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年谱简编_第1页
白居易年谱简编_第2页
白居易年谱简编_第3页
白居易年谱简编_第4页
白居易年谱简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白居易年谱简编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白居易生,一岁。正月二十日,白居易生于郑州新郑县东郭宅。六七月时,即 默识“之”、“无”二字,时父季庚四十四岁,母陈氏十八岁。这年,刘禹锡、崔群、李绅生。韩愈五岁。杜甫前二年卒, 年五十九。李白前十年卒,年六十二。大历八年(公元773年),两岁。五月三日,祖父白锽卒于长安,年六十八。柳宗元生。大历九年(公元774年),三岁。大历十年(公元775年),四岁。大历十一年(公元776年)五岁。五六岁开始学诗,弟白行简生。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六岁。六月十九日,祖母薛氏于新郑县私宅逝世,年七十。八月,颜真卿为刑部尚书。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七岁

2、。正月,回纥入侵太原。正月,回纥入侵太原。四月,吐蕃寇灵州。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八岁。元稹生。五月,代宗(李豫)卒。德宗(李适)即位。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九岁。谙识声韵。父白季庚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令;母陈 氏封颖川县君。牛僧儒生。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十岁。解读书。父季庚与徐州刺史李洧坚守徐州,拒李纳有功。授 徐州别驾。正月,唐发兵讨成德军节度使李惟岳、魏博节度使田悦。九 月,讨平庐留后李纳。建中三年(公元782年),一岁。从父季庚徐州别驾任所,寄家符离。四月,庐龙朱滔(朱泚弟)叛乱。六月,王武俊叛乱。十月, 李希烈叛乱。唐发诸道军往讨。建中四年(公元783年),

3、十二岁。时两河用兵,逃难于越中。十月,德宗逃往奉天,朱泚据长 安称帝,围奉天。十二月,李希烈陷汴州。是年,武元衡进士及第。兴元元年(公年784年),十三岁。弟白幼美(金刚奴)生。杨虞卿、杨嗣复生。正月,改元。二月,行营副元帅李怀光叛唐。德宗逃往梁州。 六月,李晟收复长安,朱泚败走被杀。七月,德宗返回长安。秋 天,关中大饥,民蒸蝗虫食之。贞元元年(公元785年),十四岁。父季庚加检校大理少卿,依前徐州别驾,仍知州事。正月,改元。六七月,朱滔、李怀光先后死。正月,改元。六七月,朱滔、李怀光先后死。是年,曲信陵、钱徽进士及第。贞元二年(公元786年),十五岁。仍在江南,始知有进士,苦节读书,能属文。

4、先后旅居苏、 杭二郡。四月,李希烈为部将所杀,各地战乱暂息。贞元三年(公元787年),十六岁。李德裕生。贞元四年(公元788年),十七岁。父季庚任满,改除大理少卿、衢州别驾。居易从父到衢州。 元稹十岁,居凤翔。贞元五年(公元789年),十八岁德宗定“二月一日为中和节,以代正月晦日,备三令节数, 内外官司休假一日”。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十九岁。李贺生。这年,吐蕃陷安西。贞元七年(公元791年),二十岁。回符离家,与张彻、贾谏等共勉学。父季庚除襄州别驾。贞元八年(公元792年),二一岁。弟幼美夭亡。这年,李绛、王涯、崔群、冯宿、韩愈同登进士第。贞元九年(公元793年),二十二岁。元稹十五岁,

5、明经登第,移家长安。刘禹锡二十二岁进士登 第。柳宗元等登第。贞元十年(公元794年),二十三岁。在襄阳。五月二十八日,父季庚卒于官舍,年六十六。贞元一年(公元795年),二十四岁。元稹仍居长安。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二十五岁。刘禹锡为太子校书。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二十六岁。在符离为父丧守服三年期满。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二十七岁。兄幼文春赴饶州任 浮梁县主簿。居易于夏到浮梁。家移至洛阳。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二十八岁。春,自浮梁回洛阳省母。秋,在宣州应乡试,试射中正鹄赋、窗中列远岫诗, 为宣歙观察使崔衍所贡,往长安应进士试。在宣州与杨虞卿相识。 夏,旱,京畿饥荒。贞元

