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的事故基本情况平均每年事故总起数一百万起 总死亡12万左右工矿企业:平均每年事故发生1.5万起 死亡15000人左右 平均40人/天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平均每周两起左右铁路运输行业: 发生在调车作业的事故占总数的70%以上,事故发的原因分析: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环境)从众心理省事,精力不集中麻痹,不重视安全侥幸心理培训不足,技术不强事故的预防安全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环境)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加强安全技能教育注:班前讲安全,思想添根弦; 班中讲安全,作业保平安; 班后讲安全,警钟长鸣示。阖家欢乐;幸福安康职业安全健康基础知识职业健康是
2、研究并预防因工作导致的疾病,防止原有疾病的恶化。主要表现为工作中因环境及接触有害因素引起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 职业危害因素的来源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称为职业性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概括为3类:1.与生产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与生产过程有关的原材料、工业毒物、粉尘、噪声、振动、高温、辐射、传染性因素等。第一节 职业危害因素(1)化学性因素:生产性毒物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空气中的化学物质称为生产性毒物。有的为原料,有的为中间产品。生产性粉尘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较长时间悬浮在生产环境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称为生产性粉尘。(2)物理因
3、素:高温低温辐射噪声振动等(3)生物因素:生物性有害因素指细菌、寄生虫或病毒所引起的与职业有关的某些疾病。如炭疽杆菌、霉菌、布氏杆菌、病毒、真菌等。2、与劳动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不合理劳动精神过度紧张劳动强度过大或安排不当个别器官、系统过度疲劳3、作业环境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指不良气象条件、厂房狭小、车间位置不合理、通风、照明不良等。第二节 职业病由职业性危害因素所引起的疾病称为职业病一、职业病概述职业病防治法所称的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法定职业病诊断、确诊、报告等必
4、须按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二、职业病的分类卫生部卫监发2002第108号的职业病目录规定的职业病为十大类115种。具体分类名单如下:(1)尘肺(13种);(2)职业性放射疾病(11种);(3)职业中毒(56种);(4)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6)职业性皮肤病(8种);(7)职业性眼病(3种);(8)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9)职业性肿瘤(8种);(10)其他职业病(5种)。三、职业病危害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1、引起职业病 2、引起职业性多发病 3、引起生产性伤亡 4、致癌和致畸胎呼吸系统肿瘤 石棉 间皮瘤 联苯胺 膀胱癌 苯 白血病 氯甲醚
5、肺癌 砷 皮肤癌 氯乙烯 肝血管肉瘤 焦炉工人 铬酸盐制造工人 井下作业现场:环境恶劣,煤尘严重,引起肺夕病。四、职业病防治基本要求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除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要符合以下职业卫生要求。 (一)企业工作场所应符合职业卫生要求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存在于工作场所或者与特定职业相伴随,对从事职业活动的职工可能造成健康损害或者产生健康影响的各种化学、物理、放射、生物因素以及其他有害因素。化学性、生物性职业病危害因素。 (二)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1.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2.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
6、实施方案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5.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三)又配套的更衣室、洗浴室、孕妇休息室等卫生设施更衣室、洗浴室可以避免或降低职工在非工作场所继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也可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生活环境的影响。因此,企业根据职工数量,配备相应数量、面积的更衣室、洗浴室。6、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7、企业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第三节 职业健康监护 职业健康监护的种类有上岗前、在岗中、离岗时检查、离岗后医学随访和应急健康检查五类。1.上岗前健康检查主要目的是发现有无职业禁忌症,这种体检是
