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昏迷患者抢救室的治疗与护理_第1页
中暑昏迷患者抢救室的治疗与护理_第2页
中暑昏迷患者抢救室的治疗与护理_第3页
中暑昏迷患者抢救室的治疗与护理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暑昏迷患者抢救室的治疗与护理摘要:目的:探讨中暑昏迷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为中暑昏迷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降温毯对17 例中暑昏迷患者进行治疗,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17 例患者 24 h 体温均控制在 36 37.5间,4 h 后清醒者5 例,6 h 后清醒者 11 例,10 h 清醒者 1 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肺部水肿、脑部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均回到中暑前状态。结论:降温毯配合严密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中暑昏迷患者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中暑;昏迷;治疗;护理【中图分类号】R4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 2013) 11-0435-01本文分析我院

2、对17 例高热中暑昏迷患者的治疗及护理进行分析,旨在为中暑昏迷的治疗提供参考。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 年、 2013 年两年 78 月收治重症中暑昏迷的患者17 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其中,男 11 例,女 6 例,年龄 2476 岁,平均年龄( 50.8 25.8)岁;单纯性中暑患者 11 例,高血压患者 3 例,中风后遗症患者 3 例,均为户外作业中暑, 入院就诊时体温均超过39。1.2 治疗方法:均给予降温毯治疗,同时和常规对症处理。降温毯治疗方法为:将降温毯平整铺于床单上,患者取平卧位,连接好降温毯进出水管道,保持水循环畅通。降温毯温度的设定应依据患者的体温、年龄

3、及身体状况进行。对于青年患者,降温毯的实际温度可设定较低,对老年患者及体质较差患者可稍微调高。每 1 h 应对患者的体温进行测量,以便及时对降温毯的温度进行调整。待患者的体温降至正常体温附近时,维持降温毯温度5 h 后将温度设定在26,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如24 h 内无变化可撤去降温毯。1.3 护理措施:对于中暑昏迷患者的护理,我科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室内空气流畅、清新,保持安静,控制室内温度在20左右, 相对湿度为60%左右,以使患者有较好的住院治疗环境。 ( 2)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在使用降温毯的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瞳孔变化、心跳、脉搏、呼吸及血压等基础资料,

4、每1 h 对患者的心电图进行一次监测,确保患者在低温情况下心电图正常,避免发生相关并发症,如有异常发生应立即报告主治医师。( 3)定时测量患者的体温,密切观察患者体温的变化,及时调整降温毯的温度,观察降温效果。防止过度降温导致患者体温过低,避免体温降至 34及以下, 因该条件下可引起方式传导阻滞的发生。 (4)密切关注降温毯的运行状况,观察进出水管是否畅通,机器运转是否正常,散热是否正常等,保证降温效果达到标准要求。 (5)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观察患者皮肤颜色变化,定时为患者翻身、擦洗,加强对患者皮肤进行护理,保证患者舒适。2 结果17 例患者24 h体温均控制在36 37.5间,4 h

5、后清醒者5 例, 6 h后清醒者11 例,10 h清醒者1 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肺部水肿、脑部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均回到中暑前状态。讨论中暑为夏季常见疾病,主要由于机体对高热的承受能力有限,造成细胞及细胞内部成分变化的一系列综合性病理变化,重症中暑昏迷可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对患者的危害较大,必须给予及时的治疗和临床护理1-3 。降温毯治疗中暑是近年来新推出的治疗方案,有资料报道 4 其对于中暑昏迷患者的疗效较好,能快速有效降低患者较高的体温,并将患者的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本文采用该法对17 例中暑昏迷患者进行治疗,配合严密的护理与,17 例患者 24 h体温均控制在36 37.5间, 4 h 后清醒者5 例, 6 h 后清醒者 11 例, 10 h 清醒者 1 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肺部水肿、脑部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均回到中暑前状态。表明降温毯配合严密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中暑昏迷患者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ZK ( #金福顺 .1 例重症中暑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护理及体会 J. 医学信息 (上旬刊),2011,24( 12):410马乐娟, 陈小萍, 陈魏燕, 等 .重症中暑患者的护理及体会 J. 健康天地, 2009, 3(12): 60-61杜惠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