6、十六年(公元800年),二十九岁。二月十四日,在中书侍郎高郢主试下,试性习相近远赋、玉水记方流诗、策五道,以第四名及第,十七人中年最少。 后,回洛阳。暮春到浮梁。九月到符离,外祖母陈氏卒。刘禹锡为淮南节度使杜佑掌书记。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三十岁。春,在符离。七月,在宣州。秋,回洛阳。符离六兄、乌江 十五兄先后去世。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三一岁。在长安。冬,在吏部侍郎郑珣瑜主试下,试书判拔萃科。春,叔父白季轸自徐州士曹掾移许昌县令。元、白交谊约在此时。刘禹锡调补京兆府渭南县主簿。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三十二岁。春,与元稹、李复礼、崔玄亮等以书判拔萃科登第。与元稹 同授秘书省校

7、书郎。冬,刘禹锡为监察御史。杜牧生。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三十三岁。春,游洛阳、徐州。遂搬家下邦县义津乡金氏村老家。有泛 渭赋、八渐偈、下邦庄南桃花等诗作。顺宗永贞元年、贞元二一年,(公元805年),三十四岁。正月,德宗卒。顺宗李诵即位。八月,顺宗内禅于太子纯, 宪宗即位,改贞元二一年为永贞元年。顺宗以韦执谊为尚书左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执谊引用王 伾、王叔文等,罢进举、官市、五坊小儿等弊政,为宦官所恶。 刘禹锡与韦执谊、叔文等善,为屯田员外郎,判废与盐铁案仍兼 崇仍兼崇陵便判官。宪宗即位后王伾、王叔文被贬。刘禹锡被 贬连州刺史,再贬朗州司马。韦执谊被贬崖州司马。韩泰、柳宗 元皆遭贬。居

8、易住永崇里华阳观。与元稹交游,赠答诗渐多。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三十五岁。罢校书郎。与元稹在华阳观闭户累月,揣摩时事,成“策林” 七十五篇。四月,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与元稹、韦惇、崔护等同登 第,以对策语直入第四等(唐代制科照例无一二等,即乙等)。 二十八日,授周至县尉。七月,权摄昭应县。秋,使骆口驿。十 二月,与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作长恨歌等。元稹入三等(甲等),授左拾遗。因屡上书论时事,为执政 者所恶,九月贬河南尉,同月母卒,丁忧服丧。正月,顺宗卒,改元。三月,平杨惠林乱。九月,平刘癖乱。 吐突承璀为神策军中尉。元和二年(公元807年),三十六岁。春,与杨汝士等常会于杨家靖恭

9、里宅。夏,使骆口驿。秋, 自周至县尉调充进士考官,有进士策问五道。试毕帖集贤院 校理。十一月四日,自集贤院召赴银台候进旨。五日,招入翰林 院,奉敕试制诏等五首,为翰林学士。这年,弟白行简进士登第。有观刈麦、京兆府新栽莲、仙游寺独宿、宿 杨家、醉中归周至等诗。正月,武元衡、李吉甫同平章事。元和三年(公元808年),三十七岁。居新昌里。四月,为制策考官。二十八日,除左拾遗,依前 充翰林学士。是年,策试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牛僧儒、皇甫 湜、李宗闵三人以对策切直,宰相李吉甫泣诉于上,均出为幕职。 考官杨于陵、韦贯之、王涯等皆坐贬。居易上论制科人状, 极言不当贬黜。其后李吉甫子李德裕与牛僧儒、李宗闵等

10、“党争” 数十年,即种因于此。后,居易屡为李德裕所排挤,亦与此有关。这年,居易与杨虞卿从妹杨氏结婚。有初授拾遗、赠内、早秋曲江感怀等诗。元稹丁母忧服除,其间居易有资助。九月,裴垍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元和四年(公元809年),三十八岁。女,金銮子生。居易屡陈时政,请降系囚,蠲租税,放宫女,绝进奉,禁掠 卖良人等,皆从之。又论裴垍违制进奉银器,于娘不应暗进爱妾, 宦官吐突承璀不当为制军统领。弟行简为秘书省校书郎。有贺雨、寄元九、答谢家最小偏怜女等诗。新 乐府五十首始作于是年。二月,元稹除监察御史。三月使蜀,因劾奏故剑南东川节度 使严砺等违法加税,并平八十八家冤事,命分司东都。是年,杨汝士、张彻进

