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9/19曾国藩的经典人生哲理名言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 曾国藩 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 曾国藩 人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曾国藩 凡权要人声势赫然时, 我不可犯其锋, 亦不可与之狎,敬而远之, 全身全名之道也。 曾国藩 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此之谓才。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要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曾国藩 人只是怕当局,当局者之十,不足以旁观者之五。智臣以得失而昏也,胆气以得失而奋也.只没了得失心,则声气舒展,此心与旁观者一般,何事不济? -曾国藩 两君子
2、无争,相让故也.一君子一小人无争,有容故也.争者两小人也,有识者奈何自处于小人。 曾国藩 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 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 曾国藩 . 君子多思不若养志,多言不若守静,多才不若蓄德。曾国藩 水道曲折,立岸者见而操舟者迷.棋势胜负,对奕者惑而傍观者审。非智有明暗,盖静可以观动也.人能不为利害所汩,则事物至前,如数一二,故君子养心以静也. 曾 国藩 倚富者贫,倚贵者贱,倚强者弱,倚巧者拙。倚仁义不贫不贱不弱不拙。-曾 国藩 好誉者,常谤人;市恩者,常夺人。其倾危一也。 曾国藩 人之制性,当如堤防之治水。常恐其漏坏之易.若不顾其
3、泛滥,一倾而不可复也。 曾国藩 务名者害其身,多财者祸其后。善恶报缓者非天纲束,是欲成君子而灭小人也.祸福者天地所以爱人也。如雷雨雪霜,皆欲生成万物。故君子恐惧而畏,小人侥幸而忽。畏其祸则福生,忽其福则祸至。传所谓祸福无门,惟人所召也。曾国藩以忠沽名者讦,以信沽名者诈,以廉沽名者贪,以洁沽名者污。忠信廉洁,立身之 本,非钓名之具也.有一于此,乡原之徒,又何足取哉? 曾国藩 仁言不如仁心之诚,利近不如利远之博,仁言或失于口惠,利近或失于姑息。 曾国藩 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谦柔卑退者,德之余,强暴奸诈者,祸之始。 曾国藩 人皆有爱生恶死之心,人皆为舍生取死之道。何也?见善不明耳。 曾国藩
4、溺爱者受制于妻子, 患失者屈己于富贵。 大丈夫见善明,则重名节如泰山. 用心刚, 则轻死生如鸿毛。 曾国藩 食能止饥,饮能止渴,畏能止祸,足能止贪。 -曾国藩 语人之短不曰直,济人之恶不曰义. -曾国藩 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曾国藩。 女相妒于室,士相妒于朝,古今通患也.若无贪荣擅宠之心,何嫉妒之有? -曾国藩 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曾国藩 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 -曾国藩 事莫待来时忍,欲莫待动时防。即来思隐,即动思防,如火炽水溢,障之甚难。 曾国藩 高才能文章,善居之,足以成名,不善居之,足以致祸。 曾国藩 作善岂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谤
5、招祸也。 -曾国藩 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曾国藩 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曾国藩恭而无礼,遇君子固所深恶,即小人亦未尝不非笑之,枉自卑诌耳. 曾国藩人遇逆境,无可奈何, 而安之若命,是见识超群。 然君子用以力学,借困衡为砥砺,不但顺受而已。曾国藩 非望之福,祸必继之.急当恐惧修省,多行善事,若一骄则不可救矣. -曾国 藩 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曾国藩 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曾国藩 人有过喜谈之,存一恕心者少。 己有过恶, 闻之漫无悔心者多。若以恕己之心恕人, 是谓大公,以责人之心责己,是谓大勇.
