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单元教案_第1页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单元教案_第2页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单元教案_第3页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单元教案_第4页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单元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单元教案第一篇: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单元主题快乐的夏天单元目标1、通过阅读与夏天有关的儿歌、童话、古诗等,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夏天的美好,感受夏天的情趣。2、会认72个生字,要求认清字形,会口头组词;会写36个生字,要求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3、通过看、找、画、说、演等各种有趣的方式,积累词语。4、初步了解动物与自然现象的关系,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单元重难点1、通过阅读与夏天有关的儿歌、童话、古诗等,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夏天的美好,感受夏天的情趣。2、会认72个生字,要求认清字形,会口头组词;会写36个生字,要求读准音、认清形

2、、正确书写。 课时安排识字四2课时古诗两首2课时荷叶圆圆2课时夏夜多美2课时要下雨了2课时小壁虎借尾巴2课时语文园地四3课时 识字四一、教学目标1、会认11个带有虫字旁的字和“展、运、网”3个生字。2、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正确、整齐、规范书写6个生字。3、正确、流利朗读儿歌。4、认识并了解夏天一些小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使学生产生好奇,愿意观察、了解大自然。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难点:认识并了解夏天一些小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使学生产生好奇,愿意观察、了解大自然。三、教学方法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四、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

3、片、动物图片五、课时安排两课时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谈话激趣,看图导入1、夏天就要到了。夏天里,小动物们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2、看图说花。(出示文中插图)引导学生想象: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小动物?他们在干什么?学生说,教师相机出示相关词语: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活泼多样,自主识字1、指名读词:小动物们多可爱呀!我们来认一认他们的名字吧!你是怎么认识这些词语的?如果遇到不会认的字你怎么办?2、认读生字。、自主认读,师出示所有的生字词。、同桌交流:请你把认识的字交流交流,如果同桌不认识,请你作小老师教教他。 、指名同桌赛读。随机重点指导后鼻音“蜻、

4、蜓”;前鼻音“蚓”;翘舌音“蜘、蛛、展”;“结”读一声。 、愿意读的同学一起读。3、识记生字。、主识记(出示生字卡):盯着这些生字,读一读,把他们记在脑子里。 、全班交流: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生字的。、摆一摆:人人动手,把14个生字分成两类摆一摆。小组交流:说说你为什么这么摆。、巩固练习:指名读、男女生分读、抽读、开火车读。 、今天,我们还要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一种识字方法。 、合作探究,发现规律1、引导发现这些字都有虫字旁,虫字旁和动物有关。 、小组讨论(出示生字卡片):你发现了什么?小组里讨论讨论。 、全班交流。2、引导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读一读,想一想字的意思,看看你又有什么发现?出

5、示小黑板:蝴虫胡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参与讨论) 、全班交流。注意提醒学生:“虫”字变成“虫字旁”时,一横变一提。、小结:汉字中有许多这样的字:一边表示它的意思,一边表示它的读音。我们可以用这种规律认识更多的汉字。 、朗读韵文,积累词语1、过渡:同学们真不错,刚才学习的很好,下面看看你们读书读的怎么样。2、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个人自由读、指名读集体评议、同桌互读互评、全班齐读。3、指导表演读:读你喜欢的句子。自由练读,指名表演读,全班自由表演读。4、引读(边拍手边说):什么半空展翅飞,什么花间捉迷藏?蜻蜓半空干什么,蝴蝶花间干什么?蜻蜓哪里展翅飞,蝴蝶哪里捉迷藏?5、用小星星的曲调唱课文

6、。师范唱、生练唱、生表演唱。 、指导书写,掌握结构1、认读“蚂”、“蚁”两个字。2、找共同点,掌握结构。、学生自主观察这两个字,说说有什么发现。 、“一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提醒同学们怎么样写才好看。 、“再看”黑板,生提示师在田字格中范写。3、“二记”。4、“三描”、“四练”(练一个),师巡视,个别指导。5、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6、继续练写,争取比前一个有进步。 、实践活动,课外作业回家后,边表演边把课文读或唱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 、巩固生字1、我会认、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读、指名读、全班齐读。 、“我说你找”。教师随机说一个字,学生从生字卡片中找到这个字,读三遍。2、我会说。 、“我和