11、士登第。元和五年(公元810年),三十九岁。五月五日,自请改官京兆府户曹参军,仍充翰林学士。有和答诗十首、秋居书怀、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曲江早春、和梦游春诗一百韵等诗。秦中吟十首, 约作于本年前后。元稹在东都,因奏河南尹房式有不法之事,被罚俸召还长安。 途经华阴敷水驿,与中使刘士元争房。宰相以稹失宪臣体,贬为 江陵府士曹参军。杨虞卿进士登第。元和六年(公元811年),四十岁四月,母陈氏卒于宣平里第,年五十七。回下邦义津乡金氏 村为母丁忧。十月,迁祖父锽、祖母薛氏、父季庚灵柩葬于金氏 村。女金銮子夭折。有太原白氏家状二道、答孟简箫俯等贺御制新译大乘 本生心地观经序状、答元膺授岳鄂观察使谢上表、答

12、李 鄘授淮南节度谢上表,及春雪、慈乌夜啼、渭上偶 钓、闲居、首夏病闲、重到渭上旧居、白发、 寄元九、秋夕、夜雨、秋霁、叹老、送 兄弟回雪夜、自觉二首、寄上大兄、病中哭金銮子 等诗。又伤唐衢二首,约作于本年以后。元稹纳妾安氏。刘禹锡仍在朗州司马。正月,李吉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十二月,李绛同中书门下 平章事。裴垍卒。韩愈自河南令迁职方员外郎。元和七年(公元812年),四十一岁。有适意二首、自吟拙什因有所怀、观稼、闻 哭者、秋游原上、九日登西原宴望、寄同病者、游蓝田山卜居、村雪夜坐、溪中早春、同友人寻 涧花等诗。元稹自编诗集二十卷成。李商隐生。元和八年(公元813年),四十二岁。服除,仍在家。二月二

13、十五日,迁外祖母陈夫人,小弟幼美 灵柩,安葬于金氏村。行简子龟儿生。从祖兄白皞自华州回老家。有唐太原白氏之殇墓志铭、祭小弟文、唐故坊州 鄜城县尉陈府君夫人白氏墓志铭、记异,及村居苦寒、 薛中丞、效陶潜体诗十六首、东园玩菊、登村东 古冢、念金銮子二首等诗。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四十三岁。春,眼病。秋李顾言来访。八月,游蓝田悟真寺。冬,诏授 太子左赞善大夫,入朝居长安昭国里。弟行简夏天赴东川节度使 庐坦幕。有夏旱、咏慵、村中留李三宿、友人来访、 游悟真寺诗、酬张十八访宿见赠、梦裴相公、别 行简、观儿戏、叹常生、寄元九、叹元九、 眼暗、得袁相书、病中作、感化寺见元九、刘三 十二题名处、游悟真寺回

14、山下别张殷衡、村居寄张殷衡、 病中得樊大书、得钱舍人书问眼疾、还李十一马、 九日寄行简、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 渭村酬李二十见寄、初授赞善大夫早朝寄李二十助教、 重到华阴观旧居、寄杨六汝士等诗。元稹自江陵移唐州从事。二月,李绛罢为礼部尚书。十月,李吉甫卒。十二月,韦贯 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年,杨汝士为万年县尉。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四十四岁。六月,居易上疏请捕刺杀宰相武元衡之贼。宰相(张弘靖、韦贯之)以宫官而先谏官言事,恶之。忌之者复诬居易母看花坠 井死,却作赏花、新井诗,有伤名教。八月,乃奏贬刺 史。中书舍人王涯复论不当治郡,改贬江州司马。秋,出蓝田, 到襄阳,乘船经

15、鄂州于冬初到江州。十二月,自编诗集十五卷, 共八百首。与元稹书,畅论诗歌应以揭露民生疾苦为主旨。有与元九、自悔、江州雪、初出蓝田路作、 再到襄阳访问旧居、舟中夜雨、题四皓庙、放言 五首、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等 诗。正月,元稹自唐州召还长安,白居易、樊宗师、李绅等同游 城南。后又出为通州司马,三月底与居易于沣水桥边话别。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四十五岁。在江州司马任。二月,赴庐山,游东林、西林寺,访陶潜旧 宅。七月,长兄幼文携诸院孤小弟妹六七人,自宿州至。秋,送 客湓浦口,作琵琶行。是年,女阿罗生。有与杨虞卿书、访陶公旧宅、咏怀、春游西 林寺、渐老、官舍闲题、题庐山山下

