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试题(卷)_第1页
初一历史试题(卷)_第2页
初一历史试题(卷)_第3页
初一历史试题(卷)_第4页
初一历史试题(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下载可编辑.曹丿中学2017年春学期质量抽测七年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5、宋朝李纲曾髙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功绩是加强中央集权,提髙行政效率B.社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C.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D.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16、一位外国人曾描述大运河:“由广州通向北京,其长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其实,大运河的南北两端应该是今天的广州、北京B.杭州、北京C.扬州、北京D.广州、杭州17、隋朝大运河连接

2、淮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一段是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18、“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传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A.促进了经济交流B.加强了南北联系C.巩固了封建统治D.结束了分裂局面19、以下属于隋朝灭亡的原因有隋炀帝的残暴骄奢无休止的徭役和兵役农民起义的打击老天爷不助隋朝A.B.C.D.20、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隋朝灭亡隋朝灭亡618年開I年5旳年618年开凿大运河隋灭陈,统一全国隋朝建立隋灭陈,统一全国隋朝建立开凿大运河隋朝建立隋灭陈,统一全国开凿大运河隋朝建立开凿大运河隋灭陈,统一

3、全国21、“唐髙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由此材料可知唐朝的建立者是A.李渊B.李世民C.李建成D.李元吉22、唐太宗曾说过:“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亡,以人为镜可明得失。朕失一镜矣。”被唐太宗比为“镜”的人是A.房玄龄B.杜如晦C.姚崇D.魏征23、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太宗吸收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人口大幅度增长,经济进一步发展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24、武则天于684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这体现了武则天A.严惩贪官污吏B.重视农业生

4、产妥史之乱幅盛毬衰)农快起义C.善于纳谏D.提倡节俭妥史之乱幅盛毬衰)农快起义武则天统治贞观之涓25、唐朝政局可用右图表示,图中“?”处应为武则天统治贞观之涓A.唐太宗统治前期B.唐髙宗统治时期C.唐玄宗统治前期D.唐中宗统治后期26、史书记载,盛唐时期邢窑白瓷“天下无贵贱,通用之”。材料反映了盛唐时期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髙政府向全国推销白瓷产品唐朝白瓷生产技术已经成熟邢窑制瓷技术在全国推广27、穿越时光隧道,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唐朝时期的商人,以下你可能有的经历是A.购买精美的唐三彩B.经常听到人们吟诵苏轼的词C.乘装有指南针的外国商船去南洋D.到都城北京旅游28、下列关于唐朝都城长安的表述,不

5、正确的是A.城中有宫城和皇城B.国际性的大都会C.城内的商业区是坊,官民居住区是市D.城内商业繁荣29、观察下列在中国出土的唐代文物货币,这些出土文物最能说明A.中国古代金币、银币流通时间长范围广B.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C.证明唐代日本、新罗与中国交往密切D.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30、“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你知道唐代诗人柳宗元这首诗中所说的“天可汗”是指A.唐太宗A.唐太宗B.唐髙祖C.武则天D.唐玄宗31、下面是唐朝时期的艺术作品,如果为这些作品命名为一个主题,合适的一项是弈棋仕女图吹排箫乐伎壁画唐戴帷帽女子骑马雕塑A.开明的民族关系B.开放的社会风气C.繁荣的农

6、业发展D.髙超的艺术水平32、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被誉为“诗仙”,这位诗人是A.王维B.贾岛C.李白D.孟浩然3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抒发了杜甫对唐都长安遭安史之乱破坏的悲怆情怀,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他的诗被后人称为A.诗圣B.诗狂C.诗魔D.诗史34、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曾写下著名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白居易,他的诗具有的风格是A.不事雕饰,伫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B.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C.大气磅礴,意境开阔D.平易近人,通俗易懂35、唐代历史上有一位书法家,他曾任平原

7、郡太守,抗击过安禄山叛乱,其所创端正劲美,雄浑敦厚的新书体,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该书法家是A.欧阳询B.颜真卿C.柳公权D.张旭36、苏轼在东坡题跋中写道:“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愈)退之,书至于颜(真卿)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以下属于“画至于吴道子”的是A.步辇图B.洛神赋图C.送子天王图D.辋川图37、唐朝时,由日本派遣来唐朝学习先进文化的使团被称为A.遣唐使B.留学生C.留学僧D.遣隋使38、“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合十忘生死,弘愿心中藏,普度众生”这是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部有关唐朝髙僧的电视剧片尾曲。这部电视剧的主人公是A.鉴真B.阿倍仲麻吕C

8、.空海D.戒日王39、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二、材料分析题(共2题,40题12分,41题13分)40、经济和社会发展依靠科技,科技进步要依靠创新,科技创新要依靠人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全国垄断,选官看中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新人教版七下中国历史(1)据材料一回答:魏晋南北朝时选拔官吏主要看中什么?(1分)材料二: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2)材料

9、二中“国家取士”主要通过什么选官制度?(2分)它的正式诞生与哪位皇帝直接有关?(2分)从材料中,你能说出当时哪一科目选拔人员最多吗?(2分)材料三:(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摭言(3)从材料看,这种制度获益最大的是谁?(2分)?后来,武则天为大力发展该制度,创立了什么制度?(2分)材料四: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摘自邹一

10、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4)据材料四分析,科举考试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1分)41、唐朝是中国古代国力最强,历时最长的王朝之一,开创了多个繁荣局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治世出现】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以民为本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开创了一个盛世局面,历史上称之为什么?(1分)【技术创新】材料二见右图(2)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依据图A和图B分别写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名称。(2分)司马光资治通鉴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3)材料三体现了唐朝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2分)材料

11、四:唐朝采用了送婚和亲来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李世民在位的二十二年中,嫁给少数民族上层赵昌略论贞观时期的民族政策人士的唐公主、宗室皇帝之女就有六人。赵昌略论贞观时期的民族政策(4)依据材料四指出唐朝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的方式。(2分)右图见证的是汉藏之间哪一历史事件?(2分)【对外交流】材料五:玄奘,在贞观年间冒着生命危险西行学经求法,孤征沙漠,独步雪山历时17年,独行五万里在天竺期间,他极力宣扬我国文化5)据玄奘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一部书,记载了他游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这部书的名称是什么?(2分)6)根据上述所有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兴盛的原因有哪些?(至少两点)(2分)15-19DBCAD20-24CADCB25-29CCACD30-34ABCDD35-39BCAAB40、(1)门第(1分)(2)科举制(2分);隋炀帝杨广(2分);进士科(2分)(3)封建统治者(皇帝)(2分);殿试(2分)(4)扩大了统治基础;改善了用人制度,创造出相对公平的竞争机会;有利于文化的发展,给社会带来革新气息和创造精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