7、动物做朋友”:(出示图卡,上部分是动物,下部分是名称)你想和哪种小动物做朋友,请先上来举着那张图卡带领大家读三遍,然后说一句话给大家听,话中要有你这位动物朋友。 、“我让生字交朋友”:出示所有的生字,说词语。 、全班交流:你还在哪里看到过今天学的生字? 、指导背诵1、齐读全文。2、看图说一说。3、自由背诵、引背。4、借助插图背课文。5、表演背。 、鼓励创新1、激发兴趣:课文中只写了六种小动物,真是太少了,我们来多说几种吧!2、教师示范:蜜蜂花丛采蜜忙,你们呢?3、小组讨论。4、全班交流。 、指导书写1、全班交流,找共同点,掌握结构:自己观察要写的字,说说你有什么发现?2出示“前”、“空”。、提

8、醒一下同学怎么样写才漂亮?、教师在学生的提示下范写,并根据情况适当补充:“前”是上小下大,“空”是上大下小。 、学生描红、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3、出示“房”、“网”(方法同上)。 、实践活动一年级语文下册曾子杀猪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4个字,会写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3懂得做人要诚实守信、说到做到。教学重难点:1掌握所有会认会写的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学文,感悟做人要诚实守信、表里如一。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步感知、导入新课。1前几天我们学习一些有关诚实守信的故事,今天我们

9、再来了解一位春秋时期的名人-曾子,介绍曾子,认识“曾”字。2齐读课题,读准“杀”字,注意翘舌音。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把生字画出来,借助拼音读一读,并且在每段前面标上序号。2检查自学情况。a. 说说课文有几自然段。b. 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课文的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3师范读课文。4分小节读课文。学生互动评价。5齐读课文。三学习生字词。1四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想办法记住生字的形。形近字区别法识记“买-卖”“阻-祖”;同音字区别“园原”2课件出示生字,词语。3教师带读生字。4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并组词。四全班齐读课文。五、指导写字。1、观察字形,主要是各个部位在虚宫格中

10、的位置。2、重点指导“买”,最后一笔是点。“杀”下面不是木。“备”字的折文。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词。1、齐读生字,开火车读生字。2、游戏巩固生字。3、出示词语库里的词语,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4、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话。二、精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边读边想,曾子为什么要杀猪?3、指导朗读。A、妻子急忙阻止他,说:“怎么啦,你真的要杀猪给孩子吃呀?我原是说着哄哄孩子的。”指读,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急忙”要读的稍快一些。“怎么啦,你真的要杀猪给孩子吃呀?”要读出惊讶的语气。此时此刻她心里是怎样想的?“哄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哄哄”?再指名读这

11、一句。齐读。B、“对小孩子怎么可以说谎话呢!”指名读,体会曾子说话时的心里。尤其要注意“呢”和“!”,要读出感叹的语气。C、“孩子的一举一动。都是跟父母学的,你撒谎欺骗孩子,就是叫孩子学撒谎。这样教育孩子是要不得的。”自由练读,小组讨论这句话的含义,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来谈。4、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在反复朗读中巩固所学生字。三、小组练习复述课文。四、谈一谈对曾子这种做法的看法。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的一些小例子。加深对情的理解,理的感悟。五、拓展延伸。名人诚信格言。(1)言必信,行必果。(2)民无信不立。-孔子(3)没有诚实哪来尊严。-西塞罗(4)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

12、也。-孟子第一篇:(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案端午粽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午、节、叶、米、真、分、豆”等七个生字。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3.情感目标: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13、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展示端午节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 (1)师生共同欣赏视频,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气氛。(2)导问:说一说在端午节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里,人们都会做什么。 预设1:我们家人会煮美味香甜的粽子吃。预设2:我们家人会起早去山上采艾蒿叶、挂香囊。 预设3:还有一些地方举办端午节赛龙舟活动(3)教师追问: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有包粽子的习俗。孩子们,你们喜欢吃粽子吗?和大家说一说,你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预设:水果粽、豆沙粽、红枣粽、肉粽 2走入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种粽子,想必同学们一定都很喜欢吃粽子,这节课我们就走进端午粽,来共同品味一下课文中的粽子是什么