16、汤泉、江 楼早秋、寄李相公崔侍郎钱舍人等诗。元稹在通州任司马。刘禹锡在连州刺史任。韩愈除左庶子。 李贺卒,年二十七。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四十六岁。三月底,居易居新宅庐山草堂。闰五月,兄幼文卒。有祭浮梁大兄文、祭庐山文、草堂记,及香 炉峰下新置草堂即事咏怀题于石上、南湖晚秋、上香炉 峰、雨夜赠元十八、中秋月、戏问山石榴、梦 微之等诗。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四十七岁。春,弟行简自梓州至。十二月二十日,因崔群之力,代李景 俭为忠州刺史。有三谣、浩歌行、九江春望、李白墓、自 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仰荷圣泽,聊书鄙诚、初着刺史绯答 友人见赠等诗。是年,元稹有酬乐天东南行一百韵诗。冬,移虢州长

17、史。 刘禹锡仍任连州刺史。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四十八岁。春,离江州赴忠州刺史任。弟行简随行。途中会鄂岳观察使 李程(表臣)于武昌。时元稹赴虢州长史任,三月十一日相遇于 黄牛峡口石洞中,停舟夷陵,置酒赋诗,三日而别。二十八日到 忠州。有三游洞序、传法堂碑、过昭君村、题岳阳 楼、夜入瞿塘峡、东亭闲望、种荔枝、竹枝词 四首、除夜等诗。秋,元稹召还,授膳部员外郎。刘禹锡母卒奉柩返洛阳。柳 宗元卒,年四十七。正月,刑部侍郎韩愈因谏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旋移袁州。 十二月,崔群罢为湖南观察史。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四十九岁。夏,自忠州召还。经三峡。由商山路返长安,除尚书司门员 外郎。十二月,

18、充重考订科目官。二十八日,改授主客郎中、知 制诰。有东城寻春、花下对酒二首、我身、遣怀、 感春、寒食夜、初除尚书郎脱刺史绯、商山路有 感、早朝思退居、曲江亭晚望等诗。五月,元稹为祠部郎中、知制诰。刘禹锡在洛阳丁母忧。正月二十七日,宪宗服金丹暴卒,传为宦官陈弘志所毒杀。 右神策中尉等立太子恒继穆宗位,杀左神策中尉吐突承璀。李德 裕、李绅、庾敬休为翰林学士。九月,韩愈自袁州召还,除国子 祭酒。李绛为御史大夫。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五十岁。春,再次居新昌里宅。四月,充重考试进士官,复试礼部侍 郎钱徽主试下及第进士郑朗等十四人。时李宗闵婿、杨汝士弟皆 及第。李德裕、元稹与李宗闵有隙,因同李绅上

19、言,以为不公。 诏居易与王起重试,黜郑朗等十人。钱徽、李宗闵、杨汝士被远 贬。从此,李德裕与李宗闵各分朋党,互相倾轧四十年。夏,与元宗简同制加朝散大夫,始着绯,又转上柱国。妻杨 氏授弘农县君。秋,奉命宣谕魏博节度使田布,赠绢五百匹,不 受。十月十九日,转中书舍人。十一月二十八日,充制策考官。是年,弟行简授拾遗。有卜居、题新昌所居、初加朝散大夫又转上柱国、 行简初授拾遗同早朝入阁因示十二韵、立秋日登乐游原、 慈恩寺有感、曲江独行招张十八等诗。二月十六日,元稹自祠部郎中知制诰、充翰林学士。十七日 拜中书舍人,仍充翰林学士。十月,迁工部侍郎出院。冬,刘禹 锡除夔州刺史,由洛阳赴任。正月,改元。七月,