6、-曾国藩 任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曾国藩 善自是士人常事,今乃邀身后福报,若市道,吾实耻之. -曾国藩 吾不如者,吾不与处,累我者也。与我齐者,吾不与处,无益我者也。惟贤者,必与贤于己者处,贤者之可得与处也,礼之.主贤世治,则贤者在上。主不肖世乱,则贤者在 下。 -曾国藩 处事当务详慎,不可尽兴燥脾。 凡饮食举动言语笔墨, 尽兴便放肆。 一燥脾便刻薄, 其始无害人之心,而其事必至于害人.初若不至杀身,终至杀身而有余也。 曾国藩 遇疾恶太严之人,不可轻意在他前道人短处,此便是浇油入火,其害与助恶一般。-曾国藩 优娼辈好嗤笑人,而敢为无礼,此自不贱本色。其趋奉不足喜,怠慢不
7、足怒也。 -曾国藩 有必不可行之事,不必妄自轻营。有必不可劝之人,不必多费唇舌。-曾国藩 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曾国藩 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 祥,为处事第一法。曾国藩 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 见一善行, 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 遇富贵人,宜劝他宽, 见聪明人宜劝他厚。 曾国藩 得失有定数,求而不得者多矣,纵求而得,亦是命所应有。安然则受,未必不得, 自多营营耳。 -曾国藩 行事常思退一步。 -曾国藩 . 处毁誉要识有量,今之学者反有向上底,见世所誉而趋之,见世所毁而避之,只誉我而喜,闻毁我而怒,只是量不广,真
8、善真恶在我,毁誉与我分毫无干。 -曾国藩 见人耳语,不可窃听。 恐所言之事,其人避我。又恐正值议我短长,闻之未免动意, 且使其人惭愧无地自容矣。-曾国藩 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物极则反,害将及矣。 曾国藩 贫贱时眼中不著富贵,他日得志必不骄.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一旦退休必不怨。曾国藩 静坐自我妄为,读书即是立德。 -曾国藩 可以一出而振人之厄,一言而解人之纷,此亦不必过为退避也,但因以为利,则市 道矣. -曾国藩 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曾国藩 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曾国 藩 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审势择人
9、。“专欲难成,众怒难犯”,此八字者不独妄动邪为者宜慎,虽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须调剂人情,发明事理,俾大家信从,然后动有成,事可久。盘庚迁殷,武伐纣,三令五申,犹恐弗从.盖恒情多隐于远识, 小人不便于己私,群起而坏之,虽有良法,胡成胡久。 曾国藩 世间事各有恰好处,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小事多忽,忽小则失大,易事多忽,忽易则失难。存心君子,自得之体验中耳. -曾国藩 恒言平稳二字极可玩,盖天下之事,惟平则稳。行险亦有得的,终是不稳,故君子居 易。 曾国藩 觅物者苦求而不得,或视之而不见。他日无事于觅也,乃得之。非物有趋避,目眩 急求也。天下之事,每得于
10、从容,而失之急遽。-曾国藩 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处天下事,只消得安详二字,兵贵神速, 也须从此二字做出。然安祥非迟缓之谓也,从容详审,养奋发于定之中耳。 曾国藩才下手便想到究竟处。 曾国藩 小屈以求大伸,圣贤不为.松柏生来便直,士君子穷居便正。若曰在下位遇难事,姑韬光忍耻,以图他日贵达之时,然后直躬行通。此不但出处为两截人,即既仕之后,又为 两截人矣。曾国藩 既不俗为小人,即不勉为君子。欲又不能,志不立故也。 -曾国藩 委罪掠功,此小人事;掩罪夸功,此众人事;让美归功,此君子事;分怨共过,此 盛德事。 曾国藩 天物愚者真,智者伪;愚者完,智者丧。 -曾国藩 处天