14、味道的。二、初读课文,认读生词 1自由朗读课文。(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教师巡视学情,及时纠正字音。二、诵读课文,品味内容 1. 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朗读。 (1)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2)教师提出问题:结合第二自然段内容说一说。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样的。 (3)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4)指导学生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描述粽子的外形特点。预设: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5)词语填空读课文。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粽子是用_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_糯米,中间有一颗_枣。 预设:青青的、白白的

15、、红红的。教师追问:为什么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而不用“青的”“白的”“红的”? 课件出示两个句子,朗读比较有什么不同。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粽子是用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的枣。 指导朗读:这样AAB式的重叠词更能体现出粽子的特点,各种颜色相间,色香味美。朗读时仿佛让人品尝到了香甜的味道。 学生汇报朗读第二自然段。 2品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课件出示:依据课文内容,说一说,端午节为什么会有吃粽子的习俗? 预设: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指名学生汇报诗人屈原的历史事迹。教师总结屈原的人物事迹,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16、三、指导观察,正确书写 指导学生书写生字-米。(1)导学:我们“品尝”了香甜的糯米粽,一起来认识糯米的“米”字。 (2)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3)学生根据汉字“米”的字形演变过程,理解字义。四、总结全文,情感升华1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2教师总结:每年端午节我们都会吃粽子,今天通过学习端午粽,我们不仅“品尝”了美味香甜的端午粽,还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每当我们吃美味香甜的粽子时,不要忘记缅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第二篇:(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端午粽 教案端午粽教学设计教材解析:端午粽选自作家屠再华写的童年散文集嘟嘟糖和小雪灯。课文条理清晰,围绕端午粽,以儿童

17、的口吻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第1 自然段先介绍端午节,外婆会煮好粽子等我们回去;第2 自然段具体介绍了粽子的色、香、味;第3 自然段重点写了粽子的花样多;最后点出了端午吃粽子习俗的由来。课文语言比较形象, 比如对粽子样子、味道的描写中,分别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来形容箬竹叶、糯米、枣,可以归类积累,同时在学习叠词的基础上感受句子的韵味和节奏,口语表达时,也可模仿运用这一类词语。 教学目标:1. 认识“端、粽”等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偏旁;会写“真、豆”等生字。2. 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8、,学习读好长句子教学重难点: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导问:同学们前几天我们刚过完一个传统的节日是什么节?你们都做什么了?预设1:我们家人会煮美味香甜的粽子吃。预设2:我们家人会起早去山上采艾蒿叶、挂香囊、系五彩线。 预设3:还有一些地方举办端午节赛龙舟活动2、.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展示端午节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 师生共同欣赏视频,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气氛。3教师追问: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有包粽子的习俗。孩子们,你们喜欢吃粽子吗?和大家说一说,你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预设:水果粽、豆沙粽、红枣粽、肉粽、蛋黄粽 4走入情境,揭示课题。这节

19、课我们就走进端午粽,来共同品味一下课文中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端午粽 借助在“端”和“粽”“认识新偏旁“立”“米”。“端”组词端正就是坐得直直的,就像立在那儿一样。理解词语的意思也可以记住字形特点。“米”字旁的字多与粮食有关。二、初读课文,认读生词1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大屏幕出示学习提示。(2)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教师巡视学情,及时纠正字音。 2出示本课带拼音的生字词学生认读生字。 学生借助拼音,反复拼读已经圈画的生字词;3、去掉拼音读词语4、同桌相互检查生字,读对的在识字条上画上对号。当小老师纠正对方读得不准确的字音,并说说

20、自己是怎么记忆这些生字的。5、游戏环节检测识字。6、出示新词换语境读词,巩固生字三、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1指名学生逐段汇报朗读,把句子读通顺。一二段读后师强调“一”的变调规律:在四声前都变二声,在一二三声前变为四声,单独用或在词的末尾读一声。(在学生读完) (2)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四、诵读课文,品味内容 1. 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朗读。 (1)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2)教师提出问题:结合第二自然段内容说一说。粽子是怎么做的?闻起来怎么样?味道如何呢?用不同的符号勾画出来。 (3)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预设: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5)词