20、韩愈由国子监祭酒改为兵部侍郎。是年, 张籍为国子博士。长庆二年(公元822年),五一岁。时唐军十馀万围王廷凑,久无功。居易上书论河北用兵事, 皆不听。复因朋党倾轧、两河再乱,国是日荒,民生益困,乃求 外任。七月,自中书舍人除杭州刺史,取道襄汉赴任。经江州,与李渤会,访庐山草堂,十月抵杭州。弟行简仍在拾遗任。从祖 弟白敏中进士登第,赴河东节度使李听幕掌书记。有长庆二年自中书舍人出守杭州路次蓝溪作、登商山 最高顶、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对酒自勉、白 发、晚岁等诗。二月,元稹以工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三月,裴度以司 空同平章事。裴度与元稹争相有误传。六月,罢裴度为右仆射, 罢元稹为同州刺史。李

21、听为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九月,李德裕为浙 西观察使。张籍除水部员外郎。长庆三年(公元823年),五十二岁。在杭州刺史任,屡游西湖及灵隐寺,恩德寺等名胜。有杭 州春望、孤山寺遇雨、馀杭形胜、除夜寄微之、 闲卧等诗。八月,元稹自同州刺史迁浙东观察使、越州刺史。十月,经 杭州与居易相会,数日而别。之后,二人诗和甚富。元氏长庆 集编成。时居易与湖州刺史崔玄亮、苏州刺史李谅、长安张籍 都有诗篇酬唱。三月,牛僧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德裕以为李逢吉所引, 牛、李之怨益深。十月,京兆尹韩愈为兵部侍郎,再除吏部侍郎。长庆四年(公元824年),五十三岁。修钱塘湖堤,蓄水灌地千顷。又浚城中李泌六井,供民饮

22、用。 五月,除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月末即离杭,秋至洛阳。居杨凭 旧宅履道里。冬,元稹编成白氏长庆集五十卷并作序。是年, 弟行简为司门员外郎。有南亭对酒送春、自馀杭归宿淮口作、洛下卜居、 自咏、西湖留别、爱咏诗、分司、临池闲卧等诗。正月,穆宗服方士金石药卒,太子湛(敬宗)即位。二月, 户部侍郎李绅贬端州司马。夏,刘禹锡移和州刺史。八月,杨虞 卿为吏部员外郎。十二月,吏部侍郎韩愈卒,年五十七。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五十四岁。春葺新居,王起为宅内造桥。三月四日,除苏州刺史。五月 五日到苏州任。秋,游太湖,采桔献上。与元稹、崔玄亮唱和, 又与刘禹锡以诗相赠答。是年,弟行简迁主客郎中,为朝散大夫

23、, 着绯。从弟敏中随李听到滑州。有春葺新居、霓裳羽衣歌、自咏、池上早秋、 对酒吟、泛太湖书事寄微之等诗。正月,牛僧儒罢为武昌军节度使。四月,李绛为左仆射,十 二月为太子少师分司。闰七月,李听为义成军节度使。宝历二年(公元826年),五十五岁。二月,落马伤足,卧月馀。五月末,又以眼病肺伤,请假百 日。九月初,假满罢官。十月初,与刘禹锡相遇于杨子津,结伴 游杨州、楚州。冬,膳部侍郎行简卒,年五十一。有别苏州、自叹、咏杯、江上对酒二首、 想归田园等诗。元稹在浙东观察使任。冬,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洛阳。十二月,宦官刘克明等弑敬宗,立绛王悟。枢密使王守澄、 中尉魏从简兵诛刘克明,迎江王(昂)为帝(文宗)。

24、裴度以参 与密谋,加门下侍郎、集贤殿大学士、太清宫使。文宗大和元年(公元827年),五十六岁。春,经荥阳返洛阳。三月二十七日,征为秘书监,赐金紫。 复居长安新昌里宅。与杨汝士、裴度、庾敬休效游。十月十日, 文宗诞日,诏居易与安国寺沙门义林、太清宫道士杨弘元于麟德 殿论儒、释、道三教教义。岁暮,奉使洛阳。在洛阳,与皇甫镛、 苏弘、刘禹锡、姚合等交游。有宿荥阳、过敷水、初授秘书监并赐金紫闲吟小 酌偶写所怀、涂山寺独游、晚寒、酬皇甫宾客、 种白莲等诗。九月,元稹加检校礼部尚书,仍在浙东观察使任。六月,刘 禹锡为主客郎中分司东都。正月,宣歙节度使崔群为兵部尚书。 李绛为太常卿。钱徽为尚书左丞,十二月,