11、下事,前面常长出一分,此之谓豫;后面常余出一分,此之谓裕。如此则事无不济,而心有余乐。若尽煞分数做去,必有后悔.处人亦然,施在我有余之恩,则可以广听。 留在人不尽之情,则可以全好。 -曾国藩 规模先要个极大,意思先要个安闲。古之人先约而丰人,故群下乐为之用而所得常 倍。徐思而审处,故己不劳而事极精详。褊急二字,处事之古碍也。 -曾国藩 见面前之千里,不若见背后之一寸.故达观非难,而反观为难。见见非难,而见不 见为难。此举世之所迷,而智者之所独觉也。-曾国藩 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 祸者.今之人惟恐精明不至,所以为愚也. -曾国藩 毕竟先知后行,
12、至于纯熟,乃能合一。曾国藩 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事后论人,每将智人说得极愚。局外论人,每将难事说得极易.二者皆从不忠不恕生出.曾国藩 人有求于我,如不能应,当直告以故.切莫含糊,致误乃事. -曾国藩 君子与小人斗,小人必胜。在君子惟有守正以俟命而已。固不可惧祸而误入小人之 党,亦不可恃为君子而有与小人角胜之心.曾国藩 有一种人以姑息匪人市宽厚名,有一种人以毛举细故市精明名,皆偏也。圣人之厚 宽,不使人有所恃。圣人之精明,不使人无所容。曾国藩 勿以人负我而隳为善之心,当其施德,第自行吾心所不忍耳.未尝责报也.纵遇险 徒,止付一笑.曾国藩 嘲戏人自事恶事,尤不可入一二壮语, 入壮语则戏
13、者皆真, 每令人恨。若规人过失,不可入一二戏语,入戏语则真者毕戏。每令人玩,失规人之旨矣.-曾国藩 阴,小人者。阳,君子也。进君子而退小人,燮理之能事毕矣。 曾国藩轻信人不一定多疑,而多疑的人每易轻信。 曾国藩 术字亦有不可少处, 但必不得已而后用。 专意利人而用, 谓之圣贤。 可不必用而用,专意利己而用,谓之奸雄。 -曾国藩 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曾国藩 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曾国藩 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冕而贵。士无名节,犹女不贞,虽有他美,亦不足 赎。故前辈谓爵禄易得,名节难保。 -曾国藩 世不若不求利,即无害。若不求福,即无祸.曾国藩 见人有得
14、意事,便当生欢喜心。 见人有失意事, 便当生怜悯心。皆自己真实受用处.忌成乐败,何预人事,自坏心术耳. 曾国藩 贱不谋贵,外不谋内,疏不谋亲. 曾国藩 贵视其所举,富视其所兴,贫视其所不取,穷视其所不为。 曾国藩 宁可忍耐而死,不可向利而生。 曾国藩 外重者内轻,故保富贵而丧名.节内重者外轻,故守道德而乐贫贱。 曾国藩 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曾国藩 乱世之名,以少取为贵。 -曾国藩 名节至大,不可妄交非类。 曾国藩 居乡勿为乡愿,居官勿为鄙夫. 曾国藩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识见。多一分享用,减一分志气。-曾国藩 责备贤者,须全得爱惜裁成之意.若于君子身上,一味吹毛求疵,则为小人者
15、,反极便宜. -曾国藩闻人之善而疑,闻人之恶而信,其人生平必有恶而无善。故不知世间复有作善之人 也,若夫造作全傅会以诬善良,鬼神必殛之。-曾国藩 盛怒极喜时,性情改常.遇有所行,须一商之有识者.不然,悔随之矣。-曾国藩 凡人皆不可侮,无用人尤不可侮。-曾国藩 向人说贫,人必不信,徒增嗤笑耳。且人即我信,何救于贫,哓哓者可厌也。 -曾国藩 凡与人晋接周旋,若无真意,则不足以感人;然徒有真意而无文饰以将之,则真意 亦无所托之以出, 礼所称无文不行。-曾国藩 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清则易刻,惟襟怀闲远,则可化刻为厚。曾国藩 俭以养廉,誉洽乡党;直而能忍,庆流子孙. -曾国藩 故吾人用功
16、,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笑,乃有进步也。 -曾国藩 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益薄矣。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亦厚矣。 -曾国藩 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顺逆差遣,何曾作得主。马牛为人穿着鼻孔,要行则行,要止则止,不知世上一切差遣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为马牛者几何?哀哉!曾国藩 吾不知所谓善,但使人感者即善也.吾不知所谓恶,但使人恨者即恶也.曾 国藩 小人其心,君子其饰,名是而实非,其天下之大害乎? 曾国藩 不好名者,斯不好利。好名者,好利之尤者也。 曾国藩一念不敢自恕,斯可谓之修。一语不敢苟徇,斯可谓之直。一介不敢自污,斯可谓 之廉。 -曾国藩 改过则长善矣,甘贫