21、语填空读课文。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粽子是用_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_糯米,中间有一颗_枣。预设: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教师追问:为什么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而不用“青的”“白的”“红的”?课件出示两个句子,朗读比较有什么不同。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粽子是用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的枣。 指导朗读:这样AAB式的重叠词更能体现出粽子的特点,各种颜色相间,色香味美。朗读时仿佛让人真正品尝到了粽子香甜的味道。 学生汇报朗读第二自然段。品味课文内容,初步接触按照一定顺序描绘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师:在了解课文内

22、容后,请同学们结合课文说一说外婆包的端午粽是什么样子的。生1: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师:说一说课文中描写端午粽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的。(A.从外往里 B从里往外) 生:课文中描写端午粽是按照从外往里的顺序描写的。 师:如果我们要按照从里往外的顺序该怎么说呢? 生:粽子的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枣的外面裹着白白的糯米,最外面是青青的箬竹叶。师:我们描绘事物的时候,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说。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西瓜的图片。生1:我是按照从外往里的顺序来描绘的。西瓜的外面是带有波纹图案的绿绿的皮,里面是红红的瓜肉,还有一颗颗黑色的籽镶嵌在中间。 生2:我是按照从

23、里往外的顺序来说的。西瓜的里面是甜美多汁的肉,肉中夹杂着一颗颗黑色的籽;西瓜外面是一件绿衣裳。师:同学们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描绘事物,将事物描绘得更加形象、生动,拓展了读者的想象空间。2、师: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读读第三段。 理解“美滋滋”的意思,指导长句子。说说外婆是个什么样的人 3品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生说说端午节的由来。课件出示:依据课文内容,说一说,端午节为什么会有吃粽子的习俗?五、指导书写1指导学生书写生字真。(1)观察生字结构,总结书写规律,学习书写。 (2)巧记生字:笔画中横最多,中间三横才封口。2、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豆。书写方法:上横短,下横长,中间一口要扁些。3、

24、师范写两个字六、总结全文,情感升华教师总结:孩子们,今天通过学习端午粽,我们不仅“品尝”了美味香甜的粽子,还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同时也记住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第三篇:(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端午粽10 端午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时目标:1、读好文中的长句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写“米、分”2个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粽子的样子、味道等,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表示颜色的叠词短语,提高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3、通过图文结合,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并让学生初步感受祖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教学重点:1、读好文中的长句子,正确、流利、

2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写“米、分”2个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粽子的样子、味道等,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教学难点:1、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表示颜色的叠词短语,提高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播放图片请学生欣赏。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些图片会想到什么?(端午节)。是的,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这天,全国各地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粽子也成为端午节必不可少的美味。孩子们,喜欢吃粽子吗?既然香香的粽子这么好吃,那我们就再一次走进课文,去“尝尝”外婆包的端午粽!2、在去外婆家之前,请同学们用

26、接力法读好这些词语和句子。出示生字词卡片,用接力法按行认读。(无错就过,有错用放大镜纠正。)二、读通课文,感知全文。师:孩子们你们把词语读的这么好,老师相信你们把课文也会读得非常棒,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课本有感情地大声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1、出示自读学习要求。(读自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三、聚焦重点,突破难点1、学习第1自然段。师:请XXX同学来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 (2)请全班女同学齐读第一自然段。(3)读了这段你能体会到什么?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指名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师适当讲解。从“总会”中可以看出粽子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美味;“盼着”这个体

27、现了外婆期望在传统节日中与亲人团聚。)师:是啊,过节了外婆多么希望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请同学们再次齐读第一段,读出“外婆盼望团聚”的心情。) (4)集体朗读。师:不知道今年外婆又为我们准备了什么样的粽子?你们想知道吗?请同学们看屏幕,朗读学习要求。2、出示“ 叽叽喳喳 ”法合作学习要求。(计时:五分钟)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完成思维导图,教师随机点拨指导。 当堂展示,请学生汇报交流。师:谢谢XX小组的精彩的汇报,希望其他小组你们也能像他们一样,认真思考、大胆说。把掌声送给他们。 请同学上讲台,贴板书。3、看实物说粽子的样子。师:通过这张思维导图的训练,老师觉得你们对课文已经用了很好的理解,下面请一

