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戏剧视野下解读中西方文化死亡观_第1页
跨文化戏剧视野下解读中西方文化死亡观_第2页
跨文化戏剧视野下解读中西方文化死亡观_第3页
跨文化戏剧视野下解读中西方文化死亡观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跨文化戏剧视野下解读中西方文化死亡观跨文化戏剧视野下解读中西方文化死亡观人生的境界在考虑死亡的过程中得以升华,我们需要科学地面对和理解死亡。莎士比亚在他的戏剧中屡次讨论了活着还是死去的哲学命题,中国戏曲对莎士比亚的多部作品进展了改编,但是由于植根的土壤不同,跨文化戏剧所表现出的对死亡内涵的理解就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通过比照分析中国昆剧?血手记?对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的改编,尤其是对麦克白和马佩的罪恶动机、死亡意识的分析,可为对讨论中西文化中的不同死亡观提供一定的启示意义。一、故事改编:从写实莎剧到写意昆剧西方戏剧讲究写实,中国戏曲讲究写意。在原剧中,莎士比亚用写实的手法尽可能地再现了戏剧的真

2、实,使观众对剧中人物的处境感同身受。而中国昆剧?血手记?那么是一次大胆的文化嫁接,也是一次典型的中国化改编,充满浓郁的中国气息。在写实的莎剧?麦克白?中,麦克白是苏格兰一位声望显赫的将军,他英勇威武、战功卓著,帮助国王平息了考特爵士的叛乱,击退了挪威侵略者的进攻,为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立下了汗马功绩,被视为民族英雄。但是,在凯旋的途中,麦克白遇到了三位女巫,其中一位女巫预言他将是将来的国王。回到家中后,他将此事告诉了自己的妻子,麦克白夫人是个极有野心且心狠手辣的女人,在女巫预言和麦克白夫人的唆使下,麦克白逐渐萌生弑君篡位的邪念,他利用国王亲临城堡探访的时机,暗杀了国王,登上了宝座。然而罪孽让麦克

3、白和麦克白夫人陷入了痛苦的深渊,他总是听到莫名奇妙的敲门声,总是看到血淋淋的匕首和怎么洗也洗不干净的、沾满鲜血的双手。极大的恐惧与心虚促使他通过不断地杀人等暴政来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被贵族和人民痛恨,结果众叛亲离,最后在战场上被讨伐军杀死。首先,昆剧对原剧中的人物名称及人物身份进展了外乡化改编。原剧中的麦克白、麦克白夫人在昆剧?血手记?中,分别变成了马佩、铁氏;原剧中的英格兰国王邓肯,在昆剧?血手记?中变成了郑王。其次,昆剧?血手记?借用湘楚文化中的傩面具及三位黑暗仙女展开叙事。戏曲用文采斐然、典雅诗意的昆剧唱腔和念白代替原著的诗体对白,如剧中所唱的可叹人间也沧桑,短短百年追逐忙。冷冷闺中苦盼

4、望,他哪里辜负红颜劳梦想,铁甲金戈相偎傍,非常形象地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喜叫夫婿觅封侯的中国女性形象,即一个默默站在丈夫背后、帮助丈夫的贤内助形象。再次,导演结合中国民间艺术中踩高跷的修长的外貌造型与传统戏曲的矮子步造型,糅合丑旦、彩旦行当的表演特色,把原作中的三个女巫变成一高二矮的三个既具有原作精神又有中国传统戏曲风格的仙姑形象。作为全戏的精神支柱,三个女巫以一高二矮造型表达出来。它们是马佩心灵的动作、全剧哲理化的化身,是提醒人物性格命运的主线。著名学者李伟民认为:?血?剧的改编以唱腔、舞蹈的虚拟、写意和生疏化为表现形式,对舶来品写实的话剧莎剧以假定性舞台建构。二、罪恶动机:旁人挑唆与野心膨胀一

5、开场,麦克白是以正面的人物形象出现的,他英勇威武,受到国王的信任和人民的赞扬。但是,在女巫的预言和麦克白夫人的唆使下,麦克白渐渐萌生了弑君篡位的邪念并一步步坠入罪恶的深渊。但麦克白是个具有复杂性格的人物,权欲绝不是他的全部,在麦克白内心中存有一些与之相对却同样强烈的性格因素。譬如对荣誉的看重、对失去权利的极度害怕以及对继此而至的死亡的恐惧。在原著?麦克白?中,麦克白犯罪的主要动因是女巫预言的诱惑和身边面如桃花、心如蛇蝎的野心家妻子的挑唆,突出表现的是麦克白如何在妻子一步步的唆使和刺激下野心迸发,最终走向消灭道路的。因此,麦克白的消灭既是自甘堕落,却也是身不由己。而在?血手记?中,马佩的悲剧在很