17、则足用矣。 曾国藩 天下有非望之福,亦有非望之祸.小人不知祸福之相倚伏也,则侥幸以为尝。是故失意之事,恒生于其所得意,惟其见利而不见害,知存而不知亡也.曾国藩君子所信者,此心也。若愿后世之毁誉,是有待于外也。 -曾国藩 水不能不遇风,长川巨浸,泓澄无底,虽大风不能使之浊。心不能不应物,欲尽理明,表里莹彻,虽酬酢万变,不能使之昏.无风则清,有风则浊者,尘滓之伏于下也;静之 则明,动之则昏者,利欲之藏于中也. 曾国藩 有理义以养其心,则虽老而神明不衰。苟为不然,则昏于豢养,败于戕贼,未老而 志衰矣。励志之士,可不戒诸。-曾国藩 短不可护,护则终短。长不可矝,矝则不长。尤人不如尤己,如圆不如好方.用
18、晦则天下莫与汝争智,“折”去“斤”加“为” 谦则天下莫与汝争强.多言者老氏所戒,欲 纳者仲尼所臧。妄动有悔,何如静而勿动?太刚则折,何如柔而勿刚。吾见进而不己者败,未见退而自足者亡。为善则游君子之域,为恶则入小人之乡。吾将书绅带以自警,刻盘盂而 思防。岂若长存于座右,庶凤夜之不忘.曾国藩 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皆。尔曹但常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 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也。 曾国藩 静坐然后知平日之气浮;守默然后知平日之言躁;省事然后知平日之费间;闭户然后知平日之交滥;寡欲然后知平日之病多;近情然后知平日之念刻。 曾国藩 闻过而不改,谓之丧心。思过而不改,谓之失体。 曾国藩 天下
19、有三门,繇于情欲,入自禽门;繇于礼义,入自人门;繇于独智,入自圣门。 曾国藩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曾国藩 夫志心笃行之术,长莫长于搏谋,安莫安于忍辱,先莫先于修德,乐莫乐于好善,神莫神于至诚,明莫明于体物,吉莫吉于知足,苦莫苦于多愿,悲莫悲于精散,病莫病于无常,短莫短于苟得,幽莫幽于贪鄙,孤莫孤于自恃,危莫危于任疑,败莫败于多私。 - 曾国藩 能庇人便是大人,受人庇便是小人。-曾国藩 或谓才子多傲,余曰傲便是不才。 曾国藩 。 君子满腹天理,故以顺理为乐。小人满腹人欲,故以得欲为乐。欲无时可足,故乐不胜忧.理无时不存,故随在皆乐。至乐顺理。纵欲之乐,忧患随焉。-曾国藩 尖
20、酸语最易传布,正经话却无人称说,即此可知世道恶薄。 曾国藩 慎能远祸,勤能济贫. 曾国藩 气为心害,养心当先制气。 -曾国藩 不位而尊者曰道,不贷而富者曰文。噫!吾将谓得时乎?尊而骄者不为矣,吾将谓失时乎?富而安者吾为矣. -曾国藩 。 或曰:交处乎世,如何可以免乎谤。曰: “去六邪,用四尊,则可矣。 ”曰: “谏未深而谤君,交未至而则友,居未安而罪国家,家不俭而罪岁,道不高而凌贵,志不定而羡富,此之谓六邪也。自尊其道,尧舜不得而卑也。自尊其亲,天下不得而绌也。自尊其己,孩孺 不得而娱也.自尊其志,刀锯不得而威也,此之谓四尊也. -曾国藩 ” 清淡者,崇德之基也。忧勤者,建业之本也。古珲无富贵
21、之圣贤,无宴逸之豪杰。 -曾国藩 夫为善易,积善难.士之于善也,微焉而不厌,久焉而不倦.幽隐无人知而不间, 招世之疾逢时之患而不变。是故根诸心,诚诸言行, 与时勉勉,不责其功夫,然后亲友信之,国人安之,而鬼神格之也。善积未至,其畴能与于斯乎?曾国藩 礼义廉耻,可以律己, 不可以绳人,律己则寡过, 绳人则寡和。寡合则非涉世之道。故君子责己,小人责人。德有余而为不足者谦,财有余而为不足者鄙。曾国藩 闻善言则拜,告有过则喜,有圣贤之气象。坐密室如通衢,驭寸心如六马,可以免过。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曾国藩 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曾国藩 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