28、位同学补充这个句子。 指名同学补充完整。粽子是用( )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 )糯米,中间有一颗( )枣。师:同学们“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这些词语是表示什么的叠词?请你们也说几个这样的叠词和短语。 请学生仿写这样的词语。( )的草地( )的天空( )的稻子学生对比朗读句子,感知体会。(这些叠词既准确地描述出了箬竹叶、糯米和枣子的颜色,读起来非常有节奏。)4、实物尝粽子的味道。师:外婆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你来咬一口尝尝什么味道?抓住“又黏又甜”这个词,对粽子美味的准确表达。 让我们齐读第二自然段第二个句字,感受粽子的香味。 男女生赛读第二自然段。5、学习第三自然段。师:外婆的

29、手艺可不一般,包的粽子不但好吃,而且花样也多,那外婆包了那些口味的粽子呢? 指名说出外婆包了哪些口味的粽子。 请同学们说说自己都吃过那些口味的粽子? 师:是的,不同的地方有不同口味的粽子,爱吃辣椒四川人,还制作出独具特色的辣粽呢!我们在外婆家吃粽子心情怎么样?从哪看出来的? 指名回答。师:外婆不仅为我们准备了又黏又甜的粽子,还不忘把这样的美味送给邻居们吃。这是什么样的外婆呢?指名回答。(热情、懂得分享)师:这样的外婆是不是值得称赞呢?请同学们用夸赞的语气齐读第三自然段。用夸赞的语气读一读第三自然段。 (3)学习第4自然段。师:同学们都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可大家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吃粽子吗?指名学生

30、回答。 齐读第四自然段。教师出示屈原的图片和资料,请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三、拓展延伸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吗?和同学们用内外圈分享交流。(用内外圈的合作学习方法交流分享,并汇报。)四、指导书写米、分1、观察他们在田字格中的占位。2、教师范写。3、学生书写,学生作品展示。五、布置作业1、给爸爸妈妈讲讲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2、请你收集其他传统节日的由来和风俗,并和同学一起交流。3、制作一份端午节手抄报。4、跟奶奶、妈妈学包粽子。六、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端午节的节日氛围和那份浓浓的亲情,也初步了解了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最后

31、我们用一首儿歌结束这节课。 儿歌:吃粽子,蘸白糖,五月初五是端阳。五彩线,手腕绑,龙船下河喜洋洋板书设计10 端午粽样子 (贴) (贴 )味道又黏又甜(贴) 青青的箬竹叶(贴)一股清香(贴)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第四篇:(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案 (7)端午粽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对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会用恰当的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因此,本文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从读入手,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识字,在读中与生活实际相融合。 课前准备1制

32、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多媒体课件播放图片,展示端午节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导问:说一说在端午节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里,人们都会做什么。 预设1:我们家人会煮美味香甜的粽子吃。预设2:我们家人会起早去山上采艾蒿叶、挂香囊。 预设3:还有一些地方举办端午节赛龙舟活动(3)教师追问: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有包粽子的习俗。孩子们,你们喜欢吃粽子吗?和大家说一说,你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预设:水果粽、豆沙粽、红枣粽、肉粽 2走入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种粽子,想必同学们一定都很喜欢吃粽子,这节课我们就走进端

33、午粽,来共同品味一下课文中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二、初读课文,认读生词 1自由朗读课文。(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教师巡视学情,及时纠正字音。 2学生认读生字。(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圈画出本课的生字。(2)借助拼音,反复拼读圈画的生字;认识新偏旁“立”“米”。(3)同桌相互检查,当小老师纠正对方读得不准确的字音,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记忆这些生字的。3. 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词。 (1)游戏环节:我是读词王。(2)多媒体课件出示生词:端午节、粽子、总是、糯米、中间、十分、鲜肉、带回去、知道、据说、纪念。(3)以小组为单位,抢读生词,读正确的小组

34、得到词卡,并且领读,得到词卡最多的小组获胜。(4)齐读课文,注意生词在课文中的读音。三、指导观察,正确书写 1创设情境,出示生字。 (1)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个美味香甜的粽子,同学们想不想吃? (2)课件出示:写有生字的粽子图片。(3)导学:你们认识它们吗?我们来学写这几个生字,写得好的同学会得到香甜美味的粽子。2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生字午。(1)观察生字外形,注意书写时悬针竖不出头。 (2)学生描红书写,在本子上写两个。 (3)同桌之间展示,同桌互评。 3教师指导学习生字节。(1)观察生字结构,教师在黑板上范写,学生练写。 (2)引导学生说一说了解了哪些中国传统节日。 预设:中秋节、重阳节、春节(3