6、大程度上是野心和欲望直接作用的结果。剧中女巫对他的控制力大大减弱,马佩杀人篡位的主动性相应增强。尽管在马佩野心膨胀、走向消灭的过程中,妻子铁氏也起着重要的诱导作用,但马佩的野心一点不在她之下。弑君篡位不仅是铁氏所想,也是马佩自己心中所想,只不过铁氏正好道出了他的心里话,而他比铁氏思虑更多、更慎密而已。马佩说道:妃子,你有此心,难道我就无此愿?一语道破了铁氏所讲的不过是他潜抑内心的隐秘意念的真相。马佩在登上皇位之后唱道:大丈夫当如是也,万里江山独霸。提醒了他内心隐藏的强大野心。马佩为了掩饰自己的罪恶,还残忍地滥杀无辜。最后他受到内心的谴责加上众叛亲离,又唱道:这鬼魅森森狠夜叉,蓦地里惹起波查,俺

7、鬼迷心窍遭嬉耍,自揭疮痂。再次印证了马佩外表上是受外界蛊惑,实际上是自己内心主动产生了弑君篡位的邪念。原剧中,麦克白始终都没有逃脱女巫的控制,他的每一次谋杀都与女巫的预言有着直接的关系,人们对他的悲剧更多的是感到同情和可惜。而在昆剧?血手记?中,马佩的悲剧是咎由自娶自食其果、罪有应得。正如中国传统价值观所认为的那样: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此,昆剧?血手记?中的罪恶动机与原著中的罪恶动机是不一样的,产生的感官效果也不同。与原剧相比,?血手记?更多了一份中国式的大快人心,而削弱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人们对他的同情,这也是跨文化戏剧在改编中存在的一个很值得关注的现象。三、死亡意识:决绝赴死与无奈被杀?

8、麦克白?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本文由论文联盟.Ll.搜集整理悲剧之一,被称为欲望悲剧。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给悲剧下了一个经典的定义:悲剧是对严肃、完好、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个局部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表达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无论是莎剧?麦克白?还是昆剧?血手记?,都是以主人公的死亡完毕,但是两部戏剧中人物的死亡方式和死亡意识却大有不同。莎剧中的麦克白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和性格的坚决性,无畏地面对死亡和消灭,这是一种精神救赎,是一种对崇高的人格尊严的维护,表现出强烈的悲剧精神。尽管麦克白希望尽快完毕自己的命运

9、,但他面对马尔康率领的英军讨伐,没有逃遁,表示我要战到我的全身不剩一块好肉。最后他在与麦克德夫的交战中仍然擎起我的雄壮的盾牌,尽我最后的力量。麦克白如英雄般倒下。黑格尔在?美学?中还这样评价莎剧中的悲剧人物:这些人物遭到消灭,正是由于他们坚决顽强,始终忠实于自己和自己的目的。他们并没有伦理的辩护理由,只是服从自己个性的必然,盲目地被外在环境卷到行动中去,就凭自己的意志力坚持到底,即使他们迫于需要,不得不和旁人对立斗争,也还是把所做的事做到底,或者说一不做、二不休。昆剧?血手记?虽以死亡完毕,却给人一种恶人罪有应得的大快人心之感。马佩死得不甘和困惑,面对死亡,他唱道:孤今朝四面皆楚歌,苍茫不亡我

10、奈我何?具有一种项羽式的悲壮,他不是决绝地赴死,而是无奈地被乱刀砍死。男主人公马佩对应?麦克白?中的主人公麦克白,以红生打底,并糅合了武生、净以及丑脚的表演技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行当的糅合虽可以将人物的外在动作形象比拟完好地表现出来,但在表现人物性格的深入性上仍然是收效甚微的。?血手记?和?欲望城国?因为改编者自觉或不自觉地融入主体意识,将莎剧文本的原初意义eaning读解成带有中国文化的意味signifiane,结果一致呈现出东方式的诠释:莎剧麦克白的野心被披上了东方文化色彩的天意外衣;麦克白的灵魂拷问变成了中国戏台上常见的鬼魂索命;莎剧中隐含的善恶必报思想被凸显为佛教的因果报应观念;

11、麦克白的内倾性的良心谴责被演绎成马佩/敖叔征外倾性的天意躲避。西方悲剧是一种彻底的悲剧,始于悲剧而终于悲剧。中国悲剧即使是悲剧,也要有悲有喜,有哀有乐。?窦娥冤?中,最后鬼驱神使、委屈昭雪,使观众的感情得到些许抚慰;?牡丹亭?中的杜丽娘死后,魂归复生。追求一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大团聚结局,这是中国人的思维。然而生老病死是人类必需要面对的问题,我们需要科学地感知、理解和尊重死亡,对死亡的理解、尊重和宽容就是对人生的理解、尊重和宽容,人生的境界会在考虑死亡的过程中得以升华。死亡是哲学经常讨论的命题。中国人避讳议论死亡,认为不吉利;西方人那么喜欢议论死亡,他们将人的现世生命延续至来世,相信救赎和灵魂永存,因此死亡不是人生命的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