、庸曰:“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 强哉矫”。大学“修身”章强调不能有“所”,如同 中庸全篇反复强 调“不显”(“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心 正则中,身修则和”,反之,一旦有“所”,则是“流”而不“和”,心体也不 能“中立而不倚”。中庸首章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惟有“慎其独也”, 才能全得大本之“中”,从而实现“发而皆中节”。只是大学之“修身”是 “诚于中,形于外”,不及中庸“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的境界高。“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人之视、听则必然有所视、有所听,这是“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其结果是

10、“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心不在焉”正是反求诸己,化“所”为“能”以复 其心体,此本是修身功夫,阳明所谓“体当自家心体,常令廓然大公,无有些子 不正处”。而朱子说“心有不存,则无以检其身”,认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是身不得其修的表现,正好解释反了。大学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八条目所蕴含的义理,子思在中庸23章 以“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这样一段更精炼的文字予以阐发。 大学“修身”以下四条目其实不是功夫,而是从心体起“用”,正如中庸 23 章“诚则形”以下只是效验,功夫全在“致曲”上。当说“此谓修身在正其 心”,似乎“正心”是“修身”之功夫。但阳明说:“心之本体那有不善?如今 要正

11、心,本体上何处用得功?必就心之发动处才可著力也”。四句教前两句“无 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也是此意。“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正 心”之功夫又追溯到“诚意”。虽然“意诚而后心正”,但大学“正心”环 节不可省略,它是八条目中功夫与效验之间的分界:从“格物致知诚意”到“正 心”,是由功夫复归本体;从“正心”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从 “体”起“用”。中庸言“性”不言“心”,内外本末一以贯之,所谓能尽其性,则能尽 人之性、物之性,不必在“用”外别立一个心“体”。中庸说“中”不说“正”, 本体即功夫,功夫即本体。而大学则区分终始、本末,终始体现在“欲必 先”的格式,本末体现在“壹

12、是皆以修身为本”一句。既然“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以修身为本,其实是以正心为本。因为修、齐、治、平是效验而不是功夫, 所以它们不是动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均不是一个“动词+宾语”的结 构。阳明说:“自格物致知至平天下,只是一个明明德,虽亲民亦明德事也”。 如修身是明明德于身,齐家是明明德于家,“心无本体,工夫所至,即是本体”, 反之,则是“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故身、家、国、天下均是“心”,是“主” 而不是“客”。大学之格物、致知、诚意才是功夫,相当于中庸“其次致曲,曲能 有诚”。“曲”相对于“诚”而言,有内外、开合、往来。“致知在格物”是“往 者屈也”,“诚意”是“来者信也”。“天下

13、之物如何格得?且谓一草一木亦皆 有理,今如何去格?纵格得草木来,如何反来诚得自家意”。为了避免格物致知 “茫茫荡荡,都无着落处”,须“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工夫,即工夫始 有下落”,所谓“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故格物致知之“往”其实是“始条 理也”,“诚意”之“来”是“终条理也”。无“始”则无“终”,不开花哪能 结果?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致吾心之良知者, 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阳明以“致良知”来解“致知”,从 心体上说格致功夫,才真正打通“格物致知”与“诚意”。中庸曰“成己, 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在大学则是“事事物物皆 得其理”的同时,也“诚”了自家之“意”。既然“合外内之道也”,向外扩充 之“致知”,即是反身而诚之“诚意”,“吾心良知扩充到底”,此正是“终条 理也”。故阳明曰:“故致知者,意诚之本也”。既然“致知”是“诚意”之本,那么大学“致知在格物”一句所蕴含的 义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