25、除华州刺史。杨汝士 为职方郎中。大和二年(公元828年),五十七岁。春,从洛阳返长安。二月十九日,除刑部侍郎,封晋阳县男。继元稹编白氏长庆集五十卷后,续编后集五卷,作后 序。又续编与元稹唱和集因继集二卷,有因继集重序。十二月,乞百日病假。为弟行简编次文集二十卷,题为白郎中 集。有龙门下作、对琴待月、斋月静居、赋得乌 夜啼、双鹦鹉、听田顺儿歌等诗。春,刘禹锡到长安,除主客郎中、集贤殿学士。元稹仍在浙 东观察使任。大和三年(公元829年),五十八岁。春,和微之诗四十二首成。三月五日,编成刘白唱和集 二卷。月末假满,罢刑部侍郎,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四月,到 洛阳,居履道里第。与崔玄亮往来,以诗赠答。

26、九月,元稹征为 尚书左丞,返长安途中在洛阳与居易相会。冬,居易生子阿崔; 元稹亦生子道保,共喜作诗。十二月,从弟敏中随李听移分宁。有授太子宾客归洛、知足吟、华州西、和刘 郎中曲江春望见示、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老 戒、答崔十八见寄、秋游、自问等诗。刘禹锡转礼部郎中,仍充翰林学士。正月;钱徽卒。八月, 李宗闵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九月,李德裕为义成军节度使。崔玄 亮为太常少卿。杨汝士知制诰。杨虞卿为左司郎中。大和四年(公元830年)五十九岁。为太子宾客居洛阳。屡游龙门,与徐凝交游,冬,眼病。十 二月二十八日,代韦弘景为河南尹。有慵不能、香山寺石楼潭夜浴、洛阳春、独 游玉泉寺、闲忙、登天宫阁、

27、和微之道保生三日、 除夜等诗。正月,元稹除武昌节度使代牛僧儒。李宗闵因牛僧儒入朝引 为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共排李德裕党。二月,兴元军乱,节度 使李绛被杀。韦弘景为东都留守。大和五年(公元831)年,六十岁。子阿崔夭,三岁。从弟敏中曾旅洛阳。有送敏中归分宁幕、池上、魏堤有怀、哭微 之二首、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兼酬所赠、归来二周岁、 病眼花、哭崔儿、六十拜河南尹、送刘郎中赴任 苏州等诗。七月二十二日,元稹卒于武昌任所,五十三岁。十月,刘禹 锡除苏州刺史,路过洛阳,留十五日,与居易朝觞夕咏,极平生 之欢。是年,杨虞卿为弘文馆学士。大和六年(公元832年),六一岁。仍为河南尹。夏,大旱。与舒元舆交游。七

28、月,元稹归葬咸 阳,为元稹撰墓志铭,其家馈润笔六七十万钱,悉捐修香山寺, 八月修成。崔群卒。冬,与崔玄亮往还。有忆旧游、元相 公挽歌词三首、寄刘苏州、从龙潭寺到少林寺题赠同游 者、醉吟、睡觉、初入香山院对月等诗。三月,分宁节度使李听为武宁军节度使。十二月,牛僧儒罢 工为淮南节度使。李德裕自西川节度使入为兵部尚书。杨虞卿迁 为给事中。大和七年(公元833),六十二岁。二月,以病乞假五旬。四月二十五日,以头风病免河南尹, 再授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七月崔玄亮卒。太子宾客李绅除浙东 观察使。冬,舒元舆赴长安。同年正月,叔白季康妻敬氏卒于下 邦,白敏中回家服丧。有咏兴五首、新秋晓兴、筝、将归一绝、 闻歌者