7、强制性的,应在开始从事有害作业前就完成。下列人员应该进行上岗前体检:拟从事接触有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新录用人员,包括转岗到有职业危害岗位的人员。拟从事有特殊健康要求的作业人员。如:高空作业、电工、焊工、职业机动车驾驭员等。2.在岗期间的健康体检长期从事接触职业危害因素需要开展健康监护的劳动者。定期体检的目的主要是早期发现职业病患者或疑似职业病患者,或劳动者的其他变化。定期检查的周期根据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性质、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目标疾病的潜伏期和防护措施等因素决定。3.离岗时的健康检查,劳动者在准备调离或脱离所从事的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岗位前,应进行离岗时的健康检查,主要目的是确定其在
8、停止解除职业危害因素时的健康状况。如最后一次在岗中体检是在离岗前的90日内,可视为离岗时体检。4.离岗后医学随访检查,如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具有慢性健康影响,或发病有较长的潜伏期,在脱离后仍有可能发生职业病,需进行医学随访检查。如尘肺、易造成肿瘤物质的接触者。5.应急检查:发生急性中毒事故,除中毒人员应及时抢救外,其他轻微的或在同一车间上班的人员都要求做应急健康体检。第四节 职业安全知识一、电气安全二、消防安全1.如何确保用电安全*禁止带电作业;*不得带负荷拉闸;*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时注意其绝缘状况;*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地或接零,不得随意拆除;*采用电气安全装置,如漏电保护;*不得用湿手接触带电设
9、备;*不得将裸线直接插在插座上;2.电气防火防爆*避免设备过热,过热原因有短路过载与接触不良.*电气设备的绝缘老化变质,或 受到高温潮湿或腐蚀的作用而失去绝缘能力.*不可乱拉乱接线路,否则容易造成线路或设备过载运行.*电热器具和照明灯具引燃引爆*电火花和电弧引燃引爆根据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情况不同触电又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第五节 触 电 急 救使触电者脱离电源;1.切断电源快!关闭电源!2.采用绝缘物脱离带电体;中毒、触电等情况下 :心脏复苏操作主要有心前区叩击术和胸外心脏按压术两种方法。 对触电者进行急救 1.心前区叩击术 2.胸外心脏按压术 在心脏停搏后12 min内,心脏的应激性是增强的,
10、叩击心前区,往往可使心脏复跳。叩击位置:从左侧乳头到胸正中之间的部位都可以。操作方法:用手握拳,举到距离胸壁上方,约一尺左右的高处,连续叩击35次,并观察脉搏、心音。若恢复,则表示复苏成功;反之,应立即放弃,改行胸外心脏按压术。4.心前区叩击术 5.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挤压法.双人心脏复苏法单人心脏复苏法按压手法和按压的正确位置救护者应位于伤员上侧,手掌面与前臂垂直,一手掌面压在另一手掌面上,使双手重叠,掌根置于伤员胸骨1/3处(其下方为心脏).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吹气应同时施行,每按压心脏30次,口对口吹气2次。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以30:2比率进行五个周期的循环后,触摸颈动脉57s判断效果。操
11、作前使伤员仰卧,救护者在其头的一侧,一手托起伤员下颌,并尽量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将其鼻孔捏住,以免吹气时从鼻孔漏气;自己深吸一口气,紧对伤员的口将气吹入,迫使伤员吸气;然后松开捏鼻的手,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帮助伤员呼气。 使用胸外心脏按压术和人工呼吸的注意事项胸外心脏按压术:按压的力量应因人而异。对身强力壮的伤员,按压力量可大些;对年老体弱的伤员,力量宜小些。按压的力量要稳健有力,均匀规则,重力应放在手掌根部,着力仅在胸骨处,切勿在心尖部按压,同时注意用力不能过猛,否则可致肋骨骨折,心包积血或引起气胸等。人工呼吸方法不适用于胸部外伤或SO2、NO2中毒者,不能与胸外心脏挤压法同时进行。第六节消
12、防 安 全消防安全我国的消防工作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国家规定的安全色有红、黄、蓝、绿四种颜色。1.火灾发生后怎么办119:地点、火灾性质、派人迎接灭火:3分钟自救灭火;灭火工具的选择:水(电,油不能)灭火器(灭火自救)疏散逃生2.火灾的种类A:固体火灾(如纸张、木材、衣服、塑胶等引起的火灾B:液体火灾(如酒精、汽油等)C:气体火灾(如煤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引起的火灾)D:金属火灾(职钾、钠、镁、锂等及禁水物质引起为火灾)E:电器火灾(一般带电设备所引起的火灾)3.灭火器的种类及配置泡沫灭火器:AB(触电,被淘汰)CO2灭火器:
13、BCE(防冻伤,主灭电)干粉灭火器:BC(BCE)(两年) ABC(全能;顺风灭火,防腐蚀)1211灭火器:(全能,破坏环保,被禁止使用)环保型阻燃型灭火器(全能,无毒、无害、无污染,具灭火阻燃双重作用。药剂有效期三年) 思考题1.职业病的定义?2.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内容?3.职业健康监护中离岗检查的规定?设备润滑管理一、设备润滑的目的是减少设备老化,延长设备寿命,减少设备故障,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和节省成本。具体包括: 1.减低摩擦,节省动力消耗。 2.减低磨损,延长机械使用寿命。 3.减低机械故障,提高生产效率。 4.节省润滑油料。 5.降低成本,增进生产利润。 二、设备润滑管理的“五定
14、”方针其中润滑管理的“五定”指:定点、定质、定量、定期、定人,具体内容包括: 1.定点 根据润滑卡片上的指定的润滑部位、润滑点、检查点,实施定点加油、添油、换油,并检查液面高度及供油情况。 2.定质 各润滑部位使用的润滑材料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润滑卡片上的要求。采用代用材料和掺配代用材料要有科学依据;润滑装置、器具要清洁,以防污染油料。设备润滑管理的“五定”方针3.定量 按润滑卡片上规定的油、脂数量对各润滑部位进行日常润滑。搞好添油、加油和油箱换油时的数量控制和废油回收,做好设备治漏工作。4.定期 按润滑卡片上规定的间隔时间进行添油、加油和换油。按规定时间进行抽样化验,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清洗换油
15、或循环过滤,确定下次抽样化验日期。设备润滑管理的“五定”方针5.定人 按润滑卡片上分工规定,明确由操作工、润滑工或维修工等工种负责添油、加油、清洗换油和抽样化验的工作职责。 严格执行设备润滑管理的“五定”方针,确实落到实处,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由主管部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将收入与所管辖的设备运行的好坏挂钩,使工人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做到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杜绝不必要的设备事故的发生。 三、做好设备润滑的状态监测好设备润滑的状态监测,及时采取各种措施,合理配备和更换损坏的润滑零件、装置和工具,改进和完善润滑装置,治理设备漏油。在治漏过程中抓好“查、治、管”三个环节,消除设备润滑中的油品浪
16、费。 四、人员的培训 对应用的新设备、新产品及时编制各项规章制度及培训材料,及时对操作工、润滑工、维修工进行培训,使其能够更快更好的投入运行。同时,对原来所编制的教材进行不断的更新和修改,使其更适应现场设备。并对操作工、润滑工维修工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培训、考试,提高操作工、润滑工、维修工技术水平,创造一个学习技术的良好环境,为设备更好的顺利运行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和维修技术水平。 五、铁路行车设备润滑1.道岔由转辙、连接、辙叉部分组成 2.辙叉部分由辙叉心、翼轨、护轨等组成 六、道岔清扫管理制度1目的:为加强道岔的润滑管理,提升道岔的清洁型、安全性和可靠性,完善设备润滑管理制度,规范设备润滑行为,
17、明确职责,强化责任落实,降低综合能耗,消除设备安全隐患,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特制定道岔清扫润滑制度:道岔清扫管理1.清扫分工车站所辖范围内所有道岔均由道岔清扫员(或车站指定人员)负责清扫及管理,车站应对清扫人员进行明确的职责、范围分工等。2.清扫人员职责道岔清扫人员应对所分工管理的道岔编号、位置等熟悉明了; 保持道岔清洁,使用灵活、状态良好,道岔周围无杂物等。3.清扫周期清扫人员每周不少于一次对道岔清扫擦拭。4.清扫标准范围:自岔尖基本轨接头至岔尾基本轨接头包括转辙部分(尖轨、基本轨、滑床板、转辙机械等),导曲部分(道床整洁)及辙叉部分(辙叉心、护轮轨);原则:为先远后近、先主后次、先反位后定位;程序:清扫每组道岔程序为一套(松动的零件)二刮(油垢)三扫(尘土)四擦(滑床板)五上油(对转动部位上油润滑)。5.清扫制度1、道岔扫人员应身着防护服装并携带信号旗(灯)、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居民区视频监控设备招标
- 定制配饰服务条款3篇
- 建筑保温协议2篇
- 公证委托书格式写作技巧分享3篇
- 住宿环境宁静度保证3篇
- 客户满意度调查工具使用指南3篇
- 刻章全权代理书3篇
- 区域经销商合同3篇
- 快速装修补充合同格式2篇
- 建筑技术革新专利转让协议3篇
- 2025-2030中国干燥剂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研究报告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2024-2025学年高三5月考试题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环保安全知识课件
- 比例尺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 氩弧焊基本知识课件
- 《广西壮族自治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实施办法》修订解读
- 中职语文教学大赛教学实施报告范文与解析
- 山东临沂市罗庄区兴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北京市朝阳区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 数学 含答案
- 食品工厂5S管理
- 大数据在展览中的应用-全面剖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