22、。以保富贵之心事君,则无往而不忠。以责人之 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曾国藩 乱臣贼子,皆从一傲字养成. 曾国藩 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曾国藩 莫谓己无善,善人之善即是善。莫谓己无恶,谈人恶即是恶。 -曾国藩 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曾国藩 事之可否,当以理裁之。一使气,但坏事. 曾国藩 财与色之地须当远避,近则有污。曾国藩 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曾国藩 善所当为,著一报念,胸中便要增累,口中便要增过。 -曾国藩 怒时易激,义愤亦当裁抑;喜时易狂,即微言亦须谨慎. -曾国藩 勿
23、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曾国藩 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曾国藩 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 怒则语言难入, 怒胜私故也。 曾国藩 一字不可轻与人,一言不可轻许人,一笑不可轻假人. -曾国藩 做当今一个好人,须壁立千仞。 曾国藩闻人之谤当自修,闻人之誉当自惧。-曾国藩 志不可一日坠,心不可一时放。曾国藩 人之生,不幸不闻过,大不幸无耻.有耻则可教,闻过则可贤。 -曾国藩 宁人负我,毋我负人。曾国藩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曾国 藩 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 -曾国藩 促迫褊窄,浅率浮躁
24、,非有德之气象,只观其气象,便知涵养之浅深。 曾国藩 纵与人相分争,只可就事论事,不可揭其父母之短,扬其闺门之恶.此祸关杀身, 非止有伤长厚己也。-曾国藩以祸福得丧付之天,以赞毁予夺付之人,以修身之德责之己,此是至简于易之事。 -曾国藩习气不除,如何了道。有物过眼必看,有声入耳必听。小小入意即喜,小小拂 意好怒,小小利害即生恐惧,皆习气也。曾国藩 . 防身当若御虏,一跌则全军败没.爱身当如处子,一失则万事瓦裂。涉世甚艰,畜 德宜豫。布人以恩,而外扬之,则弃,教人以善而外扬之,则仇。 曾国藩 摄生之道,大忌嗔怒.曾国藩 常沉静,则含蓄义理深,而应事有力。故厚重、静定、宽缓,乃进德之基,亦养寿之要
25、. -曾国藩 骂语谑语,须有分寸,不但不中怨恨,亦是自处忠厚之道。 -曾国藩 大概君子方严处多,至园融变化,是德之成也。起处便学园融不得。-曾国藩 凡刑杀之事,仁者见之,愈生其仁。忍者见之,愈生其忍。故君子远庖厨,亦英尺 有习惯成自然意在。-曾国藩 欲心一萌,当思礼义以胜之。 -曾国藩 深以刻薄为戒,每事当存忠厚。 -曾国藩 大怒不怒,大喜不喜,可以养心。靡俗不交,恶党不入,可以立身.小利不争,小忿不发,可以和众.见善必行,闻过必改,可以畜德.曾国藩 行天下而后知天下之大也,我不可以自恃.行天下而后知天下之小也,我亦不可以 自馁.-曾国藩 凡人气质各有偏处,自知其偏而矫制之,久则自然,所以宋儒
26、以变化气质为学问急 务也。 -曾国藩 不善之端,岂待应物而后见?如静中一念之刻即非仁,一念之贪即非义,一念之慢 即非礼,一念之诈即非智,君子所以慎独。-曾国藩 君子不能无非心之萌,而旋即去之,故曰进于圣贤.小人不能无良心之萌,而旋自昧之,故曰近于禽兽。曾国藩 有过不令人知,是大恶事。然有过辄自表白,又未免因不讳过三字,把改过功夫,松了 一分。 曾国藩 称人之善或过其实,不失为君子。扬人之恶或损其真,宁免为小人。-曾国藩 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喜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嫉恶心不可不明;嫉恶语不 可不忌。 曾国藩 慎言谨行,是修己第一事.-曾国藩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