29、唱微之诗、香山寺二绝、喜刘苏州恩赐金紫遥 想贺宴以诗庆之等诗。二月,李德裕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杨虞卿出任常州刺吏。四 月,杨汝士为工部待郎。六月,李宗闵罢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大和八年(公元834),六十三岁。三月,裴度为东都留守兼待中,居易常与往来。七月,编集 在洛阳所作诗并序之。有唐故溧水县令太原白府君墓志铭、大唐泗州开元寺 临坛律德徐泗豪三州僧正明远大师塔碑铭,及南池早春有怀、 感白莲花、北窗三友、饱食闲坐、风雪中作、 读老子、问鹤杨柳枝二十韵等诗。七月,刘禹锡自苏州刺吏移汝州刺吏,杨汝士为同州刺吏。 九月,郑浣为河南尹。十月,山南西道节度使李宗闵同平章事。罢李德裕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改兵部尚书

30、。十一月,出李德 裕检校右仆射,充镇海军节度使,浙江西道观察使等。十二月, 杨虞卿自常州刺史迁工部待郎。大和九年(公元835年),六十四岁春,自洛阳西游,过稠桑、寿安、同州,回下邦渭村小住, 约三月末返洛阳。夏,旱热,忆杨虞卿(时杨自京兆尹贬为虔州 司马),有诗。九月,代杨汝士为同州刺吏,辞疾不赴。十月, 改授太子少傅分司东都,进封冯翊县开国侯。十一月二十日,甘 露变起,感而赋诗。冬,女阿罗嫁谈弘谟。本年,自编白氏文 集六十卷。计诗文二千九百六十四篇,藏于庐山东林寺。有祭崔侍文、磐石铭、东林寺白氏文集记,及 晚归香山寺因咏所怀、短歌行、西行、何处堪避 暑、自宾客迁太子少傅分司、罗敷水、诏授同州

31、刺 吏,病不赴任,因咏所怀、谕亲友、将归渭村先寄舍弟、 从同州刺史改授太子少傅分司、与裴华州同过敷水戏赠、 闲游等诗。十月刘禹锡自汝州刺史移任同州刺史,代白居易。四月,浙江西道观察使贾谏为中书待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工部侍郎杨虞卿为京兆尹。浙西观察使李德裕为太子宾客分司东 都,再贬袁州长史。五月,浙东观察使李绅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六月,贬李宗闵为明州刺史。七月贬李宗闵党杨虞卿为虔州司马, 再贬虔州司户,岁暮杨卒。九月,杨汝士自同州刺史入为户部侍 郎。舒元舆、李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十月,加裴度中书令。十 一月二十一日,宰相李训、舒元舆与郑注等谋诛宦官。左神策军 中尉伊士食杀李训、舒元舆、王涯

32、、贾谏、郑注、郭行馀、李孝 本、罗立言、韩约等,史称“甘露之变。”郑覃、李石同中书门 下平章事。开成元年(公元836年),六十五岁。春初,游少室山,三宿。晚春,杨汝士将葬杨虞卿来洛阳, 居易有诗。闰五月,自编白氏文集六十五卷,共收诗文三千 二百五十五篇,藏于东都圣善寺。六月,在香山寺避暑。七月, 为皇甫镛撰墓志铭。是年。刘白唱和集第四卷汝洛集编 成。从弟白敏中授左拾遗。有圣善寺白氏文集记、唐故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少保安 定皇甫公墓志铭,及哭师皋、闲卧寄刘同州、家园 三绝、早春题少室东岩、喜与杨六侍御(郎)同宿、 香山避暑二绝、香山下卜居、题酒瓮呈梦得、杨 六尚书新授东川节度使,代妻戏贺兄嫂二绝等诗

33、。正月,改元。四月,李绅为河南尹。李固言同中书门下平章 事。六月。李绅除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李珏为河南尹。七 月,滁州刺史李德裕为太子宾客分司;十一月,又为浙西观察使。 十二月,兵部侍郎杨汝士检校礼部尚书,充剑南东川节度使。开成二年(公元837年),六十六岁。三月三日,与东都留守裴度、河南尹李珏、太子宾客分司刘 禹锡等十馀人修禊于洛滨。十一月十七日,令孤楚卒于山南西道 节度使任所,居易寄情于诗。十一月二十二日,谈氏外孙女引珠 生。有唐故银青光禄大夫秘书监曲江县开国伯赠礼部尚书范阳 张公墓志铭、齿落辞、苏州南禅院千佛堂转经藏石记, 及秋凉闲卧、六十六、洛阳春赠刘李二宾客、洛 下闲居寄山南令狐