35、)通过对节日的阐述,给“节”字进行扩词训练。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米。(1)导学:我们“品尝”了香甜的糯米粽,一起来认识糯米的“米”字。 (2)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3)学生根据汉字“米”的字形演变过程,理解字义。 5教师指导学习生字分。(1)反义词对对碰理解字义:“合”的反义词是“分”。(2)书写要领:上面八字要延展,下面是“刀”不是“力”。 (3)师生讲评,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激励进步。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1指导回顾: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认识了哪些生字宝宝? 2合作交流,向同桌展示自己写得最好的生字。 3作业布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再现情境1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

36、了端午粽的字词,这节课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找动物。以小组为单位读词语,看看哪个小组读得准确。 (1)多媒体出示小动物的图片:熊猫、山羊、兔子(2)小组派代表选择喜欢的小动物,每个动物后面隐藏一个本课的词语,小组同学认读词语,获胜小组得到相应的小动物图片。 2师生共同齐读课文。二、再读课文,练习书写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2指名学生逐段汇报朗读,把句子读通顺。 3教师指导学生多种方法朗读。 (1)课件出示朗读要求。说一说课文共由几个自然段组成。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读给同桌听。 (2)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 (3)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把长的句子画出停顿。 4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叶。 (1)课件出示

37、:箬竹叶的图片。(2)学生观察图片,从颜色、形状上来描述箬竹叶的样子。 (3)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叶,看图学习生字。 (4)师生共同书写生字,比一比谁写得工整、漂亮。 5指导学生书写生字真。(1)观察生字结构,总结书写规律,学习书写。 (2)巧记生字:笔画中横最多,中间三横才封口。 6研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1)教师提出问题:外婆包的粽子花样很多,结合课文说一说外婆包的粽子有哪些种类。(2)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3)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预设:外婆包的粽子有:红枣粽、红豆粽、鲜肉粽。 7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豆。 (1)图文演示法,理解字义。(2)书写方法:上横短,下横长,中间一口要

38、扁些。二、诵读课文,品味内容1. 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朗读。 (1)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2)教师提出问题:结合第二自然段内容说一说。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样的。 (3)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4)指导学生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描述粽子的外形特点。 预设: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5)词语填空读课文。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粽子是用_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_糯米,中间有一颗_枣。预设: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教师追问:为什么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而不用“青的”“白的”“红的”?课件出示两个句子,朗读比较有什么不同。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

39、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粽子是用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的枣。指导朗读:这样AAB式的重叠词更能体现出粽子的特点,各种颜色相间,色香味美。朗读时仿佛让人品尝到了香甜的味道。 学生汇报朗读第二自然段。 2品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课件出示:依据课文内容,说一说,端午节为什么会有吃粽子的习俗? 预设: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指名学生汇报诗人屈原的历史事迹。教师总结屈原的人物事迹,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四、总结全文,情感升华1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2教师总结:每年端午节我们都会吃粽子,今天通过学习端午粽,我们不仅“品尝”了美味香甜的端午粽,还

40、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每当我们吃美味香甜的粽子时,不要忘记缅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第五篇: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0端午粽 人教部编版10端午粽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偏旁“”。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长句子。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与爱国诗人屈原有关。重点、难点重点学习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突破方法学生借助图片掌握生字的字形。教师指导朗读。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突破方法教师指导分析课文。教法与学法教法图文结合法、分析指导法。学法自读自悟法、讨论交流法。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图片。课时安排建议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熟练

41、朗读课文。2.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偏旁“”。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师: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民以食为天,古往今来,传统节日大都和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连连看的游戏。(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元宵、月饼等食品图片以及元宵节、中秋节等节日名称)教师指名回答。2.师: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端午节,“尝一尝”端午节的粽子。3.教师板书课题:端午粽。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2.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读生字。3.同桌互相认读圈出的生字,互相纠错,看谁读得好。4.教师检查学生自学生字的情况。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小火车”认读。5.教师指名朗读课文,强调读准字音,要做到不丢字、不错字、不加字。6.学生讨论交流: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生:一共有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是说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粽子,盼“我们”回去;第二段是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第三段是说外婆包的粽子好吃、花样多,外婆还让“我们”带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