27、博闻。 曾国藩 憎我者祸,仇我者死,皆当生悲悯心。有一毫庆幸之心,便与心术有伤。曾 国藩 人须是一切世味淡薄方好,不要富贵相,常自激昂,便不得到坠堕。 曾国藩 纵与人有相争,只可就事论事。 断不可揭其祖父之短, 扬其闺门之恶, 此祸关杀身。 曾国藩 恐惧者,修身之本。事前而恐惧,则畏,畏可以免祸.事后而恐惧,则悔,悔则可 以改过。夫知者以畏消悔, 愚者无所畏而不知悔。故知者保身,愚者杀身。大哉所谓恐惧也! -曾国藩 自谦则人愈服,自夸则人必疑我。恭可以平人之怒气,我贪必至启人之争端,是皆存乎我者也。 曾国藩 好为诳语者,不止所言不信,人并其事事皆疑之。 曾国藩 人有一事不妥,后来必受此事之累。
28、如器有隙者,必漏也。试留心观之,知他人则 知自己矣. -曾国藩 欲为君子,非积行累善,莫之能致,一念私邪,立见小人。故曰: “终身为善不足, 一日为恶有余. 曾国藩 嗜欲正浓时,能斩断,怒气正盛时,能按纳,此皆学问得力处。 曾国藩人皆狎我,必我无骨。人皆畏我,必我无养。 曾国藩 为人所狎与为人所恨,皆己过也。 曾国藩 凡有横逆来侵,先思所以取之之故, 即思所以处之之法, 不可便动气, 两个人动气,就成了一对小人,一般受祸。 -曾国藩人若少知自爱,岂有营营逐利,甘为商贾之行?只心有所系便是欲,便当极力克治. 不然,恐流弊无穷. 曾国藩 有必不可已之事,便须早作,曰捱一曰,未必后日之能今日也. -
29、曾国藩纵是道成德立,小人终不可近。若自谓他柄在我,不妨兼举竝包,必暗受其损而不 觉。 -曾国藩 小人虽不过,当力遏而绝之。君子不幸诖误,当保全爱惜,以成就其德. -曾国藩 处利则要人做君子,我做小人;处名则要人做小人,我做君子。斯惑之甚也。圣贤处利让利,处名让名,故澹然恬然,不与世作。曾国藩 义利辩以小心,须严一介。是非起于多口,务谨三缄。 -曾国藩 人有毁我诮我者,改之固益其德,安之亦养其量. 曾国藩 称人之善,虽有过情,不伤厚道。攻人之短,即有实据,终属浇风。 曾国藩 善所当为,羞谈福报。 -曾国藩 清苦固是佳事,然亦不可过,天下岂有薄于待自而能厚于待人者乎?曾国藩 存一念爱异时便是爱己,
30、有一步进德处胜于进官。 曾国藩 人亦不可闲惯,闲惯则些小事便不可耐。曾国藩 人言果属有因,深自悔责。返躬无愧,听之而已。古人云: “何以止谤” ,曰: “无 辨”。辨愈力,则谤者愈巧. ” 曾国藩 学者不可不通世务。 曾国藩 。 有一言而伤天地之和,行一事而损终身之福,切须检点。曾国藩 君子绝交,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曾国藩 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曾国藩 善恶之习,朝夕渐染,易以移人。曾国藩安分即安命,做人即是做官。 -曾国藩 做人念头重,做官念头轻,则祸福不足动心。做官念头重,做人念头轻,则毁誉常 足堕志。 曾国藩 老来益当奋志,志为气之帅,有志则气不衰,故不觉
31、其老.-曾国藩 责人者必自恕。 曾国藩 。 德不怕难积,只怕易累。千日之积,不禁一日之累,是故君子防所以累者。 -曾国藩 为子孙做富贵计者,十败其九。为人做善方便者,其后受惠.-曾国藩 一念之慈亦足作福,一言之戾亦足伤和,存心不忽微,所造自即于大。 曾国 藩 疾恶太严,当计其所穷。或曰:太严便是一恶。 -曾国藩 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 曾国藩 只一事不存心,此一事便错乱。 曾国藩 人有差错,他怕你恼,便当含容,若责之不已,他知你意不可挽回,反不怕起来, 有何趣味? 曾国藩 事前加慎,事后不悔. 曾国藩 止骂所以助骂,助骂所以止骂也。 -曾国藩 以爱己之心爱人,则仁不可
32、胜用矣。以恶人之心恶己,则义不可胜用矣。 曾 国藩 荐贤不可示德,除奸不可示威。-曾国藩人处财,一分定要十厘,便是刻.与人一事一语,定要相报,便是刻。治罪应十杖,定一杖不饶,便是刻。处亲属,道理上定要论曲直,便是刻。刻者,不留有余之谓,过此则恶矣。或问亲属如何不论曲直?曰: “若论曲直,便与路人等耳。曾国藩” 绝嗜禁欲,所以除累;抑非损恶,所以让过;贬酒阙色,所以无污;避嫌无疑,所以不误;博学切问,所以广知;高行微言,所以修身;恭俭谦约,所以自守;深计远虑,所以不穷;亲仁友直,所以扶颠;近恕笃行,所以接仁;任才使能,所以济务;殚恶斥谗,所以止乱;推古验今,所以不惑;先揆后度,所以应卒;设变致权