34、相公、小岁日喜谈氏外孙女孩满月、闲 吟赠皇甫郎中亲家翁等诗。春,皇甫曙罢泽州刺史回洛阳。三月裴璘为河南尹。四月, 陈夷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五月,裴度自东都留守移太原尹、北 都留守。牛僧儒自准南节度使东都留守。十月,李固言罢为剑南 西川节度使。是年,李商隐进士登第。开成三年(公元838年),六十七岁。春,裴度赠马,居易以诗酬谢。三月,游龙门香山寺,是年, 作醉吟先生传,乃居易暮年生活的写照。从弟敏中为殿中侍御史分司东都。有裴令公赠马相戏、新岁赠梦得、忆江南词三首、 雨后秋凉、池上幽境、洗竹、三年除夜、自 题小园等诗。正月,杨嗣复,李珏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韦长为河南尹。二 月,衡州司马李宗闵为杭州刺

35、吏。四月,兵部侍郎裴璘卒。九月, 东都留守牛僧儒为左仆射。十月,崔琯为东都留守。冬,裴度乞 归洛阳。开成四年(公元839年),六十八岁。二月,以白氏文集六十七卷,凡诗文三千四百八十七篇, 藏于苏州南禅院。十月六日(甲寅)旦,始得风痹之病,乃放妓 卖马(见病中诗十五首)。八月,白敏中出为分宁节度副使。 岁暮,犹患足疾。有苏州南禅院白氏文集记、白苹州五亭记、不能 忘情吟、及白发、书事咏怀、病中诗十五首、岁 暮病怀赠梦得、见敏中初到邠宁秋日登城楼诗,诗中颇多乡 思,因以寄和、病中宴坐、戒药等诗。刘禹锡仍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是年加尚书衔。十二月,改 秘书监分司东都。三月,裴度卒,年七十五。六月,符澈为

36、邠宁节度使。七月, 刑部侍郎高错为河南尹。八月,给事中姚合为陕虢观察使。牛僧 儒为山南东道节度使。九月,剑南东川节度使杨汝士为吏部侍郎。 十月,陈王成美立为皇太子。十二月,杭州刺史李宗闵为太子宾 客分司东都。开成五年(840年),六十九岁。春,风疾稍愈。夏,谈氏外孙玉童(阁童)生。十一月,自 编洛中集十卷,共格律诗八百首,藏于香山寺。冬,以病请百日假。有画西方帧记、香山寺新修藏经堂记、香山寺白 氏洛中集记等,及病入新正、病后寒食、皇甫郎中 亲家翁赴任绛州,宴送出城赠别、足疾、老病幽独偶吟 所怀、在家出家、五年秋病后独宿香山寺三绝句、喜 老自嘲、喜晴联句等诗。正月,文宗华。中尉仇士良、鱼弘志以兵

37、迎立太弟(武宗), 杀太子成美。八月,杨嗣复罢为湖南观察使,李珏罢为桂管观察 使,裴夷直出为杭州刺史。九月,淮南节度使李德裕同中书门下 平章事。宣武军节度使李绅代德裕镇淮南。秋,王起为东都留守。 冬,杨嗣复贬为潮州刺史。李珏贬为昭州刺史。武宗会昌元年(公元841年),七十岁。春,与刘禹锡常会饮。百日假满后停太子少傅官。秋,东都 留守李程过居易宅,有感作诗。夏,白敏中自侍御史分司除户部 员外郎赴长安,居易送行赠诗。有淮南节度使检校尚书右仆射赵郡李公家庙碑铭、六 赞偈,及百日假满少傅官停自喜言怀、偶吟自慰兼呈梦 得、赠思黯、官俸初罢,亲故见忧,以诗谕之、送 敏中新授户部员外郎西归、寒亭留客、雪夜小饮赠梦得、 昨日复今辰等诗。刘禹锡加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三月,杨嗣复自潮州刺史再贬为潮州司马。李珏自昭州刺史 再贬为端州司马。杭州刺史裴夷直为欢州司马。六月,李程为东 都留守。会昌二年(公元842年),七十一岁。以刑部尚书致仕,给半俸。三月,牛僧儒除东都留守到洛阳, 居易屡赠诗。七月,刘禹锡卒,年七十一,赠户部尚书。时婿谈 弘谟亦殁,女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