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素分级管理实施方案_第1页
抗菌素分级管理实施方案_第2页
抗菌素分级管理实施方案_第3页
抗菌素分级管理实施方案_第4页
抗菌素分级管理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实施方案一、指导原则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应用广泛、品种繁多的一大类药物。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体现在治疗目标明确,应用药物品种、剂量、时间、途径、疗程确实,同时要在有效控制感染的情况下,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性,力争防止宿主体内菌群失衡,节约药品资源,减轻病人经济负担,达到安全、有效、经济地应用抗菌药物。 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实施方案。 二、分级管理原则 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按照医师分线、药品分级进行权限管理。三线医师可使用、III级药物;二线医师可使用、级药物;一线医师可使

2、用级药物。(一)药物分级1、级药物:疗效肯定、副作用小、价格合理、货源充足的抗菌药物,依临床需要使用。属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海南省医保甲类目录的药品全部列为级药物;零售价在50元以下的医保乙类药品也属此类。2、级药物:疗效好、但毒副反应相对较大或价格比较昂贵的抗菌药物,应控制使用。零售价在5080元的医保乙类药品列为此类药物。3、III级药物:疗效好、价格昂贵或近期研制出的保留抗菌药物应严格控制使用。零售价在80100元的药品列为此类药物。4、级药物:属特殊使用管理的药品,指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价格昂贵的药品。 主要指以下几类

3、:(1)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噻利等;(2)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比阿培南等;(3)多肽类与其他抗菌药物: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等;(4)抗真菌药物: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伊曲康唑(口服液、注射剂)、伏立康唑(口服液、注射剂)、两性霉素B含脂制剂等。(二)医师分线1、一线医师:住院医师。2、二线医师:主治医师。3、三线医师:科室行政正、副主任及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三、分级使用办法(一)病房分级使用办法1、一线医师的处方权限为级药物;二线医师的处方权限为级、级药物;三线医师的处方权限为级、级、III级药物;各级医

4、师开具处方时不得冠签(或代签)名,否则护士有权拒绝执行医嘱。2、一线医师在必须使用级药物而二线医师不在时,应电话请示征得其同意后,开具一次临时医嘱,此后由二线医师再开具长期医嘱。3、本方案规定以外药物(常用药除外),一般应视为级药物,需使用时,必须由二线医师开具。4、请会诊时,会诊医师建议使用的药物,一线医师可开具长期医嘱,并在病程录中如实记录(上级医师签名)。5、主管上级医师有权更改下级医师医嘱,下级医师无权更改上级医师医嘱。特殊情况(如抢救、会诊、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等),需更改医嘱时,必须征得上级医师同意,并在病程记录中如实记录。6、严格掌握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指征,一线医师只能使用单一抗菌药物

5、,二线医师根据病情可选用二联抗菌药物,使用三联以上抗菌药物时必须由科室行政正、副主任开具。7、级药物的使用须具有严格的临床用药指征或实验室依据,由住院医师或主治医师提出申请,科主任批签,上报医务科或分管副院长批签后方可使用。同时,向药剂科和医保办备案。(二)门(急)诊分级使用办法1、普通门(急)诊只能使用级抗菌药物,特殊情况需使用级抗菌药物时,可由该科主任或急救中心主任开具;专科专家门诊可选择使用、级抗菌药物;门诊处方不得使用III级抗菌药物。2、普通门(急)诊只能使用单一抗菌药物,特殊情况需2联抗菌药物时,可由该科主任或急救中心主任开具;专科专家门诊可选择使用12联抗菌药物;门诊处方不得使用

6、三联以上抗菌药物。如因病情必须使用三联及三联以上抗菌药物或使用III级抗菌药物时,应将病人收入住院治疗。3、轻度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首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不必采用静脉、肌肉注射给药,抗菌药物最多不超过2天量(抗结核药物除外)。4、药师对门诊抗菌药物处方要严格进行审核,对不符医院规定用药,有权要求相关医生改正。四、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原则(一)预防用药适应征1、清洁手术,原则上不允许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

7、博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2、可能污染3、污染手术(二)预防用药的选择1、为预防手术切口感染;应针对性选用药物。2、预防手术后感染:依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的污染菌种类选用,如结肠或直肠手术前应选用对大肠埃希菌和脆弱拟杆菌有效的抗菌药物。(三)预防用药方法: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管理要严格执行卫生部(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件精神,认真抓好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管理,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品种和剂量,做到合理用药。1、接受清洁手术者,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

8、时,或失血量大(1500),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 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一般情况下,术前用药一次即可。2、可能污染手术和污染手术,根据病情由主刀医生按规定办理。五、处罚:为加强对临床用药的监督,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控制、消除“大处方”“乱用药”等现象,减少病人不合理的医药费负担,特做如下处罚规定:1、各级医护人员、司药人员必须按本方案的规定严格执行,凡违反规定,或弄虚作假者追究当班医师、护士、司药人员责任,全院通报批评;情节严重者,当班医师、护士、司药人员必须赔付该病人的当次药费。2、门、急诊医师接诊病人时开大处方,或违反医院有关规定导致需要住院治疗的病人带药入院者,由当事医师负责为病人退药或者赔付该病人的当次药费。3、围手术期病人使用抗菌药物由病人主刀医师开具,麻醉医师不得在手术过程擅自加用抗菌药物;违反本方案规定者,追究当班麻醉医师、护士责任,全院通报批评;情节严重者,当班麻醉医师、护士必须赔付该病人当次的抗菌药物药费。六、其它1、新农合病人限用级抗菌药物,需使用高级别抗菌药物应报医保办批签后方可使用。2、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需按标准疗程进行,一般感染性病宜用至体温正常、临床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