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刚性制度遏制“买官卖官”_第1页
以刚性制度遏制“买官卖官”_第2页
以刚性制度遏制“买官卖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以刚性制度遏制“买官卖官”王石川 人民日报( 2014 年11月 24日05版)切实封堵买官卖官歧途,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是基础,规范权力尤其是“一把手”的权力至为关键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组已开展四轮巡视,涉及31个省区市等,形成了47份巡视反馈情况报告。巡视发现,有8个地方干部任用存在领导打招呼、拉票贿选、跑官要官、弄虚作假之风,有5个地方甚至存在严重的买官卖官问题。这些“问题清单”引起了关注。买官卖官,其危甚重。古人早就说过,“以赀授官,其才品庸下,素不知义”“或侵渔百姓,取偿前日之费,则公私皆被其患”。纵容买官卖官,投机钻营之徒就会大行其道, 而真正廉洁有为官员则不受重用。花钱买官,必然加倍

2、贪渎,以期早日捞回买官所耗, 此之所谓“贷款买官, 贪污还贷”。这些政以贿成、公权私授的做法,于党纪国法不容,与公共利益相悖,必须坚决遏制。正因如此,无论买官卖官、 封官许愿还是跑官要官, 中央都坚持以零容忍态度从严治理。前不久,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严禁封官许愿、任人唯亲、营私舞弊,严禁采取跑官要官、说情打招呼等手段为本人或他人谋取职位。 而后出台的有关监督意见明确提出,“对买官卖官的, 一律先停职或免职, 移送执纪执法机关处理; 对违反规定作出的干部任用决定,一律宣布无效,按干部管理权限予以纠正”,体现了动真碰硬、绝不姑息的制度刚性。要把这种刚性制度落到实处, 切实封堵

3、买官卖官歧途, 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是基础。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 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 选什么人用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在一些地方,盛行“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暂缓使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的潜规则,老实人难以脱颖而出,“官油子”反而如鱼得水。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逆淘汰”的不良生态。 广东茂名腐败窝案爆发前的几年里, 当地买官卖官风气畅行, 民间甚至流传着从科长数十万元至副市长数百万元的“价目表”。多年前,山西翼城县原县委书记武保安因卖官受审时坦言,“当书记与当县长就是不一样。 ”原来,他认为当了县委书记就拥有了县长不能企及的“一锤定音”话语权。 有个细节是, 武保安刚

4、当上县委书记就对全县干部大调整, 故意将调整干部的时间拉长,再授意组织部门“履行程序”。一旦“班长”成了“家长”,“群言堂”成了“一言堂”,跑官买官者就一窝蜂地往其家里钻。这就警示我们, 封堵官位买卖之路, 规范权力尤其是“一把手”的权力至为关键。现实中,有些领导干部权欲膨胀,常把“不听话就拿下”挂在嘴边,用人制度和程序不如他一句话; 也有人把所谓“市场逻辑”引入官场, 采取“要想富,动干部”等敛财手法; 加上选拔过程不透明、 信息不公开等问题, 这些都为公权私授、卖官鬻爵提供了便利。公道正派来自严格程序, 清风正气源于严明法纪。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进一步规范选人用人权力运作方式和程序, 加快建立选人用人失误失察责任追究制度, 用严密的程序和刚性的责任保证把人选准用好。 让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