33、,所以解结;括囊顺会,所 以无咎;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终.-曾国藩 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积恶在身,犹火之销膏,而人不见也。非明乎性 情,察乎流俗者,孰能知之? 曾国藩 毋道人之短,毋说己之长。施人慎勿议,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惟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毋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淄,暧昧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戒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固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敬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曾国藩 百战百胜,不如一忍。 -曾国藩 罪莫大于好进,祸莫大于多言,痛莫大于不闻,过莫大于不知耻。 曾国藩闻谤而怒者,谗之隙也。见誉而起者,佞之媒也。绝隙去媒
34、,谗佞远矣.曾国 藩人之善恶形于言,发乎行,人始得而知之。 但萌诸心, 发于虑,鬼神已得而知之矣, 君子所以贵慎独也。 曾国藩 容耐是处境第一法;安祥是应事第一法;退让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若将富贵贫贱死生,置之度外,是养心第一法。-曾国藩 解仇怒箴:法生便扫,莫论是否。百年偶聚,何苦烦恼。太虚之内,无物不有,万 事从宽,其福自厚. 曾国藩 断嗜欲箴:染性触物,粘于饴胶.滥爱贼人,毒于戈矛。片时意适,永劫灵消,一丝未断,尘网难超.-曾国藩 人不自重,斯召侮矣。不自强,斯召辱也。自重自强,而侮辱犹是焉,其斯为无亡 之灾也已。 -曾国藩 人有才而露,只是浅,深则不露.方为一事,即欲人知,
35、浅之尤者。凝重之人,德 在此,福亦在此。心定气平,而身体之安和舒泰,不待言。 曾国藩 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曾国藩 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 -曾国藩 无为名尸,勘破幻妄也。无为谋府,无思也。无为事任,无为也。无为知主,地知 也。然须定得性了,方行得四者,不然实行不去。庄子曰:“吾以无为为乐矣,又俗之所大 苦也. 大颠曰: “众人而不思不为,则天下之理几乎息矣. ”应事接物只是一个情字为累,若无情则无累矣在,故曰圣人无情。-曾国藩 君子贵通天下之志,疾恶太严则伤公明之体。曾国藩 凡人言及非人非理事,我虽不与谋,若从旁附和一句,便自有罪。故处此有三道,以至诚感悟之,上也.去其太甚,次也。漠然不置是非于其间,又其次也. 曾国藩 事涉刻薄者,即所持甚正,亦不可自我开端。 曾国藩 凡处事但自家踏得田地稳,一任间言语。曾国藩 伤化毁俗者,虽亲虽贵,必疏而远之。清公贞修者,虽微虽践,必亲而近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浙江宁波市鄞州区区属国企鄞金控股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至2031年中国卷心菜干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肌钙蛋白检测试纸条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课程表插入方法
- 医药代表学习培训
- 骨科桡骨骨折护理查房
- 点线面的投影答案
- 灭火的基本知识及培训
- 实施花卉观赏性状评价操作指南
- 加强血脂异常患者营养咨询指导
- 下白雨合唱简谱
- 专家工作站日常管理制度
- 脂肪肝患者的自我管理宣教
- 篮球赛计分表模板
- GA/T 2034-2023法庭科学疑似毒品中咖啡因检验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法
- 古典诗歌表达技巧之“列锦”(公开课)课件
- 网络安全防护讲座课件
- 丁类厂房消防设计规范
- 英语PET考试固定搭配
- 立裁连衣裙方法
- 甘肃省兰州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英语真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